图书介绍
综合知识参考资料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综合知识参考资料》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33805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行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国-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综合知识参考资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政治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1
二、物质与意识 2
三、唯物主义辩证法 3
四、实践、认识、真理 4
五、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5
第二章 党的十八大报告解读 8
一、十八大召开的背景 8
二、十八大会议概况 8
三、十八大报告的十大亮点 8
四、十八大召开的重大战略意义 11
第三章 “中国梦”解读 13
一、中国梦的提出 13
二、中国梦的内涵 13
三、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13
四、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13
五、中国梦的动力来源 14
第四章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 15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5
二、数字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15
第五章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解读 18
一、会议召开的背景 18
二、会议概况与主要内容 18
三、会议的主要成果 19
第二部分 法律 22
第一章 法律知识 22
第一节 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22
一、法的概念和本质 22
二、法的特征 22
三、法的作用 23
第二节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24
一、法与经济的关系 24
二、法与政治、政策的关系 24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 25
第三节 法的渊源 26
一、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 26
二、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 26
第四节 法律关系 27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27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 27
第五节 法的制定 28
一、立法的概念 28
二、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9
三、立法程序 29
第六节 法的实施 29
一、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 29
二、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 30
三、法的效力 30
第二章 宪法 34
第一节 概述 34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 34
二、宪法的作用 35
三、宪法监督 35
四、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36
第二节 国体、政体 38
一、国体 38
二、政体 39
第三节 经济制度 41
第四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42
一、概述 42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42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44
四、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 44
第五节 国家机关 44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44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45
三、国务院 45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 46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46
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46
七、人民法院 47
八、人民检察院 47
第三章 行政法 50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50
一、行政法的概念、渊源及特点 50
二、行政法律关系 51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51
四、行政法的作用 52
第二节 行政行为概述 52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52
二、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52
三、行政行为的分类 53
四、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53
第三节 抽象行政行为 53
一、抽象行政行为概述 53
二、行政立法行为 54
第四节 具体行政行为 55
一、行政征收 55
二、行政许可 56
三、行政确认 57
四、行政监督 58
五、行政处罚 59
六、行政强制 62
七、行政给付 63
八、行政奖励 64
九、行政裁决 64
第五节 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 65
一、行政合同 65
二、行政指导 65
第六节 行政程序 66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 66
二、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66
三、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 67
第七节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68
一、行政违法 68
二、行政责任 69
第八节 行政赔偿 69
一、行政赔偿概述 69
二、行政赔偿的范围 70
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70
四、行政赔偿的方式 71
五、追偿制度 71
第九节 行政复议 72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 72
二、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72
三、行政复议的范围 73
四、行政复议的管辖 73
五、行政复议参加人 74
六、行政复议程序 74
第十节 行政诉讼 76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76
二、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76
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76
四、行政诉讼的管辖 77
五、行政诉讼参加人 78
六、行政诉讼证据及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79
七、第一审程序 79
八、第二审程序 79
九、审判监督程序 80
第四章 民法 84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84
一、民法的概念 84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84
三、民法的调整范围 85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85
一、公民 85
二、法人 85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86
一、民事法律行为 86
二、代理 87
第四节 物权与所有权 87
一、物权 87
二、所有权 88
三、用益物权 91
四、担保物权 92
第五节 债权 93
一、债的概念与特征 93
二、债的发生原因 93
三、债的分类 93
四、合同 93
五、债的履行 94
六、债的终止 94
第六节 知识产权 94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 94
二、著作权 95
三、专利权 95
四、商标法 96
第七节 人身权 97
一、人身权的概念和分类 97
二、人身权的保护方法 97
第八节 财产继承权 97
