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材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药材学
  • 南京药学院药材教研组集体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2094
  • 出版时间:1960
  • 标注页数:1416页
  • 文件大小:107MB
  • 文件页数:14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药材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药材学的历史和任务 1

第一节 药材学的意义和范围 1

第二节 药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第三节 我国药学的起源和发展 2

第四节 我国历代重要本草沿革和现代生药、药材科学的发展 10

第五节 国外 本草 及生药学的发展 16

第六节 药材学的任务 18

第二章 我国药材资源 19

一、野生药材 19

二、栽培的药用植物 20

三、饲养的药用动物 20

一、生物虹碱类 21

第一节 各类化学成分 21

第三章 植物药材的化学成分 21

二、甙(配糖物)类 25

三、鞣质类 35

四、挥发油类 38

五、树脂类 42

六、碳水化合物类 44

七、有机酸类 46

八、油脂及蜡类 46

九、维生素类 50

十、植物杀菌素类 54

十一、蛋白质类 55

第二节 植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法 56

一、药材成分的预试验 56

远志(附:卵叶远志、美远志、瓜子金) 57

二、药材成分的一般分析法 57

一、药材的采集 66

第四章 药材的采制、炮制和贮藏 66

第一节 药材的采集和加工 66

二、药材的加工 67

第二节 药材的切制 69

一、切制的目的 69

二、切制类型 70

三、切制所用的工具 70

四、切制操作过程及注意点 71

五、其它的切制法 73

第三节 药材的炮制 73

一、炮制的目的和依据 74

二、炮制的方法 75

第四节 药材的贮藏 86

一、药物贮藏时常发生的变质现象 86

二、贮藏方法 90

三、贮藏药材时的注意点 92

四、药材的包装 93

附:苏联药典植物性药材确定作为废品的条件 93

第五章 药材的鉴别 94

一、原植物(或原动物)的鉴定 95

二、外表性状 96

三、显微观察 96

四、化学和物理分析法 97

五、生物测定法 99

六、药材商品分析 99

第六章 中药运用的基本原则 102

一、四气五味 102

第一节 性能 102

二、升降浮沉 104

三、药物归经 104

四、补泻润燥 106

第二节 应用常识 108

一、配伍 108

二、禁忌 109

(一) 剂型 110

三、剂型、剂量及用药法 110

(二) 剂量 114

(三) 服药法 115

第二篇 植物类药材 117

第七章 植物的细胞 117

第一节 细胞的构造 117

一、原生质体 117

二、细胞壁 119

三、细胞内含物 121

第二节 细胞的生理功能 123

一、新陈代谢作用 123

二、水和物质的进入细胞 123

第三节 细胞的繁殖 124

第一节 分生组织 126

第八章 植物的组织 126

第二节 基本组织 127

第三节 保护组织 128

一、初生保护组织 128

二、次生保护组织 130

第四节 机械组织 131

一、厚角组织 131

二、纤维 131

一、导管与管胞 132

第五节 输导组织 132

三、石细胞 132

二、筛管与伴胞 133

三、侵填体与胼胝体 133

四、维管束 133

第六节 分泌组织 135

一、外分泌腺 135

二、内分泌腺 135

二、根的变态 137

一、根的形成和形态 137

第九章 植物的器官 137

第一节 根 137

三、根瘤和菌根 139

第二节 茎 139

一、茎的形成及种类 140

二、茎的变态 141

一、叶的形态 143

第三节 叶 143

二、单叶和复叶 147

三、叶序 148

四、叶的变态 148

五、叶的生理功能 149

第四节 花 150

一、花的组成部分 150

二、花的类型 153

三、花程式及花图式 154

四、花序 155

五、花的生殖作用 156

