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正常人体解剖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正常人体解剖学
  • 朱培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21322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正常人体解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 1

1.1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学习目的 1

1.2 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1

1.3 中医学对解剖学的贡献 1

1.4 常用解剖学术语 2

1.4.1 解剖学姿势 2

1.4.2 解剖学方位和术语 3

1.4.3 人体切面 3

2. 运动系 5

2.1 骨学 5

总论 5

2.1.1 骨的形态 5

2.1.1.1 长骨 5

2.1.1.2 短骨 6

2.1.1.3 扁骨 6

2.1.1.4 不规则骨 6

2.1.2 骨的构造和功能 6

2.1.2.1 骨质 6

2.1.2.2 骨髓 7

2.1.2.3 骨膜 7

2.1.3 骨的理化特性 7

各论 8

2.1.4 躯干骨 8

2.1.4.1 椎骨 8

2.1.4.2 胸骨 10

2.1.4.3 肋 11

2.1.5 上肢骨 11

2.1.5.1 上肢带骨 11

2.1.5.2 自由上肢骨 12

2.1.6 下肢骨 15

2.1.6.1 下肢带骨 15

2.1.6.2 自由下肢骨 15

2.1.7 颅骨 18

2.1.7.1 脑颅骨 18

2.1.7.2 面颅骨 19

2.1.7.3 颅的整体观 20

2.2 骨连结 23

总论 23

2.2.1 直接连结 23

2.2.1.1 纤维连结 23

2.2.1.2 软骨连结 23

2.2.1.3 骨性结合 23

2.2.2 间接连结 23

2.2.2.1 关节的基本构造 23

2.2.2.2 关节的辅助结构 24

2.2.2.3 关节的运动 24

2.2.2.4 关节的分类 24

各论 25

2.2.3 躯干骨的连结 25

2.2.3.1 椎骨间的连结 25

2.2.3.2 脊柱 27

2.2.3.3 胸廓 27

2.2.4 上肢骨的连结 29

2.2.4.1 上肢带骨的连结 29

2.2.4.2 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29

2.2.5 下肢骨的连结 31

2.2.5.1 下肢带骨的连结 32

2.2.5.2 自由下肢骨的连结 33

2.2.6 颅骨的连结 39

2.2.6.1 颅骨的直接连结 39

2.2.6.2 颞下颌关节 39

2.3 肌学 40

总论 40

2.3.1 肌的形态构造、起止和作用 41

2.3.1.1 肌的形态和构造 41

2.3.1.2 肌的起止和作用 42

2.3.2 肌的辅助装置 42

2.3.2.1 筋膜 42

2.3.2.2 滑膜囊 42

2.3.2.3 腱鞘 43

各论 43

2.3.3 躯干肌 43

2.3.3.1 背肌 43

2.3.3.2 胸肌 44

2.3.3.3 膈 45

2.3.3.4 腹肌 45

2.3.4 头颈肌 49

2.3.4.1 头肌 49

2.4.4.2 颈肌 49

2.3.5 上肢肌 52

2.3.5.1 肩肌 52

2.3.5.2 臂肌 54

2.3.5.3 前臂肌 55

2.3.5.4 手肌 56

2.3.5.5 上肢的局解要点 57

2.3.6 下支肌 58

2.3.6.1 髋肌 58

2.3.6.2 大腿肌 59

2.3.6.3 小腿肌 60

2.3.6.4 足肌 63

2.3.6.5 下肢的局解要点 64

2.4 体表标志 64

2.4.1 躯干部 64

2.4.1.1 躯干背面 64

2.4.1.2 躯干前面 65

2.4.2 头颈部 66

2.4.2.1 骨性标志 66

2.4.2.2 肌性标志 67

2.4.2.3 皮性标志 67

2.4.3 四肢部 67

2.4.3.1 上肢 67

2.4.3.2 下肢 68

3.消化系 70

3.1 概述 70

3.1.1 消化系的组成和功能 70

3.1.1.1 消化系的组成 70

