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乳腺癌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林本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3551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乳腺癌-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乳腺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乳腺癌基础研究 3
第一章 乳腺癌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3
第一节 乳腺癌的致病分子基础 3
一、致癌物导致早期生物学效应的标志 3
二、致癌敏感性的标志物 4
三、结语 5
第二节 乳腺癌致病相关基因 5
一、遗传性乳腺癌相关基因 6
二、散发性乳腺癌相关基因 6
第三节 BRCA 1与BRCA 2基因 9
一、概述 9
二、BRCA基因的基因组不稳定性 13
三、雌激素和BRCA缺失细胞的生存 13
四、BRCA蛋白与RAD51之间的相互作用 14
五、BRCA1和BRCA2参与DNA损伤的生物学反应 15
六、BRCA 1和BRCA 2与遗传性乳腺癌的关系 19
七、BRCA 1和BRCA 2与散发性乳腺癌的关系 19
第四节 乳腺癌相关的细胞分子标志物 22
一、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 22
二、癌相关抗原15-3 22
三、癌胚抗原 23
四、c-erbB-2基因及蛋白产物p185 23
五、PS2基因 23
六、CD44V6基因 24
七、细胞角蛋白基因 24
八、组织蛋白酶D和钙粘素E 24
九、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和纤维蛋白酶原激活抑制剂 24
十、细胞周期素E 25
十一、组织多肽抗原 25
十二、其他 25
第五节 展望 25
第二章 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30
第一节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转移 30
一、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阶段 30
二、导管内上皮新生物 31
三、浸润及肿块形成 32
四、乳腺癌的局部扩散 33
五、乳腺癌的皮肤及乳头病变 33
六、淋巴路转移的有关问题 34
七、血行扩散 36
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37
一、青春期前乳腺癌 37
二、青年期乳腺癌 37
三、妊娠及哺乳期乳腺癌 39
四、老年乳腺癌 40
第三章 乳腺癌激素受体的调控 44
第一节 体内激素水平与乳腺癌 44
一、体内激素与乳腺发育 44
二、体内激素与乳腺癌发生 45
第二节 激素受体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48
一、ER 48
二、PR 55
第四章 乳腺癌的病理 59
第一节 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59
一、乳腺增生症不能统称为癌前病变 59
二、非典型增生-交界性病变-癌前病变 60
三、乳腺良性病变癌变的相对危险度 60
第二节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及分级 60
一、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 60
二、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 64
三、2003年新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的特点 64
第三节 不同类型乳腺癌的形态简介 66
一、原位癌 66
二、早期浸润癌 67
三、浸润性癌 68
四、特殊型浸润性癌 68
第四节 乳腺癌的激素受体检测 68
一、乳腺癌对激素的依赖性 68
二、检测激素受体的意义 69
三、检测方法的评价 69
四、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69
第五节 影响乳腺癌预后的主要病理因素 69
第六节 乳腺癌的病理检查 71
一、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活检) 71
二、冰冻切片检查 71
三、微小癌标本的病理检查 71
四、术前化疗乳腺癌的术前、术后病理检查 71
第七节 乳腺癌根治大标本病理检查报告项目 72
第八节 病理医师注意事项 72
第九节 临床医师送病理检查注意事项 72
第五章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最终病理分期 74
第一节 TNM分期 74
第二节 临床分期的意义 74
第三节 病理分期(pTNM)的价值 75
第四节 2003年新版WHO关于乳腺癌临床与病理分期标准 75
一、TNM临床分类 75
二、pTNM病理学分类 77
三、临床分期 78
中篇 乳腺癌预防研究 81
第六章 乳腺癌的病因预防 81
第一节 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 81
一、遗传因素 81
二、家族史 81
三、乳腺增生性疾病 81
四、癌个人史 82
五、月经和生育因素 82
六、射线暴露 82
七、外源性激素的应用 82
八、饮酒 83
九、其他 84
第二节 乳腺癌的预防策略 85
一、加强锻炼 85
二、改变生活习惯 85
三、哺乳 85
四、化学预防 85
第三节 乳腺癌的遗传信息咨询与临床干预 86
一、发病危险性的临床评价 87
二、对不同人群不同要求的分析 88
三、对高危乳腺癌发病危险人群的处理 88
第七章 乳腺癌的化学干预及临床试验 94
第一节 癌的化学干预概况 94
一、化学预防的概念 94
二、化学预防的可行性 95
三、乳腺癌化学干预的意义 95
第二节 乳腺癌化学预防临床试验 97
一、他莫昔芬临床试验 97
二、雷洛昔芬临床试验 100
三、其他化学干预试验 100
第八章 营养饮食在乳腺癌发病和预防中的作用 103
第一节 营养饮食与乳腺癌 103
一、乳腺癌的非膳食致病因素 103
二、营养膳食因素 103
第二节 营养饮食与乳腺癌预防 104
一、改变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 105
二、膳食中的保护性因子 106
第三节 康复期患者的营养与饮食 106
一、乳腺癌术后放、化疗期间的营养护理 106
二、可能促进乳腺癌复发的危险因素 107
三、乳腺癌康复期患者的营养护理 107
第九章 乳腺癌的Ⅱ级预防 110
第一节 乳腺癌Ⅱ级预防的意义 110
一、降低死亡率 110
二、国外乳腺癌普查个案简介 110
三、国内乳腺癌普查工作现状 111
第二节 乳腺癌Ⅱ级预防的实施 112
一、普查计划的设计 112
二、普查的目标人群 113
三、普查早诊方法 114
四、普查计划的质量评价 115