第五节 果实 157

一、果实的发育 158

三、果实的种类 158

二、果实的构造 158

第六节 种子 161

一、种子的发育 161

二、种子的构造 161

三、种子的萌发 162

第二节 低等植物 163

第十章 植物的分类 164

第一节 绪论 164

一、藻门(Gamophyceae) 168

(一) 蓝绿藻纲(Cyanophyceae) 168

(二) 绿藻纲(Chlorophyceae) 168

(四) 褐藻纲(Phaeophyceae) 169

(三) 矽藻纲(Bacillariophyceae) 169

二、细菌门(Bacteria) 170

(五) 红藻纲(Rhodophyceae) 170

三、粘菌门(Myxomycophyta) 171

四、真菌门(Eumycophyta) 171

(一) 子囊菌纲(Ascomycetes) 171

(二) 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172

五、地衣门(Lichenes) 173

(一) 子囊衣纲(Ascohchenes) 173

(二) 担子衣纲(Basidiolichenes) 173

第三节 高等植物 174

一、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174

二、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175

(一) 石松纲(Lycopodiinae) 175

(二) 木贼纲(Equisetlnae) 175

(一) 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 176

三、种子植物门(Spermatophyta) 176

(三) 真蕨纲(Filinae) 176

1. 苏铁纲(Cycadophyta) 178

苏铁科(Cycadaceae) 178

2. 松柏纲(Coniferophyta) 178

(1) 紫杉科(Taxaceae) 178

(2) 松科(Pinaceae) 178

(3) 柏科(Cupressaceae) 178

3. 有被裸子植物纲(Chlamydospermato-Phyta) 178

麻黄科(Ephedraceae) 178

(二) 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 178

(9) 桑寄生科(Loranthaceae) 181

(8) 檀香科(Santalaceae) 181

(7) 荨麻科(Urticaceae) 181

(6) 桑科(Moraceae) 181

(5) 山毛榉科(Fagaceae) 181

(4) 胡桃科(Juglapdaceae) 181

(3) 杨柳科(Salicaceae) 181

(2) 胡椒科(Piperaceae) 181

(1) 三白草科(Saururaceae) 181

(1)离瓣亚纲(Choripetalae) 181

1.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181

(10) 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ce) 185

(11) 蓼科(Polygonaceae) 185

(12) 藜科(Chenopodiaceae) 185

(13) 苋科(Amnranthaceae) 185

(14) 商陆科(Phytolaccaceae) 185

(15) 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 185

(16)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185

(17) 睡莲科(Nymphaeaceae) 185

(18) 毛茛科(Ronunculaceae) 185

(24) 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 188

(23) 蜡梅科(Calycanthaceae) 188

(25) 樟科(Lauraceae) 188

(21) 防己科(Manispermaceae) 188

(22) 木兰科(Magnoliaceae) 188

(20) 小蘗科(Berberidaceae) 188

