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经疑难解读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内经疑难解读
  • 李国清等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3889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634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6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经疑难解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素问 3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3

天真 3

徇齐 登天 4

术数 作劳 5

浆 耗 时 生乐 7

虚邪贼风 真气 9

高下 朴 11

德全不危 12

天癸 太冲脉 13

长极 15

地道不通 15

阴阳和 16

泻 17

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17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19

缓形 19

逆奉 19

使华英成秀 20

冬至重病 21

容平 22

下 22

明 邪害空窍 精 23

施 25

恶气不发 菀槁 26

未央绝灭 28

身无奇病 28

焦满 29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30

佩 31

内格 32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33

九州 十二节 33

传精神 35

服天气 36

静则多言 37

因于气 37

四维相代 39

坏都 40

其若不容 41

偏沮 41

足生大丁 42

俞气化薄 43

魄汗未尽 44

形乃困薄 45

风客淫气 46

肠澼为痔 46

因而大饮 47

强力 47

圣度 48

阳强 49

大骨气劳 49

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50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51

?按? 51

平久脉法 54

阴阳 54

收受 56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57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治病必求于本 57

清阳 浊阴 62

精归化 63

壮火 少火 64

涌泄 65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66

寒伤形,热伤气 67

寒胜则浮 68

满脉去形 69

血气之男女 70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 71

七损八益 72

阴气自半 75

同出而名异 76

可待衰而已 78

泻之于内 79

按而收之 80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81

阴阳离合 81

然其要一也 82

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82

搏而勿浮 84

中为阴 84

阴阳别论篇第七 85

四经 十二从 85

胃脘之阳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87

二阳 发心脾 不得隐曲 88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 90

阴阳结斜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91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阳加于阴谓之汗 92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95

膻中 95

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96

三焦 97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100

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 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 100

