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血液学检验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临床血液学检验
  • 陈霁岩,宁嗣宗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吉林医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62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6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临床血液学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陈霁岩编) 1

一、临床血液学简史 1

目录 1

二、现代血液学及其检验发展的动态 2

三、临床血液学检验在医学上的重要地位 3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 5

第一章 血液的生理概述 5

第一篇 临床血液学概论 (陈霁岩编) 5

(一)血浆的化学成份 6

二、血浆的组成 6

一、血细胞的组成 6

(二)血浆蛋白质的类别 7

三、血液的悬游稳定性 8

二、血液的颜色和粘滞性 8

第二节 血液的理化学特性 8

一、全血量和比重 8

一、营养物质的运输 9

第三节 血液的功能 9

四、血液的渗透压 9

五、血液的酸碱度 9

第一节 细胞结构和分子生物学 10

第二章 血细胞学基础 10

二、内循环的维持 10

三、防御机能 10

一、细胞核的结构和机能 11

(二)核浆 13

(一)核膜 13

(三)核仁 14

(一)膜的结构 15

二、细胞膜的结构和机能 15

(二)膜行使功能的基础 17

(三)膜的主要功能 18

(二)内质网 21

(一)线粒体 21

三、细胞浆的组成和机能 21

(三)高尔基复合体 23

(五)中心粒 24

(四)溶酶体 24

(六)核糖体 25

(一)中胚叶造血期 26

一、胚胎期造血器官 26

(七)微管 26

(八)细胞内含物 26

第二节 造血器官 26

(一)骨髓 27

二、出生后的造血器官 27

(二)肝造血期 27

(三)骨髓造血期 27

(二)脾脏 30

(三)淋巴结 31

(五)扁桃体 33

(四)胸腺 33

(二)研究造血干细胞的方法 34

(一)造血干细胞概说 34

第三节 血细胞起源及其发育成熟 34

一、造血理论的发展 34

二、造血干细胞 34

(四)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演变 36

(三)造血干细胞的传递 36

(五)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和复制 37

(一)间期 38

三、血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 38

(二)分裂期 39

(三)细胞发育演变的规律性 40

(二)胞浆胞核发育的同时性 40

四、血细胞的发育成熟及其名称 40

(一)细胞发育过程的阶段性 40

(四)血细胞的名称 42

一、干细胞系 43

第四节 正常血细胞及骨髓细胞形态结构 43

(四)晚幼粒细胞 44

(三)中幼粒细胞 44

二、粒细胞系 44

(一)原始粒细胞 44

(二)早幼粒细胞 44

(三)中幼红细胞 45

(二)早幼红细胞 45

〔附〕粒细胞系各阶段的特点 45

三、红细胞系 45

(一)原始红细胞 45

四、单核细胞系 46

(一)原单核细胞 46

(四)晚幼红细胞 46

(五)网织红细胞 46

(六)巨幼红细胞 46

〔附〕单核细胞特点 47

〔附〕原始粒细胞与原始红细胞主要鉴别点 47

(二)幼单核细胞 47

(一)原始浆细胞 48

六、浆细胞系 48

五、淋巴细胞系 48

(一)原始淋巴细胞 48

(二)幼淋巴细胞 48

〔附〕淋巴细胞系特点 48

(二)幼巨核细胞 49

(一)原始巨核细胞 49

(二)幼浆细胞 49

〔附〕浆细胞系特点 49

七、巨核细胞系 49

(一)网状细胞 50

八、网状内皮系 50

(三)巨核细胞 50

(三)高雪氏细胞 52

(二)脂肪细胞 52

(二)内皮细胞 52

〔附〕①内皮细胞与网状细胞的区别 52

〔附〕②网状内皮细胞系的特点 52

九、其它细胞 52

(一)组织嗜硷细胞 52

(六)破骨细胞 53

(五)史一雷或里德一司坦伯氏细胞 53

(四)尼门一匹克氏细胞 53

(十四)退化细胞 54

(十三)纤维细胞 54

(七)造骨细胞 54

(八)破骨细胞 54

(九)神经母细胞 54

(十)成纤维细胞 54

(十一)多核巨细胞 54

(十二)支架细胞 54

一、染色体概说 55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55

第三章 遗传血液学概述 55

二、染色体形态要领 57

三、正常人染色体核型 58

四、人类染色体显带 59

二、慢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染色体改变 60

一、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染色体改变 60

第二节 染色体畸型与疾病 60

五、骨髓再生低下性疾病的染色体改变以及物理化学因素对染色体的损害 61

四、其它白血病或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染色体改变 61

三、急性白血病染色体改变 61

第三节 血液病与遗传 62

八、造血细胞移植后的识别问题 62

六、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时的染色体改变 62

七、其它贫血时的染色体改变 62

二、家系调查与系谱分析 63

一、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病的遗传方式 63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 64

