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皮肤病流行病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皮肤病流行病学
  • 叶冬青主编(安徽医科大学卫生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322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19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5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皮肤病流行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概述 1

一、皮肤病流行病学的定义 1

第一章 皮肤病流行病学概论 1

二、我国皮肤病流行病学研究前景 2

三、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

四、皮肤病流行病学和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 3

第二节 皮肤病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应用 4

一、了解人群中皮肤病的流行现况,阐明其流行规律并确定防治重点 4

二、探索皮肤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4

三、研究皮肤病自然史 5

四、评价皮肤病的诊疗方案、方法或预防措施 6

第三节 皮肤病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7

一、皮肤病流行病学方法的基本特点 7

五、疾病监测 7

二、皮肤病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8

第四节 皮肤病流行病学面临的挑战 9

一、现在面临的挑战 9

二、未来的挑战 11

第二章 皮肤病流行病学中疾病定义 12

第一节 概述 12

一、疾病定义与疾病诊断标准 12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2

三、个体疾病定义与群体疾病定义 13

第二节 确定疾病定义的方法 13

一、疾病定义的基本内涵 13

二、确定疾病定义的方法 14

三、疾病定义的演变发展 16

一、真实性 17

第三节 判断疾病定义优劣的标准 17

四、国际疾病分类 17

二、可重复性 18

三、定义疾病的方法被研究人群接受程度 18

四、定义应能迅速而顺利地被执行 18

五、流行病学疾病定义与临床定义的一致性 19

六、定义应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疾病的发病情况 19

七、有广泛的适应性 19

八、应包含一些能与其他研究进行比较的因素 19

第四节 确定疾病定义时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19

一、患病率低的疾病 19

二、疾病分界线 20

三、不同研究中疾病定义的变化 20

四、无金标准的疾病诊断 20

六、皮肤病学研究迫切需求更加清晰的疾病定义 21

五、病例状态的分类 21

第三章 皮肤病流行病学中疾病频率和危险度测量 22

第一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22

一、率与比、比例 22

二、疾病频率的测量 23

第二节 暴露和危险度 30

一、暴露 30

二、2×2列联表 30

三、危险度的测量 32

第四章 皮肤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39

第一节 描述性研究 39

一、横断面研究 39

二、诊断试验评价与筛查 47

三、生态学研究 54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及其设计原理 56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 56

