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学概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学概论
  • 南京中医学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1738
  • 出版时间:1958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阴阳五行 10

一、阴阳 11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1

(二)阴阳与人体生理病理和医疗的关系 12

(三)阴阳在养生和预防疾病方面的意义 12

(四)阴阳说与中医的诊断 12

(五)阴阳说与中药的关系 13

二、五行 14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4

1.五行说的起源 14

2.五行说的应用规律 14

(二)五行说在医学上的具体运用 17

1.五行在归类推演上的应用 18

2.五行在辨证论治上的实用价值 23

三、阴阳和五行的关系 30

第三章 人与自然 31

一、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32

(一)四时 33

(二)六气 33

(三)六淫 34

二、地土方宜对人体的影响 35

三、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机能 36

四、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 38

第四章 脏象 39

2.心王血脉、其华在面 41

1.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 41

(一)心 41

一、五脏六腑 41

3.心和舌的关系 42

4.心主夏 42

(二)心 42

(三)肝 43

1.肝藏血 43

2.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 43

3.肝和筋及爪甲的关系 43

4.肝和目的关系 44

5.肝主春 44

(四)脾 44

1.脾主运化 44

3.脾和四肢肌肉以及口唇的关系 45

2.脾统血 45

4.脾主长夏 46

(五)肺 46

1.肺主气 46

2.肺佐心脏而主治节 47

3.肺合皮毛 47

4.肺开窍于鼻 48

5.肺与音声的关系 48

6.肺主秋 48

(六)肾 49

1.肾藏精 49

2.肾主骨、生髓、通于脑 49

3.肾为作强之官、主伎巧 50

4.肾的开窍 50

6.肾主冬 51

5.肾其华在发 51

(七)胆 52

2.肝和胆的相互关系 52

3.胆为中清之腑 53

4.胆的病理变化 53

(八)胃 53

1.胃为水谷之海 53

2.胃主腐熟水谷为后天给养的泉源 53

3.胃和脾脏的关系 54

4.五味出于脾胃以生五脏 54

1.小肠主化物而分别清浊 55

2.大肠主传泻糟粕 55

3.大肠和小肠的关系 55

(九)大小阳 55

4.心和小肠的关系 56

5.肺和大肠的关系 56

(一○)膀胱 56

1.膀胱主藏津液 56

2.膀胱主小便 57

3.膀胱与肾的关系 57

(一一)三焦 57

1.三焦的意义 57

2.三焦的功用 58

3.上、中、下三焦在部位及功用上的划分 58

1.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 59

4.三焦和心胞络的关系 60

二、奇恒之府 60

2.脑和髓的正常作用和病变的关系 61

1.脑和髓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 61

(一)脑、髓 61

1.主月经 62

2.主胞胎 62

附:营卫气血精神津液 62

(一)营卫气血 63

1.营卫气血的生成和分布 63

2.营卫气血的主要作用 65

3.营卫气血的相互关系 68

(二)女子胞 69

(二)精 69

(三)神 70

1.神的生成及其作用 70

1.津液的生成及其功用 71

(四)津液 71

2.神与精气的关系 71

2.津液与精气血的关系 72

第五章 经络 73

一、经络的含义 73

二、经络的作用 73

(一)经络在生理上的作用 74

(二)经络在病理上的作用 74

(三)经络在诊断上的作用 76

(四)经络在治疗上的作用 76

三、十二经脉 77

(一)经脉的分类与命名 77

(二)十二经脉在脏腑与体表的相互关系 78

1.手太阴肺经脉——附图 79

(三)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与病候 79

