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创伤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创伤学
  • 黎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24127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1258页
  • 文件大小:86MB
  • 文件页数:12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创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论 1

第一章 创伤概念及创伤医学发展史 3

第一节 创伤概念 3

第二节 创伤医学发展简史 4

一、国外创伤医学发展简史 4

二、我国创伤医学发展简史 8

第二章 创伤流行病学 12

第一节 战伤的流行病学 12

一、参战人员因素 12

二、战争本身因素 13

三、环境和时间因素 13

四、救护因素 13

第二节 交通事故伤的流行病学 14

一、人的因素 14

二、车辆因素 18

四、时间因素 19

三、环境因素 19

第三节 工业创伤的流行病学 20

一、急性创伤 21

二、慢性损伤 21

第四节 其他创伤的流行病学 22

第三章 创伤分类 24

第一节 不同的创伤分类方法 24

一、按伤口是否开放分类 24

二、按致伤部位分类 25

三、按致伤因子分类 26

第二节 战时伤员救治中的创伤分类法 28

一、伤员分类的基本形式 28

二、伤员的医学分类 29

三、伤员的分类标志 30

第四章 创伤的社会医学和法律问题 31

第一节 创伤的社会医学问题 31

一、交通事故伤的社会医学 31

二、其他创伤的社会医学 33

一、安全法 34

二、医疗纠纷 34

第二节 创伤的法律问题 34

三、法医问题 35

四、赔偿问题 35

第五章 创伤救治的组织 36

第一节 概述 36

第二节 院前急救 36

二、院前急救人员的组成 37

一、院前急救的归属 37

三、通讯联络与运输工具 38

四、反应时间 39

五、合理的抢救程序 39

第三节 急诊科 40

一、急诊科的人员组成 40

二、创伤抢救组 40

四、工作程序 41

三、急诊科的基本设施 41

第四节 加强监护室 42

一、设计和布局 42

二、护士质量 43

三、建立和健全制度 43

四、基本设施 44

第五节 急救中心的建立 45

一、急救中心的形式 45

二、急救中心的任务 45

第六节 关于国际合作 46

第六章 大批伤员的救治 48

第一节 发生大批创伤伤员的情况分析 48

一、平时的发生情况 48

二、战时的发生情况 49

第二节 救治大批创伤伤员的特点 50

一、致伤原因和条件方面的特点 50

二、救治对象方面的特点 50

四、救治方法方面的特点 51

三、救治条件方面的特点 51

第三节 对大批创伤伤员的救治 52

一、平时准备 52

二、现场抢救 52

三、早期救治 54

四、医院(后方医院)治疗 56

第二篇 创伤基础理论 59

第一节 组织脏器生物力学方面的抵抗适应性 61

第七章 机体对致伤因素的对抗防御机制 61

第二节 表面屏障系统 63

一、皮肤 63

二、粘膜 64

三、浆膜 65

第三节 血管屏障系统 66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 66

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66

二、下丘脑-垂体系统 67

四、其他激素的作用 68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68

第五节 免疫与炎症反应 69

第六节 抗氧自由基损伤机制 70

一、体内氧自由基的生成 71

二、氧自由基介导的组织损伤 72

三、体内氧自由基的清除 74

第八章 创伤应激反应 79

第一节 应激反应的神经内分泌控制 80

一、下丘脑 81

二、自律神经系统 83

三、应激反应后下丘脑功能变化 84

四、应激反应激素变化的机理 84

第二节 应激反应与高代谢状态 85

第三节 创伤应激反应的时相变化 86

第九章 创伤后的生物化学变化 88

第一节 创伤后的代谢变化 88

一、能量代谢的变化 88

二、糖代谢的变化 90

三、脂肪代谢的变化 93

四、蛋白质代谢的变化 97

第二节 创伤后激素与细胞因子对代谢的调节作用 103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103