四、遗传病的模式系谱 64

三、家系调查中常用符号 64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 65

(四)X连锁显性遗传病的系谱 66

(三)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系谱 66

(一)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的检查与诊断 68

五、遗传性血液病实验室检查与诊断 68

〔附〕甲型血友病的家系调查 68

(二)先天性(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检查与诊断 69

(一)免疫淋巴细胞的特性 70

二、免疫淋巴细胞特性和标记 70

第四章 免疫血液学概述 70

第一节 免疫血液学的基础 70

一、免疫血液学的进展 70

(二)免疫淋巴细胞膜表面标记 71

(三)多发性骨髓瘤 72

(二)Waldenstroin巨球蛋白血症和重链病 72

三、淋巴细胞标记的意义 72

(一)慢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72

(六)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 73

(五)多毛细胞白血病 73

(四)淋巴瘤并发白血病 73

(一)不完全抗体的概念 74

四、不完全抗体 74

(七)何杰金氏病 74

(八)免疫缺陷病 74

第二节 血细胞抗原及其免疫病理 75

(二)不完全抗体的检验 75

(一)红细胞抗原与抗体的反应 76

一、红细胞的免疫病理 76

(二)红细胞抗体的由来 78

(三)红细胞抗体对靶细胞的作用 79

三、血小板抗原及其免疫病理 80

二、白细胞抗原及其免疫病理 80

一、概述 81

第三节 组织相容性抗原与骨髓移殖 81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82

三、临床意义 82

二、骨髓移植免疫反应 82

(四)恶性肿瘤 83

(三)重症联合性免疫缺陷 83

(二)急性白血病 83

(二)发生阶段 84

(一)致敏阶段 84

(五)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 84

第四节 变态反应性血液病概述 84

一、变态反应的概念 84

二、变态反应发生过程和类型 84

(二)温型抗体与冷型抗体 86

(一)完全抗体与不完全抗体 86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血液疾病概述 86

一、概念与类别 86

(一)红细胞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86

(二)血小板免疫性疾病 86

(三)白细胞免疫性疾病 86

二、自身免疫性抗体类型 86

(二)抗体、补体与溶血的关系 87

(一)自身抗体的产生 87

三、自身免疫性血液疾病的发病机制 87

(二)免疫学诊断 88

(一)临床特征 88

四、自身免疫性血液疾病诊断依据 88

一、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89

第六节 免疫球蛋白及其异常和缺陷 89

二、免疫球蛋白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 90

三、各类免疫球蛋白简介 92

四、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和缺陷病 93

(二)补体活化途径 94

(一)补体系统 94

第七节 补体的溶血病理 94

一、概述 94

二、补体的概要 94

三、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 96

四、补体量的动态变化在临床上的意义 97

三、临床应用及其意义 98

二、放射核素适用条件 98

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在血液学中的应用 98

一、放射性核素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 98

(一)常用显微镜的类型和特征 101

一、显微镜使用的基础知识 101

第二篇 临床血液检验技术 (陈霁岩 编)  101

第一章 常用仪器的使用 101

第一节 显微镜的使用 101

(二)显微镜主要部分性能和使用 108

(三)显微镜附属用具的使用 114

(四)显微照相 119

(五)显微镜使用有关术语 120

(二)了解仪器的结构,熟悉其性能 122

(一)科学作风 122

(六)显微镜物镜上符号标记 122

二、使用显微镜的基本功 122

(三)养成正规操作习惯 123

一、血细胞计数板构造和使用 124

第二节 血细胞计数用具的使用 124

(二)计数与计算 125

(一)计数板的构造 125

(一)类型 126

四、血细胞电子计数仪的使用 126

二、微量吸管(血红蛋白吸管)构造和使用 126

