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剂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奚念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00260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80页
- 文件大小:169MB
- 文件页数:6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药剂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药剂学的内容 1
(一)几个重要名词 1
(二)药厂、药剂科的特点 1
(三)制剂设计与临床需要 2
(四)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2
二、药剂学的任务 3
(一)研究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生产技术 3
(二)开发新剂型新制剂 3
(三)学习和整理中药剂型 3
(四)开发药剂的新辅料及国产代用品 3
(五)改进生产器械与设备 3
三、药物剂型的分类 3
(一)按形态分类 3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4
1.真溶液类剂型 4
2.胶体溶液类剂型 4
3.微粒剂型 4
4.乳剂类剂型 4
5.混悬液类剂型 4
6.气体类剂型 4
7.固体类剂型 4
(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4
1.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4
2.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4
(四)按制法分类 4
第二节 药剂学的发展 5
一、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简况 5
二、国外药剂学的进展 7
第三节 药典与处方 8
一、概述 8
二.药典发展概况 8
(一)中国药典 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 9
1.溶出度测定法 9
2.粘度测定法 10
3.澄清度检查法 10
4.含量均匀度检查法 10
5.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11
(三)外国药典 11
(四)药品的药典外标准 13
(五)药典注释出版物 13
三、处方 14
(一)法定处方 14
(二)协定处方 14
(三)单方、验方和秘方 14
(四)医师处方 14
第四节 新制剂与新药审批办法 14
一、新药的分类 14
二、申请新药需上报的项目 15
三、申报新制剂的四个主要内容 15
(一)处方工艺、辅料等 15
(二)稳定性试验 15
(三)溶出度试验 15
(四)生物利用度 16
第五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16
第二章 浸出药剂 19
第一节 概述 19
一、浸出药剂的概念及发展 19
二、浸出药剂的种类及特点 19
第二节 药材原料的预处理 20
一、药材品质检查 20
二、粉碎 21
(一)粉碎的原理和方法 21
1.粉碎的原理 21
2.粉碎的方法 21
(二)常用粉碎器械 22
三、过筛 22
(一)药筛的种类 22
(二)粉末的分等 23
(三)过筛器械及应用 23
第三节 浸出原理 24
一、浸出过程 24
二、影响浸出的因素 25
(一)浸出溶剂 25
(二)药材粒度 26
(三)温度 26
(四)浓度梯度 26
(五)压力 26
(六)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速度 26
(七)新技术的应用 26
第四节 浸出方法、工艺流程及器械 27
一、浸出方法 27
(一)煎煮法 27
(二)浸渍法 27
(三)渗漉法 28
二、浸出工艺流程及器械 28
(一)单级浸出工艺与间歇式提取器 28
(二)多级浸出工艺 30
(三)连续逆流浸出工艺与连续浸出器 31
第五节 浸出液的浓缩与干燥 32
一、蒸发 32
(一)影响蒸发效率的因素 32
(二)常用的蒸发器械 33
1.减压蒸发与器械 33
2.薄膜蒸发与器械 34
(三)溶剂的回收 34
二、干燥 35
(一)干燥原理及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35
1.干燥原理 35
2.干燥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35
(二)常用的干燥方法与器械 36
1.常压干燥与器械 36
2.减压干燥与器械 36
3.喷雾干燥与器械 36
4.其他干燥方法简介 37
第六节 常用的浸出制剂 38
一、汤剂与中药合剂 38
