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实用神经系统解剖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临床实用神经系统解剖学
  • 李秉权,刘公海编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14116·63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43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实用神经系统解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 1

第一篇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及神经细胞 1

第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1

第一节 个体发生 1

一、神经管的形成 2

二、神经管的转变 3

(一) 宽度方面的转变 3

(二) 长度方面的转变 3

第二章 神经细胞 7

第一节 组织发生学 7

第二节 描述 9

一、神经元 9

(一) 神经元的形态 9

(二) 神经元的分类 11

(三) 神经纤维 12

(四) 神经终末 14

二、神经胶质 16

三、细胞外腔 17

第三节 功能与结构 17

一、神经元 17

(一) 细胞体 17

(二) 神经纤维 18

(三) 突触 19

(四) 神经元的机构 21

二、神经胶质 23

(一) 星形神经胶质 23

(二) 室管膜处的神经胶质细胞 24

(三) 少突神经胶质细胞 24

(四) 小神经胶质细胞 24

三、大小 25

二、方向 25

四、重量 25

五、长度 25

第一节 外形 25

第三章 脊髓 25

第二篇 脊髓 25

一、形状 25

六、区分 26

七、描述 27

第二节 比邻 27

一、脊髓与脊柱的关系 27

二、脊髓与神经根的关系 28

三、脊髓与脊膜的关系 28

第三节 内观 30

一、横切面 30

二、区域的变化 32

(四) 联合细胞 33

第四节 系统化 33

(五) 室管膜细胞 33

(六) 神经胶质细胞 33

(三) 感觉细胞 33

(二) 交感神经节前细胞(交感核) 33

(一) 运动细胞或运动神经元 33

三、结构 33

一、灰质 34

二、白质 35

(一) 长束 35

(二) 短束 39

第五节 临床探讨 41

一、功能 41

(一) 脊髓中枢 41

(二) 脊髓的传导束 47

二、脊髓综合征 49

(一)灰质综合征或节段综合征 49

(二)白质综合征或索综合征 49

(三)混合综合征 49

第三篇 脑干 55

第四章 真正的脑干 55

第一节 概述 55

第二节 外形 56

一、延髓 56

二、脑桥 58

三、中脑(脑峡部) 58

第三节 比邻 59

一、脊髓、延髓结合处内部结构的改变 60

第四节 内观 60

二、典型的水平断面 62

(一) 脊髓颈段上份断面 62

(二) 经过运动交叉的断面 64

(三) 经过感觉交叉的断面 64

(四) 经过延髓中份的断面 65

(五) 经过脑桥延髓沟上方的脑桥断面 65

(七)经过下丘的中脑断面 66

(六)经过三叉神经发出处脑桥中份的断面 66

(八)经过上丘的中脑断面 68

第五节 系统化 68

一、灰质 68

(一) 节段中枢 69

(二)节段间与节段上中枢 75

二、白质 80

(一) 长束 80

(二) 短通路(联合束) 82

第六节 临床探讨 83

一、功能探讨 83

(一) 脑干中枢 83

(二) 脑干传导通路 96

二、脑干综合征 97

(一) 延髓综合征 97

(二) 脑桥综合征 98

(三) 中脑综合征 99

(四) 上升网状结构综合征 100

(五) 下行网状结构综合征 101

三、脑干反射 102

第五章 小脑 104

第一节 外形 104

第二节 比邻 107

第三节 内观与结构 108

一、小脑皮质 108

(二) 固有纤维 109

