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乡村医生针灸指南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乡村医生针灸指南
  • 刘强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978750825498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160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针灸疗法-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乡村医生针灸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经络 1

一、经络概论 1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1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 2

(三)经络的病理反应 3

(四)经络的临床应用 4

二、经络各论 7

(一)十二经脉 7

(二)奇经八脉 9

(三)十五络 11

(四)十二经别 13

(五)十二经筋 14

(六)十二皮部 16

第二章 腧穴总论 17

一、腧穴的含义与分类 17

(一)腧穴的含义 17

(二)腧穴的分类 18

二、腧穴的定位 19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 19

(二)解剖标志定位法 22

(三)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23

(四)简便取穴法 24

三、腧穴的作用 24

(一)近治作用 24

(二)远治作用 24

(三)特殊作用 25

四、特定穴 25

(一)五输穴 26

(二)原穴 30

(三)络穴 31

(四)俞穴 33

(五)募穴 34

(六)八脉交会穴 34

(七)八会穴 36

(八)郄穴 37

(九)下合穴 38

五、十四经常用穴 39

(一)手太阴肺经 39

(二)手阳明大肠经 47

(三)足阳明胃经 57

(四)足太阴脾经 72

(五)手少阴心经 80

(六)手太阳小肠经 87

(七)足太阳膀胱经 93

(八)足少阴肾经 114

(九)手厥阴心包经 122

(十)手少阳三焦经 128

(十一)足少阳胆经 136

(十二)足厥阴肝经 148

(十三)督脉 154

(十四)任脉 164

六、常用经外奇穴 172

(一)头面部经外奇穴 172

(二)腰背部经外奇穴 175

(三)四肢经外奇穴 176

第三章 针刺疗法 180

一、毫针的基本知识 180

(一)毫针的结构 180

(二)毫针的规格 181

二、针刺的练习 181

(一)纸垫练针法 182

(二)棉团练针法 182

(三)手法练习 182

三、针刺前的准备 183

(一)针具的选择 183

(二)体位的选择 183

(三)消毒 186

四、针刺的方法 187

(一)刺手与押手 187

(二)持针的姿势 187

(三)常用进针法 187

(四)针刺角度与深度 189

(五)针刺得气 191

(六)行针手法 192

(七)针刺补泻 195

(八)留针与出针 197

五、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198

(一)晕针 198

(二)滞针 199

(三)弯针 199

(四)断针 200

(五)血肿 201

(六)外伤性气胸 202

(七)刺伤其他重要脏器 203

第四章 灸法 205

一、灸法的分类与治疗作用 205

(一)灸法的分类 205

(二)灸法的治疗作用 206

二、常用灸法 208

(一)艾炷灸法 208

(二)艾卷灸法 212

(三)温针灸法 215

(四)注意事项 215

第五章 其他针法 217

一、三棱针 217

(一)操作方法 217

(二)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218

二、皮肤针 219

(一)操作方法 219

(二)叩刺部位 220

(三)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220

三、皮内针 221

(一)操作方法 221

(二)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221

四、浮针 222

(一)特点 222

(二)针具 223

(三)操作方法 224

(四)适用范围 225

第六章 特殊部位针法 226

一、头针疗法 226

(一)头针刺激区的分布与主治 226

(二)操作方法 234

(三)注意事项 235

二、耳针疗法 236

(一)耳郭表面解剖 236

(二)耳穴分布与主治 237

(三)耳穴探查法 240

(四)操作方法 242

(五)适应证 244

(六)选穴原则 245

(七)注意事项 245

三、眼针疗法 246

(一)眼球经区划分方法 246

(二)看眼察病的方法 246

(三)取穴原则与方法 247

(四)操作方法 248

(五)适应证 248

(六)注意事项 249

四、鼻针疗法 249

(一)鼻针穴位 249

(二)操作方法 251

(三)配穴原则与注意事项 253

五、脊针疗法 254

(一)穴位定位与主治 254

(二)取穴原则 255

(三)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255

六、腕踝针疗法 255

(一)分区与主治 256

(二)进针点与适应证 258

(三)选点原则 260

(四)操作方法 261

(五)注意事项 262

七、第二掌骨侧针刺疗法 262

(一)穴位分布 262

(二)取穴方法 262

(三)适应证 264

(四)操作方法与疗程 264

八、相应针疗法 265

(一)取穴方法 266

(二)常见经脉穴位对应 267

(三)临床应用特点 273

(四)适应证 273

第七章 针灸治疗总论 275

一、针灸治疗作用 275

(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275

(二)调理脏腑 276

(三)平衡阴阳 276

(四)扶正祛邪 278

(五)防病保健 278

二、针灸治疗原则 279

(一)补虚泻实 279

(二)清热温寒 280

(三)标本缓急 282

(四)三因制宜 283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285

三、针灸治疗处方 286

(一)选穴方法 286

(二)配穴方法 289

第八章 内科病症针灸治疗 292

一、感冒 292

二、支气管炎 295

三、支气管哮喘 298

四、心律失常 302

五、冠心病 304

六、高血压病 308

七、高脂血症 311

八、糖尿病 313

九、胃炎 317

十、胃下垂 320

十一、膈肌痉挛 323

十二、神经性呕吐 326

十三、肠炎 329

十四、便秘 331

十五、中风后遗症 334

十六、面神经麻痹 338

十七、面肌痉挛 341

十八、血管神经性头痛 344

十九、三叉神经痛 347

二十、癫癎 351

二十一、神经衰弱 355

二十二、失眠 357

二十三、癔症 360

二十四、泌尿系感染 363

二十五、遗精 366

二十六、阳痿 369

第九章 外科病症针灸治疗 372

一、疗疮 372

二、丹毒 374

三、乳腺炎 377

四、阑尾炎 380

五、疝气 382

六、痔疮 385

七、肋间神经痛 388

八、坐骨神经痛 390

九、胆石症 392

十、前列腺炎 395

十一、落枕 398

十二、颈椎病 401

十三、肩关节周围炎 404

十四、肱骨外上髁炎 407

十五、桡骨茎突腱鞘炎 410

十六、急性腰扭伤 411

十七、腰椎间盘突出症 414

十八、膝关节痛 416

十九、足跟痛 419

第十章 妇产科病症针灸治疗 422

一、月经不调 422

二、痛经 424

三、闭经 426

四、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429

五、带下病 432

六、外阴瘙痒 435

七、妊娠呕吐 437

八、胎位不正 439

九、产后乳少 441

第十一章 儿科病症针灸治疗 444

一、小儿高热 444

二、小儿厌食症 446

三、小儿疳积证 447

四、小儿腹泻 450

五、小儿遗尿 453

六、小儿脱肛 455

七、流行性腮腺炎 458

第十二章 五官科病症针灸治疗 461

一、麦粒肿 461

二、急性结膜炎 463

三、眼睑下垂 466

四、青光眼 467

五、鼻炎 469

六、鼻出血 472

七、咽喉肿痛 474

八、慢性咽炎 477

九、耳鸣、耳聋 478

十、中耳炎 481

十一、牙痛 484

十二、复发性口腔溃疡 486

十三、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489

第十三章 皮肤科病症针灸治疗 492

一、神经性皮炎 492

二、皮肤瘙痒症 494

三、荨麻疹 496

四、湿疹 499

五、带状疱疹 501

六、痤疮 50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