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感染病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感染病学
  • 贾辅忠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57232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035页
  • 文件大小:403MB
  • 文件页数:1059页
  • 主题词:传染病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感染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感染病学基础 3

第一章 概论 3

第一节 感染、感染性疾病、传染病的概念 3

一、感染 3

二、感染性疾病 3

三、传染病 4

第二节 感染发生三要素 4

一、生物源性病原体 4

二、宿主状态 8

三、环境、生态与感染 8

第三节 人体的正常菌群生态 9

一、人体微生态构成概况 9

二、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理功能 10

三、肠道菌群在肠道屏障构建中的作用 13

四、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物拮抗作用 14

第四节 微生态失衡与感染微生态防治 14

一、微生态失衡 15

二、感染微生态防治 16

第二章 抗感染免疫 19

第一节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 19

一、固有免疫应答 19

二、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21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 22

四、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25

第二节 抗感染的免疫遗传学 26

一、感染性疾病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概念 26

二、感染性疾病遗传易感性的方法学 26

三、主要感染性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28

四、感染性疾病遗传易感性的意义 31

第三节 Toll样受体及其信号通路与抗感染免疫 31

一、TLRs启动的炎性信号通路 31

二、各种感染与TLRs 32

三、TLRs作为免疫治疗的靶位 33

第四节 免疫与细胞因子 35

一、细胞因子的特性和种类 35

二、细胞因子受体 36

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36

第五节 补体系统 38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38

二、补体的激活 38

三、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39

第六节 宿主清除病原体的免疫机制 40

一、抗病毒免疫应答 40

二、抗细菌免疫应答 43

三、抗真菌免疫应答 44

四、抗寄生虫免疫应答 44

第三章 感染的发病机制 47

第一节 病原体致病性相关机制 47

一、细菌的致病性 47

二、各类病原体的毒力因子及其综合致病过程 52

三、扳机致病学说 54

第二节 感染宿主的炎症反应 56

一、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 56

二、炎症介质的种类和作用 58

三、急性炎症和急性期反应蛋白 61

第三节 异常免疫致病机制 64

一、超敏反应 64

二、超抗原免疫反应 66

三、感染诱发自身免疫 68

第四节 感染慢性化和再燃复发机制 71

一、慢性持续性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 71

二、慢性炎症和感染的再燃复发 74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78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的过去和现在 78

一、感染性疾病危害的严重性和已取得对感染病控制的成就 78

二、我们正处在感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 79

三、感染病流行病学的任务 80

第二节 传染源与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 81

一、传染源与感染源 81

二、传播途径 81

三、易感宿主和人群易感性 84

四、感染的自然过程 84

第三节 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 85

一、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的意义和特征 85

二、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 86

三、宠物引起的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 88

四、非宠物动物引起的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 90

五、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处置 92

六、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的防制对策 93

第四节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感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 93

