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康复疗法评定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恽晓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50803743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92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615页
- 主题词:医学康复-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康复疗法评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康复评定的基本概念 1
二、康复评定的三个层面 1
三、康复评定在康复临床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2
四、康复评定与循证医学 3
五、康复评定的目的 4
第二节 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与内容 6
一、收集资料 7
二、分析资料 9
三、解释评定结果 9
四、记录 11
六、康复评定的时期 12
五、评定会制度 12
第三节 康复评定的类型与实施方法 13
一、康复评定的类型 13
二、常用的康复评定实施方法 14
第四节 检查与测量方法的评估 16
一、信度 16
二、效度 17
三、信度与效度之间的关系 18
四、灵敏度与特异性 19
五、临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级 19
第五节 康复评定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20
一、选择评定方法与评定工具的原则 20
二、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 21
二、评定项目分类 22
一、评定目的 22
第一节 概述 22
第二章 物理疗法评定 22
第二节 物理疗法评定的流程、步骤与方法 23
一、评定的工作流程 23
二、评定步骤 23
三、评定方法 24
附:物理疗法专业评定学授课内容与顺序 29
第三章 作业疗法评定 30
第一节 概述 30
一、作业活动及其分类 31
二、影响作业活动的因素 32
三、人-环境-作业活动模式 33
四、作业疗法评定的分类 33
二、评定步骤 35
一、评定的工作流程 35
第二节 作业疗法评定的流程、步骤与方法 35
三、评定方法 36
附:作业疗法专业评定学授课内容与顺序 39
第四章 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 4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41
一、体温 41
二、脉搏 43
三、呼吸 43
四、血压 44
第二节 检查方法 45
一、体温 45
二、脉搏 45
一、体温 46
第三节 结果记录与结果分析 46
三、呼吸 46
四、血压 46
二、脉搏 47
三、呼吸 48
四、血压 49
第五章 人体形态学测量 51
第一节 测量标志点 51
一、颅区体表标志 51
二、胸部体表标志 51
三、腹壁体表标志 52
六、下肢体表标志 53
第二节 测量内容与方法 53
一、身长与体重的测量 53
五、上肢体表标志 53
四、骨盆体表标志 53
二、躯干与四肢周径的测量 54
三、四肢长度的测量 55
四、截肢残端的测量 57
五、脂肪厚度的测量 59
六、人体姿势的评定 60
七、注意事项 63
第六章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 65
第一节 关节活动度 65
一、定义 65
二、关节活动度的分类 66
三、影响关节活动度的生理因素 66
四、测量目的 67
一、测量方法 68
五、适应证与禁忌证 68
第二节 测量方法与步骤 68
二、测量步骤 70
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般原则与注意事项 70
第三节 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 71
一、上肢 71
二、拇指与手指 79
三、下肢关节 85
四、?趾与足趾 91
五、脊柱 92
第四节 结果记录与分析 94
一、结果记录 94
二、结果分析 97
一、定义 102
二、肌的分类 102
第七章 徒手肌力检查 102
第一节 肌力 102
三、肌收缩类型 103
四、影响肌力的因素 103
五、评定目的 104
六、适应证与禁忌证 105
第二节 检查方法与步骤 105
一、应用徒手肌力检查的一般原则 105
二、检查方法 106
三、检查步骤 107
第三节 各肌肌力的检查方法 108
一、颈与躯干肌 108
二、上肢肌 115
三、手指肌 132
四、下肢肌 140
五、足趾肌 154
六、检查注意事项 157
第四节 脑神经支配肌的检查 158
一、评级方法 158
二、检查方法 158
三、检查注意事项 168
第五节 结果记录与分析 168
一、结果记录 168
二、结果分析 168
第一节 等速运动测定仪测定 174
一、概念 174
第八章 应用仪器测定肌力 174
二、测定方法 176
三、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 177
四、结果记录与分析 179
第二节 背力计测定 180
一、概念 181
二、测定方法 181
三、结果记录与分析 181
第九章 反射检查 183
第一节 反射 183
一、反射与反射弧 183
二、反射的分类 184
三、浅反射与深反射的传导 184
第二节 反射的检查方法 185
一、浅反射 185
四、反射检查的目的 185
二、深反射(腱反射) 186
三、病理反射 189
四、检查注意事项 191
第三节 结果记录与分析 191
一、结果记录 191
二、结果分析 192
第十章 肌张力的评定 194
第一节 肌张力的生理学基础 194
一、定义 194
二、神经系统对运动控制的调节 194
三、正常肌张力的产生 196
第二节 正常肌张力 197
一、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197
