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卫生学 第6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环境卫生学  第6版
  • 杨克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8739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94页
  • 文件大小:235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环境卫生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卫生学 第6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

二、我国环境卫生学发展简史及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 7

三、环境卫生工作和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 11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5

第一节 人类的环境 15

一、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 16

二、生态环境 17

第二节 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 19

一、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 19

二、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20

三、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2

四、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24

第三节 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 25

一、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露 26

二、暴露特征与反应 28

三、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 31

四、人群健康效应谱与易感人群 32

第四节 自然环境与健康 35

一、自然环境物理因素与健康 35

二、地球化学因素与健康 37

三、自然环境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8

第五节 环境污染与健康 41

一、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慢性危害 41

二、环境污染与致癌危害 43

三、环境污染与致畸危害 47

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 50

第六节 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 50

一、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50

二、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 56

三、环境流行病学与环境毒理学方法的联系和应用实践 59

第七节 健康危险度评价 60

一、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61

二、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应用 63

第三章 大气卫生 65

第一节 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65

一、大气的结构 65

二、大气的组成 66

三、大气的物理性状 67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68

一、大气污染的来源 68

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 70

三、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71

四、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74

第三节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75

一、大气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75

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 76

三、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 81

第四节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85

一、二氧化硫 85

二、颗粒物 86

三、氮氧化物 90

四、一氧化碳 91

五、臭氧 92

六、铅 93

七、多环芳烃 95

第五节 大气质量标准 95

一、基本概念 95

二、制订原则 96

三、制订方法 97

四、我国的大气质量标准 100

第六节 大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和监测 102

一、污染源的调查 102

二、污染状况的监测 103

三、人群健康调查 104

第七节 大气卫生防护措施 108

一、规划措施 108

二、工艺和防护措施 108

第八节 大气卫生监督和管理 109

一、预防性卫生监督 109

二、经常性卫生监督 110

第四章 水体卫生 112

第一节 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113

一、降水 113

二、地表水 114

三、地下水 114

第二节 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 115

一、物理性状指标 115

二、化学性状指标 116

三、微生物学性状指标 118

第三节 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 119

一、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119

二、水体污染物 121

第四节 水体的污染、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 123

一、各种水体的污染特点 123

二、我国水环境污染的概况 124

三、水体污染的自净及其机制 126

四、水体污染物的转归 128

第五节 水体污染的危害 130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130

二、化学性污染的危害 133

三、物理性污染的危害 136

第六节 水环境标准 137

一、水环境质量标准 138

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41

第七节 水体卫生防护 143

一、推行“清洁生产”开展污染源头预防 143

二、工业废水的利用与处理 143

三、生活污水的利用与处理 146

四、医疗机构污水的处理 147

第八节 水体污染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148

一、水体污染的调查 148

二、水体污染的监测 149

三、水体的卫生监督和管理 151

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 152

第一节 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 152

第二节 饮用水与健康 153

一、饮用水污染与疾病 153

二、饮用水的其他健康问题 155

第三节 生活饮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标准 160

一、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60

二、生活用水量标准 168

第四节 集中式给水 168

一、水源选择和卫生防护 168

二、取水点和取水设备 170

三、水的净化和消毒 170

四、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 179

五、供管水人员的卫生要求 180

第五节 分散式给水 181

一、井水卫生 181

二、泉水卫生 181

三、地表水卫生 182

四、雨雪水的收集 182

五、新型饮用水 182

第六节 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 184

一、涉水产品存在的卫生问题 184

二、涉水产品的卫生监测和评价 186

三、涉水产品的卫生毒理学评价程序 189

第七节 饮用水卫生的调查、监测和监督 190

一、集中式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190

二、农村给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 191

第六章 土壤卫生 193

第一节 土壤环境特征 193

一、土壤的组成 193

二、土壤的物理学特征 194

三、土壤的化学特征 195

四、土壤的生物学特征 197

第二节 土壤的污染、自净及污染物的转归 197

一、土壤的污染 197

二、土壤的净化作用 200

三、污染物的转归 201

第三节 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203

一、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203

二、农药污染的危害 205

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 207

四、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209

第四节 土壤质量标准及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209

一、土壤质量标准 209

二、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211

第五节 土壤卫生防护 212

一、土壤卫生防护措施 212

二、污染土壤的修复 216

第六节 土壤卫生监督与监测 217

一、预防性卫生监督 217

二、经常性卫生监督 218

三、土壤卫生监测 218

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21

第一节 概述 221

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特征 221

二、影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流行的因素 222

三、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控制措施 223

第二节 碘缺乏病 223

一、碘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23

二、碘在人体内的代谢 224

三、碘的生理作用 224

四、碘缺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226

五、地方性甲状腺肿 227

六、地方性克汀病 229

七、预防措施与治疗原则 231

第三节 地方性氟中毒 233

一、氟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33

二、氟在体内的代谢 234

