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创伤医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付小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465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898页
- 文件大小:2MB
- 文件页数:1935页
- 主题词:创伤-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创伤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创伤医学概论 2
第1章 创伤医学概述&王正国 2
第一节 创伤概念 2
第二节 创伤医学发展简史 3
一、国外创伤医学发展简史 3
二、我国创伤医学发展史 6
第2章 台湾地区外伤医学发展史与两岸外伤医学交流&李建贤 10
一、台湾地区外伤医学发展史 10
二、两岸外伤医学交流 13
第二篇 两岸创伤医学特点 18
第3章 中国大陆地区创伤急救系统&张连阳 18
第一节 创伤分级救治 18
一、分级救治发展简史 18
二、国外分级救治主要模式 19
三、中国大陆创伤分级救治发展策略 19
第二节 大陆创伤急救系统 20
一、创伤院前急救系统 20
二、创伤院内急救系统 22
第4章 国际医疗空中紧急外伤救护及转送&黄炳文 李建贤 26
一、台湾地区医疗服务国际化之缘起及现况 26
二、两岸直航医疗产业与相关法律问题 26
三、空中环境的医疗问题 28
四、空中紧急伤员后送作业 28
第5章 中国大陆地区创伤数据库&周继红 32
第一节 中国大陆创伤数据库的发展简史 32
一、中国创伤评分与数据库论坛 33
二、交通伤与创伤数据库学组的成立 34
三、《创伤数据库系统》V3.0的研究 35
四、5·12大地震与地震伤数据库 35
五、专科创伤数据库的研究 36
六、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研究与推广 36
第二节 《创伤数据库系统》V3.0 36
一、《创伤数据库系统》V3.0设计目标与定位 36
二、《创伤数据库系统》V3.0的主要字段内容 37
三、《创伤数据库系统》V3.0软件(网络版) 39
第三节 地震伤情数据库 45
一、地震伤情数据库的需求与目标 45
二、地震伤情数据库内容 45
三、地震伤情数据库登录与管理分析软件平台研制 46
第四节 难治性骨折治疗临床数据库 51
一、数据库内容 51
二、数据库软件平台与应用 57
第五节 交通事故与交通伤数据库 59
一、概述 59
二、交通事故与交通伤数据库内容 59
三、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数据库软件的编写 66
第六节 创伤数据库在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研究中的应用 66
一、“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研究与推广”项目简介 66
二、创伤数据库在临床创伤救治规范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 67
第6章 台湾地区外伤登录与外伤数据库&康世晴 徐榆堡 70
第一节 外伤登录 70
第二节 台湾地区外伤数据库 72
一、台湾地区外伤登录推行概况 72
二、台湾地区外伤数据库登录内容 72
三、参与台湾地区外伤数据库的医疗院所 72
四、总结 72
第7章 中国大陆地区创伤防控教育&高伟 白祥军 74
第一节 概况 74
第二节 不同创伤的防控教育 75
一、交通事故伤的防控教育 75
二、坠落伤的防控教育 76
三、灾难的防控教育 77
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创伤防控教育 77
一、儿童创伤防控教育 77
二、老年人创伤防控教育 79
第8章 台湾地区创伤和意外伤害急救系统与教育&黄睦舜 81
一、院前创伤急救系统 81
二、院后创伤急救系统——照护医院 82
三、院后创伤急救系统——急诊室 84
四、台湾地区的创伤教育——急诊外伤医学 84
五、台湾地区的创伤教育——ATLS引进 84
六、总结 85
第9章 中国大陆地区创面治疗中心建设&沈月宏 韩春茂 86
第一节 大陆创面治疗中心的前身 86
第二节 大陆创面治疗中心的发展 87
一、大陆创面治疗中心的起步 87
二、大陆创面治疗中心的发展 87
三、大陆创面治疗中心的模式 88
四、创面治疗培训项目、相关会议和组织 89
五、大陆创面治疗中心建设的局限 90
第三节 大陆创面治疗中心建设的典范和展望 91
一、大陆创面治疗中心的典范 91
二、大陆创面治疗中心的展望 91
第10章 台湾地区创伤和意外伤害保险&陈石池 93
一、前言 93
二、医疗费用 93
三、意外伤害保险 93
四、全民健康保险给付 94
五、民间保险公司伤害保险 95
第三篇 创伤预防与入院前处理 98
第11章 创伤预防&高伟 白祥军 98
第一节 概述 98
第二节 创伤预防科学的发展历史 99
第三节 创伤预防的基本构建及影响因素 100
第四节 各类创伤预防 101
一、道路交通事故伤的预防 101
二、其他交通伤的预防 105
三、烧、烫伤的预防 106
四、坠落伤的预防 107
五、故意伤害的预防 107
六、灾害致创伤的预防 108
第五节 特殊人群的创伤预防 109
一、小儿创伤预防 109
二、老年人创伤预防 111
三、自杀的预防 111
第六节 创伤的三级预防 112
第12章 院前救治&白祥军 胡平 117
第一节 院前急救 117
一、概述 117
二、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 117
第二节 创伤院前急救 118
一、创伤现状 118
二、创伤死亡三个高峰 118
三、创伤院前急救的任务 118
四、创伤院前急救流程 120
第三节 创伤现场急救基本技术 120
一、出血与止血 120
二、包扎 123
三、固定 126
四、搬运 128
第四节 创伤患者的转运技术 129
一、陆地转运 129
二、水上、海上和空中转运 129
第五节 灾难性事故和大批量伤员的院前急救 131
一、健全政府领导机构 131
二、保障通讯联络 132
三、医疗救护的组织与任务 132
四、卫生防疫 132
五、后勤保障 132
第六节 特殊情况下的创伤现场急救 132
一、头部损伤 132
二、胸部损伤 133
三、腹部损伤 133
四、挤压伤的现场急救 133
五、高原地区创伤现场急救 133
六、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的现场急救 134
第13章 灾害现场救治&都定元 137
一、灾害现场救治 137
二、创伤性呼吸心搏骤停与复苏 140
三、创伤院前急救“金原则” 141
第14章 伤情评估与拣伤分类&都定元 143
一、准备 143
二、初步评估 145
三、拣伤分类 147
第15章 外伤的初始评估与处置——台湾地区专家经验&刘二豪 徐榆堡 153
一、前言 153
二、首要评估(primary survey)的ABCDE与急救(resuscitation) 153
三、首要评估的辅助 154
四、次要评估(secondary survey) 154
五、次要评估的辅助 155
六、最终照顾(definitive care) 155
第16章 呼吸道管理&都定元 156
一、呼吸道的重要性与呼吸道管理的紧迫性 156
二、气道评估 156
三、气道管理技术与器材 157
四、面罩通气 157
五、气管内插管 158
六、困难气道的辅助处理 160
七、插管中监护和插管后确认 162
八、小结 163
第17章 休克的处理&周学武 刘良明 165
第一节 失血性休克 165
一、临床表现 165
二、处理 166
第二节 创伤性休克 169
