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4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4版
  • 皮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35226
  • 出版时间:1979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 1

二、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1

三、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方法 2

四、我国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2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学 4

第一节 牙的演化 4

(一)鱼纲 4

(二)两栖纲 4

(三)爬行纲 4

(四)鸟纲 5

(五)哺乳纲 5

第二节 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5

一、牙的组成 5

(一)外部观察 5

(二)剖面观察 6

二、牙的分类 6

(一)根据牙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分类 6

(二)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的久暂分类 7

三、牙的功能 8

(一)咀嚼 8

(二)发音和言语 8

(三)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8

第三节 牙的萌出及临床牙位记录法 8

一、牙的萌出 8

(一)乳牙的萌出 8

(二)恒牙的萌出 9

二、临床牙位记录法 10

(一)部位记录法 10

(二)通用编号系统 11

(三)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 11

第四节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 12

一、应用术语 12

(一)中线 12

(二)牙体长轴 12

(三)接触区 12

(四)线角与点角 12

(五)外形高点 12

(六)牙体三等分 12

二、牙冠各面的命名 13

(一)唇面和颊面 13

(二)舌面 13

(三)近中面 13

(四)远中面 13

(五)?面和切嵴 13

三、牙冠的表面标志 13

(一)牙冠的突起部分 13

(二)牙冠的凹陷部分 14

(三)斜面 14

(四)生长叶 15

第五节 牙体外形 15

一、恒牙 15

(一)切牙组 15

(二)尖牙组 18

(三)前磨牙组 19

(四)磨牙组 23

二、乳牙 28

(一)乳前牙 28

(二)第一乳磨牙 30

(三)第二乳磨牙 30

(四)乳牙的应用解剖 31

三、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32

(一)牙冠形态的生理意义 32

(二)牙根形态的生理意义 33

第六节 牙髓腔解剖 34

一、髓腔概述 34

(一)髓腔各部名称 34

(二)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37

(三)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37

二、恒牙髓腔形态 37

(一)切牙的髓腔形态 37

(二)尖牙的髓腔形态 38

(三)上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39

(四)下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40

(五)上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40

(六)下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41

(七)恒牙髓腔应用解剖 42

三、乳牙髓腔形态 43

(一)乳牙髓腔形态 43

(二)乳牙髓腔特点及其应用解剖 43

第三章 牙列、?与颌位 44

第一节 牙列 44

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 44

(一)牙列的外形 44

(二)牙列的生理意义 45

二、牙排列的倾斜情况 46

(一)牙体近远中向的倾斜情况 46

(二)牙体唇(颊)舌向的倾斜情况 46

三、纵、横抬曲线及?平面 47

(一)?曲线 47

(二)?平面 48

(三)牙的上下位置 48

(四)牙尖高度 48

(五)牙列与颌骨的关系 48

(六)牙列与面部标志 49

第二节 ? 50

一、牙尖交错? 51

二、前伸?与侧? 57

第三节 颌位 58

一、牙尖交错位 58

二、下颌后退接触位 59

三、下颌姿势位 61

四、下颌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 62

(一)牙尖交错位与下颌后退接触位 62

(二)牙尖交错位与下颌姿势位 62

(三)下颌肌力闭合道的终点与牙尖交错? 63

第四节 ?与颌位 63