3.1.1.2 消化系的功能 70

3.1.2 消化管的一般构造 71

3.1.3 腹部的分区 71

3.2 消化管 72

3.2.1 口腔 72

3.2.1.1 口腔的构造与分部 72

3.2.1.2 口唇 73

3.2.1.3 颊 73

3.2.1.4 腭 73

3.2.1.5 咽峡 73

3.2.1.6 牙 73

3.2.1.7 舌 75

3.2.1.8 大唾液腺 75

3.2.2 咽 76

3.2.2.1 咽的形态和位置 76

3.2.2.2 咽的分部 76

3.2.3 食管 76

3.2.3.1 食管的位置 76

3.2.3.2 食管的生理性狭窄 78

3.2.4 胃 78

3.2.4.1 胃的形态 78

3.2.4.2 胃的位置 79

3.2.4.3 胃壁的构造 79

3.2.5 小肠 79

3.2.5.1 十二指肠 80

3.2.5.2 空肠和廻肠 81

3.2.6 大肠 82

3.2.6.1 盲肠和阑尾 82

3.2.6.2 结肠 83

3.2.6.3 直肠 83

3.3 消化腺 84

3.3.1 肝 84

3.3.1.1 肝的形态 84

3.3.1.2 肝的位置和体表投影 85

3.3.1.3 肝外膽道 86

3.3.2 胰 86

3.3.2.1 胰的位置 86

3.3.2.2 胰的形态结构 87

3.4 腹膜 87

3.4.1 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88

3.4.1.1 腹膜内位器官 88

3.4.1.2 腹膜间位器官 89

3.4.1.3 腹膜外位器官 89

3.4.2 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 89

3.4.2.1 网膜 89

3.4.2.2 系膜 90

3.4.2.3 盆腔内的腹膜陷凹 90

4. 呼吸系 92

4.1 概述 92

4.1.1 呼吸系的组成 92

4.1.2 呼吸系的功能 93

4.2 肺外呼吸道 93

4.2.1 鼻 93

4.2.1.1 外鼻 93

4.2.1.2 鼻腔 93

4.2.1.3 鼻旁窦 94

4.2.2 咽 95

4.2.3 喉 95

4.2.3.1 喉的软骨 95

4.2.3.2 喉的关节 96

4.2.3.3 喉的靭带 96

4.2.3.4 喉肌 97

4.2.3.5 喉腔 97

4.2.4 气管和主支气管 98

4.2.4.1 气管 98

4.2.4.2 主支气管 98

4.3 肺 98

4.3.1 肺的位置和形态 99

4.3.2 肺内支气管和肺段 100

4.4 胸膜和纵隔 100

4.4.1 胸膜 100

4.4.1.1 胸膜的分部 100

4.4.1.2 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 101

4.4.2 纵隔 102

4.4.2.1 纵隔的位置 102

4.4.2.2 纵隔的分布和内容 102

5. 泌尿系 104

5.1 概述 104

5.2 肾 105

5.2.1 肾的形态 105

5.2.2 肾的位置 105

5.2.3 肾的被膜 105

5.2.3.1 纤维囊 105

5.2.3.2 脂肪囊 105

5.2.3.3 肾筋膜 105

5.2.4 肾的内部结构 106

5.3 输尿管 107

5.3.1 输尿管的位置 107

5.3.2 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 107

5.4 膀胱 107

5.4.1 膀胱的形态 108

5.4.2 膀胱的位置 108

5.4.3 膀胱壁的结构 108

5.5 尿道 109

6. 生殖系 110

6.1 概述 110

6.2 男性生殖器 110

6.2.1 男性内生殖器 110

6.2.1.1 睾丸 110

6.2.1.2 输精管道 111

6.2.1.3 附属腺 112

6.2.2 男性外生殖器 112

6.2.2.1 阴囊 112

6.2.2.2 阴茎 113

6.2.2.3 男性尿道 114

6.3 女性生殖器 115

6.3.1 女性内生殖器 115

6.3.1.1 卵巢 115

6.3.1.2 输卵管 115

6.3.1.3 子宫 116

6.3.1.4 阴道 118

6.3.2 女性外生殖器 119

6.3.2.1 阴阜 119

6.3.2.2 大阴唇和小阴辱 119

6.3.2.3 阴道前庭 119

6.3.2.4 前庭球和阴蒂 119