一、固定骨折 169
二、补充血容量 169
三、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169
四、镇痛和镇静 169
五、抗生素的使用 170
第三节 梗阻性休克 170
一、临床表现 170
二、处理 170
第四节 心源性休克 170
一、临床表现 170
二、处理 170
第五节 神经源性休克 171
一、临床表现 171
二、处理 171
第六节 脓毒性休克 171
一、临床表现 171
二、处理 171
第18章 复苏(输液、输血和血液代用品)&周学武 刘良明 173
第一节 液体复苏 173
一、复苏溶液的种类 173
二、液体复苏方法 175
第二节 输血 176
一、输血的适应证、途径和注意事项 176
二、紧急输血 176
三、大量输血 177
四、自体输血 177
五、红细胞成分血 178
六、血小板成分血 178
七、血浆成分血 178
八、凝血因子制品 179
第三节 血液代用品 179
一、无基质血红蛋白 179
二、脂质体包封血红蛋白 180
三、全氟碳化合物 180
第19章 院前转运与途中处理&都定元 182
一、决策患者转运 182
二、现场急救报告 183
三、转运工具和人员 184
四、现场搬运及注意事项 185
五、转运途中观察与处理 185
六、空中转运的特殊问题 186
七、转运后交接 187
八、记录和法律文书 187
第20章 创伤院前急救护理&魏力 189
第一节 概述 189
一、创伤院前急救护理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189
二、创伤院前急救护理内容 190
三、创伤院前急救技术 191
四、护士在创伤院前救治中角色要求 192
第二节 院前伤情评估与护理 193
一、创伤等级 193
二、院前创伤评分的应用 193
三、护理评估与救护 193
第三节 创伤后呼吸道管理 194
一、创伤后呼吸道管理的特点及意义 195
二、促进呼吸顺畅的护理措施 195
第四节 休克与复苏的护理 196
一、概述 196
二、病情评估 196
三、休克与复苏护理要点 197
第五节 转运与途中监护 197
一、常用的搬运方法 197
二、常用的转运工具与特点 198
三、转运中的监测与护理 199
第六节 创伤院前心理护理 199
一、创伤后心理反应特点 199
二、心理护理 200
三、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 200
第四篇 创伤医学总论 204
第21章 创伤急救原则&李占飞 白祥军 204
一、创伤急救的时效性原则 204
二、创伤急救的整体性原则 205
三、创伤急救的损伤控制原则 206
四、创伤中心的建设与完善的创伤救援体系保障 207
第22章 创伤重症救治系统&康焰 王波 210
第一节 重症医学与创伤 210
一、重症创伤患者的管理模式 210
二、重症创伤救治中的多学科协作 210
三、重症创伤患者的管理 211
第二节 重症创伤监护 213
一、制订与实施合理的监护方案 213
二、临床常见的监测内容 213
第三节 重症创伤救治 216
一、镇痛镇静治疗 216
二、创伤控制性复苏 216
三、挤压伤/挤压综合征的管理 217
四、创伤患者的营养支持 218
五、应激性高血糖控制 218
第23章 创伤损伤控制技术&李维勤 沈骁 220
第一节 损伤控制技术理念的形成历史 220
第二节 严重损伤后的致死三联症 221
一、低体温 221
二、凝血障碍 222
三、酸血症 222
第三节 损伤控制技术的概述 222
一、初期简化手术 222
二、重症监护室复苏治疗 223
三、液体复苏 224
四、确定性修复和重建手术 226
五、损伤控制性手术的适应证和排除标准 226
第四节 损伤控制后的转运和后送 227
第五节 各部位损伤控制性技术和确定性处理技术 228
一、颅脑损伤的处理 228
二、颈部损伤处理 228
三、胸部损伤处理 229
四、腹部损伤 230
五、四肢、脊柱和骨盆的损伤 232
第六节 结语 233
第24章 创伤急救技术&易成腊 白祥军 235
第一节 开放气道和通气 235
第二节 液体复苏 236
第三节 心肺脑复苏 237
第四节 创伤的院前急救 238
一、创伤的现场伤情估计 238
二、创伤的现场急救 238
三、伤员的搬运和后送 240
第25章 创伤性休克&刘良明 242
第一节 创伤休克的发病因素与临床类型 242
第二节 创伤休克的病理生理特点 242
一、休克后血流动力学紊乱的病理生理基础 242
二、创伤休克后心脏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发生机制 243
三、休克血管低反应性发生及其机制 247
四、休克后微循环功能障碍发生机制 248
五、休克后器官功能障碍特点 251
第三节 创伤休克的临床表现 252
一、一般情况及意识变化 252
二、皮肤 252
三、脉搏和动脉血压 252
四、尿量 253
第四节 创伤休克的早期诊断与程度判定 253
早期诊断 253
第五节 创伤休克的预防及现场急救 253
一、预防 253
二、现场急救 254
第六节 创伤休克的早期救治 254
一、容量复苏 254
二、输血 254
三、抗休克药物使用 255
第26章 创伤补液&白祥军 陈驾君 259
第一节 体液平衡的生理基础 259
一、水平衡 259
二、电解质的平衡 260
三、渗透压平衡 260
四、酸碱平衡 261
五、肾脏在维持体液平衡中的作用 261
第二节 创伤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61
一、水、钠代谢紊乱 261
二、钾代谢紊乱 263
三、钙代谢异常 264
四、磷代谢异常 265
五、镁代谢异常 265
第三节 创伤后酸碱平衡紊乱 266
一、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266
二、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268
三、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270
四、严重创伤患者酸碱平衡失调特点 270
第四节 创伤补液原则 271
一、创伤早期液体复苏专家共识 271
二、酸碱失衡调节 273
三、电解质失衡调节 273
第27章 创伤补液——台湾地区专家经验&林杏麟 李维哲 277
一、晶体输液的演进 277
二、胶体溶液的演进 278
三、血液制剂(浓缩红细胞输液、血浆及血小板)的使用 279
四、失血量与输液的评估 279
五、休克及过度输液后产生之致命并发症 280
六、高级创伤救命术及损害控制 282
七、可允许的低血压(permissive hypotension) 283
八、输液策略 283
九、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transfusion protocol) 283
十、复苏的终止 283
十一、结语 284
第28章 创伤输血——大陆专家经验&白祥军 陈驾君 286
第一节 临床输血基础 286
一、血液的组分及生理功能 286
二、血型与临床输血 287
第二节 全血输注 289
一、全血输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89
二、全血输注的缺点 289
第三节 成分输血 289
一、成分输血的优点 290
二、主要血液成分制品的临床应用 290
第四节 临床自体血回输 296
一、储存式自体血回输 296
二、回收式自体血回输 296
三、稀释性自体血回输 297
第五节 输血不良反应 297
一、输血不良反应 297
二、输血传播疾病 299
第六节 临床安全用血 300
一、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300
二、向血库申请用血 300
三、输血过程中的监护 300
四、临床安全用血 300