(一)概述 38
(二)制备方法 38
(三)举例 38
(四)汤剂制备若干问题的讨论 39
1.煎药器具及方法对煎液质量的影响 39
2.中药成分在煎制过程的变化 39
3.汤剂工艺改革的探讨 41
二、酒剂 41
(一)概述 41
(二)制备方法 41
(三)举例 41
三、酊剂 42
(一)概述 42
(二)制备及举例 42
(三)酊剂的包装及贮存 42
四、流浸膏剂 43
(一)概述 43
(二)制备及举例 43
(三)流浸膏的包装及贮存 44
五、浸膏剂 44
(一)概述 44
(二)浸膏剂的稀释剂 45
(三)制备及举例 45
(四)浸膏剂的包装与贮存 46
六、煎膏剂(膏滋) 46
(一)概述 46
(二)制备及举例 46
(三)包装与贮存 48
七、冲剂 48
(一)概述 48
(二)制备及举例 48
(三)包装与贮存 49
八、浸出药剂的质量控制 49
(一)药材的来源、品种与规格 49
(二)制法规范 50
(三)理化标准 50
(四)卫生学标准 51
第七节 浸出药剂的工艺设计 51
一、概述 51
二、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 51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51
(二)拟定浸出药剂类型、设计处方、试制确定生产工艺 52
(三)工艺设计及试制中注意事项 53
第三章 液体制剂 55
第一节 概述 55
一、液体制剂的含义 55
二、液体制剂的分类 55
三、液体制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 56
(一)特点 56
(二)质量要求 56
(三)重要性 56
四、分散度与疗效的关系 56
第二节 常用溶剂 57
一、概述 57
二、溶剂 58
(一)极性溶剂 58
(二)非极性溶剂 58
第三节 表面活性剂 59
一、含义 59
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59
(一)阴离子型 59
1.肥皂类 59
2.硫酸化物 59
3.磺酸化物 60
(二)阳离子型 60
(三)两性离子型 60
(四)非离子型 61
1.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61
2.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61
3.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 62
4.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 62
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合物 62
三、基本特性 62
(一)表面老化 62
(二)胶团 62
(三)昙点 64
(四)亲水亲油平衡值 64
(五)表面活性剂的配伍 65
四、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67
(一)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67
1.浓度的影响 67
2.对生物膜透过性的影响 67
3.对胃空速率的影响 67
(二)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反应 68
(三)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68
五、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69
(一)增溶剂 69
(二)乳化剂 69
(三)润湿剂 69
(四)起泡剂与消泡剂 70
(五)去污剂 70
第四节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71
一、溶解度与溶解速度 71
二、影响溶解与溶解速度的因素 72
(一)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72
(二)影响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 72
三、难溶性弱酸、碱及其盐的溶解度与pH的关系 72
四、液体或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73
五、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73
(一)制成盐类 73
(二)应用潜溶剂 73
(三)加入助溶剂 74
(四)使用增溶剂 75
1.影响增溶的因素 75
2.增溶制剂的稳定性 76
3.增溶制剂的生理活性 76
第五节 液体制剂的防腐与色香味 76
一、防腐 76
(一)防腐的重要性 76
(二)防腐措施 77
(三)常用的防腐剂 77
二、色香味 79
(一)概述 79
(二)常用的矫味剂 80
(三)常用的着色剂 80
