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中医信息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秦玉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538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中医信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绪论 1
第一章 实用中医信息学概论 1
第一节 信息泛论 1
一、信息 1
(一)信息的定义 1
(二)信息的特征 3
(三)信息的作用 4
(四)信息的度量 5
(五)信息、数据、情报、文献 6
二、信息媒体 8
(一)信息媒体的定义 8
(二)信息媒体的功能 9
(三)信息媒体的类型 9
(四)多媒体与流媒体 10
三、信息技术 12
四、信息系统 13
五、信息科学 13
第二节 实用中医信息学的概念 14
一、中医信息的含义 14
二、何谓实用中医信息学 14
第三节 为什么要学习实用中医信息学 15
一、中医信息的作用 15
(一)学习的导师 15
(二)提高的阶梯 15
(三)科研的向导 16
二、现代科技信息发展的特点 16
三、中医信息的现况 18
第一节 中医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 20
第二章 中医信息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20
第二节 版本研究与校勘工作对中医信息的净化作用 21
一、版本研究与中医信息的真赝 21
(一)版本目录的作用 22
1.综合性版本目录 22
2.医籍版本目录 26
(二)辨伪工作的价值 31
(三)辑复佚书的贡献 33
(四)通人论述的意义 34
(五)选择版本的一般规律 36
二、校勘工作与中医信息的优劣 37
(一)古籍非校不可读 37
(二)医籍校勘的成就 38
1.隋唐两大校勘家 38
2.宋代的官方校书 39
3.明代的私人校书 40
4.清儒校书的成绩 41
5.近人校勘的医书 43
(三)精校刊本的选择 44
1.利用目录书 45
2.注重校刻者 45
3.研读序例 45
4.涉猎书评 45
第三节 中医信息工作的萌芽与发展 45
一、目录书的产生与发展 46
二、类书、丛书与集注的编撰 47
第四节 中医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展望 50
一、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 55
第三章 网络时代的中医信息 55
第一节 跨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55
二、中国信息高速公路规划 56
(一)基本目标 56
(二)三金工程 57
(三)金字工程 58
1.金智工程 58
2.金卫工程 58
3.中国金药网 60
三、信息港的建设 62
(一)信息港建设的原则 62
(三)信息港系统的功能 63
(四)天津信息港的建设 63
(二)信息港的主要特色 63
四、校园网 65
五、数字地球 67
第二节 Internet--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 70
一、Internet概述 70
(一)TCP/IP协议 72
(二)万维网(WWW) 73
(三)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74
(四)Internet域名系统 76
(五)浏览器 78
1.Intrnet Explorer 5.0 78
2.东方网神浏览器 80
(六)在线翻译 80
2.《金山词译.net2001专业版》 81
1.《金山词霸.net中日英版》 81
3.《东方快车3000》 82
(七)下载与上载 83
1.下载(Download) 83
(1)网际快车(FlashGet) 84
(2)网络蚂蚁(NetAnts) 84
2.上载(Upload) 85
(八)共享公用软件 87
(九)电子邮件(E-mail) 87
(十)电子公告牌(BBS) 89
(十一)新闻组(Usenet) 92
(十二)网上寻呼(ICQ) 93
1.IRC 95
(十三)网上聊天(IRC) 95
2.ChinaIRC 96
3.Microsoft Chat 97
4.Web聊天 97
(十四)网络安全 98
1.瑞星杀毒软件2001版 99
2.金山毒霸.net(钻石会员版) 99
3.天网防火墙个人版 100
4.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2001.2.5中文版 100
二、数据库 101
(一)万方数据系统(Wanfangdata) 101
(二)DIALOG系统 102
(三)中国中医药数据库系统工程 102
(四)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102
(七)中国期刊网 103
(六)中国药品专利文献库 103
(五)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 103
(八)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 104
(九)失效专利文摘数据库 104
(十)全国医药企业及产品数据库 104
(十一)PubMed 104
三、数字人体 104
四、远程医学 105
(一)远程医学的崩芽与发展 106
(二)中国的远程医学概况 107
五、远程教学 109
六、虚拟现实 111
七、数字图书馆 114
八、电子期刊 117
九、电子商务 119
(一)Internet商务标准 119
(二)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120
(三)电子商务法制建设 121
第三节 Internet--中医信息的新载体 123
下篇 各论 127
第四章 中医信息媒体的类型 127
第一节 纸质型信息媒体 127
一、图书 127
(一)教科书 127
(二)专著 128
(三)丛书、全书、集注 128
(四)论文集、专题讲座汇编 132
(五)工具书 133
1.辞典 134
(1)《中国医学大辞典》 134
(2)《简明中医辞典》 134
