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 供药学类专业用 第2版 案例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郝丽莉,傅南琳主编;赵文静等副主编;刁云鹏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8491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31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 供药学类专业用 第2版 案例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中医学基础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2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3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6
一、整体观念 6
二、辨证论治 8
第三节 中医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9
一、类比 9
二、司外揣内 10
三、以常衡变 10
四、归纳演绎 10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2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2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2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7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8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9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1
第三章 藏象 25
第一节 概述 25
第二节 五脏 25
一、心 25
二、肺 27
三、脾 28
四、肝 30
五、肾 32
第三节 六腑 35
一、胆 35
二、胃 36
三、小肠 36
四、大肠 36
五、膀胱 37
六、三焦 37
第四节 奇恒之腑 37
一、脑 38
二、女子胞 38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38
一、五脏之间的关系 38
二、六腑之间的关系 41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41
第四章 气血津液 44
第一节 气 44
一、气的概念 44
二、气的生成 44
三、气的运行 45
四、气的功能 45
五、气的分类 46
第二节 血 48
一、血的概念 48
二、血的生成 48
三、血的运行 48
四、血的功能 48
第三节 津液 49
一、津液的概念 49
二、津液的代谢 49
三、津液的功能 50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50
一、气与血的关系 50
二、津液与血的关系 51
第五章 经络 52
第一节 概述 52
一、经络的概念 52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52
三、经络的作用 53
四、经络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54
第二节 十二经脉 55
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55
二、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 56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 56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56
五、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 57
第三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61
一、十二经别 61
二、十五别络 62
三、十二经筋 62
四、十二皮部 62
第四节 奇经八脉 62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62
二、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 63
三、任督脉的分布 63
第六章 体质 65
第一节 体质的形成与分类 65
一、体质理论的形成 65
二、体质分类 67
第二节 影响体质的因素 70
一、先天因素 70
二、年龄因素 70
三、性别差异 71
四、饮食因 71
五、劳逸因素 71
六、情志因素 71
七、地理因素 71
八、疾病针药因素 72
第三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72
一、体质与养生 72
二、体质与病因 73
三、体质与病机 73
四、体质与辨证 74
五、体质与治疗 74
第七章 病因 76
第一节 外感病因 77
一、六淫 77
二、疠气 81
第二节 内伤病因 82
一、七情内伤 82
二、饮食所伤 83
三、劳逸所伤 84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84
一、痰饮 84
二、瘀血 85
第八章 发病与病机 88
第一节 发病 88
一、正邪的基本概念 88
二、正邪在发病中的作用 88
三、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89
第二节 病机 90
一、邪正盛衰 91
二、阴阳失调 92
三、气血津液失常 93
第九章 诊法 96
第一节 望诊 96
一、望全身 97
二、望局部 100
三、望舌 105
第二节 闻诊 110
一、听声音 110
二、嗅气味 113
第三节 问诊 113
一、问诊方法 113
二、问诊内容 114
三、问现在症状 115
第四节 切诊 120
一、脉诊 120
二、按诊 124
第十章 辨证 126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26
一、表里辨证 127
二、寒热辨证 128
三、虚实辨证 130
四、阴阳辨证 132
五、八纲辨证之间的相互关系 133
第二节 脏腑辨证 134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134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35
三、脾与胃病辨证 137
四、肝与胆病辨证 139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40
六、脏腑兼病辨证 142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143
一、气病辨证 144
二、血病辨证 145
三、气血同病辨证 146
四、津液病辨证 148
第十一章 预防康复及治则 151
第一节 预防与康复 151
一、未病先防 151
二、既病防变 152
三、康复 152
第二节 治则 154
一、治病求本 154
二、扶正祛邪 156
三、调整阴阳 157
四、三因制宜 157
第十二章 针灸学基础 160
第一节 腧穴总论 160