(19)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188

(26) 罂粟科(Papaveraceae) 190

(27) 十字花科(Cruciferae) 190

(28)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191

(29)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191

(30) 杜仲科(Eucommiaceae) 191

(31) 蔷薇科(Rosaceae) 191

甲、?线菊亚科(Sp?raeoideae) 191

乙、蔷薇亚科(Roseideae) 191

丙、梨亚科(Pomoideae) 191

丁、梅亚科(Prunoideae) 191

(32) 豆科(Leguminosae) 191

丙、蝶形花亚科(Papilionatae) 192

甲、含羞草亚科(Mimosoideae) 192

乙、云实亚科(Caesalpinicideae) 192

(34) 牻牛儿苗科(Geraniaceae) 196

(35) 蒺藜科(Zygophyllnceae) 196

(36) 芸香科(Rutaceae) 196

(33) 亚麻科(Linaceae) 196

(43) 冬青科(Aquifoliaceae) 197

(47) 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 197

(46) 无患子科(Sapindaceae) 197

(45) 七叶树科(Hippocastanaceae) 197

(44) 卫矛科(Celastraceae) 197

(41) 大戟科(Euphorbiaceae) 197

(42) 漆树科(Anacardiaceae) 197

(40) 远志科(Polygalaceae) 197

(39) 楝科(Meliaceae) 197

(38) 橄榄科(Burseraceae) 197

(37) 苦木科(Simarubaceae) 197

(56) 安石榴科(Punicaceae) 200

(57) 使君子科(Combretaceae) 200

(55) 瑞香科(Thymelaeaceae) 200

(58) 桃金孃科(Myrtaceae) 200

(59) 五加科(Araliaceae) 200

(48) 鼠李科(Bhamnaceae) 200

(54) 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 200

(53) 金丝桃科(Hypericaceae) 200

(52) 茶科(Theaceae) 200

(51) 梧桐科(Sterculiaceae) 200

(50) 锦葵科(Malvaceae) 200

(49) 葡萄科(Vitaceae) 200

(66) 马钱科(Loganiaceae) 205

(65) 木犀科(Oleaceae) 205

(64) 安息香科(Styracaceae) 205

(63) 柿树科(Ebenaceae) 205

(2) 合瓣亚纲(Sympetalae) 205

(61) 山茱萸科(Cornaceae) 205

(60) 繖形科(Umbelliferae) 205

(62) 杜鹃花科(Ericaceae) 205

(69) 萝藦科(Asclepiadaceae) 206

(67) 龙胆科(Gentianaceae) 209

(68) 夹竹桃科(Apocynaceae) 209

(70) 旋花科(Convolvulaceae) 209

(71) 紫草科(Borraginaceae) 209

(72) 马鞭草科(Verbenaceae) 209

(73) 唇形科(Labiatae) 209

(74) 茄科(Solanaceae) 209

(78) 爵牀科(Acanthaceae) 211

(79) 车前科(Plautaginaceae) 211

(76) 紫葳科(Bignoniaceae) 211

(77) 列当科(Orobanchaceae) 211

(75)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211

(80) 茜草科(Rubiaceae) 212

(81) 忍冬科(Caprifoliaceae) 212

(82) 败酱科(Valerianaceae) 212

(83) 葫芦科(Cucurbitaceae) 212

(84) 桔梗科(Campanulaceae) 212

