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整脊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整脊学
  • 吕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80231661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按摩疗法(中医)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医整脊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 1

第一章 中医整脊的发展史 1

第二章 中医整脊的学术特点 5

一、历史久远,传承发展 5

二、理论丰富,融贯中西 5

三、手法众多,疗效独特 6

四、综合疗法,广泛运用 6

五、整体观念,辨证施术 6

第三章 脊柱的生理解剖和运动生理 8

第一节 脊柱的生理解剖 8

一、椎骨的形态 8

二、椎骨间的连接 9

三、椎管 10

四、脊髓与脊神经 10

五、与脊柱相关的肌肉 11

第二节 脊柱的运动生理 12

一、颈椎的运动生理意义 12

二、胸椎的运动生理意义 13

三、腰椎的运动生理意义 14

第四章 脊柱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理 15

第一节 脊柱疾病的病因病机 15

一、内部因素 15

二、外部因素 17

第二节 中医整脊的治疗原理 19

一、正骨整复,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19

二、舒筋通络,解除软组织痉挛与粘连 19

三、活血祛瘀,促进局部组织修复 20

四、改变人体系统内能 20

五、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 21

第五章 中医整脊的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22

一、中医整脊的禁忌证 22

二、中医整脊的注意事项 23

第六章 中医整脊异常情况的预防与处理 26

第一节 寰枢关节脱位 26

第二节 软组织损伤 27

第三节 肋骨骨折 29

第四节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30

第五节 晕厥 31

第六节 脑血管意外 31

第七章 中医整脊的常用经络与腧穴 33

一、手太阴肺经 33

二、手阳明大肠经 33

三、足阳明胃经 33

四、足太阴脾经 34

五、手少阴心经 35

六、手太阳小肠经 35

七、足太阳膀胱经 35

八、足少阴肾经 37

九、手厥阴心包经 37

十、手少阳三焦经 37

十一、足少阳胆经 38

十二、足厥阴肝经 38

十三、督脉 39

十四、任脉 39

十五、经外奇穴 40

第八章 中医整脊的介质、热敷及牵引 41

第一节 手法整脊的介质 41

一、介质的种类与作用 41

二、介质的选择 41

第二节 热敷 42

一、热敷方法 42

二、热敷注意事项 42

三、常用热敷方 42

第三节 牵引 43

第九章 中医整脊的常用诊断方法 44

第一节 辨病 44

一、四诊 44

二、量法 49

三、特殊检查 52

四、神经功能检查 54

五、X线检查 61

六、其他检查 61

第二节 诊断要点及四步定位诊断法 63

一、诊断要点 63

二、四步定位诊断法 63

第十章 中医整脊的练功方法 65

第一节 中医整脊的练功特点 65

一、动作明确,锻炼全面 65

二、注重“意”、“气”,强调“内劲” 65

三、医练结合,增强疗效 65

第二节 中医整脊的练功要求 66

一、练功的运动量 66

二、整脊练功的准备和结束动作 66

第三节 中医整脊的练功方法 67

一、韦驮献杵 67

二、横担降魔杵 68

三、掌托天门 68

四、九鬼拔马刀 69

五、打躬击鼓 69

六、掉尾摇头 70

七、前推八匹马 71

八、倒拉九头牛 71

九、霸王举鼎 72

十、两手托天 72

十一、海底捞月 73

十二、前伸探海 73

十三、回头望月 74

十四、顶天立地 74

十五、狮子摇头 75

十六、开门见山 75

十七、秦王拔剑 76

十八、大象卷鼻 76

十九、单臂摇天 77

二十、鲲鹏展翅 77

二十一、弓步压腿 78

二十二、转腰推掌 78

二十三、环转飞轮 79

二十四、大雁飞翔 80

二十五、增精壮髓 80

二十六、饿虎扑食 80

二十七、双手攀足 81

第二篇 技能篇 83

第十一章 松解手法 83

第一节 触按类手法 83

一、滑触法 83

二、深触法 84

三、指按法 85

四、掌按法 85

五、肘压法 86

第二节 摩擦类手法 87

一、摩法 87

二、擦法 87

三、扫散法 89

第三节 推刮类手法 89

一、推法 89

二、刮法 91

三、一指禅推法 91

附:屈指推法 92

第四节 拿捏类手法 93

一、拿法 93

二、捏法 93

三、捏脊法 94

四、捻法 95

五、勒法 95

第五节 弹拨类手法 96

一、弹筋法 96

二、拨络法 96

第六节 揉搓类手法 97

一、指揉法 97

二、掌揉法 98

三、运揉法 98

四、按揉法 99

五、搓法 99

第七节 点穴类手法 100

一、指尖点法 101

二、指节点法 101

三、掐法 102

第八节 振动类手法 102

一、振法 102