(3)《中医大辞典》 135
(4)《中医药学大辞典》 136
(5)《中药大辞典》 136
(6)《中药辞海》 137
(8)《中医医学人名志》 138
(2)《医学读书志》 139
(1)《四库全书总目》 139
(3)《医籍考》 139
2.目录书 139
(7)《中国医学外文著述书目1656~1962》 140
(6)《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 140
(8)《中国分省医籍考》 140
(5)《四部总录·医药编》 140
(4)《宋以前医籍考》 140
(11)《中国医籍通考》 141
(10)《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141
(12)《中国丛书综录》 141
(9)《三百种医籍录》 141
3.索引 142
(1)《黄帝内经章句索引》 143
(2)《中医经典索引》 143
4.类书 144
(1)《太平圣惠方》 145
(2)《圣济总录》 145
(3)《普济方》 146
(4)《古今医统大全》 147
(5)《证治准绳》 147
(6)《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 148
(7)《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148
(8)《杂病源流犀烛》 150
(9)《类证治裁》 150
(10)《杂病广要》 150
(11)《医方类聚》 151
(12)《东医宝鉴》 151
(13)《本草纲目·附方分类选编》 151
(14)《永乐大典》 152
(15)《中华大典》 152
5.百科全书 153
(1)《中国大百科全书》 153
(2)《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15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155
(2)《中国百科年鉴》 155
6.年鉴 155
(3)《中国中医药年鉴》 156
(4)《中国药学年鉴》 156
(5)《中国医药年鉴》 157
7.大成 157
(1)《黄帝内经研究大成》 158
(2)《中华本草》 159
8.手册、汇编 159
(1)《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料手册(1949~1999)》 160
(2)《常用国家基本药物手册》 160
(3)《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 161
9.表谱 161
(1)《新中国大博览》 162
(2)《中国医史年表》 16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大事记(1949~1983)》 163
(4)《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大事记》 163
二、期刊 164
(一)杂志 165
(二)学报 166
(三)述评杂志 166
(四)报纸 167
(五)文摘 168
1.以书籍形式出版的期刊文摘 169
(1)《中药研究文献摘要》 169
(2)《中医药文摘选编》 170
(1)《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171
(2)《中国药学文摘》 171
2.定期连续出版的期刊文摘 171
(3)《国内医药信息总览》 172
(1)《中国科技期刊中医药文献索引(1949~1986)》 173
1.以书籍形式出版的期刊索引 173
(7)《中医方剂大辞典》 173
(六)索引 173
(2)《中国史学论文索引》 174
(3)《五十年来针灸文献(中文)索引(1908~1958)》 175
(4)《医学史论文资料索引(1903~1978)》 176
2.定期连续出版的期刊索引 177
(1)《全国报刊索引》 177
(2)《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78
(3)《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 179
(4)《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82
(七)公报、通报 183
1.《发明专利公报》 183
2.《科学通报》 184
3.《中国学术会议文献通报》 184
4.《中国学位论文通报》 184
5.《专利文献通报·医疗卫生》 184
三、会议文献 185
(一)会议类型 185
(二)会议文献 186
四、政府出版物 188
1.《中医药教育法规全书》 188
4.《中国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指南》 189
2.《新药品种资料汇编(1998年1~7月)》 189
3.《药典通讯》 189
5.《建国40年中医药科技成就》 190
五、标准文献 190
(一)标准 191
(二)标准文献 193
1.标准的分类体系 194
2.国家颁布的中医药标准概览 194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 195
(2)经穴部位 196
(3)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197
(2)《中国标准化》 198
(1)《中国药品标准》 198
3.国内标准文献的检索工具 19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198
(3)《中国标准化年鉴》 199
(4)《中国国家标准汇编》 199
六、学位论文 199
七、专利文献 200
(一)专利 201
(二)专利文献 203
1.国际专利分类表(IPC) 204
2.专利文献检索工具 211
(1)《中国药品专利》 211
(2)《中国专利索引》 212
(4)《专利文献通报·医疗卫生》 213
(3)《全国专利文献馆藏联合目录》 213
八、产品样本 214
(1)《全国中成药产品集》 215
(2)《全国药厂大全》 215
九、科技报告 216
十、科技档案 216
十一、广告 216
第二节 非纸质型信息媒体 218
一、缩微型信息媒体 218
二、视听型信息媒体 219
(一)听觉资料 219