一、全球气候变暖 93

二、经济全球化 94

三、生物入侵 94

四、病原体变异 95

第五节 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 95

一、社区感染 95

二、医院感染 95

第六节 临床流行病学在感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97

一、流行病学研究的原则 97

二、感染性疾病的自然史及临床试验 98

三、感染性疾病的病因探讨 99

四、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 100

第七节 感染性疾病的监测和防制原则 101

一、感染性疾病监测的概念及其内容 101

二、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国际检测传染病 101

三、感染性疾病的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 102

第八节 消毒与灭菌 103

一、消毒与灭菌和使用原则 103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 103

三、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法 106

四、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和影响效果的因素 109

第九节 免疫预防 110

一、免疫预防的历史与贡献 111

二、常用生物制品的接种操作方法 111

三、细菌类菌苗 112

四、病毒类疫苗 113

五、基因重组疫苗 115

六、核酸疫苗 116

七、联合疫苗 116

八、治疗用生物制品——抗毒素及抗血清 117

九、计划免疫及其接种程序 118

十、预防接种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原则 119

第十节 化学药物预防 120

一、化学药物预防的优缺点 121

二、化学药物预防的应用 121

第二编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30

第五章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130

第一节 临床诊断 130

一、临床表现 130

二、流行病学资料 131

第二节 病原学诊断 132

一、病原微生物检查 132

二、血清学与免疫学检查 134

三、病原体核酸的检测 135

四、克隆技术等 137

第六章 抗病毒治疗 138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自然过程和治疗策略 138

一、病毒感染的自然过程 138

二、病毒感染的治疗策略 140

第二节 抗病毒化学药物 141

一、三环胺类抗病毒药物 142

二、核苷类似物 142

三、病毒蛋白酶抑制剂抗病毒药物 147

四、非核苷类RT抑制剂抗病毒药物 147

五、焦磷酸类抗病毒药物 147

六、神经氨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 148

七、融合抑制剂 149

第三节 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的治疗 149

一、抗病毒治疗 149

二、免疫应答干预治疗 150

第七章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153

第一节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细菌耐药性 153

一、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153

二、细菌耐药性 155

第二节 抗菌药物种类、作用和不良反应 159

一、β内酰胺类 159

二、氨基糖苷类 163

三、大环内酯类 163

四、喹诺酮类 164

五、四环素类 165

六、糖肽类 165

七、林可霉素类 165

八、磷霉素 166

九、链阳性菌素类 166

十、磺胺类 166

十一、呋喃类 166

十二、噁唑烷酮类 166

第三节 常见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167

一、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167

二、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167

三、肺脓肿 170

四、脓胸 170

五、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171

六、细菌性前列腺炎 171

七、急性感染性腹泻 172

八、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173

九、败血症 173

十、感染性心内膜炎 175

十一、腹腔感染 176

十二、骨、关节感染 176

十三、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177

十四、口腔、颌面部感染 178

十五、眼部感染 179

十六、妇科感染 180

十七、性传播疾病 181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82

一、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182

二、药动学、药效学与合理应用药物 184

三、关注宿主状态和安全用药 189

第五节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192

一、内科、儿科领域中的预防用药 192

二、外科预防性用药 192

第六节 常见耐药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选择 194

第八章 抗真菌感染治疗 200

第一节 抗真菌药物的种类、作用和不良反应 200

一、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基制剂 200

二、氟康唑 201

三、伊曲康唑 202

四、伏立康唑 203

五、卡泊芬净 203

六、米卡芬净 203

第二节 抗真菌药物治疗浅部真菌病、深部真菌病的系统和局部用药原则 204

一、浅部真菌病的用药原则 204

二、深部真菌病的用药原则 204

第三节 抗真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于特殊宿主 206

一、一般预防 206

二、靶向预防 206

三、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种类的选择 207

第九章 生物反应调整治疗 209

第一节 输液、营养、维持脏器功能 209

一、补液疗法 209

二、营养支持 213

三、维持脏器功能 214

第二节 抗炎症反应 216

一、糖皮质激素 216

二、拮抗炎症介质 219

第三节 细胞因子制剂 219

一、干扰素 219

二、胸腺肽制剂 222

三、白介素-2 224

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225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制剂 225

一、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制剂性状 226

二、免疫球蛋白的免疫药理和临床应用 226

第五节 其他免疫调节剂 228

一、生物制剂 228

二、化学合成免疫调节剂 229

三、植物药和多糖类药物 230

第六节 新创免疫学治疗 230

一、单克隆抗体 230

二、干扰素刺激基因 231

三、基因治疗 232

四、治疗性疫苗 234

第十章 感染相关的器官功能衰竭 240

第一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240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 241

第三节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246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49

