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中医辨证手册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朱文锋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575243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辨证论治-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中医辨证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辨证规范的研究 1
第一节 “证”有关概念的辨析 1
一、“证”等有关概念的约定 1
二、病、证、证候等概念的辨析 2
第二节 辨证原理与结构 3
一、辨证思维原理 4
二、“证”的三阶双网结构 5
第三节 证素的特征与内容 8
一、证素的基本特征 8
二、通用证素的选定 10
第四节 证素辨证研究 11
一、遵循辨证思维规律 12
二、证候规范研究 14
三、计量辨证研究 16
四、建立辨证数据库 18
五、信息挖掘处理方法 19
第五节 证素辨证体系 23
一、证素辨证体系的内容 23
二、证素辨证的意义 24
三、证素辨证歌诀 27
第二章 证候规范 32
一、始因等 32
二、寒热 33
三、汗出 35
四、疼痛部位 36
五、疼痛性质 39
六、头身不适感 41
七、睡眠情志声音 44
八、咳痰喘 46
九、饮食口味 48
十、大便 50
十一、小便 53
十二、经带精液等 54
十三、出血 57
十四、神志面色 58
十五、头面五官体征 60
十六、颈胸腹部体征 63
十七、形体肌肤体征 66
十八、舌象 70
十九、脉象等 73
二十、血液小便大便检测 74
第三章 证候辨证素量表 77
一、始因等 79
二、寒热 80
三、汗出 84
四、疼痛部位 85
五、疼痛性质 89
六、头身不适感 91
七、睡眠情志声音 96
八、咳痰喘 98
九、饮食口味 100
十、大便 104
十一、小便 107
十二、经带精液等 109
十三、出血 112
十四、神志面色 114
十五、头面五官体征 117
十六、颈胸腹部体征 121
十七、形体肌肤体征 125
十八、舌象 130
十九、脉象等 134
二十、血液小便大便检测 136
第四章 证素诊断标准 139
第一节 病位证素的诊断标准 140
一、心神[脑] 140
二、心 141
三、肺 142
四、脾 144
五、肝 146
六、肾 148
七、胃 149
八、胆 151
九、小肠 152
十、大肠 153
十一、膀胱 154
十二、胞宫 155
十三、精室 156
十四、胸膈[上焦] 157
十五、少腹[下焦] 158
十六、表 159
十七、半表半里 160
十八、肌肤 161
十九、经络 162
二十、筋骨[关节] 163
第二节 病性证素的诊断标准 164
二十一、(外)风 164
二十二、寒 165
二十三、血寒 167
二十四、热[火] 168
二十五、血热 170
二十六、暑 171
二十七、燥 172
二十八、湿 173
二十九、痰 174
三十、饮 176
三十一、水停 177
三十二、气滞 178
三十三、(气)闭 180
三十四、血瘀 181
三十五、脓 183
三十六、虫积 183
三十七、食积 184
三十八、阳亢 185
三十九、气虚 186
四十、气陷 187
四十一、气不固 188
四十二、(气)脱 189
四十三、血虚 190
四十四、阳虚 191
四十五、亡阳 193
四十六、阳浮 194
四十七、阴虚 194
四十八、津亏 196
四十九、亡阴 197
五十、精亏 198
五十一、动风 199
五十二、动血 200
五十三、毒 201
第五章 证候辨常见证量表 203
一、始因等 205
二、寒热 207
三、汗出 213
四、疼痛部位 215
五、疼痛性质 221
六、头身不适感 225
七、睡眠情志声音 236
八、咳痰喘 241
九、饮食口味 247
十、大便 255
十一、小便 261
十二、经带精液等 264
十三、出血 268
十四、神志面色 269
十五、头面五官体征 274
十六、颈胸腹部体征 278
十七、形体肌肤体征 282
十八、舌象 288
十九、脉象等 298
二十、血液小便大便检测 307
第六章 常见证诊断标准 308
第一节 心神类证诊断标准 309
101.痰蒙心神证 309
102.热闭心神证 310
103.痰热闭/扰神证 310
104.风痰闭神证 311
105.瘀阻脑络证 311
106.心神阴虚证 312
107.心神气虚证 312
第二节 心病类证诊断标准 313
201.心血虚证 313
202.心阴虚证 313
203.心气虚证 314
204.心气血虚证 314
205.心气阴虚证 315
206.心阳虚证 315
207.心阳气虚证 316
208.心阴阳气虚证 317
209.心热阴虚证 317
210.心脉瘀阻证 318
211.痰阻心脉证 319
212.心火亢盛证 319
216.心气虚血瘀证 320
220.心阳虚血瘀证 320
234.痰瘀阻滞心脉证 321
第三节 肺病类证诊断标准 322
301.肺气虚证 322
302.肺阴虚证 322
303.肺气阴虚证 323
305.风寒束肺证 324
306.风热犯肺证 324
307.表寒肺热证 325
308.表寒肺饮证 325
309.肺表风热证 326
310.肺表风寒证 326
311.肺热炽盛证 327
312.肺热阴虚证 327
313.痰热壅肺证 328
314.痰浊阻肺证 328
