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毒学检验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病毒学检验
  • 李洪源,王志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800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391页
  • 主题词:病毒学-医学检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病毒学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病毒学和病毒学检验的发展史 1

二、病毒学检验的内容及其应用范围 5

三、病毒学检验的一般原则 8

四、病毒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10

五、病毒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11

第一节 细胞培养技术在病毒学研究中的发展 13

第一章 细胞培养技术 13

第一篇 病毒学检验技术 13

一、体外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14

第二节 细胞培养概述 14

二、组织细胞培养种类 17

三、细胞系的建立、保存和鉴定 18

四、用于病毒培养的细胞选择 19

一、细胞培养的基本设施与条件 20

第三节 细胞培养技术 20

二、无菌操作技术和细胞检查技术 23

三、原代细胞制备过程 24

四、传代细胞制备及培养技术 26

五、细胞的冻存、复苏及运输 27

一、污染来源 28

第四节 细胞培养污染与监测 28

二、微生物污染与监测 29

第五节 细胞培养技术在病毒学检验中的应用 30

四、细胞污染防治措施 30

三、细胞间交叉污染与监测 30

一、分离培养病毒 31

四、药物体外抗病毒试验 32

三、肿瘤病毒致癌机制研究 32

二、病毒性疾病的血清学诊断 32

第一节 鸡胚的结构与生理 33

第二章 鸡胚接种技术 33

二、鸡胚的孵育 34

一、受精鸡卵的供给 34

第二节 鸡胚的孵育和检查 34

二、接种途径与方法 35

一、实验材料与器械 35

三、检卵 35

第三节 鸡胚的接种途径及方法 35

一、无菌试验 38

第四节 病毒的检测 38

三、注意事项 38

一、人类与动物病毒的培养、分离与鉴定 39

第五节 鸡胚接种技术的应用 39

二、检测方法 39

二、疫苗的研制 40

一、实验动物的种类 41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种类与基本操作方法 41

第三章 动物实验技术 41

三、实验动物常用基本操作技术 42

二、常用实验动物 42

一、动物实验在病毒分离中的应用 46

第二节 动物实验在病毒检验中的应用 46

四、使用实验动物的基本原则 46

第三节 病毒学检验中动物实验的基本步骤 47

四、动物实验在抗病毒药物和病毒疫苗效果及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 47

二、动物实验在病毒鉴定中的应用 47

三、动物实验在病毒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47

二、实验动物自发性病毒感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9

一、病毒学动物实验的安全问题 49

第四节 病毒学动物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49

二、方法与步骤 50

一、基本原理 50

第四章 病毒滴度的测定 50

第一节 空斑形成单位法测定病毒滴度 50

三、空斑形成单位法测定病毒滴度的计算 52

四、注意事项 53

二、方法与步骤 54

一、基本原理 54

第二节 50%终点法测定病毒滴度 54

三、50%终点法的计算 55

四、注意事项 56

二、干扰滴定的基本原理 57

一、血凝试验的基本原理 57

第三节 血凝试验和干扰滴定测定病毒滴度 57

二、病毒纯化的方法 58

一、病毒纯化的一般原则 58

第五章 病毒的纯化和保存 58

第一节 病毒的纯化 58

一、SDS-PAGE 61

第二节 病毒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61

二、Western Blot 63

二、冷冻干燥保存 64

一、低温及超低温保存法 64

第三节 病毒的保存 64

三、注意事项 65

一、基本原理 66

第一节 中和试验 66

第六章 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 66

二、方法与步骤 67

二、方法与步骤 70

一、基本原理 70

三、注意事项 70

第二节 补体结合试验 70

三、注意事项 73

第三节 血凝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 74

二、血凝试验 75

一、血凝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的基本原理 75

三、血凝抑制试验 76

四、注意事项 78

三、方法和步骤 79

二、实验类型 79

第七章 现代免疫学试验技术 79

第一节 免疫荧光试验 79

一、基本原理 79

四、注意事项 82

二、实验类型 83

一、基本原理 83

第二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83

三、方法和步骤 84

四、注意事项 85

三、方法和步骤 86

二、实验类型 86

第三节 免疫酶染色试验 86

一、基本原理 86

一、基本原理 89

第四节 放射免疫试验 89

四、注意事项 89

二、实验类型 90

三、方法和步骤 91

四、注意事项 92

一、核酸的结构与特性 93

第一节 基本原理 93

第八章 核酸杂交技术 93

三、核酸杂交的方法 94

二、核酸的杂交 94

一、核酸探针的种类 95

第二节 核酸探针的制备 95

二、核酸探针的标记和检测 96

第三节 Southern印迹杂交 98