第五节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56

第六节 急性肾衰竭 262

第七节 溶血尿毒综合征 268

第八节 肝衰竭 271

第九节 颅内压增高综合征 274

第十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78

第三编 各类病原体感染 287

第十一章 病毒感染 287

第一节 概述 287

一、相关概念 287

二、病毒的结构、形态和分类 288

第二节 病毒性疾病 300

一、疱疹病毒科病毒感染 300

单纯疱疹 300

水痘-带状疱疹 305

EB病毒感染 309

巨细胞病毒 314

人疱疹病毒6型、7型和8型感染 319

乙型疱疹病毒感染 322

二、痘病毒科病毒感染 323

天花 323

附:种痘 326

猴痘 326

三、腺病毒科病毒感染 328

人腺病毒感染 328

四、人乳头瘤病毒科病毒感染 330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330

五、细小病毒科病毒感染 333

细小病毒感染 333

附:博卡病毒——新型人类细小病毒 335

六、呼肠病毒科病毒感染 335

正呼肠病毒感染 335

轮状病毒感染 337

环状病毒感染 342

科罗拉多蜱传热 343

七、披膜病毒科病毒感染 344

风疹 344

甲病毒感染 346

八、黄病毒科病毒感染 350

流行性乙型脑炎 350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 354

黄热病 359

九、冠状病毒科病毒感染 361

冠状病毒感染 361

十、正黏病毒科病毒感染 363

流行性感冒 363

十一、副黏病毒科病毒感染 369

麻疹 369

流行性腮腺炎 375

副流感病毒感染 377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378

十二、弹状病毒科病毒感染 380

狂犬病 380

附:犬狂犬病 384

肾综合征出血热 385

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394

新疆-克里米亚出血热 395

十三、沙粒病毒科病毒性感染 397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 397

拉沙热病毒感染 399

南美洲出血热病毒感染 400

阿根廷出血热 400

玻利维亚出血热 401

十四、丝状病毒科病毒性感染 402

马尔堡和埃博拉病毒感染 402

十五、反转录病毒科病毒感染 404

艾滋病 404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Ⅱ型病毒感染 411

十六、小RNA病毒科病毒感染 412

脊髓灰质炎 412

口蹄疫 414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 415

十七、星状病毒科病毒感染 416

星状病毒感染 416

十八、杯状病毒科病毒感染 418

杯状病毒感染 418

第十二章 朊毒体感染 429

第一节 概述 429

第二节 朊毒体感染性疾病 429

附:2000年英国制定的诊断标准 433

第十三章 细菌感染 435

第一节 细菌性病原体概述 435

一、细菌的结构和称谓 435

二、生物学性状 436

三、细菌的分类 436

第二节 葡萄球菌感染 438

第三节 链球菌感染 446

一、A组溶链菌感染 446

二、B组溶链菌感染 449

三、C、F、G、R组链球菌感染 450

四、草绿色链球菌感染 450

五、肺炎链球菌感染 450

六、猪链球菌感染 451

第四节 肠球菌感染 456

第五节 奈瑟菌感染 459

一、脑膜炎奈瑟菌感染 459

二、淋病奈瑟菌感染 466

三、卡他莫拉菌感染 472

第六节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感染 473

一、白喉杆菌感染 473

二、其他棒状杆菌感染 474

三、李斯特菌感染 475

四、炭疽杆菌感染 476

五、其他革兰阳性杆菌感染 478

第七节 肠杆菌科细菌感染 479

