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康德著作全集 第5卷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秋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17542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11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525页
- 主题词:康德,I.(1724~1804)-全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康德著作全集 第5卷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788年 实践理性批判&李秋零 译 3
前言 4
导论:一种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 16
第一部分 纯粹实践理性的要素论 18
第一卷 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 19
第一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诸原理 19
第1节 解说 19
第2节 定理一 21
第3节 定理二 22
第4节 定理三 28
第5节 课题一 30
第6节 课题二 31
第7节 纯粹实践理性的基本法则 33
第8节 定理四 36
一、纯粹实践理性诸原理的演绎 45
二、实践理性在实践应用中作出一种它在思辨应用中本身不可能作出的扩展的权限 54
第二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对象的概念 61
纯粹实践判断力的模型论 72
第三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 76
对纯粹实践理性批判的分析论的批判性阐明 95
第二卷 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 114
第一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一般辩证论 114
第二章 纯粹理性在规定至善概念时的辩证论 117
一、实践理性的二论背反 120
二、对实践理性的二论背反的批判性消除 121
三、纯粹实践理性在其与思辨理性相结合时的优先地位 127
四、作为纯粹实践理性之公设的灵魂不死 129
五、作为纯粹实践理性之公设的上帝存在 131
六、总论纯粹实践理性的公设 139
七、如何可能设想纯粹理性在实践的意图中的扩展却不同时由此扩展其思辨的知识? 141
八、出自纯粹理性的一种需要的视之为真 150
九、人的认识能力与人的实践规定明智地相适合的比例 154
第二部分 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 157
结束语 169
1790年 判断力批判&李秋零 译 175
前言 176
导论 180
一、哲学的划分 180
二、一般哲学的领域 183
三、作为哲学的这两个部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手段的判断力批判 185
四、作为一种先天地立法的能力的判断力 188
五、自然的形式合目的性的原则是判断力的一个先验原则 190
六、愉快情感与自然合目的性概念的结合 196
七、自然的合目的性的审美表象 198
八、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 202
九、知性的立法和理性的立法通过判断力而联结 204
整部作品的划分 208
第一部分 审美判断力的批判 209
第一卷 审美判断力的分析论 210
第一章 美者的分析论 210
鉴赏判断的第一契机,按照质来看 210
第1节 鉴赏判断是审美的 210
第2节 规定着鉴赏判断的那种愉悦是没有任何兴趣的 211
第3节 对适意者的愉悦是与兴趣相结合的 212
第4节 对善者的愉悦是与兴趣相结合的 214
第5节 愉悦的三种不同方式的比较 217
鉴赏判断的第二契机,按照量来看 218
第6节 美者是无须概念而被表现为一种普遍的愉悦之客体的东西 218
第7节 通过上述特征把美者与适意者和善者加以比较 219
第8节 愉悦的普遍性在一个鉴赏判断中只被表现为主观的 221
第9节 对如下问题的研究:在鉴赏判断中是愉快的情感先行于对象的评判还是后者先行于前者 224
鉴赏判断的第三契机,按照在它们里面所考察的目的的关系来看 227
第10节 一般的合目的性 227
第11节 鉴赏判断仅仅以一个对象(或者其表象方式)的合目的性的形式为根据 228
第12节 鉴赏判断基于先天的根据 229
第13节 纯粹的鉴赏判断不依赖于魅力和感动 230
第14节 通过例子来说明 231
第15节 鉴赏判断完全不依赖于完善性的概念 234
第16节 在一个确定的概念的条件下宣布一个对象是美的所凭借的鉴赏判断不是纯粹的 237
第17节 美的理想 240
鉴赏判断的第四契机,按照对对象的愉悦的模态来看 245
第18节 什么是一个鉴赏判断的模态 245