2.手阳明大肠经脉——附图 81

3.足阳明胃经脉——附图 81

4.足太阴脾经脉——附图 83

5.手少阴心经脉——附图 83

6.手太阳小肠经脉——附图 87

7.足太阳膀胱经脉——附图 87

8.足少阴肾经脉——附图 87

9.手厥阴心胞经脉——附图 90

10.手少阳三焦经脉——附图 90

11.足少阳胆经脉——附图 94

12.足厥阴肝经脉——附图 94

(三)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 97

(二)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关系 97

(一)奇经的命名 97

四、奇经八脉 97

(四)奇经八脉循行部位与病候 99

1.督脉 99

2.任脉 99

3.冲脉 99

4.带脉 99

5.阴? 99

6.阳? 100

7.阴维 100

8.阳维 100

经别的作用 103

五、十二经别 109

六、十二经筋 110

八、经络系统的体现 111

七、十五络脉 111

第六章 预防 113

一、未病的预防 114

(一)精神修养 114

(二)适应四时气候 114

(三)节饮食、慎起居 115

1.饮食 115

2.起居 116

(四)锻炼体格 116

(五)环境卫生 117

(六)避免传染 118

(七)妇婴卫生 118

1.妇女卫生 118

(一)治疗上的预防措施 119

二、巳病的防止 119

2.婴儿卫生 119

(二)护理上的预防意义 120

第七章 病因 121

一、外因 121

(一)外感六淫 121

1.风 122

2.寒 122

3.暑 123

4.湿 123

5.燥 123

6.火 124

(二)疫疠 124

二、内因 125

(三)伏气 125

(二)怒 126

(一)喜 126

(三)忧 127

(四)思 127

(五)悲 127

(六)恐 128

(七)惊 128

三、不内外因 128

(一)饮食和劳倦 129

(二)房室不节 129

一、六经病证 130

(一)六经分类的意义 130

第八章 证候分类 130

(三)创仿和虫兽伤害 130

(二)六经的主证主脉 131

1.太阳病 131

2.阳明病 132

3.少阳病 132

4.太阴病 133

5.少阴病 133

6.厥阴病 133

(三)六经传变及其相互关系 134

二、营卫气血和三焦的病证 136

(一)营卫气血和三焦在辨证上的意义 136

(二)营卫气血和三焦的证候分类 136

1.营卫气血的症状 136

2.三焦的症状 137

(三)营卫气血和三焦病证的转变 138

三、五脏六腑的病证 139

(一)心病证候 139

(二)小肠病证候 140

(三)肺病证候 141

(四)大阳病证候 142

(五)脾病证候 143

(六)胃病证候 145

(七)肝病证候 146

(八)胆病证候 147

(九)肾病证候 148

(一○)膀胱病证候 149

(一一)三焦病证候 149

第九章 诊法 150

一、八纲 152

(一)阴阳 153

1.阳证和阴证 154

2.亡阴和亡阳 154

3.真阴不足和真阳不足 155

4.阴厥和阳厥 155

5.阴阳生死辨 156

(二)表里 157

1.表里的寒热虚实 158

2.表里同病 158

3.半表半里证 159

4.表证入里、里证出表 159

(三)寒热 159

2.寒热的上下 160

3.寒热真假的辨别 160

1.寒证和热证 160

(四)虚实 162

1.虚证和实证 162

2.气血虚实 163

3、虚实真假辨 163

二、四诊 165

(一)望诊 165

1.面目 167

2.口、鼻、齿 168

3.舌和苔 168

4.四肢 174

5.皮肤 174

1.音声 175

(二)闻诊 175

2.气味 177

(三)问诊 177

1.问诊注意点 177

2.病案记录 181

(四)切诊 183

1.脉诊 184

2.触诊 189

8.消法 190

第一○章 治疗法则 191

一、内服药物疗法 192

(一)八法 192

1.汗法 192

2.吐法 194

3.下法 194

4.和法 195

5.温法 196

6.清法 197

7.补法 198

(二)八法的配合运用 200

1.汗下并用 200

2.温清并用 200

3.攻补并用 201

4.消补并用 201

(三)正治与反治 201

1.正治 201

2.反治 201

(四)标本 202

(五)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203

二、外治法 204

10.线剂 204

(一)手法及配合器械的外治法 205

