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病因病机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病因病机学
  • 吴敦序主编;沈庆法等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 ISBN:7810100262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207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病因病机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内容 1

二、中医病因病机学的形成与发展 2

三、学习中医病因病机学的注意事项 11

病因篇 13

第一章 外感病因 14

第一节 六淫 14

一、风邪 16

二、寒邪 18

三、暑邪 20

四、湿邪 21

五、燥邪 23

六、火邪 24

第二节 疠气 26

第二章 内伤病因 30

第一节 情志伤 30

第二节 劳逸伤 36

一、劳伤 36

二、逸伤 39

一、饮食失宜 40

第三节 饮食伤 40

二、饮食不洁 41

三、饮食偏嗜 42

第三章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44

第一节 水湿痰饮 44

第二节 瘀血 54

第四章 其他病因 65

第一节 药邪 65

一、烧烫伤 70

第二节 外伤 70

二、冻伤 71

三、毒蛇伤 72

四、虫螫伤 73

五、兽咬伤 74

六、枪弹、金刃、跌打损伤 74

第三节 诸虫 75

一、蛔虫 75

二、绦虫 76

三、蛲虫 77

四、钩虫 78

五、血吸虫 79

发病篇 81

第一章 邪、正与发病 82

第一节 正气 82

第二节 邪 83

第三节 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是否发病 85

第二章 体质与发病 86

第一节 体质强弱与发病 87

第二节 体质与易感疾病倾向 89

一、阴虚质 89

二、阳虚质 90

三、气虚质 90

四、痰湿质 90

五、血涩质 91

第三节 体质与机体对病邪的反应性 91

第三章 精神情志状态与发病 93

第一节 精神情志状态与发病的关系 93

第二节 精神情志状态与体质的关系 95

第四章 自然环境与发病 97

第一节 气候与发病 97

一、发病的季节倾向 97

二、气候反常与发病 99

三、气候对疾病的影响 101

第二节 地域与发病 102

一、五方地域与发病 102

二、地质与发病 103

二、水环境与发病 104

一、居住条件与发病 104

第三节 生活环境与发病 104

三、大气环境与发病 105

第四节 时间与发病 106

一、日周期与发病 106

二、五行周期与发病 107

三、月周期与发病 108

第五章 社会环境与发病 110

第一节 社会境遇与发病 110

第二节 社会治乱与发病 111

第三节 社会劳动条件与发病 112

病机篇 114

第一章 病机总论 115

第一节 邪正盛衰 115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15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 117

第二节 阴阳失调 118

一、阴阳偏胜 120

二、阴阳偏衰 121

三、阴阳互损 124

四、阴阳格拒 125

五、阴阳亡失 126

第三节 气、血、津液失常 128

一、气的失常 128

(一)气虚 128

(二)气机失调 130

二、血的失常 133

(一)血虚 133

(二)血瘀 135

三、津液代谢失常 136

(三)血热 136

(一)津液不足 137

(二)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 138

四、气、血、津液失常的相互影响 140

(一)气、血、津液不足造成的相互影响 140

(二)气、血、津液大量丢失造成的相互影响 140

(三)气、血、津液运动不畅造成的相互影响 140

(四)气、血、津液失常造成的其他相互影响 140

第二章 病机各论 142

第一节 脏腑病机 143

一、五脏病机 144

(一)心的病机 144

(二)肺的病机 147

(三)脾的病机 149

(四)肝的病机 152

(五)肾的病机 157

二、六腑病机 160

(一)胆的病机 160

(二)胃的病机 160

(三)小肠病机 161

(五)膀胱病机 162

(四)大肠病机 162

(六)三焦病机 163

三、奇恒之腑病机 163

(一)脑的病机 163

(二)髓与骨的病机 164

(三)脉的病机 165

(四)女子胞病机 165

(一)心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167

四、脏腑病机的相互影响 167

(二)肺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168

(三)脾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169

(四)肝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170

(五)肾病与其他脏腑的相互影响 170

(六)六腑病机的相互影响 171

第二节 经络病机 172

一、经络气血偏盛偏衰 173

二、经络气血阻滞 173

三、经络气血逆乱 174

四、经络气血衰竭 175

第三节 诸窍病机 176

一、眼的病机 176

二、耳的病机 179

三、鼻的病机 180

四、咽喉病机 182

五、口齿舌病机 184

六、前阴病机 186

七、肛门病机 188

第四节 形体病机 190

一、外感六淫 191

二、外感其他邪毒 192

三、内生痰瘀为患 193

四、形体失养 194

五、外伤形体 194

第五节 外感热病病机 195

一、六经病机 196

二、卫气营血病机 199

三、三焦病机 20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