一、肌张力增高 198
二、正常肌张力的分类 198
第三节 异常肌张力 198
二、肌张力低下 199
三、肌张力障碍 200
四、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200
五、评定的目的和意义 200
第四节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201
一、肌张力的检查 201
二、生物力学评定方法 208
三、电生理评定方法 209
四、评定注意事项 209
第五节 结果记录与分析 210
一、痉挛的评定标准 210
三、功能评定量表 212
二、肌张力弛缓的评定标准及分级 212
第一节 反射的发育 213
一、反射的出现与消失 213
二、反射与反应的分类 213
第十一章 发育性反射与反应的评定 213
三、评定目的 214
第二节 评定方法 214
一、原始/脊髓水平反射 214
二、张力性/脑干水平反射 217
三、中脑及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 220
四、检查注意事项 224
第三节 结果记录与分析 225
一、结果记录 225
二、结果分析 226
一、基本概念 228
第十二章 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 228
第一节 协调运动 228
二、评定的目的 229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229
四、各种协调运动障碍的特征 230
第二节 评定的方法与步骤 232
一、协调运动的神经学检查 232
二、粗大协调运动的评定 235
三、精细运动的评定 240
四、评定注意事项 242
第三节 结果记录与分析 243
一、粗大协调运动评定的记录与分析 243
二、精细运动评定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244
一、基本概念 246
第十三章 平衡功能的评定 246
第一节 概述 246
二、平衡功能的分类 247
三、平衡的生理学机制 247
四、评定目的 250
五、适应证和禁忌证 250
第二节 定量评定 251
一、仪器及其工作原理 251
二、静态平衡功能 251
三、动态平衡功能 253
第三节 定性评定 254
一、平衡的生物力学因素的评定 254
二、姿势控制的运动因素的评定 254
三、平衡反应 255
四、平衡的感觉组织检查 256
五、结果分析 257
第四节 功能性活动的评定 258
一、Berg平衡量表评定内容 258
二、Berg平衡量表评定方法及评分标准 259
三、结果分析 262
第十四章 步态分析 263
第一节 概述 263
一、行走生物力学与神经学和运动生理学的关系 263
二、步态分析的目的 264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264
第二节 正常步态 264
一、步行周期 264
二、正常步行周期的基本构成 265
三、时空参数 267
四、行走运动学 268
五、步行中的肌群活动 269
第三节 定性分析法 272
一、分析步骤 272
二、观察内容与方法 272
三、定性分析的优缺点 277
四、检查注意事项 277
五、结果分析 277
第四节 定量分析法 281
一、运动学分析 281
二、动力学分析 282
三、行走能力的评定 282
一、疼痛 283
第五节 常见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 283
二、肌无力 284
三、畸形 286
四、感觉障碍 286
五、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287
第十五章 临床肌电图与神经传导检查 290
第一节 临床肌电图 290
一、肌电图检查的目的 290
二、肌电图原理 290
三、记录方法与各种指标的计算 291
四、不正常肌电图 292
第二节 神经传导速度 297
一、神经干上的电刺激 297
五、肌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 297
二、肌肉和神经电位的记录 298
三、运动神经传导 299
四、感觉神经传导 301
五、对冲刺激方法 302
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临床应用 302
七、各种神经的测定方法 303
八、检查注意事项 308
第十六章 表面肌电图 309
第一节 概述 309
一、sEMG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309
二、sEMG信号产生的模式 310
三、sEMG的特点 311
第二节 sEMG仪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 312
一、sEMG仪的基本构成 313
二、sEMG仪的工作原理 313
第三节 sEMG仪的操作 317
一、常规操作程序 317
二、操作程序的关键技术 317
第四节 sEMG的分析及有关指标 319
一、原始sEMG信号 320
二、处理过的sEMG信号 320
三、频率谱分析 320
四、波幅概率分布 321
五、分析的标准化 321
第五节 sEMG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322
一、用于观察不同肌肉收缩时的生理变化 322
三、量化评定肌肉疲劳程度 323
四、协助完成其他康复评定 323
二、间接评定肌力 323
五、指导或评价康复训练 324
六、sEMG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325
七、sEMG在康复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327
第十七章 感觉功能的评定 328
第一节 躯体感觉 328
一、躯体感觉传导通路 328
二、躯体感觉分类 328
三、体表感觉的节段分布 329
四、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330
五、评定目的及意义 331
六、适应证 331
一、检查步骤 332
二、检查方法 332
第二节 检查步骤与方法 332