三、氟的生理作用 234

四、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235

五、发病原因和机制 238

六、临床表现 240

七、诊断和鉴别诊断 242

八、预防措施与治疗原则 243

第四节 地方性砷中毒 244

一、砷在自然界的分布 244

二、砷在体内的代谢 245

三、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机制 247

四、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249

五、地方性砷中毒的临床表现 251

六、地方性砷中毒的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 252

第五节 与环境硒水平有关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253

一、硒在自然界的分布 253

二、硒的生物学作用 255

三、克山病 257

四、大骨节病 263

第八章 环境污染性疾病 269

第一节 概述 269

第二节 慢性甲基汞中毒 270

一、慢性甲基汞中毒的发病原因与机制 270

二、慢性甲基汞中毒的流行病学概况 272

三、慢性甲基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74

四、慢性甲基汞中毒的防制原则 275

第三节 慢性镉中毒 276

一、慢性镉中毒的发病原因与机制 276

二、慢性镉中毒的流行病学概况 278

三、慢性镉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80

四、慢性镉中毒的防制原则 281

第四节 宣威室内燃煤空气污染与肺癌 282

一、宣威肺癌高发的原因 283

二、宣威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283

三、宣威肺癌病因的环境流行病学研究 284

四、宣威肺癌的防制对策 286

第五节 军团菌病 286

一、军团菌病病原学概述 287

二、军团菌对环境的污染状况 288

三、军团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288

四、军团菌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91

五、军团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93

六、军团菌病的防治措施 293

第九章 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297

第一节 住宅的卫生学意义和要求 297

一、住宅的卫生学意义 297

二、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 298

三、住宅卫生研究的主要任务 298

第二节 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 299

一、住宅的平面配置 299

二、住宅的卫生规模 300

三、住宅设计的发展方向 302

第三节 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学要求 303

一、小气候 303

二、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 304

三、小气候的评价指标 305

四、住宅小气候的卫生要求 307

第四节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及其控制对策 308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特点 308

二、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310

三、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 315

四、居室空气清洁度的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卫生措施 316

五、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319

第五节 住宅的卫生防护措施和监督 320

一、住宅的卫生防护措施 320

二、住宅的卫生监督和管理 321

第六节 办公场所卫生 322

一、办公场所的概念 322

二、办公场所的分类和卫生要求 323

三、办公场所的卫生学特点 324

四、办公场所污染物的分类和危害 324

第七节 办公场所的卫生管理与卫生监督 326

一、办公场所的卫生管理 326

二、办公场所的卫生监督 327

第八节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 327

一、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调查的目的 327

二、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328

第十章 公共场所卫生 334

第一节 概述 334

一、公共场所的卫生学特点 334

二、公共场所卫生研究的内容 334

三、公共场所的分类 335

第二节 公共场所主要环境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35

一、公共场所基本环境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35

二、不同公共场所中环境因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36

第三节 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 338

一、公共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 338

二、各类公共场所的卫生要求 339

第四节 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与监督 342

一、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 342

二、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 344

第十一章 城乡规划卫生 347

第一节 概述 347

一、人居环境概要 347

二、城乡规划卫生 348

第二节 城市规划卫生 349

一、城市问题与健康城市 349

二、城市规划卫生的原则和基础资料 350

三、自然环境因素对城市规划的卫生学意义 351

四、城市人口规模 352

五、城市功能分区 353

六、居住区规划卫生 355

七、城市绿化 357

八、城市环境噪声 359

九、城市道路与交通 361

十、城市规划的其他卫生问题 362

第三节 村镇规划卫生 364

一、村镇规划的原则和要求 365

二、村镇的总体规划 365

三、村镇规划卫生 366

第四节 城乡规划的卫生监督 367

一、与城乡规划有关的法律法规 367

二、城乡规划的卫生监督 368

第十二章 环境质量评价 370

第一节 概述 370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种类 370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371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73

一、污染源的调查评价 373

二、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374

三、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应用 377

四、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的调查评价 392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397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作用 397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程序 397

三、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398

四、环境健康影响评价 400

五、环境风险评价 403

第十三章 家用化学品卫生 408

第一节 家用化学品与健康 408

一、化妆品 408

二、洗涤剂 415

三、化学消毒剂 418

四、粘合剂 420

五、涂料 422

六、家用杀(驱)虫剂 424

七、其他家用化学品 425

第二节 家用化学品的卫生监督与管理 428

一、化妆品的卫生监督与管理 428

二、其他家用化学品的卫生监督与管理 436

第十四章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 443

第一节 概述 443

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定义 443

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基本特征 443

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类 444

四、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级 445

第二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 446

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446

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448

第三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 450

一、坚持预防为主原则 450

二、组建指挥协调系统 451

三、建立应急预案和预警系统 452

第四节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 453

一、紧急启动预警系统 453

二、快速执行应急响应 454

三、立即实施应急监测 456

四、及时进行泄露处置 458

五、开展紧急医疗救助 460

六、切实做好应急保障 463

七、应急终止及后期处置 463

附录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摘录) 466

附录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摘录) 467

附录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摘录) 470

附录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摘录) 473

附录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摘录) 476

附录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摘录) 479

附录7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2)(摘录) 483

附录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摘录) 484

附录9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485

主要参考书 487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48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