一、大肠埃希菌属感染 480

二、克雷伯菌属感染 483

三、肠杆菌属感染 485

四、沙雷菌属感染 485

五、变形杆菌属感染 485

六、枸橼酸杆菌属感染 486

七、摩根菌属感染 487

八、普鲁威登菌属感染 488

第八节 葡萄糖非发酵菌感染 488

一、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488

二、不动杆菌属感染 491

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 494

四、其他非发酵菌感染 495

第九节 鲍特菌属细菌感染 496

一、百日咳 496

二、其他鲍特菌病 498

第十节 布鲁菌病 498

第十一节 沙门菌属感染 500

一、伤寒 500

二、副伤寒 505

三、其他沙门菌属感染 506

第十二节 志贺菌属感染 507

细菌性痢疾 507

第十三节 耶尔森菌感染 513

一、鼠疫 513

二、其他耶尔森菌感染 514

第十四节 弧菌科细菌感染 515

一、霍乱 515

二、其他致病性弧菌感染 518

第十五节 弯曲菌感染 518

第十六节 嗜血杆菌感染 520

一、流感与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520

二、巴西紫癜热 522

三、其他嗜血杆菌感染 524

第十七节 军团菌属细菌感染 524

一、嗜肺军团菌感染 524

二、其他军团菌感染 530

第十八节 分枝杆菌感染 531

一、肺结核 532

二、肺外结核 543

三、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545

四、麻风 550

第十九节 厌氧菌感染 554

一、组织器官厌氧菌感染 554

二、艰难梭菌感染 557

三、破伤风 559

四、肉毒梭菌感染 561

第二十节 奴卡菌和放线菌感染 563

一、奴卡菌病 563

二、放线菌病 564

第二十一节 败血症 565

第十四章 真菌感染 578

第一节 概述 578

第二节 念珠菌病 582

第三节 隐球菌病 586

第四节 曲霉病 588

第五节 毛霉病 598

第六节 肺孢子菌病 601

第七节 其他深部真菌病 604

一、孢子丝菌病 604

二、球孢子菌病 606

三、副球孢子菌病 607

四、组织胞浆菌病 608

五、芽生菌病 610

六、马尔尼菲青霉病 611

七、假性阿利什霉病 612

八、镰刀菌病 613

九、毛孢子菌病 613

十、暗色丝孢霉病 614

第十五章 支原体感染 619

第一节 支原体肺炎 619

第二节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 620

第三节 其他支原体感染 621

一、解脲支原体感染 621

二、发酵支原体感染 623

三、其他 623

第十六章 衣原体感染 625

第一节 肺炎衣原体感染 625

第二节 沙眼衣原体感染 626

第三节 鹦鹉热 627

第十七章 立克次体感染 630

第一节 斑疹伤寒群感染 631

一、流行性斑疹伤寒 632

二、Brill-Zinsser病 633

三、地方性斑疹伤寒 633

第二节 斑点热群感染 634

一、落基山斑点热 634

二、北亚蜱传斑点热 636

三、立克次体痘 636

第三节 其他立克次体斑点热 637

一、恙虫病 637

二、埃里希体病 637

附:人粒细胞埃里希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640

三、Q热 642

第十八章 巴通体病 645

第一节 猫抓病 645

第二节 战壕热 646

第十九章 螺旋体感染 648

第一节 梅毒 648

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病 657

第三节 莱姆病 660

第四节 回归热 662

第五节 雅司 663

第二十章 寄生虫病 665

第一节 概述 665

一、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的历史和现状、寄生虫种类及其生活史 665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 667

