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中医诊断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实用中医诊断学
  • 邓铁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00021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中医诊断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实用中医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医诊断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1

第一章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

第一节 对疾病的认识 1

一、殷擅卜辞对疾病的记载 1

二、周秦时期对疾病的认识 4

三、汉以后对疾病的认识 7

第二节 诊法的形成和发展 8

一、脉诊 8

二、络脉诊法 15

三、舌诊 18

四、胸腹切诊 23

[附]日本汉方医的腹诊 30

第三节 辨证的形成和发展 33

一、六经辨证 33

二、脏腑辨证 37

三、温病辨证 41

四、八纲辨证 45

五、鉴别诊断的思维方法 46

第四节 病案的形成和发展 52

一、早期的病案 52

二、汉晋隋唐的病案 53

三、宋元时期的病案 53

四、明清时期的病案 54

五、近代的病案 56

第五节 中医诊断学贡献举例 57

一、我国最早的体质学说 57

二、以尿染纸或帛观察黄疸进退法 59

三、弹踝诊法 59

四、血枯血活诊法 61

五、局限性水肿的诊法 62

六、腹壁膏筋与蟹爪纹 63

七、腹水检查法 64

八、腹腔穿刺法 64

九、金疮出血诊法 65

十、我国最早的死亡诊法 67

十一、早孕诊法 68

十二、小儿囟门诊法 69

十三、最早的天花分型和预后判断 70

十四、脚气病因、分型的最早认识 71

十五、狐惑病的诊断 72

十六、漆疮的病因和分型 73

十七、险生风粟——砂眼及其合并症的诊断 73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和展望 75

