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颅脑创伤外科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颅脑创伤外科学
  • 只达石,刘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706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194MB
  • 文件页数:493页
  • 主题词:颅脑损伤-外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颅脑创伤外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神经外科及颅脑创伤外科发展简史 1

第一节 古代神经外科及颅脑创伤外科发展简史 1

一、Edwin Smith纸草书 1

二、希波克拉底 1

三、各时代对颅脑创伤的处理 2

第二节 近、现代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4

第三节 近、现代颅脑创伤外科发展简史 5

第二章 颅脑创伤流行病学 9

第一节 流行病学简介 9

一、流行病学研究专用术语 9

二、流行病学研究常用评价指标 9

第二节 颅脑创伤流行病学 10

一、颅脑创伤分类和闭合性创伤的分型 10

二、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的形成 12

三、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12

四、颅脑创伤的发生率(或发病率)和死亡率 13

第三节 颅脑创伤分布趋势 15

第四节 急性颅脑创伤的病因种类 16

一、颅脑交通伤流行病学 17

二、RTA是急性颅脑创伤的主要原因 20

三、评价车祸频度的方法及指标 21

四、车祸分类 22

五、交通事故致颅脑创伤的危险因素 22

六、颅脑创伤的其他原因 23

第五节 展望 23

第三章 颅脑解剖 25

第一节 头皮 25

一、头皮解剖 25

二、头皮的血管和神经 26

第二节 颅骨 26

一、颅盖 26

二、颅底 27

三、面颅 28

第三节 脑膜 28

一、硬膜 29

二、蛛网膜及软膜 30

第四节 脑 30

一、大脑 30

二、间脑 31

三、脑干 31

四、小脑 31

五、脑血液循环 31

第四章 颅脑创伤发生机制 34

第一节 概述 34

第二节 颅脑组织的特殊生理结构与创伤类型 34

一、颅脑组织的特殊生理结构 34

二、创伤类型 35

第三节 创伤方式 35

一、直接创伤 35

二、间接创伤 36

第五章 颅脑创伤患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临床表现 38

第一节 病史采集 38

一、现病史 38

二、既往史 39

三、个人史 39

四、家族史 39

第二节 颅脑创伤的体格检查 39

一、一般检查 39

二、神经系统检查 40

第三节 一般临床表现 47

一、生命体征 47

二、意识障碍 47

三、头痛、呕吐 48

四、眼部征象 48

五、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体征 48

六、脑疝 48

第六章 颅脑创伤影像学诊断及电生理检查 50

第一节 颅脑创伤影像学诊断 50

一、颅骨骨折 51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 54

三、硬膜下积液 54

四、硬膜外血肿 54

五、硬膜下血肿 56

六、多发性血肿 58

七、颅内积气 61

八、脑内血肿 61

九、脑挫裂伤 61

十、脑干创伤 63

十一、弥漫性脑水肿和脑肿胀 63

十二、弥漫性轴索损伤 64

十三、脑疝 64

十四、缺血与梗死 66

十五、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66

十六、脑积水 66

十七、蛛网膜炎与蛛网膜囊肿 68

第二节 神经系统电生理检查 68

一、脑电图检查 68

二、诱发电位 69

第七章 颅脑创伤手术麻醉 72

第一节 颅脑创伤手术前准备 72

一、颅脑创伤手术治疗特点和对麻醉的基本要求 72

二、颅脑创伤患者术前检查及早期处置 73

三、颅脑创伤手术麻醉用药 79

第二节 颅脑创伤手术麻醉管理 81

一、麻醉设备和环境准备 81

二、颅脑创伤手术麻醉新对策 82

三、颅脑创伤麻醉与手术配合 83

第八章 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85

第一节 创伤性脑水肿 85

一、创伤性脑水肿的分类 85

二、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机制 86

三、创伤性脑水肿的治疗原则 89

第二节 颅内压增高 90

一、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90

二、颅内压增高的发生机制 91

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与分期 92

四、急性颅内压增高的治疗 92

第三节 脑疝 93

一、小脑幕裂孔疝 93

二、枕骨大孔疝 95

三、小脑幕裂孔上疝 95

四、大脑镰下疝 96

第九章 院前急救、转运和急诊室处理 98

第一节 概述 98

第二节 院前急救制度 98

一、TBI急救现状与发展 98

二、TBI院前急救指南 99

