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心脏病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实用心脏病学
  • 董承琅,陶寿淇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4119·1023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591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6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实用心脏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病史与检查 1

第一章 病史与症状,一般检查 董承琅 2

病史的重要性 2

病史的询问法 2

一、呼吸异常史 3

二、心前区疼痛 4

三、心悸史 5

一般体格检查 5

一、水肿 5

二、紫钳 6

三、舌象 8

四、颈部血管的检查 8

六、腹部的检查 11

五、胸部的检查 11

七、四肢的检查,杵状指(趾) 12

第二章 心脏的物理检查 董承琅 14

心脏物理检查的重要性 14

心脏物理检查的基本条件 14

心脏的望诊与扪诊 15

一、心前区隆起 15

二、心底部隆起或异常冲动 16

三、心尖冲动的移位 16

四、心尖冲动不明显 16

五、心前区抬举性冲动 16

六、抬举性心尖冲动 17

七、腹上部的冲动 17

八、震颤与震荡 17

心脏的叩诊 18

一、心音及心杂音总论 19

心脏的听诊 19

二、心音图学 20

三、心音的听诊 20

(一)第一心音及第二心音的性质和区别法 20

(二)第一心音的改变 23

(三)第二心音的改变 24

(四)第三心音 26

(五)奔马律 26

(六)二尖瓣开放拍击音(二尖瓣开瓣音) 29

四、心杂音的听诊 30

(一)心杂音总论 30

(二)收缩期杂音 32

(三)舒张期杂音 34

(四)心底区连续性杂音 39

五、心包摩擦音 40

各种异常脉搏 43

第三章 脉搏与血压 陈万春 董承琅 43

脉搏的检查 46

祖国医学对于脉搏的认识 46

动脉血压 47

一、听诊间歇 48

二、肥胖人与婴儿侧压法 49

三、正常血压值 49

静脉压 50

循环时间 51

一、各种疾病中循环时间的测定 52

二、影响循环时间的其他外在因素 53

第四章 心脏的X线检查 鄒仲 54

检查方法 54

一、透视 54

四、记波摄影术 55

二、远距离摄影术 55

三、正透描记术 55

五、电记波术 57

六、电影摄影术 57

七、体层摄影术 57

八、心血管造影术 57

心脏测量 58

一、径的测量 58

(一)心脏 58

(二)主动脉 59

二、面积的测量 61

正常心脏和大血管 61

一、后前位 62

二、右前斜位 63

三、左前斜位 64

四、左侧位 65

五、心型 66

六、年龄 67

七、呼吸 67

八、体位 67

正常食管与心脏的邻接关系 68

十、膈的位置 68

十一、妊娠 69

十二、密度 69

十三、搏动 69

十四、正常心血管造影所见 70

心脏和大血管的基本病变 74

一、心脏增大 74

二、左心室增大 74

三、右心室增大 76

四、左心房增大 77

五、右心房增大 79

六、全心增大 80

七、主动脉及其病变 80

(一)主动脉扩张 81

(二)主动脉伸长和弯曲 82

(三)主动脉结缩小 82

八、肺血管及其病变 83

(一)肺动脉扩张 83

(二)肺动脉缩小 83

(三)肺静脉 84

(四)搏动的改变 84

(五)肺水肿 84

(六)肺充血与郁血 85

(七)肺梗死 85

心电图描记器的构造原理心电图各导联 87

第五章 心电图学 陶寿淇 87

心电的产生原理 89

一、肌细胞活动时产生电力的学说 89

二、心脏内冲动的正常傅布 91

三、肌纤维活动时电动力的向量观念 91

四、心电图上各波的名称和产生机理 92

(一)P波的形成 92

(二)QRS综合波的产生 93

(三)T波的产生 93

三、QRS综合 94

四、S-T段 96

五、T波 96

六、Q-T时限 96

一、爱因索文氏三角 97

七、U波 97

心脏向量,心电轴与心向量图 97

二、空间与平面的心脏向量,心脏电轴 98

三、正常心电轴与电轴偏差 99

四、心室坡级,原发性与续发性T波改变 100

五、心电向量图及其与心电图的关系 100

