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温病述评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温病述评
  • 郭谦亨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4202·128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733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7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温病述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温病述义 3

第一章 概述 3

第一节 温病及温病学的特点 3

一、温病的特点 3

二、温病学的特点 4

第二节 温病学发展史略 5

一、中医药学第一次兴盛争鸣时期以来对温病的论述 5

二、中医药学第二次兴盛争鸣时期以后在温病理法上的成就 12

三、中医药学第三次兴盛争鸣时期在温病学方面的咸就和前景 20

第三节 温病与伤寒 21

第四节 温病与温疫 26

一、疫、温之辨的由来 27

二、明以前对疫、温同异的认识 27

三、疫、温性质及其真正关系 29

第五节 伏邪学说 31

一、伏邪学说的起源和发展 32

二、邪伏部位与外发途径 35

三、对伏邪学说应有的认识 37

第六节 温病的分类 39

一、外因 43

第二章 病因及侵入途径 43

第一节 病因 43

二、内因与发病 48

第二节 侵入途径 50

一、体表侵入说 51

二、口鼻侵入说 51

第三章 温病病机 54

第一节 卫气营血的实际意义 55

一、审部位浅深 55

二、测病理传变 56

三、辨证侯特征 61

四、定治疗法则 62

第二节 三焦的实际意义 63

一、审邪犯部位 64

二、测阶段机理 65

三、辨证侯特征 70

四、定治疗法则 70

第三节 三焦、四分的相互关系 72

第四章 温病诊法特点 74

一、辨舌 76

第一节 辨舌、验齿 76

二、验齿 86

第二节 辨斑疹、白? 88

一、辨斑疹 88

二、辨白? 90

第三节 几个症状的辨析 91

一、发热与出汗 92

二、谵妄与神昏 101

三、痉、厥 107

一、平时预防 115

第五章 温病防护和治疗法则 115

第一节 防护 115

二、病时护理 123

第二节 治疗法则 126

一、治疗原则 127

二、治疗常法 130

(一)解麦法 130

(二)清气法 131

(三)和解法 133

(四)祛湿法 134

(五)通下法 137

(六)清营凉血法 138

(七)开窍法 140

(八)息风法 141

(九)滋阴法 142

(十)固脱法 143

〔附〕温病治法——补法(节录) 145

第六章 温病辨证施治 148

第一节 温热证治 148

一、卫分证 148

(一)风热表证 148

(二)暑热表证 149

(三)燥热表证 150

二、气分证 151

(一)邪热郁肺 151

(二)邪热犯胃 152

(三)热结于肠 153

(四)邪犯少阳 154

三、营分证 156

(一)邪热灼营 156

(二)逆陷心包 157

(三)内闭外脱 157

(一)热盛迫血 159

四、血分证 159

(二)热盛动风 160

(三)真阴耗竭 161

(四)虚风内动 162

第二节 湿热证治 163

一、邪阻膜原 163

二、上焦证 164

(一)湿热犯表 164

(二)变见少阳 165

三、中焦证 166

(一)湿重 167

(二)热重(包括湿热并重) 169

(三)变见厥阴 171

四、下焦证 173

(一)缓解 173

(二)恶化 173

第三节 几个症状的辨证施治 179

一、斑疹的辨证施治 179

二、谵妄与神昏的辨证施治 184

三、痉、厥的辨证施治 189

第四节 温病兼夹证的治疗 191

一、夹痰饮 191

七、震颤 192

六、失语 192

二、夹食滞 192

三、夹气郁 193

九、痿躄 193

八、肢体强直、手足拘挛 193

十、瘫痪 194

第七节 温病愈后的调理 194

五、夹积聚 194

四、夹血瘀 194

第五节 温病瘥后复证的治疗 195

一、劳复 196

二、食复 197

三、感复 198

第六节 温病后遗证的治疗 198

一、低热 199

二、咳喘 199

三、泄泻 199

四、耳聋、目昏 200

五、神呆 201

第一章 叶香岩温病论著类评 209

下篇 选粹类评 209

第一节 温病法沦 210

一、温热病辨证论治纲领 213

(一)感传规律及与伤寒辨别 213

(二)辨证论治原则 215

二、湿热病辨证论治要点 216

三、“四分”证治 221

(一)邪在卫表 221

(二)流连气分 224

(三)邪入营分 235

(四)邪陷血分 237

四、论妇女病温 238

(一)辨舌 245

五、辨舌、齿,斑疹、白痦的证治 245

(二)辨齿 264

(三)辨斑疹 271

(四)辨白? 279

第二节 温病病论 280

一、论春温病 280

二、论风温病 281

三、论暑热病 285

四、论秋燥病 293

第二章 陈平伯《风温论》类评 296

一、提纲证 297

二、风温犯肺 298

三、兼及阳明 299

四、热灼营阴 304

五、并见它证 307

第三章 薛生白《湿热条辨》类评 312

第一节 湿热证辨治 313

