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学概要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学概要
  • 奚中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2565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医学概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1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

(一)整体观念 3

(二)辨证论治 3

三、学习本门课的方法 4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5

第一节 阴阳学说 5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5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5

(一)阴阳对立 5

(二)阴阳互根 6

(三)阴阳消长 6

(四)阴阳转化 6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6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6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6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7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7

(五)确立治疗原则 7

(六)归纳药物性能 7

(七)指导防病养身 7

第二节 五行学说 8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8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8

(一)五行的特性 8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8

(三)五行的相生相克 8

(四)五行的相乘相侮 9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0

第二章 藏象 11

第一节 脏腑 11

一、五脏 12

(一)心(附:心包) 12

(二)肺 12

(三)脾 13

(四)肝 14

(五)肾(附:命门) 15

二、六腑(附:奇恒之腑) 17

(一)胆 17

(二)胃 17

(三)小肠 17

(四)大肠 18

(五)膀胱 18

(六)三焦 18

[附]奇恒之腑 18

1.脑 18

2.女子胞 18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19

(一)脏与脏 19

(二)脏与腑 20

(三)腑与腑 21

第二节 气、血、津液 21

一、气 22

(一)气的概念 22

(二)气的生成和分布 22

(三)气的功能 22

二、血 23

(一)血的生成和功能 23

(二)血液的循行 23

三、津液 24

(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功能 24

(二)津液的代谢 24

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24

(一)气与血的关系 24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25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25

第三章 经络 26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26

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概况 26

一、十二经脉 26

(一)名称及其络属关系 26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循行规律 27

二、奇经八脉 28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 29

一、生理方面 29

二、病理方面 29

三、诊断方面 29

四、治疗方面 29

第四章 病因、病机 31

第一节 病因 31

一、外感致病因素 31

(一)六淫 31

(二)疠气 34

二、精神致病因素 34

(一)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34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 34