6.3.2.5 前庭大腺 119

〔附〕乳房 120

6.4 会阴 120

6.4.1 尿生殖膈 121

6.4.2 盆膈 122

6.4.3 坐骨直肠窩 123

7. 循环系 124

7.1 概述 124

7.1.1 循环系的组成 124

7.1.2 循环系的基本功能 124

7.2 心血管系 124

总论 124

7.2.1 血液的循环途径 124

7.2.1.1 体循环 125

7.2.1.2 肺循环 125

7.2.2 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 126

各论 126

7.2.3 心脏 126

7.2.3.1 心脏的位置 126

7.2.3.2 心脏的外形 127

7.2.3.3 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 127

7.2.3.4 心壁的构造 131

7.2.3.5 心传导系 132

7.2.3.6 心脏的血管 133

7.2.3.7 心包 134

7.2.3.8 心的体表投影 135

7.2.4 肺循环的血管 135

7.2.4.1 肺动脉幹 135

7.2.4.2 肺静脉 136

7.2.5 体循环的动脉 136

7.2.5.1 主动脉 136

7.2.5.2 头颈部的动脉 136

7.2.5.3 锁骨下动脉 138

7.2.5.4 上肢的动脉 139

7.2.5.5 胸部的动脉 140

7.2.5.6 腹盆部的动脉 142

7.2.5.7 下肢的动脉 148

〔附〕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149

7.2.6 体循环的静脉 150

7.2.6.1 心静脉系 151

7.2.6.2 上腔静脉系 151

7.2.6.3 下腔静脉系 153

7.3 淋巴系 157

7.3.1 淋巴系的组成和功能 157

7.3.1.1 淋巴系的组成 157

7.3.1.2 淋巴系的功能 158

7.3.2 淋巴管道 158

7.3.2.1 毛细淋巴管 158

7.3.2.2 淋巴管 158

7.3.2.3 淋巴幹 158

7.3.2.4 淋巴导管 158

7.3.3 淋巴器官 160

7.3.3.1 人体各部的主要淋巴结 161

7.3.3.2 脾 163

7.3.3.3 胸腺 164

7.3.4 淋巴组织 164

8. 内分泌系 165

8.1 概述 165

8.2 甲状腺 166

8.3 甲状旁腺 166

8.4 肾上腺 167

8.5 垂体 167

8.6 松果体 168

9. 感觉器 169

9.1 视器 169

9.1.1 眼球 169

9.1.1.1 眼球壁 169

9.1.1.2 眼球的内容物 171

9.1.2 眼副器 173

9.1.2.1 睑 173

9.1.2.2 结膜 173

9.1.2.3 泪器 174

9.1.2.4 眼球外肌 175

9.1.3 眼的血管 176

9.1.3.1 眼动脉 176

9.1.3.2 眼静脉 176

9.2 前庭蝸器 176

9.2.1 外耳 177

9.2.1.1 耳郭 177

9.2.1.2 外耳道 177

9.2.1.3 鼓膜 178

9.2.2 中耳 178

9.2.2.1 鼓室 178

9.2.2.2 咽鼓管 180

9.2.2.3 乳突小房 181

9.2.3 内耳 181

9.2.3.1 骨迷路 182

9.2.3.2 膜迷路 182

10. 神经系 185

10.1 概述 185

10.1.1 神经系的区分 185

10.1.2 神经组织 186

10.1.2.1 神经元的构造 187

10.1.2.2 神经元的分类 187

10.1.2.3 神经元间的联系 188

10.1.3 神经系的活动方式 189

10.1.4 神经系的常用术语 189

10.1.4.1 灰质和白质 190

10.1.4.2 神经核和神经节 190

10.1.4.3 纤维束和神经 190

10.2 脊髓 190

10.2.1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190

10.2.2 脊髓的内部结构 192

10.2.2.1 灰质 192

10.2.2.2 白质 195

10.3 脊神经 197

10.3.1 后支 198

10.3.2 前支 198

10.3.2.1 颈丛 198

10.3.2.2 臂丛 199

10.3.2.3 胸神经前支 203

