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药理学 供基础 临床 预防 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第6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俊主编;刘克辛,袁洪,杜智敏,闫素英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26675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12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543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药理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药理学 供基础 临床 预防 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第6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 1
一、国外药理学发展概况 1
二、国内药理学发展概况 2
三、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药理学的影响 2
第二节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3
第三节 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4
一、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4
二、市场药物的再评价 4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4
四、承担临床药理教学与培训工作 5
五、开展临床药理服务 5
第四节 新药的临床药理学评价 5
一、概述 5
二、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 6
第五节 临床试验的伦理学要求 7
第二章 临床药动学 9
第一节 概述 9
第二节 药物转运体 9
第三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10
一、吸收 10
二、分布 11
三、生物转化 12
四、排泄 14
第四节 药动学的基本原理 16
一、药动学房室模型 16
二、消除速率过程 17
三、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20
四、生理药动学模型 23
五、统计矩理论在药动学的应用 25
第三章 治疗药物监测和给药个体化 27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 27
一、概述 27
二、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 27
三、需要监测的药物 28
四、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 29
第二节 给药个体化 31
一、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31
二、根据血药浓度制定与调整给药方案 33
第三节 群体药动学 35
一、群体药动学的方法学 35
二、群体药动学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37
第四章 临床药物效应动力学 39
第一节 概述 39
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39
第三节 药物作用“量”的规律 39
一、药物的量效关系和量效曲线 39
二、药物的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 41
三、药物蓄积和中毒 41
第四节 药物特异性作用机制 42
一、受体的概念及特征 42
二、受体的分类和信号转导机制 42
三、作用于受体的药物 43
四、受体反应性的变化 44
五、受体理论与临床用药 44
第五节 生物标志物 45
一、生物标志物的分类 45
二、生物标志物的选择和验证 46
三、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46
第六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48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48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49
三、其他方面的因素 51
第七节 合理用药的原则 51
第五章 现代医学模式与临床药理学 53
第一节 现代医学模式 53
第二节 循证医学 54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 54
二、循证医学的发展简史 54
三、循证医学的内容 55
四、循证医学的实践 56
第三节 转化医学 58
一、转化医学的概念 58
二、转化医学的发展简史 58
三、转化医学的内容 58
四、转化医学的实践 59
第四节 精准医学 61
一、精准医学的概念 61
二、精准医学的发展简史 61
三、精准医学的内容 62
四、精准医学的应用 63
第六章 新药研制与开发 65
第一节 概述 65
第二节 新药研制的环节 66
一、新药研制的模型 66
二、新药研制的靶标确立 68
三、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 68
第三节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 69
一、药学研究主要内容 69
二、药理毒理学研究 70
第四节 新药的临床研究 71
第七章 药物的临床研究 72
第一节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72
一、GCP形成的背景及意义 72
二、中国GCP的要点 73
三、GCP-ICH的原则 75
第二节 新药的临床研究 76
一、Ⅰ期临床试验 76
二、Ⅱ期临床试验 78
三、Ⅲ期临床试验 81
四、Ⅳ期临床试验 81
五、生物等效性试验 81
第三节 上市后药品再评价 84
一、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意义 84
二、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与Ⅳ期临床试验区别 84
三、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主要内容 85
第八章 药品的注册与管理 88
第一节 药品的定义与药品的注册分类 88
一、药品的定义 88
二、药品的注册分类 88
第二节 新药申报与审批 92
一、新药临床试验的申报与审批 92
二、药品上市许可申报与审批 93
三、仿制药与生物类似药 93
四、进口药品 94
第三节 基本药物与基本药物制度 94
一、概念与实施背景 94
二、WHO基本药物的遴选标准 94
三、基本药物制度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 95
四、我国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指导思想和遴选原则 95
五、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 96
第四节 药品的分类管理 96
一、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 97
二、非处方药的基本条件 97
三、我国非处方药遴选原则和遴选结果 98
四、非处方药的管理与注意事项 98
第九章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101
第一节 药物对妊娠妇女的影响 101
一、妊娠期药动学特点 101
二、妊娠期妇女用药注意 102
第二节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104
一、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和代谢 104