(一) 投射纤维 109

三、小脑内的神经核 109

(一) 齿状核 109

(三) 颗粒(细胞)层 109

(二) 蒲肯野氏细胞层 109

(一) 分子层 109

二、白质 109

(二) 栓状核 110

(三) 球状核 110

(四) 顶核 110

第四节 系统化 110

一、原始小脑(古小脑) 110

(一) 传入束 111

二、旧小脑 111

(二) 传出束 112

三、新小脑 113

第五节 临床探讨 114

一、小脑的定位症状 114

(一) 小脑蚓部或中线综合征 114

(二) 小脑半球综合征 115

第一节 外形 116

(三) 其它症状 116

第六章 第四脑室 116

第二节 描述 117

一、前壁或底 117

二、后壁或顶 118

三、边缘 120

四、角 120

第三节 临床探讨 120

一、第四脑室底的功能 120

二、第四脑室腔 120

三、第四脑室肿瘤 120

第四篇 前脑 121

第七章 大脑 121

第一节 外形 121

一、重量 122

二、描述 122

(一) 大脑半球 122

(三) 脑叶 123

(二) 裂 123

(四) 半球间结构 128

(五) 大脑横裂 129

第二节 比邻 130

一、与颅骨的比邻 130

二、与脑膜的比邻 131

第三节 内观 132

一、垂直额状切面 132

二、水平切面 132

第八章 丘脑与丘脑底部 133

第一节 丘脑 133

一、外形 134

二、比邻 134

三、结构与丘脑各核的分类 136

四、系统化 139

一、丘脑底部的界限 143

第二节 丘脑底部 143

二、丘脑底部的结构 144

第三节 丘脑和丘脑底部的临床探讨 145

一、运动功能 145

二、感觉功能 146

三、感官功能 147

四、联络功能 147

第九章 下丘脑(丘脑下部) 148

第一节 描述 148

六、丘脑网状系统功能 148

五、植物性神经功能 148

第二节 结构与划分 149

一、弥散性小细胞核 149

二、大细胞核 149

第三节 系统化 151

一、传入束 151

(一) 端脑传入束 151

(四) 中脑传入纤维 153

(五) 感官传入纤维 153

(三) 丘脑的传入纤维 153

(二) 纹状体传入束 153

二、传出束 154

(一) 上升束 154

(二) 下降束 154

三、下丘脑垂体束 155

四、下丘脑内联系 155

(二) 下丘脑与前垂体(垂体前叶) 156

(一) 下丘脑与后垂体(垂体后叶) 156

一、下丘脑的功能 156

第四节 临床探讨 156

(三) 下丘脑--垂体--周围腺体间的相互关系 158

(四) 功能定位 159

(五)中枢神经对下丘脑的抑制 159

二、下丘脑综合征 160

(一) 代谢 160

(二) 性功能 161

(三) 生命调节 162

(八) 膀胱功能障碍 163

(七) 消化道出血和溃疡形成 163

(九) 间脑性癫痫 163

(五) 瞳孔改变 163

(六) 食量的调节 163

(四) 造血调节障碍 163

(十) 情感与行为改变 164

(十一) 醒觉与睡眠的调节 164

第十章 垂体 167

第一节 外形 167

第二节 比邻 167

一、垂体窝 167

二、垂体窝外方 169

第三节 结构 170

一、垂体前叶或腺垂体 170

二、垂体中间叶 171

三、神经部或神经垂体(垂体后叶) 171

第四节 系统化 171

一、联系 171

二、血循环 172

(一) 前叶或腺垂体(包括中间叶) 174

一、垂体功能 174

第五节 临床探讨 174

(二) 后叶或神经垂体 176

二、垂体综合征 176

(一) 垂体前叶综合征 176

(二) 垂体后叶综合征 179

(三) 颅咽管瘤 180

第十一章 松果体与上丘脑(丘脑上部) 181

第一节 外形 181

(四) 空蝶鞍综合征 181

第二节 描述、比邻 182

第三节 结构 183

第四节 系统化 183

第五节 临床探讨 184

一、松果体的生理功能 184

二、松果体的作用 185

三、松果体综合征 186

二、顶 187

一、侧壁 187

第一节 描述 187