一、提纲证 313

二、上焦证 315

(一)邪犯卫气 315

(二)湿热郁阻气分膜原 319

三、中焦证 320

(一)湿热阻气 320

(二)湿从热化 323

(三)化燥伤津动风 325

(四)化热入营,发疹动风 329

(五)邪入心包,引动肝风 330

(六)阳亢阴亏,厥阴风动 332

(一)邪入厥阴,脉络瘀滞 334

四、下焦证 334

(二)湿热下阻,分泌失司 336

(三)邪陷血室 336

(四)热伤血络,动血迫血 337

(五)损阴伤阳 339

(六)湿阻于下,阳虚阴伤 341

(七)余邪未尽 342

(八)病后正虚 344

一、暑兼寒湿 345

第二节 暑证兼湿辨治 345

二、暑湿犯肺,壅滞肺络 346

三、暑热伤气 347

第三节 痢疾辨治 348

一、湿热泻痢 348

二、痢久伤阳 349

三、痢久伤阴 349

第四节 吐泻辨治 351

第五节 痧胀辨治 354

第四章 余师愚《疫病篇》类评 356

一、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 357

第一节 论疫病证治 357

二、论斑疹 359

三、论治疫 361

四、论治疹 364

五、论疫疹之脉不能表下 367

六、论疹形治法 370

七、论疹色治法 371

八、论发疮 373

九、论妊娠病疫 375

十、论闷疫 376

十一、靖瘟败毒饮方论 378

第二节 疫证条辨 379

一、疼痛辨治 379

二、身热辨治 382

三、出汗辨治 383

四、神识辨治 384

五、痉厥辨治 387

六、头面颈喉诸肿辨治 390

七、喘满辨治 394

八、目赤辨治 395

九、舌征辨治 396

十一、口气辨治 399

十、咬牙辨治 399

十二、渴饮辨治 400

十三、呕呃辨治 401

十四、二便辨治 403

十五、出血辨治 406

十六、发黄辨治 409

十七、狐蜮辨治 410

十八、瘥后调理 411

第五章 吴鞠通《温病条辨》类评 422

一、温病病类及病因 424

第一节 论温病理法 424

二、邪犯部位 430

三、传变次序 435

四、治病法论 436

〔附〕补秋燥胜气论(节录) 438

第二节 风温病辨治(包括冬温) 441

一、上焦证 441

(一)上焦证提纲 441

(二)卫分证 443

(三)气分证 449

(四)气血两燔证 457

(五)营分证 458

(六)邪入心包证 464

(七)血分证 465

二、中焦证 467

(一)气分主证及辨治 467

(二)营、血分证 494

三、下焦证 498

(一)血分证 498

(二)阴竭液耗证 506

(三)阴竭火亢证 520

(四)阴虚夜热证 521

(五)辨虚实多少的治法范围 522

(六)阳伤里虚证 522

(七)少阴咽痛证 525

(八)病后胃气不和证 530

(九)病后自汗证 534

(十)病后胃阴未复 535

第三节 暑温病辨治(署痫、暑瘵、伏暑) 536

一、上焦证 536

(一)暑热 536

(二)暑兼寒湿证 541

(三)新寒触发伏暑证 549

二、中焦证 552

(一)暑热夹湿证 552

(二)气营别治 553

(三)暑湿结痞证 555

(四)痰热结胸证 556

(五)痰热里实证 558

(六)湿化热结证 559

三、下焦证 560

(一)暑入厥阴 560

(二)少阴、厥阴辨治 561

(三)气阴两伤证 563

(四)兼证变证 564

第四节 湿温病辨治 567

一、上焦证 567

(一)上焦湿温主证及辨治 567

(二)气分证 570

(三)并发咳喘 573

二、中焦证 574

(一)湿重 574

(二)湿热并重 581

(三)里虚邪陷 585

(四)湿邪化热,浊闭心包 586

三、下焦证 587

(一)湿热下阻 587

(二)郁伤血络、蓄血 589

〔附〕痹证 591

第五节 秋燥病辨治 593

一、上焦证 593

(一)燥伤肺气 593

(二)燥伤肺津 596

(三)燥伤肺胃 599

二、中焦证 599

(一)燥伤胃阴 599

(二)燥证气血两燔 600

三、下焦证 601

〔附〕凉燥证治 603

第六节 温毒证治 611

一、温毒证治 611

二、温毒外治法 615

〔附〕发痘、杨梅疮 616

一、黄疸病因 618

第七节 黄疽辨治 618

二、阳黄 619

(一)热重于湿 619

(二)湿重于热 622

(三)三焦湿热 623

三、阴黄 624

四、失治肿胀 626

第八节 痢疾辨治 627

一、病因病机,治疗难易 627

二、痢兼表证 633

三、热痢 634

四、湿热痢 637

五、由疟转痢 641

六、噤口痢 642

七、久痢 646

(一)湿热证 646

(二)阴伤证 649

(三)阳虚证 650

(四)阴阳两伤 654

(五)厥阴久痢 655

八、休息痢 659

(一)少阳疟 661

第九节 疟疾辨治 661

一、正疟(间日疟) 661

(二)湿疟 665

二、三阴疟(三日疟) 668

(一)太阴三疟 668

(二)少阴三疟 669

(三)厥防三疟 670

三、疫疟(恶性疟) 671

(一)温疟 671

(二)胃疟 674

(三)脾疟 676

(四)心疟 680

四、疟疾兼咳 682

五、劳疟 683

六、疟母 684

第十节 其它杂证辨治 686

一、寒湿 686

二、痰饮 708

三、脱肛、便血及痔、疝 716

方剂索引 725

主要参考书目 73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