二、胎儿的药动学特点 105
三、药物对胎儿的损害 106
第三节 哺乳期妇女的用药 109
一、药物的乳汁转运 109
二、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 110
第十章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 113
第一节 新生儿及儿童发育不同阶段的用药特点 113
一、概述 113
二、新生儿期的用药特点 113
三、婴幼儿期的用药特点 120
四、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的用药特点 121
第二节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122
一、及早明确诊断有助合理用药,并避免儿科毒性 122
二、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 122
三、注意给药时间和间隔 123
四、严格掌握给药剂量 123
五、重视用药的依从性 124
第十一章 老年人用药 125
第一节 概述 125
第二节 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 125
一、神经系统的变化 126
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126
三、免疫系统的变化 126
四、呼吸系统的变化 126
五、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126
六、消化系统的变化 126
七、泌尿系统的变化 126
八、血液系统的变化 127
第三节 老年人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 127
一、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 127
二、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 128
第四节 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对策 130
一、选药原则 130
二、用药准确合理 130
第十二章 不同病理状态临床合理用药 133
第一节 不同病理状态下的临床药动学变化 133
一、肝功能异常时人体临床药动学 133
二、肾功能异常时人体临床药动学 136
三、循环功能异常时人体临床药动学 138
四、甲状腺功能异常时人体临床药动学 139
五、胰岛功能异常时人体临床药动学 139
第二节 不同病理状态下的临床药效学变化 140
一、肝功能异常时人体临床药效学 140
二、肾功能异常时人体临床药效学 141
三、循环功能异常时人体临床药效学 141
四、甲状腺功能异常时人体临床药效学 142
五、胰岛功能异常时人体临床药效学 142
第三节 不同病理状态下的用药原则 142
一、肝功能异常状态下的用药原则 142
二、肾功能异常状态下的用药原则 144
三、循环功能异常状态下的用药原则 145
第十三章 遗传药理学与个体化用药 147
第一节 遗传药理学历史 147
第二节 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概述 148
第三节 心脑血管病与遗传药理学 150
第四节 代谢性疾病与遗传药理学 151
第五节 恶性肿瘤与遗传药理学 153
第六节 感染性疾病与遗传药理学 155
第十四章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160
第一节 概述 160
第二节 时辰药动学 160
一、机体节 律性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160
二、机体节 律性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161
三、机体节 律性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62
四、机体节 律性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162
五、机体节 律性对重复多次给药时药动学的影响 162
第三节 时辰药效学 162
第四节 时辰药理学的临床应用 163
一、激素与时辰药理学 163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与时辰药理学 164
三、哮喘的治疗与时辰药理学 164
四、消化系统用药的时辰药理学 165
五、抗肿瘤药物与时辰药理学 165
第十五章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 167
第一节 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67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 167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168
三、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71
第二节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173
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体系 173
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程序 174
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围 175
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175
第三节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依据及评定方法 176
一、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依据 176
二、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 177
第四节 药物流行病学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应用 179
一、概述 179
二、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80
第五节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180
一、药源性疾病的分类 181
二、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181
三、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82
第六节 药物警戒 183
一、概述 183
二、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184
三、WHO推荐的药物警戒方法: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信号 184
第十六章 药物相互作用 186
第一节 体外药物相互作用 186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187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 187
二、影响药物的分布 188
三、影响生物转化过程 189
四、影响药物的排泄 190
第三节 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 190
一、药物效应协同作用 190
二、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191
第四节 疾病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192
第五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 192
第十七章 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性 194