心房与心室肥大 101

四、左右心室合并肥大 105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105

第六章 心脏插管检查 陈灏珠 107

心脏插管检查的发展史 107

心脏插管检查的作用 108

一、右心插管检查 109

(一)手术的方法及术前准备 109

(三)血氧含量的分析 112

(二)心脏内压力的测定 112

(四)每分钟氧消耗量的测定 113

(五)其他检查 113

(六)X线透视容许时间 113

(七)手术后的处理 113

(八)并发症及其处理 113

(九)禁忌证 114

(十)手术死亡率 114

二、左心插管检查 114

(一)动脉逆行性左心插管检查 114

(二)经左总支气管刺入左心房的左心插管检查 115

(三)经胸背刺入左心房的左心插管检查 115

(四)经胸骨上窝刺入左心房的左心插管检查 116

(二)各心腔压力曲线正常形态及其异常的意义 117

(一)各心腔正常压力读数及其变化的意义 117

一、压力材料的分析 117

心脏插管检查所得材料的分析 117

(三)心腔间压力曲线的连续记录 126

二、血氧材料的分析 127

(一)各心腔及血管腔内血液氧含量的正常数值 127

(二)各心腔及血管腔内血液氧含量的异常情况及其意义 129

三、各种公式及计算 130

(一)心脏排血量的计算 130

(二)分流量的计算 130

(三)阻力的计算 130

(四)瓣膜口面积计算 131

(五)心室作功计算 131

(六)其他计算公式 132

各型心冲击波描述仪器 134

第七章 心冲击图学 俞国瑞 134

心冲击波产生的机制 136

正常心冲击波 137

心冲击图分类法 139

运动对心冲击图的影响 140

饮食与吸烟对心冲击图的影响 140

年龄对心冲击图的影响 142

不正常心冲击波 142

各类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心冲击图变化 143

临床价值 145

第二部分 心律失常 148

第八章 心律失常总论,实性心律失常,逸搏与脱逸心律 陶寿淇 148

心律失常总论 148

一、心律失常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148

(一)心肌的性能 148

(二)心肌的功能解剖学 148

(三)神经体液机制对心肌功能的调节作用 149

二、心律失常的分类 150

三、各种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其一般临床意义 151

四、心律失常的诊断 152

(一)物理诊断 152

(二)心电图诊断 153

实性心律失常 153

一、实性心动过速 153

二、实性心动过缓 154

三、实性心律不齐 154

四、实房结暂停 155

逸搏与脱逸心律 155

一、房室结性与室性逸博 155

二、房室结性心律 157

四、干扰性房室脱节 159

三、游走性心律 159

五、反复心律 160

六、心室自身节律 160

第九章 过早搏动与阵发性心动过速 陶寿淇 162

过早搏动 162

一、病因学 162

二、发病机制 163

三、心电图 163

(一)房性过早搏动 163

(二)结性过早搏动 165

(三)室性过早搏动 165

四、临床表现与诊断 165

五、临床意义 167

六、治疗 167

阵发性心动过速 168

二、发病机制 169

一、病因学 169

(一)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170

(二)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170

三、心电图 170

四、临床表现 17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73

(一)阵发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175

(二)室性与室上性型的鉴别诊断 175

六、预后 175

七、治疗 175

(一)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175

(二)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177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 179