四、转膜 99

三、电泳凝胶的预处理 99

一、待测核酸样品的制备与限制酶消化 99

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待测DNA样品 99

七、洗膜 100

六、预杂交与Southern杂交 100

五、探针标记 100

二、电泳分离 101

一、RNA的提取 101

八、放射性自显影检测 101

第四节 Northern印迹杂交 101

四、杂交与结果检测 102

三、转移和紫外线交联 102

二、原位杂交 103

一、斑点杂交 103

第五节 其他核酸杂交技术 103

四、液相杂交技术 104

三、分支链DNA 104

第一节 基本原理 106

第九章 聚合酶链反应 106

一、模板 108

第三节 PCR的反应体系及其优化 108

第二节 PCR的技术路线 108

二、引物 109

三、耐热DNA聚合酶 110

四、三磷酸脱氧核苷酸 111

一、温度循环参数 112

第四节 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112

五、反应缓冲系统 112

六、二价阳离子Mg2+ 112

一、琼脂糖凝胶电泳 114

第五节 PCR扩增产物的分析鉴定 114

二、PCR反应促进剂 114

三、液状石蜡 114

四、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 114

一、原位PCR 115

第六节 几种常用的PCR技术 115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15

三、巢式PCR 116

二、反转录PCR 116

五、实时荧光定量PCR 117

四、免疫PCR 117

二、培养细胞中病毒DNA的提取 118

一、全血细胞中病毒DNA的提取 118

第七节 感染标本中病毒核酸的提取 118

四、拭子标本中病毒DNA的提取 119

三、新鲜或冷冻组织中病毒DNA的提取 119

一、DNA的特异性切割 120

第一节 基本原理 120

第十章 基因克隆技术 120

二、基因克隆的载体 121

四、基因克隆的宿主 125

三、DNA片段的连接 125

一、目的基因的获得 126

第二节 基本步骤 126

二、载体的准备 129

四、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 130

三、连接 130

五、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 131

第三节 基因克隆的应用 133

一、基因芯片的概念 134

第一节 基因芯片概述 134

第十一章 基因芯片技术 134

一、载体选择 135

第二节 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步骤 135

二、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 135

四、基因芯片杂交 136

三、样品准备 136

二、芯片制备 136

五、杂交信号检测 137

六、检测结果分析 138

三、药物筛选 139

二、疾病诊断 139

第三节 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 139

一、基因表达水平与功能研究 139

四、指导临床治疗 140

一、DNA测序原理 141

第一节 DNA序列测定的原理和技术 141

第十二章 DNA序列测定 141

二、DNA测序策略 143

第二节 全自动DNA测序 144

一、测序模板的准备 145

第三节 DNA测序程序 145

一、自动激光荧光DNA测序系统的工作原理 145

二、Pyrosequencing自动测序原理 145

二、测序反应 146

一、显微镜的分辨极限 148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的构造与原理 148

第十三章 电子显微镜技术 148

二、透射电镜的基本结构 149

三、扫描电镜的构造与成像原理 151

一、透射电镜标本制备方法 152

第二节 电镜标本制备方法 152

第三节 免疫电镜技术 156

二、扫描电镜生物标本制备方法 156

二、酶标记免疫电镜技术 157

一、病毒颗粒免疫电镜技术(液相免疫电镜法) 157

三、冷冻蚀刻免疫电镜技术 158

二、扫描免疫电镜技术 158

三、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 158

第四节 其他免疫电镜技术 158

一、冷冻超薄切片免疫电镜技术 158

三、血清及脑脊髓液 159

二、鼻咽分泌物 159

四、原位核酸杂交电镜技术 159

第五节 电镜技术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159

一、皮肤病损 159

七、细胞培养物 160

六、组织 160

四、尿 160

五、粪便 160

二、标本的运送与储存 161

一、标本的采集 161

第十四章 病毒分离与鉴定 161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161

三、标本的处理 162

一、组织培养法 163

第二节 病毒的分离 163

二、鸡胚接种法 164

三、动物接种法 165

一、初步鉴定 167

第三节 病毒的鉴定 167

二、最终鉴定 169

第一节 IgM检测 175

第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技术 175

二、免疫荧光法 176

一、ELISA法 176

一、核酸成分的检测 177

第二节 病毒特异成分的检测 177

二、检测感染材料中病毒抗原成分 178

三、感染细胞中特征性包涵体的检测 179

第三节 电镜或免疫电镜技术 180

一、病毒形态与大小 183

第一节 痘病毒生物学特性 183

第二篇 病毒学检验各论 183

第十六章 痘病毒及其检验 183

四、病毒理化特性 184

三、病毒分型 184

二、病毒结构 184

一、天花 185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 185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85