五气 102

罢极之本 102

至阴 105

几十一藏,取决于胆 106

关格 107

五脏生成篇第十 109

草兹 109

八溪 朝夕 110

肝受血而能视 111

大谷十二分 小溪 111

先建其母 112

徇蒙招尤 113

五脏之象,可以类推 五脏相音 114

得之醉而使内 116

上坚而大 117

凡相五色之奇脉 117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119

奇恒之腑 119

满实 119

察其下 120

异法方异论篇第十二 121

陵居 华食 121

毒药 122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124

移精变气 祝由 124

伸宦 此恬儋之世,邪不能深入也 125

理色脉而通神明 127

草苏草荄 127

逆从 129

去故就新 129

治之极于一 130

闭户塞牖 131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132

汤液醪醴 132

伐取得时,故能至坚 133

必齐 134

神不使 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134

极微极精 亦何暇不早乎 标本 136

其魄独居 精孤于内,气耗于外 形不可与衣相保 138

平治于权衡 去宛陈莝 精以时服 巨气 141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145

奇恒 145

道在于一 146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 147

容色 149

色夭 149

上为逆,下为从 150

孤为逆,虚为从 150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151

天气正方,地气定发 151

散俞 152

眠而有见 令人善渴 153

中心者环死 154

不知者反之 155

布憿 156

目睘绝系 色先青白 156

其上下经盛 157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159

阴气未动,阳气未散 有过之脉 159

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 代则气衰 160

地苍 162

中盛藏满 163

终日乃复言 164

门户不要 164

行则偻附 165

精 166

秋日下肤,蛰虫将去 166

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 167

心脉搏坚而长 当消环自己 169

心疝 170

寒热 171

尺内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172

恶风 173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174

但代无胃曰死 174

虚里 脉宗气 175

尺脉缓涩 解? 177

手少阴脉 178

反四时 179

肝不弦,肾不石 180

前屈后居 181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183

善忘 183

浸淫 184

下闻病音 184

小便变 185

重强 186

别于阳者 别于阴者 187

出黄 188

三岁 189

内痛引肩项 190

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 191

四难 192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192

形脏四 192

参舂 193

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 194

七诊 195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196

喘 196

汗 198

肺朝百脉 毛脉合精 行气于府 留于四脏 199

揆度 202

?前卒大 203

白汗 204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205

肝苦急 205

温食 206

寝汗 207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207

心为噫 脾为吞 胃为恐 207

虚而相并 210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212

必先去其血 212

百药 212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214

其叶发 血气争黑 214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216

八正 216

淖液 217

天温无疑 217

脏虚 218

扬溢 219

排针 219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220

大气已过 220

温血 221

中府 222

因加相胜 223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223

气逆者足寒 223

重实 224

寸脉急而尺缓 225

脉口热而尺寒 225

秋冬为逆,春夏为从 此春夏死秋冬生 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227

重虚 228

脉虚者,不象阴 229

脉实满,手足寒,头热 230

其形尽满 231

乳子 手足温则生,寒则死 232

虚则可治,实则死 233

痏 234

暴痈筋緛 234

仆击 内气暴薄 235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236

阴阳异位 更虚更实 更逆更从 236

阳道实,阴道虚 238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239

惋 239

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 240

四支者,诸阳之本 241

热论篇第三十一 243

热病 伤寒 243

诸阳 244

少阳主胆 245

未入于藏 245

囊缩 246

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 不满 247

可汗 可泄 248

热甚 多食则遗 249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250

刺热篇第三十二 252

头痛员员 252

先不乐 253

颜青 253

淡淡然 254

诸当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大出 255

荣未交 255

荣在骶 项上三椎,陷者中也 256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258

阴阳交 258

俾 259

三死 260

风厥 260

上从之 261

表里刺之 262

劳风 法在肺下 强上冥视 263

以救俯仰 巨阳引 266

面胕痝然壅 268

真气上逆 269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270

非常温 270

中非有寒气 271

两阳相得 272

以水为事 272

肉苛 荣气虚,卫气实 肉如故 273

疟论篇第三十五 276

痎疟 276

阴与阳争不得出 278

膂 278

伏膂之脉 279

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 280

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 281

阴气先绝 瘅疟 281

浑浑之脉 漉漉之汗 283

故先热而渴 284

故先其时坚束其处 此真往而未得并者 284

寒而脉静 极则阴阳俱衰 286

衰则气复反入 287

刺疟篇第三十六 288

郄中 288

太息 289

宛转 290

五胠俞 290

舌下两脉 291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292

少气 292

隔中 293

柔痓 294

胞 294

入 食亦 295

咳论篇第三十八 297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297

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298

遗失 299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 299