第三节 院前急救服务组织体系 99

一、院前TBI救护体系 99

二、院前急救设备及成员培训 99

三、TBI救治中心必备条件 100

第四节 院前急救 100

一、院前急诊急救顺序 100

二、现场急救——呼吸维持 102

三、现场急救——循环维持 102

第五节 院前转运 103

第六节 急诊室/ICU处理 103

一、急诊室/ICU救治——抢救程序 104

二、TBI患者入院标准 104

三、神经外科ICU设备 104

四、急诊室/ICU急救措施 104

第七节 展望 107

第十章 头皮创伤和颅骨骨折 109

第一节 头皮创伤 109

一、头皮血肿 109

二、头皮损伤 109

第二节 颅骨骨折 110

一、颅骨骨折的机制 110

二、颅骨骨折的分类 111

第十一章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13

第一节 概述 113

一、发生率 113

二、病理解剖 113

三、病理生理机制 114

第二节 临床表现和处理 116

一、症状和体征 116

二、影像学检查 11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17

四、并发症 118

五、治疗 118

六、预后 119

第十二章 脑挫裂伤 121

第一节 概述 121

第二节 病理与生理变化 121

第三节 病情演变 122

一、早期机制 122

二、迟发机制 122

第四节 临床表现及诊断 122

一、临床表现 122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123

三、暗区和半影区的鉴别 124

第五节 监护 124

一、颅内压监护 124

二、脑血流监护 124

三、脑组织代谢监护 125

第六节 治疗 125

一、并发症的处理 126

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126

三、脱水治疗 126

四、对症治疗 126

五、手术治疗 126

六、并发症的治疗 126

七、康复治疗 127

第十三章 颅内血肿 128

第一节 硬膜外血肿 128

一、概述 128

二、发病机制 128

三、临床病理生理 128

四、临床表现 12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29

六、治疗 129

七、预后影响因素 130

第二节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130

一、概述 130

二、发病机制 130

三、临床病理生理 130

四、临床表现 13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31

六、治疗 131

七、预后影响因素 132

第三节 慢性硬膜下血肿 132

一、概述 132

二、发病机制 132

三、临床病理生理 133

四、临床表现 13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33

六、治疗 134

七、预后影响因素 134

第四节 脑内血肿 135

一、概述 135

二、发病机制 135

三、临床病理生理 135

四、临床表现 13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35

六、治疗 136

七、预后影响因素 136

第五节 特殊类型的血肿 136

一、颅后窝血肿 136

二、基底节血肿 138

三、脑室内血肿 138

四、脑干血肿 139

五、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139

第六节 多发性血肿 140

一、概述 140

二、诊断 140

三、治疗 141

第十四章 创伤性脑神经损伤 142

第一节 嗅神经损伤 142

第二节 视神经损伤 142

第三节 动眼神经损伤 142

第四节 滑车神经损伤 143

第五节 三叉神经损伤 143

第六节 面神经损伤 143

一、病因 143

二、诊断 143

三、治疗原则 145

四、手术时机的选择 145

五、手术入路的选择 146

六、手术方法 146

第七节 前庭蜗神经损伤 147

第八节 后组脑神经损伤 148

第十五章 弥漫性轴索损伤与脑干损伤 149

第一节 弥漫性轴索损伤 149

一、概述 149

二、病因和发病率 149

三、发病机制 150

四、病理变化过程 150

五、病理特征 151

六、临床表现 152

七、诊断 152

八、治疗和预后 152

第二节 脑干损伤 153

一、损伤机制 153

二、临床特征 154

三、诊断 154

四、治疗与护理 154

第十六章 颅脑开放伤与穿透伤 156

第一节 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 156

一、发病率 156

二、伤因和损伤机制 156

三、临床表现 156

四、检查和诊断 157

五、治疗 157

六、术后处理 159

第二节 颅脑穿透伤 160

一、发生率 160

二、死亡率 160

三、分类 160

四、致伤机制 161

五、病理变化 162

六、临床表现 162

七、检查和诊断 163

八、处理 164

第十七章 颅脑创伤合并血管损伤及治疗 169

第一节 概述 169

一、颅脑创伤合并血管损伤的分类 169

二、颅脑创伤合并血管损伤的临床症状、体征 169

三、颅脑创伤合并血管损伤的诊断 170

四、颅脑创伤合并血管损伤的治疗 170