第七节 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原则 301
一、交叉配血前的输血原则 301
二、不宜大量输注全血 301
三、合理搭配成分输血 301
四、损伤控制复苏 302
五、制订合理有效的大量紧急输血方案 302
第29章 创伤输血管理——大陆专家经验&汪德清 306
第一节 创伤输血的用血管理 306
一、创伤输血的审批与接收 306
二、创伤输血的告知与适应证 307
三、创伤输血的输血前检查和风险规避 307
四、创伤输血的应急配血流程 308
五、创伤输血的核查、发放与记录 308
六、创伤输血的反应反馈 309
第二节 创伤救治的输血治疗 309
一、创伤后凝血紊乱 309
二、大量输血时血液制品的选择 310
三、关于急诊情况下的输血前检测和O型血的使用 312
第三节 创伤输血治疗新策略 312
一、常规输血策略 312
二、预设大剂量输血模式的提出 313
三、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314
第四节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314
第五节 创伤救治相关的通用血液制品 318
一、通用型红细胞 318
二、通用型血浆 318
第六节 创伤救治中的单采治疗 320
一、血浆置换 320
二、红细胞置换术 322
三、全血置换 322
四、细胞单采术 323
五、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 323
六、干细胞治疗 323
第七节 创伤输血的信息化管理 323
第30章 创伤输血——台湾地区专家经验&王尚煜 徐榆堡 326
一、前言 326
二、何时该给予输血治疗 326
三、输血的给予方式 326
四、大量输血 327
五、伤害控制复苏原则 328
六、结语 328
第31章 创伤麻醉&米卫东 330
第一节 创伤病理生理学改变及特点 330
一、现代创伤的特点 330
二、创伤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330
第二节 创伤患者的术前评估与急救 331
一、伤情的评估 331
二、麻醉前急救 333
第三节 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 336
一、麻醉前用药 336
二、麻醉方法选择 337
第四节 术中监测及并发症 341
一、术中监测 341
二、并发症的防治 342
第32章 外伤非手术疗法&袁国庆 徐榆堡 345
一、前言 345
二、适应证 345
三、腹部钝伤 346
四、介入性放射治疗 347
五、穿刺伤 347
六、结论 347
第33章 创伤急救手术学&易成腊 白祥军 349
第一节 呼吸道急救手术 349
一、环甲膜穿刺、切开术 349
二、气管切开术 350
第二节 体腔穿刺、引流术 350
一、胸腔穿刺术 350
二、胸腔闭式引流术 351
三、心包穿刺术 352
四、腹腔穿刺术 352
五、腹腔灌洗术 353
第三节 血管切开及有创监测技术 353
一、静脉切开、插管及有创监测技术 353
二、动脉穿刺、插管及有创血压监测技术 356
第四节 部位创伤手术 357
第34章 创伤代谢&李峰 黎君友 359
第一节 能量代谢的有关概念与测定 359
一、能量消耗的有关概念 359
二、能量测定的方法及分类 359
第二节 严重创伤引起的能量代谢改变 361
一、严重创伤患者的能量代谢特点 361
二、严重创伤时的神经、内分泌与细胞因子反应 361
第三节 创伤后物质代谢改变 362
一、糖代谢改变 362
二、脂肪代谢改变 363
三、蛋白质代谢改变 364
四、创伤后维生素代谢的改变 367
五、创伤后微量元素的代谢改变 367
第四节 脓毒症的代谢改变 368
一、蛋白质与氨基酸代谢改变 368
二、糖代谢改变 370
三、脓毒症时的脂肪代谢 372
第35章 创伤营养学——大陆地区专家经验&李峰 黎君友 375
第一节 创伤患者的营养需要 376
一、创伤患者的能量需求 376
二、氮的需求 377
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 377
四、三大营养素的分配 378
第二节 创伤患者营养途径的选择 379
一、肠外营养 379
二、胃肠内营养 383
第三节 创伤后器官功能不全的营养支持 388
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营养支持治疗 388
二、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营养支持治疗 388
三、急性肝功能不全的营养支持治疗 389
四、心功能不全的营养支持治疗 389
第四节 创伤患者的营养评价 389
一、人体测量 389
二、临床检查 390
三、实验室检查 390
四、免疫功能检查 391
五、综合营养评定 391
六、营养风险与筛查 391
第36章 外伤营养学——台湾地区专家经验&韩吟宜 张子明 394
一、外伤的病理生理 394
二、营养改变外伤所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 395
三、创伤营养支持的基本施行原则 398
四、不同种类的外伤患者的营养支持策略 399
五、结论 401
第37章 创伤感染及防治&梁华平 姚咏明 403
第一节 基本概念 403
一、感染(infection) 403
二、外科感染(surgical infection) 404
三、菌血症(bacteremia) 404
四、毒血症(toxaemia) 404
五、败血症(septicemia) 404
六、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 404
七、脓毒症(sepsis) 404
八、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404
第二节 创伤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404
一、主要病原微生物的演变 404
二、创伤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及入侵途径 405
三、菌量计数的临床意义 405
第三节 创伤后化脓性感染 406
一、临床表现 406
二、诊断 406
三、治疗方案及原则 406
第四节 创伤后非芽胞厌氧菌感染 406
一、病因 406
二、临床特点 407
三、诊断 408
四、治疗 408
第五节 创伤后肠源性感染 409
一、病因 409
二、临床表现 410
三、防治 410
第六节 创伤后破伤风 41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411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411
三、预防 412
四、治疗 412
第七节 创伤后气性坏疽 41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413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413
三、治疗 414
四、预防 414
第八节 创伤感染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415
一、给药时机 415
二、抗菌药物选择 415
三、剂量 416
四、疗程 416
五、给药途径 417
六、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417
第38章 创伤微生物学&于勇 420
一、创伤后侵入人体的微生物 420
二、创伤后微生物侵入人体的影响因素 422
三、创伤感染病原菌的变迁与现状 423
第39章 创伤诊断学&唐杰 吕发勤 427
