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体内中药分析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体内中药分析
  • 张振秋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05614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93页
  • 主题词:体内-中药材-药物分析-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体内中药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总论 3

第1章 体内中药分析概述 3

第1节 体内中药分析的重要性、意义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一、体内中药分析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3

二、体内中药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

第2节 体内中药分析的对象、任务和特点 5

一、体内中药分析的对象 5

二、体内中药分析的任务 5

三、体内中药分析的特点 5

第3节 体内中药分析方法的发展动向 6

第2章 体内中药分析样品浓度的测定 7

第1节 生物样品的种类、采集及储存 7

一、样品的种类、采集 7

二、样品的储存 9

第2节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9

一、药物在体内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9

二、生物样品预处理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 11

三、生物样品处理的常用方法 11

四、体内中药分析中导致待测物损失的可能因素 15

第3章 体内中药分析方法的设计与评价 17

第1节 体内中药分析方法概述 17

一、光谱分析法 17

二、色谱法 17

三、毛细管电泳法 18

四、免疫分析法 18

五、同位素法 18

第2节 体内中药药物分析方法设计的主要依据 19

一、体内中药药物分析方方方示设计的主要依据 19

二、体内中药分析方法设计的一般步骤 19

三、体内中药分析方法的评价 20

第4章 各类体内中药分析方法 25

第1节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 25

一、概述 25

二、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25

三、测定方法 26

第2节 荧光分光光度法 30

一、概述 30

二、药物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30

三、基本原理与主要仪器装置 30

第3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2

一、概述 3

二、仪器设备 32

第4节 薄层色谱法 34

一、概述 34

二、影响薄层色谱的因素 34

三、测定方法 34

四、高效薄层色谱法 36

第5节 气相色谱法 37

一、概述 37

二、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39

三、主要仪器装置 44

四、测定方法 47

第6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54

一、概述 54

二、原理和特点 54

三、仪器装置 55

四、化学键合相色谱 56

五、离子对色谱 57

六、胶束色谱 57

七、多维分离技术 57

八、测定方法 59

九、应用实例 59

第7节 免疫分析 60

一、概述 60

二、放射免疫分析法 60

三、测定方法 64

第8节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67

一、概述 67

二、基本原理与装置 68

三、主要分析参数 68

四、进样 69

五、检测 69

六、主要分离模式 71

七、高效毛细管电泳的柱技术 72

第9节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74

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74

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75

第10节 同位素法 77

一、常用同位素及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77

二、放射性同位素的检测 77

下篇 各论 81

第5章 中药生物利用度 81

第1节 概述 81

一、发展概况 81

二、基本概念 82

三、需要进行生物利用度试验的药物种类 83

第2节 生物利用度测定方法 83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法 83

二、药理效应法 86

三、体外法 87

四、用于评价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新方法 89

第3节 影响中药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90

一、药剂学因素 90

二、生物因素 92

第4节 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及评价 93

一、常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 93

二、控/缓释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 98

第5节 生物利用度研究的体外替代方法一溶出度试验 108

一、体外溶出度测定的概念和意义 108

二、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 108

三、体外溶出度与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性 109

四、应用实例 111

第6节 中药生物利用度研究实例 115

一、“双黄连”注射剂与气雾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 115

二、葛根黄豆普元固体分散物生物利用度研究 115

三、包公藤甲素两种缩瞳剂的生物利用度比较 115

四、薄荷醇对柴胡镇痛成分表观生物利用度影响的研究 116

五、银黄冲剂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 116

第6章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 117

第1节 中药药物动力学概念及发展概况 117

一、中药药物动力学的概念 117

二、药物动力学发展概况 117

第2节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8

一、为中医临床优化给药方案提供基础和依据 118

二、阐明中医药防病治病机制 119

三、为中药新药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119

四、评价中药制剂的质量 120

第3节 中药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方法 120

一、研究对象 120

二、研究方法 120

三、研究内容 121

第4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122

一、吸收 122

二、分布 122

三、代谢 122