聚于胃,关于肺 300

治脏者治其俞 302

举?论篇第三十九 303

必有厌于己 303

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303

?脊之脉 304

喘动应手 305

厥逆上澧 306

气? 307

腹中论篇察四十 308

心腹满 鼓胀 308

清液 时时前后血 血枯 309

?茹 311

有根 伏梁 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此下则因阴 侠胃脘内痈 311

勿动亟夺 314

风根 315

身有病 316

刺腰痛论篇第四十一 317

循循然 成骨 317

三? 318

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 319

解脉 319

同阴之脉 320

衡居 321

会阴之脉 直阳之脉 321

飞阳之脉 怫怫然 323

昌阳之脉 324

散脉 膝前骨肉分间 325

腰痛上寒 刺郄中出血 327

风论篇第四十二 328

或为风也 328

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怢栗 329

热中而目黄 330

寒中而泣出 331

愤? 331

脑风 332

内风 333

肠风飧泄 333

诊在眉上 334

焦绝 善怒嚇 335

诊在肌上 336

当先风一日 337

常不可单衣 337

痹论篇第四十三 338

心下鼓 338

上为引如怀 339

尻以代踵,脊以代头 340

上为大塞 341

中气喘争 341

胞痹 342

淫气 343

循脉之分,各有所发 各随其过 343

两气相感 345

虫 346

痿论篇第四十四 347

著则生痿躄 347

胞络绝 心下崩 348

宗筋 349

各以其时受月 350

厥论篇第四十五 351

气因于中 351

阴气盛于上 353

肿首头重 354

太阴厥逆 心痛引腹 355

下泄清 356

不得前后 357

呕血 358

腰不可以俯仰 358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359

胃脉 人迎甚盛 359

精有所之寄,则安 悬其病 361

不然,病主安在 364

颇关在肺 365

其真安在 同名异等 息 366

暴折而难决 368

为后饭 369

奇病不得以四时死 370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371

以成其疹 371

息积 372

五气 373

病名曰厥 373

精气并居 374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375

满 375

肝脉鹜暴 376

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 376

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 377

皆鬲偏枯 378

脉来悬钩浮 378

微见九十日死 脉至如火薪然 379

脉至如交漆 韭英而死 381

菀熟 382

脉解篇第四十九 382

偏虚 382

强上引背 383

狂颠疾 384

瘖俳 厥 385

跃 386

呕咳上气喘 387

色色不能久立 388

煎厥 389

刺要论篇第五十 390

壅 390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391

刺骨无伤筋 391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392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心部于表,肾治于里 392

中有父母 中有小心 395

刺跗上中大脉 398

溜脉 399

为肿鼠仆 400

缺盆 400

刺阴股中大脉 401

为内漏为聋 401

刺阴股下三寸内陷 402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403

湿居下 403

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 404

针解篇第五十四 405

寒温气多少也 405

跗之 406

人筋应时 407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408

刺家不诊 为藏针之 408

阴刺 409

大脏 410

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 410

刺皮?以下 411

其无寒者 412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413

害蜚 浮络 413

枢持 415

关枢 415

枢儒 416

害肩 417

关蛰 418

不与而生大病 419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420

阴络 阳络 420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421

十椎 421

背胸邪系阴阳左右 422

大禁二十五 423

奇邪 423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425

浮气 425

断交 425

骨空论篇第六十 426

肩上横骨间 折使揄臂 426

数刺其俞而药之 428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429

至阴 429

肾者胃之关 429

聚水而生病 430

玄府 431

踝上各一行行六者 431

春取络脉分肉 432

绝肤而病去 433

湿气及体 故取于合 434

膺俞 背俞 435

寒盛则生热 436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437

十六部 三百六十五节 437

而此成形 438

血气未并 439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439

泾溲 440

不足则厥 441

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441

或生于阴,或生于阳 阴阳 442

皮肤不收 聂辟 443

其脉盛大以涩 445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446

邪客于五脏之间 446

五络皆会于耳中 447

刺手心主 448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449

脉痹 449

血气上逆,令人善忘 450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451

逆从得施 451

言一而知百病之害 451

治得为从 452

先病而后逆 452

人有客气有同气 453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454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457

天元 457

御五位 458

应地之气,静而守位 459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460

迫迮以微 461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462

天地之门户 462

上者右行,下者左行 464

大气 466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467

显明 退行一步 467

上下不同 470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471

上应天暮 471

刚木辟著 472

气之交变 473

往来小大,不能相过 474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475

太角与上商同 475

赤沃下 478

化淳则咸守 479

气反者 481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482

风行惑言 482

命其差 484

寝汗 485

流泄禁止 486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487

必先五胜 487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 489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 491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492

