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播学总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传播学总论
  • 胡正荣,段鹏,张磊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8291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传播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传播学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传播学的兴起与发展 1

第一节 传播学的兴起 2

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2

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2

第二节 传播学的发展 9

一、国外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10

二、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15

第三节 传播学的奠基人及创立者 17

一、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18

二、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 19

三、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20

四、实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22

五、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 23

小结 25

第二章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7

第一节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8

一、对传播学及其研究对象已有的认识 28

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32

第二节 传播学研究方法 37

一、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37

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层次性 37

三、传播学研究方法体系 38

小结 47

第三章 传播 49

第一节 传播 50

一、传播的含义 50

二、传播的类型 53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演进 54

一、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 54

二、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62

小结 66

第四章 信息、符号与讯息 67

第一节 信息 68

一、信息的定义及其实质 68

二、信息的特征与功能 75

三、信息社会 78

第二节 符号 79

一、符号的定义及其实质 80

二、符号的特征 84

三、符号的类型 86

四、讯息 89

小结 89

第五章 传播类型 91

第一节 内向传播 93

一、内向传播的实质 93

二、内向传播的形式 94

第二节 人际传播 95

一、人际传播的实质与特点 95

二、人际传播的社会理论 96

第三节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102

一、群体传播 102

二、组织传播 104

第四节 大众传播 108

一、大众传播的实质 109

二、大众传播的功能 112

小结 118

第六章 传播过程 121

第一节 传播过程 122

一、传播过程及其特征 122

二、传播模式 123

第二节 线性传播过程 125

一、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125

二、线性传播过程模式的缺陷 127

第三节 控制论传播过程 127

一、控制论关照下的传播过程 127

二、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129

第四节 系统传播过程 131

一、传播过程的宏观系统认知 131

二、系统传播过程模式 132

三、大众传播系统过程 136

小结 141

第七章 传播者 143

第一节 传播者的制度环境 144

一、社会制度与四种传播体制 144

二、传播体制的新认识 150

第二节 传播者与把关 152

一、把关人和把关 152

二、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153

第三节 媒介专业主义 156

一、媒介专业主义的内涵 156

二、反思媒介专业主义 158

小结 159

第八章 传播内容 161

第一节 大众传播内容 162

一、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征 162

二、西方大众传播内容 163

第二节 大众传播内容研究 165

一、易读性测量 165

二、内容分析 168

三、文本分析 170

第三节 大众文化 173

小结 176

第九章 传播媒介 177

第一节 传播媒介 178

一、界定传播媒介 178

二、认识传播媒介的意义 180

三、认识传播媒介的原则 181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本体特征 185

一、报纸 185

二、广播 188

三、电视 190

四、互联网 192

五、媒介的选择 194

第三节 技术与媒介 195

第四节 媒介机构与媒介产业 199

小结 202

第十章 受众 203

第一节 受众 204

一、受众的界定和类型 204

二、受众的特征 206

三、受众的变迁 206

第二节 受众主体 209

一、受众行为的动机和目的 209

二、传受关系 210

三、受众的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212

四、受众权利 216

第三节 受众研究 218

一、国内外对受众价值的认识 218

二、受众理论 221

小结 226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上) 227

第一节 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 228

一、传播效果的早期认识 229

二、传播效果的现当代认识 234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未来走向 243

小结 244

第十二章 传播效果(下) 245

第一节 传播效果的内涵 246

第二节 传播效果的理论 249

一、个人效果 249

二、群体效果 261

三、社会效果 264

四、文化效果 291

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普遍取向 308

一、当前的媒介效果观发展 308

二、批判者眼中的媒介效果 319

三、当前媒介效果研究取向的主要特征 321

四、效果研究的未来趋势 323

小结 324

参考文献 32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