第三节 乳腺癌Ⅱ级预防中应注意的问题 117
一、增强Ⅱ级预防意识 117
二、具备普查条件 117
三、防止过度诊治 117
下篇 乳腺癌的治疗与康复 123
第十章 乳腺癌治疗的历史变迁 123
第一节 不同历史阶段乳腺癌外科治疗变化 123
一、经验与悲观时代 123
二、根治术概念的诞生 124
三、以生物学特性为主导的乳腺癌外科 125
第二节 从治疗模式的演变看乳腺癌治疗与研究的进步 126
一、医学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乳腺癌外科飞速发展 126
二、生物学特性研究催化乳腺癌治疗观念和模式变革 127
第十一章 乳腺癌常用诊断方法及其进展 131
第一节 乳房X线照相检查 131
第二节 乳房超声检查 133
一、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概况 133
二、超声检查乳腺癌的临床应用 134
三、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普查中的应用 136
四、超声检查乳房的优缺点 137
第三节 放射性核素闪烁乳房照相检查 137
第四节 磁共振扫描对早期乳腺癌的检测 138
一、概述 138
二、乳腺癌高危人群的MRI检查 139
三、MRI对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复发的检测 140
第五节 乳腺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140
一、乳腺组织穿刺活检的意义及历史演变 140
二、乳腺组织的麦默通(Mammotome)活检 143
三、其他乳腺组织穿刺活检技术 144
四、不同乳腺组织穿刺方法的优劣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45
第六节 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 146
第七节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147
一、概述 147
二、PET对原发性乳腺癌的检测 148
三、PET对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检测 149
四、PET对乳腺癌全身转移的检测 149
五、PET对治疗反应的评估 150
六、PET在乳腺癌其他情况下的应用 151
第八节 其他 152
一、乳腺组织活检快速印片细胞学诊断 152
二、乳头抽吸及乳管灌洗液肿瘤细胞及其标志物检测 152
第十二章 乳腺原位癌的治疗 156
第一节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治疗 156
一、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定义 156
二、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发病率 156
三、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病理分型及分级 156
四、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临床表现 158
五、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多中心性 159
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细胞和遗传学改变及其意义 159
七、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自然病程 160
八、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影像学检查 161
九、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 163
十、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治疗 164
十一、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化学预防 168
十二、乳腺导管原位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171
十三、乳腺导管原位癌治疗方式的选择 175
十四、乳腺导管原位癌手术后随访及复发的治疗 176
十五、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展望 177
十六、国际权威机构对导管原位癌的治疗建议 179
十七、1997年第一届费城乳腺导管原位癌共识会议关于导管原位癌病理标本的处理意见 180
十八、加拿大临床医疗指导委员会(Health Canada's Steering Committee,HCSC)关于乳腺导管原位癌临床处理指南——2001版 180
第二节 乳腺小叶原位癌的治疗 181
一、乳腺小叶原位癌的定义 181
二、乳腺小叶原位癌的发病率 182
三、乳腺小叶原位癌的组织病理学 183
四、乳腺小叶原位癌的自然病程 185
五、乳腺小叶原位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86
六、乳腺小叶原位癌的治疗 190
第十三章 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196
第一节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理论基础 196
第二节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临床研究 199
一、生存机会问题 199
二、局部复发危险问题 201
三、改进局部控制效果的研究 202
四、保乳的外观问题 206
第三节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手术操作 207
一、切口设计 207
二、原发癌灶切除 208
三、乳腺不可触及原发癌灶的活检方法 211
四、腋窝淋巴结清扫 212
第四节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14
一、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214
二、保乳治疗的禁忌证 218
第五节 乳腺癌保乳治疗的注意事项 219
一、强调治疗的规范性 220
二、在保证肿瘤控制效果的前提下改善乳房外观 220
三、注意多学科协作 220
四、术前检查要全面,评估要仔细认真 220
五、要明确无可疑大体病灶残留 220
六、必须进行切缘性质的病理学检查 221
七、标准的腋窝淋巴结清扫 221
第六节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价值 221
一、保乳术后放疗的合理性 221
二、保乳术后放疗的合理应用 222
三、保乳手术后放疗与化疗相结合 223
四、保乳手术后放疗对全身的影响 223
第七节 乳腺癌保乳治疗后的监测 224
一、乳腺癌保乳治疗后监测的意义 224