三、其它致病因素 35

(一)饮食 35

(二)劳逸 35

(三)外伤、虫兽伤 35

四、继发病因 36

(一)痰饮 36

(二)瘀血 36

第二节 病机 37

一、邪正斗争 37

二、阴阳失调 38

第五章 诊法 39

第一节 望诊 39

一、望全身情况 39

(一)望神 39

(二)望面色 39

(三)望形体 40

(四)望姿态 40

二、望局部情况 40

(一)望头与发 40

(二)望目 41

(三)望齿、龈 41

(四)望咽喉 41

(五)望斑疹 41

(六)望小儿食指络脉 41

三、望舌 42

(一)望舌质 42

(二)望舌苔 43

第二节 闻诊 44

一、听声音 44

(一)语声 44

(二)呼吸 44

(三)咳嗽 44

(四)呃逆 44

二、嗅气味 44

第三节 问诊 45

一、问寒热 45

(一)恶寒发热 45

(二)寒热往来 45

(三)但热不寒 45

(四)但寒不热 45

二、问汗 45

(一)表证辨汗 45

(二)里证辨汗 45

三、问痛 46

(一)问头痛 46

(二)问身痛 46

(三)问胸腹痛 46

四、问饮食口味 46

(一)食欲与食量 46

(二)口渴与饮水 46

(三)口味 46

五、问二便 47

(一)大便 47

(二)小便 47

六、问睡眠 47

(一)不寐 47

(二)嗜睡 47

七、问经带 47

(一)月经 47

(二)带下 47

八、问小儿 47

第四节 切诊 48

一、脉诊 48

(一)脉诊的部位 48

(二)寸口脉分候脏腑 48

(三)切脉的方法 48

(四)正常脉象 48

(五)常见病脉与主病 48

二、按诊 51

(一)按肌肤 51

(二)按手足 51

(三)按脘腹 51

第六章 辨证 52

第一节 八纲辨证 52

一、表里 52

(一)表证 52

(二)里证 52

[附]半表半里证 53

二、寒热 53

(一)寒证和热证 53

(二)寒热错杂和寒热真假 53

(三)寒热与表里的联系 54

三、虚实 54

(一)虚证 54

(二)实证 54

(三)虚实的夹杂和虚实的真假 54

(四)虚实与表里寒热的联系 55

四、阴阳 55

第二节 脏腑辨证 55

一、心与小肠病 56

(一)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 56

(二)心血虚、心阴虚 56

(三)心脉痹阻 57

(四)心火亢盛 57

(五)痰迷心窍 57

二、肝与胆病 57

(一)肝血虚、肝阴虚 58

(二)肝气郁结 58

(三)肝火上炎 58

(四)肝风内动 59

(五)肝胆湿热 59

(六)寒滞肝脉 59

三、脾与胃病 60

(一)脾气虚 60

(二)脾阳虚 60

(三)寒湿困脾 61

(四)湿热蕴脾 61

(五)胃阴虚 61

(六)胃寒证 61

(七)胃火证 62

(八)食滞胃脘 62

四、肺与大肠病 62

(一)肺气虚 62

(二)肺阴虚 62

(三)风寒束肺 63

(四)风热犯肺 63

(五)热邪壅肺 63

(六)痰浊阻肺 63

(七)大肠湿热 64

(八)大肠液亏 64

五、肾与膀胱病 64

(一)肾阴虚 64

(二)肾阳虚 65

(三)肾气不固 65

(四)肾不纳气 65

(五)膀胱湿热 65

六、脏腑兼病 66

(一)心脾两虚 66

(二)心肾不交 66

(三)肝脾不调 67

(四)肝胃不和 67

(五)肝肾阴虚 67

(六)肺肾阴虚 67

(七)脾肺气虚 68

(八)脾肾阳虚 68

第三节 六经辨证 68

一、太阳病 69

(一)太阳中风证 69

(二)太阳伤寒证 69

二、阳明病 69

(一)阳明热证 69

(二)阳明实证 69

三、少阳病 70

四、太阴病 70

五、少阴病 70

(一)少阴寒化证 71

(二)少阴热化证 71

六、厥阴病 71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71

一、卫分证 72

二、气分证 72

(一)热扰胸膈 72

(二)热壅于肺 72

(三)热炽阳明 72

(四)热结肠道 73

(五)气分湿热 73

三、营分证 73

(一)热伤营阴 73

(二)热入心包 73

四、血分证 74

(一)血分实热 74

(二)血分虚热 74

第七章 防治原则 75

第一节 预防 75

一、未病先防 75

(一)提高正气的抗病能力 75

(二)避免病邪的入侵 76

二、既病防变 76

(一)早期诊治 76

(二)防止传变 76

第二节 治则 76

一、治病求本 76

(一)治标与治本 77

(二)正治与反治 77

二、扶正祛邪 78

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78

(一)因时制宜 79

(二)因地制宜 79

(三)因人制宜 79

第八章 中药 80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80

一、中药的采收与贮藏 80

(一)采收 80

(二)贮藏 80

二、中药的炮制 80

(一)炮制的目的 80

(二)炮制方法 81

三、中药的性能 81

(一)四气五味 82

(二)升降浮沉 82

(三)归经 83

(四)药物的毒性 83

四、中药的用法 83

(一)配伍 83

(二)禁忌 84

(三)剂量 84

(四)用法 85

第二节 常用中药 86

一、解表药 86

(一)辛温解表药 86

(二)辛凉解表药 87

二、清热药 88

(一)清热泻火药 88

(二)清热燥湿药 89

(三)清热解毒药 90

(四)清热凉血药 91

(五)清退虚热药 92

三、温里药 93

四、泻下药 94

(一)攻下药 94

(二)润下药 94

(三)峻下逐水药 95

五、祛湿药 95

(一)芳香化湿药 96

(二)利水渗湿药 96

(三)祛风湿药 98

六、化痰止咳平喘药 99

(一)温化寒痰药 100

(二)清化热痰药 100

(三)止咳平喘药 101

七、理气药 102

八、理血药 103

(一)活血祛瘀药 103

(二)止血药 105

九、补虚药 107

(一)补气药 107

(二)补血药 108

(三)补阴药 109

(四)补阳药 110

十、消导药 112

十一、安神药 112

(一)养心安神药 112

(二)重镇安神药 113

十二、平肝息风药 114

十三、开窍药 115

十四、收涩药 116

十五、驱虫药 117

第九章 方剂 119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119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119