第一节 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诊断 427
一、腹部实质性器官创伤 427
二、腹部空腔器官创伤 430
第二节 胸部创伤的影像学诊断 430
一、心脏及胸部大血管创伤 430
二、血气胸及气管、肺创伤 431
第三节 软组织、外周血管和外周神经创伤的影像学诊断 433
一、软组织损伤 433
二、周围血管损伤 433
三、外周神经损伤 434
第四节 骨折和关节创伤的影像学诊断 435
一、骨折 435
二、关节创伤 435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创伤的影像学诊断 436
一、创伤性脑出血 436
二、脑挫裂伤及脊髓损伤 436
第40章 分子创伤学&周元国 戴双双 439
第一节 分子创伤学概论 439
一、分子生物学及分子创伤学的概念 439
二、分子创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440
三、分子创伤学研究有关的几个基础问题 442
四、基因组、蛋白质组研究在分子创伤学研究中的意义 445
第二节 创伤反应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452
一、创伤反应和创伤耐受差异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452
二、创伤反应分子在创伤后的变化和作用 455
三、创伤反应分子的表达和调控 461
四、创伤愈合的分子机制 467
第三节 创伤后细胞因子等在创伤预警和诊断中的意义 470
一、细胞因子 470
二、急性期蛋白 472
三、miRNA 472
四、其他分子 473
第四节 创伤的基因治疗及基因工程产品应用 474
一、基因工程概念 474
二、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方法 474
三、基因工程产品在创伤中的应用 479
四、创伤的基因治疗 480
第五节 创伤的医学预防 487
一、创伤医学预防的基础 487
二、创伤医学预防的措施 488
三、创伤医学预防的意义 489
第41章 创伤护理概述及创伤护理基本原则&朱京慈 492
第一节 创伤护理概述 492
一、创伤护理学科的起源与发展 492
二、创伤护理学的任务与研究范畴 494
第二节 创伤护理的基本原则 494
一、一体化原则 494
二、时效性原则 495
三、有序性原则 495
四、动态性原则 496
五、整体性原则 496
六、个体化原则 496
七、早期康复原则 497
八、信息化管理原则 497
第42章 创伤后心理障碍问题&李敏 499
第一节 急性应激障碍 499
一、临床表现 499
二、诊断 500
三、鉴别诊断 500
四、治疗 501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501
一、临床表现 502
二、诊断 502
三、鉴别诊断 503
四、治疗 504
第三节 创伤相关的心理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505
一、应激源 505
二、个体的易感性 505
三、生物学基础 506
第五篇 创伤医学各论 510
第43章 交通伤&周继红 510
第一节 概论 510
第二节 交通医学 514
一、交通医学的定义 514
二、交通医学内容简介 514
第三节 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 520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与定义 520
二、道路交通伤的分类 521
三、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简介 522
第四节 铁路交通伤流行病学 532
一、铁路交通事故概述 532
二、铁路交通事故的原因与危险因素 533
三、铁路交通伤的特点 534
四、铁路道口事故 535
第五节 航空交通伤流行病学 535
一、空难原因与航空飞行安全 536
二、航空交通伤特点 537
第六节 水运交通伤流行病学 537
一、水运交通事故的定义 537
二、水运交通伤 538
第44章 烧伤&黄跃生 541
第一节 热烧伤 541
一、烧伤的临床过程 541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542
三、现场急救 544
四、烧伤的早期处理 544
五、烧伤创面的处理 545
六、全身性感染的防治 547
七、常见内脏并发症的防治 548
第二节 电烧伤和化学烧伤 549
一、电烧伤 549
二、化学烧伤 550
第45章 多发伤&卢正茂 薛绪潮 方国恩 553
第一节 多发伤的概论 553
一、多发伤的定义 553
二、易与多发伤混淆的其他相关的损伤概念 553
三、多发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554
四、创伤的发生机制 554
五、多发伤病理生理反应 555
六、多发伤的临床特征 557
第二节 创伤严重度评估和评分系统 558
一、院前评分 558
二、院内评分 559
第三节 多发伤的评估及救治 560
一、现场评估 560
二、多发伤的救治 561
第四节 多发伤救治中的损伤控制性手术策略 565
一、多发伤救治中的损伤控制手术理念 565
二、损伤控制的理论基础 565
三、损伤控制手术的适应证 567
四、治疗严重多发伤的损伤控制手术策略 567
五、损伤控制中的计划性再手术 568
第46章 复合伤&徐永刚 韩希望 杜工亮 570
第一节 概论 570
一、复合伤的定义 570
二、复合伤的复合效应 570
三、临床特征及诊断 571
四、救治原则 571
第二节 特殊复合伤 572
一、烧伤复合伤 572
二、烧冲复合伤 573
三、化学性复合伤 573
四、放射性复合伤 574
五、创伤复合伤 574
六、瓦斯爆炸复合伤 575
第47章 颅脑创伤&江基尧 包映晖 577
第一节 颅脑损伤受伤机制和伤情分类 577
一、损伤方式 577
二、损伤机制 578
三、伤情分类 578
第二节 原发性和继发性颅脑损伤 578
一、头皮伤 578
二、颅骨骨折 578
三、脑损伤 579
四、诊断要点 582
五、治疗 583
第三节 颅脑损伤并发症及后遗症 584
一、颅骨骨髓炎 584
二、脑膜炎 584
三、脑脓肿 584
四、脑膨出 584
五、颅骨缺损 584
六、外伤性癫痫 584
七、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585
八、外伤后颅内低压综合征 585
九、脑创伤后综合征 585
第48章 头部外伤病患之神经重症加护照顾&蔡翊新 587
第一节 前言 587
第二节 神经监测 587
一、神经学检查及生理监测 588
二、颅内压监测(ICP monitor) 588
三、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TCD) 588
四、颈静脉窦氧饱和度(jugular bulb oxygen saturation,SjvO2) 588
五、神经电生理监测(neurophysiology monitoring) 588
六、脑部氧饱和度(brain oxygen saturation monioring,rSO2) 589
七、脑内氧分压(PbO2)、二氧化碳分压(PbCO2)及酸碱值(pH)的监测 589
八、神经代谢监测(neurometabolic monitoring) 589
第三节 颅内压及脑灌流压的操控 589
一、脑灌流压的调控 589
二、颅内高压之避免与处置 590
第四节 处理颅内压升高的危急路径及步骤 593
第五节 神经重症加护药物使用 594
一、镇静剂及神经肌肉阻断剂 594
二、镇静剂 595
三、止痛剂 597
四、戒断症候群 598
五、神经肌肉阻断剂 598
第六节 严重头部外伤 600
结论 602