第十二章 第三脑室(中脑室) 187

三、前缘 188

四、后缘或后下缘 189

五、尖或漏斗 189

第二节 临床探讨 189

一、第三脑室壁 189

二、第三脑室腔 190

第十三章 纹状体 193

第一节 外形 193

一、尾状核 193

二、豆状核 193

三、屏状核 194

四、杏仁核 194

五、丘脑底部结构 194

第二节 系统化 195

第一节 描述与结构 196

第十四章 大脑皮质 196

(二) 苍白球 196

(一) 尾状核和壳核 196

一、异源皮质(古皮质) 197

二、同源皮质(新皮质) 197

第二节 系统化与临床探讨 199

一、皮质定位概论 199

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201

三、古皮质 202

四、旧皮质 205

五、新皮质 209

(一) 运动皮质区(效应中枢) 210

(二) 感觉皮质区(感受中枢) 213

(三) 植物神经皮质区 215

(四) 思维与行动的加工(升化)中枢,即皮质区 216

第十五章 大脑半球白质 223

第一节 半卵圆中心与内囊 223

一、半卵圆中心 223

二、内囊 224

第二节 内侧半球内的联合束 226

一、小连合 227

第三节 两侧半球间的连合 227

(一) 下层连合(第三脑室连合) 228

(二) 上层连合(第三脑室顶连合) 228

二、穹窿(大脑三角) 228

三、胼胝体 229

四、透明隔 233

第一节 描述与比邻 235

一、额部(前部) 235

第十六章 侧脑室 235

二、后部或枕角 237

三、下部或颞蝶角 238

四、侧脑室三角区 240

第二节 脑室内容物 240

第三节 局部解剖及放射线检查 241

一、在颅骨上侧脑室的投射 241

二、临床探讨 241

(一) 皮质的起源处 243

第一节 描述 243

一、中枢神经元 243

第五篇 传导通路 243

第十七章 随意运动通路(锥体束) 243

(二) 行程 246

(三) 终末 247

二、周围神经元 248

第二节 临床探讨 249

一、中枢神经元的症状学及综合征 249

(一) 抽搐现象 249

(二) 缺损现象 249

(三) 局部解剖综合征 250

一、中枢神经元 251

(二) 另一条眼运动通路 251

(一) 主要的眼运动通路 251

(三) 复杂的眼运动反射通路 251

第十八章 眼球运动通路 251

二、周围神经元的症状学与综合征 251

第一节 眼外肌运动 251

二、皮质下神经元 252

第二节 眼内肌运动 253

一、虹膜收缩通路 253

(一) 光运动反射弧 253

(二) 调节和聚合反射 254

二、虹膜扩大反射 254

二、核间性眼肌麻痹 255

第三节 临床探讨 255

一、核上性眼球运动麻痹 255

三、核及核下神经麻痹 256

第十九章 自动运动通路(锥体外通路或皮质下脊髓通路) 257

第一节 描述 257

一、锥体外皮质区 257

(一) 皮质脑桥纤维 258

(二) 皮质纹状体与皮质苍白球纤维 258

(三) 皮质下丘脑纤维 258

二、端脑的神经核 259

三、端脑神经核的传出通路 259

(四) 皮质丘脑纤维 259

四、脑干的神经核 260

五、脑干神经核的传出通路 260

六、周围神经元 261

第二节 机构 261

一、贾克逊氏学说 261

二、对典型观念的评论 261

三、现代的学说 261

(一) 对运动皮质活动的作用 262

(二) 对周围运动神经元的作用 262

第三节 临床探讨 263

一、锥体外系统的功能 263

二、锥体外综合征 264

三、锥体外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265

一、生理方面 266

二、临床方面 266

第二节 感觉通路的结构 266

第二十章 感觉系统概论 266

第一节 各型感觉 266

第三节 感官通路 267

第二十一章 一般感觉通路(躯体感觉) 268

第一节 描述 268

一、感受器 268

(一) 内部感受器 268

(二) 本体感受器 269

(三) 外部感受器 269

(一) 第一神经元或节神经元 270