1.针 205

2.灸 205

3.拨火罐 205

4.外科手法 205

5.按摩疗法 205

6.整骨疗法 205

(二)药物外治法 205

1.薰蒸法 205

2.汤浴法 206

3.涂敷法 206

(二)发表之剂 207

5.熨法 207

4.贴法 207

6.摩擦法 208

7.塞法 208

9.?法 208

8.导法 208

14.其他 209

10.滴眼法和点眼法 209

13.利用着身被服的给药法 209

12.含漱法和含噙法 209

11.滴法 209

(三)其他的外治法 210

第一一章 药物 211

一、药物学的起源和发展 211

二、药物的来源 212

三、药物的定名 212

四、药物的性能 213

(一)四气 213

(二)五味 214

(三)升降浮沉 215

五、药物的一般运用 217

(一)药物的归经 217

(二)七情合和 219

(三)用药禁忌 221

1.妊振用药禁忌 221

2.服药禁忌 221

六、药物的采集炮制与贮藏 222

(一)采集 222

(二)炮制 223

1.火制法 223

2.水制法 224

3.水火合制 225

(三)贮藏 225

七、剂量 226

八、药物的分类 227

(一)解表药 227

(二)涌吐药 228

(三)止吐药 229

(四)泻下药 230

(五)利尿逐水药 231

(六)祛风湿药 232

(七)祛寒药 233

(八)清热药 234

(九)治咳化痰药 238

(一○)调气药 240

(一一)理血药 241

(一二)补养药 244

(一三)芳香开窍药 247

(一四)安神镇惊药 247

(一五)固瀒药 249

(一六)消化药 250

(一七)驱虫药 251

(一八)外用药 252

第一二章 方剂 254

一、方剂组成的法则 254

二、方剂的加减变化 256

(一)药量方面的加减 256

(二)药味方面的加减 257

(三)数方相合的加减 258

三、方剂的分类 259

四、方药剂型的种类 262

1.汤剂 262

4.膏剂 263

5.丹剂 263

6.酒醴 263

7.药露 263

8.锭剂 263

9.条剂 263

2.丸煎 263

3.散剂 263

14.坐药 264

六、古代方剂的衡量 264

五、方剂药味的多寡 264

13.导药 264

12.薰剂 264

11.浸洗剂 264

七、各类方剂的简要介绍 265

(一)补养之剂 265

(三)涌吐之剂 268

(四)攻里之剂 269

(五)表里之剂 270

(六)和解之剂 271

(七)理气之剂 272

(八)理血之剂 273

(九)祛风之剂 275

(一○)祛寒之剂 277

(一一)清暑之剂 279

(一二)利湿之剂 280

(一三)润燥之剂 282

(一四)泻火之剂 284

(一五)除痰之剂 286

(一六)消导之剂 288

(一七)收瀒之剂 288

(一八)杀虫之剂 290

(一九)明目之剂 291

(二○)癰疡之剂 293

(二一)经产之剂 294

一、引言 297

二、妇科学的发展概况 297

第一章 妇科概要 297

中编 297

三、女子的生理特点 298

四、妇科的范围 300

五、妇科治法 302

(一)调经 303

1.痛经 303

2.经闭 303

3.崩漏 303

4.经期不调 304

5.经血不调 304

(二)带下 305

8.白崩 306

7.五色带 306

5.黑带 306

6.赤白带 306

4.青带 306

3.黄带 306

2.赤带 306

1.白带 306

(三)胎前 307

1.恶阻 307

2.胎水肿满 307

3.子癎 308

4.子悬 308

5.子烦 308

6.妊娠腹痛 308

(四)产后 309

9.堕胎小产 309

8.胎动下血 309

7.子淋 309

1.产后腹痛 310

2.恶露不绝 310

3.产后血崩 310

4.产后血晕 310

5.产后发痉 311

6.产后大便难 311

7.产后发热 311

六、附方 312

(一)调经类 312

(二)带下类 316

(三)胎前类 318

(四)产后类 320

二、儿科的发展概况 322

一、引言 322

第二章 儿科概要 322

三、儿科疾病 324

(一)痧子 325

(二)痘疮 325

(三)惊风 326

(四)疳积 327

四、儿科诊断 327

(一)望诊 327

1.形体 328

2.面色 328

3.苗窍 328

4.指纹 328

(三)闻诊 329

(二)问诊 329

6.大小便 329

5.舌苔 329

1.声音 330

2.啼哭 330

3.气味 330

(四)切诊 330

1.切脉 330

2.按胸腹 331

五、儿科治法 331

(二)痘症治法 332

(三)惊风治法 332

