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辩证论治教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辩证论治教程
  • 胡欣,葛秀梅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艺出版社
  • ISBN:7800398064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医辩证论治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辨证论治概说 5

第一节 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5

一、“证”为“证候”说 5

二、“证”为“证据”说 5

三、理论应用说 6

四、三种学说之评说 6

第二节 辨证论治的历史沿革 6

一、《内经》的综合辨证论治体系 6

二、辨证论治纲领的分化发展 12

三、当代辨证论治规范化研究 26

四、小结 31

第二章 基本辨证纲领 32

第一节 八纲辨证 32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32

二、八纲辨证的主要内容 32

三、八纲辨证评说 42

第二节 脏腑辨证 43

一、脏腑辨证的概念 43

二、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43

三、脏腑辨证评说 58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59

一、气血津液辨证的概念 59

二、气血津液辨证的主要内容 60

三、气血津液辨证评说 63

第四节 经络辨证 63

一、经络辨证的概念 63

二、经络辨证的主要内容 63

二、病因辨证的主要内容 68

一、病因辨证的概念 68

第五节 病因辨证 68

三、经络辨证评说 68

三、病因辨证评说 74

第六节 六经辨证 74

一、六经辨证的概念 74

二、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 75

三、六经辨证评说 80

第七节 卫气营血辨证 80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 80

二、卫气营血辨证的主要内容 81

一、三焦辨证的概念 84

二、三焦辨证的主要内容 84

三、卫气营血辨证评说 84

第八节 三焦辨证 84

三、三焦辨证评说 86

第九节 基本辨证纲领的相互关系 86

一、八纲辨证与其它辨证纲领并非隶属关系 86

二、不同辨证纲领的内容相互交叉错杂 87

三、各种辨证纲领的适用范围彼此重叠 87

四、结论 88

第一节 临床辨证的基本构成要素 89

一、从中医理论体系看辨证的构成要素 89

第三章 临床辨证的构成要素及其分析判断方法 89

二、从《内经》辨证论治体系看辨证的构成要素 91

三、从基本辨证纲领的功能看辨证的构成要素 95

四、从论治的要求看辨证的构成要素 97

五、论证结论 98

第二节 审察病因 98

一、中医病因学概说 98

二、各类病因的具体审察方法 101

第三节 判断病位 116

一、病位诊断概说 116

二、判断病位的具体方法 117

一、辨别证候性质概说 147

第四节 明确证候性质 147

二、各类证候的具体分析方法 149

第五节 辨析标本病传 161

一、辨别病变的原发继发 161

二、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162

三、识别证候的真假同异 164

四、把握病证的传变趋势 165

五、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 167

一、治则治法的概念、区别和联系 170

二、中医文献有关治则治法的阐述 170

第一节 治则治法概说 170

第四章 中医治疗学概要 170

三、治则治法的分类 171

第二节 基本治则 171

一、调整阴阳法则 171

二、消除或避免病因法则 173

三、治病求标本法则 175

四、三因制宜法则 177

五、正治反治法则 182

六、针对病位治疗法则 185

七、早期治疗法则 187

八、治养结合法则 188

一、针对病邪的治法及代表方药 189

第三节 常用治法及代表方药 189

二、针对证候性质的治法及代表方药 200

三、针对病位的治法及代表方药 207

四、针对原发继发病变的治法及代表方药 217

五、针对病情轻重缓急的治法及代表方药 220

六、针对证候真假的治法及代表方药 222

七、针对病传的治法及代表方药 222

八、针对主症的治法及代表方药 223

第四节 常用治疗手段 231

一、中药内服 231

二、中药外治 234

三、针刺疗法 236

四、灸法 238

五、推拿和捏脊 239

六、食疗 240

七、矿泉浴 240

八、理疗 240

九、心理疗法 240

十、外科和骨科手术 241

第五节 常用调养方法 241

一、中药调养 242

二、饮食调养 243

三、形体锻炼 246

四、精神调养 248

五、起居有节 248

第五章 辨证论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51

第一节 辨证论治的弱点及其对策 251

一、单凭辨证难以把握疾病的传变 251

二、定量诊断缺乏具体标准 252

三、关于“无证可辨”的探讨 253

四、长于宏观综合而短于微观分析 254

五、有时辨证论治正确无误却疗效不佳 255

一、中医理论具有多重性质 256

第二节 中医理论的多重性及其对辨证论治的影响 256

二、多重性理论对辨证论治的影响 259

第三节 不同科别疾病的诊疗特点 260

一、妇科疾病的诊疗特点 260

二、儿科疾病的诊疗特点 261

三、外科疾病的诊疗特点 262

四、骨伤科疾病的诊疗特点 262

第四节 辨证论治时必须重视机体的自稳自调机制 263

一、自稳自调机制概说 263

二、自稳自调机制在辨证论治中的意义 263

一、守法守方问题的提出 265

第五节 守法与守方问题 265

二、守法守方和变法更方的依据 266

第六节 方剂化裁的基本原则 267

一、根据辨证加减方药 267

二、结合个人用药经验化裁方药 268

三、结合辩病调整方药 269

四、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选择方药 270

二、方制药物要固宜常制 271

三、扶正祛邪应贵在有度 271

一、选择治法需适事为故 271

第七节 把握治疗分寸 271

第八节 药物煎煮、服法和忌口问题 272

一、药物的煎煮方法 272

二、服药方法 274

三、忌口 275

第九节 西医诊断对辨证论治的影响 276

一、西医诊断对辨证论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276

二、西医诊断对辨证论治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77

三、关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同治”问题 277

第六章 常见病症辨证论治举隅 279

第一节 喘证 279

第二节 胃脘痛证 288

第三节 上吐下泻证 293

第四节 老年习惯性便秘 297

第五节 淋证 301

第六节 郁证 307

第七节 失眠 312

第八节 痹证 317

第九节 心悸 322

第十节 虚劳 328

第十一节 外感表证发热 334

第十二节 痄腮 338

第十三节 缠腰火丹 342

第十四节 臁疮 344

第十五节 ?病 348

第十六节 瘿瘤 351

第十七节 崩漏 355

第十八节 痛经 360

第十九节 带下 365

第二十节 不孕 369

附录一:主要参考书目 375

附录二:方剂索引 37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