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 肖运本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84292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医药学:免疫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病原微生物-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医学微生物学总论 3

第一章 医学微生物概述 3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种类 3

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3

三、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及学习目的 4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基本形态 5

一、细菌的大小 5

二、细菌的形态 5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6

一、基本结构 7

二、特殊结构 9

第三节 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11

一、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11

二、染色标本检查法 12

第三章 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 13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13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13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13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 14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14

二、细菌的人工培养 15

一、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 16

第三节 细菌的代谢产物 16

二、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17

第四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8

一、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概念 18

二、细菌的变异现象 18

三、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9

四、细菌遗传性变异的机制 20

五、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意义 20

第四章 细菌与外界环境 21

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 21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21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22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26

一、基本概念 26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27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 29

第五章 细菌的致病性 33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因素 33

一、细菌的毒力 33

二、细菌的侵入数量 36

三、细菌的侵入门户 36

二、感染的来源 37

第二节 感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 37

一、感染的概念 37

三、传播途径 38

四、易感者 39

五、感染的类型 39

六、影响感染过程的因素 40

第二篇医学免疫学 43

第六章 医学免疫学概述 43

一、免疫的概念 43

二、免疫的功能 43

三、医学免疫学的概念及学习目的 44

第七章 免疫系统第一节 免疫器官 46

一、中枢免疫器官 46

二、外周免疫器官 46

第二节 免疫细胞 46

一、淋巴细胞 47

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50

三、抗原提呈细胞 51

四、其他免疫细胞 51

第三节 免疫分子 51

一、细胞因子 51

二、黏附分子 54

第八章 抗原 55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55

第二节 抗原的免疫原性与特异性 56

一、抗原的免疫原性 56

二、抗原的特异性 58

第三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59

一、异种抗原 59

二、异嗜性抗原 60

三、同种异型抗原 60

四、自身抗原 61

五、肿瘤抗原 62

六、独特型抗原 63

第四节 超抗原、佐剂和丝裂原 63

一、超抗原 63

二、佐剂 64

三、丝裂原 64

第九章 免疫球蛋白 65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65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65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他结构 65

一、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 68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68

二、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68

二、激活补体 69

三、结合细胞 69

四、穿过胎盘和黏膜 69

第四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活性 70

一、IgG 70

二、IgM 71

三、IgA 71

四、IgD 71

五、IgE 71

二、单克隆抗体 72

第五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72

一、多克隆抗体 72

三、基因工程抗体 73

第十章 补体系统 74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74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 75

一、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 75

二、补体激活的MBL途径 76

三、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 76

四、补体激活的共同末端效应 76

五、炎症介质作用 78

六、清除免疫复合物 78

四、中和病毒作用 78

七、清除凋亡细胞 78

第三节 补体的生物学活性 78

三、免疫黏附作用 78

二、调理作用 78

一、溶解细胞作用 78

八、免疫调节作用 79

第十一章 免疫应答 80

第一节 免疫应答的概念 80

第二节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80

一、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80

二、免疫应答的特点 82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83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83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 85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85

四、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与特点 86

第四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87

一、效应Thl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87

二、效应T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88

三、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与特点 89

一、免疫耐受的概念 90

二、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90

第五节 免疫耐受 90

第十二章 抗感染免疫 92

第一节 非特异性免疫 92

一、屏障结构 92

二、吞噬细胞 93

三、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94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 94

一、体液免疫的抗感染免疫作用 95

三、黏膜免疫 96

二、细胞免疫的抗感染免疫作用 96

第十三章 超敏反应 97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97

一、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97

二、常见的Ⅰ型超敏感反应病 99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100

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00

二、常见的Ⅱ型超敏感反应病 101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101

一、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01

一、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03

二、常见的Ⅲ型超敏感反应病 103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103

二、常见的Ⅳ型超敏感反应病 104

第五节 超敏感反应病的防治原则 105

一、发现并避免接触变应原 106

二、脱敏疗法 106

三、药物防治 106

四、免疫新疗法 107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108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108

第十四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免疫缺陷病 108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09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110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 110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11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112

