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
  • 崔鹏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0703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80页
  • 文件大小:304MB
  • 文件页数:703页
  • 主题词:地震灾害:山地灾害-灾害防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5·12”汶川地震山地灾害分布规律与活动特点 3

第1章 地震区山地灾害的类型与危害 3

1.1 汶川地震概况 3

1.2 地震区山地灾害的类型 5

1.3 地震区山地灾害的危害 17

1.4 总结 35

参考文献 35

第2章 地震区山地灾害分布规律 37

2.1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37

2.2 崩塌滑坡分布规律 39

2.3 堰塞湖分布规律 48

2.4 泥石流分布规律 58

2.5 总结 61

参考文献 62

第3章 地震区山地灾害活动特征 63

3.1 震后滑坡活动特征 63

3.2 震后堰塞湖活动特征 69

3.3 震后泥石流活动特征 73

3.4 总结 84

参考文献 84

第4章 岩土体损伤效应及对震后山地灾害的影响 87

4.1 地震作用下边坡永久位移分析的能量方法 87

4.2 汶川地震坡体损伤位移计算模型的建立 96

4.3 汶川地震不同烈度区坡体损伤效应及对山地灾害的影响 104

4.4 总结 107

参考文献 108

第5章 震后山地灾害发展趋势 110

5.1 汶川地震松散固体物源量的估算 110

5.2 汶川地震重灾区山地灾害发展趋势 114

5.3 北川干溪沟山地灾害发展趋势 118

5.4 Ⅸ度区斜坡系统自组织临界性研究 125

5.5 地震作用下土体变形破坏模式及机理研究 151

5.6 Ⅷ度区震后斜坡堆积体时效变形研究 158

5.7 总结 173

参考文献 174

第二篇 震后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防治技术 179

第6章 水土耦合效应与泥石流形成机理 179

6.1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典型泥石流形成调查 179

6.2 震后泥石流形成机理模拟试验 182

6.3 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与模拟 198

6.4 总结 228

参考文献 228

第7章 地震区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与危险性分区方法 232

7.1 泥石流运动数值模拟概述 232

7.2 流团模型和MAC方法 234

7.3 危险区计算实例 238

7.4 危险性定量分区 241

7.5 总结 242

参考文献 243

第8章 地震区山地灾害防治原则与技术体系 245

8.1 地震区泥石流灾害防治原则 245

8.2 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防治时机 246

8.3 震区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标准初步分析 248

8.4 总结 252

参考文献 252

第9章 震后潜在泥石流判识与监测预警技术 253

9.1 震后成灾环境变化条件下潜在泥石流判识 253

9.2 震后泥石流监测预警技术 278

9.3 震后泥石流临界警戒雨量 282

9.4 总结 288

参考文献 288

第10章 震后活跃期泥石流治理新技术 290

10.1 交错齿槛型泥石流排导槽 290

10.2 软基消能型泥石流排导槽的肋槛基础埋深计算 294

10.3 泥石流排导槽最佳断面优化设计 300

10.4 泥石流直墙Ⅴ形排导槽横断面优化设计 305

10.5 人工阶梯-深潭系统治理泥石流初探 308

10.6 震后泥石流防治案例——金川沙耳沟泥石流治理 317

10.7 总结 325

参考文献 325

第三篇 斜坡变形破坏机理与动力过程 329

第11章 震后滑坡崩塌形成条件与机理 329

11.1 震后(浅层)降雨滑坡机理及临界雨量条件 329

11.2 震后暴雨型岩质滑坡起动机理 337

11.3 余震荷载下典型边坡的失稳滑移机理 340

11.4 震后裂缝危岩体的失稳机理与诊断方法 342

