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学基础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学基础
  • 丁鸿玲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19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医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1

二、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 2

(一)整体观念 2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2

2.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3

(二)辨证论治 4

三、《中医学基础》的基本内容 4

四、为创立祖国新医药学而奋斗 5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7

第一节 阴阳学说 7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8

(一)阴阳的相互对立 8

(二)阴阳的相互依存 8

(三)阴阳的相互消长 8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9

二、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 9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9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0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0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0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11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1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1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11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 12

二、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 13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13

(二)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 13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 14

第三节 正确对待阴阳五行学说 14

小结 15

第二章 脏腑 16

概说 16

第一节 精、气、血、津、液、神 17

一、精 17

二、气 17

(一)元气的生成和功能 18

(二)宗气的生成和功能 18

(三)营气的生成和功能 18

(四)卫气的生成和功能 18

三、血 19

四、津、液 19

五、神 20

第二节 脏与腑 20

一、五脏 21

(一)心 21

附:心包 22

(二)肺 22

(三)脾 24

(四)肝 25

(五)肾 27

附—:命门 29

附二:女子胞 29

附三:有关肾阴肾阳问题的研究资料 30

二、六腑 31

(一)胆 31

(二)胃 31

(三)小肠 31

(四)大肠 31

(五)膀胱 32

(六)三焦 32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32

(一)脏与脏 33

(二)脏与腑 35

(三)腑与腑 37

四、饮食、水液,血的生化 37

(一)饮食物的吸收和输布 37

(二)水液代谢与凋节 38

(三)血液的生化和循行 39

小结 39

第三章 经络 41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和作用 41

一、经络的概念 41

二、经络的组成 41

三、经络的作用 42

第二节 十二正经 43

一、名称分类 43

二、经络循行部位及主要病症 44

(一)手太阴肺经 44

(二)手阳明大肠经 44

(三)足阳明胃经 44

(四)足太阴脾经 45

(五)手少阴心经 45

(六)手太阳小肠经 45

(七)足太阳膀胱经 45

(八)足少阴肾经 46

(九)手厥阴心包经 46

(十)手少阳三焦经 46

(十一)足少阳胆经 46

(十二)足厥阴肝经 46

三、走向、交接,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47

(一)走向和交接规律 47

(二)表里关系 47

(三)流注次序 48

第三节 奇经八脉 61

一、督脉 61

二、任脉 61

三、冲脉 61

四、带脉 62

五、阴?脉、阳?脉 62

六、阴维脉、阳维脉 62

附一:经脉交会脏腑简表 69

附二:十五别络分布表 70

附三: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 70

小结 72

第四章 病因、病理 74

第一节 发病 74

第二节 病因 75

一、六淫致病 76

(一)风 76

(二)寒 78

(三)暑 79

(四)湿 79

(五)燥 80

(六)火 81

二、疫疠 82

三、情志致病 82

(一)情志致病的特点 82

(二)情志与内脏的关系 83

(三)情志所致的病证 83

四、饮食劳倦 84

(一)饮食 84

(二)劳倦 85

五、痰饮、瘀血 85

(一)痰饮 85

(二)瘀血 87

六、外伤和虫兽伤害 87

七、寄生虫 88

第三节 病理 88

一、邪正消长 88

二、阴阳失调 89

三、升降失常 90

小结 90

第五章 诊法 92

第一节 四诊 92

一、望诊 93

(一)望全身情况 93

(二)望局部情况 95

(三)望舌 97

附:舌诊现代研究简介 101

(四)望排出物 103

(五)望小儿指纹 103

附:指纹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 104

二、闻诊 104

(一)闻声音 104

(二)嗅气味 106

三、问诊 106

(一)问一般情况 106

(二)问起病 107

(三)问既往病史与家族史 107

(四)问现在症状 107

附:十问歌 111

四、切诊 111

(一)脉诊 111

附一:二十八脉分类简表 119

附二:脉象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 120

(二)按诊 120

第二节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 121

一、寒热 122

(一)发热恶寒 122

(二)寒热往来 122

(三)但热不寒 122

(四)但寒不热 123

二、汗 123

三、疼痛 123

(一)头痛 124

(二)胸胁痛 124

(三)胃脘痛 125

(四)腹痛 125

(五)腰痛 125

(六)疝痛 126

(七)关节痛 126

四、大便秘结 126

五、大便泄泻 127

六、小便不利 127

七、小便过多 128

八、眩晕 128

九、失眠 128

十、口渴 129

十一、纳呆与多食 129

十二、呕吐 129

(一)实证 129

(二)虚证 130

十三、黄疸 130

十四、肿胀 130

(一)水肿 130

(二)腹胀 131

十五、咳喘 131

(一)咳嗽 131

(二)哮喘 132

十六、痉搐 132

十七、失血 133

(一)吐血 133

(二)咳血 133

(三)鼻衄 134

(四)齿衄 134

(五)便血 134

(六)尿血 134

十八、麻木 134

十九、心悸 135

小结 135

附:病历纪录格式 137

第六章 辨证 138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38

一、八纲 139

(一)表里 139

(二)寒热 139

(三)虚实 140

(四)阴阳 141

二、八纲相互关系 142

(一)相互联系 143

(二)相互转化 144

(三)相互错杂 145

(四)证候真假 145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148

一、气的病证 148

(一)气虚 148

(二)气滞 148

(三)气逆 149

二、血的病证 149

(一)血虚 149

(二)血瘀 149

(三)血热 150

(四)出血 150

三、津液的病证 150

(一)津液不足 150

(二)水液内停 150

第三节 脏腑辨证 151

一、脏病辨证 151

(一)心病辨证 151

(二)肺病辨证 155

(三)脾病辨证 156

(四)肝病辨证 160

(五)肾病辨证 163

二、腑病辨证 165

(一)胆病辨证 165

(二)胃病辨证 165

(三)小肠病辨证 166

(四)大肠病辨证 166

(五)膀胱病辨证 167

三、脏腑兼病辨证 167

(一)心肺气虚 167

(二)心脾两虚 168

(三)心肾不交 168

(四)肺脾两虚 168

(五)肝火犯肺 168

(六)肺肾阴虚 169

(七)肝脾不调 169

(八)肝胃不和 169

(九)脾肾阳虚 169

(十)肝肾阴虚 170

第四节 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 170

一、六经辨证 171

(一)太阳病证 171

(二)阳明病证 173

(三)少阳病证 174

(四)太阴病证 175

(五)少阴病证 175

(六)厥阴病证 176

二、卫气营血辨证 177

(一)卫分证 177

(二)气分证 178

(三)营分证 179

(四)血分证 180

三、三焦辨证 181

(一)上焦湿热 182

(二)中焦湿热 182

(三)下焦湿热 183

小结 183

第七章 预防与治则 186

第一节 预防 186

一、无病先防 186

二、既病防变 187

第二节 治则 187

一、调动两个积极性 187

二、抓主要矛盾 188

(一)治病求本 188

(二)标本缓急 188

(三)扶正祛邪 190

(四)补虚泻实 190

(五)正治反治 191

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92

(一)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92

(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193

小结 194

附:参考方剂 19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