三、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112

第十五章 肿瘤免疫与移植免疫 114

第一节 肿瘤免疫 114

一、肿瘤抗原 114

二、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115

四、肿瘤的免疫诊断与免疫治疗 116

三、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116

第二节 移植免疫 117

一、同种异型抗原排斥反应的机制 117

二、移植物排斥反应的类型 118

三、移植物排斥反应的防治 118

第十六章 免疫学应用 120

第一节 免疫诊断 120

一、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120

二、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 125

第二节 免疫预防 126

三、免疫诊断的临床应用 126

一、人工主动免疫 127

二、人工被动免疫 128

三、预防接种 128

第三节 免疫治疗 129

一、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29

二、抗原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30

三、细胞因子及其拮抗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31

四、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31

五、免疫调节剂治疗 131

一、葡萄球菌属 137

第一节 化脓性细菌 137

第三篇医学微生物学各论 137

第十七章 病原性细菌 137

二、链球菌属 139

三、奈瑟菌属 142

四、假单胞菌属 144

第二节 肠道感染细菌 144

一、埃希菌属 145

二、沙门菌属 146

三、志贺菌属 148

四、变形杆菌属 149

五、弧菌属 150

六、弯曲菌属 151

七、幽门螺杆菌 152

第三节 厌氧性细菌 153

一、厌氧芽胞梭菌 153

二、无芽胞厌氧菌 157

第四节 呼吸道感染细菌 158

一、结核分枝杆菌 158

附:麻风分枝杆菌 161

二、白喉棒状杆菌 161

四、百日咳鲍特菌 163

三、嗜肺军团菌 163

五、流感嗜血杆菌 164

六、肺炎克雷伯菌 164

第五节 动物源性细菌 165

一、布氏菌属 165

二、炭疽芽胞杆菌 166

三、鼠疫耶氏菌 167

第六节 放线菌与诺卡菌 167

一、支原体 168

第七节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 168

二、诺卡菌属 168

一、放线菌属 168

二、立克次体 169

三、衣原体 170

第八节 螺旋体 172

一、钩端螺旋体 172

二、梅毒螺旋体 174

三、其他螺旋体 175

第十八章 病毒 176

第一节 概述 176

一、基本生物学性状 176

二、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80

三、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83

第二节 呼吸道病毒 184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184

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186

二、麻疹病毒 186

三、腮腺炎病毒 187

四、呼吸道合胞病毒 187

五、风疹病毒 187

六、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 188

七、其他呼吸道病毒 188

二、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189

第三节 肠道病毒 189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189

三、轮状病毒 190

四、其他肠道病毒 190

第四节 肝炎病毒 190

一、甲型肝炎病毒 191

二、乙型肝炎病毒 191

三、丙型肝炎病毒 195

四、丁型肝炎病毒 195

五、戊型肝炎病毒 195

六、肝炎相关病毒 195

一、乙型脑炎病毒 196

第五节 虫媒病毒 196

二、登革病毒 197

第六节 出血热病毒 197

一、汉坦病毒 197

二、克里米亚-新疆出血热病毒 198

第七节 疱疹病毒 198

一、单纯疱疹病毒 199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00

三、巨细胞病毒 200

四、EB病毒 200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1

第八节 反转录病毒 201

二、人类嗜T细胞病毒 204

第九节 其他病毒与朊粒 204

一、狂犬病病毒 204

二、人乳头瘤病毒 205

三、朊粒 205

第十九章 真菌第一节 概述 208

一、生物学性状 20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10

第二节 病原性真菌 211

四、防治原则 211

三、实验诊断 211

一、浅部感染真菌 212

二、深部感染真菌 212

三、产毒真菌 215

第四篇人体寄生虫学 219

第二十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219

一、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 219

二、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与生理的影响 221

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221

四、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因素与防治原则 222

五、人体寄生虫学的概念及学习目的 224

第二十一章 医学蠕虫第一节 线虫 225

一、似蚓蛔线虫 225

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227

三、蠕形住肠线虫 229

四、毛首鞭形线虫 230

五、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231

六、旋毛形线虫 234

第二节 吸虫 235

一、华支睾吸虫 235

二、卫氏并殖吸虫 237

三、布氏姜片吸虫 239

四、日本血吸虫 240

第三节 绦虫 243

一、链状带绦虫 243

二、肥胖带吻绦虫 245

三、细粒棘球绦虫 246

第四节 猪巨吻棘头虫 247

第二十二章 医学原虫 249

第一节 叶足虫 249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 249

第二节 鞭毛虫 252

三、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 252

二、结肠内阿米巴 252

一、阴道毛滴虫 253

二、蓝氏贾第鞭毛虫 254

三、杜氏利什曼原虫 255

第三节 孢子虫 256

一、疟原虫 256

二、刚地弓形虫 260

三、隐孢子虫 262

第四节 纤毛虫 263

第一节 概述 265

一、概念、主要特征及分类 265

第二十三章 医学节肢动物 265

二、生态与变态 266

三、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266

四、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 267

第二节 常见的医学节肢动物 267

一、蚊 267

二、蝇 269

三、蚤 270

四、虱 271

五、蜱 271

六、螨 272

第五篇实验指导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细菌的形态检查 277

实验二细菌的培养与代谢产物观察 279

实验三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281

实验四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观察 284

实验五豚鼠过敏性休克 284

实验六免疫学应用 285

实验七化脓性细菌实验 288

实验八肠道感染细菌实验 289

实验九其他细菌、病毒及真菌实验 291

实验十医学蠕虫实验 292

实验十一医学原虫与医学节肢动物实验 297

附录《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时数分配参考表 30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