(85) 菊科(Compositae) 212

(88) 禾本科(Grmineae) 213

2.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213

(87) 泽泻科(Alismataceae) 213

(86) 香蒲科(Typhaceae) 213

(89) 莎草科(Cyperaceae) 214

(90) 棕榈科(Palmae) 215

(91) 天南星科(Araceae) 215

(98) 鸢毛科(Iridaceae) 219

(99) 姜科(Zingiberaceae) 219

(97) 薯蓣科(Dioscoraeceae) 219

(100) 兰科(Orchidaceae) 219

(93) 谷精草科(Eriocaulaceae) 219

(94) 灯心草科(Juncaceae) 219

(92) 浮萍科(Lemnaceae) 219

(96) 百合科(Liliaceae) 219

(95) 百部科(Stemonaceae) 219

第十一章 植物的栽培 221

第一节 气象与药用植物栽培的关系 222

一、气象要素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222

二、药用植物的物候观察 225

第二节 土壤 226

一、土壤与肥力 226

二、土壤的形成 226

三、土壤的组成 226

四、土壤的机械成分 227

五、土壤的质地 227

六、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和耕作的关系 228

七、土壤结构 229

八、土壤反应 229

第一节 肥料 229

一、植物的营养成分 229

二、氮、磷、钾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功效 230

四、肥料的种类 231

五、施肥的方法 231

三、肥料的意义 231

六、施用肥料的注意点 232

第四节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34

一、生长与发育的一般概念 234

二、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234

三、植物的阶段发育 234

第五节 土壤的耕作 234

一、翻耕 235

二、整地 235

二、对种子的质量要求 236

三、播种前种子清选和种子的处理 236

一、选种的意义和作用 236

三、作畦 236

第六节 药用植物的选种和种子的处理 236

一、繁殖的意义 238

二、繁殖的类型 238

三、人类利用植物各种不同的繁殖类型来进行繁殖的方法 238

第七节 药用植物繁殖的类型与方法 238

第八节 药用植物的育苗和移植 241

一、苗床 241

二、药用植物的移植 243

第九节 药用植物的培育与管理 245

一、间苗 245

二、追肥 245

三、除草 245

六、灌溉和排水 246

五、培土 246

四、中耕 246

八、复盖与遮阴 247

九、阴霜防寒 247

七、摘心与修剪 247

十、苗木之缚扶 249

第十节 药用植物的保护 249

一、病害 249

二、虫害 253

第十一节 栽培药用植物的收获 256

一、茎、木类药材的性状 258

(一)茎类药材 258

(二)木类药材 258

二、茎、木类药材的内部构造 258

(一) 茎的构造 258

1. 双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258

(1) 草本植物茎的构造 260

2. 双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茎的次生转化 260

(2) 木本植物茎的构造 262

(二) 木材的构造 263

(3) 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263

1. 年轮 263

2. 心材与边材 264

三、茎、木类药材的显微观察注意点 264

(一) 组织观察 264

(二) 粉末观察 265

第一节 茎类药材 266

桑枝 266

桑寄生 267

槲寄生 269

天仙藤 270

木通(附:海风藤) 271

夜交藤 273

大血藤 275

石南藤 277

皂角刺 278

鸡骨草 281

鸡血藤 281

鬼箭羽 284