1.录音磁带 219
2.录像磁带 220
1.电影片 220
2.幻灯片 220
(三)声像资料 220
(二)视觉资料 220
2.激光唱盘 220
1.投影胶片 220
3.激光视盘 221
4.数字影碟 221
三、机读型信息媒体 221
(一)磁盘 221
(二)光盘 221
1.只读光盘 222
(3)《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TCMLARS)光盘》 223
(4)《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 223
(5)《中华中医药文献光盘库·本草医方类·珍藏善本》 223
(2)《中国大百科全书》光盘1.1版 223
(1)《四库全书》(CD-ROM) 223
(6)《中华医典》 224
(7)《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专题文献数据库·医药系列光盘》 224
(8)《常用中草药》 224
(9)《中国中医药光盘图书馆·针灸全录》 224
(10)《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十周年学术大会集萃》 225
(11)《中华传统功法精品》 225
2.可写光盘 225
3.可擦写光盘 225
4.只读数字多功能光盘 225
5.可重复写入数字多功能光盘 225
(三)网上数据库 225
3.关键词 227
2.主题词 227
1.分类语言 227
一、中医信息寻找的原则 227
第一节 中医信息寻找的原则与方法 227
第五章 中医信息的寻找 227
(一)熟悉检索语言 227
4.序号标识 228
(二)五先五后原则 228
1.先近后远 228
2.先内后外 228
3.先易后难 228
4.先简后繁 228
2.追溯法 229
第二节 利用图书馆 229
3.循环法 229
1.系统检索法 229
二、中医信息寻找的方法 229
5.先本专业而后其他专业 229
一、分类目录的利用 231
(一)怎样利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231
(二)怎样利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 249
(三)怎样利用“十进分类法” 253
二、书名目录的利用 257
(一)如何使用笔画笔形排检法 257
(二)如何使用汉语拼音字母排除法 258
(三)如何使用四角号码排检法 258
三、著者目录的利用 259
四、主题目录的利用 260
(一)主题词 260
1.《汉语主题词表》 261
2.《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262
(二)关键词 264
第三节 利用二次文献 265
一、怎样寻找图书文献 265
(一)1949年以前出版中医图书的寻找 265
(二)1949年以后出版中医图书的寻找 267
1.《全国总书目》 267
2.《全国新书目》 267
3.《全国新书目·电子网络版》 269
4.《中国国家书目回溯数据库系统(1949~1987)》 269
5.《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快报》 269
6.《新华书目报》 269
二、怎样寻找期刊资料 270
三、怎样寻找其他信息 271
第四节 Internet网上浏览 272
一、注意力 273
二、利用浏览器 273
三、搜索引擎 275
(一)WWW目录搜索 275
1.搜狐 276
2.Yahoo!中国 277
(二)搜索引擎网站 277
(三)集成搜索引擎 279
(四)其他搜索引擎 279
第六章 中医信息的选择 281
第一节 中医信息选择的原则 281
一、实用性原则 281
三、灵活性原则 282
二、系统性原则 282
四、预见性原则 283
第二节 中医信息选择的方法 283
一、请教专家 283
二、利用书评 284
三、参考新书介绍 285
第七章 中医信息的阅读 287
第一节 目的与计划 287
第二节 识字与读书 288
第三节 精读与泛读 289
第四节 分类与集中 291
一、怎样加强理解力 293
(一)博学 293
第五节 理解与记忆 293
(二)审问 294
(三)慎思 296
1.比较鉴别 296
2.综合归纳 296
3.集思广益 297
(四)明辨 298
(五)笃行 299
二、怎样提高记忆力 301
(一)心理准备 301
(二)系统识记 302
(三)分布识记 303
(四)尝试重视 304
(五)自觉联想 304
3.类比联想 305
2.相反联想 305
1.接近联想 305
(六)机械识记 306
第八章 中医信息的积累 307
第一节 书写读书笔记 307
一、提纲式笔记 307
二、论题式笔记 308
三、摘要式笔记 308
(一)概述性摘要 309
(二)引语式摘要 309
(三)节录式摘要 310
(四)综合性摘要 311
四、心得笔记 312
第二节 编写文献综述 313
第三节 使用文献卡片 315
第四节 数据库的建立 317
第九章 中医信息的评价 319
第一节 可靠性的判断 319
第二节 先进性的判断 323
第三节 适用性的判断 325
第十章 中医信息的发布 327
第一节 中医论文的写作 327
一、中医论文的特点 327
(一)科学性 327
(二)继承性 328
(三)独创性 328
(四)论证性 329
(五)规范性 329
(一)前置部分 330
二、中医论文的结构 330
(二)主体部分 332
(三)附录部分 333
(四)结尾部分 334
三、学位论文的标准 334
(一)学士学位论文 334
(二)硕士学位论文 334
(三)博士学位论文 335
四、写作论文的技法 335
(一)题目的推敲确定 336
(二)提纲的编制拟定 336
第二节 中医论文的交流 337
一、非正式交流 337
(三)初稿的撰写修改 337
二、正式发表 338
第三节 利用Internet交流 339
一、创建网站或主页 339
二、参加新闻组讨论 340
三、利用电子公告牌 341
附录 342
一、全国主要中医期刊简介 342
二、台港及外国传统医学期刊选录 362
三、现存医学丛书选目 363
四、国家制定颁布的医药卫生标准概览 368
五、Internet传统医学网址一览 372
六、网络日常用语掇拾 374
主要参考文献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