第19节 我们赋予鉴赏判断的那种主观必然性是有条件的 246
第20节 一个鉴赏判断所预先确定的必然性就是共感的理念 246
第21节 人们是否能够有根据来以一种共感为前提条件 247
第22节 在一个鉴赏判断中所设想的那种普遍赞同的必然性是一种主观的必然性,它在一种共感的前提条件下被表现为客观的 248
对分析论第一章的总附释 249
第二章 崇高者的分析论 253
第23节 从对美者的评判能力到对崇高者的评判能力的过渡 253
第24节 对崇高者的情感所作的一种研究的划分 256
一、数学的崇高者 257
第25节 崇高者的名称解说 257
第26节 崇高者的理念所要求的对自然事物的大小估量 260
第27节 在对崇高者的评判中愉悦的质 267
二、自然的力学的崇高者 270
第28节 作为一种威力的自然 270
第29节 关于自然的崇高者的判断的模态 275
反思性的审美判断力之说明的总附释 277
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 290
第30节 关于自然对象的审美判断的演绎不可以针对我们在自然中称为崇高的东西,而只能针对美者 290
第31节 鉴赏判断的演绎的方法 292
第32节 鉴赏判断的第一特性 293
第33节 鉴赏判断的第二特性 295
第34节 不可能有任何客观的鉴赏原则 297
第35节 鉴赏原则是一般判断力的主观原则 298
第36节 鉴赏判断的演绎的课题 299
第37节 真正说来在一个鉴赏判断中关于一个对象先天地断言的是什么? 301
第38节 鉴赏判断的演绎 301
第39节 一种感觉的可传达性 303
第40节 作为一种sensus communis[共感]的鉴赏 305
第41节 对美者的经验性的兴趣 308
第42节 对美者的理智的兴趣 310
第43节 一般的艺术 315
第44节 美的艺术 317
第45节 美的艺术是一种就其同时显得是自然而言的艺术 319
第46节 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 320
第47节 对上述关于天才的说明的阐释和证实 321
第48节 天才与鉴赏的关系 324
第49节 构成天才的各种心灵能力 326
第50节 在美的艺术的产品中鉴赏与天才的结合 333
第51节 美的艺术的划分 334
第52节 在同一个产品中各种美的艺术的结合 339
第53节 各种美的艺术相互之间审美价值的比较 340
第54节 附释 345
第二卷 审美判断力的辩证论 351
第55节 351
第56节 鉴赏的二论背反的表现 352
第57节 鉴赏的二论背反的解决 353
第58节 自然以及艺术的合目的性的理念论,作为审美判断力的惟一原则 361
第59节 美作为道德的象征 365
第60节 附录:鉴赏的方法论 369
第二部分 目的论判断力的批判 372
第61节 自然的客观的合目的性 373
第一卷 目的论判断力的分析论 376
第62节 与质料的合目的性有别的纯然形式的客观合目的性 376
第63节 自然与内在的合目的性有别的相对合目的性 380
第64节 作为自然目的的事物的特有性质 384
第65节 作为自然目的的事物就是有机存在者 386
第66节 评判有机存在者中的内在合目的性的原则 391
第67节 把一般而言的自然在目的论上评判为目的系统的原则 392
第68节 目的论原则作为自然科学的内在原则 396
第二卷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 400
第69节 什么是判断力的二论背反 400
第70节 这种二论背反的表现 401
第71节 解决上述二论背反的准备 403
第72节 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各种各样的体系 404
第73节 上述体系没有一个做到了它预先确定的事情 408
第74节 不能独断地处理自然技术概念的原因是自然目的的不可解释性 411
第75节 自然的客观合目的性的概念是对于反思性判断力来说的一条批判的理性原则 413
第76节 附释 417
第77节 人类知性的那种使一个自然目的的概念对我们成为可能的特点 421
第78节 物质的普遍机械作用原则与自然技术中的目的论原则的结合 427
附录 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 433
第79节 是否必须把目的论当做属于自然学说的来讨论 433
第80节 在把一个事物解释为自然目的时机械作用的原则必须隶属于目的论原则 434
第81节 在解释一个作为自然产品的自然目的时机械作用对目的论原则的参与 439
第82节 有机存在者的外在关系中的目的论体系 442
第83节 作为一个目的论系统的自然的最终目的 447
第84节 一个世界之存在亦即创造本身的终极目的 452
第85节 论自然神学 455
第86节 论伦理神学 461
第87节 论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 466
第88节 对道德证明的有效性的限制 472
第89节 论道德论证的用途 479
第90节 论上帝存在的一种目的论证明中的视之为真的方式 481
第91节 论经由一种实践信念的视之为真的方式 488
目的论的总附释 496
中德人名对照表 509
后记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