第六节 溶液型液体制剂 81
一、溶液剂 81
二、芳香水剂 82
三、糖浆剂 82
四、醑剂 84
五、涂剂 85
第七节 胶体溶液及其制剂 85
一、概述 85
二、高分子溶液 86
(一)结构和性质 86
(二)制备 86
三、溶胶 87
(一)性质 87
(二)结构和稳定性 87
(三)制备与器械 88
1.分散法 88
2.凝聚法 89
四、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举例 89
(一)胶浆剂 89
(二)其他制剂 89
第八节 混悬剂 92
一、概述 92
二、稳定性 92
(一)化学稳定性 92
(二)物理稳定性 92
1.微粒间的排斥力与吸引力 92
2.沉降 93
3.微粒成长与晶型的转变 94
4.温度的影响 95
5.流变性 95
三、混悬剂中的稳定剂 96
(一)润湿剂 96
(二)助悬剂 96
1.低分子助悬剂 97
2.高分子助悬剂 97
3.硅酸类 97
4.触变胶 97
(三)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97
四、混悬剂的制备 98
(一)制备的原则 98
(二)制备的方法 98
1.分散法 98
2.凝聚法 99
五、评价混悬剂质量的方法 99
(一)沉降体积比的测定 99
(二)重新分散试验 99
(三)微粒大小的测定 99
(四)絮凝度的测定 101
六、举例 101
第九节 乳剂 103
一、概述 103
二、乳剂形成的理论 104
(一)界面张力学说 104
(二)界面吸附膜学说 104
1.单分子膜 105
2.多分子膜 105
3.固体粉末膜 105
4.复合凝聚膜 105
三、乳化剂 106
(一)乳化剂的种类 106
1.表面活性剂 106
2.高分子溶液 106
3.固体粉末 107
(二)乳化剂的选用要点 107
1.口服乳剂 107
2.外用乳剂 107
3.乳化剂的混合使用 107
四、乳剂的稳定性 108
(一)分层 108
(二)絮凝 109
(三)转相 109
(四)破裂 109
(五)酸败 110
五、乳剂的制备 110
(一)处方的拟定 110
(二)制备工艺 110
1.混合次序 110
2.乳剂中添加其它药物的方法 111
3.影响乳剂制备的因素 111
(三)乳化器械 111
1.简单搅拌器 111
2.乳匀机 111
3.超声波乳化器 111
(四)举例 112
六、乳剂的质量评定 112
(一)测定乳滴大小 112
(二)测定乳滴合并的速度 113
七、复合型乳剂 113
(一)复乳的制备 113
(二)复乳形成的百分率 114
1.乳化剂的种类和浓度 115
2.水在油上的铺展性 115
3.油相的粘度 115
4.相体积比 115
5.操作方法 115
(三)复乳的稳定性 115
1.内水相微滴的大小 115
2.内水相和外水相之间的渗透性 115
3.油膜的性质与厚度 116
4.内、外水相中加入高分子稳定剂 116
5.其他 116
(四)举例 116
第四章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119
第一节 概述 119
一、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意义 119
二、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范围 119
三、化学动力学概述 120
第二节 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途径 120
一、水解 120
(一)酯类药物的水解 120
(二)酰胺类药物的水解 121
(三)其他药物的水解 123
二、氧化 123
(一)酚类药物 124
(二)烯醇类 124
(三)其他类药物 124
三、其他反应 125
(一)异构化 125
(二)聚合 125
(三)脱羧 126
第三节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126
一、处方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126
(一)pH的影响 126
(二)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 129
(三)溶剂的影响 129
(四)离子强度的影响 129
(五)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130
(六)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130
二、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131
(一)温度的影响 131
(二)光线的影响 131
(三)空气(氧)的影响 132
(四)金属离子的影响 133
(五)湿度和水分的影响 134
(六)包装材料的影响 134
三、药物制剂稳定化的其它方法 135
(一)改进药物剂型或生产工艺 135
(二)制成难溶性盐 136