三、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病理与发病机制 668

第二节 原虫病 671

一、疟疾 672

二、溶组织内阿米巴病 675

三、自由生活阿米巴病 678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 678

棘阿米巴病 679

四、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681

五、内脏利什曼病 683

六、弓形虫病 685

七、隐孢子虫病 686

八、其他孢子虫病 690

肉孢子虫病 690

等孢球虫病 691

微孢子虫病 692

九、阴道滴虫病 694

第三节 蠕虫病 696

一、血吸虫病 697

二、华支睾吸虫病 700

三、姜片虫病 702

四、肺吸虫病 703

五、钩虫病 707

六、蛔虫病 709

七、鞭虫病 711

八、蛲虫病 712

九、丝虫病 713

十、其他线虫病 716

粪类圆线虫病 716

广州管圆线虫病 717

结膜吸吮线虫病 717

美丽筒线虫病 718

十一、旋毛虫病 718

十二、猪带绦虫病与囊尾蚴病 720

十三、牛带绦虫病 722

十四、包虫病 723

第四节 节肢动物病及其防制 725

一、蝇蛆病 726

二、虱病 727

三、潜蚤病 728

四、疥疮 728

五、蠕形螨病 729

附: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729

第五节 寄生虫病的化学治疗 730

一、原虫病 730

二、吸虫病 734

三、绦虫病 734

四、线虫病 735

第四编 各器官系统微生物感染 745

第二十一章 皮肤、软组织和淋巴组织细菌感染 745

第一节 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745

第二节 筋膜炎、气性坏疽、肌炎 748

一、坏死性筋膜炎 748

二、气性坏疽 748

三、化脓性肌炎和肌坏死 749

第三节 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749

一、急性、慢性淋巴结炎 749

二、急性淋巴管炎 750

三、丹毒 750

第二十二章 眼部感染 751

第一节 发病机制 751

一、病原体的变化 751

二、眼部的抗感染的防御机制 751

第二节 临床疾病 752

一、结膜、角膜炎症 752

二、眼内炎 753

三、眼周感染 753

第三节 病原治疗 754

第二十三章 耳鼻咽喉感染和颈深部感染 756

第一节 抗感染局部机制和黏膜变态反应 756

第二节 咽炎、扁桃体炎 757

第三节 喉炎、会厌炎 758

第四节 化脓性中耳炎 760

第五节 鼻窦炎 761

第六节 颈深部感染 764

一、概述 764

二、常见颈深部感染 765

第七节 耳鼻咽喉感染抗菌药选择 767

一、耳鼻咽喉感染的病原体 767

二、抗菌药物选择指南 767

第二十四章 呼吸系统感染 770

第一节 病毒感染 770

一、普通感冒 770

二、病毒性肺炎 772

第二节 急性气道感染 775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775

二、急性细支气管炎 777

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778

第三节 慢性气道感染与急性加重 779

第四节 社区获得性肺炎 782

第五节 医院获得性肺炎 785

第六节 肺脓肿 793

第七节 胸膜炎和脓胸 796

第八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798

第九节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804

第二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感染 809

第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809

第二节 心肌炎 818

病毒性心肌炎 818

第三节 心包炎 822

一、急性心包炎 822

附:心脏压塞 824

二、缩窄性心包炎 824

第四节 血管内装置及血管移植物感染 825

一、血管内装置感染 825

二、血管移植物感染 826

三、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感染 826

第二十六章 消化系统感染 829

第一节 口腔及其周围组织感染 829

一、龋病 829

二、牙周病 829

三、智齿冠周炎 830

四、口腔念珠菌病 830

五、口腔病毒性感染 831

六、颌面部间隙感染 832

七、唾液腺炎症 832

第二节 食管感染 832

一、病毒性食管炎 832

二、细菌性食管炎 833

三、真菌性食管炎 833

第三节 胃部感染 833

一、胃部细菌、真菌感染 833

二、胃部病毒感染 834

三、胃寄生虫感染 834

第四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 834

第五节 肠道感染 836

一、旅行者腹泻 836

二、病毒性胃肠炎 837

轮状病毒胃肠炎 837

肠腺病毒胃肠炎 838

诺如病毒胃肠炎 838

其他病毒性肠炎 838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 839

胃肠型食物中毒 839

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840

四、耶尔森菌肠炎 840

五、真菌性肠炎 841

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842

七、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843

八、Whipple病 844

九、寄生虫性肠炎 846

肠阿米巴病 846

隐孢子虫病 847

贾第虫病 848

第六节 肝脏和胆道系统感染 848

一、病毒性肝炎 848

甲型病毒性肝炎 849

乙型病毒性肝炎 851

丙型病毒性肝炎 864

丁型病毒性肝炎 870

戊型病毒性肝炎 871

二、细菌性和阿米巴性肝脓肿 872

细菌性肝脓肿 872

肝阿米巴脓肿 873

三、急性胆道感染 874

四、慢性胆道感染 875