王气 494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496

三阳 496

臣治疏愈 497

卧者便身全 498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499

脉经 499

别试 500

从容得之 501

化之冥冥 何必守经 502

二火不胜三水 503

胃气不清 504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505

脱营 五气留连,病有所并 505

终始 余绪 当合男女 离绝菀结 506

以明经道 508

过在表里 509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510

外内相失 510

葆 510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511

一阳为游部 511

上空志心 512

乍阴乍阳 514

二阴二阳 514

空窍 515

阴阳皆壮,下至阴阳 516

阳杀 期在草干 517

至阴 519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520

老从上,少从下 520

少气 三阳绝,三阴微 520

见人斩血借借 521

诊有十度 522

散阴颇阳 523

至阴 至阳 524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525

惋则冲阴 525

下篇 灵枢 529

九针十二原第一 529

粗守形,上守神 529

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530

察后与先,若存若亡 530

内温 531

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532

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532

陷脉 533

以手探汤 人不欲行 534

本输第二 535

十二经络 高下所至 535

心 537

使逆则宛,使和则通 538

伸臂而得之 539

少阳 两脏 539

小针解第三 541

循明 541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542

后沃沫 542

上肢两胁 543

叶吤然 在足少阳之本末 543

针游于巷 544

根结第五 545

命门 545

肉节渎 546

血食之君 546

寿夭刚柔第六 547

阳完 阴完 547

其形不久 548

官针第七 550

大经 550

燔针 550

输刺 赞刺 551

短刺 551

本神第八 552

两精相搏谓之神 552

失生 553

不精则不正 554

终始第九 555

上下相应 结动 555

甘药 至剂 556

补阴泻阳 557

补须 一方 558

男内女外 559

经脉第十 561

是动病 所生病 561

小便数而欠 563

陷下则灸之 563

心系 564

面如漆柴 565

强食生肉 566

尾翳 567

经别第十一 567

指地 567

经水第十二 568

清水 568

经筋第十三 569

坎拊 569

骨度第十四 571

横骨长六寸半 571

跗属 572

背骨 膂骨 573

五十营第十五 573

并行一数 573

营气第十六 574

逆顺 574

营卫生会第十八 575

太阴主内,太阳主外 575

卫出于下焦 577

中焦如沤 579

四时气第十九 580

善呕 580

五邪第二十 580

缺盆 580

阴痹 581

寒热病第二十一 582

三结交 582

癫狂第二十二 583

血变而止 583

热病第二十三 584

苛轸鼻 不得索之火 584

身涩 586

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 586

男子如蛊 587

厥病第二十四 588

视头动脉反盛者 588

按之不得 588

病本第二十五 589

间甚 589

杂病第二十六 590

唇漯漯然 590

周痹第二十七 591

以右应左,以左应右 591

其瘛坚,转引而行之 591

师传第二十九 592

上下三等 592

决气第三十 594

气脱 594

常主 594

肠胃第三十一 595

广肠 595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596

诸肠 596

海论第三十三 597

轻劲多力,自过其度 597

五乱第三十四 598

同精 598

胀论第三十五 599

合之于真,三合而得 599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600

气 600

肾为之主外 601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602

阅 602

血络论第三十九 603

筋 603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604

脾为阴中之至阴 604

顾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605

病在胃 605

五变第四十六 606

腘肉 浑然 606

本脏第四十七 607

肾合三焦 607

禁服第四十八 608

内刺五藏,外刺六府 608

五色第四十九 609

色粗以明 609

至胝为淫 610

背腧第五十一 611

杼骨之端 611

刺之则不可 611

天年第五十四 613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613

使道 613

五味第五十六 614

胃之两焦 614

出三入一 615

水胀第五十七 617

久者离岁 617

贼风第五十八 618

两气相搏 618

玉版第六十 619

天地之镇 619

不予遭 不予见 619

阀门而刺 入门而刺 620

五禁第六十一 621

淫而夺形 621

动输第六十二 622

上十焉息 下八焉伏 622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623

参以虚实 623

阳络 阴络 624

上膈第六十八 625

后以咸苦 625

邪客第七十一 625

足少阴之分间 625

顺行逆数之屈折 626

容 627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628

奇输 628

岁露论第七十九 629

烟垢 629

大惑论第八十 630

精 630

邪其精 631

痈疽第八十一 632

发于阳 发于阴 63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