三、采血针类型和使用 126

(二)基本原理 127

(三)国产XQ—Ⅱ型电子血细胞计数仪的使用 128

(一)构造和使用 131

一、沙利氏血红蛋白计的构造和使用 131

五、白细胞分类计数仪的使用 131

(一)半自动血细胞分类计数仪 131

(二)全自动血细胞分类计数仪 131

第三节 血红蛋白测定用具的使用 131

(二)血红蛋白计的校正 132

二、光电仪器的使用 135

二、毛细血管采血法 136

(二)采血时间 136

第二章 血液检验基本技术 136

第一节 采血与抗凝 136

一、采血的基本知识 136

(一)采血部位的选择 136

三、静脉采血法 137

(一)抗凝剂种类、性能 138

四、抗凝 138

(三)注意事项 139

(二)抗凝剂选择 139

(一)药剂处理 140

一、玻片的清洁 140

第二节 血涂片的制备 140

(四)贮存备用 141

(三)超声处理 141

(二)煮沸处理 141

(一)染料 142

一、染料和染色的基本知识 142

二、血涂片的制备 142

第三节 普通涂片的染色 142

(二)染色机理 143

(三)血细胞的染色 144

(一)瑞氏染色法 145

二、染色法的选择 145

(二)姬氏染色法 147

(四)快速染色法 148

(三)混合染色法 148

一、红细胞活体染色法 149

第四节 活体染色法 149

三、标本的保存 149

二、白细胞活体染色法 150

三、海氏小体活体染色法 151

一、过氧化酶染色法(POX) 152

第五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 152

二、过氧化酶快速染色法 153

三、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染色(NAP) 154

(一)Braunstein法 159

四、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 159

(二)醋酸萘酚AS—D法 160

六、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法 161

五、酸性磷酸酶染色(ACP) 161

七、糖原染色法(PAS) 162

八、脱氧核糖核酸染色法(DNA) 165

九、核糖核酸染色法(RNA) 166

十、酸性粘多糖染色法(AMPS) 167

十一、脂类(苏丹黑B)染色法 168

十二、铁染色法 169

十三、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法 171

十四、吖叮橙荧光染色法 172

十五、蛋白质结合硫氢基染色法(DDD法) 173

十六、酸性α—醋酸萘酯染色法 174

十七、尿液水解试验 175

十八、热盐水溶解试验 176

一、主要适应征 177

第一节 骨髓穿刺检验 177

第三章 造血器官穿刺检验 177

(一)穿刺术式 178

三、骨髓标本的采集 178

二、禁忌症 178

(四)检查项目 179

(三)骨髓取材满意的几项指标 179

(二)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 179

四、骨髓涂片检查 180

(三)骨髓象分析 181

(二)骨髓细胞正常值 181

(一)检查步骤和方法 181

五、骨髓检查报告单及其填写 186

(三)定量有核红细胞的应用 189

(二)骨髓各系统和各阶段有核细胞绝对值的换算方法 189

六、定量骨髓有核细胞的应用 189

(一)应用意义 189

(二)编号及代号 190

(一)登记 190

七、标本的保存 190

(五)标本柜和归档 191

(四)报告单存档 191

(三)染色 191

四、注意事项 192

三、脾穿刺方法 192

第二节 脾脏穿刺检验 192

一、脾穿刺指征 192

二、脾穿刺禁忌征 192

一、穿刺的适应症 193

第三节 淋巴结穿刺检查 193

五、正常脾细胞分类 193

六、临床意义 193

(一)正常淋巴结涂片所见 194

四、镜检所见 194

二、穿刺部位与方法 194

(一)部位的选择 194

(二)穿刺方法 194

三、穿刺所见 194

(二)临床意义 195

(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试验 197

(一)淋巴细胞毒性试验 197

第四章 移植免疫技术 197

第一节 移植免疫的临床应用 197

一、移植免疫概说 197

二、选择供体 197

三、试验方法 197

(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198

(一)免疫抑制剂 198

四、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免疫抑制方法 198

(二)受者 199

(一)供者 199

第二节 骨髓移植方法 199

一、术前准备 199

(一)器材 199

(二)试剂 199

二、操作方法 199

(二)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措施 200

(一)移植前的免疫抑制方法 200