第七节 腹膜炎、胰腺炎、腹腔脓肿 876

一、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877

二、继发性腹膜炎 879

附:第三腹膜炎 880

三、细菌性胰腺炎、胰腺真菌感染 880

细菌性胰腺炎 880

胰腺真菌感染 881

四、腹腔脓肿 882

膈下脓肿 882

肠间隙脓肿 883

盆腔脓肿 883

第二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888

第一节 病毒性脑膜炎及脑膜脑炎 888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890

第三节 结核性脑膜炎 895

第四节 颅内脓肿 898

一、脑内脓肿 898

二、硬膜下脓肿 899

三、硬膜外脓肿 900

第二十八章 泌尿系统感染 902

第一节 膀胱炎、尿道综合征 902

一、膀胱炎 902

急性膀胱炎 902

慢性膀胱炎 903

二、尿道综合征 903

第二节 其他尿路感染 904

一、支原体尿路感染 904

二、真菌尿路感染 906

三、肾透析病人的尿路感染 906

第三节 前列腺炎 907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908

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908

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909

四、非炎症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909

第四节 附睾炎 909

一、急性附睾炎 909

二、慢性附睾炎 910

第五节 睾丸炎 910

第六节 肾盂肾炎 911

第七节 肾周围脓肿和肾脓肿 912

一、肾周围脓肿 912

二、肾脓肿 913

第二十九章 妇产科感染 914

第一节 外阴炎、阴道炎 914

一、外阴炎 914

二、阴道炎 915

第二节 感染性流产、盆腔炎 916

一、感染性流产 916

二、盆腔炎 917

急性盆腔炎 918

慢性盆腔炎 919

第三节 妊娠期感染性疾病 920

一、妊娠期TORCH感染 920

弓形虫病 920

风疹病毒感染 921

巨细胞病毒感染 921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922

其他感染 923

二、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923

妊娠合并淋病 923

妊娠合并梅毒 924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 924

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 925

妊娠合并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926

第三十章 性传播疾病 929

第一节 淋病 930

第二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 933

第三节 生殖器疱疹 937

第四节 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 939

一、软下疳 939

二、腹股沟肉芽肿 940

第五节 尖锐湿疣 941

第六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943

第三十一章 骨和关节感染 946

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 946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946

二、慢性骨髓炎 948

三、局限性骨脓肿 949

四、硬化性骨髓炎 949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 949

第三节 骨与关节假体的感染 950

第五编 特定人群的感染 955

第三十二章 医院感染 955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发生和监控 955

一、医院感染的发生 955

二、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 958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 961

一、医院感染特点 961

二、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 962

第三节 代表性医院感染性疾病 965

一、手术后细菌感染 965

二、压疮形成及其感染 967

三、内镜相关感染 969

四、气管插管感染和呼吸器相关性肺炎 972

五、血液透析动静脉瘘径路感染 974

六、组织内人工留置物感染 976

七、医院经血感染和医护人员的防护 979

第四节 医院感染循证控制和科学规范管理 981

一、循证医学概念 981

二、循证医学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982

第三十三章 免疫虚损宿主的机会感染 987

第一节 概述 987

一、免疫虚损宿主 987

二、机会感染 990

第二节 婴幼儿和儿童期感染的特点 992

一、婴幼儿和儿童对很多病原体的易感性高 992

二、对病原体暴露的机会和方式特点 992

三、临床表现的特点 994

四、诊断方面的特点 995

五、治疗方面的特点 995

第三节 老年人感染 995

一、易感机制 996

二、老年人感染性疾病 997

三、治疗概要 998

第四节 基础疾病易发感染 999

一、糖尿病与感染 999

二、肝硬化、肝衰竭合并感染 1002

三、慢性肾衰竭和肾透析继发感染 1004

四、恶性肿瘤性疾病并发感染 1008

五、器官移植相关感染 1012

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感染 1014

七、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感染 1022

索引(以汉语拼音为序) 102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