一、病因学 179

第十章 扑动与颤动 陶寿淇 179

二、发病机制 180

(一)异位起搏点以高频率反复发出冲动 180

(二)环行运动与折返现象 180

三、心电图 181

(一)心房扑动 181

(二)心房颤动 182

四、临床表现 183

(一)症状 183

(二)心房扑动的体征 184

(三)心房颤动的体征 18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85

(一)心房扑动 185

(二)心房颤动 185

(三)心房颤动的治疗 186

(二)心房扑动的治疗 186

(一)主要药物及其对心房扑动与颤动的作用 186

六、治疗 186

心室扑动与颤动 188

一、病因学与发生机制 189

二、心电图 189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191

四、防治与预后 191

五、心室停顿 192

第十一章 心脏传导失常 董承琅 193

生理性心脏传导阻滞 193

病理性心脏传导阻滞 193

窦房传导阻滞 193

三、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所见 195

二、病理解剖 195

一、病因学 195

房室传导阻滞 195

四、莫、阿、斯三氏综合病征 203

五、房室传导阻滞及莫、阿、斯三氏综合病征的治疗 203

心室内传导阻滞 204

一、名词与分类 204

二、心电图诊断 204

三、病因学与临床意义 205

预激综合病征 206

一、发病机制 207

二、临床意义 208

第三部分 血循环衰竭 212

第十二章 心脏与血循环的代偿机制 董承琅 212

心脏的储备力 212

心排出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212

(一)代偿性心动过速 213

二、心脏与血循环代偿机制的种类 213

心脏与血循环的代偿机制 213

一、代偿与代偿失调 213

(二)代偿性心脏扩张 214

(三)代偿性心脏肥厚 215

(四)代偿性循环血容量及静脉回流量的增加 216

(五)降低的心排出量的重新分配 216

代偿机制与心脏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间之关系 217

第十三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学 董承琅 218

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的基础 218

一、心力衰竭的病理解剖基础 218

二、增大的心脏发生心力衰竭的原因 218

三、心力衰竭的化学基础 219

四、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基础 220

二、体力劳动与情绪激动 221

三、妊娠与分娩 221

一、感染 221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 221

四、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不足 222

五、心频率增速与心律不齐 222

六、出血与贫血 222

七、肺栓塞 222

八、钠摄入量过多 222

九、停用洋地黄 222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因素 223

第十四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董承琅 224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定义 224

(一)劳力性呼吸困难与休息时呼吸困难 225

二、病理解剖 225

三、症状 225

左侧心力衰竭 225

一、病因学 225

(二)端坐呼吸 226

(三)阵发性呼吸困难 226

(四)急性肺水肿 226

(五)咳嗽、咯血、嘶哑等 227

四、体征与其他检查所见 228

(一)心脏方面所见 228

(二)肺脏方面所见 228

(三)X线检查所见 229

右侧心力衰竭 230

一、病因学 230

二、病理解剖 230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230

(四)血循环测验所见 230

三、症状与体征 231

(一)心脏与肺脏检查所见 231

(二)皮下水肿、腹水与胸水 231

(三)静脉膨胀 232

(四)肝脏增大与压痛 232

(五)紫绀 232

(六)肾脏症状 233

(七)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33

(八)实验室所见 233

第十五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董承琅 234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类型 234

一、高排出量型心力衰竭 234

二、低排出量型心力衰竭 234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235

一、前向性衰竭学说 235

三、心室充盈不足型心力衰竭 235

二、后向性衰竭学说 236

三、前向性衰竭学说与后向性衰竭学说的评价 236

心脏性水肿的发生机制 237

心脏性胸水的发生机制 239

心脏性腹水的发生机制 240

心脏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240

端坐呼吸的发生机制 241

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242

急性肺水肿的发生机制 243

陈、施二氏呼吸的发生机制 244

祖国医学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认识 245

第十六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董承琅 247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疗法与预防 247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 247

(一)休息 248

一、减轻心脏负荷 248

(二)镇静药的应用 249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恢复期 249

二、增加心排出量,洋地黄的应用 250

(一)洋地黄的作用 250

(二)洋地黄的适应证 252

(三)洋地黄的禁忌证 253

(四)洋地黄类药的制剂与剂量 253

(五)洋地黄的用法 255

(六)洋地黄的毒性反应 258

(七)洋地黄毒性反应的处理 261

三、控制体内的钠和水 262

(一)钠盐的限制 262

(二)汞利尿剂的应用 266

(三)氟噻嗪的应用 270

(四)碳酸酐酶抑制剂 271

(五)其他利尿剂 272

其他治疗法 273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治疗 273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原因与处理 274