315.寒饮停肺证 329
316.燥邪犯肺证 329
322.寒痰阻肺证 330
335.肺气虚痰阻证 330
336.肺阴虚痰阻证 331
341.肺阴虚动血证 331
第四节 脾胃肠病类证诊断标准 332
401.脾气虚证 332
402.脾虚气陷证 333
403.脾不统血证 333
404.脾虚血亏证 334
405.脾阳虚证 334
406.脾虚湿困证 335
407.脾虚水停证 336
408.寒湿困脾证 336
409.湿热蕴脾证 337
410.脾虚痰湿证 338
411.脾虚虫积证 338
412.脾阳气虚证 339
415.脾湿证 340
419.脾虚湿滞证 340
423.脾虚食积证 341
425.脾阴虚证 341
431.胃气虚证 342
432.胃阴虚证 343
433.胃阳虚证 343
434.胃热证 344
435.胃寒证 344
436.胃气滞证 345
437.胃瘀滞证 346
438.寒饮停胃证 346
442.胃热气滞证 346
446.胃热阴虚证 347
447.食滞胃脘证 348
454.胃阳气虚证 348
461.脾胃气虚证 349
462.脾胃阳虚证 349
463.脾胃湿热证 350
465.脾胃阳气虚证 350
471.寒滞肠道证 351
472.肠道湿热证 352
473.虫积肠道证 352
475.肠燥津亏证 353
476.血虚肠燥证 353
477.肠道实热证 354
479.热毒蕴肠证 354
480.肠道瘀滞证 355
481.湿滞肠道证 356
482.肠道气滞证 356
484.小肠寒湿证 356
495.胃肠气滞证 357
497.食滞胃肠证 358
499.寒滞胃肠证 358
第五节 肝胆病类证诊断标准 359
501.肝阴虚证 359
502.肝血虚证 359
503.肝阴虚动风证 360
505.肝阳上亢证 361
506.肝阳亢阴虚证 361
507.肝阳亢动风证 362
508.肝郁气滞证 363
509.肝郁化火证 363
510.肝郁阴虚证 364
511.肝郁血虚证 364
513.肝火炽盛证 365
514.肝热阴虚证 366
516.肝胆湿热证 366
517.虫扰胆胃证 367
518.肝郁血瘀证 367
520.肝经风热证 368
528.肝热阳亢证 368
565.肝胆气滞证 369
568.肝胆郁热证 369
第六节 肾系病类证诊断标准 370
601.肾气虚证 370
602.肾气不固证 371
603.肾阳虚证 371
604.肾虚水泛证 372
605.肾阴虚证 373
606.肾精亏虚证 373
607.肾气阴虚证 374
618.肾阳气虚证 375
623.肾精气虚证 375
631.膀胱湿热证 376
633.膀胱蕴热证 376
642.膀胱气闭证 377
651.寒凝胞宫证 377
652.胞宫痰湿证 378
653.胞宫瘀滞证 378
654.胞宫虚寒证 379
655.胞宫湿热证 379
656.胞宫血热证 380
657.胞宫虚寒血瘀证 380
663.胞宫血热阴虚证 381
671.精室湿热证 381
672.精室痰湿证 382
673.精室瘀浊证 382
第七节 脏腑兼证诊断标准 383
701.心肾不交证 383
702.水气凌心证 384
705.心肺气虚证 384
707.心脾气血虚证 385
709.肝肾阴虚证 386
710.肝火犯肺证 386
711.肝郁脾虚证 387
713.肝胃气滞证 387
714.肝胃阴虚证 388
715.脾肺气虚证 389
717.脾肾阳虚证 389
719.肺肾阴虚证 390
721.肺肾气虚证 391
723.脾肾阳虚水泛证 391
724.肝肾阴虚阳亢证 392
739.心脾气虚证 393
760.脾虚痰浊阻肺证 393
791.肺热肠闭证 394
795.肝肾阴血虚证 394
796.肝郁胞宫血瘀证 395
第八节 形体病类证诊断标准 396
801.太阳中风证 396
802.太阳伤寒证 396
803.风热犯表证 397
804.风湿犯表证 397
805.风水相搏证 398
821.少阳病证 398
823.热郁少阳证 399
824.少阳肝郁证 399
831.肌肤热毒证 400
832.肌肤失养证 400
833.风袭肌肤证 401
834.肌肤风热证 401
835.风湿蕴肤证 401
837.肌肤湿热证 402
840.瘀滞肌肤证 402
841.风痰阻络证 403
842.寒滞经脉证 403
845.风中经络证 404
847.瘀阻经络证 404
854.瘀痰阻络证 405
861.筋骨湿热证 405
862.筋骨寒湿证 405
863.筋骨痰湿证 406
864.风寒湿阻筋骨证 406
866.筋骨血瘀证 407
872.筋骨寒凝证 408
873.筋骨湿阻证 408
889.湿热下注证 409
891.饮停胸胁证 409
893.瘀滞胸膈证 410
894.痰瘀阻膈证 410
896.少腹瘀滞证 411
897.少腹瘀热证 411
第九节 其他类证诊断标准 412
910.血热动风证 412
911.血热动血证 412
912.气血两燔证 413
913.热入营分证 413
915.气血两虚证 414
916.气阴两虚证 414
917.阳气虚证 415
918.阳气亡脱证 416
919.阴津亏虚证 416
920.湿热证 417
921.痰湿证 417
922.痰热证 418
923.瘀热证 418
924.瘀滞证 419
925.痰滞证 419
929.热毒证 420
945.血热阴虚证 421
960.虚阳浮越证 421
第七章 中医辨证软件 423
一、辨证软件的研制与使用 423
二、辨证软件应用举例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