檉柳 285

锁阳 287

通草(附:梗通草、四川通草) 288

鸟不宿(附:楤木) 290

络石藤(附:薜荔、扶芳藤、地锦) 292

苏梗(附:白苏梗) 294

肉蓯蓉(附:草蓯蓉) 295

钩藤 297

忍冬藤 299

竹茹(附:竹沥) 301

灯心草 302

石斛(附:黄草、金钗斛等) 303

第二节 木类药材 306

油松节 306

檀香 308

樟木 309

苏木 312

降香 313

沉香 315

第十三章 树皮类药材 319

一、树皮类药材的性状 319

二、树皮类药材的内部构造 320

三、树皮类药材的显微观察注意点 322

(一) 树皮类药材的组织观察 322

(二) 树皮类药材的粉末观察 322

金钱松皮(土荆皮) 323

桑白皮 324

牡丹皮(附:雅丹皮) 326

厚朴 330

紫荆皮 334

肉桂(附:桂枝、锡兰桂皮、肉桂子等) 335

杜仲 341

合欢皮 344

海桐皮 346

黄柏(附:黄皮树) 347

椿根皮(附:香椿皮) 351

苦楝皮(附:川楝皮、苦楝叶) 353

波希鼠李皮(附:鼠李实、药鼠李实等) 355

川槿皮(木槿皮) 357

石榴树皮 358

五加皮(南五加皮) 360

秦皮(附:核桃揪皮、甘露梣) 362

杠柳皮 364

地骨皮 366

金鸡纳皮 369

(一) 蕨类植物根茎的构造 375

一、根茎类药材的性状 375

第十四章 根茎类药材 375

二、根茎类药材的内部构造 375

(二) 双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 376

(三) 单子叶植物根茎的构造 376

三、根茎类药材的显微观察注意点 377

(一) 根茎类药材的组织观察 377

(二) 根茎类药材的粉末观察 378

金毛狗脊 378

东绵马(附:欧绵马) 380

贯众(附:紫萁) 383

骨碎补 385

大黄(附:云南大黄、峪黄、僧大黄等) 387

草河车(附:七叶一枝花) 393

藕节 395

雨头尖 395

九节菖蒲 397

升麻 399

黄连(附:云连、土黄连、马尾连等) 403

延胡索(附:土元胡) 409

山豆根(附:广豆根) 413

珠儿参 414

芎(附:西芎等) 416

羌活 420

胡黄连 423

甘松 424

苍术 426

白术 430

泽泻 434

芦根 436

白茅根 438

荆三稜(附:黑三稜等) 440

香附子 442

菖蒲 445

石菖蒲 446

白附子 447

天南星(附:胆南星) 449

半夏(附:掌叶半夏) 452

知母 456

万年青 458

玉竹 460

黄精 462

土茯苓 463

川贝母(附:炉贝、生贝、坪贝) 465

浙贝母(附:土贝母、野贝等) 467

百合 470

海葱(附:印度海葱、红海葱) 472

大蒜(附:洋葱) 474

野白头(附:鲜野白等) 476

仙茅 479

山药 480

萆薢(附:棉萆薢) 482

黄药子 484

射干 485

山柰 487

莪术(附:莪苓) 488

姜黄(附:文术、片姜黄) 490

姜 493

高良姜 496

白及 498

天麻 500

千年健 502

山慈姑(附:光慈姑) 502

(一) 根尖的构造 504

第十五章 根类药材 504

二、根类药材的内部构造 504

一、根类药材的性状 504

(二) 根的初生构造 505

(三) 根的次生构造 506

三、根类药材显微观察注意点 507

(一) 根类药材的组织观察 507

(二) 根类药材的粉末观察 507

苧麻根 507

青木香 508

广防己 511

细辛 512

何首乌(附:白首乌) 515

虎杖根 517

牛膝(附:川牛膝、土牛膝、云牛膝、广东土牛膝) 518

商陆 521

太子参 523

银柴胡 526

威灵仙(附:黄药子、黏鱼须、大木通等) 527

白头翁 529

天葵子 532

川乌与附子(附:草乌、欧乌头) 534

头白附子 538

白芍(附:芍药、草芍药、川赤芍) 540

金果榄 544

木防己 545

防己 546

乌药(附:衡州乌药) 547

地枯蒌(莱菔根) 549

板蓝根 551

常山(附:蜀漆、日本常山、山常山、白常山) 552

地榆 556

翻白草 558

委陵菜 560

苦参 561

葛根(附:葛花) 564

黄耆 566

甘草(附:苦甘草等) 569

鱼藤 574

白鲜 575

大戟(草大戟) 580

狼毒 581

甘遂 582