第二节 创伤性头皮动静脉瘘 171

一、病因和分类 171

二、临床表现 171

三、检查和诊断 171

四、治疗 171

第三节 创伤性颅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173

一、病因 173

二、临床表现 173

三、影像学表现 174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74

五、治疗 174

第四节 创伤性硬脑膜动静脉瘘 175

一、病因 175

二、分类 175

三、供血动脉 176

四、临床表现 176

五、诊断 178

六、治疗 182

第五节 颅底高位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 184

第六节 创伤性颈动脉假性动脉瘤伴海绵窦瘘 184

一、类型 184

二、病因及病理 185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185

四、临床表现 186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187

六、治疗 188

第七节 创伤性颈外动脉假性动脉瘤 189

一、病因与病理 189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90

三、治疗 191

第八节 创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 192

一、病因 192

二、发病机制 192

三、临床表现 192

四、诊断 193

五、治疗 193

第九节 创伤性椎动静脉瘘 195

一、病因 195

二、损伤及发病机制 196

三、临床表现 197

四、诊断 198

五、治疗 198

第十节 创伤性颈内动脉闭塞 200

一、发病机制 200

二、临床表现 201

三、诊断 201

四、治疗 202

第十一节 颅内血管痉挛伴闭塞 203

第十二节 颅内血管损伤性假性动脉瘤 203

一、病因和病理 204

二、临床表现 204

三、诊断 205

四、治疗 205

第十三节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205

一、病因 205

二、病理 205

三、临床表现 205

四、诊断 206

五、治疗 206

第十四节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 207

第十八章 儿童和老年人颅脑创伤 209

第一节 儿童颅脑创伤 209

一、概述 209

二、临床表现及特点 210

三、诊断 211

四、治疗 211

第二节 儿童生长性颅骨骨折 211

一、发病机制和病理 211

二、临床表现 212

三、诊断 212

四、治疗 212

第三节 老年人颅脑创伤 212

一、临床表现及特点 212

二、诊断要点 213

三、治疗 213

第十九章 高原颅脑创伤 215

第一节 高原颅脑创伤患者基本伤情特点 215

第二节 高原颅脑创伤后并发症的特点 216

第三节 高原颅脑创伤救治的局限性 216

一、对高原颅脑创伤的认识不足 216

二、高原地区医疗、交通条件不便 217

第四节 高原颅脑创伤的救治策略 217

一、现场急救 217

二、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217

三、术后治疗与康复 217

四、急进高原人员高压氧预适应 217

第二十章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 219

第一节 发病机制 219

一、单向活瓣学说 219

二、血脑屏障破坏学说 219

三、漏出学说 219

四、颅内压平衡失调学说 220

五、小儿外伤性脑外积液 220

第二节 临床表现及处理 220

一、临床表现 220

二、治疗 221

三、预后及转归 223

第二十一章 颅脑创伤性脑脊液漏 225

第一节 分类和流行病学 225

第二节 病理生理 225

第三节 临床表现 226

一、病史 226

二、体格检查 226

第四节 诊断和漏口定位 226

第五节 治疗 228

一、感染预防 228

二、非手术治疗 228

三、手术治疗 228

第二十二章 创伤后颅内感染 230

第一节 概述 230

一、发病率和病因 230

二、易感因素和预防措施 230

第二节 临床表现及处理 231

一、临床表现 231

二、影像学表现 231

三、颅内感染诊断标准 232

四、治疗方法 232

五、脑脓肿的诊断治疗 234

第二十三章 创伤后颅骨缺损 236

第一节 概述 236

一、颅骨解剖 236

二、颅骨缺损的原因 236

三、颅骨缺损的危害 236

第二节 临床表现和处理 237

一、临床表现 237

二、颅骨修补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237

三、手术时机 237

四、手术方法 238

第三节 颅骨修补材料 240

一、高分子材料 240

二、异体骨质材料 241

三、同种异体材料 241

四、自体材料 241

五、最新材料 242

第四节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 242

第五节 辅助技术手段 243

第二十四章 颅脑创伤后脑积水 246

第一节 概述 246

一、发病率及分类 246

二、发病机制和病理 246

第二节 临床表现及处理 247

一、临床表现 247

二、辅助检查 248