第四节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及降解动力学 136
一、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特点 136
(一)固体药物与固体剂型稳定性的一般特点 136
(二)药物晶型与稳定性的关系 136
(三)固体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37
(四)固体药物分解中的平衡现象 137
二、固体剂型化学降解动力学 138
(一)成核作用理论 138
(二)液层理论 138
(三)局部化学反应原理 139
第五节 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方法 139
一、留样观察法 139
二、加速实验法 140
(一)温度加速实验 140
1.常规试验法 141
2.经典恒温法 141
3.简便法 141
4.Q10法 142
5.线性变温法 142
(二)湿度加速实验 145
1.带包装湿度加速实验 145
2.去包装湿度加速实验 145
3.平衡吸湿量与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145
(三)光加速实验 146
(四)关于加速实验几个问题的讨论 146
三、固体制剂稳定性实验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方法 147
(一)固体剂型稳定性实验的特殊要求 147
(二)热分析法在研究固体药物稳定性中的应用 147
第五章 灭菌法 151
第一节 物理灭菌法 151
一、干热灭菌法 151
二、湿热灭菌法 151
(一)热压灭菌法 152
(二)流通蒸气灭菌和煮沸灭菌法 153
(三)低温间歇灭菌法 153
(四)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154
三、紫外线灭菌法 154
四、过滤除菌法 155
五、辐射灭菌法 155
六、微波灭菌法、高速热风灭菌法 155
第二节 F与F0值在灭菌中的意义与应用 156
一、微生物致死时间曲线与D值 156
二、Z值 157
三、F值与F0值 157
(一)F值 157
(二)F0值 158
第三节 化学灭菌法 160
一、气体灭菌法 160
二、应用化学杀菌剂 160
第四节 无菌操作法 161
一、无菌操作室的灭菌 161
二、无菌操作 161
第五节 无菌检查法 162
第六章 注射剂 164
第一节 注射剂的概述 164
一、注射剂的定义和分类 164
二、注射剂的特点 164
三、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165
四、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165
第二节 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166
一、注射用水 166
(一)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166
(二)热原 166
(三)原水处理 167
(四)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 168
(五)反渗透法制备注射用水 170
(六)综合法制备注射用水 171
二、注射用油 171
三、其他注射用溶剂 172
四、注射剂的附加剂 172
第三节 注射剂的制备 173
一、注射剂车间的设计与生产管理 173
(一)空气洁净技术与洁净室的标准 174
(二)注射剂车间的设计要求 175
(三)洁净室的分类与设计 176
(四)注射剂车间的生产管理 178
二、注射剂的容器和处理方法 178
(一)注射剂容器的种类和式样 178
(二)安瓿的质量要求与注射剂稳定性的关系 179
(三)安瓿的检查 179
(四)安瓿的切割与圆口 180
(五)安瓿的洗涤 180
(六)安瓿的干燥或灭菌 180
三、注射液的配制与滤过 181
(一)注射液的配制 181
(二)注射液的滤过 182
1.滤过机理及影响滤过的因素 182
2.滤器的种类与选择 183
3.滤过装置 186
四、注射液的灌封 187
(一)手工灌封 187
(二)机械灌封 188
(三)通气问题 188
(四)注射剂生产的联动化问题 188
五、注射剂的灭菌和检漏 189
(一)注射剂的灭菌 189
(二)检漏 189
六、注射剂的质量检查 190
(一)澄明度检查 190
(二)热原检查 190
(三)无菌检查 190
(四)降压物质检查 191
七、注射剂的印字和包装 191
八、注射剂的举例 191
(一)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191
(二)维生素C注射液 191
第四节 中药注射剂 192
一、中药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192
(一)中药原料的预处理 192
(二)提取和精制 192
(三)配液与滤过 193