二、整形效果及其评估 224
三、局部复发的监测 224
四、远处转移的监测 225
五、治疗所致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监测 226
六、心理监测及支持 226
七、保乳治疗后的监测项目 226
第八节 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处理 227
一、局部复发的生物学意义 227
二、局部复发的处理 228
第十四章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232
第一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理论基础 232
一、浸润性乳腺癌腋窝外科处理的历史 232
二、浸润性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预测 233
三、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233
四、支持癌前哨淋巴结假说的证据 234
第二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及指征 236
一、前哨淋巴结的检测方法 236
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指征 237
三、前哨淋巴结活检的训练和操作 239
四、前哨淋巴结的术中快速诊断 240
第三节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应用前景 243
一、腋窝淋巴结治疗对生存率的影响 243
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 244
三、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腋窝清扫术或腋窝放疗的依据 244
四、前哨淋巴结阴性患者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区域复发 245
五、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腋窝的处理 246
六、前哨淋巴结活检与微小转移 247
七、内乳区淋巴结切除术 248
八、浸润性乳腺癌腋窝处理建议 250
第十五章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 259
第一节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意义 259
第二节 辅助化疗的一般原则 259
一、适应证 259
二、化疗药物及方案 259
三、辅助化疗的开始时间 261
四、辅助化疗的持续时间 261
五、辅助化疗与放疗的顺序 261
第三节 辅助化疗的获益人群 261
第四节 蒽环类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 262
第五节 紫杉类药物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263
第六节 乳腺癌辅助化疗的疗效预测指标 264
第十六章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267
第一节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理论基础 267
一、旨在消除卵巢合成、分泌雌激素的雌激素去除方法 268
二、针对肾上腺和周围组织(甚至包括肿瘤本身)雌激素合成的治疗方法 268
三、直接对抗雌激素对细胞刺激作用 269
四、激素添加疗法 269
第二节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269
一、他莫昔芬 269
二、阿那曲唑 274
三、来曲唑 276
四、依西美坦 277
五、诺雷德 279
六、托瑞米芬 280
第三节 不同临床背景下内分泌治疗方法选择 280
一、乳腺癌预防 281
二、原位癌治疗 281
三、辅助治疗 281
四、复发转移癌的治疗 282
第十七章 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287
第一节 放射治疗的价值 287
一、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地位 287
二、放疗对保乳手术的作用 287
三、乳腺癌放射治疗的原则 288
四、乳腺癌放疗的模式 288
五、乳腺癌放疗的技术方法 288
第二节 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 289
一、保乳手术的术后放疗 289
二、保乳术后的放疗剂量 290
三、保乳术后的放疗方案 292
四、保乳术后的质量评估 293
五、保乳治疗的疗效 293
六、保乳治疗后复发的处理 294
第三节 根治术后的放射治疗 296
一、根治术后放疗的意义 296
二、术后放疗适应证 296
三、术后放疗的技术 297
四、术后放疗的治疗结果 298
五、乳腺切除术后的局部复发 300
第四节 放疗的毒副作用 302
一、保乳手术后放疗的毒副作用 302
二、放疗毒副作用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303
第五节 乳腺癌适形与调强放射治疗 304
一、适形与调强放疗的概念 304
二、适形放疗的研究 304
三、调强放疗的研究 306
四、近距离治疗与部分乳腺照射 310
第十八章 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317
第一节 转移性乳腺癌的一般治疗原则 317
一、转移性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 317
二、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 317
第二节 转移性乳腺癌的全身性治疗原则 318
一、转移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原则 318
二、转移性乳腺癌的化学治疗原则 321
三、转移性乳腺癌的其他全身性治疗原则 323
第三节 乳腺癌骨转移 324
一、骨转移的临床特点 324
二、骨转移的病情评价 325
三、骨转移的综合治疗 327
第四节 乳腺癌脊髓压迫症 328
一、脊髓压迫症的一般临床特点 328
二、脊髓压迫症的诊断与治疗 328
第五节 乳腺癌胸腔恶性积液 329
一、胸腔恶性积液的临床特点 330
二、胸腔恶性积液的治疗 330
第六节 乳腺癌恶性心包积液 332
一、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 332
二、恶性心包积液的治疗 333
第七节 乳腺癌脑转移 333
一、脑转移的临床特点 333
二、脑转移的治疗 335
第八节 乳腺癌软脑膜转移 336
一、软脑膜转移的临床特征 336
二、软脑膜转移的治疗 337
第九节 乳腺癌肺、肝单发小转移 338
一、肺脏单发转移的处理 338
二、肝脏孤立转移的处理 339
第十九章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344
