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中医天灸疗法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实用中医天灸疗法
  • 赵立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0424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药物灸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中医天灸疗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灸疗法概论 1

第一节 天灸疗法概述 1

第二节 天灸的历史发展 4

一、先秦两汉时期 4

二、隋唐时期 6

三、宋金元时期 9

四、明清时期 13

第三节 天灸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22

一、天灸的机制研究 22

二、天灸的基础实验研究 28

第二章 经络学说是天灸的理论基础 37

第一节 经络 37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37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对临床的指导运用 40

第二节 腧穴 42

一、腧穴的分类 42

二、腧穴的治疗作用 42

三、特定穴 43

第三节 经络学说是天灸的理论基础 43

一、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外敏性 44

二、经络系统对药物的放大性 45

三、经络腧穴对药物治疗的储存性 46

四、经络腧穴加强了药物对整体调节的作用 47

第四节 天灸常用腧穴 47

一、任督脉经穴 47

二、手三阴经穴 63

三、手三阳经穴 66

四、足三阳经穴 69

五、足三阴经穴 78

六、经外奇穴 82

第三章 天灸常用药物与处方 84

第一节 天灸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84

一、天灸药物的选择方法 84

二、天灸药物的使用方法 85

第二节 天灸常用药物 87

一、斑蝥 87

二、巴豆 89

三、白芥子 91

四、大蒜 93

五、胡椒 95

六、半夏 96

七、天南星 97

八、鸦胆子 99

九、毛茛 100

十、乌头 102

十一、吴茱萸 104

十二、细辛 105

十三、蓖麻子 106

十四、生姜 109

十五、甘遂 110

十六、威灵仙 112

十七、花椒 113

十八、旱莲草 115

十九、雷公藤 116

二十、辣椒 118

二十一、石龙芮 119

二十二、苍耳草 121

二十三、葱白 122

二十四、石蒜 124

二十五、水杨梅 125

二十六、禺毛茛 126

二十七、黄瑞香 126

二十八、白花丹 128

第三节 天灸常用处方 129

一、中风类方 129

二、眩晕类方 132

三、头痛类方 133

四、口腔疾病类方 136

五、鼻病类方 138

六、眼病类方 139

七、疟疾类方 140

八、关节痛方 141

九、止泻类方 144

十、黄疸类方 145

十一、补益类方 146

十二、利水消肿类方 147

十三、积聚类方 148

十四、疮疡类方 151

十五、皮肤类方 153

第四章 天灸常用剂型与溶剂 159

第一节 天灸的剂型 159

一、酊剂 160

二、饼剂 161

三、膏剂 161

四、散剂 164

五、生药剂 164

第二节 天灸的溶剂 165

一、醋调剂 165

二、酒调剂 166

三、蜜调剂 166

四、水调剂 167

五、津调剂 167

六、食品剂 167

第三节 现代常用剂型 168

一、涂膜剂 168

二、巴布剂 169

三、橡胶剂 169

第五章 天灸的取穴配穴原则 170

第一节 辨证论治 170

一、辨证用穴 171

二、辨证用药 171

第二节 天灸的选穴配穴方法 173

一、天灸的选穴特点 173

二、天灸常用取穴方法 181

三、天灸常用配穴方法 184

第六章 天灸的应用方法 187

第一节 天灸的功用与适应证 187

一、通络止痛 187

二、温经宣痹 188

三、化瘀散结 188

四、泄热解毒 188

五、利水消肿 188

六、和胃健脾 188

七、平肝降逆 188

八、清热降火 189

九、宣肺平喘 189

十、祛风止痒 189

第二节 天灸的发疱方法 189

一、单纯天灸法 189

二、复合天灸法 190

第三节 天灸的质量控制 191

一、控制发疱程度的方法 191

二、控制天灸剂量的方法 192

三、控制天灸面积的方法 192

第四节 天灸的局部反应与处理 193

一、瘙痒 194

二、疼痛 194

三、发疱 194

四、瘢痕 195

第五节 天灸的注意事项与禁忌证 195

一、天灸的注意事项 195

二、天灸的禁忌证 196

第七章 天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198

第一节 内科疾病 198

一、感冒 198

二、慢性支气管炎 200

三、哮喘 207

四、心绞痛 212

五、胃痛 218

六、呕吐 220

七、慢性胆囊炎 224

八、病毒性肝炎 226

九、尿潴留 228

十、溃疡性结肠炎 233

十一、便秘 235

十二、风湿性关节炎 238

十三、类风湿性关节炎 241

十四、痛风 245

十五、慢性肾衰竭 247

十六、前列腺炎 251

十七、头痛 254

十八、高血压病 256

十九、失眠 260

二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61

二十一、三叉神经痛 266

二十二、阳痿 270

二十三、遗尿症 273

第二节 外科疾病 274

一、扭伤 274

二、腰肌劳损 275

三、肩关节周围炎 277

四、颈椎病 280

五、肱骨外上髁炎 283

第三节 妇科疾病 285

一、痛经 285

二、月经不调 287

三、妊娠呕吐 289

四、更年期综合征 292

五、不孕症 294

第四节 儿科疾病 297

一、小儿咳嗽 297

二、小儿腹泻 300

三、小儿腮腺炎 302

第五节 五官科疾病 304

一、变态反应性鼻炎 304

二、口疮 309

第六节 皮肤科疾病 312

一、神经性皮炎 312

二、带状疱疹 314

三、斑秃 316

四、疣 321

第八章 天灸医案选 323

第一节 天灸古代医案选 323

一、眩晕病案 323

二、温病病案 324

三、急性出血案 324

四、肝火眩晕案 325

五、暑湿高热案 325

六、疟疾案 326

七、偏头风案 326

八、癖积案 327

九、虚火牙痛案 327

十、牙痛案 328

十一、胞衣不下案 328

十二、崩漏案 328

十三、产后气滞案 329

十四、命门火衰案 329

十五、亡阳欲脱案 330

十六、阴寒格阳案 331

第二节 天灸现代医案选 331

一、额窦炎案 331

二、风湿痹痛案1 332

三、风湿痹痛案2 333

四、风湿痹痛案3 334

五、过敏性鼻炎案 335

六、面神经麻痹案1 336

七、面神经麻痹案2 336

八、神经性皮炎案1 337

九、神经性皮炎案2 338

十、鼻窒案 338

十一、喘证案1 339

十二、喘证案2 340

十三、黄疸案 341

十四、乳腺纤维囊肿案 342

十五、三叉神经痛案 34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