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眼视光学 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眼视光学  上
  • 瞿佳,吕帆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25388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916页
  • 文件大小:176MB
  • 文件页数:9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眼视光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篇 1

第一节 视光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 4

第二节 视光学的教育系统 9

第三节 视光学的科学研究与学术组织 11

第四节 中国的眼视光学发展 12

一、中国眼视光学的萌芽和初创 13

二、眼视光学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14

第一篇 眼睛的多重属性 19

第一章 眼睛是生物器官 21

第一节 眼的生物进化过程 21

一、单细胞动物的光反应 22

二、多细胞动物的眼 22

第二节 眼球 23

一、眼球壁 23

二、眼球内容 30

第三节 眼的附属器和眼眶 32

一、眼睑 32

二、结膜 34

三、泪器 34

四、眼外肌 36

五、眼眶 36

第四节 视路和瞳孔反射 37

一、视路的解剖 37

二、神经纤维的走行特点 40

三、视路的功能 43

第五节 眼部血液供给及神经支配 44

一、血液供给 44

二、神经支配 46

第六节 眼的胚胎发育 48

一、胚眼的形成 48

二、眼各部分结构的发育 49

第二章 眼睛是光学器官 53

第一节 基本光学概念 54

一、符号规则 54

二、标号 54

三、物像的虚实 55

四、屈光力与聚散度 55

五、简化聚散度 55

六、球面折射 56

七、薄透镜 56

八、厚透镜 57

九、镜面反射 57

十、不等焦系统 58

十一、焦点 58

十二、主点 58

十三、节点 58

第二节 眼球光学系统模型 59

一、模型眼 59

二、简略眼 60

三、光学仿真模型眼 61

第三节 眼睛的光能传输 62

一、瞳孔直径 62

二、透过率 63

三、Stiles-Crawford效应 64

四、视网膜反射率 64

第四节 眼球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影响因素 65

一、衍射极限 65

二、人眼单色像差 66

三、人眼色差 67

四、眼内散射光 68

第五节 眼球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 68

一、波前像差数据的再处理 68

二、心理物理学比较法 69

三、光学双通道检影方法 69

四、人眼像差矫正 70

第三章 眼与系统性疾病 76

第一节 眼与内科疾病 76

一、动脉硬化与高血压 76

二、糖尿病 78

三、内分泌腺疾病 83

四、肾炎 84

五、感染性心内膜炎 84

六、血液病 85

七、结核病 86

八、维生素缺乏 86

九、结节病 87

十、系统性红斑狼疮 87

第二节 眼与外科疾病 87

一、颅脑损伤 87

二、与外伤有关的视网膜病变 88

三、面部疖肿及体内深部脓肿 89

第三节 眼与儿科疾病 89

一、儿童期代谢疾病 89

二、麻疹 89

三、风疹 90

四、流行性腮腺炎 90

五、急性细菌性痢疾 90

六、百日咳 90

七、白喉 90

八、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91

第四节 眼与妇产科疾病 93

第五节 眼与神经科疾病 93

一、多发性硬化 93

二、视神经脊髓炎 94

三、肝豆状核变性 94

四、重症肌无力 94

五、脑血管病 94

六、脑炎及脑膜炎 95

第六节 眼与耳鼻咽喉科疾病 96

一、扁桃体炎 96

二、中耳炎 96

三、鼻窦炎 96

四、鼻窦肿瘤 97

五、鼻咽癌 97

第七节 眼与口腔科疾病 97

一、下颌瞬目综合征 97

二、牙槽脓肿与拔牙感染 97

第八节 眼与皮肤科疾病 98

一、干燥综合征 98

二、Behcet病 98