二、中药注射剂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193
(一)澄明度问题 193
(二)刺激性问题 194
(三)复方配伍问题 195
(四)中药中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问题 195
(五)剂量与疗效问题 195
(六)质量标准问题 195
三、中药注射剂举例 196
(一)生脉注射液 196
(二)丹参注射液 196
第五节 输液 196
一、概述 196
(一)输液的种类 197
(二)输液的质量要求 197
(三)临床上输液渗透压的计算 197
二、输液的生产工艺 198
(一)输液车间的一般要求 198
(二)输液容器及其它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及处理方法 199
(三)输液的配制 200
(四)输液的滤过 200
(五)输液的灌封 200
(六)输液的灭菌 200
(七)输液的质量检查 201
(八)输液的包装 201
三、输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
(一)染菌 201
(二)热原反应 202
(三)澄明度与微粒的问题 202
四、输液举例 203
五、营养输液 203
(一)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204
(二)静脉注射脂肪乳剂 205
(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206
六、血浆代用液 206
(一)右旋糖酐 206
(二)羟乙基淀粉注射液 207
(三)氟碳乳剂 207
第六节 注射用无菌粉末 207
一、概述 207
二、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 208
(一)冷冻干燥原理 208
(二)冷冻干燥制品的工艺和设备 208
(三)冷冻干燥中常出现的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209
(四)冷冻干燥制品举例 210
三、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 210
(一)注射用无菌粉末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210
(二)生产工艺 211
(三)无菌分装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211
第七节 注射剂新产品试制和质量研究 212
一、注射剂新产品试制和质量研究的程序及范围 212
二、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考虑 212
(一)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212
(二)药物的溶解性 212
(三)药物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学稳定性 213
(四)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渗透压的调节 213
1.注射剂的安全性 213
2.渗透压的调节 214
3.注射剂的无痛化 216
三、典型产品试制分析(溶液型注射剂) 216
(一)资料调查 216
(二)预试 217
(三)影响主药稳定性因素的考察 217
(四)处方设计和稳定性预测 217
(五)毒性实验药理实验与临床观察 218
四、混悬型注射剂的试制 218
(一)混悬型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218
(二)原料的分散与微粒的助悬 218
(三)混悬型注射剂举例 218
1.醋酸可的松注射液 218
2.醋酸去炎松注射液 219
第七章 滴眼剂、滴鼻剂及其它五官科药剂 221
第一节 滴眼剂 221
一、概述 221
(一)滴眼剂的概述及发展 221
(二)滴眼剂的质量要求 221
二、眼用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222
(一)吸收途径 222
(二)影响吸收的因素 222
三、滴眼剂的生产工艺 224
(一)容器的处理 224
(二)药液的配滤 225
(三)药液的灌装 225
四、滴眼剂的处方设计与附加剂选用 225
(一)pH值的调整 225
(二)渗透压的调整 225
(三)无菌度的保持 225
(四)粘度的调整 227
(五)稳定剂、增溶剂、助溶剂等的添加 227
五、滴眼剂处方例 227
六、滴眼剂的合理包装 228
七、接触眼镜附属制剂 228
(一)接触眼镜的种类 228
(二)常用的附属制剂 229
第二节 鼻腔给药与滴鼻剂 229
一、概述 229
二、鼻腔给药的特点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230
(一)鼻腔给药途径的特点 230