二、细胞因子在创伤后代谢变化中的调控作用 106

第三节 创伤后血浆蛋白质的变化 108

第十章 创伤后的免疫紊乱 113

第一节 与机体防御机制有关的正常免疫功能概述 113

一、免疫活性细胞 113

二、与免疫有关的体液介质 115

第二节 免疫防御系统对创伤的反应 116

一、免疫活性细胞对创伤的反应 116

二、与创伤有关的体液介质的变化 122

第三节 创伤后免疫功能异常的后果 129

一、创伤后的感染并发症 129

二、组织损伤与器官功能衰竭 130

一、血中具免疫抑制活性的体液因子的作用 134

第四节 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生机制 134

二、具免疫抑制活性细胞的激活 137

三、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39

第十一章 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142

第一节 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 142

第二节 伤口愈合 144

一、一期愈合 144

二、二期愈合 145

第三节 成纤维细胞与胶原合成 146

第四节 关于伤口收缩、瘢痕增生与疙瘩形成 147

一、伤口收缩 147

二、瘢痕增生与疙瘩形成 148

第五节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149

一、伤口、创面感染 149

二、缺氧、低灌流量 149

三、营养因素缺乏 149

第六节 几种细胞和化学介质、生长因子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150

二、巨噬细胞 151

一、中性和酸性粒细胞 151

四、淋巴细胞 152

五、肥大细胞 152

三、血小板(及血液凝固) 152

六、多种生长因子 153

七、纤维连结蛋白 154

第七节 骨和神经组织的再生 155

一、骨折愈合 155

二、神经组织的再生 160

第三篇 创伤临床的基本问题 169

第十二章 创伤严重程度计分法 171

第一节 创伤评分概述 171

第二节 院前评分 173

一、创伤记分 173

二、CRAMS评分 174

第三节 院内评分 175

一、通用的院内评分 175

三、院前指数 175

二、ICU评分 178

第四节 评分的应用 180

一、临床研究 180

二、院前急救 182

三、创伤研究 183

第五节 评分的动向与展望 184

一、现场急救 187

第一节 急救 187

第十三章 创伤的早期处理 187

二、维持循环功能 191

三、维持呼吸功能 191

四、及时处理大出血 192

五、心肺复苏 192

第二节 治疗 194

一、局部治疗 194

二、全身治疗 194

第一节 休克的概念 197

第十四章 创伤性休克 197

一、细胞损伤 198

第二节 创伤性休克的发病机理 198

二、代谢反应 199

三、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 200

四、微循环的变化 202

第三节 休克的诊断 203

第四节 休克的治疗 206

一、复苏 206

二、补液治疗 207

三、药物治疗 209

第十五章 创伤感染 213

第一节 创伤感染的形成 213

一、全身与局部因素 213

二、病原菌的因素 213

三、化脓性链球菌 215

四、肠球菌 215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215

二、表皮葡萄球菌 215

第二节 创伤感染常见的病原菌 215

五、大肠杆菌 216

六、绿脓杆菌 216

第三节 创伤感染常见菌的变迁与实验室保证 216

一、创伤感染常见菌的变迁 216

二、创伤感染的实验室保证 216

第四节 创伤后肠源性感染问题 218

第五节 感染发生、发展中的介质损害 219

第六节 创伤特殊感染 219

一、气性坏疽 219

二、破伤风 222

第七节 抗菌药物的应用 222

一、抗菌药物的选择 225

三、剂量 227

四、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 227

二、用药时机 229

第十六章 创伤后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229

第一节 体液的正常平衡 229

一、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229

二、体液中的电解质 230

三、体液的渗透压 230

四、体液的酸碱平衡 231

第二节 创伤后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常见临床情况 232

一、失血及大量输血、输血浆 232

二、体液丢失 233

三、组织间隙水潴留 234

四、激素分泌失常 234

五、脓毒症 235

六、肺功能不全及吸入性损伤 235

七、肾功能不全 236

九、饮食失调 237

八、创面处理不当 237

第三节 创伤后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类型 238

一、低钠血症 238

二、高钠血症 239

三、钾代谢失衡 239

四、低镁血症 240

五、高镁血症 241

六、低钙血症 241

七、低磷血症 242

八、代谢性酸中毒 243

九、代谢性碱中毒 244

十、呼吸性酸中毒 244

十一、呼吸性硷中毒 245

十二、复合型酸碱失衡 245

十三、三重酸碱失衡 247

第十七章 输血输液 249

第一节 创伤后有关输血输液的病理生理及其治疗原则 249

一、液体交换 249

二、可提供的氧 250

三、创伤后输血、输液的治疗原则 251

第二节 输血 252

一、成分输血 252

二、血液代用品 255

第三节 输液 258