三、硬皮病 98

四、Stevens-Johnson综合征 98

第九节 眼与传染病 99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 99

二、麻风 99

三、疟疾 99

四、钩端螺旋体病 99

第十节 眼与性病 100

一、淋病 100

二、梅毒 100

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00

第十一节 全身用药与眼部并发症 101

一、糖皮质激素 101

二、洋地黄 102

三、胺碘酮 102

四、乙胺丁醇 102

五、利福平 102

六、氯丙嗪 102

七、托吡酯 103

八、奎宁 103

九、氯喹 103

十、避孕药物 103

十一、维生素 104

第十二节 眼与遗传性疾病 105

一、单基因遗传病 105

二、线粒体遗传病 105

三、染色体异常 105

第四章 眼视光医疗与保健 106

第一节 眼视光医疗与保健的发展趋势 106

一、合理拓宽眼科疾病谱 106

二、实行新的视觉健康标准 108

三、主动适应眼-视觉医疗需求,主动设计高效的眼视光医疗与保健服务体系 109

第二节 眼保健服务的核心 111

第三节 儿童眼保健医疗 113

一、定期筛查的必要性 114

二、筛查流程需要规范 114

三、儿童眼部筛查项目 116

第四节 成人眼保健医疗 119

一、眼部综合评估的必要性 119

二、眼保健体系对检出常见致盲性眼病的意义 119

三、眼与全身性疾病 121

四、诊断和处理 122

第五节 我国的眼保健医疗 123

一、背景与概况 123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战略 124

三、发挥科技的战略支撑作用——科技惠民计划 125

第二篇 视觉 129

第一章 视觉的形成与发育 131

第一节 正常的视觉发育 131

一、正常视通路的发育 132

二、正常视功能的发育 133

第二节 异常的视觉发育 136

一、视觉发育可塑性 136

二、正视化过程及其临床意义 138

第二章 视觉的二元性 139

第一节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139

第二节 光感受器及其光化学物质 141

一、光感受器 141

二、光感受器的光电转换机制 142

第三节 暗视觉和明视觉 144

一、视紫红质与暗视觉光敏感性 144

二、视锥细胞的光色素及明视觉光敏感性 145

三、视锥细胞的分离刺激新技术 145

四、光谱敏感度间隔 147

五、浦肯野漂移 147

第四节 暗适应 148

一、暗适应基本现象 148

二、暗适应的影响因素 150

三、暗适应的生物学基础 151

第五节 明适应 153

一、暗视环境下的光线适应 153

二、明视环境下的光线适应 154

第三章 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及其相互作用 155

第一节 视网膜神经元 155

一、水平细胞 155

二、双极细胞 156

三、无长突细胞 159

四、神经节细胞 159

第二节 视网膜信号的传递和调控 160

一、视网膜中信号的电学传递 160

二、视网膜中信号的化学传递 161

三、视网膜中信号的环路调控 161

第四章 视觉的中枢机制 162

第一节 视通路的结构与功能 162

第二节 外侧膝状体的结构和功能 163

一、组织结构 163

二、外侧膝状体对视觉信息的加工 164

第三节 视皮层的结构和功能 165

一、初级视皮层对视觉信息的加工 166

二、其他视皮层区的结构和功能 169

第四节 视觉中枢功能研究的新方法新进展 171

一、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 171

二、磁共振波谱 173

三、弥散张量成像 174

第五章 视觉的多重功能与含义 176

第一节 视力 176

一、视角和基本视标设计 177

二、常见视标类型 178

三、视力的记录或表达 179

第二节 视力表设计 180

一、Snellen视力表 180

二、对数视力表 181

三、Log MAR视力表与Bailey-Lovie视力表 182

四、视力表形式 183

五、视力表亮度或照明 184

第三节 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 185

第四节 近视力和阅读视力表 187