一、天花 185

二、猴痘 185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186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86

二、猴痘 186

第四节 实验室检验 186

四、实验室诊断方法 187

三、抗猴痘病毒血清的制备 187

二、治疗 189

一、预防 189

第五节 预防与治疗 189

二、病毒结构 190

一、形态与大小 190

第十七章 疱疹病毒及其检验 190

第一节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90

三、病毒理化特性 191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92

一、单纯疱疹病毒 192

第二节 临床表现 192

一、单纯疱疹病毒 193

第三节 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193

三、人巨细胞病毒 193

四、EB病毒 193

三、人巨细胞病毒 194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94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95

第四节 实验室检验 195

四、EB病毒 195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196

三、实验室诊断方法 197

四、实验室诊断标准 198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99

一、单纯疱疹病毒 199

第五节 预防与治疗 199

四、EB病毒 200

三、人巨细胞病毒 200

二、病毒结构 201

一、形态与大小 201

第十八章 乳头瘤病毒及其检验 201

第一节 病毒生物学特性 201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02

第四节 实验室检验 203

二、流行病学概况 203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 203

一、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203

一、预防 204

第五节 预防与治疗 204

一、醋酸白试验 204

二、细胞学检查 204

三、组织病理学检查 204

四、免疫学试验 204

五、核酸杂交试验 204

二、治疗 205

一、病毒形态与大小 206

第一节 病毒生物学特性 206

第十九章 嗜肝DNA病毒及其检验 206

二、病毒结构 207

三、病毒分型与变异 208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09

四、病毒理化特性 209

一、样品的采集 210

第四节 实验室检验 210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 210

一、地区分布 210

二、人群分布 210

三、流行过程 210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211

三、实验室诊断方法 212

一、预防 214

第五节 预防与治疗 214

四、实验室诊断标准 214

第六节 乙型肝炎与丁型肝炎重叠感染 215

二、治疗 215

一、病毒形态与大小 217

第一节 病毒生物学特性 217

第二十章 逆转录病毒及其检验 217

二、病毒结构 218

三、病毒分型与变异 220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21

四、病毒理化特性 221

二、HIV传播与危险因素 222

一、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 222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 222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223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23

第四节 HIV-1的实验室检验 223

三、实验室诊断方法 225

二、治疗 228

一、预防 228

第五节 预防与治疗 228

一、形态与大小 230

第一节 病毒生物学性状 230

第二十一章 呼肠孤病毒及其检验 230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31

四、病毒理化特性 231

二、病毒结构 231

三、病毒的分型与变异 231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232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32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 232

第四节 实验室检验 232

三、实验室诊断方法 233

第五节 预防与治疗 234

四、实验室诊断标准 234

二、病毒结构 235

一、病毒形态与大小 235

第二十二章 小RNA病毒及其检验 235

第一节 病毒生物学特性 235

三、病毒分型与变异 237

四、病毒理化特性 238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实验室检验 239

第四节 实验室检验 239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39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 239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流行特征 239

二、甲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特征 239

二、甲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检验 244

一、脊髓灰质炎的预防和治疗 245

第五节 预防与治疗 245

二、甲型肝炎的预防和治疗 246

二、病毒结构 247

一、病毒形态与大小 247

第二十三章 冠状病毒及其检验 247

第一节 病毒生物学特性 247

四、病毒理化特性 249

三、病毒分型与变异 249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 250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50

三、实验室诊断方法 251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251

第四节 实验室检验 251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51

四、实验室诊断标准 252

第五节 预防与治疗 253

二、病毒结构 255

一、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255

第二十四章 披膜病毒及其检验 255

第一节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255

三、病毒分型与变异 256

一、风疹 257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57

四、病毒理化特性 257

一、风疹病毒 258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 258

二、α病毒感染 258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259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59