二、抖法 103

第九节 滚动类手法 104

一、?法 104

二、拳?法 105

三、滚法 105

第十节 叩击类手法 106

一、拍法 106

二、击法 107

三、叩法 108

第十一节 摇转类手法 108

一、握手摇肩法 108

二、托肘摇肩法 109

三、大幅度摇肩法 109

四、摇髋关节法 110

第十二章 整脊手法 111

第一节 颈部整脊法 111

一、颈部摇法 111

二、颈部斜扳法 112

三、颈部旋转定位扳法 113

四、寰枢关节扳法 113

五、颈部侧扳法 114

六、颈椎仰卧位扳法 115

七、坐位颈椎拔伸法一(颈椎掌托拔伸法) 115

八、坐位颈椎拔伸法二(颈椎肘托拔伸法) 116

九、坐位颈椎拔伸法三(四指归提法) 116

十、颈部端提法 117

十一、卧位颈椎拔伸法一 117

十二、卧位颈椎拔伸法二 118

十三、颈部提推法 118

第二节 胸部整脊法 118

一、扩胸扳法 118

二、扳肩式胸椎扳法 119

三、仰卧压肘胸椎整复法 119

四、胸椎对抗复位扳法一 120

五、胸椎对抗复位扳法二 121

六、胸椎按压复位法 121

七、侧卧胸椎斜扳法 122

八、拉压胸椎法 122

九、抬肩拍打背部法 122

第三节 腰部整脊法 123

一、摇腰法一(坐位摇腰法) 123

二、摇腰法二(俯卧位摇腰法) 123

三、摇腰法三(仰卧位摇腰法) 123

四、摇腰法四(站位摇腰法) 124

五、摇腰法五(滚床摇腰法) 124

六、腰部斜扳法 125

七、腰部后伸扳法一 125

八、腰部后伸扳法二 126

九、腰部后伸扳法三 126

十、腰部旋转复位扳法一 127

十一、腰部旋转复位扳法二 128

十二、直腰旋转扳法一 128

十三、直腰旋转扳法二 128

十四、腰部拔伸法 129

十五、腰部屈转伸法 129

十六、腰部伸转屈法 130

十七、背法 130

十八、腰部牵抖法 131

十九、踩跷法一(弹压式踩跷法) 132

二十、踩跷法二(踏步式踩跷法) 133

二十一、踩跷法三(倾移式踩跷法) 133

二十二、颤腰法 134

二十三、屈髋法 134

二十四、指压腰椎法 135

二十五、拉压腰椎法 135

第四节 骨盆整复法 135

一、屈膝屈髋复位法 135

二、足蹬复位法 136

三、扳按复位法(骶髂关节后伸扳法) 136

第三篇 治疗篇 137

第十三章 脊柱疾病 137

第一节 落枕 137

第二节 颈椎病 140

第三节 枕寰枢关节失稳 147

第四节 颈椎间盘突出症 150

第五节 斜颈 153

第六节 颈椎小关节紊乱症 156

第七节 颈部急性扭挫伤 158

第八节 前斜角肌综合征 160

第九节 小儿颈部软组织损伤 162

第十节 项背肌筋膜炎 164

第十一节 胸椎小关节错缝 167

第十二节 胸胁屏伤 169

第十三节 肋间神经痛 172

第十四节 胸背扭挫伤 174

第十五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176

第十六节 急性腰肌损伤 180

第十七节 慢性腰肌劳损 183

第十八节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185

第十九节 腰椎椎管狭窄症 188

第二十节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193

第二十一节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96

第二十二节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 199

第二十三节 腰椎退行性脊柱炎 201

第二十四节 髂腰韧带损伤 204

第二十五节 腰椎骶化与骶椎腰化症 206

第二十六节 骶髂关节扭伤 209

第二十七节 梨状肌综合征 211

第二十八节 坐骨结节滑囊炎 214

第二十九节 强直性脊柱炎 215

第三十节 脊椎骨骺骨软骨病 218

第三十一节 小儿功能性脊柱侧弯症 221

第三十二节 外伤性截瘫 223

第十四章 脊柱相关疾病 227

第一节 头痛 227

第二节 眩晕、血压异常 229

第三节 失眠 231

第四节 眼部病症 232

第五节 耳鸣耳聋 234

第六节 咽部异物感 236

第七节 慢性咽炎 237

第八节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239

第九节 肩关节周围炎 240

第十节 心律失常 242

第十一节 胸闷、胸痛 244

第十二节 类冠心综合征 246

第十三节 支气管哮喘 248

第十四节 呃逆 249

第十五节 神经性呕吐 251

第十六节 胃脘痛 253

第十七节 慢性胆囊炎 254

第十八节 腹泻 256

第十九节 便秘 258

第二十节 腹痛 260

第二十一节 阳痿 262

第二十二节 排尿异常 264

第二十三节 月经不调 266

第二十四节 痛经 268

第二十五节 腹股沟神经痛综合征 270

第二十六节 神经性皮炎 272

第四篇 保健篇 275

第十五章 整脊保健 275

第一节 颈项部 275

一、颈项部整脊保健的作用 275

二、颈项部整脊保健的操作 275

第二节 背部 277

一、背部整脊保健的作用 277

二、背部整脊保健的操作 277

第三节 腰骶部 279

一、腰骶部整脊保健的作用 279

二、腰骶部整脊保健的操作 28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