第四章 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65

第一节 骨 65

一、上颌骨 66

(一)外形 66

(二)结构特点 68

(三)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69

二、下颌骨 69

(一)外形 69

(二)内部主要结构 71

(三)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73

(四)血液供应、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73

三、鼻骨 73

四、颧骨 73

五、腭骨 74

六、蝶骨 74

(一)蝶骨体 74

(二)小翼 74

(三)大翼 74

(四)翼突 75

七、颞骨 75

(一)颞鳞 76

(二)乳突部 76

(三)岩部 77

(四)鼓板 77

八、舌骨 77

第二节 颞下颌关节 77

一、颞下颌关节的组成 78

(一)下颌骨髁状突 78

(二)颞骨关节面 78

(三)关节盘 79

(四)关节囊和关节间隙 81

(五)关节韧带 82

二、颞下颌关节的运动 83

(一)开闭运动中的颞下颌关节运动 83

(二)前后运动中的颞下颌关节运动 83

(三)侧方运动中的颞下颌关节运动 84

三、颞下颌关节运动中的生物机械作用 85

(一)关节盘的运动 85

(二)翼外肌的作用 85

(三)关节间隙的变化 85

四、颞下颌关节功能解剖特点 86

第三节 肌 87

一、表情肌与咀嚼肌 88

(一)表情肌 88

(二)咀嚼肌 90

二、颈部肌 93

(一)颈浅肌群 93

(二)舌骨上、下肌群 93

(三)颈深肌群 93

三、腭咽部肌 94

(一)腭部肌 94

(二)咽部肌 95

四、口颌系统的肌链及其临床意义 96

(一)口颌系统的肌链 96

(二)口颌系统肌链的临床意义 97

第四节 唾液腺 98

一、腮腺 99

(一)位置、形态和毗邻 99

(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淋巴回流 100

二、颌下腺 100

(一)位置、形态和毗邻 100

(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淋巴回流 101

三、舌下腺 101

(一)位置、形态和毗邻 101

(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淋巴回流 101

第五节 血管 102

一、动脉 102

(一)颈总动脉 102

(二)颈外动脉 102

(三)颈内动脉 109

(四)锁骨下动脉 109

(五)头颈部的动脉吻合 110

二、静脉 111

(一)口腔烦面部浅静脉 111

(二)口腔颌面部深静脉 112

(三)颈部浅静脉 114

(四)颈部深静脉 114

(五)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115

第六节 淋巴结和淋巴管 116

一、环形组淋巴结群 116

二、纵形组淋巴结群 118

三、颈深淋巴结的划分及颈部淋巴结的简化分组 121

第七节 神经 121

一、三叉神经 122

(一)眼神经 123

(二)上颌神经 123

(三)下颌神经 126

(四)上、下颌神经在口腔的分布及其变异 128

二、面神经 129

(一)面神经管段的分支 130

(二)面神经颅外段及其分支 130

附:面神经核上瘫和核下瘫 132

三、舌咽神经 134

四、迷走神经 134

(一)咽支 135

(二)喉上神经 135

(三)喉返神经 135

五、副神经 135

(一)内侧支 135

(二)外侧支 135

六、舌下神经 136

七、颈丛 137

(一)浅支 137

(二)深支 137

八、颈交感干 137

(一)颈上神经节 137

(二)颈中神经节 138

(三)颈下神经节 138

第五章 口腔颌面颈部局部解剖 139

第一节 口腔局部解剖 139

一、口腔的境界和分部 139

二、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标志 139

(一)口腔前庭沟 140

(二)上、下唇系带 140

(三)颊系带 140

(四)腮腺导管口 140

(五)磨牙后区 140

(六)翼下颌皱襞 140

(七)颊垫尖 140

三、唇 141

(一)境界及表面解剖标志 141

(二)层次 141

(三)唇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142

四、颊 142

(一)境界 142

(二)层次 142

(三)颊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143

五、牙龈 143

六、腭 143

(一)硬腭 143

(二)软腭 145

(三)腭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146

七、舌下区 146

(一)境界 146

(二)表面解剖标志 147

(三)内容及其排列 147

八、舌 148

(一)上面 148

(二)下面 150

(三)肌层 150

(四)舌的血管、淋血管及神经 151

九、咽 153

(一)咽的分部 153

(二)咽壁层次 153

(三)咽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 153