第49章 面部创伤&王吉昌 606
第一节 诊断及评估 606
一、病史及症状 606
二、体格检查 606
三、放射学检查 607
第二节 面部创伤整形外科原则 607
一、急诊生命支持 607
二、急诊整形手术的原则 607
第三节 面部创口处理 608
一、麻醉 608
二、局部冲洗 608
三、清洗与消毒 608
四、清创探查 608
五、止血 608
六、伤口闭合 609
第四节 术后处理 611
第50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李永平 613
第一节 概论 613
第二节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 614
一、窒息 614
二、出血 614
三、包扎 615
四、运送 615
五、防治感染 615
第三节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615
一、闭合性损伤 615
二、开放性损伤 615
三、特殊部位软组织损伤的处理特点 616
第四节 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 617
一、牙损伤 617
二、牙槽骨损伤 617
三、上颌骨骨折 617
四、下颌骨骨折 619
五、颧骨、颧弓骨折 620
六、颞下颌关节脱位 620
第51章 眼部创伤&张基勋 姜笃银 623
第一节 眼外伤概述 623
一、眼球结构的特殊性及眼外伤的严重性 623
二、眼外伤的分类 623
三、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点 623
四、眼外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624
五、眼外伤的防治 624
第二节 机械性眼外伤 624
一、眼眶创伤 624
二、眼睑创伤 625
三、泪器创伤 626
四、眼球创伤 627
五、眼外肌创伤 632
第三节 眼部化学伤 632
第四节 眼部热烧伤 633
第五节 眼部辐射伤 633
一、红外线损伤 633
二、紫外线损伤 633
三、电离辐射伤 634
四、微波辐射伤 634
第52章 耳部创伤&刘磊 姜笃银 636
第一节 概论 636
一、病因及分类 636
二、耳部创伤临床特点 636
三、耳部创伤的处置 637
第二节 外耳创伤 637
一、应用解剖 637
二、耳廓及外耳道外伤 637
三、创伤后耳廓缺损的处理 638
四、耳廓再造术 639
五、外耳道狭窄 640
第三节 中耳创伤 640
一、应用解剖 640
二、鼓膜外伤 642
三、听骨链损伤 643
四、中耳气压伤 643
第四节 内耳创伤 644
一、应用解剖 644
二、内耳功能检查 645
三、内耳气压性损伤 645
四、声创伤 646
第五节 颞骨骨折及面神经瘫痪 647
一、颞骨及面神经解剖 647
二、颞骨骨折 648
三、外伤性面神经瘫痪 649
第53章 鼻部创伤&徐永刚 刘晖 贾艳萍 652
第一节 鼻应用解剖学 652
一、外鼻 652
二、鼻腔 652
三、鼻窦 653
第二节 鼻骨骨折 654
一、临床表现 654
二、检查 654
三、诊断 654
四、治疗 654
第三节 鼻窦骨折 654
一、上颌窦骨折 654
二、额窦骨折 655
三、筛窦骨折 655
四、蝶窦骨折 656
第四节 视神经管骨折 656
一、临床表现 656
二、诊断 656
三、治疗 656
第五节 脑脊液鼻漏 657
一、病因 657
二、临床表现 657
三、诊断 657
四、治疗 657
第54章 咽喉部创伤&徐永刚 刘晖 贾艳萍 659
第一节 咽部灼伤 659
一、病因 659
二、临床表现 659
三、检查 659
四、治疗 659
第二节 喉部创伤 659
一、闭合性喉外伤 660
二、开放性喉外伤 660
三、喉烫伤或烧灼伤 661
四、喉插管损伤 661
第55章 颈椎损伤 663
第一节 创伤性寰枕关节脱位&韩岳 夏群 663
一、解剖特点 663
二、损伤机制 664
三、分型 664
四、临床表现 664
五、诊断 664
六、治疗 665
第二节 寰椎骨折&韩岳 夏群 667
一、解剖特点 667
二、损伤机制 667
三、分型 667
四、临床表现 667
五、诊断 667
六、治疗 668
第三节 齿状突骨折&黄洪超 夏群 669
一、解剖特点 669
二、损伤机制及骨折类型 670
三、临床表现 670
四、诊断 670
五、治疗 670
第四节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刘艳成 夏群 673
一、解剖结构 673
二、分类 673
三、临床表现 673
四、诊断 673
五、治疗 674
第五节 Hangman骨折&黄洪超 夏群 675
一、解剖学特点 676
二、受伤机制 676
三、分类 676
四、临床表现 676
五、影像学表现 676
六、诊断 677
七、治疗 677
第六节 颈椎爆裂骨折&刘艳成 夏群 677
一、致伤机制 677
二、临床表现 678
三、治疗 678
第七节 颈椎脱位与关节突关节骨折&张继东 夏群 679
一、解剖特点 679
二、损伤机制 680
三、影像学表现 680
四、临床症状 680
五、治疗 681
第八节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张继东 夏群 682
一、发病机制 682
二、颈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682
三、影像学表现 682
四、治疗 683
第56章 脊柱脊髓损伤 685
第一节 脊髓与马尾神经损伤&白剑强 夏群 685
一、脊髓解剖特点 685
二、脊髓损伤的分类及损伤机制 686
三、脊柱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 687
四、脊髓损伤神经功能的评定 688
五、脊髓损伤的治疗 689
六、脊柱脊髓损伤合并症的处理 691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护理&范萍 693
一、院前的急救护理 693
二、入院后的护理 693
三、手术前的护理 693
四、功能障碍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694
第三节 脊髓损伤康复&李耀民 夏群 696
一、脊髓损伤与全身功能障碍的关系 696
二、脊髓损伤平面与功能预后的关系 697
三、康复治疗时机 697
四、物理治疗与作业治疗 698
五、康复治疗方法 698
六、康复治疗潜力 698
七、康复治疗特色 698
八、康复治疗展望 698
第四节 颈胸段损伤&宁尚龙 夏群 699
一、解剖特点 699
二、损伤机制 699
三、分类 699
四、临床表现 699
五、诊断 700
六、治疗 700
第五节 胸椎损伤&宁尚龙 夏群 701
一、解剖特点 701
二、损伤机制 702
三、分类 702
四、临床表现 702
五、诊断 703
六、治疗 703
第六节 胸腰段损伤&苗军 杨强 夏群 705
一、解剖特点 705
二、致伤因素及机制 705
三、分类 706
四、临床表现 707
五、诊断 708
六、治疗 708
第七节 骶尾椎损伤&刘越 夏群 710
一、应用解剖 711
二、损伤机制 712
三、骶骨骨折 712
四、尾骨骨折 715
第八节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纪经涛 夏群 716
一、病理生理 717
二、症状与体征 717
三、诊断 717
四、治疗 718
第九节 脊柱脊髓火器伤&纪经涛 夏群 721
一、损伤机制 721
二、分类 722
三、临床特点 722
四、诊断 722
五、治疗 722
六、脊柱脊髓火器伤预后 723
第57章 胸部创伤&林一丹 石应康 726
第一节 肋骨骨折 727
第二节 血胸 728
第三节 气胸 729
第四节 气管、主支气管损伤 730