第一节 特点 75

一、注重医德 75

二、整体观 77

三、动态观 79

四、四诊合参 81

五、辨证论治 83

第二节 展望 86

一、发扬特长 86

二、搞好继承 86

三、整理提高 86

中篇 诊法与辨证 89

第三章 诊法 89

第一节 问诊 89

一、一般情况 90

二、现病史 90

(一)问寒热 90

(二)问汗 91

(三)问头身 92

(四)问二便 93

(五)问饮食口味 94

(六)问胸胁脘腹 95

(七)问耳目 95

(八)问渴饮 96

(九)问睡眠 96

(十)问妇女 97

(十一)问小儿 97

三、既往史 97

四、个人生活情况 98

五、家族史 98

第二节 望诊 98

二、望全身情况 98

(一)神色 98

(二)形态 104

二、望局部情况 105

(一)头与发 105

(二)颜面与苗窍 106

(三)察食指络脉 109

(四)肢体 110

(五)皮肤 110

(六)前后二阴 111

(七)排泄物 112

[附]小儿蛔虫感染的望诊 112

三、望舌 113

(一)舌与脏腑关系 113

(二)望舌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13

(三)舌诊的临床意义 114

(四)正常舌象 114

(五)舌质 114

(六)舌苔 118

(七)舌象主病 120

(八)病情与舌象变化 122

[附] 122

1.舌诊歌诀 122

2.看舌八法 122

第三节 闻诊 123

一、听诊 124

二、闻气味 126

第四节 切诊(上)——脉诊 126

一、脉诊的意义 126

二、脉诊的部位 127

(一)遍诊法 127

(二)三部诊法 129

(三)寸口诊法 129

三、诊脉的方法 130

(一)诊脉的时间 130

(二)病人的体位 130

(三)指法 130

四、诊脉注意事项 131

五、正常脉象 132

(一)胃 132

(二)神 133

(三)根 133

六、异常脉象 133

(一)以脉位浅深变化为主的病脉 135

浮脉类 135

沉脉类 140

(二)以脉至多少变化为主的病脉 142

数脉类 142

迟脉类 146

(三)以脉势异常变化为主的病脉 148

虚脉类 148

实脉类 150

(四)以节律不整变化为主的病脉 153

(五)以形体变化为主的病脉 157

(六)怪脉 161

(七)相兼脉与主病 162

(八)脉证的顺逆从舍 163

七、妇儿脉诊 164

(一)诊妇人脉 164

(二)诊小儿脉 166

第五节 切诊(下)——按诊 166

一、按额部 166

二、按头颈部 166

三、按肌肤 166

四、按手足 167

五、按疮疡 168

六、按胸腹 168

七、按腧穴 169

八、按耳穴 169

第四章 辨证 170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70

一、表里 171

(一)表证 171

(二)里证 171

(三)表里证的鉴别 172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72

(五)表里证的寒热虚实 172

二、寒热 173

(一)寒证 173

(二)热证 173

(三)寒热证鉴别 173

(四)寒证与热证关系 173

三、虚实 174

(一)虚证 175

(二)实证 175

(三)虚实证的鉴别 175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175

(五)虚实与寒热关系 176

四、阴阳 177

(一)阴证 178

(二)阳证 178

(三)阴虚 178

(四)阳虚 178

(五)亡阴与亡阳 179

第二节 病因辨证 179

一、六淫病的辨证 179

(一)风邪病证 180

(二)寒邪病证 180

(三)暑邪病证 181

(四)湿邪病证 182

(五)燥邪病证 183

(六)火邪病证 183

二、七情病的辨证 184

(一)喜伤证 184

(二)怒伤证 184

(三)忧伤证 184

(四)思伤证 185

(五)悲伤证 185

(六)恐伤证 185

(七)惊伤证 185

三、饮食劳倦病的辨证 185

(一)饮食伤病证 185

[附] 疳积 186

(二)劳倦伤病证 187

四、外伤及虫兽伤辨证 187

[附] 破伤风 187

五、诸虫证 189

(一)蛔虫 189

(二)蛲虫 189

(三)寸白虫 190

[附] 虫积 190

六、痰饮,瘀血辨证 190

(一)痰饮 190

(二)瘀血 191

第三节 六经辨证 191

一、概述 191

(一)六经辨证的概念 191

(二)六经辨证的意义 191

二、太阳病证 192

(一)太阳经证 192

(二)太阳腑证 192

(三)太阻兼变证 192

三,阳明病证 194

(一)阳明经证 194

(二)阳明腑证 194

(三)湿热发黄证 195

四、少阳病证 195

(一)少阳病主证 195

(二)少阳病兼证 195

五、太阴病证 196

(一)太阴虚寒证 196

(二)太阴兼太阳证 196

(三)寒湿发黄证 196

六、少阴病证 196

(一)少阴寒化证 197

(二)少阴热化证 198