(四)疳积类 333

(四)疳积治法 333

六、保育 334

(一)麻疹类 336

七、附方 336

(三)惊风类 337

(二)痘疮类 337

第三章 外科概要 340

一、引言 340

二、外科的发展概况 340

三、外科的范围 342

四、外科病因 343

五、外科的分类 343

(五)辨肿痛脓痒 343

2.阴证 345

1.五善七恶 345

(二)辨善恶顺逆 345

穴、外科诊断 345

1.阳证 345

(一)辨阴阳 345

2.顺证逆证 346

(三)辨经络 347

(四)辨脉息 347

2.痛 348

3.脓 348

1.肿 348

七、外科治法 349

(一)内治 349

4.痒 349

(二)外治 350

1.薄贴 350

2.围药 351

3.掺药 351

4.洗涤法 352

5.灸法 352

7.开刀 353

8.火针 353

6.砭镰法 353

9.药筒拔法 354

[附]痔漏疗法 354

八、附方 355

二、伤科的发展概况 363

一、引言 363

五、伤科的诊断 363

第四章 伤科概要 363

三、伤科的范围 365

四、伤科的病原 366

1.内伤 367

2.外伤 367

3.折伤 368

1.十不治 369

2.关于折伤的望诊 369

(一)望诊 369

3.关于脱臼的望诊 370

(四)切诊 371

(三)闻诊 371

1.脉诊 371

(二)问诊 371

(一)内伤 372

六、伤科治疗大法 372

1.伤于血分 372

2.局部触诊 372

1.外伤青紫高肿疼痛而无创口者 373

(二)外伤 373

2.外伤之有创口者 373

2.伤于气分 373

2.外用药 374

1.内服药 374

3.手术 374

(三)折伤 374

1.饮食 376

2.敷药换药 376

七、伤科的护理 376

3.其他 377

八、附方 377

第五章 喉科概要 382

一、引言 382

二、喉科的发展概况 383

三、喉科的范围 384

四、喉病的分类 385

五、喉病的诊断 385

(一)望诊 386

1.鉴别病症 386

3.区别轻重 387

(二)闻诊 387

2.找出病因 387

(四)切诊 388

六、喉病的冶法 388

(三)问诊 388

(一)内冶法 389

(二)外治法 390

1.吹药法 390

七、喉病的护理 391

4.烟薰法 391

八、喉病的预防 391

3.探吐法 391

2.针刺法 391

九、附方 392

(一)内服药 392

(二)外用药 394

第六章 针灸概要 395

一、引言 395

二、针灸的发展概况 396

(一)针灸的起源 396

(二)针灸的发展 397

三、经络和腧穴 398

(一)经络 398

(三)针灸的衰落与复兴 398

1.腧穴的意义 399

2.腧穴的命名 399

(二)腧穴 399

3.腧穴的分类 400

4.腧穴的作用 401

5.腧穴的取法 401

6.十四经腧穴主治纲要 403

1.刺法的意义 404

(一)刺法 404

2.刺的工具 404

四、刺灸法 404

3.刺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405

4.临症操作过程 406

(二)灸法 407

1.灸法的意义 407

5.施灸程序与标准 408

4.灸法的种类与运用 408

五、治疗 408

四、饮食方面 408

2.灸法的适应症 408

3.灸法的禁忌症 408

(一)治疗原则 409

(二)经穴处方规律 409

1.腧穴主治重点 409

2.处方规律 410

第七章 按摩概要 410

一、引言 410

二、按摩的发展概况 411

2.拿法 412

4.打法 412

3.拍法 412

1.推法 412

(一)成人的按摩手法 412

三、基本手法 412

5.点法 413

6.弹法 413

7.压法 413

8.合法 413

(二)小儿的按摩手法 413

1.按法 413

2.摩法 413

3.推法 413

四、部位分类、穴位操作及主治作用 414

(一)成人的按摩部位及主治作用 414

8.摇法 414

1.局部按摩 414

2.全身按摩 414

6.掐法 414

5.揉法 414

4.运法 414

7.搓法 414

(二)小儿的穴位操作法(附图18帧) 415

1.推坎宫法 415

2.推攒竹法 415

3.运太阳法 415

5.运八卦法 416

4.分阴阳法 416

6.推三关法 418

7.退六腑法 418

8.虎口三关法 419

9.摇斗肘法 419

10.推五经纹法 419

11.飞经走气 420

12.清天河水法 420

14.推、揉腹阴阳法 421

13.运水入土法 421

15.揉龟尾法 423

16.揉摩丹田法 423