第五节 膈肌损伤 731
第六节 肺损伤 732
第七节 创伤性窒息 732
第58章 胸腔镜手术在胸部创伤的角色&张金池 734
一、简介 734
二、在诊断上的应用 734
三、在治疗上的应用 734
四、并发症 735
五、结论 735
第59章 心脏外伤&吴旭 737
第一节 心脏及心包穿透伤 737
一、心脏穿透伤的病理生理 737
二、心脏创伤的诊断 738
三、心脏创伤的治疗 740
第二节 心脏钝性损伤 742
一、心脏钝性损伤的病理生理 743
二、心脏钝性损伤的诊断 743
三、心脏钝性损伤的治疗 744
第三节 胸部大血管损伤 745
一、主动脉损伤 745
二、锁骨下动脉损伤 745
三、奇静脉损伤 746
第60章 肺损伤——大陆专家经验&吴旭 749
一、肺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749
二、肺损伤的治疗 751
三、肺爆震伤 752
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752
五、空气栓塞 754
章后点评台湾地区专家经验&周宜平 755
第61章 食管及气管损伤&吴旭 757
第一节 食管损伤 757
一、食管外伤 757
二、食管腐蚀伤 759
第二节 胸部气管及大支气管损伤 759
一、气管及大支气管损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760
二、气管及大支气管损伤及治疗 761
第62章 肝胆创伤&傅晓辉 杨广顺 方国恩 764
第一节 肝脏损伤机制 764
第二节 肝外伤的分类和分级 765
第三节 肝外伤的影像学诊断 765
一、肝外伤的超声检查 765
二、肝外伤的CT检查 765
第四节 肝外伤的治疗策略 767
第五节 肝外伤的非手术治疗 767
一、非手术治疗 767
二、远期处理 768
第六节 肝外伤的介入治疗 769
第七节 肝外伤的手术治疗 769
一、肝外伤的手术指征 769
二、损伤控制理论在肝外伤救治中的应用 769
三、切口和控制出血 769
四、肝周纱布填塞 770
五、肝脏外伤确定性手术 770
第八节 胆管系统外伤的处理原则 772
第63章 脾脏损伤&罗天航 薛绪潮 方国恩 774
一、概述 774
二、脾脏损伤病因及发病机制 774
三、脾脏损伤分类、分级 775
四、临床表现 775
五、诊断 776
六、鉴别诊断 778
七、治疗 778
第64章 钝性脾脏外伤——台湾地区专家经验&吴汐淇 782
一、前言 782
二、文献探讨 782
三、钝性脾脏外伤 783
四、脾脏血管栓塞术的争议 785
五、脾脏血管栓塞术后并发症 785
六、脾脏血管栓塞术后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786
七、结语 786
第65章 胃及小肠损伤&聂明明 毕建威 方国恩 790
第一节 胃外伤 790
一、概述 790
二、分类及分级 790
三、临床表现 791
四、诊断 791
五、治疗 791
第二节 小肠及肠系膜外伤 792
一、概述 792
二、损伤原因和类型 792
三、分级 793
四、临床表现 793
五、诊断 793
六、治疗 793
第66章 十二指肠及胰腺损伤 796
第一节 十二指肠损伤&邵成浩 郑楷炼 胡先贵 方国恩 796
一、十二指肠损伤概述 796
二、十二指肠损伤的发病机制及特点 796
三、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症状 797
四、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 797
五、十二指肠损伤程度的判断 798
六、十二指肠损伤的治疗 798
七、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799
八、十二指肠损伤的预后 800
第二节 胰腺损伤&邵成浩 胡先贵 方国恩 800
一、胰腺损伤的分类 800
二、胰腺损伤的临床表现 800
三、胰腺损伤的诊断 801
四、实验室检查 801
五、胰腺损伤的严重度评估 802
六、胰腺损伤的治疗 802
第67章 结肠和直肠损伤&张卫 方国恩 805
第一节 概述 805
第二节 病因及检查 805
一、损伤原因 805
二、诊断 805
第三节 手术处理原则 806
一、手术方法选择 806
二、腹腔内感染的防治 806
第四节 结直肠不同部位损伤的处理 806
一、结肠损伤 806
二、直肠肛管损伤 807
第68章 泌尿系统损伤和男性生殖器损伤 812
第一节 肾脏损伤&徐永刚 姜亚卓 程永毅 812
一、肾脏的解剖 813
二、肾脏损伤的机制 813
三、肾损伤的分级与分类 814
四、诊断 815
五、治疗 820
六、肾血管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822
七、肾损伤的合并症处理及死亡率 824
第二节 输尿管损伤&徐永刚 杜双宽 程永毅 827
一、病因 827
二、病理生理 828
三、诊断 828
四、治疗 829
五、预防 830
第三节 膀胱损伤&徐永刚 杜双宽 任伟 程永毅 831
一、病因 831
二、病理生理 831
三、诊断 831
四、治疗 833
五、并发症 833
第四节 尿道损伤&徐永刚 孙羿 程永毅 834
一、病因 834
二、病理生理 835
三、临床表现 836
四、诊断 836
五、治疗 837
六、并发症 839
第五节 男性生殖器损伤&徐永刚 邹铁军 程永毅 839
一、阴茎损伤 839
二、阴囊及内容物损伤 843
三、前列腺、精囊损伤 845
第69章 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外伤病患&廖御佐 林子忻 848
一、前言 848
二、急性肾损伤 848
三、外伤与急性肾损伤 849
第70章 骨盆骨折&陈旭 赵喆 唐佩福 852
一、概述 852
二、应用解剖 852
三、损伤机制 855
四、骨盆骨折的急救流程 856
五、骨盆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 862
六、骨盆骨折的闭合复位技术 865
七、总结 872
第71章 体干穿刺伤的诊断与处置原则&简立建 876
一、前言 876
二、初步结果 876
三、体干部穿刺伤病患紧急评估处置的原则 877
四、急诊紧急开胸术 880
五、穿刺伤或枪伤伤口的处置 880
六、结论 882
第72章 上肢损伤&张英泽 张冰 884
第一节 肩胛带损伤 884
一、锁骨骨折 884
二、肩胛骨骨折 891
三、肩锁关节脱位 895
四、胸锁关节脱位 896
五、肩关节上方悬吊复合体 897
第二节 肱骨近端骨折及盂肱关节脱位 899
一、肱骨近端骨折 899
二、盂肱关节脱位 911
第三节 肱骨干骨折 913
第四节 肱骨远端骨折 920
第五节 肘关节创伤 930
一、解剖 931
二、尺骨鹰嘴骨折 931
三、尺骨冠突骨折 934
四、桡骨头骨折 938
五、肘关节脱位 944
六、肘关节恐怖三联症 946
第六节 前臂骨折 948
一、普通前臂骨折 948
二、Galeazzi骨折 954
三、Monteggia骨折 956
第七节 桡骨远端骨折 958
一、解剖 958
二、骨折分类 959
三、手术适应证 959
四、非手术治疗 961
五、手术治疗 961
第73章 手及腕部损伤&张英泽 张冰 971
第一节 手部开放性创伤急救原则 971
一、现场处理和转运 971
二、创伤的类型及特点 972
三、手部开放性损伤的处理原则 972
第二节 清创与创面闭合 973
一、清创术 973
二、皮片移植 973
三、皮瓣修复 974
第三节 特殊类型损伤 979
一、皮肤撕脱伤 979
二、高压注入伤 980
三、热挤压伤 981
四、人畜咬伤 982
第四节 手部肌腱损伤 983
一、概述 984
二、肌腱修复技术 988
三、自体肌腱游离移植 991
四、腱鞘和滑车的修复重建 992
五、同种异体肌腱移植 992
六、屈肌腱损伤修复 993