10.3.2.4 腰丛 206

10.3.2.5 骶丛 206

〔附〕皮肤的节段性支配 208

10.4 脊髓的功能 208

10.4.1 传导功能 209

10.4.2 反射功能 209

10.5 脑幹 211

10.5.1 脑幹外形 212

10.5.1.1 延髓外形 212

10.5.1.2 脑桥外形 212

10.5.1.3 中脑外形 213

10.5.2 脑幹的内部结构 213

10.5.2.1 脑幹的神经核 213

10.5.2.2 脑幹的纤维束 216

10.5.2.3 脑幹的网状结构 216

〔附〕脑幹各部的横切面 217

10.6 脑神经 219

10.6.1 脑神经的纤维成分 219

10.6.2 脑神经的分布 220

10.6.2.1 嗅神经 220

10.6.2.2 视神经 220

10.6.2.3 动眼神经 220

10.6.2.4 滑车神经 220

10.6.2.5 三叉神经 220

10.6.2.6 展神经 224

10.6.2.7 面神经 224

10.6.2.8 前庭蝸神经 225

10.6.2.9 舌咽神经 225

10.6.2.10 迷走神经 225

10.6.2.11 副神经 226

10.6.2.12 舌下神经 226

〔附〕脑幹的反射 229

10.7 小脑 229

10.7.1 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229

10.7.2 小脑的内部结构 230

10.7.3 小脑的功能 230

10.8 间脑 230

10.8.1 背侧丘脑 231

10.8.1.1 背侧丘脑的外形与位置 231

10.8.1.2 背侧丘脑的内部结构 231

10.8.2 后丘脑 232

10.8.3 下丘脑 232

10.9 大脑 233

10.9.1 大脑半球的外形 233

10.9.1.1 半球的分叶 233

10.9.1.2 半球上外侧面的沟和回 234

10.9.1.3 半球内侧面的沟和回 235

10.9.1.4 半球的下面 236

10.9.2 大脑半球内部结构 236

10.9.2.1 大脑皮质 236

10.9.2.2 基底核 240

10.9.2.3 大脑白质 240

10.10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241

10.10.1 感觉传导路 241

10.10.1.1 本体觉传导路 241

10.10.1.2 痛觉、温度觉和触觉传导路 243

10.10.1.3 视觉传导路 244

10.10.2 运动传导路 245

10.10.2.1 锥体系 245

10.10.2.2 锥体外系 247

〔附〕传导路(以运动为主)各部损伤的临床表现 248

10.11 内脏神经系 251

10.11.1 内脏运动神经 251

10.11.1.1 交感神经 253

10.11.1.2 副交感神经 255

〔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257

10.11.2 内脏感觉神经 257

〔附〕内脏与皮肤的关联及牵涉痛 258

10.12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及脑脊液、脑和脊髓的血管 259

10.12.1 脑和脊髓的被膜 259

10.12.1.1 脊髓的被膜 259

10.12.1.2 脑膜 260

10.12.2 脑室和脑脊液 262

10.12.2.1 脑室 262

10.12.2.2 脑脊液及其循环 263

10.12.3 脑和脊髓的血管 264

10.12.3.1 脑的血管 264

10.12.3.2 脊髓的血管 267

11.部分穴位的层次解剖及针刺时应注意点 269

11.1 常用穴位层次解剖举例 269

11.1.1 合谷 269

11.1.2 内关 269

11.1.3 曲池 270

11.1.4 足三里 270

11.1.5 三阴交 272

11.2 常用危险穴位的层次解剖及针刺时应注意点 272

11.2.1 中脘 272

11.2.2 天突 273

11.2.3 人迎 274

11.2.4 晴明 275

11.2.5 肺腧 276

11.2.6 哑门 277

11.2.7 风池 278

《正常人体解剖学》考试大纲(试用) 280

《正常人体解剖学》试卷示例 28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