17.按神阙法 424

18.摇两足法 424

19.推承山法 424

20.掐委中法 424

21.掐昆仑法 424

六、注意事项 425

第八章 护理 426

一、引言 426

二、精神方面 427

(一)患者本身的精神影响 427

(二)探视者对患者的精神影响 427

(三)护理者如何进行精神护理 428

三、气候方面 428

(一)食物的选择 428

(二)食物的禁忌 429

(三)饮食的节制 429

(二)居住环境 430

(一)病室卫生 430

(三)休息和运动 430

五、起居方面 430

六、给药 431

1.煎药 431

2.服药 431

3.服药时应注意的事项 432

第一章 内经概述 434

下编 434

一、引言 434

二、素问提要 436

(一)上古天真论篇 436

(二)四气调神大论篇 437

(三)生气通天论篇 437

(五)阴阳应象大论篇 438

(四)金匮真言论篇 438

(六)阴阳离合论篇 438

(八)灵兰秘典论篇 439

(七)阴阳别论篇 439

(九)六节藏象论篇 439

(一一)五藏别论篇 440

(一○)五脏生成论篇 440

(一二)异法方宜论篇 440

(一四)汤液醪酝论篇 441

(一三)移精变气论篇 441

(一五)玉版论要篇 441

(一六)诊要经终论篇 442

(一七)脉要精微论篇 442

(一八)平人气象论篇 443

(一九)玉机真藏论篇 443

(二○)三部九候论篇 444

(二一)经脉别论篇 444

(二二)藏气法时论篇 445

(二三)宜明五气论篇 445

(二五)宝命全形论篇 446

(二四)血气形志篇 446

(二六)八正神明论篇 446

(二八)通评虚实论篇 447

(二七)离合真邪论篇 447

(二九)太阴阳明论篇 448

(三○)阳明脉解篇 448

(三一)热论篇 449

(三二)刺热论篇 449

(三三)评热病论篇 450

(三四)逆调论篇 450

(三五)疟论篇 451

(三六)刺疟篇 451

(三七)气厥论篇 451

(三三)海论篇 452

(三八)咳论篇 452

(三九)举痛论篇 452

(四○)腹中谕篇 452

(四一)刺腰痛论篇 453

(四二)风论篇 453

(四三)痹论篇 454

(四四)痿论篇 454

(四六)病能论篇 455

(四七)奇病论篇 455

(四五)厥论篇 455

(四九)脉解篇 456

(五○)刺要论篇 456

(四八)大奇论篇 456

(五二)刺禁论篇 457

(五三)刺志论篇 457

(五一)刺齐论篇 457

(五六)皮部论篇 458

(五五)长刺节论篇 458

(五七)经络论篇 458

(五四)针解篇 458

(五九)气府论篇 459

(六○)骨空论篇 459

(五八)气穴论篇 459

(六二)调经论篇 460

(六三)缪刺论篇 460

(六一)水热穴论篇 460

(六四)四时刺逆从论篇 461

(六五)标本病传论篇 461

(六六)天元纪大论篇 462

(六七)五运行大论篇 462

(六八)六微旨大论篇 463

(六九)气交变大论篇 464

(七○)五常政大论篇 464

(七一)六元正纪大论篇 465

(七二)王真要大论篇 465

(七四)示从容论篇 466

(七五)疏五过论篇 466

(七三)著至教论篇 466

(七七)阴阳类论篇 467

(七八)方盛衰论篇 467

(七六)征四失论篇 467

(八○)遗篇刺法论篇 468

(八一)遗篇本病论篇 468

(七九)解精微论篇 468

(一)九针十二原篇 469

(二)本输篇 469

三、灵枢提要 469

(五)根结篇 470

(四)邪气藏府病形篇 470

(二一)寒热病篇 470

(三)小针解篇 470

(六)寿夭刚柔篇 471

(七)官针篇 471

(八)本神篇 472

(九)终始篇 472

(一○)经脉篇 472

(一二)经水篇 473

(一三)经筋篇 473

(一一)经别篇 473

(一四)骨度篇 474

(一九)五十营篇 474

(一六)营气篇 474

(一七)脉度篇 475

(一八)营卫生会篇 475

(一九)四时气篇 476

(二○)五邪篇 476

(二二)癫狂病篇 477

(二三)热病篇 478

(二四)厥病篇 479

(二五)病本篇 479

(二七)周痺篇 480

(二八)口问篇 480

(二六)杂病篇 480

(二力)师传篇 481

(三二)平人绝谷篇 482

(三一)肠胃篇 482

(三四)五乱篇 482

(三○)决气篇 482

(三六)五癃津液别篇 483

(三五)胀论篇 483

(三七)五阅五使篇 483

(三八)逆顺肥瘦篇 484

(三九)血络论篇 484

(四二)病传篇 485

(四一)阴阳系日月篇 485

(四三)淫邪发梦篇 485

(四○)阴阳清浊篇 485

(四五)外揣篇 486