三、骨髓保存问题 200

四、骨髓移植前后的免疫抑制 200

(一)RPMI1640培养液 201

一、培养液配制方法 201

第五章 人体染色体标本制作技术 201

第一节 培养液及其试剂的配制 201

(二)M199培养液 203

(三)Eagle培养液 205

(四)F10培养液 207

(六)外周血细胞培养液 209

(五)Hanks培养液 209

(二)血清 210

(一)植物血凝素(PHA) 210

(七)骨髓细胞培养液 210

(八)单层细胞培养液 210

二、各种试剂的配制方法 210

(四)抗菌素 211

(三)肝素 211

(七)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液 212

(六)生理盐水 212

(五)秋水仙素 212

(十一)低渗液 213

(十)胰蛋白酶溶液 213

(八)氯化钠、枸橼酸钠溶液 213

(九)酚红液 213

(十四)清洁液 214

(十三)染色液 214

(十二)固定液 214

(十六)D—72显影液 215

(十五)D—71显影液 215

(十八)显、定影液的有关事项 216

(十七)F—5酸性坚膜定影液 216

(一)观察细胞的标准 217

四、人类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217

三、各类器械和玻璃用具的清洗与灭菌 217

一、外周血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法 218

第二节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法 218

(二)染色体核型分析 218

(三)显微摄影 218

二、微量血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法 220

三、骨髓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法 221

① 染色体描绘图 222

附: 222

③ 核型分析版 223

② 畸变细胞和染色体记录 223

⑤ 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报告单 224

④ 染色体检查记录 224

一、Q显带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法 225

第三节 染色体显带技术 225

三、C显带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法 226

二、G显带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法 226

四、R显带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法 227

一、人类染色体显带的类型 228

第四节 人类染色体显带的识别 228

五、T显带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法 228

二、人类染色体显带的命名法 229

三、人类染色体各条显带染色体的识别 230

四、显带的机理 235

二、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 237

一、红细胞的组成物质 237

第三篇 红细胞系检验基础及临床概论 (宁嗣宗编 庄威远审)  237

第一章 红细胞的生理 237

第一节 红细胞生理概要 237

三、红细胞形态和机能 238

五、红细胞膜三磷酸腺苷酶和电解质 240

四、红细胞膜的构造和组成 240

(二)红细胞的生成过程 241

(一)红细胞的生成场所 241

第二节 红细胞的生成、破坏与调节 241

一、红细胞的生成 241

二、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242

(一)铁在体内的总量和存在形式 243

三、铁 243

(一)红细胞生成素 243

(二)雄激素 243

(三)铁的吸收和代谢 244

(二)铁的来源和需要量 244

(七)铁动力学 245

(六)铁的排泄 245

(四)铁的转运 245

(五)铁的贮存 245

五、维生素B12 246

四、蛋白质 246

七、叶酸 248

六、内因子 248

(一)红细胞的寿命 249

八、红细胞的破坏 249

一、血红蛋白种类 250

第三节 血红蛋白结构 250

(二)红细胞破坏场所 250

(三)红细胞破坏的机理 250

二、血红蛋白的结构 251

三、血红蛋白的遗传 254

一、红细胞大小不均 256

二、畸形红细胞 256

第二章 红细胞的病理 256

第一节 红细胞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异常 256

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256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256