第四节 高渗盐液 259

第十八章 创伤的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放射学 262

第一节 创伤的X线诊断 262

一、骨与关节创伤的X线诊断 262

二、 胸部创伤的X线诊断 263

三、腹部创伤的X线诊断 264

四、颅脑创伤的X线诊断 265

第二节 CT及MRI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 266

一、CT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 266

二、MRI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 268

三、骨折的超声显像 270

二、肾脏损伤的超声显像 270

一、脾脏损伤的超声显像 270

第三节 B超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 270

第四节 介入放射学在创伤中的应用 271

一、中枢神经系统 271

二、呼吸系统与胸壁 271

三、循环系统 271

四、消化系统 272

五、泌尿生殖系统 272

六、骨关节系统 273

第十九章 创伤麻醉 275

第一节 麻醉前对伤情的估计和处理 275

一、影响通气和呼吸功能的因素 275

二、影响循环稳定的因素 275

三、麻醉前处理原则 275

第二节 麻醉方法选择 276

一、麻醉前给药 276

二、局部和区域阻滞麻醉 276

三、硬膜外阻滞麻醉 276

四、全身麻醉 277

第三节 特殊外科问题的麻醉 280

一、肢体损伤 280

二、剖腹探查术 280

三、开胸探查术 280

四、开颅探查术 281

五、颌面损伤 281

六、眼手术 281

七、濒死或临床死亡病人的救治 281

八、休克治疗或复苏不全 281

第四节 围麻醉期创伤病人的监测 281

一、循环监测 281

二、呼吸监测 282

三、电解质监测 282

第五节 麻醉过程中主要并发症的预防 282

一、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282

二、失血时血压的维持 282

三、持久低血压时酸血症的纠正 283

第二十章 创伤病人的营养支持 284

第一节 创伤病人的代谢改变 284

第二节 创伤后营养支持的需要量 286

第三节 营养支持的方法 287

一、肠外营养 288

二、胃肠内营养 296

三、胃肠外与胃肠内营养的选择 302

一、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303

第一节 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征 303

第二十一章 创伤后内脏并发症 303

二、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304

三、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 305

四、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防治 305

第二节 创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307

一、发生率 307

二、发病机理 307

三、临床病理生理和症状 308

四、鉴别诊断 310

五、治疗 311

六、预后 316

第三节 创伤后心功能障碍 316

一、创伤后心功能不全 317

二、创伤后心肌缺血与心肌梗塞 323

三、创伤后心律失常 324

第四节 创伤后呼吸功能不全 325

一、病理生理 326

二、临床表现 327

三、诊断 327

四、治疗 328

第五节 创伤后肝功能不全及胆道系统并发症 330

一、创伤后肝功能不全 330

二、急性无结石性胆囊炎 333

第六节 创伤后应激性溃疡和粘膜屏障损伤 334

一、应激性溃疡 335

二、肠粘膜屏障损伤、细菌和毒素易位及肠源性感染 338

第七节 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 339

一、正常的血液凝固 340

三、止、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 342

四、止、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 343

第八节 创伤后泌尿生殖系统并发症 344

一、尿道插管所致的尿路感染 344

二、插导尿管后尿道狭窄 344

一、临床特征 345

二、发病机理 345

第九节 创伤后多系统器官衰竭 345

三、急性附睾炎 345

三、诊断 348

四、防治 349

第四篇 不同原因的创伤 357

第二十二章 火器伤 359

第一节 创伤弹道学 359

一、创伤弹道学与火器伤的关系 359

二、致伤武器的性能简介 361

三、致伤机理 363

四、影响伤情的因素 365

五、创伤弹道的特点 369

第二节 火器伤的救治 376

一、现场救护 376

二、清创术 380

三、后续治疗 383

四、金属异物的处理 384

五、全身各部位火器伤的救治原则 386

第二十三章 冲击伤 395

第一节 冲击波物理学 395

第二节 冲击波致伤机理 398

一、空气冲击波致伤机理 398

第三节 冲击伤的分类 399

一、气体冲击伤 399

三、固体冲击波致伤机理 399

二、水下冲击波致伤机理 399

二、水下冲击伤 400

三、固体冲击伤 402

第四节 冲击伤的临床特点 402

一、多处受伤 402

一、简易防护动作 403

第五节 冲击伤的个人防护 403

三、重伤员伤情变化特点 403

二、外伤易掩盖内脏伤 403

二、利用地形地物 404

三、简易防护器材 404

四、压力波对人体的安全标准 405

第六节 几种常见冲击伤的特点和救治 405

一、听器冲击伤 405