二、传导通路 270

(二) 第二神经元 272

(三) 发源于头部的感觉通路 274

三、知觉中枢 276

(一) 丘脑神经元 276

(二) 皮质神经元 278

第二节 临床探讨 279

一、症状学探讨 279

(一) 主观感觉障碍 279

(一)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280

(二) 脊髓病变 280

(二) 客观感觉障碍 280

二、感觉综合征 280

(三) 脑干病变 281

(四) 丘脑病变 281

(五) 顶叶皮质病变 281

一、感受器装置 282

三、知觉中枢 282

二、传导通路 282

第一节 嗅觉通路 282

第二十二章 嗅觉通路及味觉通路 282

四、临床探讨 283

(一) 嗅神经病变 283

(二) 嗅神经干(嗅球和嗅束)损害 283

(三) 嗅觉中枢病变 283

第二节 味觉通路 283

一、感受器装置 283

第一节 描述 284

第二十三章 视通路 284

三、味觉中枢 284

二、传导通路 284

一、感受器装置 285

二、传导通路与视觉中枢 287

(一) 视网膜 287

(二) 视神经与视乳头 288

(三) 视交叉 289

(四) 视束 289

(七) 枕叶 290

(八) 视通路纤维的排列 290

(六) 视辐射(视放射) 290

(五) 外侧膝状体 290

第二节 临床探讨 293

一、感受器装置 293

二、视通路各部位病变 293

(一) 视乳头改变 293

(二) 视神经病变 295

(三) 视交叉病变 296

(五) 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及皮质中枢的病变 297

(四) 视束病变 297

第二十四章 听通路与前庭通路 299

第一节 听通路 299

一、描述 299

(一) 听觉感受器 299

(二) 传导通路 300

(三) 听觉中枢 301

二、临床探讨 301

(一) 感受器装置 301

一、描述 302

(二) 传导通路 302

(一) 感受器装置 302

(二) 传导通路 302

第二节 前庭通路 302

(三) 知觉障碍 302

(三) 前庭核的联系 303

二、临床探讨 304

(一) 前庭周围性损害 304

(二) 前庭中枢性损害 305

一、传统学说 307

第一节 结构 307

第六篇 脑脊膜、脑脊液 307

第二十五章 脑(脊)膜 307

二、近代学说 309

第二节 描述 309

一、脊膜 309

(一) 硬脊膜 309

(二) 脊蛛网膜 311

(三) 软脊膜 311

(一) 硬脑膜 312

二、脑膜 312

(二) 脑蛛网膜 324

(三) 软脑膜 325

第二十六章 脑脊液 326

第一节 描述 326

一、脑脊液 326

(一) 物理成份 326

(二) 化学成份 326

(一) 脑室系统 328

二、液体的储存 328

(三) 细胞数 328

(二) 蛛网膜下腔 329

(三) 脑室与蛛网膜下腔的交通 331

(四) 蛛网膜下腔延伸处 331

第二节 生理学 332

一、来源、循环与吸收 332

二、血与液体交换 334

三、液体与神经实质的关系 336

四、脑脊液的作用 337

第三节 临床探讨 338

一、脑脊液的采取 338

二、脑脊液压力的研究 340

三、脑脊液的病理性改变 345

四、放射线检查 347

第一节 颈内动脉 352

一、发源处 352

第七篇 中枢神经系统的血运 352

第二十七章 颈内动脉及椎动脉 352

二、行程 353

三、比邻 354

四、侧支 355

五、终末支 358

六、颈动脉造影 358

第二节 椎动脉 359

一、比邻 360

三、椎动脉造影 361

二、侧支 361

第三节 颈内动脉及椎动脉与颈外动脉的吻合 366

一、前吻合 367

二、后吻合 367

第二十八章 大脑动脉环(Willis氏环,大脑前吻合) 370

第一节 描述 370

一、前交通动脉 370

二、后交通动脉 370

第二节 异常的脑底动脉吻合 371