一、近视力的表达 187

二、近视力表和阅读视力表 188

第五节 对比敏感度视力 192

第六节 视觉的空间总合 198

一、Ricco法则 198

二、Piper法则 198

第七节 视觉系统的时间特性 198

一、时间调制对比度 198

二、时间对比敏感度曲线 200

三、闪烁融合频率 200

四、时间总合 202

第八节 眩光 202

一、眩光检测 203

二、眩光检测原理 203

三、眩光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204

第九节 动态视力 204

一、动态视力类型 204

二、动态视力检查的方法 205

三、影响动态视力检查的因素 205

四、动态视力检测的意义 206

第十节 潜视力 206

一、干涉法视力检查 206

二、游标视力检查 206

第十一节 视力特殊检查:婴幼儿 208

一、婴儿 208

二、幼儿 210

三、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在视力客观评估中的应用 211

四、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在视力客观评估中的应用 212

第十二节 颜色视觉 217

一、颜色的分类和属性 217

二、颜色混合与颜色拮抗 218

三、颜色系统 219

四、颜色视觉理论 222

五、影响颜色视觉的因素 224

六、色觉异常 225

七、全色盲遗传学研究进展 227

八、色觉检查方法 230

第十三节 视野学 231

一、视野功能的光学基础 232

二、视野的心理物理学基础 232

三、视野功能的解剖学基础 233

四、视野检查的基本原理 236

五、正常视野 237

六、影响视野的生理、心理因素 239

七、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野检查中的应用 239

第三篇 眼的屈光问题 243

第一章 眼屈光和屈光不正 245

第一节 概述 245

一、眼屈光系统的构成 245

二、眼屈光成像的基本概念 246

三、人眼屈光状态的发育 247

第二节 屈光不正的定义及分类 248

一、屈光不正的分类总则 248

二、按眼屈光系统各结构因子的改变分类 248

第三节 屈光不正的流行病学 250

一、眼屈光不正发生率和地区、种族的关系 250

二、眼屈光状态与年龄的关系 251

第四节 屈光状态的影响因子 254

一、屈光不正的影响因子 254

二、各屈光因子和正视化 254

第二章 近视 258

第一节 近视的屈光原理 258

第二节 近视的发病机制 261

一、单纯性近视 261

二、病理性近视 265

三、用于近视发病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 266

第三节 近视的分类 271

一、单纯性近视与病理性近视 271

二、近视的屈光度 272

三、轴性近视与屈光性近视 272

四、其他类型近视 273

第四节 近视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73

一、近视眼的症状与体征 273

二、近视的诊断 277

三、近视的并发症 277

四、高度近视的眼球病理 279

第五节 近视的矫治和预防 280

一、近视的光学矫正 280

二、近视的预防或控制 283

三、近视的预防 285

第三章 远视 293

第一节 远视的屈光原理 294

第二节 远视的病因及分类 294

一、按解剖特点分类 295

二、按远视度数分类 295

三、按调节状态分类 295

四、按临床有无意义分类 296

第三节 远视眼的症状和体征 296

一、视力及视力障碍 296

二、视疲劳及全身症状 297

三、调节和集合联动失调 297

四、远视与弱视 298

第四节 远视眼与调节的关系 298

一、远视眼的调节力 298

二、远视眼的调节范围 299

第五节 远视的诊断和处理 299

一、远视的诊断 299

二、远视的鉴别诊断 300

三、远视的处理 300

第四章 散光 306

第一节 散光的屈光性质 306

一、散光的概念 306

二、散光眼的屈光特性 306

第二节 散光的病因与分类 309

一、散光的病因 309

二、散光的分类 310

第三节 散光的构成及变化 312

一、散光的构成 312

二、眼球发育与散光 312

第四节 散光的诊断与矫治 313

一、临床表现 313