中医辨证论治 276

第十七章 休克 吴光辉 278

概念 278

病因分类 278

一、急性静脉回流量不足所致的心排出量降低 278

二、急性心脏充盈不足所致的心排出量降低 279

三、急性心原性心排出量的降低 279

四、急性心脏排血受阻所致的心排出量降低 279

病理生理 279

一、代偿机制 279

临床表现 280

二、代偿机制衰竭 280

预防与治疗 282

一、积极治疗病因 282

二、迅速纠正急性循环衰竭 282

三、细菌感染的控制 283

四、一般措施与并发症的处理 283

五、中医中药治疗 283

第四部分 各种心脏病的概论 286

第十八章 心脏病的病因与分类 董承琅 陶寿淇 286

心脏病的病因与三方面分类 286

心脏病的病因分类 286

心脏病的病理解剖分类 288

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分类 288

病因学 290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的发病率 290

第十九章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 陈灏珠 290

先天性心脏血管病的分类 291

一、心房间隔缺损 291

(一)胚胎学 291

(二)病理解剖 292

(三)病理生理 292

(四)症状 293

(五)体征 293

(六)X线检查 293

(七)心血管造影 294

(八)心电图检查 294

(九)心插管检查 294

(十)诊断与鉴别诊断 294

(十三)预防 296

二、肺静脉畸形引流 296

(十二)治疗 296

(十一)预后、并发症与合并症 296

三、肺动脉瓣狭窄 297

(一)病理解剖 298

(二)病理生理 298

(三)症状 298

(四)体征 298

(五)X线检查与心血管造影 299

(六)心电图检查 299

(七)心冲击图检查 299

(八)心插管检查 300

(九)诊断与鉴别诊断 300

(二)病理解剖 301

四、心室间隔缺损 301

(一)胚胎学 301

(十)预后及并发症 301

(十一)治疗 301

(三)病理生理 302

(四)症状 302

(五)体征 302

(六)X线检查与心血管造影 303

(七)心电图检查 303

(八)心插管检查 303

(九)诊断与鉴别诊断 303

(十)预后及并发症 303

五、未闭动脉导管 304

(一)胚胎学 304

(二)病理解剖 304

(十二)预防 304

(十一)治疗 304

(三)病理生理 305

(四)症状 305

(五)体征 305

(六)X线检查与心血管造影 305

(七)心电图检查 306

(八)心插管检查 306

(九)诊断与鉴别诊所 306

(十)预后和并发症 307

(十一)治疗 307

六、主动脉缩窄 308

(一)胚胎学 308

(二)病理解剖 308

(三)病理生理 308

(五)体征 309

(六)X线检查与心血管造影 309

(四)症状 309

(七)心电图检查 310

(八)心插管检查 310

(九)心冲击图检查 310

(十)诊断与鉴别诊断 310

(十一)预后和并发症 311

(十二)治疗 311

七、法乐氏四联症 311

(一)胚胎学 312

(二)病理解剖 312

(三)病理生理 312

(四)症状 312

(五)体征 312

(九)心插管检查 313

(十一)预后及并发症 313

(十)诊断与鉴别诊断 313

(八)循环时间测定 313

(七)心电图检查 313

(六)X线检查与心血管造影 313

(十二)治疗 314

八、艾森曼氏综合征 314

(一)心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高压及右至左分流 314

(二)未闭动脉导管并发肺动脉高压及右至左分流 315

九、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心房间隔缺损有右至左分流 317

第二十章 风湿热与风湿性心脏炎 董承琅 319

风湿热定义 319

祖国医学对于风湿热的认识 319

发病率 319

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320

病理解剖 321

三、关节炎表现 322

二、发热 322

四、皮疹 322

一、起病 322

临床表现 322

五、风湿性浆膜炎与肺炎 323

六、舞蹈病 324

七、风湿心脏炎 324

实验室检查 326

中医辨证 329

诊断 329

鉴别诊断 330

预后 331

治疗 332

一、卧床休息与一般治疗 332

二、消除溶血性链球菌的措施 332

三、药物治疗 332

(一)水杨酸盐 332

(二)肾上腺皮质促素与肾上腺皮质素 333