第三节 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研究 372

第四节 大脑动脉环的探讨 373

第一节 动脉 374

一、延髓的动脉 374

第二十九章 脑干的血液供应 374

二、脑桥的动脉 375

三、中脑的动脉 375

第二节 脑干的动脉管辖区 376

一、延髓的动脉管辖区 376

二、脑桥的动脉管辖区 376

四、中脑动脉管辖区 377

三、第四脑室的血液供应 377

五、脑干的动脉管辖区及脑干前面与内侧的血管综合征 378

六、脑干的动脉管辖区及外侧综合征 380

七、在前及外侧组之间的血液供应 380

八、脑干的动脉管辖区及中脑后部综合征 380

第三十章 小脑的血液供应 381

第一节 动脉 381

一、小脑上动脉(小脑上前动脉) 381

三、小脑下动脉(小脑下后动脉) 383

二、小脑中动脉(小脑下前动脉) 383

第二节 小脑的动脉管辖区 384

一、皮质动脉管辖区 384

四、补充小脑动脉 384

二、中央分布 385

一、大脑前动脉 386

(一) 行程 386

(二) 中央分布 386

第一节 大脑各动脉 386

第三十一章 大脑的血运 386

(三) 皮质分布 387

(四) 大脑前内动脉 389

(五) 颈动脉造影 389

(六) 结扎大脑前动脉 391

二、大脑中动脉 392

(一) 行程 392

(二) 中央分布 392

(三) 皮质分布 392

(五) 异常及变异 394

(四) 皮质动脉的吻合 394

(六) 临床所见 397

三、大脑后动脉 397

(一) 行程 397

(二) 中央分布 398

(三) 大脑后动脉的中央管辖区 398

(四) 皮质分布 398

(五) 皮质管辖区 399

(六) 吻合 399

(七) 异常及变异 400

(八) 动脉造影 400

(九) 临床所见 401

四、脉络膜前动脉 401

(一) 行程 401

(二) 基底段的分布 401

(四) 吻合 402

(五) 动脉造影 402

(三) 脑室段的分布 402

(六) 临床所见 403

第二节 动脉供应区 403

一、周围动脉流 403

(一) 皮质动脉 403

(二) 白质动脉 403

二、中央动脉流 403

(一) 基底动脉 403

第一节 垂体柄(茎)及垂体动脉 404

一、下垂体动脉 404

第三十二章 一些结构的血液供应 404

(二) 脉络膜动脉 404

二、上垂体动脉(结节垂体动脉) 405

三、漏斗的吻合动脉环 405

第二节 下丘脑动脉 406

一、动脉 407

二、动脉管辖区 407

第三节 丘脑动脉 409

第五节 尾状核动脉 411

一、尾声状核头部动脉 411

第四节 豆状核动脉 411

二、尾状核体动脉 412

三、尾状核尾部动脉 412

第六节 大脑皮质动脉 412

一、皮质网 412

二、大脑皮质动脉 414

第三十三章 脊髓的血液供应 414

第一节 动脉 414

一、经典描述 415

二、现代分类 417

第二节 动脉管辖区 418

一、表浅网及表浅管辖区 418

二、前沟动肪及深部管辖区 418

第三节 脊髓血管造影 419

第四节 临床所见 419

一、脊髓血管畸形(动静脉瘤) 419

二、脊髓缺血性疾病 421

(一) 脊髓缺血 421

(二) 脊髓血管阻塞 421

二、延髓静脉 422

一、脊髓静脉 422

三、脑桥及小脑静脉 422

三、脊髓肿瘤 422

第一节 脊髓、脑干及小脑的静脉 422

第三十四章 静脉 422

四、中脑静脉 423

第二节 大脑的静脉 424

一、大脑浅层静脉系统(皮质静脉系统) 424

(一) 大脑外面的静脉 424

(二) 大脑内面的静脉 426

二、大脑深部静脉(深部静脉系统或脑室静脉系统) 427

(一) 脑室静脉组 428

(二) 基底静脉(Rosenthal静脉)组 430

(三) 大脑大静脉(Galen氏大静脉) 430

三、浅静脉与深静脉系统间的吻合 431

四、引流途径 431

五、静脉压与颅内压的关系 432

六、大脑静脉造影 432

第三十五章 血管壁调节器 43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