一、腧穴的概念 160
二、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160
三、腧穴的作用 161
四、特定穴 162
五、腧穴定位方法 163
第二节 针灸方法 164
一、针法 164
二、灸法 166
三、电针法 167
第三节 拔罐法 168
一、罐的种类 168
二、罐的吸附方法 168
三、拔罐方法 168
四、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 168
五、拔罐法注意事项 169
附 常见病辨证论治 169
第二篇 中药学 176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176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储存 180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180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181
一、植物药的采收 181
二、动物药及矿物药的采收 182
第三节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182
一、饮片常见的变质现象 183
二、引起饮片质量变异的因素 183
三、饮片的储存方法 184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186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 187
第二节 炮制方法 189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192
第一节 四气 192
一、四气的含义 192
二、四气的确定 192
三、四气的临床意义 193
第二节 五味 193
一、五味的含义 194
二、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194
三、五味理论的临床意义 194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95
一、升降浮沉的含义 195
二、升降浮沉的确定 195
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96
第四节 归经 196
一、归经的含义 196
二、归经的确定 197
三、归经的临床意义 197
第五节 毒性 198
一、毒性的含义 198
二、影响毒性的因素 198
三、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198
第五章 中药的应用 200
第一节 中药的配伍 200
一、配伍内容 200
二、应用原则 201
第二节 用药禁忌 201
一、配伍禁忌 202
二、妊娠用药禁忌 202
三、服药饮食禁忌 202
四、证候用药禁忌 203
第三节 中药的用药剂量 203
一、药物方面 203
二、应用方面 203
三、患者方面 204
第四节 中药的用法 204
一、汤剂常规煎法 204
二、汤剂特殊煎法 205
三、服药方法 205
第六章 解表药 207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207
麻黄 207
桂枝 208
紫苏叶 209
生姜 209
荆芥 210
防风 211
羌活 211
白芷 212
细辛 212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213
薄荷 213
牛蒡子 214
蝉蜕 215
桑叶 215
菊花 216
葛根 217
柴胡 218
升麻 218
第七章 清热药 221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221
石膏 222
知母 222
栀子 223
芦根 224
天花粉 224
淡竹叶 225
夏枯草 226
决明子 226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227
黄芩 227
黄连 228
黄柏 229
龙胆 230
苦参 230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231
金银花 231
连翘 232
大青叶 233
板蓝根 233
蒲公英 234
鱼腥草 234
穿心莲 235
野菊花 235
射干 235
山豆根 236
绵马贯众 237
白头翁 237
马齿苋 237
大血藤 238
败酱草 238
重楼 239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239
生地黄 240
玄参 240
牡丹皮 241
赤芍 241
紫草 242
水牛角 242
第五节 清虚热药 243
青蒿 243
地骨皮 244
第八章 泻下药 246
第一节 攻下药 246
大黄 246
芒硝 248
芦荟 248
第二节 润下药 249
火麻仁 249
郁李仁 249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250
甘遂 250
牵牛子 251
第九章 祛风湿药 253
第一节 祛风湿散寒药 253
独活 253
蕲蛇 254
木瓜 255
川乌 255
威灵仙 256
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 257
秦艽 257
防己 258
桑枝 258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259
桑寄生 259
五加皮 260
第十章 化湿药 262
广藿香 262
苍术 263
厚朴 264
砂仁 264
豆蔻 265
第十一章 利水渗湿药 267
茯苓 267
猪苓 268
泽泻 268
薏苡仁 269
车前子 270
滑石 270
木通 271
通草 272
海金沙 272
萆薢 273
茵陈 273
金钱草 274
虎杖 274
第十二章 温里药 276
附子 276
干姜 277
肉桂 278
吴茱萸 279
小茴香 279
花椒 280
丁香 280
第十三章 理气药 282
陈皮 282
枳实 283
木香 284
香附 284
青皮 285
川楝子 286
薤白 286
乌药 287
第十四章 消食药 289
山楂 289
神曲 290
麦芽 290
鸡内金 291
莱菔子 291
第十五章 驱虫药 293
使君子 293
苦楝皮 294
槟榔 294
第十六章 止血药 297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297
地榆 297
小蓟 298
大蓟 298
白茅根 299
槐花 299
侧柏叶 300
苎麻根 300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301
三七 301
茜草 302
蒲黄 302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303
白及 303
仙鹤草 303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304
艾叶 304
第十七章 活血化瘀药 306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306
川芎 306
延胡索 307
郁金 308
姜黄 308
乳香 309
没药 309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310
丹参 310
红花 311
桃仁 312
益母草 312
牛膝 313