三、鉴别诊断 248

四、防治 248

第二十五章 创伤后脑膨出 251

一、病因及临床表现 251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 252

三、治疗 252

第二十六章 创伤后颅内积气 254

一、概述 254

二、诊断及处理 254

第二十七章 颅内异物 257

一、概述 257

二、临床表现 257

三、诊断与治疗 258

第二十八章 颅脑创伤的全身并发症 260

第一节 颅脑创伤后肺部并发症 260

一、肺部感染 260

二、神经源性肺水肿 260

第二节 颅脑创伤后合并脑心综合征、心功能不全 261

一、发病机制 261

二、诊断 261

三、治疗 262

第三节 颅脑创伤后肾衰竭 262

第四节 颅脑创伤后应激性溃疡及消化道出血 262

第五节 颅脑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263

第六节 颅脑创伤后水电解质紊乱 264

一、低钠血症 264

二、高钠血症 265

三、低钾血症 265

四、高钾血症 266

第七节 颅脑创伤后代谢紊乱和营养失衡 266

第八节 颅脑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266

第九节 颅脑创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 267

第二十九章 颅脑创伤后癫痫 270

第一节 概述 270

第二节 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271

第三节 风险评估 273

第四节 临床表现及处理 274

一、临床表现 274

二、诊断 274

三、辅助检查 275

四、治疗 275

第三十章 创伤后综合征 280

第一节 概述 280

一、定义 280

二、病理生理 280

第二节 临床表现和处理 281

一、临床表现 281

二、辅助检查 281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282

四、治疗 283

第三十一章 颅脑创伤后意识障碍 285

第一节 诊断 285

一、植物状态的诊断标准 285

二、微意识状态诊断标准 286

第二节 治疗 286

第三节 结语 288

第三十二章 颅脑创伤患者的护理 289

第一节 病情观察 289

一、意识变化的观察 289

二、瞳孔变化的观察 289

三、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 289

四、肢体运动的观察 290

五、颅内压变化的观察 290

第二节 护理 290

一、急救护理 290

二、昏迷患者的护理 291

三、呼吸道管理 291

四、躁动患者的护理 292

五、颅脑创伤患者的营养支持 292

六、亚低温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293

七、肢体功能康复护理 294

八、颅脑创伤后并发症的护理 295

第三十三章 颅脑创伤患者代谢紊乱 297

第一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代谢 297

一、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发生机制 297

二、颅脑创伤时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机制 298

三、脑功能、脑循环与血液酸碱平衡的关系 298

四、酸碱平衡与颅内压增高 298

五、颅脑创伤与血液及脑脊液酸碱平衡 299

第二节 酸碱平衡及其异常 299

一、酸碱平衡基础 299

二、酸碱平衡异常 300

第三节 水、电解质紊乱 301

一、水中毒 301

二、电解质紊乱 301

第三十四章 颅脑创伤后精神与心理障碍 302

第一节 概述 302

一、流行病学概况 302

二、临床分类基本概念 303

第二节 病因病理相关因素 303

一、脑器质性因素 303

二、心理学因素 304

第三节 精神与行为综合征 305

一、轻度脑损伤后综合征 305

二、创伤后应激综合征 305

三、焦虑性综合征 306

四、情感性综合征 307

五、精神病性综合征 308

六、痴呆综合征 310

七、人格改变综合征 311

第四节 神经心理综合征 312

一、记忆障碍综合征 312

二、注意障碍综合征 313

三、智能障碍综合征 313

四、额叶损伤的认知障碍综合征 314

第五节 主要心理评估方法 314

一、心理行为评估 314

二、神经心理评估 315

第六节 相关治疗基本原则 317

一、亲神经药物治疗 317

二、心理治疗 319

第七节 其他相关临床心理问题 321

一、医患关系与沟通 321

二、物质依赖与戒断 323

三、与责任或赔偿相关的临床问题 324

第三十五章 颅脑创伤的预后与脑死亡 326

第一节 直接反映TBI伤情程度的指标 326

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预后评分 326

二、瞳孔反应 327

三、头颅CT发现 327

四、脑电图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329

五、ICP监测 329

第二节 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 329

一、年龄 329

二、早期缺氧和低血压 329

三、多发伤 330