二、眼冲击伤 406

三、肺冲击伤 408

七、四肢脊柱冲击伤 412

六、颅脑冲击伤 412

五、腹腔冲击伤 412

四、心冲击伤 412

八、其他冲击伤 413

第二十四章 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 414

第一节 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定义和病因 414

一、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定义 414

二、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病因 414

一、组织缺血与缺血时间 415

第二节 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415

二、再灌注损伤 417

第三节 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病理变化 417

一、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病理解剖学变化 418

二、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变化 419

第四节 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420

一、病史 420

二、挤压伤的临床表现 420

三、筋膜腔内压力的测量 422

四、挤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423

五、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诊断步骤 424

第五节 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治疗 425

一、现场急救与早期处理 426

二、抗休克治疗 426

三、保护肾脏功能 426

四、挤压伤的局部处理 427

五、防治感染 428

六、中西医结合治疗 428

九、多尿期的处理 429

十、透析治疗 429

七、热量营养的摄入 429

八、高钾血症的处理 429

第六节 挤压伤及挤压综合征的预后 430

第二十五章 交通事故伤 433

第一节 交通事故伤的发生情况 435

第二节 交通事故伤的伤情特点 442

一、车内人员的伤情特点 442

四、行人的伤情特点 446

二、摩托车驾驶员的伤情特点 446

三、自行车骑车人的伤情特点 446

五、火车致伤的伤情特点 448

六、飞机失事创伤的伤情特点 450

第三节 交通事故伤的致伤机理和死亡原因 450

一、致伤机理 450

二、死亡原因 452

第四节 交通事故伤的防护 454

一、设计原理 454

二、安全装置种类 455

三、效果评价 456

第二十六章 烧伤 460

第一节 概述 460

一、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 462

二、烧伤的预后 468

第二节 烧伤临床过程和病理生理特点 475

一、体液渗出期 475

二、急性感染期 476

三、修复期 478

第三节 烧伤的急救处理 478

一、现场急救 479

二、后送 479

第四节 烧伤的早期处理 480

一、轻度烧伤的早期处理 480

二、中、重度烧伤的早期处理 481

第五节 烧伤创面的处理 486

一、浅度烧伤创面的处理 486

二、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 487

三、感染创面的处理 489

四、残余小创面的处理 490

第六节 烧伤植皮和创面覆盖物的选择与应用 491

一、烧伤植皮 491

二、异体皮 493

三、皮肤保存法 494

四、异种皮 496

五、羊膜 497

六、人工皮 497

七、表皮培养 498

八、微粒皮植皮 498

第七节 烧伤后全身性感染 498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501

二、预防和治疗 501

第八节 烧伤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503

一、肺部并发症 504

二、肾功能不全 505

三、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505

四、烧伤后应激性溃疡 506

五、脑水肿 507

六、肝功能不全 507

七、钾代谢异常 508

八、糖代谢异常 509

九、化脓性静脉炎与深静脉血栓形成 510

第九节 特殊原因烧伤 511

一、电损伤 511

二、化学烧伤 514

三、矿井内瓦斯爆炸烧伤 518

四、热压伤 519

五、低热(温)烧伤 519

第十节 特殊部位烧伤 520

一、吸入性损伤 520

二、头面部烧伤 522

三、眼烧伤 525

四、耳烧伤 526

五、手烧伤 526

六、会阴部烧伤 529

七、足部烧伤 529

八、骨、关节烧伤 529

第二十七章 冷伤 532

第一节 概述 532

一、冻结性冷伤(冻伤) 533

第二节 局部性冷伤 533

二、非冻结性冷伤 538

第三节 全身性冷伤 539

第四节 冷伤的预防 542

第二十八章 咬伤及螫伤 544

第一节 节肢动物咬螫伤 544

一、蜂螫伤 545

三、蝎螫伤 546

二、毒蜘蛛咬伤 546

四、蜈蚣咬伤 547

第二节 脊椎动物咬伤 547

一、毒蛇咬伤 547

二、狗咬伤 552

三、鲨鱼咬伤 552

第三节 蚂蟥咬伤 553

二、井下作业的致伤因素 554

一、井下作业特点 554

第一节 井下作业和致伤因素 554

第二十九章 矿井下创伤 554

第二节 井下创伤的特点和流行病学 555

一、井下创伤特点 555

二、煤矿创伤流行病学 558

第三节 井下意外事故伤员的特点 558

一、瓦斯爆炸 559