一、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 97
二、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 97
三、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 97
四、法定继承 98
五、遗嘱继承 98
第九节 民事责任 98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98
二、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98
三、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99
四、民事责任的方式 99
第十节 诉讼时效 99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 99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 99
三、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 100
第五章 刑法 104
第一节 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 104
一、刑法的性质 104
二、我国刑法的任务 104
三、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104
第二节 犯罪的概念及构成 104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 104
二、犯罪构成 105
第三节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106
一、正当防卫 106
二、紧急避险 106
第四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106
一、犯罪预备 106
二、犯罪未遂 107
三、犯罪中止 107
第五节 共同犯罪 107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 107
二、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107
第六节 单位犯罪 108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 108
二、单位犯罪的刑罚 108
第七节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108
一、刑罚的概念 108
二、刑罚的目的 108
第八节 刑罚的种类 109
一、主 刑 109
二、附加刑 109
第九节 刑罚的具体运用 110
一、量刑 110
二、累犯 110
三、自首和立功 110
四、数罪并罚 111
五、缓刑 111
六、减刑 112
七、假释 112
八、时效 113
第十节 犯罪的种类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 113
一、犯罪的种类 113
二、贪污贿赂罪 113
三、渎职罪 114
第六章 劳动法 119
第一节 劳动法原理 119
一、劳动法的概念 119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119
三、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119
四、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20
五、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20
第二节 促进就业 121
一、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 121
二、平等的就业权利 121
三、特别规定 121
第三节 劳动管理保护制度 121
一、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121
二、工资 122
三、劳动安全卫生 123
四、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 123
五、职业培训 124
六、社会保险和福利 124
第四节 劳动争议的解决 125
一、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 125
二、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及方式 125
第五节 劳动监督检查 127
一、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127
二、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127
三、各级工会的监督检查 127
四、其他主体的权利 127
第七章 劳动合同法 130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 130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及特征 130
二、劳动合同法的宗旨、适用范围及各方义务 130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 131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 131
二、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规定 132
三、劳动合同的种类和试用期 133
四、劳动合同的条款 134
第三节 特别规定 134
一、集体合同 134
二、竞业限制 135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无效 135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136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136
二、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136
第六节 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138
第三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 141
第一章 公民道德建设概述 141
第一节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 141
一、公民道德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 141
二、公民道德建设是纠正道德失范的必由之路 142
三、公民道德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143
四、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 143
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 144
第二节 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145
一、公民建设的指导思想 145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 146
第三节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49
一、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149
二、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150
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150
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152
第二章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 154
第一节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54
一、爱国守法 154
二、明礼诚信 154
三、团结友善 155
四、勤俭自强 155
五、敬业奉献 156
第二节 社会公德规范 156
一、文明礼貌 156
二、助人为乐 157
三、爱护公物 157
四、保护环境 158
五、遵纪守法 158
第三节 职业道德规范 159
一、爱岗敬业 159
二、诚实守信 160
三、办事公道 160
四、服务群众 161
五、奉献社会 162
第四节 家庭美德规范 164
一、尊老爱幼 164
二、男女平等 165
三、夫妻和睦 165
四、勤俭持家 166
五、邻里团结 166
第四部分 四川省情省策 169
第一章 四川社会历史简况 169
一、四川行政区划 169
二、四川是人口大省 169
三、四川是民族大省 169
四、四川悠久的历史 170
五、灿烂夺目的古蜀文明 170
六、四川近代几个重大历史事件 171
七、四川历史文化积淀丰厚 172
八、四川科技教育优势明显 172
九、四川人才荟萃,英才辈出 172
第二章 四川自然地理概况 175
一、四川的地理位置 175
二、四川的地形地貌 175
三、四川的气候 175
四、四川的土地 175
五、四川的植物资源 176
六、四川的动物资源 176
七、四川的水利资源 176