四、并发症 330

第三节 预后评估模型 330

第四节 脑死亡 331

一、脑死亡的概念 331

二、病因和病理 332

三、脑死亡诊断标准 332

四、脑死亡的诊断 332

五、持续性植物状态与脑死亡 333

六、我国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征求意见稿)(2003年) 333

七、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334

第三十六章 颅脑创伤的药物治疗 336

第一节 降颅压药物 336

一、甘露醇 336

二、呋塞米 337

三、白蛋白 337

第二节 神经元保护剂 337

一、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337

二、三磷酸胞苷二钠 337

三、纳洛酮 337

第三节 钙通道拮抗剂 338

第三十七章 颅脑创伤高压氧治疗 340

第一节 呼吸生理概要 340

一、呼吸生理功能简述 340

二、肺容积与肺通气量 340

三、肺血流与肺通气 341

第二节 高压氧治疗在颅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342

一、概述 342

二、高压氧对机体的影响 342

三、高压氧治疗颅脑创伤的机制 344

四、高压氧治疗颅脑创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44

五、高压氧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345

六、治疗效果 345

第三十八章 颅脑创伤的低温治疗 347

第一节 概述 347

第二节 亚低温脑保护的研究现状 347

一、亚低温脑保护的机制 347

二、亚低温与临床 348

第三节 亚低温脑保护实施方法 352

一、脑温监测及降温程度 352

二、降温治疗的应用指征 352

三、降温的时间窗 353

四、降温方法 353

五、复温方法 354

六、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354

七、亚低温治疗室设置 354

第四节 对亚低温治疗作用的理解和认识 355

第三十九章 巴比妥疗法 357

第一节 概述 357

第二节 作用机制 358

第三节 重症监护 358

第四节 适应证及方法 359

一、适应证 359

二、方法 359

第五节 巴比妥疗法在神经外科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359

第六节 巴比妥疗法在降低颅内压方法中的地位及应用前景 360

第四十章 颅脑创伤患者的营养支持 362

第一节 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价 362

第二节 创伤后的机体代谢变化 363

一、颅脑创伤与糖代谢 364

二、机体受外来侵袭后所需营养量的变化 364

第三节 营养支持及方法 365

第四十一章 颅脑创伤的康复和中医中药治疗 368

第一节 颅脑创伤障碍的康复评定 368

一、按康复治疗阶段评定 369

二、按功能障碍情况评定 369

第二节 颅脑创伤的康复治疗 371

一、颅脑创伤的急性期康复治疗 371

二、颅脑创伤的恢复期康复治疗 372

第三节 中国传统医学与康复治疗 376

一、概述 376

二、中医中药 376

三、针灸治疗 377

四、推拿疗法 377

五、总体效果 378

第四十二章 出院后治疗及重返社会 379

第一节 TBI的后果 379

一、TBI的后果 379

二、TBI严重性的评估 379

第二节 出院后治疗 380

一、针对生理功能障碍的治疗 380

二、针对认知和行为能力缺陷的治疗 380

第四十三章 颅脑创伤神经内分泌研究 382

第一节 概述 382

一、创伤内分泌研究起源 382

二、现状和存在问题 382

第二节 展望 385

第四十四章 血脑屏障与脑水肿 387

第一节 血脑屏障 387

一、血脑屏障的形态学基础 387

二、血脑屏障的选择性通透 392

三、血脑屏障的功能障碍 393

第二节 脑水肿 393

一、脑水肿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 394

二、细胞毒性脑水肿 396

三、血管源性脑水肿 397

第四十五章 颅脑创伤与自由基 399

第一节 概述 399

一、病理状态的自由基产生 399

二、脑损伤后自由基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损害的机制 400

第二节 关于清除氧自由基的策略研究 401

第四十六章 颅脑创伤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405

第一节 颅脑创伤的基因组学 405

一、基因组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405

二、基因芯片在颅脑创伤研究中的应用 407

第二节 颅脑创伤的蛋白质组学 408

一、概述 408

二、蛋白质组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410

三、蛋白质组学在颅脑创伤研究中的应用 412

第三节 生物信息学 413

一、生物信息学简介 413

二、生物信息学内容 413

三、研究方法和常用数据库 413

第四十七章 颅脑创伤后脑线粒体损伤 415

第四十八章 颅脑创伤的细胞与细胞因子反应 418

第一节 成人脑损伤后脑出血的细胞反应 418