二、检查 314

三、处理 316

第五章 屈光参差和视像不等 319

第一节 光学基础 319

一、视网膜像 320

二、两种放大率 320

第二节 屈光参差 324

一、屈光参差的发病率和形成原因 324

二、屈光参差的分类 326

三、屈光参差与视功能 326

四、处理原则 327

第三节 视像不等 329

一、生理和病理不等像 329

二、视像不等的产生原因 329

三、视像不等的分类 331

四、视像不等的检查方法 332

五、视像不等诊断和处理方法 337

第六章 无晶状体眼 345

第一节 概述 345

一、病因 345

二、无晶状体眼的光学特点 346

第二节 无晶状体眼与屈光不正 348

一、轴性屈光不正眼失去晶状体后的光学情况 348

二、屈光性屈光不正眼失去晶状体后的光学情况 349

第三节 无晶状体眼的症状和体征 349

一、症状 349

二、体征 350

第四节 无晶状体眼的矫正 351

一、框架眼镜 351

二、框架眼镜的视觉效果 351

三、无晶状体眼的双焦眼镜 353

四、接触镜 353

五、角膜屈光手术 354

六、人工晶状体 354

第七章 老视 357

第一节 概述 357

一、年龄与调节 357

二、影响老视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 359

第二节 与老视发生发展相关的机制 359

一、晶状体源性学说 359

二、晶状体外源性学说 361

第三节 老视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362

一、临床表现 362

二、诊断 363

第四节 老视的验光与矫治方法 363

一、老视的验光 363

二、老视的矫治 364

第四篇 眼视光学理论与方法 373

第一章 眼视光医学诊疗的原则 375

第一节 重视眼视光学理论与方法 375

一、眼的双重属性及其与全身疾患的关系 376

二、流行病学资料对临床诊疗的意义 377

第二节 重视临床规范和流程 379

一、眼视光临床基本检查的构成 379

二、眼视光临床基本检查的内容和流程 380

三、检查后的归类思考 382

第三节 重视临床信息采集与分析 383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384

二、基于主诉的信息采集 385

三、其他重要症状和信息 386

四、全身病史和家族史 388

第二章 视力检查 392

第一节 视力检查的方法 392

一、远视力检查步骤 393

二、检查结果的记录 394

三、针孔视力检查 394

四、使用其他视力表检查 395

五、近视力的检查步骤 396

六、阅读视力表 397

第二节 影响视力测量的因素 397

一、视力表的因素 397

二、被检查者的因素 399

第三节 特殊人群的视力检查 399

一、婴幼儿视力检查 399

二、对比敏感度视力检查 400

三、动态视力 404

四、潜视力 404

五、暗适应 405

第三章 视功能基本检查 409

第一节 眼位和眼球运动基本检查 409

一、眼眶、眼球和眼外肌的解剖生理特点 409

二、眼位和眼球运动基本检查 411

三、遮盖试验 412

第二节 调节的检测与分析 415

一、调节的生理机制 415

二、调节的分类 416

三、调节功能基本检查 416

第三节 聚散的检测与分析 424

一、聚散的生理机制 424

二、聚散的分类 425

三、聚散的参数 426

四、聚散功能的基本检查 427

第四节 瞳孔检测及分析 428

一、瞳孔的解剖和生理 428

二、瞳孔反射及反射弧 429

三、瞳孔检查的内容 430

四、瞳孔基本检查的步骤 432

第五节 视野检测及分析 433

一、视野的概念 433

二、视野检查的原理 433

三、视野检查的方法 434

第六节 色觉检测及分析 437

一、假同色图法 438

二、色相排列法 439

三、色觉镜法 442

第七节 立体视觉检测及分析 442

一、立体视觉检测的意义 442

二、立体视觉的生理基础 443

三、立体视觉的衡量单位 445

四、立体视觉的检查方法与分析 445

第四章 眼屈光检查与分析 449

第一节 客观验光 449

一、检影验光法 449

二、电脑验光仪的应用 456

第二节 角膜屈光状态的检测 457

一、角膜曲率检测与分析 457

二、角膜地形图检测与分析 458

第三节 主觉验光 462

一、主觉验光的主要技术和原理 462

二、主觉验光的程序 464