(二)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230
1.药物的理化性质 230
2.鼻腔粘膜的生理与病理状况 231
3.鼻用吸收促进剂 231
三、滴鼻剂 231
第三节 其他五官科用液体药剂 232
一、滴耳剂 232
二、漱口剂 233
三、口腔涂剂 233
四、滴牙剂 234
第八章 粉粒学 236
第一节 概述 236
一、粉粒学的概念 236
二、粉粒学在药剂中学的应用 236
(一)粉粒理化特性对制剂工艺的影响 236
1.对混合均匀性有影响 236
2.对分剂量准确性有影响 236
3.对可压性有影响 237
(二)粉粒理化特性对制剂有效性的影响 237
(三)粉粒理化特性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237
(四)粉粒理化特性对制剂安全性的影响 238
第二节 粒子大小及形态 238
一、粒子大小及其测定 238
(一)粒径及平均粒径 238
1.粒径的表示方法 238
2.平均粒径 239
3.中间粒径 239
(二)粒子大小的分布 239
(三)粒径测定方法 241
1.筛析法 241
2.显微镜法 241
3.沉降法 242
4.电感应法(库尔特原理法) 242
二、粒子的形态 243
(一)粒子的三个轴长 243
(二)形态因数 243
(三)皱度系数 243
第三节 粉粒的比表面积 244
(一)吸附法 244
(二)透过法 245
第四节 粉粒的密度及孔隙率 245
一、粉粒的密度 245
(一)真密度 245
(二)粒密度 246
(三)堆密度 246
二、粉粒的孔隙率 247
(一)由粉体的真密度算出 247
(二)压汞法测定孔隙径及孔隙率 248
第五节 粉粒的流动性 248
一、流动性及其测定方法 248
(一)休止角 248
(二)流速 249
(三)其他方法 250
二、影响粉粒流动性的因素 250
(一)粒子大小及其分布对流动性的影响 250
(二)含湿量对流动性的影响 251
(三)粒子形态对流动性的影响 251
(四)加入其他成分的影响 252
(五)电荷的影响 252
第六节 粉粒的可湿性及测定方法 252
一、可湿性 252
二、接触角的测定方法 253
第九章 散剂、固体分散体、胶囊剂、丸剂 257
第一节 概述 257
一、固体剂型的吸收 257
二、固体剂型的溶出方程 257
(一)Noyes-Whitney方程 257
(二)Nernst-Noyes-Whitney方程 258
第二节 散剂 259
一、概述 259
二、制备 259
(一)粉碎与过筛 259
1.粉碎的原理 259
2.粉碎的方法与器械 259
3.粉末粗细 261
(二)混合 261
1.混合方法与器械 261
2.混合时的注意事项 262
(三)分剂量 263
(四)散剂的质量检查 263
三、散剂的吸湿、包装与贮藏 264
(一)散剂的吸湿 264
(二)散剂的包装与贮藏 265
四、举例 266
第三节 固体分散体 267
一、概述 267
二、载体 267
(一)高分子聚合物 267
(二)表面活性剂 268
(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268
(四)有机酸类 268
三、制备方法 268
(一)熔融法 268
(二)溶剂法(亦称共沉淀法) 268
(三)溶剂-熔融法 269
(四)研磨法 269
(五)溶剂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 269
四、类型 269
(一)简单低共熔混合物 269
(二)固态溶液 269
(三)共沉淀物 269
五、固体分散体的速效原理 269
(一)药物的分散状态 270
1.分子状态分散 270
2.亚稳定态及无定形分散 270
3.胶体晶态分散 270
4.过饱和状态分散 271
(二)载体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271
1.载体可使药物具有可湿性 271
2.载体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271
3.载体对药物有抑晶性 271
六、固体分散体的老化 272
(一)药物浓度 272
(二)贮藏条件 272
(三)载体本身的性质 272
七、举例 272
第四节 胶囊剂 272
一、概述 272
二、胶囊剂的制备 273
(一)硬胶囊剂的制备 273
1.生产空胶囊 273
2.药物的填充 274
(二)软胶囊剂的制备 276
1.制备的基本要求 276
2.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277
(三)肠溶胶囊剂 278
三、质量检查与贮藏 278
(一)质量检查 278
(二)胶囊剂中药物的溶出度检查 278
(三)贮藏 279
四、举例 279
第五节 丸剂 279
一、中药丸剂 280
(一)常用的赋形剂 280
1.粘合剂 280
2.润湿剂 280
3.吸收剂 281
(二)制备 281
1.搓丸法 281
2.泛丸法 281
(三)质量控制与包装 282
1.质量标准 282
