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
  • 孙广仁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156239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3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 1

1.1 中医学的学科性质 1

1.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与结构 3

1.3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 4

1.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8

1.5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11

1.6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现代医学模式 16

1.7 病、证、症的基本内涵 17

1.8 辨病与辨症相结合 18

2 哲学基础 21

2.1 古代哲学范畴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21

2.2 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源流 25

2.3 精气理论的层次结构 29

2.4 《内经》中精及精气的含义辨析 30

2.5 《内经》中气的含义辩析 33

2.6 古代哲学气-元论疏释 39

2.7 气机与气化辨析 41

2.8 气的中介作用及其理论意义 44

2.9 中国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与中医学的生命本原说 46

2.10 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理论的影响 50

2.11 阴阳是指事物实体之本身还是其属性 54

2.12 阴阳概念的内涵及其与矛盾的区别 55

2.13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56

2.14 物质与功能能否分称阴阳 58

2.15 阴阳的二分法、三分法及太少划分 59

2.16 阴阳交感的内在机理 61

2.17 阴阳互藏的理论意义 64

2.18 阴阳的对立制约与动态平衡 66

2.19 阴阳互根内涵的演进 68

2.20 阴阳的相互排斥和吸引 71

2.21 阴阳消长的形式及其机理 72

2.22 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和条件 74

2.23 阴阳自和的机理和意义 75

2.24 阴阳运动规律和形式之间的整体联系 78

2.25 人体生命规律的阴阳阐释 79

2.26 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阴阳阐释 80

2.27 疾病防治原则的阴阳阐释 85

2.28 五行基本概念的内涵 88

2.29 五行学说的形式之源 89

2.30 事物五行归类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92

2.31 五行乘侮发生的机理 94

2.32 五行制化与胜复的理论意义 95

2.33 人体的五行系统结构 97

2.34 疾病传变规律的五行解说 99

2.35 疾病防治规律的五行阐释 101

2.36 五味合五脏的临床意义 105

2.37 情志相胜疗法及其实践意义 106

3.1 藏象的基本概念 108

3 藏象 108

3.2 藏象理论的生成之源 110

3.3 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113

3.4 五脏精气阴阳概念辨析 115

3.5 “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论 119

3.6 “脉由心主”的机理 120

3.7 “舌为心窍”的原理 121

3.8 “汗为心之液”的临床意义 122

3.9 “肺主一身之气”与“脾骨为生气之源”辨析 123

3.10 肺主宣降与肺主行水的关系解析 124

3.11 肺主行水的内涵及其研究思路 126

3.12 “肺合皮毛”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128

3.13 “金实不鸣”与“金破不鸣”诠释 130

3.14 “脾为后天之本”与“胃者五脏之本”辨析 131

3.15 “脾不主时”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132

3.16 “脾裹血”与“脾统血”辨 134

3.17“脾开窍于口”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135

3.18“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 136

3.19 肝“体阴而用阳”论 138

3.20 肝为“罢极之本”论 139

3.21 “肝藏血”与“脾统血”辨 140

3.22 肝位于中焦与下焦之辨 141

3.23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辨析 144

3.24 目为肝窍与“五论说”辨析 145

3.25 “肾为先天之本”论 147

3.26 “久病及肾”论 149

3.27 肾主水的机理 150

3.28 “肾为气之根”论 152

3.29 真阴真阳辨析 152

3.30 “肾主骨”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154

3.31 耳与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 155

3.32 “六腑以通为用”论 156

3.33 “胆心相关”论 157

3.34 胃气的含义辨析 158

3.35 “胃主通降”论 160

3.36 三焦的形态与功能辨析 161

3.37 三焦内涵认识的异同辨析 164

3.38 三焦气化与脾肺肾司水液代谢的关系辨析 165

3.39 腠理的形态与功能辨析 166

3.40 “胞”有男女之辨 168

3.41 中医学对胞功能的认识 169

3.42 “头者精明之府”与脑主神明 171

3.43 奇恒之腑与五脏的关系 173

3.44 心肾相关论 175

3.45 肝肺升降论 176

3.46 肺肾相生互用论 177

3.48 肝肾与生殖功能的关系 178

3.47 “肝肾同源”论 178

3.49 脾胃相关论 179

3.50 “魄门亦为五脏使”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181

4 气血漳液精神 183

4.1 中医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83

4.2 中医学精、气概念的产生之源 185

4.3 气的阴阳两分 188

4.4 关于气的生成中的问题 191

4.5 关于气的功能中的问题 193

4.6 人体之气的层次结构 194

4.7 中医学的元气学说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元气学说 196

4.8 营气与卫气的生成之源 200

4.9 营卫相偕而行辨析 201

4.10 关于血的生成中的问题 203

4.11 中医学精气神与古代哲学精气神之比较 204