二、病例对照研究在皮肤病研究中的作用 57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种类 57

四、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步骤 58

五、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 60

六、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解释 63

七、病例对照研究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实例 64

第三节 队列研究 65

一、队列研究的定义与设计原理 65

二、队列研究在皮肤病研究中的作用 66

三、队列研究的种类 66

四、队列研究的设计步骤 66

五、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 68

七、队列研究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70

六、队列研究的结果解释 70

第四节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与病例队例研究 71

一、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71

二、病例队列研究 75

第五节 实验性研究 78

一、实验性研究的定义及设计原理 78

二、实验性研究在皮肤病研究中的作用 78

三、实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 79

四、实验性研究的分类 79

五、实验性研究的设计步骤 80

六、实验性研究的资料分析 81

七、实验性研究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实例 82

第六节 皮肤病研究中的流行病学设计方法选择 83

第一节 概述 86

一、病因及病因学 86

第五章 病因推断 86

二、危险因素 87

三、因果联接方式 87

四、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89

第二节 机遇、偏倚和混杂 89

一、机遇 89

二、偏倚 90

三、混杂 90

第三节 病因推断的一般过程 92

一、统计学关联和因果关联 92

二、病因推断的一般过程 93

第四节 关联与病因:Bradford Hill标准 96

一、关联强度 97

二、关联的稳定性 97

四、关联的时间顺序 98

三、关联的特异性 98

五、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 99

六、关联的生物学合理性 100

七、证据的一致性 100

八、实验证据 100

九、类推论证 101

第六章 皮肤病流行病学中的机遇、偏倚与交互作用 102

第一节 机遇 103

一、概述 103

二、可信限 104

三、选择样本的大小 106

第二节 偏倚 107

一、概述 107

二、偏倚的类型 109

三、偏倚的控制 119

一、交互作用概念 124

第三节 交互作用 124

二、效应修正作用与混杂作用的识别 126

三、交互作用的描述 127

第七章 遗传流行病学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 129

第一节 概述 129

一、遗传流行病学定义 129

二、遗传病的分类 130

第二节 研究方法 130

一、资料收集 130

二、分析方法 131

三、家庭聚集性分析 134

四、双生子分析、养子和半同胞分析 134

五、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135

六、生态遗传学分析 137

七、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 138

八、多基因遗传病分析 140

第三节 遗传病再发风险率的估计 148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148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149

三、X伴性连锁显性遗传 149

四、X连锁隐性遗传 149

五、染色体病 149

六、多基因病 149

第八章 分子流行病学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 151

第一节 概述 151

一、分子流行病学的意义 152

二、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关系 152

第二节 研究内容 153

一、生物标志探讨 153

二、测量暴露 155

三、测量易感性 156

四、效应标志 157

第三节 主要研究技术 157

一、核酸技术 157

二、蛋白质和酶学技术 167

三、其他技术 168

第四节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要点 169

第九章 血清流行病学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 170

第一节 概述 170

第二节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171

一、体液免疫检测技术 171

二、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172

三、皮肤试验 172

二、调查方法 173

一、确定调查目的 173

第三节 血清流行病学的方法设计 173

三、调查对象与内容 175

四、血清标本的收集、保存和运送 175

五、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选择 176

六、质量控制 176

七、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判断 177

八、资料分析与解释 178

第四节 血清流行病学在皮肤病研究中的用途 180

一、用于皮肤病的早期诊断和追溯诊断 180

二、探索皮肤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181

三、阐明皮肤病的分布规律和自然史 181

四、用于性病及其他皮肤病的监测 182

第十章 皮肤病的预防与控制 183

二、制定皮肤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原则 184

一、制定皮肤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意义 184

第一节 皮肤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制定 184

三、制定皮肤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基础 185

第二节 皮肤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187

一、传染性皮肤病预防与控制的对策 187

二、非传染性皮肤病的控制对策 188

第三节 皮肤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189

一、宏观性控制与微观性控制 190

二、主动性控制与被动性控制 190

三、持续性控制与间断性控制 191

四、传染性皮肤病的控制与非传染性皮肤病的控制 191

五、原发病的控制和继发、衍生病的控制 192

六、其他 192

第四节 皮肤病监测 192

一、疾病监测在皮肤病预防与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193

二、皮肤病监测内容 194

第十一章 皮肤病研究中常用的多元统计方法及其SAS程序 196

第一节 概述 196

一、多元统计简介 196

二、多元统计在皮肤病流行病学中的作用 196

第二节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 197

一、多元回归分析适用的资料类型及应用条件 197

二、多元线性回归在皮肤病研究中的用途 198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内容 198

