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望诊与舌诊彩色图解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刘文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2404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129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41页
- 主题词:望诊(中医)-图解;舌诊-图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望诊与舌诊彩色图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望诊的基础知识 1
第一节 什么是望诊 1
第二节 望诊的原理和意义 1
一、评价健康状态 1
二、判断疾病部位 2
三、分析病情轻重 2
四、辨别病邪性质 2
第三节 望诊的内容和方法 2
一、望诊的内容 2
二、望诊的方法 3
三、望诊的注意事项 3
1.要注意正常状态与病理状态的区别 3
2.注意动态观察 3
第二章 全身望诊 4
第一节 望神 4
一、望神的概念 4
1.广义之神 4
2.狭义之神 4
二、望神的意义 4
1.了解精、气、血、津液的状态 4
2.了解脏腑的功能 5
3.了解形体的强弱 5
4.判断病情和预后 5
三、望神的要点 5
1.两目 5
2.神情 5
3.气色 5
4.体态 6
四、神的类型及意义 6
1.得神 6
2.少神 6
3.失神 7
4.假神 7
5.神乱 8
第二节 望色 8
一、望色的概念及意义 8
1.望色的概念 8
2.望色的意义 9
二、色的分类 9
1.常色 9
2.病色 10
三、五色主病 11
1.青色 11
2.赤色 12
3.黄色 13
4.白色 14
5.黑色 15
第三节 望形体 16
一、形体强弱 16
1.形体强壮 16
2.形体衰弱 16
二、形体胖瘦 17
1.形胖食少 17
2.形胖食多 17
3.形瘦食少 17
4.形瘦食多 17
5.大肉陷下 17
三、体质类型 18
1.偏阴质 18
2.偏阳质 18
3.阴阳平和质 18
第四节 望姿态 19
一、望姿态原理 19
二、望姿态内容及意义 19
1.姿势异常 19
2.动态异常 20
第三章 局部望诊 22
第一节 望头部 22
一、望头部原理 22
二、望头形 22
1.巨颅 22
2.小颅 22
3.方颅 22
三、望囟门 23
1.囟门凸出 23
2.囟门凹陷 23
3.囟门迟闭 23
四、望头部动态 23
五、望头发 23
1.头发色泽 23
2.脱发 24
第二节 望面部 25
一、望面部原理 25
二、望面部内容及意义 25
1.面肿 25
2.腮肿 26
3.面脱 26
4.口眼斜 26
第三节 望目 27
一、望目原理 27
二、望目色 27
三、望目形 29
1.目胞浮肿 29
2.眼窝凹陷 29
3.眼球突出 29
4.针眼 29
5.眼丹 29
四、望目态 30
1.瞳孔缩小 30
2.瞳孔散大 30
3.瞪目直视 30
4.目睛上视 30
5.斜视 31
6.闭目障碍 31
7.眼睑下垂 31
第四节 望耳 31
一、望耳原理 31
二、望耳色泽 31
1.正常耳 31
2.耳轮淡白 31
3.耳轮红肿 32
4.耳轮青黑 32
5.耳轮干枯焦黑 32
三、望耳形态 33
1.正常耳廓 33
2.耳廓瘦薄 33
3.耳轮干枯萎缩 33
4.耳轮肌肤甲错 33
四、望耳道 33
第五节 望鼻 34
一、望鼻原理 34
二、望鼻色泽 34
1.正常鼻 34
2.鼻头色白 34
3.鼻头色红 34
4.鼻头色青 34
5.鼻头色微黑 35
6.鼻头色黄晦暗 35
三、望鼻形态 36
1.鼻头红肿生疖 36
2.酒渣鼻 37
四、望鼻道变化 37
1.鼻流清涕 37
2.鼻流脓涕 37
3.鼻腔出血 37
4.鼻息肉 37
第六节 望口唇 38
一、望口唇原理 38
二、望口唇色泽 38
1.正常口唇 38
2.唇色淡白 38
3.唇色红赤 38
4.唇色青紫 39
5.唇色青黑 39
6.唇色樱桃红 39
三、望口唇形态 40
1.兔唇 40
2.口唇干燥 40
3.口角流涎 40
4.口唇糜烂 41
5.口疮 41
四、望口唇形态 42
1.口开而不闭 42
2.口闭而难开 42
3.上下口唇紧聚 42
4.口 42
5.口振 42
第七节 望齿与龈 43
一、望齿与龈原理 43
二、望齿 43
1.正常牙齿 43
2.牙齿干燥 43
3.牙关紧闭 43
三、望龈 44
1.正常齿龈 44
2.齿龈淡白 45
3.齿龈红肿 45
4.齿龈出血 46
第八节 望咽喉 46
一、望咽喉原理 46
二、望咽喉方法 46
三、望咽喉色泽 46
1.正常咽喉 46
2.咽喉红肿 46
3.咽喉漫肿,色淡红 46