二、大面积围岩坍塌 560

三、崩水 560

第四节 井下伤员院前急救的特点和要求 560

一、井下伤员院前急救特点 560

二、井下伤员院前急救的要求 561

第五节 井下创伤的防护 562

一、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562

二、提高矿工个人防护能力 563

第三十章 运动创伤 564

第一节 运动创伤的工作范围及其防治重点 564

第二节 运动创伤的发生规律 565

第三节 运动创伤的防治原则 566

一、治疗原则 566

二、运动创伤的预防原则 567

第四节 常见的运动创伤 568

一、关节软骨损伤 568

二、运动员腱、韧带止点损伤(末端病) 575

三、运动员的疲劳性骨折与骨膜炎 577

四、运动员骨骺的慢性损伤 578

五、运动员周围神经损伤 579

第三十一章 军事训练伤 583

第一节 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 583

第二节 步兵基础训练所致常见骨关节损伤 583

一、队列训练所致骨关节损伤 584

二、技术基础训练所致骨关节损伤 586

三、战术基础训练所致骨关节损伤 587

四、军事体育训练所致骨关节损伤 589

一、流行病学调查 590

第三节 训练所致足踝部损伤 590

二、损伤特点 591

三、鞋对足踝部损伤的影响 591

第四节 特殊兵种的训练伤 592

第三十二章 复合伤 593

第一节 概述 593

一、复合伤的概念 593

二、复合伤的分类与命名 593

三、复合伤的发生情况 594

四、复合伤的基本特点 596

第二节 放射复合伤 597

一、临床病理主要特点 597

二、诊断和治疗原则 601

第三节 烧冲复合伤 603

一、临床病理主要特点 603

二、诊断和治疗原则 607

第五篇 头颈胸腰部创伤 610

第一节 颅脑创伤的致伤因素 613

一、暴力作用方式 613

第三十三章 颅脑创伤 613

二、损伤机理 615

第二节 颅脑创伤的临床特征 620

一、头皮损伤 620

二、颅骨骨折 621

三、脑损伤 625

第三节 颅脑创伤的临床判断 637

一、颅脑创伤临床判断方法 637

二、颅内血肿的早期判断 645

三、颅脑创伤预后的判断 649

第四节 颅脑创伤诊治原则及措施 651

一、院外急救与转运 651

二、急症室处理与伤情分级 654

三、非手术处理措施 655

四、手术治疗方法 660

一、颌面部解剖特点 674

第一节 颌面颈部解剖特点 674

第三十四章 颌面及颈部创伤 674

二、眼部解剖特点 675

三、耳部、鼻部解剖特点 677

四、颈部解剖特点 677

第二节 颌面颈部伤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其救治原则 678

一、呼吸道梗阻 679

二、出血休克及其救治 680

一、颌面部软组织伤的初期外科处理 682

第三节 颌面创伤 682

三、感染及其防治 682

二、颌面部骨伤 684

第四节 眼部创伤 696

一、眼附属器创伤 696

二、眼球前节创伤 699

三、眼球后节创伤 705

四、眼烧伤 708

二、中耳创伤 710

一、耳廓创伤 710

第五节 耳部创伤 710

三、内耳创伤 712

第六节 鼻部创伤 714

一、外鼻软组织伤 714

二、鼻骨及鼻窦骨折 714

三、创伤性鼻出血 715

四、创伤性脑脊液鼻瘘 716

五、鼻窦气压性创伤 716

六、鼻及鼻窦异物 716

第七节 颈部创伤 717

一、咽喉部挫伤 717

二、咽喉开放伤 718

三、颈部血管创伤 718

四、颈部异物 719

五、咽喉化学伤 720

六、食管腐蚀性损伤 720

七、喉、气管瘢痕性狭窄的处理 721

第一节 胸部创伤的致伤机理 723

第三十五章 胸部创伤 723

第二节 胸部创伤的院前处理 724

一、输液 724

二、呼吸道的管理及呼吸支持 725

第三节 胸部火器伤 726

一、胸部火器伤致伤原理 726

二、胸部火器穿透伤的诊断与分类 728

一、气胸 729

第四节 胸部创伤合并血气胸及其早期闭式引流 729

二、张力性气胸 730

三、开放性气胸 730

四、血胸 731

五、胸腔闭式引流术 732

第五节 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733

一、发病机理 733

二、伤情分析和处理 733

一、急症剖胸探查的适应证 736

第六节 剖胸探查的适应证 736

二、延期剖胸 737

三、晚期剖胸 737

第七节 胸部各部位创伤 737

一、胸壁创伤 737

二、心脏创伤 741

三、胸内大血管创伤 744

五、气管支气管创伤 746

四、心血管金属异物的潴留 746

六、食管创伤 749

七、肺创伤 750

第八节 胸部创伤合并其他部位伤 752

一、合并颅脑伤 752

二、合并腹内脏器伤 753

三、合并四肢伤 753

四、合并脊柱及脊髓伤 753

第九节 胸部创伤救治技术的进展和评价 753

二、呼吸支持 754

一、自体输血 754

三、体外循环膜肺支持 755

四、循环支持 755

第三十六章 腹部创伤 756

第一节 腹部创伤的分类 757

一、开放性腹部伤 757

二、闭合性腹部伤 757

第二节 腹部创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758

一、临床表现 758

二、辅助诊断 759

三、临床诊断 760

四、剖腹探查手术的适应证 761

第三节 腹壁创伤 761

第四节 胃创伤 762

一、胃创伤的特点 762

二、诊断 763

三、治疗 763

一、十二指肠创伤的特点 764

第五节 十二指肠创伤 764

二、十二指肠创伤的分类 765

三、诊断 766

四、治疗 767

五、十二指肠创伤的并发症 770

第六节 胰腺创伤 771

一、致伤原因 771

二、临床表现 772

三、诊断 773

四、治疗 774

五、术后处理 779

六、并发症及其处理 780