三、记录 468

四、主觉验光的辅助方法 469

第四节 验光过程中控制调节的方法 472

一、在验光的过程中控制调节的必要性 472

二、小瞳下控制调节的一般原则 472

三、睫状肌麻痹剂的选择与应用 472

第五节 眼屈光检查相关的其他设备 473

一、镜片箱和试镜架 473

二、瞳距仪和瞳距尺 474

三、焦度计 474

第六节 特殊屈光状态的分析及策略 475

一、特殊屈光状态的分析 475

二、特定人群的屈光状态分析 477

第五章 眼部健康检查与分析 480

第一节 外眼和眼前节检查与分析 480

一、基于裂隙灯显微镜的照明法 481

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的内容 482

第二节 眼压测量与分析 484

一、眼压的概念 484

二、眼压测量方法 485

三、使用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眼压 486

第三节 房角检查与分析 488

一、房角镜下所见的房角结构 488

二、房角镜检查流程 489

第四节 眼后段检查与分析 492

一、直接检眼镜检查与分析 492

二、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与分析 493

三、前置镜眼底检查与分析 494

四、眼底检查的记录 495

第六章 眼球像差及其检测方法 496

第一节 像差的概念 496

第二节 眼球像差的种类 498

一、单色像差 498

二、色像差 501

第三节 眼球波前像差的检测 501

一、波前像差的测量方法 502

二、波前像差的表达 504

三、波前像差测量的影响因素 506

第四节 眼球波前像差与视觉分辨极限 506

一、视觉分辨力的极限理论 506

二、眼球波前像差对视觉分辨力的影响 507

三、自适应光学技术 507

第五篇 眼视光器械学 509

第一章 裂隙灯显微镜 511

第一节 概述 511

一、裂隙灯显微镜的发展简史 511

二、裂隙灯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512

三、裂隙灯显微镜使用的基本原则 515

第二节 拓展数字化图像系统 516

一、基本结构和原理 516

二、图像的分析处理 517

第二章 角膜检测相关技术 518

第一节 角膜曲率计 518

一、角膜曲率计的发展简史 518

二、角膜曲率计的工作原理 519

三、角膜曲率半径和角膜屈光力 522

四、角膜曲率计的设计类型 523

第二节 角膜地形的检测 525

一、基于Placido盘反射原理的角膜前表面地形图 526

二、裂隙光扫描成像技术 530

第三节 角膜内皮细胞的检测 531

一、角膜内皮细胞镜 532

二、共聚焦显微镜 532

第四节 角膜生物力学性能的检测 534

一、角膜生物力学概述 534

二、角膜生物力学的离体测量 534

三、角膜生物力学的在体测量 536

四、总结 538

第三章 验光及眼屈光检测仪器 541

第一节 检影镜 541

一、概述 541

二、检影镜的光学原理 542

三、检影镜的临床应用 546

第二节 验光仪 547

一、概述 547

二、主观验光仪 547

三、客观验光仪 550

四、红外线验光仪 552

第三节 摄影验光器械 556

一、摄影验光的分类 557

二、摄影验光的光学原理 559

第四节 综合验光仪 563

一、综合验光仪构成和特点 564

二、远距视标投影系统 566

第四章 眼底检测仪器 569

第一节 检眼镜 569

一、直接检眼镜 569

二、间接检眼镜 572

第二节 与裂隙灯合并使用的检眼镜 574

一、非接触式检眼镜 574

二、接触式检眼镜 575

第三节 眼底照相机 576

一、概述 576

二、眼底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576

第四节 激光扫描检眼镜 578

第五节 自适应光学技术 579

一、概述 579

二、工作原理 580

三、可观测的结构及临床应用 581

第五章 眼压计 584

第一节 概述 584

一、眼压计的发展简史 584

二、工作原理 585

第二节 眼压计的种类 585

一、压平式眼压计 585

二、压陷式眼压计 590

第六章 视野检查仪器 592

第一节 概述 592

一、视野检查的发展简史 592

二、视野检查的基本原理 593

第二节 视野计的种类 595