(四四)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 486

(四六)五变篇 486

(四七)本藏篇 487

(四八)禁服篇 487

(五一)背腧篇 488

(五○)论勇篇 488

(五二)卫气篇 488

(四九)五色篇 488

(五三)论痛篇 489

(五四)天年篇 489

(五五)逆顺篇 490

(五六)五味篇 490

(五七)水胀篇 491

(五八)贼风篇 491

(五九)卫气失常篇 492

(六○)玉版篇 492

(六一)五禁篇 493

(六二)动输篇 494

(六三)五味论篇 494

(六四)阴阳二十五人篇 494

五、适应症和禁忌症 495

(六五)五音五味篇 496

(六六)百病始生篇 497

(六七)行针篇 497

(六八)上膈篇 497

(六九)忧恚无言篇 498

(七○)寒热篇 498

(七一)邪客篇 498

(七二)通天篇 499

(七三)官能篇 499

(七四)论疾诊尺篇 500

(七五)刺节真邪篇 500

(七六)卫气竹篇 501

(七七)九宫八风篇 501

(七八)九针论篇 502

(七九)岁露论篇 503

(八○)大惑论篇 504

(八一)癰疽篇 504

一、引言 506

二、伤寒的涵义 506

第二章 伤寒慨述 506

三、六经的意义 507

四、六经证治概要及其相互关系 508

(一)太阳病 508

(二)阳明病 510

(三)少阳病 511

(四)太阴病 512

(五)少阴病 512

(六)厥阴病 513

五、六经传变 513

六、合病与并病 514

七、八纲与辩证论冶的关系 514

八、治疗原则 516

九、表里兼病的治疗规律 517

1.先里后表 517

第三章 金匮概述 518

3.表里兼治 518

一、引言 518

2.先表后里 518

二、内容提要 519

(一)脏腑经络先后病篇 519

(二)痉湿暍病篇 520

(三)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 521

(四)疟疾篇 522

(五)中风历节病篇 523

(六)血痹虚劳病篇 524

(七)肺痿肺癰咳嗽上气病篇 525

(八)奔豚气病篇 526

(九)胸痹心痛短气病篇 526

(一○)腹满寒疝宿食病篇 527

(一一)五脏风寒积聚病篇 528

(一二)痰饮咳嗽病篇 528

(一三)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 529

(一四)水气病篇 530

(一五)黄疸病篇 531

(一六)惊悸吐衂下血胸满瘀血病篇 531

(一八)疮癰肠癰浸淫病篇 532

(一)麻疹治法 532

(一七)呕吐哕下利篇 532

(一九)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篇 533

(二○)妇人妊娠病篇 533

(二一)妇人产后病篇 534

(二二)妇人杂病篇 535

三、结语 535

一、引言 536

二、温病学说的成长 536

5.温疟 539

4.湿温 539

3.暑温 539

2.春温 539

1.风温 539

三、一般常见的温病 539

6.湿热痢 540

7.秋燥 540

8.伏暑 540

9.冬温 540

四、温病的辨证纲领——三焦和卫气营血 541

1.三焦 541

2.卫气营血 541

五、温病的诊断方法 542

1.分三焦的辨证方法 542

4.察舌 543

3.辨新感与伏邪 543

2.分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 543

5.验齿 544

6.诊察癍疹白? 545

六、温病的治疗 546

(一)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的治疗原则 546

1.新感温病的治法 546

2.伏气温病的治法 546

3.伏气新感兼病的治法 546

(二)常用的几个温病治法 546

1.疏表法 546

7.滋阴法 547

6.熄风法 547

5.透窍法 547

4.清营(凉血)法 547

3.通下法 547

2.清气法 547

8.化湿法 548

七、结语 548

附录 549

一、体表部位名称简释 549

二、医德 558

(一)关于提倡一切为病人的言行 558

(二)关于讲究谦虚谨慎的言行 560

(三)关于必须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的言行 560

(四)关于反对草率从事的言行 562

(五)关于为医应该保密病情的言行 563

第四章 温病概述 58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