二、α病毒 259

第四节 实验室检验 259

四、实验室检验 260

三、制剂的制备 260

五、实验室诊断标准 261

一、预防 262

第五节 预防与治疗 262

二、治疗 263

二、病毒基因和蛋白构成 264

一、病毒形态学及理化特性 264

第二十五章 黄病毒及其检验 264

第一节 黄病毒的共同特性 264

一、流行特征 265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65

三、病毒感染与传播 265

六、实验室诊断 266

五、理化性质 266

二、临床表现 266

三、病毒的基因结构 266

四、病毒的基因分型 266

七、疾病监测 267

四、病毒蛋白与功能 268

三、病毒的基因结构 268

第三节 登革病毒 268

一、流行特征 268

二、临床表现 268

六、实验室诊断 269

五、病毒分型 269

三、临床表现 271

二、理化特性 271

第四节 森林脑炎病毒 271

一、流行特征 271

一、流行特征 272

第五节 丙型肝炎病毒 272

四、实验室诊断 272

三、病毒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 273

二、病毒的基因结构 273

五、实验室诊断 274

四、病毒的基因分型 274

第六节 预防 276

二、病毒结构 277

一、病毒形态与大小 277

第二十六章 正粘病毒及其检验 277

第一节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277

三、病毒分型与变异 278

二、乙型和丙型流感临床特征 279

一、甲型流感的临床特征 279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79

二、流行特征 280

一、流行三环节 280

三、并发症 280

第三节 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280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81

第四节 实验室检验 281

二、病毒的分离与培养 282

三、主要免疫制剂的制备 283

四、实验室诊断方法 284

一、流感的预防 286

第五节 流感预防与治疗 286

二、治疗 287

二、病毒结构 288

一、形态与大小 288

第二十七章 副粘病毒及其检验 288

第一节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288

四、病毒理化特性 289

三、病毒分型与变异 289

四、麻疹病毒 290

三、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290

第二节 临床表现 290

一、副流感病毒 290

二、呼吸道合胞病毒 290

一、人副流感病毒 291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 291

五、新城疫病毒 291

四、麻疹病毒 292

三、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292

二、呼吸道合胞病毒 292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93

第四节 实验室检验 293

五、新城疫病毒 293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294

四、实验室诊断标准 295

三、实验室检验方法 295

二、腮腺炎病毒 296

一、呼吸道合胞病毒 296

第五节 预防与治疗 296

三、麻疹病毒 297

二、分型与变异 298

一、形态与大小 298

第二十八章 布尼亚病毒及其检验 298

第一节 布尼亚病毒的生物学特征 298

三、临床表现 299

二、理化特性 299

第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299

一、病毒结构和蛋白质组成 299

四、流行病学特征 300

五、实验室诊断 301

二、临床表现 302

一、病毒结构 302

六、治疗 302

第三节 辛诺柏病毒 302

五、治疗 303

四、实验室诊断 303

三、流行病学特征 303

二、病毒的分离与培养 304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04

第四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辛诺柏病毒的实验室检验 304

四、疫苗应用 305

三、灭螨、防螨 305

第五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预防 305

一、监测 305

二、灭鼠、防鼠 305

二、病毒结构 306

一、形态与大小 306

第二十九章 弹状病毒及其检验 306

第一节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306

三、病毒分型与变异 307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 308

第二节 临床表现 308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309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09

第四节 弹状病毒的实验室检验 309

四、实验室诊断标准 310

三、实验室诊断方法 310

一、预防 311

第五节 预防与治疗 311

二、治疗 312

二、病毒结构 313

一、病毒形态与大小 313

第三十章 丝状病毒及其检验 313

第一节 病毒生物学特性 313

三、病毒分型与变异 317

一、埃博拉病毒 318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 318

四、病毒理化特性 318

第二节 临床表现 318

二、马尔堡病毒 319

三、实验室诊断方法 320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 320

第四节 实验室检验 320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20

一、预防 321

第五节 预防与治疗 321

四、实验室诊断标准 321

二、治疗 322

一、朊病毒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323

第一节 朊病毒的结构与组成 323

第三十一章 朊病毒及其检验 323

二、编码朊蛋白的基因 324

第二节 理化特性 325

三、致病性朊蛋白与正常朊蛋白 325

一、朊病毒感染与人类疾病 326

第三节 朊病毒与相关疾病 326

二、临床表现 327

二、实验室诊断方法 328

一、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328

三、临床病理学 328

第四节 实验室诊断 328

第五节 预防 330

实验一原代细胞培养 331

附录一病毒学检验实习指导 331

实验二传代细胞培养 332

实验三鸡胚接种培养 334

实验四常用动物接种技术 335

实验五病毒滴度测定——50 %终点法和空斑形成实验 337

实验六中和试验 340

实验七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 342

实验八ELISA检测流感病毒抗体 344

实验九RT-PCR检测流感病毒 346

实验十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轮状病毒 349

实验十一免疫印迹实验 353

实验十二设计性实验 356

附录二英中文名词对照 359

附录三推荐阅读书目 36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