第二节 红细胞形态异常 256

十二、球形红细胞 257

十一、椭园形红细胞 257

三、镰状红细胞 257

四、靶形红细胞 257

五、嗜多色性红细胞 257

六、嗜硷性点彩红细胞 257

七、铁粒细胞 257

八、豪周氏小体 257

九、卡波氏环 257

十、有核红细胞 257

一、珠蛋白的异常 258

第三节 血红蛋白结构异常 258

十三、半月形红细胞 258

十四、麻面红细胞 258

十五、环形红细胞 258

十六、棘形红细胞 258

十七、口形红细胞 258

十八、刺毛细胞 258

十九、裂细胞 258

三、异常血红蛋白的命名 259

二、异常血红蛋白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259

四、异常血红蛋白的鉴定 260

第四节 贫血的概述 261

一、贫血分类 262

二、贫血的临床表现 264

三、贫血的诊断 265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 270

第三章 造血物质缺乏性贫血的概述及实验诊断 270

一、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271

第二节 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的贫血 271

二、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273

第一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274

第四章 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的概述及实验诊断 274

三、维生素B12及叶酸治疗无效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274

一、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278

第二节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278

二、慢性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279

第三节 骨髓增生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280

第一节 溶血性贫血 281

第五章 溶血性贫血的概述及实验诊断 281

第四节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81

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89

第二节 红细胞膜缺陷溶血性贫血 289

二、遗传性椭园形红细胞增多症 292

(二)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293

(一)棘形红细胞增多症 293

三、其它 293

第三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94

一、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 296

第四节 红细胞酶缺陷性溶血性贫血 296

(三)感染性溶血性贫血 298

(二)蚕豆病 298

(一)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298

二、丙酮酸激酶缺陷溶血性贫血 299

(四)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299

一、血红蛋白E病 300

第五节 血红蛋白病 300

七、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301

六、血红蛋白C病 301

二、血红蛋白M病 301

三、血红蛋白G病 301

四、血红蛋白D病 301

五、血红蛋白S病 301

第六节 地中海贫血 303

一、β地中海贫血 304

二、α地中海贫血 305

(二)血红蛋白Bart's病 306

(一)血红蛋白H病 306

第七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07

(三)α地中海贫血的特征 307

第八节 药物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09

第二节 肾脏病与贫血 311

第一节 感染性贫血 311

第六章 继发性贫血 311

二、小肠盲节综合征 312

一、胃切除后贫血 312

第三节 胃肠病与贫血 312

第六节 骨髓病性贫血 313

第五节 恶性肿瘤与贫血 313

三、胃肠道出血 313

四、肝脏病与贫血 313

第四节 内分泌疾病与贫血 313

第一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14

第七章 红细胞增多症概述及实验诊断 314

第二节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315

一、显微镜计数法 317

第一节 红细胞计数 317

第四篇 红细胞系检验技术 (宁嗣宗编 庄威远审)  317

第一章 红细胞的一般检验 317

二、光电比浊法 319

第二节 血红蛋白测定 320

三、电子血细胞计数仪(X Q——Ⅱ型)计数法 320

二、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 321

一、沙利(Sahli)氏酸化血红素比色法 321

第三节 红细胞比积测定 323

第四节 红细胞几种平均值的计算 325

第五节 红细胞平均直径的测定 328

一、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 331

第六节 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331

〔附〕红细胞平均厚度的计算(MCT) 331

二、魏氏血沉测定法 332

〔附1〕潘氏血沉测定法 333

〔附2〕克氏血沉测定法 334

第七节 网织红细胞计数 335

第八节 点彩红细胞计数 337

第九节 血清结合珠蛋白定量测定 338

第十节 血浆(尿)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339

第一节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341

第二章 红细胞膜缺陷检验 341

第三节 自身溶血试验及纠正试验 344

第二节 温育后脆性试验 344

第五节 红细胞机械脆性试验 347

第四节 红细胞滚动试验 347

第六节 酸溶血试验 348

二、定量试验 350

一、定性试验 350

第七节 蔗糖溶血试验 350

第九节 Crosby试验 351

第八节 热溶血试验 351

第一节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352

第三章 红细胞酶缺陷检验 352

二、光电比色法 353

一、简易比色法 353

第二节 高铁血红蛋白定量测定 354

第三节 氰化物—抗坏血酸试验 355

第四节 红细胞组织化学洗脱试验 356

第五节 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 357

第六节 还原型谷胱甘肽测定 358

第七节 谷胱甘肽稳定性试验 359

第八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生化测定 360

第九节 丙酮酸激酶的生化测定 361

第十一节 丙酮酸激酶的荧光“点”试验 363

第十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荧光“点”试验 363

第十二节 磷酸丙糖异构酶荧光“点”试验 364