第七节 肝脏创伤 782

一、肝脏创伤的分类 782

二、肝脏创伤的病理 783

三、临床表现 783

四、诊断 783

五、治疗 784

六、肝创伤术后及并发症的处理 788

第八节 肝外胆管创伤 789

一、临床表现 789

二、诊断 789

三、治疗 790

四、并发症的防治 790

一、脾脏创伤的分类 791

二、脾破裂(立即破裂) 791

第九节 脾脏创伤 791

三、延迟性脾破裂 794

四、脾脏创伤的并发症 794

第十节 小肠及其系膜创伤 795

一、小肠及肠系膜创伤的分类 795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796

三、治疗 796

四、临床表现及诊断 798

三、结肠创伤的分类 798

一、结肠解剖及生理特点 798

二、结肠创伤发生率和死亡率 798

第十一节 结肠创伤 798

五、结肠创伤严重程度判断 799

六、治疗 800

七、结肠创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804

第十二节 肛管直肠创伤 805

一、肛管直肠创伤的分类 805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805

三、治疗 806

第十三节 肾脏创伤 807

一、致伤原因 807

二、病理及分类 807

三、临床表现 809

四、诊断 810

五、治疗 811

一、致伤原因 813

第十四节 输尿管创伤 813

六、预后和并发症 813

二、临床表现 814

三、诊断 814

四、治疗 815

五、预防 816

第十五节 腹部大血管创伤及腹膜后血肿 816

一、上肠系膜血管创伤 816

三、门静脉及肝动脉创伤 817

二、下肠系膜血管创伤 817

四、腹主动脉创伤 818

五、下腔静脉创伤 819

六、髂血管创伤 819

七、腹膜后血肿 822

第十六节 腹部多脏器创伤 823

第十七节 创伤性肠外瘘 824

一、临床表现 824

三、治疗 825

二、诊断 825

一、致伤原因 830

二、临床表现 830

第十八节 膈肌创伤 830

三、诊断 831

四、治疗 831

一、多发伤的定义 834

二、多发伤的发生率 834

第一节 多发伤的定义和发生率 834

第三十七章 多发伤 834

第二节 多发伤的临床特点 835

第三节 多发伤的早期诊断 836

一、对危重多发伤伤员的一般观察 836

二、对危重多发伤的早期检查 837

三、全身各系统的检查 837

四、多发伤伤情的再审定 840

五、多发伤创伤指数的计算方法 840

一、多发伤的急救 841

第四节 多发伤的处理 841

二、多发伤的手术治疗 842

第六篇 四肢脊柱骨盆创伤 847

第三十八章 手创伤 849

第一节 手的局部解剖 849

一、手部皮肤 849

二、手部肌肉 850

三、手部血管 852

四、手部神经 852

五、手部骨与关节 852

六、手部的骨性纤维鞘管 853

七、手的筋膜间隙 853

八、手的休息和功能位 853

第二节 手部创伤的处理原则 854

一、急救 854

二、初期外科处理 854

一、单纯皮肤裂伤 856

第三节 手部皮肤创伤 856

二、指端缺损 857

三、指背和手背皮肤缺损 859

四、指及手掌部软组织缺损 862

五、手指脱套伤 862

六、全手脱套伤 863

第四节 手部骨折 864

一、腕骨骨折 864

二、掌骨骨折 865

三、指骨骨折 867

第五节 手部关节创伤 868

一、腕骨脱位 868

二、掌指关节脱位 869

三、指间关节脱位 869

四、韧带损伤 869

一、手部肌腱解剖 870

第六节 手部肌腱创伤 870

二、指屈肌腱损伤 871

第七节 手部神经损伤 873

第八节 截指 874

第九节 显微外科技术在急性手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875

一、显微外科技术 876

二、断指再植 881

三、断掌再植 883

四、游离皮瓣移植在手部创伤的应用 884

第十节 手及手指缺损的再造 888

一、拇指缺损的再造 888

二、其他手指缺损再造 891

第三十九章 周围血管创伤 892

第一节 概述 892

一、周围血管创伤的诊断 892

二、周围血管创伤处理的基本原则 894

三、术后观察及处理 895

一、锁骨下动脉创伤 896

第二节 上肢动脉创伤 896

二、腋动脉创伤 897

三、肱动脉创伤* 898

四、前臂动脉创伤 899

第三节 下肢动脉创伤 900

一、股动脉创伤 901

二、腘动脉及小腿动脉创伤 902

一、发生率及病因 905

第四节 肢体静脉创伤 905

二、病理生理及诊断 906

三、静脉创伤修复的临床意义 906

四、肢体静脉创伤的处理 906

五、术后处理及预后 907

第五节 血管创伤中一些特殊问题 907

一、小儿血管创伤 908

二、肢体动脉医源性插管损伤 909

三、血管损伤重建术中移植材料的应用 911

四、周围血管创伤中筋膜间隔综合征和筋膜切开术 913

第四十章 周围神经创伤 916

第一节 周围神经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结构 916

第二节 周围神经创伤后的病理变化与再生 917

第三节 周围神经创伤的分类 918

第四节 周围神经创伤的诊断 920

一、病史及体格检查 920

二、电诊断 923

二、影响神经恢复的因素 925

一、基本治疗原则 925

第五节 周围神经创伤的治疗 925

三、保守治疗 926

第六节 周围神经创伤的手术治疗 928

一、手术治疗的指征 929

二、创伤神经的一期缝合术与二期缝合术 929

三、神经缝合术 929

四、神经松解术 932

五、神经移植术 932

七、神经创伤并发症的治疗 937

六、自体肌肉移植术修复神经缺损 937

八、无法恢复的神经创伤的功能重建 939

第七节 主要周围神经创伤 939

一、臂丛创伤 939

二、腋神经创伤 940