第一节 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意义 344
一、综合治疗与病人生存机会 344
二、综合治疗与病人生活质量 346
三、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原则 347
第二节 非浸润性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349
一、小叶原位癌(LCIS) 349
二、导管原位癌(DCIS) 350
第三节 早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352
一、早期乳腺癌的病情评价 353
二、局部及区域治疗 353
三、辅助化疗 355
四、新辅助化疗 357
五、辅助性内分泌治疗 359
六、治疗后随访复查 361
第四节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362
一、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一般治疗原则 362
二、炎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综合治疗 364
第五节 乳腺癌局部复发的综合治疗 366
一、局部复发危险的影响因素 367
二、根治性手术后局部复发的特点与局部治疗 367
三、保留乳房内复发的特点与局部治疗 368
四、局部复发的全身性治疗 369
第六节 中医中药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370
一、乳腺癌中药辅助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370
二、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中医治疗 371
三、乳腺癌潮热症状中药治疗的原则 373
四、乳腺癌放疗时常见不良反应的中药治疗 373
五、晚期乳腺癌的中药治疗原则和方法 374
第二十章 他莫昔芬耐药机制和对策 380
第一节 他莫昔芬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 380
一、他莫昔芬的发现和临床应用 380
二、治疗时间 381
三、他莫昔芬预防发生乳腺癌的高危正常人群 381
第二节 他莫昔芬耐药机制与对策 381
一、雌激素受体 382
二、他莫昔芬药物代谢 383
三、雌激素受体的突变 383
四、雌激素与调节因子相互作用 383
五、雌激素与生长因子受体之间信号交互作用 384
六、c-erb B-2/HER与他莫昔芬的耐药关系 384
七、他莫昔芬耐药的对策 385
第二十一章 血管生成因子及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389
第一节 血管生成与乳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 389
一、血管生成 389
二、血管生成与乳腺癌 389
第二节 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基因 391
一、VEGF 391
二、FGF 392
三、PDGF 392
四、TNF 392
五、EGF/TGFα 393
六、TGFβ 393
七、ANG 393
八、G-CSF/GM-CSF 393
九、TSP1 393
十、趋化因子 393
第三节 抗血管生成治疗策略与新药开发 393
一、血管生成抑制剂临床试验 394
二、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特点 395
三、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395
四、展望 396
第二十二章 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398
第一节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定义与理想的“靶标” 398
第二节 目前分子靶向治疗研究中与乳腺癌相关的“靶标” 399
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 399
二、磷脂酸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通路 400
三、Ras信号转导通路 400
四、VEGF 401
第三节 与乳腺癌相关的分子靶向治疗临床研究 401
一、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 401
二、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 403
三、针对HER-2/EGFR的靶向治疗 403
四、法尼酰基转移酶抑制剂 404
五、针对VEGF的靶向治疗 404
第四节 靶向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404
第二十三章 乳腺癌手术后的乳房重建 408
第一节 乳腺癌手术后乳房重建概述 408
一、乳房重建手术的时机选择与学科协作 408
二、乳房重建的要求 408
三、乳房重建方法的分类与选择原则 408
第二节 乳腺癌手术后乳房重建的方法 409
一、乳房植入体乳房重建 409
二、组织扩张器乳房重建 410
三、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乳房重建 412
四、TRAM皮瓣移植乳房重建 414
五、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移植乳房重建 417
六、乳头乳晕重建 418
第三节 乳房重建术后注意事项及随访 419
第二十四章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社会问题 420
第一节 乳腺癌患者心理社会调查 420
一、一般性心理问题 420
二、体型、容貌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 421
三、与性有关的心理问题 422
四、心理问题与生命周期 422
五、心理问题与个体的应对方式 423
六、心理问题与社会支持程度 423
七、心理问题与治疗手段 423
八、术后谵妄 424
九、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424
第二节 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障碍的预防与治疗 425
一、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定义及研究进展 426
二、心理社会干预的必要性 426
三、心理社会干预的主要方式 427
四、心理社会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428
五、关于危机干预 429
六、精神药理学治疗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