七、伸肌腱损伤修复 997
八、特殊部位肌腱损伤及治疗方法 1003
第五节 手腕部骨折 1005
一、概述 1005
二、掌骨骨折 1007
三、指骨骨折 1013
四、腕舟状骨骨折 1015
第74章 下肢骨折与脱位&陈允震 1023
第一节 髋关节脱位 1023
一、髋关节周围解剖 1023
二、髋关节后脱位 1025
三、髋关节前脱位 1028
第二节 股骨骨折 1029
一、股骨颈骨折 1029
二、股骨转子间骨折 1039
三、股骨干骨折 1044
第三节 踝关节韧带损伤及关节不稳 1049
第四节 足部骨折 1055
一、距骨骨折 1055
二、跟骨骨折 1057
三、Lisfranc损伤(涉及跖跗关节复合体的骨性或韧带损伤) 1060
第75章 膝关节创伤&张英泽 王庆贤 王飞 1066
第一节 膝关节周围骨折 1066
一、股骨远端骨折 1066
二、髌骨骨折 1072
三、胫骨平台骨折 1077
第二节 膝部韧带损伤 1084
一、膝部韧带损伤的分类 1084
二、膝部韧带损伤的检查、诊断和功能评定 1085
三、膝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1090
四、前交叉韧带损伤 1092
五、后交叉韧带损伤 1093
六、膝关节脱位 1095
七、治疗 1096
第三节 髌股关节不稳 1097
第四节 关节软骨和半月板的损伤 1099
一、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 1099
二、自体软骨细胞移植 1099
三、马赛克自体骨软骨移植成形术 1099
四、关节清理术和微骨折治疗全层关节软骨缺损 1099
五、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 1100
六、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缝合术 1103
七、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 1103
第76章 踝部骨折脱位&张英泽 张奉琪 1107
一、踝关节骨折脱位概述 1107
二、踝关节的解剖 1107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1109
四、踝关节损伤分类 1110
五、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 1115
六、踝关节骨骺损伤 1118
七、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 1121
八、陈旧性踝关节骨折与脱位 1123
第77章 周围神经损伤&姜保国 1125
第一节 概论 1125
一、周围神经的解剖 1125
二、神经损伤后的病理变化 1125
三、神经损伤的分类 1126
四、神经损伤的致病因素 1126
五、临床表现与诊断 1126
六、治疗 1126
第二节 上肢神经损伤 1129
一、臂丛神经损伤 1129
二、桡神经损伤 1129
三、正中神经损伤 1130
四、尺神经损伤 1131
第三节 下肢神经损伤 1131
一、坐骨神经损伤 1131
二、腓总神经损伤 1132
三、胫神经损伤 1132
第78章 体表软组织损伤&白祥军 杨帆 1134
第一节 软组织损伤的分类 1134
一、按伤口的致伤机制分类 1134
二、按伤口的污染程度分类 1135
三、按皮肤是否完整分类 1135
四、按软组织损伤的变化过程分类 1136
五、按伤情程度 1136
第二节 紧急处理措施 1136
一、初步评估伤情 1136
二、控制外出血 1136
三、保护伤口 1136
四、固定和转运 1136
第三节 特殊检查 1137
一、影像学检查 1137
二、实验室检查 1137
三、探查性手术 1137
第四节 诊断、评分和分型 1137
一、原发伤 1137
二、合并伤 1137
第五节 治疗 1138
一、控制出血 1138
二、抗休克治疗 1138
三、清创手术 1138
四、负压封闭引流术 1139
五、药物治疗 1139
六、伤口换敷 1139
七、其他治疗 1139
第六节 软组织损伤的并发症及防治 1139
一、休克 1139
二、感染 1140
三、挤压综合征 1140
四、骨筋膜室综合征 1140
五、MODS 1140
第79章 全身血管损伤&陆清声 魏小龙 景在平 1142
第一节 血管损伤概述 1142
一、血管损伤的原因 1142
二、血管损伤的分类 1142
三、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 1143
四、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 1143
五、血管损伤的并发症 1144
六、血管损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144
七、血管损伤的救治 1145
第二节 腹部大血管损伤 1145
一、腹部大血管损伤概述 1146
二、腹膜后血管的Feliciano分区 1146
三、腹部大血管损伤的临床表现 1146
四、腹部大血管损伤的诊断 1146
五、腹部大血管损伤的治疗 1146
第三节 四肢血管损伤 1148
一、主要伤型及致伤机制 1148
二、血管损伤病理分类及临床表现 1149
三、四肢血管伤的诊断 1149
四、四肢血管伤的救治 1150
五、肢体血管损伤的腔内治疗 1154
第四节 医源性血管损伤 1154
一、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发生率 1154
二、医源性血管损伤分类 1154
三、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处理 1154
第80章 现代战伤特点及早期救治&赖西南 1157
一、前言 1157
二、现代常规武器概述 1157
三、现代常规武器致伤机制与特点 1159
四、现代战伤早期救治原则与技术 1169
第81章 (冷)冻(损)伤&张基勋 姜笃银 1178
第一节 非冻结性冷伤 1178
一、冻疮 1178
二、战壕足和水浸足(手) 1178
第二节 冻结性冷伤 1179
一、冻结性冷伤对机体造成的影响 1179
二、局部冻结性冷伤(冻伤) 1181
三、全身冻结性冷伤(冻僵) 1181
四、治疗 1182
五、预防 1182
第82章 运动性损伤&徐永刚 孙正明 凌鸣 董向辉 1184
第一节 半月板损伤 1184
一、半月板的结构及功能 1185
二、半月板损伤机制 1185
三、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1185
四、半月板损伤的治疗 1187
第二节 前交叉韧带损伤 1188
一、前交叉韧带的解剖与功能 1188
二、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 1189
三、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 1189
四、治疗 1189
第三节 后交叉韧带损伤 1190
一、后交叉韧带的解剖与功能 1190
二、后交叉韧带的损伤机制 1190
三、后交叉韧带损伤诊断 1190
四、治疗 1191
第四节 膝内侧韧带损伤 1192
一、膝内侧韧带的解剖与功能 1192
二、膝内侧韧带损伤的机制 1192
三、膝内侧副韧带的诊断及分类 1192
四、治疗 1192
五、术后处理 1193
第五节 膝后外侧角损伤 1193
一、解剖与生物学功能 1193
二、损伤机制 1193
三、诊断 1193
四、治疗 1194
第六节 肩锁关节损伤 1195
一、解剖结构特点 1195
二、损伤机制 1195
三、肩锁关节损伤的分类 1195
四、治疗 1195
第七节 肩袖损伤 1195
一、肩袖的解剖及功能 1196
二、肩袖损伤原因 1196
三、诊断 1196
四、治疗 1197
第八节 尺侧副韧带损伤 1197