第一节 概述 194
一、药物滥用 194
二、药物依赖性 194
三、药物耐受性 195
第二节 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和特征 196
一、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 196
二、致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特征 196
第三节 药物滥用的危害 198
一、对个人的危害 198
二、对社会的危害 199
第四节 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 199
一、国际药物滥用管制战略 199
二、我国药物滥用管制办法 200
三、药物依赖性的治疗 200
第十八章 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 202
第一节 概述 202
一、药物经济学的概念 202
二、药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202
第二节 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203
一、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203
二、药物经济学评价步骤 207
第三节 药物经济学的应用 208
一、指导新药研发的立项决策 208
二、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208
三、制定药品定价原则 208
四、科学遴选国家基本药物 209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210
第一节 概述 210
第二节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 210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 210
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 211
三、脑栓塞的药物治疗 211
第三节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 212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治疗 212
二、脑出血的药物治疗 213
第四节 抗癫痫药 213
一、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213
二、癫痫治疗的总则 214
三、常用抗癫痫药 214
第五节 抗帕金森病药 220
一、概述 220
二、常用抗帕金森病药 221
第六节 抗老年性痴呆药 223
一、概述 223
二、常用抗老年性痴呆药物 224
第二十章 麻醉药的临床应用 227
第一节 概述 227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 228
一、局麻药构效关系 228
二、局麻药的药理学特性 228
三、常用局麻药 233
第三节 吸入麻醉药 234
一、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机制 234
二、吸入麻醉药的药理特点 235
三、常用吸入麻醉药 235
第四节 静脉麻醉药 238
一、静脉麻醉药作用机制 239
二、静脉麻醉药的药理学特性 239
三、常用静脉麻醉药 240
第二十一章 精神疾病的临床用药 246
第一节 概述 246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用药 247
一、吩噻嗪类 247
二、丁酰苯类 249
三、硫杂蒽类 250
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251
第三节 抑郁症的临床用药 252
一、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 252
二、选择性NE再摄取抑制药 253
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 254
四、单胺氧化酶抑制药 255
五、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 256
第四节 睡眠障碍的临床用药 257
一、苯二氮?类 257
二、其他类镇静催眠药 258
第五节 焦虑症的临床用药 259
第二十二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261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 261
一、概述 261
二、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262
三、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263
四、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270
五、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策略 271
第二节 心绞痛的临床用药 272
一、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学 272
二、硝酸酯类 274
三、钙通道阻滞药 277
四、β受体阻断药 278
五、窦房结抑制药 280
六、代谢类药物 281
七、抗心绞痛药物的治疗应用及评价 281
第三节 心律失常的临床用药 283
一、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283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284
三、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284
四、抗心律失常药临床应用原则 292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临床用药 293
一、概述 293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药 295
三、利尿药 296
四、β受体阻断药 297
五、强心苷 298
六、血管扩张药 302
七、其他治疗心衰的药物 303
八、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 304
第五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用药 305
一、概述 305
二、调血脂药 306
三、抗氧化药 311
四、多烯脂肪酸类 312
五、保护动脉内皮药 312
六、高脂蛋白血症治疗时的合并用药 313
第二十三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314
第一节 贫血的临床用药 314
一、概述 314
二、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用药 314
三、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用药 315
四、其他抗贫血药 316
第二节 促进白细胞增生的药物 317
一、概述 317
二、促进白细胞增生的临床用药 317
第三节 促凝血药 318
一、概述 318
二、促凝血药 318
三、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319
四、凝血因子制剂 320
第四节 抗凝血药 320
一、概述 320
二、抗凝血药 321
三、纤维蛋白溶解药 322
四、抗血小板药 323
第二十四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用药 326
第一节 糖尿病的临床用药 326
一、概述 326
二、胰岛素 326
三、口服降血糖药 329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用药 334
一、概述 334