三、肌皮神经创伤 941

四、正中神经创伤 941

五、尺神经创伤 943

六、桡神经创伤 944

七、上肢复合神经创伤的功能重建 945

八、股神经创伤 946

九、坐骨神经创伤 946

十、胫神经创伤 947

十一、腓总神经创伤 947

第四十一章 脊柱及脊髓创伤 949

第一节 脊柱及脊髓的局部解剖与生理特点 949

一、脊柱的局部解剖 949

二、椎骨的连接 950

三、脊髓 951

第二节 致伤机理、分类及病理解剖特点 953

一、致伤机理 953

二、分类 954

三、病理解剖特点 956

第三节 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 958

一、临床特点 958

二、影像学检查 959

第四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 960

一、一般诊断 960

二、定位诊断及脊髓受累程度判定 961

三、各型脊柱骨折的诊断 967

四、鉴别诊断 973

第五节 脊柱及脊髓创伤的治疗原则 974

一、现场急救 974

第六节 各部脊柱骨折及脱位的治疗 976

一、上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 976

二、一般治疗原则 976

二、下颈椎损伤的治疗 979

三、不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981

四、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982

第七节 骶尾部创伤 989

一、骶骨骨折 989

二、尾椎骨折与脱位 991

第八节 腰部韧带损伤 992

一、棘上韧带损伤 992

二、棘间韧带损伤 993

第四十二章 骨盆和会阴部创伤 995

第一节 骨盆骨折 995

一、局部解剖概要 995

二、骨盆骨折的分类 996

三、诊断 998

四、治疗 1000

一、致伤原因 1002

第二节 膀胱创伤 1002

二、病变及分类 1003

三、临床表现 1003

四、诊断 1004

五、治疗 1005

第三节 尿道创伤 1007

一、致伤原因 1007

二、病理改变 1008

三、临床表现 1009

四、诊断 1010

五、治疗 1010

六、并发症及后遗症 1011

七、女性尿道损伤 1011

第四节 男性外生殖器创伤 1011

一、阴茎损伤 1012

二、阴囊损伤 1013

三、睾丸和精索损伤 1014

二、损伤类型和临床表现 1016

一、致伤原因 1016

第五节 女性生殖器官创伤 1016

三、治疗 1017

第四十三章 四肢骨关节创伤 1020

第一节 肩部创伤 1020

一、肩部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 1020

二、锁骨骨折 1022

三、肩锁关节脱位 1024

四、肩胛骨骨折 1026

五、肱骨上端骨折 1027

六、创伤性肩脱位 1030

七、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定 1034

八、肩袖损伤 1039

第二节 肱骨及肘部创伤 1041

一、肱骨干骨折 1041

二、肘关节的功能解剖 1043

三、肱骨远端骨折 1044

四、肘关节脱位 1049

五、尺桡骨近端骨折 1050

第三节 前臂创伤 1051

一、前臂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 1051

二、尺桡骨干骨折 1054

三、尺桡骨远端骨折 1060

四、下尺桡关节脱位 1063

第四节 髋部创伤 1064

一、股骨颈骨折 1064

二、股骨粗隆部骨折 1069

三、髋关节脱位 1073

第五节 股骨骨折 1074

一、股骨干骨折 1074

二、股骨髁上骨折 1079

第六节 膝部创伤 1079

一、股骨髁部骨折 1079

二、胫骨髁骨折 1080

三、髌骨骨折 1080

四、半月板损伤 1082

五、膝关节韧带损伤及其不稳定 1084

六、膝关节脱位 1087

七、膝关节镜的应用 1087

第七节 胫腓骨骨折 1088

一、闭合性胫腓骨骨折 1089

二、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1090

三、胫腓骨骨折并发症 1092

第八节 踝关节骨折脱位 1094

一、分型与诊断 1094

二、治疗 1095

第九节 足部创伤 1097

一、距骨骨折脱位 1097

二、跟骨骨折 1097

三、跗横关节损伤 1098

四、跖骨骨折及跖跗关节脱位 1099

一、儿童长骨的发育 1100

第一节 儿童长骨的发育与生长机构 1100

第四十四章 儿童骨关节创伤 1100

二、骨的生长机构 1102

三、骨骺和骺板的血液供应 1103

第二节 骨的生物力学 1104

第三节 儿童骨关节创伤的临床特点 1105

第四节 骨骺部位的损伤 1109

一、骺板损伤的分类 1110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1112

三、骺板损伤的处理原则 1116

第五节 骺板损伤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1119

一、骺板损伤的并发症 1119

二、骺板部分生长遏制的诊断 1120

三、局部骨桥切除术 1120

四、后遗畸形及处理原则 1121

第四十五章 老年骨关节创伤 1124

第一节 老年骨关节结构特征 1124

一、骨骼系统的老年性变化 1124

二、关节的老年性改变 1125

三、神经肌肉系统的老年性变化 1126

第二节 老年骨关节创伤特点 1126

一、伤因特点 1126

二、老年骨折发生于老年骨量丢失的基础上 1127

三、老年骨关节创伤的临床特点 1127

第三节 老年骨关节创伤的术前准备 1128

第四节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1129