白蘝 584

西北狼毒 586

人参(附:朝鲜参、东洋参、山土瓜) 587

西洋参 595

参三七(附:土三七) 598

防风(附:云南竹叶防风) 601

明党参 603

柴胡(附:南柴胡、细叶柴胡、竹叶柴胡) 605

北沙参 608

藁本(附:镇巴藁本) 610

独活(附:软毛独活、心叶楤木) 611

白芷 613

当归(附:土当归、日本当归) 617

前胡(附:紫花前胡) 622

龙胆(附:欧龙胆、徐长卿) 624

秦艽 627

萝芙木(附:印度萝芙木) 629

白前 631

白薇 633

紫草(附:滇紫草) 635

黄芩 637

丹参 640

颠茄根 642

玄参 645

地黄 647

红芽大戟 650

巴戟天 652

茜草(附:土茜草) 654

吐根(附:石蒜) 656

欧缬草 659

续断 662

白药子 663

天花粉 664

南沙参 665

桔梗 667

党参 670

紫菀 673

川木香 675

土木香 676

广木香 677

漏芦 681

糯稻根 682

百部 685

黄花菜根 691

麦门冬(附:土麦冬) 693

天门冬 696

藜芦(白藜芦、绿藜芦) 699

郁金(附:莪苓) 700

(三) 叶脉 703

(二) 叶肉 703

三、叶类药村的显微观察注意点 703

(一) 叶类药材的组织观察 703

二、叶的内部构造 703

(一) 表皮 703

一、叶类药材的性状 703

第十六章 叶类药材 703

(二) 叶类药材的粉末观察 704

侧伯叶 706

桑叶 707

荷叶(附:荷梗) 708

大青叶 709

石南叶 711

枇杷叶 712

番泻叶 714

古柯叶 717

香椿叶 719

功劳叶(附:苦丁茶) 720

茶叶 721

桉叶 723

参叶(附:竹节人参) 726

海州常山 727

紫苏叶 729

莨菪叶 730

曼陀罗叶(附:醉仙桃) 732

菸叶 735

洋地黄(附:毛花洋地黄等) 737

艾 744

苦竹叶 746

淡竹叶 748

陈棕碳 750

(四) 雌蕊 751

(三) 雄蕊 751

(二) 花冠 751

二、 花类药材的显微特征 751

(一) 苞片与花萼 751

一、 花类药材的性状 751

第十七章 花类药材 751

松花粉 752

鸡冠花 752

千日红 754

莲须 755

厚朴花 756

辛夷花(望春花) 757

蜡梅花 759

月季花 761

玫瑰花 763

蔷薇花 764

梅花 765

槐花米 767

合欢花 767

扁豆花 769

佛手花 770

代代花 771

凤仙花(附:急性子、透骨草) 773

木槿花 774

芙蓉花(附:芙蓉叶) 775

山茶花 776

芫花 778

丁香 780

闹羊花(附:八里麻) 783

茉莉花 784

密蒙花 786

夏枯草 788

洋金花 790

凌霄花 793

金银花 794

旋复花(附:金佛草) 796

除虫菊 798

菊花 802

款冬花(附:款冬叶) 806

红花 808

蒲黄 811

玉蜀黍柱头 813

番红花 814

(二) 中果皮 817

三、果实类药材显微观察注意点 817

(三) 内果皮 817

(一) 果实类药材的组织观察 817

(一) 外果皮 817

二、果实类药材的内部构造 817

一、果实类药材的性状 817

第十八章 果实类药材 817

(二) 果实类药材的粉末观察 818

胡椒 818

毕澄茄 820

荜茇 821

楮实子 822

桑椹子 822

无花果 824

薜荔实 825

大麻仁 825

马兜铃 827

水红花子 828

土荆芥 830

地肤子 831

八月扎 832

天竺子 833

八角茴香(附莽草) 835

五味子(附:南五味子) 837

山鸡椒 841

枫实 843

山楂 844

木瓜(附:土木瓜、大红木瓜) 845

金樱子 848

复盆子 850

乌梅 851

碧桃干 852

樱桃核 853

皂角 854

芽皂 855

槐角 856

白疾藜 857

花椒 858

崖椒 860

吴茱萸 861

枸桔 863

香圆(附:枸橼皮) 865

枳壳 867

枳实 869

广陈皮 870

青皮 872

化州桔红 874

佛手柑 876

桔皮 879

桔络 880

臭椿实 881

鸦胆子 882

川楝子(附:土楝子) 884

功劳子 885

天师栗(棱罗子) 886

木槿子 887

胖大海 888

石榴果皮 888