第一节 血红蛋白溶液的制备 365

第四章 异常血红蛋白检验 365

第十三节 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酶(GSSGR)荧光“点”试验 365

第二节 血红蛋白电泳分析 366

一、纸上电泳 367

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368

三、血红蛋白A2的定量测定 369

五、琼脂电泳法 370

四、PH6.5或6.8纸电泳或淀粉胶电泳 370

六、淀粉胶板电泳法 371

二、定量法 374

一、定性法 374

第三节 抗碱血红蛋白测定 374

第四节 含血红蛋白F红细胞的染色 375

第六节 血红蛋白镰变试验 376

第五节 血红蛋白H包涵体染色 376

第七节 血红蛋白S胶—溶试验 377

第八节 还原型血红蛋白溶解度试验 378

第十节 热不稳定试验 379

第九节 连二亚硫酸钠过筛试验 379

一、定性试验 380

第十一节 异丙醇沉淀试验 380

第十二节 血红蛋白的吸收光谱测定 381

二、定量测定法 381

第一节 抗人球蛋白试验 382

第五章 红细胞自身免疫检验 382

第十三节 血红蛋白C试验 382

一、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383

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384

第二节 胰蛋白酶试验 387

第四节 冷溶血试验 388

第三节 冷凝集素测定 388

第一节 尿中含铁血黄素的检验 389

第六章 有关血液病的尿液检查 389

第二节 尿中尿卟啉的测定 390

第三节 尿中卟胆原的测定 391

一、白细胞的类型 393

第一节 白细胞的类型和数量 393

第五篇 白细胞系检验基础及临床概论 (胡忠亭、周爱娟编 杨天楹审)  393

第一章 白细胞的生理 393

(三)白细胞数量的生理变化 394

(二)各类型白细胞的数量 394

二、白细胞的数量 394

(一)白细胞总数 394

(三)中性粒细胞的生理功能 395

(二)超微结构 395

第二节 白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395

一、中性粒细胞形态和功能 395

(一)中性粒细胞的形态 395

(一)嗜酸性粒细胞的形态 397

二、嗜酸性粒细胞形态和功能 397

(三)嗜酸性粒细胞的生理功能 398

(二)超微结构 398

(四)嗜硷性粒细胞生理功能 399

(三)肥大细胞 399

三、嗜硷性粒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399

(一)嗜硷性粒细胞的形态 399

(二)超微结构 399

(一)淋巴细胞的形态 400

四、淋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400

(一)单核细胞形态 401

五、单核细胞形态和功能 401

(二)淋巴细胞的性质与功能 401

(三)单核细胞的功能 402

(二)单核细胞的性质 402

(一)中性粒细胞的生成 403

一、粒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403

第三节 白细胞生成与调节 403

(三)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调节 404

(二)中性粒细胞生成的调节 404

(二)淋巴样干细胞 405

(一)淋巴细胞的生成 405

二、淋巴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405

(二)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生成及分布的动力学 406

(一)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的生成调节概况 406

(三)T淋巴细胞 406

(四)B淋巴细胞 406

(五)浆细胞 406

(六)微环境对造血干细胞分化的诱导 406

三、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的生成与调节 406

(一)中性粒细胞数的病理 408

一、颗粒细胞数的病理 408

第二章 白细胞病理 408

第一节 白细胞数的病理 408

(一)淋巴细胞增多 410

二、淋巴细胞数的病理 410

(二)嗜酸性粒细胞数的病理 410

(三)嗜硷性粒细胞数的病理 410

(一)核形态的病理变化 411

一、中性粒细胞形态的病理 411

(二)淋巴细胞减少 411

三、单核细胞数的病理 411

第二节 白细胞形态的病理 411

(二)颗粒的病理变化 412

(三)退行性病理变化 414

(二)非典型单核细胞与晚幼粒细胞的鉴别 415

(一)单核细胞的不典型形态 415

二、单核细胞形态的病理 415

一、白血病的概要 416

第三节 白血病概述 416

三、淋巴细胞形态的病理 416

二、白血病的分类 417

三、白血病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 418

四、白血病细胞动力学 421

五、白血病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 425

六、白血病前期 429

七、类白血病反应 431

第一节 急性白血病概述 433

第三章 急性白血病概述及实验诊断 433

一、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 437

第二节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概述及实验诊断 437

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438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概况 439

第三节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概述及实验诊新 439

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实验诊断 440

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实验诊断 441

一、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概述 441

第四节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概述及实验诊断 441

一、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依据 442

第五节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42

二、急性白血病类型间的鉴别诊断 443

三、急性白血病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 445

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概况 446

第一节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概要及实验诊断 446

第四章 慢性白血病概述及实验诊断 446

三、慢性粒急性变 447

二、慢性粒的实验诊断 447

一、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概要 448

第二节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概述及实验诊断 448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实验诊断 449