四、望咽喉形态 47
1.扁桃体红肿化脓 47
2.白喉 47
第九节 望颈项 47
一、望颈项原理 47
二、望颈项内容 48
1.正常颈项 48
2.瘿瘤 48
3.瘰疬 48
4.颈项强硬 48
5.颈项软弱 48
6.颈静脉怒张 48
第十节 望胸胁 48
一、望胸胁原理 48
二、望胸胁内容 49
1.正常胸胁 49
2.扁平胸 49
3.桶状胸 49
4.鸡胸、漏斗胸、肋如串珠 49
5.一侧胸廓塌陷 50
6.一侧胸廓膨隆 50
第十一节 望腹部 51
一、望腹部原理 51
二、望腹部内容 51
1.正常腹部 51
2.臌胀 51
3.舟状腹 52
第十二节 望腰背 53
一、望腰背原理 53
二、望腰背内容 53
1.正常腰背 53
2.脊柱后凸 53
3.后背弯曲,两肩下垂 54
4.脊疳 54
第十三节 望四肢 54
一、望四肢原理 54
二、望四肢内容 54
1.四肢肿胀 54
2.四肢萎缩 55
3.膝部红肿 55
4.鹤膝风 55
5.“X”型腿 55
6.“O”型腿 56
7.足内翻 56
8.足外翻 57
9.小腿青筋暴露 57
10.梭状指 58
11.杵状指 58
12.指甲淡红 58
13.指甲淡白 59
14.指甲色青 59
15.指甲色黄 59
16.指甲白斑 60
17.指甲形状改变 60
第十四节 望皮肤 61
一、望皮肤原理 61
二、望皮肤色泽 61
1.正常皮肤 61
2.皮肤发赤 61
3.白癜风 62
4.皮肤色黑而晦暗 62
5.皮肤干枯 62
6.肌肤甲错 62
三、望皮肤形态 63
1.水肿 63
2.阳斑 63
3.阴斑 63
4.麻疹 63
5.风疹 64
6.瘾疹 64
7.水痘 64
8.热气疮 65
9.湿疹 65
10.缠腰火丹 66
11.痈 66
12.疽 67
13.疔疮 68
14.疖子 68
第十五节 望痰 69
一、望痰原理 69
二、望痰内容 69
1.白痰质稀量多 69
2.白痰质稠量多 69
3.黄痰 69
4.痰中带血 69
5.脓血痰 69
第十六节 望涎 69
一、望涎原理 69
二、望涎内容 70
1.小儿口角流涎 70
2.口角流涎,伴口眼斜 70
第十七节 望小儿食指络脉 70
一、望小儿食指络脉原理 70
二、望小儿食指络脉方法 71
三、望小儿食指络脉内容 71
1.正常小儿食指络脉 71
2.络脉沉隐 71
3.络脉浮露 71
4.络脉色淡 71
5.络脉鲜红 72
6.络脉紫红 72
7.络脉色青 72
8.络脉仅显于风关 73
9.络脉达于气关 73
10.络脉直达指端 73
第四章 望舌 74
第一节 舌诊概说 74
一、舌的结构 74
二、舌诊原理 75
三、舌诊方法 75
四、正常舌象 76
第二节 望舌质 76
一、舌神 76
1.荣舌 76
2.枯舌 77
二、舌色 77
1.淡红舌 77
2.淡白舌 78
3.红舌 79
4.绛舌 80
5.青紫舌 81
三、舌形 82
1.老、嫩舌 82
2.胖、瘦舌 83
3.齿痕舌 84
4.点、刺舌 84
5.裂纹舌 85
四、舌态 86
1.痿软舌 86
2.强硬舌 87
3.歪斜舌 87
4.颤动舌 88
5.吐弄舌 88
6.短缩舌 88
第三节 望舌下络脉 89
一、舌下络脉的概念及观察方法 89
1.舌下络脉的概念 89
2.舌下络脉的观察方法 89
二、正常舌下络脉 89
三、异常舌下络脉 90
1.舌下络脉增粗 90
2.舌下络脉变细 90
第四节 望舌苔 91
一、苔质 91
1.薄、厚苔 91
2.润、燥苔 91
3.腻、腐苔 92
4.剥苔 93
5.有根、无根苔 94
二、苔色 95
1.白苔 95
2.黄苔 96
3.灰黑苔 97
第五章 常见心血管疾病证候与舌象 98
第一节 真心痛 98
1.真心痛 气虚血瘀证 98
2.真心痛 寒凝心脉证 100
3.真心痛 气虚血瘀证 101
4.真心痛 痰热瘀结证 102
第二节 胸痹 103
1.胸痹 气滞心胸证 103
2.胸痹 气虚血瘀证一 104
3.胸痹 气虚血瘀证二 105
4.胸痹 气虚血瘀证三 106
5.胸痹 气虚血瘀证四 107
6.胸痹 气虚血瘀证五 108
7.胸痹 气虚血瘀证六 109
8.胸痹 气虚血瘀证七 110
9.胸痹 痰瘀互结证一 111
10.胸痹 痰瘀互结证二 112
11.胸痹 痰瘀互结证三 113
12.胸痹 痰热腑实证 114
13.胸痹 阳虚血瘀证 115
14.胸痹 心血瘀阻证一 116
15.胸痹 心血瘀阻证二 117
16.胸痹 痰瘀腑实证 118
第三节 心悸 119
1.心悸 肝肾阴虚证 119
2.心悸 阴虚火旺证 120
3.心悸 气虚血瘀证一 121
4.心悸 气虚血瘀证二 122
5.心悸 痰热腑实证一 123
6.心悸 痰热腑实证二 124
7.心悸 心血不足证一 125
8.心悸 心血不足证二 126
9.心悸 肝肾阴亏证 127
10.心悸 心血瘀阻证一 128
11.心悸 心血瘀阻证二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