(三)少阴兼表证 198

七、厥阴病证 198

(一)寒热错杂证 198

(三)厥热胜复证 198

第四节 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199

一、概述 199

(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概念 199

(二)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 199

二、卫气营血辨证 199

(一)卫分证 199

(二)气分证 200

(五)营分证 203

(四)血分证 204

三、三焦辨证 206

(一)上焦病证 206

(二)中焦病证 207

(三)下焦病证 207

第五节 气血津液辨证 208

一、气血辨证 208

(一)气病辨证 208

[附]气陷证 209

(二)血肉辨证 209

(三)气血同病辨证 210

二、津液辨证 211

(一)津液不足 212

(二)水液停滞 212

第六节 脏腑辨证 214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214

(一)心羽虚证 215

(二)心血虚证 215

(三)心气虚证 215

(四)心阳虚证 216

(五)心气郁证 216

(六)心血瘀阻 216

(七)心脉不整 217

(八)痰迷心窍 217

(九)痰火扰心 217

(十)心火上炎 217

(十一)小肠实热 217

(十二)小肠气痛 217

二、肝与阻病辨证 218

(一)肝阴虚 218

(二)肝血虚 218

(三)肝阳虚 218

(四)肝气郁结 219

(五)肝阳上亢 219

(六)肝阳化风 219

(七)热极动风 219

(八)肝火上炎 219

(九)肝胆湿热 220

(十)肝胆虚烦 220

(十一)胆热壅滞 220

(十二)胆郁痰扰 220

三、脾与胃病辨证 220

(一)脾阴虚证 221

(二)胃阴虚证 221

(三)脾不统血 222

(四)脾胃气虚 222

(五)心脾两虚 222

(六)脾阳虚证 222

(七)牌肾阳虚 222

(八)脾胃湿热 222

(九)寒湿困脾 223

(十)胃寒气滞 223

(十一)胃热炽盛 223

(十二)食滞胃脘 223

四、肺与大肠病辨证 223

(一)肺阴虚证 224

(二)肺气虚证 224

(三)心肺气虚 224

(四)肺脾气虚 224

(五)风寒犯肺 224

(六)热邪壅肺 224

(七)肺燥咳嗽 225

(八)痰浊阻肺 225

(九)水寒射肺 225

(十)大肠寒湿 225

(十一)大肠湿热 225

(十二)肠痈脉证 225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226

(一)肾阴虚证 226

(二)肺肾阴虚 227

(三)心肾不交 227

(四)肾阳虚证 227

(五)心肾阳虚 227

(六)肾虚水泛 228

(七)肾精不足 228

(八)肾气不固 228

(九)肾不纳气 228

(十)膀胱虚寒 228

(十一)膀胱湿热 228

(十二)膀胱湿浊 229

第七节 十二经络辨证 229

一、概述 229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230

三、经络辨证 230

(一)手太阴肺经 230

(二)手阳明大肠经 231

(三)足阳明胃经 231

(四)足太阴脾经 232

(五)手少阴心经 232

(六)手太阳小肠经 233

(七)足太阳膀胱经 233

(八)足少阴肾经 234

(九)手厥阴心包经 234

(十)手少阳三焦经 235

(十一)足少阳胆经 235

(十二)足厥阴肝经 236

[附] 《灵枢·经脉篇》 236

第五章 辨证方法的综合应用 238

第一节 外感病辨证纲要 238

一、外感病辨证可以统一 238

二、外感病辨证统一纲要 239

第二节 杂病辨证纲要 240

一、以脏腑辨证为总纲 240

二、以脏腑相关学说为指导 241

第三节 辨证论治的步骤 242

第四节 辨证与辨病 243

第六章 临床各科诊断概要 253

第一节 妇科诊断概要 253

一、妇科四诊概要 254

二、妇科辨证概要 256

第二节 儿科诊断概要 258

一、儿科四诊概要 259

二、儿科辨证概要 260

(一)五脏辨证 260

(二)儿科四大证辨证举要 261

第三节 外科诊断概要 262

一、外科四诊概要 262

二、外科辨证概要 263

(一)辨疮疡的阴证、阳证 263

(二)辨疮疡顺逆 264

(三)按经络辨疮疡 264

(四)辨肿、痛、痒、脓 264

第四节 伤科诊断概要 266

一、伤科四诊概要 266

二、创伤辨证 268

三、伤筋辨证 268

四、骨折辨证 268

五、脱臼 269

六、伤科的内伤辨证 269

第五节 眼科诊断概要 269

一、眼科诊法概要 269

(一)五轮理论 269

(二)眼的检查步骤 270

二、眼科辨证概要 270

(一)常见症状辨证 270

(二)外障、内障辨证 271

第六节 耳鼻喉科辨证概要 272

一、耳科常见症状辨证 272

(一)辨耳痛 272

(二)辨耳脓 272