使君子 889

诃子 891

藏青果(附:橄榄) 892

北鹤? 893

胡荽 894

茴香(附:?茴香) 896

莳萝子(附:?芹子) 900

蛇床子 902

山茱萸 903

闹羊花实 905

南烛子(附:?) 906

柿蒂 907

连翘 908

女贞子 909

萝藦荚 910

蔓荆子 911

黄荆子 912

茺蔚子 914

紫苏子(附:白苏子等) 915

枸杞子 916

酸浆实 919

辣椒 921

栀子(附:水栀) 923

巨胜子 925

罗汉果 925

丝瓜络 926

甜瓜蒂 928

葫芦(附:京葫芦) 930

栝楼、栝楼仁 931

鹤虱 934

南瓜蒂 934

苍耳子 936

牛蒡子 938

麦芽 941

谷芽 942

茭白子 944

高粱 944

棕榈子 945

大腹皮 946

枣槟榔 947

益智仁 948

小豆蔻 948

白豆蔻(附:叩壳、叩花) 952

草豆蔻 954

草果 956

砂仁 957

红豆蔻 960

第十九章 种子类药材 962

一、种子类药材的性状 962

二、种了的内部构造 962

(一) 种皮 962

(二) 胚乳 963

(三) 胚 963

(四) 错入组织 963

三、种子类药材的显微观察注意点 963

(一) 种皮 963

(二) 外胚乳 963

(三) 内胚乳 963

(四) 胚 963

榧子 963

柏子仁 965

青葙子 966

王不留行 968

莲子(附:莲芯等) 971

芡实 972

肉豆蔻(附:肉豆蔻衣) 973

莱菔子(附:莱菔叶) 975

葶? 976

芥子(附:?黑芥子) 978

芸苔子 982

遂? 983

苦杏仁(附:苦杏仁油等) 984

甜杏仁 986

桃仁 987

郁? 988

肥皂子 989

决明子 990

望? 992

神黄豆 993

葫芦? 994

大豆卷 995

穞豆衣 996

豆豉 997

刀豆? 998

绿豆衣 999

赤小豆 1000

白扁豆(?衣等) 1001

毒扁豆 1002

蚕豆 1003

相? 1004

?骨脂 1006

?子 1007

亚麻仁 1008

桔核 1009

巴豆(附:巴豆霜) 1010

蓖麻(附:蓖麻叶、蓖麻汕) 1011

千金子 1013

?仁(附:大枣仁) 1015

?子 1017

?(附:?大风子等) 1021

?(附:?豆等) 1022

?角? 1025

天仙子 1030

木蝴蝶 1031

车前子 1032

咖啡 1034

木鳖子 1035

甜瓜子 1036

冬瓜子 1037

南瓜子 1038

红?米 1038

小米 1039

苡米 1040

槟榔(附:马槟榔) 1041

韭菜子 1046

马兰子 1047

第二十章 草类药材 1049

石松(附:石松子) 1049

木贼(附:问荆) 1050

麻黄 1051

瓦韦 1055

石韦 1056

蕺菜 1058

寻骨风 1059

萹蓄 1061

马齿苋 1062

瞿麦 1063

福寿草(附:春福寿草) 1065

淫羊藿 1067

白屈菜 1069

菥蓂(附:败酱) 1069

芥菜 1071

龙芽草 1072

老鹳草 1074

血见愁 1075

红旱莲 1076

紫花地丁 1077

马鞭草 1079

藿香 1080

荆芥 1082

茺蔚(附:益母花) 1085

麝香草 1086

地笋(泽兰) 1087

薄荷(附:留兰香等) 1089

龙脑薄荷 1093

香薷 1094

广藿香 1095

罗勒(附:光明子) 1097

颠茄草 1098

白英(蜀羊泉) 1101

车前草 1102

半边莲 1103

泽兰(佩兰) 1104

豨莶 1106

旱莲草 1108

青蒿(附:青蒿子) 1110

刘寄奴 1112

茵陈蒿 1113

大蓟 1114

小蓟 1116

蒲公英 1118

风毛菊 1118

墓头回 1120

荸荠草(附:荸荠粉) 1120

水葱 1121

浮萍草 1122

谷精草 1123

第二十一章 其他类药材 1124

昆布 1124

海藻 1125

麦角(附:鹅冠草麦角等) 1125

蝉花 1129

冬虫夏草 1129

银耳 1130

猪苓 1132

茯苓 1133

燕窝 1135

雷丸 1136

马勃 1137

海金砂 1137

琥珀 1138

天竹黄 1139

备竭 1140

松香 1141

胡桐泪 1143

没食子 1143

芜荑 1144

樟脑 1145