第三节 慢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 450

第二节 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452

第一节 绿色瘤 452

第五章 特殊类型白血病概述及实验诊断 452

第三节 红白血病 453

第四节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455

第五节 嗜硷性粒细胞白血病 456

第七节 多毛细胞性白血病 457

第六节 浆细胞性白血病 457

第八节 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 458

第十节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459

第九节 干细胞白血病 459

第一节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概述 460

第六章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概述及实验诊断 460

第二节 白细胞减少症 463

第三节 粒细胞缺乏症 465

第二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诊断 466

第一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概述 466

第七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概述及实验诊断 466

第一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概述 468

第八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概述及实验诊断 468

第三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68

第二节 骨髓纤维化症 469

第一节 淋巴瘤的概述 472

第九章 淋巴瘤概述及实验诊断 472

第二节 淋巴瘤的分类 473

第三节 淋巴瘤的诊断 474

第一节 概述 475

第十章 多发性骨髓瘤概述及实验诊断 475

第二节 实验诊断 476

二、单核—巨噬细胞分布与功能 477

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发生 477

第三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 477

第十一章 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疾病概述及实验诊断 477

第一节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疾病概述 477

第二节 恶性网状细胞病 478

第三节 组织细胞增生症X 480

二、尼曼一匹克氏病 481

一、高雪氏病 481

第四节 代谢性异常脂质沉积症 481

一、显微镜计数法(试管稀释法) 483

第一节 白细胞计数 483

第六篇 白细胞检验技术 (胡忠亭、周爱娟编 杨天楹审)  483

第一章 白细胞计数 483

二、电子血球计数仪计数法 485

第二节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487

第二章 白细胞分类计数 489

一、白细胞凝集试验 491

第一节 白细胞凝集试验及溶解试验 491

第三章 其他白细胞免疫学检验 491

二、白细胞溶解试验 492

第二节 白细胞抗人球蛋白消耗试验 493

第四节 狼疮(Lupus Erythematous—LE)细胞检检 495

第三节 细胞毒试验 495

二、液体培养基 497

一、半固体双层培养基 497

第四章 白血病细胞培养技术 497

第一节 骨髓细胞培养的方法 497

第二节 正常骨髓细胞的培养 498

三、集落细胞刺激因子 498

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499

第三节 异常骨髓细胞的培养 499

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500

三、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500

二、白血病前期 500

(一)通过体液免疫检验(抗体检验) 501

二、白血病相关抗原的检验 501

第五章 白细胞系其他检查 501

第一节 白血病相关抗原检验 501

一、白血病相关抗原概述 501

(一)白血病相关抗原概念 501

(二)白血病相关抗原的性质 501

二、边缘池粒细胞数量测定 502

一、骨髓中粒细胞贮备能力测定 502

(二)通过细胞免疫指标检验 502

第二节 粒细胞动力学试验 502

第三节 溶菌酶测定(比浊法) 503

五、应用细胞组织培养的方法 503

三、粒细胞动力学及其寿命的测定 503

四、测定血清溶菌酶及其指数(粒细胞破坏情况) 503

一、血小板生成及动力学 505

第一节 血小板生理 505

第七篇 血小板、凝血及纤溶系检验基础及临床概论 (卢淑文编 李德高审)  505

第一章 血小板、凝血及纤溶系生理 505

二、血小板形态及超微结构 506

三、血小板成份 507

四、血小板代谢 508

五、血小板功能 509

一、正常止血机制 511

第二节 止血、凝血及纤溶系生理 511

二、凝血因子 512

三、正常凝血过程 515

四、抗凝血及纤溶生理 520

一、血小板减少 524

第一节 血小板数量异常 524

第二章 血小板、凝血及纤溶系统病理 524

二、血小板增多 526

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 527

一、先天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 527

第二节 血小板功能障碍 527

二、纤溶系统异常 528

一、凝血因子缺乏 528

第三节 凝血及纤溶系异常 528

第一节 血小板、凝血及纤溶系疾病的分类 529

第三章 血小板、凝血及纤溶系疾病概要及实验诊断 529

第二节 血小板、凝血及纤溶系疾病的诊断 530

一、血管壁异常所致疾病的分类 534

第二节 血管壁异常性出血性疾病概述 534

第四章 血管壁异常性疾病 534

第一节 血管因素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534

一、血管壁的结构 534

二、血管活性物质 534

三、血管壁的止血作用 534

二、血管壁异常性出血性疾病 535

三、先天性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症 538

二、先天性巨核细胞再生低下性血小板减少 538

第五章 血小板异常性疾病 538

第一节 血小板数量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538

一、Fanconi贫血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538

六、感染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539

五、药物性再生障碍性血小板减少症 539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539

十、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540

九、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540

七、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 540