(三)治疗期限 334

(四)辨证论治 334

四、恢复期的处理 335

复发的预防 335

第二十一章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董承琅 337

定义 337

相对发病率 337

二尖瓣关闭不全 338

一、发病率 338

二、病因学与病理解剖 338

三、病理生理 338

四、临床表现 339

五、X线检查 340

六、心电图检查 340

二尖瓣狭窄 341

十、治疗 341

一、发病率 341

七、生理检查 341

八、并发症 341

九、诊断 341

二、病因学与病理解剖 342

三、病理生理 342

四、临床表现 343

(一)慢性肺充血症状期 343

(二)肺动脉高压期 345

(三)心脏方面征象 345

五、X线检查 349

六、心电图检查 351

七、生理检查 351

八、并发症 353

九、诊断 353

十二、二尖瓣狭窄的外科治疗 354

十、预后 354

十一、二尖瓣狭窄的内科治疗 354

(一)外科治疗病例的选择 355

(二)手术前的准备 356

(三)手术时的处理 356

(四)手术后的处理 356

(五)外科治疗的效果 356

(六)再度狭窄 357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57

一、发病率 357

二、病因学与病理解剖 357

三、病理生理 357

(一)症状 358

四、临床表现 358

(二)体征 359

五、X线检查 361

六、心电图检查 363

七、并发症 363

八、诊断 363

九、治疗 364

主动脉瓣狭窄 364

一、病因学与病理解剖 364

二、病理生理 365

三、临床表现 365

(一)症状 365

(二)体征 365

五、心电图检查 366

四、X线检查 366

六、并发症 367

七、诊断 367

八、预后 367

九、治疗 367

三尖瓣关闭不全 368

一、发病率 368

二、病因学与病理生理 368

三、临床表现 368

(一)症状 368

(二)体征 368

四、X线检查 369

三、病理生理 370

二、病因学与病理解剖 370

一、发病率 370

三尖瓣狭窄 370

七、诊断 370

六、生理检查 370

五、心电图检查 370

八、预后 370

四、临床表现 371

(一)症状 371

(二)体征 371

五、X线检查 371

六、心电图检查 371

七、生理检查 371

八、诊断 371

九、预后 371

十、治疗 372

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372

联合的瓣膜疾病 372

病因学 374

第二十二章 梅毒性主动脉炎及心脏病 俞国瑞 374

病理解剖 375

临床表现 375

一、单纯性梅毒性主动脉炎 375

二、梅毒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76

三、梅毒性冠状动脉口狭窄或阻塞 377

四、梅毒性主动脉动脉瘤 377

五、心肌梅毒瘤 380

诊断 380

预后 381

预防及治疗 381

第二十三章 细菌性心内膜炎 叶根耀 383

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83

(一)前驱因素 384

二、病因学 384

一、发病率 384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84

(二)病原菌之侵入 386

(三)感染病灶与手术操作 387

三、发病机制 387

四、病理解剖 388

五、症状与体征 391

(一)起病 391

(二)全身症状 391

(三)发热 392

(四)栓塞现象 392

(五)杵状指 394

(六)脾肿大 395

(七)心脏体征 395

(十)骨及关节 396

(十一)血液变化 396

(九)眼 396

(八)肝肿大及黄疸 396

(十二)尿常规检查及肾功能 397

(十三)无菌期及亚临床型 397

六、诊断 398

七、治疗 400

(一)治疗沿革 400

(二)治疗的开始 400

(三)青霉素治疗 400

(四)青霉素与链霉素联合治疗 402

(五)其他抗菌素治疗 402

(六)非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的治疗 402

(七)外科手术治疗 402

(八)治疗有效病例的观察 403

(九)复发病例的防治 403

(十)治疗后远期后果 404

(一)死亡原因 405

八、预后 405

(二)影响预后的因素 406

九、预防 407

第二十四章 心包疾病 陶清 409

急性心包炎 409

一、病因学 409

二、病理解剖 409