11.5 总结 348

参考文献 348

第12章 滑坡崩塌运动模拟与潜在危险区确定 350

12.1 地震滑坡危害区域预测统计模型 350

12.2 典型地震滑坡危害区预测的数值分析 355

12.3 总结 359

参考文献 360

第13章 滚石形成机理、运动模拟与潜在破坏能力评价 361

13.1 地震诱发岩体崩塌的力学机理 361

13.2 滚石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屈服特性 367

13.3 滚石冲击损伤特性 372

13.4 滚石坡面法向冲击动力响应特性 374

13.5 滚石冲击碰撞恢复系数 381

13.6 滚石坡面冲击回弹规律 385

13.7 滚石冲击荷载下垫层材料的动力响应 390

13.8 滚石对防护结构的冲击压力计算 395

13.9 总结 401

参考文献 403

第14章 边(滑)坡加固工程抗震原理与强震带边坡支护结构设计 405

14.1 边(滑)坡加固工程抗震能力及震害模式分析 405

14.2 地震及余震荷载作用下抗滑桩加固边坡失稳机理 408

14.3 重力式挡墙加固边坡的动力稳定与永久位移预测 412

14.4 地震及余震荷载下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动力响应 415

14.5 土钉加固边坡的动力稳定与永久位移预测 422

14.6 组合抗滑结构加固边坡的动力稳定与永久位移预测 432

14.7 边(滑)坡加固工程抗震优化设计初探 440

14.8 总结 451

参考文献 453

第15章 崩塌滚石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 456

15.1 滚石冲击荷载下棚洞结构动力响应 456

15.2 混凝土路面在滚石冲击下的动力响应 463

15.3 新型耗能减震滚石棚洞作用机理 473

15.4 轻钢结构棚洞动力仿真及其优化设计 480

15.5 总结 493

参考文献 493

第16章 震后崩塌及边(滑)坡防治工程案例 495

16.1 彻底关大桥桥墩防滚石冲击工程 495

16.2 映秀、卧龙公路南华隧道入口段崩塌滚石灾害防治工程 500

16.3 国道G318线老虎嘴滑坡治理工程 502

16.4 都汶公路豆芽坪崩塌治理工程 509

16.5 总结 513

参考文献 513

第四篇 堰塞湖演化与应急处置技术 517

第17章 堰塞湖引发的地貌演变及环境效应 517

17.1 关于堰塞湖是保留(含自溃)还是拆除的讨论 517

17.2 堰塞湖的稳定性分析 518

17.3 稳定堰塞湖存留的环境效应 527

17.4 总结 538

参考文献 539

第18章 堰塞湖溃决洪水演进模拟与潜在危险区确定方法 542

18.1 溃决洪水分析的阶段性 542

18.2 溃决洪水模拟方法 543

18.3 溃决洪水实时预测方法 550

18.4 潜在危险区的确定 555

18.5 唐家山堰塞湖实例分析 556

18.6 总结 567

参考文献 567

第19章 堰塞湖人工可控排泄技术 571

19.1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处置措施的讨论 571

19.2 堰塞湖人工可控排泄方案设计 575

19.3 一种用于堰塞坝和泥石流防冲刷的人工结构体 579

19.4 堰塞湖人工排泄断面优化初探 583

19.5 不同横断面泄流槽的堰塞湖溃决试验 585

19.6 人工结构体调控堰塞湖溃决洪峰试验 593

19.7 唐家山堰塞湖应急排险工程案例 598

19.8 总结 604

参考文献 604

第五篇 汶川地震区山地灾害风险分析与制图 609

第20章 地震区崩塌滑坡危险性区划与风险制图 609

20.1 地震区崩塌滑坡编录数据库建设 609

20.2 崩塌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估 612

20.3 区域崩塌滑坡综合危险性评估 618

20.4 绵远河流域崩塌滑坡综合危险性评估 631

20.5 地震山地灾害风险分析与风险制图 635

20.6 总结 639

参考文献 640

第21章 泥石流风险评价 642

21.1 “8·13”泥石流 642

21.2 重灾区泥石流风险评价 646

21.3 道路泥石流风险评价 654

21.4 单沟泥石流风险评价 671

21.5 总结 679

参考文献 67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