鸡血藤 314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314
土鳖虫 314
马钱子 315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316
水蛭 316
莪术 317
三棱 317
第十八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320
第一节 化痰药 320
半夏 321
天南星 321
芥子 322
旋覆花 323
川贝母 323
浙贝母 324
瓜蒌 325
桔梗 325
竹茹 326
海藻 326
昆布 327
第二节 止咳平喘药 327
桑白皮 327
葶苈子 328
苦杏仁 329
紫苏子 329
百部 330
紫菀 330
款冬花 330
枇杷叶 331
白果 331
第十九章 安神药 334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334
朱砂 334
磁石 335
龙骨 336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337
酸枣仁 337
柏子仁 337
远志 338
首乌藤 338
第二十章 平肝息风药 340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340
石决明 341
牡蛎 341
赭石 342
蒺藜 342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343
牛黄 343
羚羊角 344
钩藤 344
天麻 345
地龙 345
全蝎 346
蜈蚣 347
僵蚕 347
第二十一章 开窍药 349
麝香 349
冰片 350
苏合香 351
石菖蒲 352
第二十二章 补虚药 354
第一节 补气药 354
人参 355
西洋参 356
党参 357
太子参 358
黄芪 358
白术 359
药 360
甘草 360
大枣 361
第二节 补阳药 361
鹿茸 362
淫羊藿 363
肉苁蓉 363
巴戟天 364
杜仲 364
续断 365
菟丝子 365
沙苑子 366
补骨脂 366
益智仁 367
蛤蚧 367
冬虫夏草 368
第三节 补血药 368
熟地黄 369
当归 369
白芍 370
何首乌 371
阿胶 371
龙眼肉 372
第四节 补阴药 372
北沙参 373
南沙参 373
百合 374
麦冬 374
天冬 375
石斛 375
玉竹 376
黄精 376
枸杞子 377
女贞子 377
龟甲 378
鳖甲 378
第二十三章 收涩药 381
山茱萸 381
五味子 382
乌梅 383
海螵蛸 383
桑螵蛸 384
诃子 384
肉豆蔻 385
莲子 386
芡实 386
第二十四章 其他药 389
第一节 涌吐药 389
常山 389
第二节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390
雄黄 390
硫黄 390
蛇床子 391
第三节 拔毒化腐生肌药 391
轻粉 392
炉甘石 392
硼砂 393
第三篇 方剂学 395
第一章 方剂学概述 395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 395
一、治法与辨证 395
二、常用治法 396
第二节 方剂的分类 397
一、病证分类法 397
二、病因分类法 397
三、脏腑分类法 398
四、组成分类法 398
五、功能分类法 398
第三节 方剂的组成与剂型 398
一、方剂的组成 398
二、常用剂型 400
第四节 方剂的用法 403
一、煎药法 403
二、服药法 403
第二章 解表剂 406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406
麻黄汤 406
桂枝汤 407
小青龙汤 408
九味羌活汤 408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409
银翘散 409
桑菊饮 410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410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411
败毒散 411
第三章 泻下剂 414
大承气汤 414
大黄牡丹汤 416
温脾汤 416
麻子仁丸 417
黄龙汤 417
第四章 和解剂 420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420
小柴胡汤 420
蒿芩清胆汤 421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422
四逆散 422
逍遥散 422
痛泻要方 423
第三节 调和寒热剂 424
半夏泻心汤 424
第四节 表里双解剂 425
大柴胡汤 425
葛根黄芩黄连汤 426
第五章 清热剂 428
第一节 清气分热剂 428
白虎汤 428
竹叶石膏汤 429
第二节 清营凉血剂 429
清营汤 430
犀角地黄汤 430
第三节 清热解毒剂 431
黄连解毒汤 431
普济消毒饮 432
仙方活命饮 432
第四节 清脏腑热剂 433
导赤散 433
龙胆泻肝汤 434
清胃散 434
玉女煎 435
左金丸 435
第五节 清虚热剂 436
青蒿鳖甲汤 436
第六节 清热祛暑剂 437
清暑益气汤 437
第六章 温里剂 440
理中丸 440
吴茱萸汤 441
小建中汤 441
四逆汤 442
当归四逆汤 443
第七章 补益剂 445
第一节 补气剂 445
四君子汤 445
参苓白术散 446
补中益气汤 447
玉屏风散 447
生脉散 448
第二节 补血剂 449
四物汤 449
当归补血汤 450
第三节 气血双补剂 450
八珍汤 450
归脾汤 451
炙甘草汤 451
第四节 补阴剂 452
六味地黄丸 452
左归丸 453
一贯煎 454
百合固金汤 455
第五节 补阳剂 455
肾气丸 455
右归丸 456
第六节 阴阳双补剂 457
地黄饮子 457
第八章 固涩剂 460
牡蛎散 460
真人养脏汤 461
四神丸 461
金锁固精丸 462
缩泉丸 462
固冲汤 463
完带汤 463
第九章 安神剂 466
朱砂安神丸 466
天王补心丹 467
酸枣仁汤 467
甘麦大枣汤 468
第十章 开窍剂 470
安宫牛黄丸 470
紫雪 471
至宝丹 472
苏合香丸 472
第十一章 理气剂 475
第一节 行气剂 475
越鞠丸 475
半夏厚朴汤 476
枳实薤白桂枝汤 476
第二节 降气剂 477
苏子降气汤 477
定喘汤 477
旋覆代赭汤 478
第十二章 理血剂 481
第一节 活血祛瘀剂 481
桃核承气汤 481
血府逐瘀汤 482
补阳还五汤 483
温经汤 484
生化汤 484
第二节 止血剂 485
十灰散 485
小蓟饮子 486
第十三章 治风剂 489
川芎茶调散 489
独活寄生汤 490
牵正散 490
消风散 491
羚角钩藤汤 492
镇肝熄风汤 492
天麻钩藤饮 493
第十四章 治燥剂 496
杏苏散 496
桑杏汤 497
清燥救肺汤 498
麦门冬汤 499
第十五章 祛湿剂 502
平胃散 502
藿香正气散 502
茵陈蒿汤 503
八正散 504
三仁汤 504
二妙散 505
五苓散 505
真武汤 505
实脾散 506
萆薢分清散 506
第十六章 祛痰剂 510
二陈汤 510
温胆汤 511
清气化痰丸 511
小陷胸汤 512
贝母瓜蒌散 512
半夏白术天麻汤 513
第十七章 消食剂 516
保和丸 516
健脾丸 516
第十八章 驱虫剂 519
乌梅丸 519
肥儿丸 520
主要参考文献 523
中药药名笔画索引 525
中药药名拉丁索引 527
方剂名笔画索引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