(三)辨耳鸣、耳聋 272

二、鼻科常见症状辨证 272

(一)辨鼻塞 272

(二)辨鼻涕 273

(三)辨鼻衄 273

(四)辨嗅觉失灵 273

三、喉科常见症状辨证 273

(一)辨红肿疼痛 273

(二)辨腐烂 273

(三)辨声音 273

(四)辨咽喉庠、梗阻 273

[附] 口腔科辨证特点 273

第七章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 275

第一节 发热 275

一、外感发热 276

(一)表证发热 276

(二)半表半里发热 276

(三)里证发热 277

二、杂病发热 277

(一)大肠湿热证 277

(二)小肠实热证 278

(三)膀胱湿热证 278

(四)风湿热痹证 278

(五)阴虚发热证 278

(六)血虚发热证 278

(七)气虚发热证 278

(八)阳虚发热证 278

(九)小儿夏季热 278

第二节 怕冷 278

一、外感怕冷 279

二、杂病怕冷 279

第三节 汗出异常 280

一、汗出过多 281

二、汗闭 281

第四节 头痛 282

一、外感头痛 282

二、杂病头痛 282

(一)肝气郁结证 282

(二)肝火上炎证 282

(三)肝阳上亢证 282

(四)肾精不足证 282

(五)血虚证 282

(六)阴虚证 282

(七)气虚证 282

(八)阳虚证 282

(九)痰浊头痛证 283

(十)血瘀头痛证 283

(十一)头风证 283

第五节 咳嗽 283

一、外感咳嗽 284

(一)表证咳嗽 284

(二)里证咳嗽 284

二、杂病咳嗽 284

(一)肺气虚证 284

(二)肺阴虚证 284

(三)湿痰阻肺证 284

(四)寒水犯肺证 285

(五)支饮证 285

(六)肝火犯肺证 285

(七)血瘀咳嗽证 285

第六节 气喘 285

一、实证气喘 285

(一)风寒表实证 285

(二)热邪壅肺证 285

(三)痰浊阻肺证 285

(四)悬饮证 285

(五)支饮证 285

(六)寒水犯肺证 285

二、虚证气喘 286

(一)肺气虚证 286

(二)肺阴虚证 286

(三)肾阳虚证 286

(四)肾阴虚证 286

第七节 胸痛 286

一、外感胸痛 287

(一)热邪壅肺证 287

(二)寒邪舍肺证 287

(三)结胸证 287

二、杂病胸窟 287

(一)痨瘵 287

(二)血瘀胸痛证 287

(三)心脉痹阻证 287

(四)肝气郁结证 287

(五)肝火犯肺证 287

第八节 心悸 287

一、实证心悸 288

(一)痰饮内停证 288

(二)水气凌心证 288

(三)心痹证 288

(四)心脉痹阻证 288

二、虚证心悸 288

(一)心胆虚怯证 288

(二)心气虚证 288

(三)心阳虚证 288

(四)心阳虚脱证 288

(五)心血虚证 288

(六)心阴虚证 288

第九节 不寐 288

一、实证不寐 289

(一)热入营分证 289

(二)胃气不和证 289

(三)胆郁痰扰证 289

(四)痰火证 289

(五)肝火上炎证 289

(六)心火上炎证 289

二、康证不寐 289

(一)心血虚证 289

(二)肝血虚证 289

(三)肾精不足证 289

(四)阴虚证 289

(五)心胆虚怯证 289

(六)心脾两虚证 289

(七)心肾不交证 289

第十节 神志异常 290

一、烦躁 290

(一)实证 290

(二)虚证 290

二、抑郁 290

(一)肝气郁结 290

(二)痰郁气滞证 291

(三)脏躁证 291

(四)心胆虚怯证 291

三、谵语 291

(一)阳明腑实证 291

(二)热入营分证 291

(三)热入血分证 291

(四)热入血室证 291

四、昏迷 291

(一)闭证 292

(二)脱证 292

第十一节 出血 293

一、里实热证 293

二、虚证 294

(一)阴虚证 294

(二)脾不统血证 294

三、血瘀证 294

四、外伤失血证 294

第十二节 口渴 295

一、实证口渴 295

(一)风温(热)表证 295

(二)秋燥表证 295

(三)里实热证 295

(四)痰饮内停证 295

(五)血瘀证 295

二、虚证口渴 295

(一)津液不足证 295

(二)消渴证 295

(三)阴虚证 296

(四)阳虚证 296

(五)小儿夏季热 296

第十三节 纳呆 296

一、实证纳呆 296

(一)寒湿困脾证 296

(二)脾胃湿热证 296

(三)肝胆湿热证 296

(四)食滞胃脘证 296

(五)血瘀证 296

二、虚证纳呆 297

(一)胃寒证 297

(二)胃阴虚 297

(三)脾气虚证 297

(四)脾阳虚证 297

(五)肝脾不调证 297

第十四节 脘痛 297

一、实证脘痛 297

(一)寒邪犯胃证 297

(二)胃火(热)证 297

(三)食滞胃脘证 297

(四)肝气犯胃证 298

(五)血瘀证 298

(六)痰饮内停证 298

二、虚证脘痛 298

(一)胃阴虚证 298

(二)脾胃虚寒证 298

第十五节 腹痛 298

一、寒证腹痛 299

(一)寒邪直中证 299

(二)寒积腹痛证 299

(三)寒凝肝脉证 299