阿片(鸦片) 1146

青黛 1149

苏合香 1150

枫香脂 1151

阿拉伯胶 1152

西黄耆胶 1153

人中黄 1155

没药 1155

乳香 1157

五倍子 1158

干漆 1160

藤黄 1161

冰片 1162

阿魏 1163

柿饼霜 1165

安息香 1165

儿茶 1167

西瓜霜 1168

芦荟 1169

饴糖 1171

神麯 1171

烟胶 1172

百草霜 1172

二、动物的分类 1174

第三篇 动物类药材 1174

一、动物类药材与动物学的关系 1174

第二十二章 动物类药材 1174

(一) 特征 1175

(二) 分类 1175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类药材 1175

1. 肛肠动物门 1176

2. 环节动物门 1176

3. 节肢动物门 1176

4. 软体动物门 1177

蝼蛄虫 1189

九香虫 1190

桑螵蛸 1191

蝉蜕 1192

红娘子 1193

紫草茸 1194

虫白蜡 1195

殭蚕 1196

蚕砂 1198

露蜂房 1199

蜂蜜(附:蜜蜂毒素) 1200

蜂蜡(附:白蜂蜡) 1201

蛴螬 1202

蜣娘 1203

真珠母 1211

真珠 1212

海螵蛸 1214

第二节 脊柱动物类药材 1215

(一) 特征 1215

3. 雨楼纲 1216

6. 哺乳纲 1216

5. 乌纲 1216

4. 爬行纲 1216

2. 鱼纲 1216

1. 圆口纲 1216

(二) 分类 1216

鱼螵(附:鱼胆) 1217

鱼首石 1217

海马 1218

哈土蟆 1220

蟾酥(附:蟾蜍干) 1222

壁虎 1225

蛇蜕 1226

白花蛇 1228

乌鞘蛇 1228

蕲蛇 1229

蛤蚧 1230

玳瑁 1231

鳖甲 1232

龟板(附:龟板膠、龟仙胶) 1234

白丁香 1236

鸡内金(附:凤凰衣、鸡蛋壳) 1237

刺猬皮 1238

穿山甲 1239

五灵脂 1240

黄狗肾 1245

狗福 1246

豹骨 1246

虎骨 1247

麝香 1249

鹿茸 1253

鹿角(附:鹿角胶、霜、肾、骨、筋等) 1256

羚羊角 1257

牛黄 1260

牛胆 1262

牛角腮 1262

马宝 1263

阿胶(附:明胶) 1264

犀角(附:广角等) 1265

象皮 1267

龙涎香 1268

猴枣 1269

紫河车(附:肥盘粉、脐带) 1270

人退 1271

血余 1271

童便 1272

人中白 1272

一、矿物类药材的重要性 1274

二、矿物的概念与性质 1274

第二十三章 矿物类药材(无机化合物类药材) 1274

第四篇 矿物类药材(无机化合物类药材) 1274

三、矿物的形成 1275

四、化石的形成 1276

五、矿物药材的分类 1276

水银 1276

硫黄 1277

朱砂 1278

雄黄 1280

雌黄 1281

自然铜 1281

信石 1285

代赭石 1287

磁石 1288

铁落 1289

针砂 1289

禹余粮 1290

无名异 1291

密陀僧 1291

铅丹 1292

白石英 1293

玛瑙 1294

石灰 1294

紫石英 1295

轻粉 1296

粉霜 1297

白降丹 1298

硵砂 1299

大青盐 1300

秋石 1300

淡秋石 1301

钟乳石(附:鹅管石) 1302

花蕊石 1303

炉甘石 1304

铜绿 1305

铅粉 1305

龙骨 1306

龙齿 1307

石燕 1308

石蟹 1309

浮石 1309

云母石 1310

青礞石 1311

金礞石 1312

阳起石 1312

?石 1313

?石 1314

龙? 1315

硝石 1316

?硝(附:玄明粉、风化硝) 1318

石膏 1319

?精石 1320

?水石 1321

?矾 1322

?矾 1322

?矾(附:绛矾) 1323

附一、显微技术 1325

一、植物药材组织切片制作法 1325

二、显微量尺的应用 1330

三、显微描绘器的应用 1330

附二 药材效用分类表 1332

附三 植物药材科属分类表 1357

附四 常用试剂 1387

索引 1390

?文索引 1397

参考文献 141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