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过程及其SAS程序 199

五、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 212

第三节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 212

一、概述 212

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及其SAS程序 214

三、条件logistic回归及其SAS程序 220

一、基本概念 227

第四节 Cox回归模型在皮肤病研究中的应用 227

二、Cox模型的结构及流行病学意义 228

三、Cox模型的适用条件及应用范围 229

四、Cox模型的参数估计与统计推断 230

五、Cox模型的拟合、检验的SAS程序 232

第十二章 证据的收集与综合 235

第一节 Meta分析 235

一、Meta分析的步骤 236

二、Meta分析统计方法 236

三、Meta分析的偏倚及其控制 244

四、评价Meta分析文章的标准 246

五、Meta分析的优点和局限性 246

六、Meta分析的质量评估 247

第二节 循证医学 248

三、循证医学的实践方法 249

一、概念 249

二、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在处理临床问题时的区别 249

四、循证医学中对医学文献的评价方法 250

第三节 Cochrane协作网 251

一、Cochrane协作网的建立 251

二、协作网的原则、目标和任务 252

三、Cochrane图书馆 253

四、我国建立Cochrane中心的意义 254

第十三章 皮肤病流行病学中的服务评价 255

第一节 卫生服务研究 255

一、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 256

二、卫生服务研究的方法 257

三、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 258

第二节 诊断试验的评价 261

四、卫生服务综合评价 261

第三节 生活质量评价 262

一、基本概念 262

二、生活质量评价内容 262

三、生活质量评价的量表 265

第四节 卫生经济评估 267

一、成本最小化分析 268

二、成本-效果分析 269

三、成本-效用分析 270

四、成本-效益分析 271

第十四章 Internet在皮肤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273

第一节 Internet简介 273

一、Internet概况 273

二、Internet地址及入网方式 274

三、Internet的基本功能与应用 275

第二节 Internet在皮肤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276

一、获取专业信息 277

二、利用Internet进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 277

三、健康教育 278

四、疫情公告 278

五、建立皮肤病监测系统 278

六、网上求医和网上专家会诊 279

七、远程医学 279

八、信息交流和学术交流 279

九、Internet将成为巨大的病例来源库 279

十、利用Internet进行科研合作 280

第三节 Internet上的皮肤病流行病学相关信息资源 280

一、皮肤病相关网址 280

二、流行病学相关网址 282

三、用于信息检索的网站 283

第四节 如何从Internet获取皮肤病流行病学的信息 284

一、Internet信息检索 285

二、医学导航系统 293

第十五章 皮肤病研究的选题及科研设计 294

第一节 皮肤病研究的选题 294

一、皮肤病研究的选题原则 294

二、皮肤病研究中选题的程序 295

第二节 课题的设计要点 296

一、皮肤病研究课题的设计要点 296

二、科研课题设计书的撰写 297

第三节 课题的实施、总结及论文撰写 299

一、研究课题计划的实施 299

二、研究课题的结果分析与总结 299

三、皮肤科医生如何撰写科研论文 299

一、皮肤病科研中统计方法的选择 302

第四节 皮肤病研究中统计方法的选择及常见的统计错误 302

二、皮肤病研究中常见的统计分析错误 304

第十六章 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 306

第一节 性传播疾病 306

一、概述 306

二、流行概况与特征 307

三、流行过程 312

四、预防与控制 316

第二节 艾滋病 319

一、概述 319

二、流行概况与特征 321

三、流行过程 325

四、预防与控制 326

一、概述 328

第三节 梅毒 328

二、流行概况与特征 330

三、流行过程 331

四、预防与控制 332

第四节 淋病 333

一、概述 333

二、流行概况与特征 335

三、流行过程 336

四、预防与控制 337

第五节 其他性病 337

一、非淋菌性尿道炎 337

二、软下疳 340

三、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342

四、生殖器疱疹 344

五、尖锐湿疣 345

第十七章 炎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 347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 347