4.12 中医学精气神相关论 208

4.13 精血漳液病兼治气的机理 210

5 经络 213

5.1 经络概念中几个问题的辨析 213

5.2 经络概念的演进 215

5.3 经络学说的形成之源 215

5.4 经络系统的构成及其基本功能 217

5.5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价值 219

5.6 奇经八脉的循行与功能 221

5.7 经脉之间的交会及其相关病证 223

5.8 督、任、冲、带四脉与生殖功能的关系 224

5.9 经络实质的探讨 225

6 病因 228

6.1 “三分病因”与“三因学说”之比较 228

6.2 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 229

6.3 六气致病理论的双重性 231

6.4 六淫与内生五邪之辨 232

6.5 “风为百病之长”论 234

6.6 外风、内风、伤风、中风之辨 235

6.7 寒邪与湿邪的概念和致病特点之比较 237

6.8 伤寒、中寒、表寒、里寒、外寒、内寒之辨析 239

6.9 外湿、内湿的含义及其相关性 240

6.10 暑邪与火邪的概念和致病特点之比较 241

6.11 “暑无内暑”与“火无外火”之辨 242

6.12 燥邪的阴阳属性辨析 243

6.13 外燥、内燥、温燥、凉燥之辨 244

6.14 疠气致病与生物病原之比较 246

6.15 心神与七情五志的常变分析 248

6.16 情志与五脏精气的关系 249

6.17 情志致病首伤心神论 250

6.18 “九气为病”解析 251

6.19 情志常变与疾病进退 253

6.20 病理产物与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255

6.21 痰之有形与无形之辨 257

6.22 “百病多由痰作祟”解析 258

6.23 “治痰先治气”的机理及临床意义 259

6.24 瘀血的致病特点与瘀血证候特点 260

6.25 瘀血与出血、血虚、血热的关系 261

6.26 痰瘀互结成积论 262

6.27 结石的生成机理及致病特点 263

6.28 “医过”致病的机理及其现实意义 264

7 病机 266

7.1 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结构 266

7.2 中医病机学的源流 268

7.3 正气与免疫 272

7.4 中医发病学的整体观 273

7.5 “外内合邪”的发病观 275

7.6 体质的概念及分类 276

7.7 中医学对体质的认识 278

7.8 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280

7.9 邪正盛衰与病证虚实的关系 281

7.10 虚实错杂与虚实真假之辨 282

7.11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的关系 284

7.12 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 286

7.13 “阳胜则热”与“阳胜则阴病”辨析 287

7.14 阴阳偏衰与阴阳偏胜之寒热辨识 288

7.15 阴阳偏衰与阴阳互损之别 290

7.16 阴阳格拒与阴阳转化之别 292

7.17 亡阴与亡阳的机理与辨识 294

7.18 疾病阴阳失调的变化规律 295

7.19 气郁为六郁之先论 297

7.20 气虚与气陷的联系与区别 298

7.21 气逆与气陷之别 299

7.22 气闭之诸厥证辨析 300

7.23 气脱与亡阳之辨 301

7.24 血瘀与瘀血之别 303

7.25 津液代谢失常的机理 305

7.26 伤津与脱液的区别 307

7.27 风气内动的机理及其临床表现 308

7.28 “治风先治血”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310

7.29 内寒生成的机理 311

7.30 内寒生成与脾肾的关系 312

7.31 内燥产生的机理 312

7.32 内火产生的机理 313

7.33 少火、壮火、虚火、实火、阴火、阳火之辨 314

7.34 君火、相火、龙火、雷火之别 315

7.35 火与热之辨 316

7.36 风、火、痰之间的关系 317

8 诊法 319

8.1 中医诊断疾病的原理 319

8.2 四诊合参的意义 319

8.3 恶寒与畏寒之辨 320

8.4 潮热类辨 321

8.5 气虚发热的机理与审证要点 322

8.6 汗证辨析 323

8.7 以痛辨析病因病位 324

8.8 口渴不多饮的机理与辨证要点 325

8.9 多食易饥皆因胃热论 325

8.10 失眠与嗜睡论析 326

8.11 小便异常的临床意义 327

8.12 痛泻论析 327

8.13 耳病的审证要点 328

8.14 望神诊病的原理 329

8.15 假神与病情好转的鉴别 329

8.16 色诊的理论依据 330

8.17 面白主病论析 331

8.18 面红不独主热论 331

8.20 观面色察胃气之盛衰 332

8.19 面黑与面青主病之异同 332

8.21 望色十法须与五色合参 333

8.22 目的五轮诊法与临床 334

8.23 麻疹与风疹的鉴别 334

8.24 望色要注意动态观察 335

8.25 白苔主病有表里寒热之分 335

8.26 灰苔与黑苔主病辨析 337

8.27 舌感觉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338

8.28 舌下诊的方法与意义 339

8.29 望舌应注意常中之变 340

8.30 舌色异常与主病 341

8.31 腻苔与腐苔辨析 342

8.32 寸口分候脏腑源流及其临床价值 342

8.33 脉之神、胃、根辨析 343

8.34 弦脉与紧脉之辨 344

8.35 论迟、数脉象的诊断标准 345

9 辨证 347

9.1 寒热真假的鉴别 347

9.2 虚实真假的鉴别 348

9.3 心病脉症论析 348

9.4 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三证的联系与区别 349

9.5 心脉痹阻与心气虚、心阳虚的内在联系 350

9.6 肺病辨证要点 350

9.7 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犯肺三证的鉴别 351

9.8 脾气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脾阳虚四证的内在联系 352

9.9 肝病的病理特点 353

9.10 论肝气虚证 354

9.11 肝气郁与肝气逆辨析 357

9.12 肝实火证与肝郁火证辨析 358

9.13 肝阴虚证与阴虚动风证辨析 358

9.15 肾阴虚证既可闭经又可崩漏的机理 359

9.14 肝血虚证与血虚动风证辨析 359

9.16 辨证论治应当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360

9.17 辨证论治中的科学预见 362

10 防治原则 367

10.1 治未病的内涵及其实践意义 367

10.2 治则治法理论的层次结构 368

10.3 治则治法与治疗技术的区别 370

10.4 “治病求本”与辨证论治辨析 371

10.5 正治与反治的异同 373

10.6 反治与反佐的辨别 374

10.7 标本与阴阳的区别 375

10.8 标本之“本”与治病求本之“本”的区别 376

10.9 扶正祛邪治则的临床应用 377

10.10 损其偏胜与兼补偏衰之辨 380

10.11 补其偏衰与阴阳兼补之别 381

10.12 三因制宜与整体辨治 38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