三、病理生理 410

四 临床表现 410

(一)症状 410

(二)体征 411

(三)化验室检查 412

(四)X线检查 412

五、诊断 413

(五)心电图检查 413

六、病程与预后 415

七、治疗 415

(一)心包穿刺术 415

(二)穿刺部位 415

(三)穿刺操作法 416

(四)心包引流术 416

急性心包炎的病因类型 416

(一)风湿性心包炎 416

(二)结核性心包炎 416

(三)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 418

(四)化脓性心包炎 419

(十)胆固醇心包炎及乳糜心包 420

(九)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心包变化 420

(八)全身性红斑狼疮中的心包炎 420

(七)创伤性心包炎 420

(六)心肌梗死中的心包炎 420

(五)尿毒症性心包炎 420

粘连性心包炎 421

缩窄性心包炎 421

一、病因学 421

二、病理解剖 422

三、病理生理 422

四、临床表现 424

(一)持续型 424

(二)间歇型 424

(三)缓起型 424

(四)症状 424

(五)体征 424

五、实验室检查 425

六、X线检查 426

七、心电图检查 426

八、诊断 427

九、病程及预后 428

十、治疗 428

心包积水 429

心包积血 430

心包积气 430

心包囊肿与憩室 430

第二十五章 传染病与心脏 董承琅 432

病毒疾病 432

立克次体疾病 432

一、发病率 433

二、病理解剖 433

其他传染病 433

白喉性心肌炎 433

三、临床表现 434

四、预后 436

五、治疗 436

急性孤立性心肌炎 436

一、病因学 436

二、病理解剖 436

三、临床表现 436

四、预后 437

五、诊断 437

第二十六章 高血压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 陶清 438

病因学 438

发病机制 440

分类 442

二、1959年全国心脏血管疾病学术报告会拟定的分类法 443

一、米氏分类法 443

三、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建议的祖国医学分类法 444

病理解剖 445

病理生理 445

临床表现 445

一、症状 445

二、血压 446

三、眼底 446

四、心脏 447

五、肾脏 447

六、脑部 448

七、大动脉 448

八、急进型高血压病 448

诊断 449

病程与预后 450

治疗 451

三、睡眠疗法 452

一、低钠饮食疗法 452

三、气功疗法 453

四、药物疗法 454

(一)蛇根制剂(萝芙木) 454

(二)丝藜芦 455

(三)肼苯噠嗪 455

(四)神经节阻滞剂 456

(五)氯噻嗪(克尿塞)及其衍化物 457

(六)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458

(七)抗交感素 458

(入)地巴佐 458

(九)硫酸镁 458

(十)中医中药 458

七、外科疗法 459

五、针灸疗法 459

六、理疗 459

八、其他疗法 461

九、综合疗法 461

十、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处理 462

预防 463

劳动力的鉴定 463

第二十七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总论 陶寿淇 465

动脉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 46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6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病因学 466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467

一、脂质代谢的紊乱 467

二、动脉壁的功能障碍 46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47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类型和分期 471

一、临床表现的类型 471

二、疾病的分期 47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 47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及一般治疗 474