一、概述 347

二、流行特征 348

三、病因及危险因素 349

四、预防与控制 351

第二节 异位性皮炎 353

一、概述 353

二、流行特征 356

三、病因及危险因素 357

四、预防与控制 361

第三节 痤疮 362

一、概述 362

二、流行特征 363

三、病因及危险因素 364

四、预防与控制 367

第四节 银屑病 368

一、概述 368

二、流行特征 369

三、病因及危险因素 371

四、预防与控制 377

五、银屑病流行病学展望 378

第十八章 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流行病学 380

第一节 天疱疮 380

一、概述 380

二、流行特征 382

三、病因及危险因素 383

四、治疗及预后 384

一、概述 385

二、流行特征 385

第二节 大疱性类天疱疮 385

二、流行特征 385

一、概述 385

三、病因及危险因素 386

三、病因及危险因素 386

四、治疗及预后 387

第三节 线性IgA大疱病(LABD) 388

四、预后及预防 390

第四节 疱疹样皮炎 391

一、概述 391

二、流行特征 391

三、病因及危险因素 391

第五节 疤痕性类天疱疮 392

一、概述 392

四、治疗及预后 392

二、流行特征 393

三、病因及危险因素 393

四、治疗及预后 393

第六节 妊娠疱疹 393

一、概述 393

二、流行特征 394

三、病因及危险因素 394

四、治疗及预后 394

第七节 其他自身免疫性大疱病 395

第十九章 恶性皮肤肿瘤流行病学 396

第一节 恶性皮肤肿瘤 396

一、概述 396

二、流行特征 396

三、危险因素 397

四、预防 398

第二节 恶性黑素瘤 400

一、概述 400

二、流行特征 400

三、危险因素 404

四、预防 407

第三节 非黑素瘤皮肤癌 410

一、概述 410

二、流行特征 410

三、危险因素 412

四、预防 414

第二十章 感染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 415

第一节 病毒性皮肤病 415

一、疣 415

二、水痘及带状疱疹 419

三、手足口病 421

第二节 球菌性皮肤病 423

一、脓疱疮和深部脓疱疮 423

二、丹毒和蜂窝织炎 425

三、毛囊炎 427

第三节 杆菌性皮肤病 427

一、概述 428

二、流行特征 430

三、流行环节 435

四、麻风的危险因素 436

五、麻风的预防与控制 436

第四节 真菌性皮肤病 437

一、头癣 438

二、手足癣 440

三、甲癣 441

四、其他皮肤癣菌感染 442

第二十一章 寄生虫性皮肤病流行病学 444

第一节 虱病 444

一、概述 444

二、病原学 444

三、流行特征 445

四、与虱相关的传染性疾病 445

五、预防 448

第二节 疥疮 448

一、概述 448

二、病原学 448

三、流行特征 448

第三节 蜱咬伤 449

一、概述 449

二、蜱传播性疾病 450

一、鼠蚤传播性立克次体病(鼠类伤寒) 452

第四节 蚤病 452

二、猫蚤相关性巴尔通体病 453

第五节 白蛉叮咬 454

一、概述 454

二、白蛉引起的皮肤病 454

第六节 桑毛虫皮炎 455

一、概述 455

二、流行特征 455

三、桑毛虫引起皮炎大流行流行病学研究实例 455

四、预防 456

第七节 其他寄生虫性皮肤病 456

一、一级预防 457

二、二级预防 457

第八节 寄生虫性皮肤病的预防措施 457

三、三级预防 458

第二十二章 药物性皮肤反应的流行病学 459

第一节 药物流行病学概述 459

一、定义、研究内容及其应用 459

二、新药上市前研究 460

三、药物上市后监测 462

四、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463

五、药物利用研究 463

第二节 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463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 463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464

三、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 464

四、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方法与判断标准 466

五、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法 466

二、药物性皮肤反应的基本变化 467

第三节 药物性皮肤反应的流行病学 467

一、药物性皮肤反应的临床类型 467

三、药物性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 468

四、药物性皮肤反应的流行特征 469

五、药物性皮肤反应的危险因素 472

六、药物性皮肤反应的预防措施 473

第二十三章 结缔组织病流行病学 475

第一节 概述 475

一、结缔组织病的流行特征 475

二、结缔组织病的危险因素 476

三、结缔组织病的预防 477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477

一、概述 477

二、流行特征 480

三、危险因素 482

四、预防 488

第三节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 490

一、概述 490

二、流行特征 491

三、危险因素 492

四、预防 494

第四节 硬皮病 494

一、概述 494

二、流行特征 496

三、危险因素 496

四、预防 497

参考文献 499

按笔画索引 504

按拼音索引 51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