一、急性出血期 418

二、亚急性期 419

三、凝固期 420

第二节 成人脑损伤后伴随脑缺血的细胞反应 421

第三节 胎儿/新生儿脑损伤后的细胞反应 422

第四节 脑损伤常见的细胞因子 422

一、肿瘤坏死因子 422

二、IL-1家族 423

三、IL-6家族 423

四、IL-10家族 424

五、转化生长因子家族 424

六、其他因子 424

第四十九章 颅脑创伤与兴奋性氨基酸 426

第一节 概述 426

一、兴奋性氨基酸的代谢 426

二、兴奋性氨基酸的受体 426

三、兴奋性氨基酸的转运体 428

四、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的生理作用 428

第二节 颅脑创伤后兴奋性氨基酸的兴奋毒性及机制 429

一、颅脑创伤后兴奋性氨基酸在细胞外间液中异常增高 429

二、颅脑创伤后兴奋毒性产生的机制 429

第三节 抑制兴奋毒性对颅脑创伤的保护作用 430

一、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抑制剂 430

二、减少兴奋性氨基酸释放、促进其清除和摄取 431

第五十章 颅脑创伤与细胞凋亡 433

第一节 概述 433

第二节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和生化改变 433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433

二、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改变 433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常用检测方法 435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方法 435

二、细胞凋亡的生化特征检测方法 436

第四节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与颅脑创伤后细胞凋亡 436

一、诱生型一氧化合酶的生物学特性 436

二、一氧化氮毒性机制 437

第五节 氧化应激与颅脑创伤后细胞凋亡 437

一、外源性及内源性活性氧可诱导细胞凋亡 438

二、抗氧化应激作用可阻止细胞发生凋亡 438

三、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438

第六节 缺氧诱导因子-1与细胞凋亡 440

第七节 热休克蛋白与颅脑创伤后细胞凋亡 441

第五十一章 颅脑创伤与性激素 443

第一节 性别与脑创伤 443

第二节 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43

一、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 443

二、雌激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 444

第三节 孕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446

第五十二章 颅脑创伤模型 448

第一节 概述 448

第二节 颅脑创伤模型动物的选择 448

第三节 加速伤模型 449

一、直线加速伤模型 449

二、旋转加速伤模型 450

第四节 脑变形伤模型 452

一、液压损伤法 452

二、压缩气击法 452

第五节 撞击伤模型 453

一、落体撞击法 453

二、打击损伤法 453

三、额面部撞击伤 453

第六节 颅脑火器伤模型 454

一、制备颅脑火器伤模型的基本条件 454

二、颅脑火器伤的致伤条件 454

三、几种颅脑火器伤实验动物模型 455

第七节 神经细胞机械损伤模型 456

一、神经细胞体外机械性损伤模型的对象 456

二、神经细胞体外机械性损伤模型种类 457

三、神经细胞培养方法 458

四、神经细胞体外机械性损伤模型的用途 458

第八节 非生物模型 459

第九节 有限元模型 459

一、有限元模型构建历史 459

二、有限元模型研究目的 460

三、有限元颅脑模型分类 461

第十节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动物模型 462

第十一节 大鼠冷冻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462

第十二节 其他模型 462

第五十三章 颅脑创伤与神经干细胞 464

第一节 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 464

一、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464

二、神经干细胞的研究方法 464

三、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机制 465

四、神经干细胞应用研究 467

第二节 成体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 470

一、成体神经干细胞的部位及其来源 470

二、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及其调控 470

三、成体神经干细胞向其他细胞的转化及调控 471

第三节 颅脑创伤相关的神经干/祖细胞研究新进展 47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