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335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用药 340
一、概述 340
二、硫脲类 341
三、碘和碘化物 343
四、放射性碘 343
五、锂制剂 344
六、地塞米松 344
七、β受体阻断药 344
八、甲状腺制剂 345
第二十五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346
第一节 平喘药 346
一、气道扩张药 346
二、抗炎平喘药 352
第二节 祛痰药 354
第三节 镇咳药 355
一、中枢性镇咳药 356
二、外周性镇咳药 356
第四节 呼吸兴奋药 357
第二十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用药 359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用药 359
一、抗酸分泌的药物治疗 359
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治疗 363
三、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治疗 365
第二节 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用药 366
第三节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用药 366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 366
二、克罗恩病的药物治疗 369
第四节 胆道疾病的临床用药 369
一、急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 369
二、慢性胆囊炎的药物治疗 370
三、胆石症的药物治疗 371
第五节 肝脏疾病的临床用药 371
一、非病毒性肝炎的药物治疗 371
二、肝硬化的药物治疗 373
第二十七章 前列腺疾病和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用药 376
第一节 前列腺疾病的治疗药物 376
一、概述 376
二、前列腺炎症的药物治疗 376
三、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药物 377
第二节 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药物 380
一、概述 380
二、ED治疗药物 381
第二十八章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385
第一节 抗菌药的临床药物动力学 385
一、抗菌药的体内过程 385
二、药效学、药动学与疗效的关系 390
第二节 抗菌药的治疗药物监测 391
第三节 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391
一、诊断为病原微生物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391
二、尽早明确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并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92
三、根据药物抗菌活性、适应证、药动学特性、药物不良反应选择用药 392
四、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状态合理用药 392
五、下列情况下抗菌药物的应用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 392
六、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392
七、应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392
第四节 抗菌药的临床应用 393
一、β-内酰胺类 393
二、氨基糖苷类 397
三、四环素类和甘氨酰环素类 398
四、氯霉素类 399
五、大环内酯类 400
六、林可酰胺类 400
七、多肽类等抗生素 401
八、喹诺酮类 402
九、合成抗菌药 403
十、其他抗菌药物 404
十一、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405
十二、抗真菌药 407
第二十九章 抗病毒药的临床应用 410
第一节 概述 410
第二节 常用抗病毒药物 411
一、抗流感病毒药物 411
二、抗疱疹病毒药物 413
第三节 抗肝炎病毒药物 415
第四节 抗艾滋病病毒药物 420
一、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420
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424
三、蛋白酶抑制剂 425
四、整合酶抑制剂 427
五、融合抑制剂 428
六、CCR5受体抑制剂 428
第三十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 430
第一节 概述 430
第二节 常用抗肿瘤药的作用与特点 430
一、干扰核酸代谢的药物 430
二、直接影响和破坏DNA结构及功能的药物 434
三、影响转录过程的药物 437
四、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438
五、肿瘤生物治疗药物 439
六、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442
七、其他抗肿瘤药物 443
第三节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443
一、给药方法的选择 443
二、联合用药的选择 444
第三十一章 抗炎免疫药物的临床应用 446
第一节 概述 446
一、炎症与免疫的关系 446
二、抗炎免疫药物分类 446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免疫药 447
一、NSAID作用和机制 447
二、NSAID不良反应 447
三、主要非甾体抗炎免疫药 448
第三节 疾病调修药 450
一、化学药物 450
二、生物制剂 455
三、中药和天然药物免疫调节剂 458
第四节 甾体抗炎免疫药 460
第三十二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临床应用 464
第一节 概述 464
一、变态反应的类型 464
二、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 465
第二节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临床应用 466
一、抗组胺药 466
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469
三、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470
四、糖皮质激素 472
五、钙剂 473
第三十三章 维生素的合理应用 474
第一节 概述 474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474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477
第三十四章 水肿的临床用药 482
第一节 概述 482
一、肾小球滤过 482
二、肾小管重吸收 483
第二节 Na+-K+-2CI ̄-共转运子抑制药 484
第三节 Na+-CI ̄-共转运子抑制药 486
第四节 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再吸收及Na+通道抑制药 487
一、醛固酮受体阻断药 487
二、阻滞肾小管上皮细胞Na+通道的利尿药 488
第五节 碳酸酐酶抑制药 488
第六节 渗透性利尿药 489
第三十五章 休克的临床用药 491
第一节 概述 491
第二节 休克治疗的原则 491
第三节 心血管活性药物 492
一、血管扩张药 492
二、血管收缩药 495
三、强心药 497
第四节 休克的激素治疗 498
第五节 其他抗休克药物 499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