一、尺侧副韧带的解剖和功能 1197
二、尺侧副韧带的损伤机制 1197
三、诊断 1198
四、治疗 1198
第九节 网球肘 1198
一、病因病理 1199
二、诊断 1199
三、治疗 1199
第十节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1199
一、解剖概述 1199
二、损伤的原因及分型 1199
三、诊断 1200
四、治疗 1200
第十一节 关节软骨损伤 1200
一、关节软骨的解剖与功能 1201
二、关节软骨损伤机制 1201
三、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 1201
四、治疗 1201
第83章 突发灾害性创伤(地震,工矿事故等) 1205
第一节 突发灾害的定义及影响&石应康 石锐 屠重棋 1205
一、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1205
二、突发灾害对社会、经济及人口健康的影响 1206
第二节 突发灾害性创伤的特点&石应康 赵晓丹 1207
第三节 突发灾害性创伤的应急救援体系概述&石应康 赵晓丹 1208
第四节 突发灾害性创伤的现场急救模式和原则&石应康 张闻力 屠重棋 1211
一、各国突发灾害现场急救模式的特点 1211
二、突发灾害性创伤现场急救的原则 1212
第五节 突发灾害性创伤的院内急救模式&石应康 刘洋 屠重棋 1213
一、欧洲国家创伤院内急救模式 1213
二、北美地区创伤院内急救模式 1215
三、亚洲地区创伤院内急救模式 1216
第六节 突发灾害性创伤的后勤保障&石应康 朱赟 1217
第84章 毒蛇咬伤&何忠杰 曲楠 1220
一、概述 1220
二、发病机制 1220
三、临床表现 1221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222
五、诊断 1222
六、治疗 1222
七、预后 1225
八、预防与自救 1225
第85章 昆虫叮(螫)伤与动物咬伤&何忠杰 曲楠 1227
第一节 昆虫叮(螫)伤 1227
一、蜘蛛咬伤 1227
二、蜜蜂和黄蜂螫伤 1228
第二节 动物咬伤 1228
一、哺乳动物咬伤(狂犬病) 1228
二、水生动物蜇咬伤 1231
第86章 台湾地区毒蛇咬伤与蛇毒蛋白的研究&吴哲侃 1234
一、绪论 1234
二、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讨论 1235
三、台湾六大毒蛇分类与分布介绍 1237
四、蛇咬伤的医疗及急救处置原则 1239
五、台湾毒蛇蛇毒蛋白的生理生化研究 1244
六、台湾蛇毒基础研究成就 1245
七、结语 1247
第87章 自伤和自杀损伤&王魏 王兴蕾 姜笃银 1249
第一节 自伤行为 1249
一、自伤的概念和分类 1249
二、自伤相关概念辨析和诊断 1250
三、自伤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1251
四、自伤者的身心特征和行为动机 1252
五、急诊急救处理 1253
六、创伤救治 1254
七、身心治疗干预 1259
第二节 自杀损伤 1261
一、自杀的概念及分类 1262
二、自杀的影响因素及鉴定方法 1262
三、自杀过程 1264
四、自杀方式 1264
五、自杀的救助 1264
六、自杀的预防和保护措施 1266
第六篇 创伤并发症 1270
第88章 失血性休克——大陆地区专家经验&刘良明 周学武 1270
第一节 创伤引起失血性休克的原因 1270
第二节 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1270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1270
二、微循环改变 1271
三、体液性介质和细胞因子改变 1271
四、细胞代谢改变 1272
五、内脏器官功能损害 1272
第三节 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1272
一、休克代偿期 1272
二、休克抑制期 1273
第四节 失血性休克的分级 1273
第五节 失血性休克的监测 1273
一、一般指标 1273
二、血流动力学指标 1274
三、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1274
四、氧输送(DO2)和氧消耗(VO2) 1274
五、动脉血气分析 1275
六、碱缺失 1275
七、动脉血乳酸 1275
八、胃肠黏膜内pH 1275
九、出凝血功能 1275
第六节 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1275
一、控制出血 1275
二、维持气道畅通和吸氧 1275
三、补充血容量 1276
四、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1276
五、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1276
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1276
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 1276
八、细胞保护药物 1277
第89章 出血性休克——台湾地区专家经验&陈石池 1279
一、前言 1279
二、生理病理变化 1279
三、主要出血来源 1279
四、出血量的分级 1280
五、休克评估 1280
六、急救复苏 1281
七、结语 1284
第90章 出血和凝血&白祥军 杨帆 1286
第一节 出血 1286
一、出血的方式 1286
二、出血的原因 1287
三、常见并发症 1288
四、院前急救措施 1288
第二节 凝血 1289
一、正常凝血机制 1289
二、凝血途径 1289
三、创伤性凝血病 1290
第三节 出血和凝血的监测 1290
一、出血的监测 1290
二、凝血功能的监测 1291
三、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 1292
第四节 院内救治 1292
一、损伤控制理论 1293
二、病因治疗 1293
三、自体血回输 1295
第91章 脓毒性休克&杨策 蒋建新 1297
第一节 脓毒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1297
第二节 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1297
一、炎症反应失控 1297
二、免疫功能障碍 1298
三、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1299
第三节 脓毒性休克的治疗 1302
一、液体复苏 1302
二、血管加压药物 1303
三、糖皮质激素 1303
四、活化蛋白C 1304
五、抗感染药物 1304
六、中药提取物 1305
第92章 创伤脓毒症&姚咏明 林洪远 1307
第一节 脓毒症相关概念及定义 1307
一、概述 1307
二、概念及定义 1308
三、临床意义 1309
第二节 发病机制 1309
第三节 脓毒症诊断新标准及分阶段诊断系统 1315
第四节 脓毒症治疗新指南 1317
第93章 中毒性休克&徐永刚 郭伟 姬新才 1325
一、发病机制 1325
二、病理生理 1325
三、中毒性休克的分期 1328
四、临床表现 1328
五、诊断 1328
六、治疗 1329
七、预防 1331
第94章 心功能不全&徐永刚 周朝霞 姬新才 1332
一、概念 1332
二、病理生理 1332
三、病因及诱因 1334
四、临床表现 1334
五、辅助检查 1335
六、诊断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