二、方剂的变化规律 119

(一)药味增减的变化 120

(二)药物配伍的变化 120

(三)药量加减的变化 120

(四)剂型更换的变化 120

三、常用剂型 120

(一)汤剂 120

(二)丸剂 120

(三)散剂 121

(四)膏剂 121

(五)丹剂 121

(六)酒剂 121

(七)糖浆剂 121

(八)片剂 121

(九)冲剂 122

(十)针剂 122

第二节 代表性方剂 122

一、解表剂 122

二、清热剂 124

三、温里剂 128

四、泻下剂 130

五、和解剂 132

六、祛湿剂 134

七、祛痰剂 138

八、润燥剂 140

九、理气剂 142

十、理血剂 143

十一、补益剂 146

十二、消导剂 149

十三、安神剂 150

十四、熄风剂 151

十五、开窍剂 152

十六、收敛固涩剂 154

十七、驱虫剂 乌梅丸 156

[附]常用中成药简表 157

第十章 针灸 165

第一节 腧穴概述 165

一、腧穴的分类 165

(一)十四经穴 165

(二)经外奇穴 165

(三)阿是穴 165

二、腧穴的主治作用 165

(一)近治作用 165

(二)远治作用 165

(三)特殊作用 166

三、腧穴的体表定位 166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66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166

(三)指寸定位法 167

第二节 针灸法 168

一、毫针刺法 168

(一)针具 168

(二)针刺练习 168

(三)针前准备 168

(四)针刺操作 169

(五)注意事项和异常情况的处理 171

二、三棱针刺法 173

(一)针具 173

(二)操作方法 173

(三)适应范围 173

(四)注意事项 173

三、皮肤针刺法 173

(一)针具 173

(二)操作方法 174

(三)适应范围 174

(四)注意事项 174

四、皮内针刺法 174

(一)针具 174

(二)操作方法 174

(三)适应范围 174

(四)注意事项 174

五、灸法 175

(一)工具 175

(二)操作方法 175

(三)适应范围 175

(四)注意事项 175

六、拔罐法 176

(一)工具 176

(二)操作方法 176

(三)适应范围 177

(四)注意事项 177

第三节 十四经脉和常用腧穴 177

一、十四经脉及其常用腧穴 177

(一)手太阴肺经 177

(二)手厥阴心包经 178

(三)手少阴心经 178

(四)手阳明大肠经 179

(五)手少阳三焦经 179

(六)手太阳小肠经 180

(七)足阳明胃经 181

(八)足少阳胆经 182

(九)足太阳膀胱经 183

(十)足太阴脾经 184

(十一)足厥阴肝经 185

(十二)足少阴肾经 186

(十三)任脉 187

(十四)督脉 188

二、经外奇穴 189

第四节 针灸治疗 189

一、针灸的适应证 189

二、针灸方法的应用 189

三、针灸处方规律 190

(一)近取法(局部和邻近取穴法) 190

(二)远取法(循经取穴) 190

(三)对症取穴 190

四、针刺时机、疗程和间隔 190

第五节 耳针 190

一、耳廓表面的解剖名称 190

二、耳穴 191

(一)耳穴的分布 191

(二)耳穴的探测方法 194

三、选穴处方原则 195

(一)按病变部位选穴 195

(二)辨证选穴 195

(三)对症选穴 195

(四)经验选穴 195

四、耳针的操作方法 195

五、注意事项 195

[附]针灸实验练习指导 196

第十一章 常见病证 198

感冒 198

咳嗽 200

喘证 202

心悸 204

心痹 205

胃痛 208

呕吐 210

泄泻 212

痢疾 214

黄疸 217

眩晕 218

中风 220

水肿 223

淋证 225

痹证 227

月经不调 229

月经先期 229

月经后期 231

月经先后无定期 232

月经过多 233

月经过少 234

痛经 235

崩漏 236

带下 238

绝经前后证 240

妊娠恶阻 241

产后缺乳 242

麻疹 243

流行性腮腺炎 245

疳证 246

夏季热 248

疖 249

痈 250

乳痈 251

湿疹(附:婴儿湿疹) 252

附录 方剂索引 25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