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 刘晓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54408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65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微生物学-高等学校-教材;免疫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微生物学概论 2

绪论 2

第一节 微生物学基本概念 2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 2

二、微生物的分类 2

三、微生物的分布及作用 3

第二节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4

一、微生物学的定义及分科 4

二、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4

三、微生物学与药学的关系 7

第一章 细菌 8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8

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 8

二、细菌的结构 9

三、细菌的形态学检查法 16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18

一、细菌生长与繁殖的条件 18

二、细菌的繁殖方式、速度与规律 19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21

第三节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22

一、细菌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22

二、细菌的致病性 23

第四节 常见的病原性细菌 26

一、呼吸道传播的细菌 26

二、消化道传播的细菌 33

三、创伤感染的细菌 39

四、动物源性细菌 44

第二章 放线菌 50

第一节 放线菌的生物学特性 50

一、放线菌的形态与结构 50

二、放线菌的生长与繁殖 53

第二节 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54

一、制药工业中常见的放线菌 55

二、放线菌的致病性 57

第三章 其他原核微生物 59

第一节 支原体 59

一、生物学性状 59

二、致病性 59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60

四、常见的病原性支原体 60

第二节 衣原体 61

一、生物学性状 61

二、致病性 62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62

四、常见的病原性衣原体 63

第三节 立克次体 64

一、生物学性状 64

二、致病性 64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65

四、常见的病原性立克次体 65

第四节 螺旋体 67

一、生物学性状 67

二、常见的病原性螺旋体 67

第四章 真菌 70

第一节 酵母菌 70

一、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70

二、常见酵母菌 73

三、酵母菌与人类关系 74

第二节 霉菌 75

一、霉菌的生物学特性 75

二、常见霉菌 80

三、霉菌与人类的关系 81

第三节 大型真菌 83

一、形态和结构 83

二、繁殖方式 83

三、生活史 84

四、大型直菌和人类关系 84

第五章 病毒 86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特性 86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86

二、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87

三、病毒的增殖 88

四、病毒的分类 90

第二节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91

一、病毒的感染 91

二、病毒的致病机制 92

三、抗病毒治疗 94

第三节 常见的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 96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96

二、乙型肝炎病毒 98

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01

四、其他病毒 104

第六章 微生物的营养及代谢 114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 114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114

二、营养物质及生理功能 115

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116

四、营养物质的运输方式 117

第二节 微生物的代谢及产物 118

一、微生物代谢的酶类 119

二、微生物的产能方式 119

三、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120

四、微生物的重要代谢产物 121

第七章 消毒与灭菌 124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124

一、热力灭菌法 124

二、辐射杀菌法 125

三、滤过除菌法 126

四、超声波消毒法 126

五、干燥、渗透压与低温抑菌法 126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126

一、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126

二、常用消毒剂的种类 127

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128

第八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29

第一节 微生物的变异现象 129

一、形态结构变异 129

二、菌落变异 130

三、毒力变异 130

四、耐药性变异 130

五、酶活性变异 131

第二节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31

一、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131

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134

三、病毒的遗传物质 135

第三节噬菌体 135

一、噬菌体生物学性状 135

二、噬菌体与宿主菌之间的相互关系 136

三、噬菌体的应用 138

第四节 微生物变异的机制 138

一、基因突变 138

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139

第五节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实际意义 144

一、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144

二、在致突变物质检测方面的应用 145

三、在遗传学和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145

第二篇免疫学基础 148

免疫学概述 148

第一节 免疫学基本概念 148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 148

二、免疫的功能 148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 148

四、免疫系统的组成 149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150

一、免疫学的研究内容 150

二、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150

三、免疫学与生物药业的关系 151

第九章 抗原 152

第一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152

一、抗原的异物性 152

二、一定的理化性质 153

三、抗原的特异性 154

第二节 抗原的分类 156

一、抗原分类 156

二、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157

第三节 免疫佐剂 158

一、佐剂的概念及生物学作用 158

二、常见佐剂的种类 158

三、佐剂的作用机制 158

第十章 免疫系统 160

第一节 免疫器官、组织 160

一、中枢免疫器官 160

二、外周免疫器官 161

第二节 免疫细胞 162

一、淋巴细胞 162

二、抗原呈递细胞 168

三、其他免疫细胞 170

第三节 免疫分子 170

一、免疫球蛋白 171

二、补体系统 175

三、细胞因子 181

四、其他免疫分子 183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185

第一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述 185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及种类 185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86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187

第二节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87

一、CD4 + 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88

二、CD8+ Tc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92

第三节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94

一、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95

二、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98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98

第十二章 超敏反应 200

第一节Ⅰ型超敏反应 200

一、发生机制 201

二、临床常见疾病 202

第二节Ⅱ型超敏反应 203

一、发生机制 203

二、临床常见疾病 203

第三节 ⅢⅢ型超敏反应 205

一、发生机制 205

二、临床常见疾病 207

第四节Ⅳ型超敏反应 207

一、发生机制 208

二、临床常见疾病 208

第十三章 免疫学的应用 210

第一节 免疫学防治 210

一、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210

二、人工主动免疫 210

三、人工被动免疫 211

四、与免疫有关的其他制剂 212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 214

一、体液免疫测定法 214

二、细胞免疫测定法 219

第三篇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222

第十四章 与微生物有关的药物制剂 222

第一节 抗生素 222

一、抗生素的概念和分类 222

二、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与筛选 223

三、抗生素的制备 224

四、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 225

第二节 维生素 225

一、维生素C 226

二、维生素B2 226

三、维生素B12 226

第三节 氨基酸 226

一、谷氨酸 226

二、赖氨酸 227

第四节 酶及酶抑制剂 227

一、酶制剂 227

二、酶抑制剂 227

第五节 菌体制剂及其他与微生物有关的制剂 228

一、药用酵母 228

二、活菌制剂 228

三、其他与微生物有关的制剂 228

第十五章 微生物与药物变质 229

第一节 药物中微生物的来源 229

一、药物原材料中的微生物 229

二、空气中的微生物 229

三、制药用水中的微生物 230

四、其他来源的微生物 230

第二节 微生物引起的药物变质 230

一、微生物引起的药物变质的判断 230

二、药物受微生物污染后理化性质的改变 231

三、微生物引起的变质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31

四、微生物引起药物变质的影响因素 231

第三节 防止微生物污染药物的措施 232

一、加强药品生产管理 232

二、进行微生物学检验 232

三、使用合适的防腐剂 232

第十六章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测 233

第一节 药物的抗菌试验 233

一、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233

二、药物的体内抗菌试验 237

三、抗菌试验的影响因素 237

第二节 灭菌制剂的无菌检验 238

一、无菌检验的基本原则 238

二、无菌检验的基本方法 238

第三节 口服及外用药物的微生物学检验 240

一、口服及外用药微生物检验的一般原则 241

二、细菌总数的测定 241

三、真菌及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241

四、病原菌的检验 241

五、活螨的检验 245

主要参考文献 24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