第二十八章 心绞痛 陶寿淇 477

定义 477

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477

一、冠状动脉本身的或其他影响冠状循环的病理解剖上改变 477

二、冠状循环功能不全与心肌缺氧的发生机制 478

三、心绞痛发作时疼痛的发生机制 479

临床表现 479

一、疼痛及其特点 479

三、心电图改变 480

二、其他临床表现 480

四、心冲击图改变 481

诊断 481

一、病史 481

二、基本心血管疾病的证据 481

三、心电图冠状循环功能试验 482

(一)血缺氧试验 482

(二)运动试验 482

(三)饱餐试验 483

(四)药物试验 483

鉴别诊断 484

病程与预后 485

治疗 485

一、一般疗法 485

二、药物治疗 486

(一)亚硝酸盐类 486

(二)黄嘌呤类药物 487

(三)罂粟碱 488

(四)其他冠状动脉扩张剂 488

(五)镇静剂 488

(六)肝素 488

三、针灸与局部封闭疗法 488

四、放射性碘131治疗 488

五、外科手术治疗 489

第二十九章 心肌梗死 陶寿淇 490

定义 490

病因学 490

发病机制 491

二、主要症状 492

一、起病与预兆症状 492

临床表现 492

病理解剖 492

(一)疼痛 493

(二)休克与血压降低 493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 494

(四)胃肠方面症状 494

三、心脏方面体征 494

四、心肌坏死区产物吸收后引起的全身反应和血液生化改变 495

五、其他实验室改变 495

六、心电图变化 495

(一)心室复合波各个部分的改变及其发生机制 496

(二)心电图的演变过程 497

(三)梗死的定位 499

(四)心内膜下层心肌梗死 500

并发症 501

一、心律失常 501

(五)心肌梗死并发束支傅导阻滞 501

二、栓塞性并发症及脑血液循环障碍 502

三、心脏破裂 502

四、心脏膨胀瘤 502

五、肩手症候群(肩关节周围炎) 502

六、心肌梗死后症候群 502

七、肺炎及其他问发感染 502

预后及死亡原 503

一、急性期的死亡率与死亡原因 503

二、急性期的预后因素 503

三、急性期以后的发展情况与预后 5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504

一、诊断要点 504

二、心电图诊断 504

三、鉴别诊断 505

预防和治疗 506

一、解除疼痛 507

二、控制休克 507

三、心力衰竭的治疗 508

四、氧吸入疗法 509

五、休息、饮食与一般治疗 509

六、抗凝血剂疗法 509

七、并发症的处理 510

八、恢复期及以后的处理 510

第三十章 肺原性心脏病 吴光辉 512

肺动脉栓塞与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512

一、急性肺原性心脏病的病因 512

二、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512

三、临床表现 513

(一)肺栓塞与肺梗死 513

(三)静脉血栓 514

四、心电图检查 514

(二)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514

五、X线检查 516

六、病程与预后 516

七、治疗 516

(一)肺栓塞与肺梗死 516

(二)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516

(三)静脉血栓 516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517

一、病因分类 517

二、发病率及其有关因素 517

三、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518

(一)肺血管床的减少 518

(二)肺泡内压力增加的影响 518

(三)呼吸功能异常 519

(一)心、肺功能代偿期 520

(二)心、肺功能衰竭期 520

(四)有心肥厚及衰竭 520

四,临床表现 520

(三)X线检查 521

(四)心电图检查 52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522

六、预防与治疗 522

(一)心、肺功能代偿期 522

(二)心、肺功能衰竭期 522

第三十一章 内分泌紊乱中的心脏 陶清 526

甲状腺 526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526

(一)病因学及发病机制 526

(二)病理解剖 526

(四)临床表现 527

(三)病理生理 527

(五)诊断 529

(六)病程及预后 529

(七)治疗 529

二、粘液性水肿中的心脏 530

(一)病理解剖 530

(二)病理生理 530

(三)临床表现 530

(四)诊断 531

(五)病程与预后 531

(六)治疗 531

甲状旁腺 531

肾上腺皮质 533

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533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534

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535

肾上腺髓质 536

脑垂体 538

性腺 538

胰腺 538

第三十二章 其他病因性心脏病 董承琅 马万森 陶寿淇 540

运动与心脏 540

动静脉瘘与心脏 540

贫血性心脏病 542

脚气性心脏病 543

急性和慢性肾炎与心脏 545

胶元组织疾病与心脏 546

一、结节性多动脉炎 546

二、全身性红斑狼疮 546

三、硬皮病 547

四、心内膜纤维弹性组织增生症 547

五、无脉病 549

心脏肿瘤 550

克山病 551

一、病因学和流行病学 551

二、病理解剖 551

三、临床表现 552

四、心电图检查 555

五、X线检查 555

六、化验检查 555

七、诊断与鉴别诊断 556

八、病程与预后 556

九、治疗 556

十、预防 557

钾平衡失调 557

一、血钾过高 557

二、血钾过低 559

药物毒性引起的心肌病变 562

第三十三章 神经血循环衰弱症 董承琅 566

发病率与定义 566

病因学与发病机制 566

临床表现 566

诊断 567

预后 567

治疗 568

第五部分 心脏病的特殊问题 570

第三十四章 妊娠与心脏病 高秀惠 陶寿淇 570

妊娠时血循环与心脏的变化 570

一、妊娠期的变化 570

二、分娩期与产褥期血循环与心脏的变化 571

妊娠期心脏病与心力衰竭的诊断 572

一、妊娠期心脏病的诊断 572

妊娠期心脏病的病因 573

二、妊娠期心力衰竭的诊断 573

妊娠期心脏病的处理 574

一、未妊娠时 574

二、妊娠早期时 574

三、妊娠后期时 575

四、分娩期处理 575

五、产褥期处理 576

妊娠期心脏病的预后 576

一、母亲的预后 576

二、胎儿的预后 577

妊娠毒血症引起的心力衰竭 577

一、发病率 577

二、发病机制 577

三、临床发展过程与转归 578

妊娠期脊柱后侧弯所引起的心脏病 579

五、预后 579

四、治疗 579

第三十五章 外科手术与心脏病 俞国瑞 582

外科手术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582

麻醉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583

麻醉剂的应用 583

各种心脏病对手术的关系 585

手术的决定 586

手术前的准备及术时、术后的处理 587

一、手术前的准备 587

二、手术时的处理 588

三、手术后的处理 590

心脏直视手术 590

一、低温麻醉 590

二、体外循环 59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