一、平面视野计和弓形视野计 596

二、Goldmann视野计 596

三、自动视野计 597

第七章 眼镜片与接触镜检测仪器 599

第一节 后顶点度的定义与概念 599

第二节 镜度计 600

第三节 眼镜片和接触镜曲率仪 604

一、弧矢高测量法 604

二、模板比较法 605

三、角膜曲率计法 606

第四节 眼镜片和隐形镜片的厚度仪 606

一、厚度卡 606

二、镜片厚度计 606

三、改良式毫米表 607

第五节 接触镜其他检测及仪器 607

一、接触镜片表面质量检测 608

二、镜片直径和弧矢高的检测 609

三、含水量检测仪 609

四、边缘检测仪器 610

第八章 眼科超声技术 611

第一节 概述 611

一、发展简史 611

二、超声波的物理性质 612

三、超声诊断仪的分辨能力 616

第二节 超声检查在眼科的应用 617

一、A型超声检查 617

二、B型超声检查 617

三、眼球参数的超声测量方法 618

第三节 超声生物显微镜 619

一、工作原理 619

二、UBM的眼前段图像 619

第九章 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 622

第一节 概述 622

一、OCT的发展简史 622

二、OCT的工作原理 623

三、OCT和传统成像技术的比较 627

第二节 OCT在眼前段的应用 628

一、眼前段OCT 628

二、OCT在眼表的应用 629

第三节 眼后段OCT 631

一、眼后段OCT的成像和显示方法 631

二、眼后段OCT的图像分析 632

第四节 功能OCT在眼科的应用 635

一、概述 635

二、偏振OCT 635

三、多普勒OCT 636

四、相干光弹性成像 637

第十章 视觉电生理检测仪器 640

第一节 视网膜电图 640

一、闪光视网膜电图 641

二、图形视网膜电图 645

三、多焦视网膜电图 647

第二节 眼电图 650

一、检测原理 650

二、检测仪器 651

三、记录方法 651

四、临床应用 652

第三节 视觉诱发电位 653

一、视觉诱发电位分类 653

二、刺激及记录设备 654

三、记录方法 654

四、临床应用 656

第十一章 双眼视觉测量及视觉训练仪器 657

第一节 同视机 657

一、同视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657

二、同视机的附件 662

三、同视机的临床应用 667

第二节 调节训练相关仪器 669

一、推进训练相关设备 669

二、Brock线 670

三、双眼镜片反转拍 671

四、单眼镜片反转拍 672

五、远距和近距移动训练(Hart表) 672

第三节 融像训练相关仪器 673

一、Brewster立体镜 674

二、斜隔板实体镜 676

三、Wheatstone立体镜 677

四、Aperture-rule训练仪 678

五、立体图片 679

六、电视训练片 680

七、融像卡片 681

八、随机点双眼视训练软件 681

第十二章 波前像差检测仪器 683

第一节 概述 683

一、眼部像差测量的简史 683

二、波前像差的原理 684

三、波前像差的表达方式 686

四、波前像差的临床意义 689

第二节 全眼波前像差检测 691

一、Shack-Hartmann波前像差分析仪 692

二、Tscherning波前像差分析仪 693

三、Tracey波前像差仪 695

四、OPD-Scan波前像差仪 695

五、主观型像差仪 695

第三节 角膜波前像差检测 696

一、角膜像差的测量及其原理 696

二、角膜形态的测量以及角膜像差的计算 697

第六篇 双眼视觉学 699

第一章 双眼视觉学基础 701

第一节 双眼视觉学简介 701

第二节 双眼视的神经解剖和生理 703

第三节 双眼视觉的发育 706

第四节 视觉方向 709

第五节 双眼融像 713

第六节 立体视觉 719

第七节 眼球运动 727

一、扫视运动 728

二、跟随运动 728

三、前庭眼反射 729

四、视动眼震 730

五、注视性眼球运动 731

六、眼球运动与阅读 731

第二章 双眼视觉功能的检查方法 733

第一节 分离性隐斜及检查 733

一、遮盖试验 733

二、Von Graefe法测量分离性隐斜 735

三、Maddox杆法测量分离性隐斜 740

四、改良Thorington法测量近距分离性隐斜 740

第二节 调节功能及检查 741