八、四川的矿产资源 176
九、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 177
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177
十一、大熊猫故乡 177
十二、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 178
第三章 四川基本省策 180
一、认识四川当前的阶段性特征 180
二、四川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 180
三、四川省的发展定位 180
四、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 180
五、四川经济发展“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基本格局 181
六、四川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7+3”产业发展规划 181
七、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建立的城镇体系 181
八、四川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发展,要从思想上突破“四破除、四强化” 181
九、实现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要把握“四个优先” 181
十、新形势下推进四川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182
十一、新形势下推进四川省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 182
十二、四川推进农村改革创新要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 182
十三、汶川“5·12”大地震及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 182
十四、四川奋力推进“两个加快” 183
十五、四川实施“八项民生工程” 183
十六、四川实施“三大发展战略” 183
第五部分 公文写作 185
第一章 公文概述 185
第一节 公文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185
一、公文的概念 185
二、公文的特点 185
三、公文的分类 186
第二节 公文的组成部分及排版格式 187
一、版头 187
二、主体 188
三、版记 190
四、页码 191
第三节 公文的行文规则 191
一、上行文规则 191
二、下行文规则 191
三、联合行文规则 192
第四节 公文的作用 192
一、明法传令,指挥工作 192
二、联系公务,沟通信息 192
三、宣传教育,引导舆论 193
四、记录记载,以为凭据 193
第二章 法定公文撰写 196
第一节 公文撰写的要求 196
一、公文撰写的语言要求 196
二、公文撰写的具体要求 196
第二节 正确使用文种 202
一、文种的含义 202
二、文种的类型 202
三、正确标明文种的作用 203
四、选择文种的依据 203
五、正确区分一些易混淆的文种 203
第三节 常用公文写作 206
一、通告 206
二、通知 206
三、通报 211
四、报告 212
五、请示 215
六、批复 216
七、函 217
第三章 公文的处理程序 223
第一节 公文拟制 223
一、草拟与会签 223
二、审核与签发 223
第二节 公文办理 224
一、收文办理 224
二、发文办理 225
三、整理归档 225
四、关于涉密公文的传递 225
第三节 公文管理 225
一、公文的保管 225
二、公文的印发与复制 226
三、公文的清退 226
四、立户申请 226
第六部分 事业单位基本常识 228
第一章 事业单位改革 228
第一节 事业单位概述 228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 228
二、事业单位的登记或者备案 228
三、事业单位的范围 229
四、事业单位的特点 229
五、事业单位的分类 230
第二节 事业单位改革 230
一、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31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231
三、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232
四、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 232
五、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232
六、推进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 233
七、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 234
八、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234
九、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235
第三节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235
一、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235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236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37
第四节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 239
一、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 239
二、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 240
三、人员聘用的程序 241
四、聘用合同 242
第五节 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 247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和实施范围 247
二、岗位类别 248
三、岗位等级 248
四、岗位基本条件 249
五、岗位设置程序及权限 250
六、岗位聘用 251
七、岗位设置管理的职责分工 252
第六节 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制度 252
一、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概念 252
二、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特点 252
三、考核的原则和范围 253
四、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253
五、考核的方法和程序 255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 255
七、考核的组织管理 256
第二章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 260
第一节 人事争议概述 260
一、人事争议的概念 260
二、人事争议的分类 260
三、人事争议处理工作的依据和意义 260
四、人事争议的预防 260
五、人事争议处理工作的渠道 261
六、人事争议处理的工作特点 261
七、人事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 262
第二节 人事争议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262
一、人事争议协商 262
二、人事争议调解 263
三、人事争议仲裁 264
四、人事争议诉讼 265
第三节 人事争议仲裁 266
一、人事争议仲裁机构 266
二、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 267
三、案件管辖 267
四、仲裁申请条件及时限 267
五、仲裁程序 268
六、共同申请、代理 269
七、回避 269
八、监督 269
第七部分 职业能力测试 272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 272
一、测查目标 272
二、题型概要 272
第二章 数量关系 276
一、测查目标 276
二、题型概要 276
第三章 判断推理 279
一、测查目标 279
二、题型概要 279
第四章 常识判断 284
一、测查目标 284
二、题型概要 284
第五章 资料分析 285
一、测查目标 285
二、题型概要 285
附录 290
附录一 四川省省属政府序列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290
附录二 参考答案 295
第一部分 政治 295
第二部分 法律 296
第三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 298
第四部分 四川省情省策 298
第五部分 公文写作 299
第六部分 事业单位基本常识 300
第七部分 职业能力测试 300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