八、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40

十一、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 541

十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42

十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42

十四、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544

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 546

一、先天性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 546

第二节 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 546

一、血友病 547

第一节 凝血因子障碍性疾病 547

第六章 凝血因子及抗凝血异常性疾病 547

二、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550

三、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552

五、因子ⅩⅢ缺乏症 553

四、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553

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554

第二节 抗凝血异常性疾病 554

二、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557

第三节 血循环抗凝物质所致的疾病 558

八、硼酸盐缓冲液PH9.0 559

七、0.1M磷酸盐缓冲液PH7.4 559

第八篇 血小板、凝血及纤溶系统检验技术 (卢淑文编 李德高审)  559

第一章 常用试剂及其制备 559

一、0.1M草酸钠溶液 559

二、0.025M氯化钙溶液 559

三、0.02M氯化钙溶液 559

四、0.035M氯化钙溶液 559

五、1/15M磷酸盐缓冲液母液 559

六、1/15M磷酸盐缓冲液PH7.2 559

十三、红细胞素 560

十二、大豆磷脂溶液 560

九、巴比妥钠缓冲液PH7.35 560

十、兔脑粉浸出液 560

十一、人脑粉浸出液 560

十五、部分凝血活酶溶液 561

十四、凝血酶溶液 561

三十四、器材(试管、吸管等)涂硅法 562

二十三、正常血小板悬液 562

十六、3.8%枸橼酸盐血浆 562

十七、正常吸附血浆 562

十八、储存血浆 562

十九、正常血清 562

二十、正常吸附血清 562

二十一、富含血小板的血浆 562

二十二、血小板少的血浆 562

第一节 束臂试验 563

第二章 血管壁异常性疾病的实验检查 563

二十五、肝素抗凝管 563

第二节 甲皱微循环检查 564

第三节 出血时间测定 566

一、玻璃珠柱法 568

第一节 血小板粘附试验 568

第三章 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的实验检查 568

二、转动法 570

一、比浊法 571

第二节 血小板聚集性试验 571

二、简易法 572

第三节 血小板计数 573

第四节 阿斯匹林耐量试验 574

第五节 血小板抗体试验 576

一、凝集试验 577

第六节 血小板因子3(PF—3)有效性测定 578

二、血小板直接抗人球蛋白消耗试验 578

第七节 血块退缩时间测定 580

〔附〕血栓弹力图 581

一、凝血时间(CT) 583

第一节 检查内源凝血系统的试验 583

第四章 血液凝固异常性疾病的实验检查 583

二、复钙时间(血浆凝固时间RT) 585

三、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生成时间测定(KPTT) 586

五、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的纠正试验 587

四、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PTT) 587

六、凝血酶原消耗试验(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CT) 588

七、凝血酶原消耗纠正试验 589

八、凝血活酶生成试验(BiggsTGT) 590

(一)因子Ⅷ活性(Ⅷ:C)测定 593

〔附注〕 593

(三)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测定 594

(二)因子Ⅸ、Ⅺ、Ⅻ活性测定 594

(四)因子Ⅻ测定 595

一、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596

第二节 外源凝血系统的试验 596

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纠正试验 597

三、凝血酶原测定(二期法) 598

五、第Ⅶ因子测定 599

四、第Ⅴ因子测定 599

七、蛇毒时间(ST)测定 600

六、第Ⅹ因子测定 600

二、纤维蛋白原半定量测定 601

一、纤维蛋白原定性的测定 601

第三节 检查Ⅰ、ⅩⅢ因子的试验 601

三、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602

五、单碘醋酸耐量试验 603

四、因子ⅩⅢ测定 603

一、纤维蛋白溶解试验 604

第二节 检查纤溶活力的试验 604

第五章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实验检查 604

第一节 纤维蛋白原的测定 604

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605

孵育血浆连续凝血酶时间测定 607

〔附注〕 607

三、血浆素原测定 608

四、纤维蛋白平板溶解试验 610

(一)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 611

一、副凝试验 611

第三节 检查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试验 611

(一)絮凝试验 612

二、免疫试验 612

(二)乙醇胶副凝试验 612

(二)琼脂免疫扩散法 613

(四)鞣酸化红细胞血凝抑制试验 614

(三)对流免疫电泳法 614

(五)乳胶絮凝抑制试验 616

(六)葡萄球菌聚集试验 618

二、复钙交叉试验 619

一、凝血时间交叉试验 619

第六章 血循环抗凝物质的实验检查 619

第一节 抗凝物质测定初筛试验 619

(一)凝血酶原消耗交叉试验 620

一、检查阻止凝血活酶形成的抗凝物质 620

三、KPTT交叉试验 620

第二节 抗凝物质归类试验 620

(一)凝血酶时间测定(T、T) 621

三、抗凝血酶活性的抗凝物质的检查 621

(二)凝血活酶生成交叉试验及纠正试验 621

(三)血栓弹力图 621

二、检查阻止组织凝血活酶形成的抗凝物质 621

(一)凝血酶原时间交叉试验及纠正试验 621

(二)组织凝血活酶稀释试验 621

第七章 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方法 622

(二)加甲苯胺兰凝血酶时间(游璃肝素时间) 622

第二节 确定出血性疾病的类属 623

第一节 确定出血性疾病的存在 623

二、凝血障碍—抗凝物质型出血性疾病 624

一、毛细血管—血小板型出血性疾病 624

第三节 确定出血疾病的病种 62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