三、作业疗法评定 336
四、检查注意事项 336
第三节 结果记录与分析 337
一、结果记录 337
二、结果分析 339
三、作业疗法评定结果分析与治疗计划的制定 340
第十八章 疼痛的评定 342
第一节 疼痛的分类与评定目的 342
一、疼痛的分类 342
二、疼痛评定的目的 343
第二节 评定方法与结果记录 343
一、一般检查 343
二、疼痛的评定 344
一、骨与关节 348
第十九章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评定 348
第一节 肌肉骨骼系统及其功能障碍 348
二、软组织 349
三、肌肉骨骼系统功能障碍 350
四、评定目的 352
五、肌肉骨骼系统评定的必要基础知识 353
六、评定流程 353
第二节 评定方法 354
一、主观检查 354
二、客观检查 357
第三节 资料整理与结果分析 364
一、疼痛 364
二、关节运动受限与挛缩 366
五、治疗计划的制定 368
四、无力 368
三、关节不稳 368
第二十章 运动控制障碍的评定 370
第一节 运动控制 370
一、运动控制的模型与理论 370
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控制障碍 375
三、评定目的 377
第二节 运动控制障碍的评定内容与方法 378
一、基于神经发育疗法观点的评定 378
二、以任务为中心的功能性活动分析 382
第三节 结果记录与分析 382
一、结果记录 382
二、结果分析 383
二、体格检查 402
一、病史 402
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 402
第二十一章 心肺功能的评定 402
三、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NYHA) 403
四、六分钟步行试验 403
五、心电图 403
六、心脏超声 403
七、心脏导管检查及核素扫描测定心功能 404
八、运动负荷试验及运动心电图评定心功能 404
第二节 肺功能评定 406
一、病史 407
二、体格检查 407
三、呼吸功能的徒手评定 407
四、肺功能测定 407
五、动脉血气分析 411
六、呼吸气分析 412
七、呼吸肌功能测定 413
第二十二章 耐力的评定 416
第一节 概述 416
一、肌肉耐力 416
二、心肺耐力 417
第二节 评定方法 417
一、肌肉耐力 418
二、心肺耐力 418
第三节 耐力评定的结果分析 422
一、肌肉耐力 422
二、心肺耐力 422
二、自评方法 424
一、自评内容 424
第一节 作业活动障碍的自评 424
第二十三章 作业活动的评定 424
第二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428
一、定义 428
二、ADL的评定方法 429
三、注意事项 431
四、结果记录与结果分析 431
五、常用评定工具和使用方法 432
六、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436
第三节 生产性活动的评定 439
一、概述 439
二、评定的内容与方法 440
三、结果分析 446
二、评定的关注点 446
一、评定的目的与意义 446
第四节 休闲活动的评定 446
第二十四章 高级脑功能障碍的评定 448
第一节 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 448
一、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基本概念 448
二、大脑联合皮质损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451
三、认知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452
四、评定目的 453
五、评定对象 453
六、认知功能的评定方法 453
七、评定注意事项 454
第二节 知觉功能障碍的评定 454
一、基本概念 455
二、知觉障碍与分类 455
三、躯体构图障碍 456
四、视空间关系障碍 466
五、失认症 474
六、失用症 480
第三节 认知障碍的评定 486
一、注意 486
二、记忆 492
三、执行功能 500
第二十五章 社会心理技能和心理成分的评定 508
第一节 社会心理技能和心理成分 508
一、基本概念 508
二、社会心理技能和心理成分评定的目的 509
第二节 评定方法 510
一、正式评定 510
二、非正式评定 512
三、选择评定内容 515
第三节 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516
一、结果分析 516
二、注意事项 517
第二十六章 吞咽障碍的评定 519
第一节 参与吞咽的各组织器官的解剖和吞咽的生理过程 519
一、吞咽过程 519
二、口腔、咽、食管的解剖结构 520
三、吞咽功能的发育 522
第二节 评定步骤与方法 522
一、病史 523
二、吞咽前评定 523
三、吞咽评定 525
四、辅助检查 526
一、结果记录 527
第三节 结果记录与分析 527
二、结果分析 529
三、引起吞咽障碍的疾病 531
四、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532
第二十七章 环境的评定 533
第一节 评定目的与方法 533
一、评定目的 533
二、评定方法 533
第二节 各种环境的评定 534
一、居住环境的评定 534
二、工作环境的评定 538
三、社区环境的评定 540
第三节 环境障碍的改造原则与方法 540
一、环境改造的原则 540
二、环境改造的方法 541
第二十八章 生活质量的评定 547
第一节 概述 547
一、QOL的概念 547
二、历史背景 548
三、评定的目的 549
四、ADL与QOL的关系 549
第二节 评定的方法 549
一、QOL评定实施方法 550
二、QOL评定内容及构成 550
三、常用的评定方法 551
四、结果分析 552
附录一 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 563
附录二 残疾人体育运动功能评定与分级 568
主要参考文献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