第五节 老年骨关节创伤的护理 1130

一、全身方面的护理 1130

二、局部方面的观察与护理 1133

第四十六章 截肢及断肢再植 1135

第一节 截肢的一般原则 1135

一、创伤截肢的适应证 1135

二、截肢的类型及处理原则 1136

三、截肢术后并发症 1138

五、截肢术后的康复和义肢装配的准备 1139

四、幼儿及儿童截肢 1139

第二节 上肢截肢术 1140

一、手的截肢 1140

二、腕关节离断术和经腕骨截肢术 1140

三、肘下截肢术 1140

四、时关节离断术 1141

五、上臂截肢术 1142

六、经肱骨外科颈截肢术及肩关节离断术 1142

七、肩胛带截肢术 1144

第三节 下肢截肢术 1145

一、足及踝部截肢 1145

二、小腿截肢(膝下截肢) 1149

三、膝关节离断术 1150

四、Kirk股骨髁上截肢术 1151

五、经大腿中段或中下1/3处截肢术 1152

六、Body式髋关节离断术 1153

第四节 断肢再植 1154

一、断肢的分类 1154

二、断肢再植的手术指征 1155

三、急救及术前准备 1156

四、再植手术的方法 1156

五、再植术后处理 1158

六、并发症的防治 1159

七、康复治疗和后期功能重建 1160

第七篇 创伤整形 1161

第四十七章 创伤整形外科的特点及处理原则 1163

第一节 整形外科治疗创伤的原则 1163

第二节 创伤初期的整形外科处理 1165

第三节 创伤晚期的整形外科治疗 1165

第四节 创伤后遗症的整复治疗 1166

一、头皮缺损的整复治疗 1167

二、眉毛缺失的整复治疗 1167

三、睫毛缺失的整复治疗 1168

四、眼睑缺损的整复治疗 1169

五、鼻缺损的整复治疗 1169

六、唇颊部缺损的整复治疗 1170

七、耳廓缺损的整复治疗 1171

八、拇指缺失的整复治疗 1171

九、胸壁缺损的整复治疗 1173

十、乳房再造术 1174

十一、腹壁缺损的整复治疗 1174

十二、阴茎缺损的整复治疗 1175

十三、褥疮的整复治疗 1175

一、皮肤的功能与结构 1177

第一节 皮肤移植 1177

第四十八章 皮肤及其他组织移植 1177

二、皮肤移植的临床意义 1178

三、移植皮肤的来源 1178

四、皮肤移植的分类和应用 1179

五、皮肤移植的远期效果 1183

第二节 其他组织移植 1184

第八篇 创伤康复 1185

一、康复医学在创伤学中的重要地位 1187

第一节 概述 1187

第四十九章 创伤后的功能恢复 1187

二、康复医学的核心、基础及组成 1188

三、康复医学在创伤各阶段中应用的比重 1190

四、康复医学在创伤治疗中的适应证 1190

第二节 创伤早期治疗与功能恢复的必备条件 1190

一、制动期预防继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 1191

二、各种处置要考虑功能的恢复 1191

第三节 康复治疗在创伤后某些状态中的作用 1192

一、保持关节的活动度 1192

二、促进创伤局部的血液循环 1192

三、促进骨折愈合 1193

四、消散局部炎症 1194

五、促进伤口、溃疡的愈合 1197

八、防治压疮 1198

第四节 创伤康复中常用的功能检查 1198

六、治疗疼痛 1198

七、控制痉挛 1198

一、上肢 1199

二、下肢 1200

三、智力 1201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201

第五节 创伤康复中的残疾评定 1202

一、肢体残疾的评定 1202

三、残疾程度的一般评定 1203

二、智力残疾的评定 1203

第五十章 常见创伤的后期康复 1205

第一节 颅脑创伤的后期康复 1205

一、颅脑损伤的后果 1205

二、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预测 1206

三、颅脑损伤后常见的后遗症状 1207

四、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 1208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后期康复 1212

一、脊髓损伤后残存功能的估计 1212

三、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213

二、康复的目标 1213

四、不同损伤水平的功能训练 1217

第三节 骨与关节损伤的康复 1220

一、骨与关节损伤后引起障碍的原因 1220

二、功能障碍的预防 1222

三、肢体功能康复的主要目标 1223

四、功能锻炼的方式 1225

五、功能障碍的后期治疗 1230

六、矫形器的应用 1231

第四节 截肢术后的后期康复 1232

一、截肢手术对后期康复的影响 1232

二、康复治疗组工作的重要性 1232

三、装配假肢前残肢的评定 1233

四、截肢后临时假肢康复的意义 1234

五、永久假肢 1235

六、截肢后患者的心理康复 1235

七、截肢后患者的康复训练 1236

八、残肢并发症及处理 1237

第五节 手外伤的后期康复 1239

一、手外伤的特点 1239

二、手外伤后引起的主要功能障碍和原因 1240

三、手外伤后康复的主要目标 1240

四、手功能的评价 1241

五、功能锻炼的方式 1242

六、物理治疗的应用 1244

七、功能障碍的后期治疗和康复 1244

八、手外伤后的心理康复 1246

第六节 烧伤后的后期康复 1247

一、心理治疗 1247

二、物理治疗 1247

三、瘢痕增生和挛缩的预防和治疗 1247

四、运动疗法 1251

五、日常生活训练和作业疗法 1251

第七节 周围神经创伤的后期康复 1252

一、损伤严重程度的康复评定 1252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125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