一、调节幅度 741

二、调节滞后 742

三、正负相对调节 744

四、调节灵活度 745

第三节 聚散功能检查 746

一、集合近点 747

二、正负相对聚散能力 747

三、聚散灵活度 753

第四节 融像和立体视功能检查 754

一、角膜映光检查 754

二、Worth四点 755

三、常用立体视锐度检查(随机点) 755

四、其他立体图检查 757

第五节 视网膜对应及检查 757

一、异常角的测量 758

二、Bagolini线状镜检查 758

三、红色滤光片检查 759

四、Hering Bielschowsky后像检查 759

第六节 眼球运动功能及检查 760

一、眼外肌运动 760

二、眼球自身运动 761

三、眼球追踪运动 764

第七节 双眼视的特殊检查方法 766

一、注视视差检测 767

二、相联性隐斜检测 768

三、注视视差曲线 770

第三章 非斜视性双眼视功能异常 772

第一节 双眼视功能异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772

一、调节需求和聚散需求 772

二、调节和聚散 773

三、隐斜 775

四、调节与聚散的关系 775

五、双眼视功能异常的基本类型 776

第二节 调节功能异常 777

一、调节不足 779

二、调节过度 781

三、调节灵活度不良 783

第三节 聚散功能障碍 785

一、会聚不足 787

二、发散不足 792

三、会聚过度 796

四、发散过度 799

五、单纯性外隐斜 802

六、单纯性内隐斜 805

七、融像性聚散功能障碍 808

八、假性会聚不足 810

第四节 眼球运动功能异常 811

第五节 其他特殊类型的双眼视功能异常 816

一、不等像 816

二、与电脑相关的双眼视问题 823

三、与学习障碍相关的双眼视问题 827

四、与屈光手术相关的双眼视功能异常 830

第六节 双眼视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方法 836

一、图形分析法 836

二、标准值分组分析法 844

三、临床综合分析法 848

第四章 斜视引起的双眼视功能异常 853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分类 853

一、斜视的概念及分类 853

二、斜视对视功能的危害 854

第二节 复视和混淆视 855

一、概述 855

二、混淆视 855

三、复视 855

第三节 斜视的知觉代偿 864

一、视觉抑制 864

二、偏心注视 866

三、异常视网膜对应 867

第四节 斜视的运动性代偿 870

第五章 弱视引起的双眼视功能异常 873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分类 873

一、弱视的概念、发生机制、分类和临床特征 873

二、正常双眼视功能的要求 874

三、弱视的双眼视功能异常表现 874

第二节 斜视性弱视双眼视功能异常 874

一、斜视性弱视的发生机制 874

二、斜视性弱视双眼视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 877

第三节 非斜视性弱视的双眼视功能异常 878

一、屈光参差性弱视发生机制和双眼视特点 878

二、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发生机制和双眼视特点 879

三、形觉剥夺性弱视发生机制和双眼视特点 879

第四节 弱视的治疗和双眼视重建 880

一、消除形觉剥夺 880

二、消除双眼的异常相互作用 882

三、弱视的增视疗法 884

四、斜视手术时机的选择 885

五、脱抑制训练 885

六、双眼视三级视功能训练 885

七、调节功能训练 886

第六章 双眼视功能训练 887

第一节 视觉训练概述 887

一、视觉训练的历史 887

二、视觉训练的原则 888

三、视觉训练的方式 889

四、视觉训练的注意事项 889

第二节 调节功能训练 890

第三节 聚散功能训练 893

第四节 脱抑制训练 900

第五节 异常视网膜对应治疗 903

第六节 眼球运动功能训练 904

第七节 弱视的综合治疗 907

一、传统弱视训练方法 908

二、双眼视训练 910

三、训练的持续时间 911

第八节 其他特殊的双眼视训练 91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