(四)虚寒腹痛证 299

二、热证腹痛 299

(一)阳明腑证 299

(二)脾胃湿热证 299

(三)大肠湿热证 299

(四)膀胱湿热证 299

(五)肠痈 299

三、虚证腹痛 299

(一)气虚腹痛证 299

(二)血虚腹痛证 299

四、实证腹痛 299

(一)气滞证 299

(二)食积证 299

(三)血瘀证 300

(四)虫积证 300

第十六节 呕吐 300

一、实证呕吐 300

(一)外感表证 300

(二)寒邪直中证 300

(三)寒湿困脾证 301

(四)肝寒上逆证 301

(五)胃寒证 301

(六)食滞胃脘证 301

(七)肝气犯胃证 301

(八)痰饮内停证 301

(九)血瘀证 301

(十)蛔厥 301

(十一)里实热证 301

二、虚证呕吐 301

(一)胃阴虚证 301

(二)气阴两伤证 301

(三)脾胃虚寒证 301

第十七节 便秘 302

一、实证便秘 302

二、虚证便秘 302

第十八节 泄泻 302

一、外感泄泻 303

二、杂病泄泻 303

第十九节 眩晕 304

一、外感眩晕 305

二、杂病眩晕 305

第二十节 发黄 306

一、黄疸 306

(一)阳黄 306

(二)阴黄 306

二、虚黄 307

三、药物或食物性黄染 307

第二十一节 抽搐 307

一、外感抽搐 307

(一)热盛动风证 307

(二)暑风证 307

(三)虚风内动证 307

二、杂病抽搐 308

(一)风痰证 308

(二)痰火证 308

(三)血瘀证 308

(四)血虚生风证 308

第二十二节 腰痛 308

一、实证 309

(一)风湿腰痛证 309

(二)寒湿腰痛证 309

(三)湿热腰痛证 309

(四)气滞腰痛证 309

(五)血瘀腰痛证 309

(六)湿痰腰痛证 309

二、虚证 309

(一)肾气虚证 309

(二)肾阳虚证 309

(三)肾精虚证 309

(四)肾阴虚证 309

第二十三节 小便不利 310

一、小便短少 310

二、癃闭 310

第二十四节 小便过多 311

一、寒证 311

二、热证 311

第二十五节 水肿 312

一、阳水 312

(一)风水泛滥证 312

(二)水湿浸渍证 312

(三)湿热壅盛证 312

二、阴水 313

(一)气虚证 313

(二)脾阳虚证 313

(三)肾阳虚证 313

(四)阴阳两虚证 313

第八章 病案书写 314

第一节 概述 314

一、病案的重要性 314

二、病案的采取与书写要点 314

三、病案的整理 315

第二节 病案的内容与格式 316

一、中医门诊病察(病历) 316

二、中医住院病案 316

第三节 中医住院病案书写举例 318

下篇 中医诊断学的近代研究概况 323

第九章 诊法的近代研究 323

第一节 舌诊的研究 323

一、舌诊研究方法的创新 323

(一)舌诊的现代化、客观化研究 323

(二)舌印 324

(三)舌荧光检查 324

(四)舌活体显微镜观察 324

(五)血液流变性研究 324

(六)刮舌涂片检查 326

(七)生理、生化测定 326

(八)病理切片及电子显微镜研究 327

(九)动物实验 328

(十)正常人及病理舌象的调查 329

二、舌诊的临床研究 330

(一)内科疾病 330

(二)传染病 332

(三)外科疾病 333

(四)肿瘤舌象 334

三、各种病理舌象的形成原理 334

(一)正常舌的组织结构 335

(二)正常舌质——淡红舌的形成机理 336

(三)正常舌苔——薄白苔的形成机理 336

(四)病理舌象的形成机理 337

四、舌下望诊法 343

第二节 脉诊的研究 345

一、脉象描记仪器 345

二、脉象描记、研究与分析方法 346

三、脉搏图和速率图 347

(一)正常脉搏图 347

(二)平入脉象 348

(三)速率图 349

四、脉图特征租脉象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 349

(一)浮脉 349

(二)沉脉 349

(三)迟脉 350

(四)数脉 350

(五)滑脉 350

(六)涩脉 351

(七)弦脉 351

(八)濡脉 352

(九)缓脉 352

(十)结脉 352

(十一)代脉 352

(十二)促脉 353

五、脉象研究的进展 353

(一)生物力学的应用 353

(二)方法研究 355

(三)临床研究 356

第十章 辨证的近代研究 360

第一节 脾的研究 360

一、脾与消化吸收功能 360

二、脾与植物神经功能 362

三、脾与免疫功能 363

四、脾与内分泌功能 364

第二节 肾的研究 366

一、传统诊断标准化 366

二、实验室指标的探索 367

第三节 血瘀证的研究 370

一、血瘀本质的探讨 370

二、血瘀证诊断的标准化问题 372

第四节 控制论在中医学上的应用 372

一、对中医学特点的认识 373

二、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与中医学的结合 376

三、近代研究概况 37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