四、排泄 132

第5节 药物转运的速率类型与线性、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132

一、速率类型 132

二、线性、非线性药物动力学及其识别 133

第6节 药物动力学参数 134

一、速率常数 134

二、生物半衰期 135

三、表观分布容积 135

四、清除率 136

五、药-时曲线 136

第7节 药物动力学模型 136

一、隔室和隔室模型的概念 137

二、单室模型与两室模型 137

三、开室与闭室和开型与闭型 138

第8节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 138

一、血药浓度法 138

二、药理效应法 140

三、毒理效应法 142

四、微生物法及其他生物测定法 143

第7章 各类中药成分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44

第1节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内容和方法 144

一、中药活性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44

二、中药有效部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44

三、中药单、复方制剂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44

第2节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展望 145

一、未来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内容 145

二、强调重视的研究内容展望 146

第3节 生物碱类成分 147

一、喹啉及异喹啉类 147

二、吲哚及吲哚里西丁类 150

三、托品烷类 152

四、嘌呤及喹诺里西丁类 155

五、其他生物碱类 161

第4节 黄酮类成分 166

第5节 蒽醌类成分 169

第6节 皂昔类成分 169

第7节 强心昔类成分 175

第8节 其他昔类成分 176

第9节 中药萜类成分 180

一、单萜类 180

二、倍半萜类 180

三、双萜及三萜类 182

第10节 内酯类成分 185

第11节 醇、醛及酮类成分 189

第12节 有机酸类成分 191

第13节 酚类成分 194

第14节 其它类成分 197

第15节 无机元素类成分 199

第16节 有效部位成分 201

第17节 中药材 203

第18节 中药复方制剂 208

第8章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在中药新药开发中的应用 213

第1节 中药药物动力学与中药新药研究 213

第2节 药物动力学在中药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216

一、在中药新药给药途径与剂型优选中的应用 216

二、在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中的应用 221

三、在中药新药新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227

第3节 中药缓控释制剂设计的药物动力学基础 234

一、中药缓/控释制剂设计的基础 234

二、剂量设计 237

三、质量评价 239

第9章 中药不良反应 249

第1节 药物不良反应概述 249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与分型 249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249

三、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249

第2节 中药不良反应 250

一、中药不良反应概念及其类型 250

二、中药不良反应主要症状分析 250

三、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251

四、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252

五、如何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252

第10章 治疗药物监测 254

第1节 概述 254

一、TDM工作的目的与意义 254

二、合理运用TDM技术,协助临床解决用药问题 255

三、需进行TDM药物的特点 256

四、治疗药物监测质量控制 257

五、治疗药物监测存在的困难 270

六、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271

第2节 TDM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 271

一、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方案 271

二、TDM与结果的解释 273

三、TDM工作中关于经济方面的考虑 276

第3节 患者个体差异对药动学、药效学的影响 276

一、临床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277

二、临床药代动力学与给药方案设计 282

三、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284

第4节 治疗药物监测新理论新方法 285

一、群体药代动力学理论基础 285

二、药动-药效学结合模型研究 286

三、药物对映体的药动-药效学研究 287

四、遗传药理学在药物代谢中的应用研究 288

五、游离药物及受体在合理用药中的研究 288

第5节 药物监测应用实例 289

一、HPLC法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 289

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 292

三、气相色谱法分析技术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 295

四、薄层色谱衍生法在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 299

五、紫外分光光度法在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 299

六、核素示踪电泳法在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 300

七、化学发光酶免疫竞争法在药物监测方面的应用 301

八、克隆酶供体免疫测定法在监测中的应用 302

九、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 304

第6节 治疗药物监测的发展和思考 315

第11章 药物滥用 317

第1节 概述 317

一、滥用药物的概念 317

二、滥用药物的分类与特征 318

三、滥用药物的危害 320

四、常用药物的滥用 321

第2节 体内滥用药物分析的任务与特点 322

一、体内滥用药物分析的任务 323

二、体内滥用药物分析的特点 323

第3节 体内滥用药物分析规范及质量保证 324

一、检品的采集、接收和保护链 324

二、分析步骤 324

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26

四、数据复核和结果报告 326

第4节 加强药物滥用调查、监测工作 327

第5节 药物监测应用实例 329

一、阿片类药物海洛因、吗啡和可待因 329

二、可卡因、尼古丁和咖啡因 342

三、大麻类物质 352

四、乙醇 365

五、挥发性溶剂 370

参考书目与文献 37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