第二节 颌面部局部解剖 153

一、颌面部的境界及表面解剖 153

(一)颌面部表面解剖标志 154

(二)面部比例 155

(三)对称 156

(四)美容角 156

(五)协调 156

二、颌面部软组织特点 157

三、腮腺咬肌区 157

(一)境界 157

(二)层次 157

(三)显露面神经主干及其分支的标志 160

四、面侧深区 162

(一)境界 162

(二)层次 162

五、蜂窝组织间隙及其连通 163

(一)眶下间隙 163

(二)颊间隙 163

(三)咬肌间隙 164

(四)翼颌间隙 164

(五)颞下间隙 164

(六)颞间隙 165

(七)腮腺间隙 166

(八)咽旁间隙 166

(九)翼腭间隙 166

(十)舌下间隙 166

(十一)舌深部间隙 167

附:头颈部蜂窝组织间隙连通示意图 167

第三节 颈部局部解剖 168

一、概述 168

(一)颈部的境界和分区 168

(二)颈部的体表标志 169

(三)颈部主要血管、神经干和胸膜顶的体表投影 170

(四)颈筋膜、筋膜间隙及其连通 170

二、颌下三角 173

(一)境界 173

(二)层次 173

(三)内容及毗邻 173

三、气管颈段 175

(一)气管颈段前方层次及毗邻 175

(二)气管颈段位置的移动性 175

四、颈动脉三角 177

(一)境界 177

(二)层次 177

(三)内容及毗邻 177

五、胸锁乳突肌区 179

(一)境界 179

(二)层次 179

六、颈后三角 182

(一)境界 182

(二)层次 182

第六章 与口腔颌面部有关的头部局部解剖 185

第一节 颅顶 185

一、额、顶、枕区 185

(一)境界 185

(二)层次 185

二、颞区 187

(一)境界 187

(二)层次 187

第二节 颅底 189

一、颅底内面 189

(一)颅前窝 189

(二)颅中窝 189

(三)颅后窝 190

二、颅底外面 191

(一)前部 192

(二)后部 192

第七章 口腔功能 194

第一节 下颌运动 194

一、下颌运动的神经传导路径 194

(一)下颌运动的传人路径 194

(二)下颌运动的传出路径 194

二、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 195

三、下颌运动的形式及运动范围 195

(一)下颌运动的形式 195

(二)下颌运动的范围 195

四、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 197

(一)直接观测 197

(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 197

(三)髁状突运动轨迹描记 199

第二节 咀嚼功能 200

一、咀嚼的神经控制 200

(一)咀嚼的发动 200

(二)周期性咀嚼运动的神经控制 200

(三)咀嚼运动的反馈控制 200

二、咀嚼运动过程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 201

(一)切割运动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 201

(二)捣碎和磨细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 202

三、咀嚼周期 202

四、咀嚼运动的类型 203

五、咀嚼运动中的肌电图 204

(一)正常肌电图 204

(二)咀嚼运动中的肌电图 205

六、咀嚼肌力、?力及牙周潜力 206

(一)咀嚼肌力 206

(二)?力 207

(三)最大?力 208

七、咀嚼效率 209

(一)测定咀嚼效率的方法 209

(二)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 209

八、咀嚼时的牙齿运动 210

九、咀嚼与牙齿的磨耗 210

(一)磨耗与磨损 210

(二)磨耗的生理意义 210

十、舌、唇、颊、腭在咀嚼中的作用 211

十一、咀嚼对?、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 211

第三节 吞咽功能 212

一、吞咽的反射控制 212

二、吞咽过程 213

三、吞咽对?、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 214

第四节 言语功能 215

一、言语与呼吸 215

二、发音 215

(一)音调 215

(二)音质 215

(三)音强 215

三、语音 216

(一)元音 216

(二)辅音 216

四、共鸣 216

五、言语的神经控制 217

(一)大脑皮质与言语活动 217

(二)与言语有关的神经及其司理部位 218

六、口腔的部分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 218

第五节 唾液功能 219

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219

二、唾液的分泌及调节 219

三、唾液的作用 220

第六节 感觉功能 221

一、味觉 221

(一)味觉感受器和味觉传导 221

(二)基本味觉 221

(三)影响味觉的因素 222

二、触觉和压觉 223

三、温度觉 224

四、痛觉 22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