2.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 282
3.包装 283
(四)举例 283
二、微丸 284
(一)概述 284
(二)制备 284
(三)控制缓释的措施 285
1.设计微丸的处方组成 285
2.丸外包衣 285
(四)举例 285
三、滴丸剂 285
(一)概述 285
(二)滴丸的制备方法 286
(三)制备滴丸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286
1.基质 286
2.冷凝液 286
3.丸重 287
4.成丸 287
5.圆整度 287
(四)举例 287
第十章 片剂 290
第一节 概述 290
一、片剂的特点、分类 290
(一)口服片 290
(二)口腔用片 290
(三)外用片 291
(四)其他途径应用的片剂 291
二、片剂的质量要求 291
第二节 片剂的辅料 291
一、辅料的作用和分类 291
(一)填充剂 291
(二)崩解剂 292
(三)润湿剂或粘合剂 292
(四)润滑剂 292
二、辅料的选用原则及常用辅料 292
(一)淀粉及其衍生物类 292
1.淀粉 292
2.羧甲基淀粉钠 293
3.羟丙基淀粉 294
4.改良淀粉 294
5.预胶化淀粉 294
(二)糊精 294
(三)糖类 294
1.乳糖 294
2.糖粉 294
3.糖浆 295
(四)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类 295
1.微晶纤维素 295
2.纤维素衍生物 295
(五)无机钙盐、氧化物等无机化合物类 295
1.无机钙盐 295
2.轻质氧化镁 296
3.滑石粉 296
4.微粉硅胶 296
5.氢氧化铝 296
6.硼酸 296
(六)有机酸、盐、酯和高级醇类 296
1.硬脂酸镁 297
2.氢化植物油 297
3.聚乙二醇 297
(七)胶浆类 298
1.明胶浆 298
2.PVP胶浆 298
(八)水、醇 298
1.水 298
2.乙醇 298
(九)其他辅料 298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299
一、湿法制粒压片 300
(一)湿法制颗粒的方法和过程 300
1.软材过筛制粒法 300
2.流化喷雾制粒法 302
3.转动制粒法 303
4.湿法混合制粒法 303
(二)压片 303
1.干颗粒的处理 303
2.片重计算方法 304
(三)压片机和压片过程 305
1.单冲压片机 305
2.旋转式压片机 306
3.二次(三次)压缩压片机 306
4.压片机的冲和模 307
二、干法制片 307
(一)粉末直接压片 308
(二)结晶药物直接压片 308
(三)干法制粒压片 308
三、空白颗粒法 309
四、中药片剂的制备 309
(一)原料处理的一般原则 309
(二)工艺特点 310
第四节 片剂成型理论和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310
一、片剂成型理论 310
(一)压力与片剂比表面积的关系 310
(二)压力与相对体积的关系 311
(三)影响片剂成型的因素 311
1.药物性状 311
2.结晶水及含水 311
3.粘合剂与润滑剂 311
二、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1
(一)裂片 311
(二)松片 312
(三)崩解超时限或溶出速度小 312
1.片剂崩解的机理 312
2.影响片剂崩解和溶出的因素 313
(四)片重差异超限 314
(五)片剂的均匀度不合格 314
1.混合不匀 315
2.可溶性成分“迁移” 315
(六)其他 316
第五节 片剂的包衣 317
一、包衣片心的特性和要求 317
二、包衣方法及设备 318
(一)滚转包衣法 318
(二)悬浮流床包衣法 318
(三)埋管喷雾滚转包衣法 318
(四)压制包衣法 318
三、包衣材料及工序 320
(一)糖衣 320
1.包糖衣材料 320
2.包糖衣工序 320
3.有关包糖衣问题的探讨 321
(二)薄膜衣 321
1.成膜材料 321
2.溶剂 323
3.增塑剂 323
4.着色剂和掩蔽剂 323
5.薄膜包衣的方法 323
6.薄膜包衣片的外观缺陷 324
(三)肠溶衣 324
1.虫胶 324
2.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324
3.丙烯酸树脂 325
4.其他肠溶衣材料 325
第六节 片剂的质量评价及包装 326
一、片剂的质量评价 326
(一)片重差异 326
(二)含量均匀度 326
(三)崩解时限 326
(四)溶出度 327
(五)压制片其它质量检查项目 328
(六)包衣片的质量评价 329
1.衣膜物理性质的评价 329
2.片剂包衣后稳定性方面的评价 330
3.药效方面的评价 330
二、片剂的包装和贮存 330
(一)多剂量包装 330
(二)单剂量包装 330
第七节 片剂的处方设计及处方例 331
一、性质稳定,易成型药物的片剂 331
复方磺胺嘧啶片 331
二、理化性质不稳定药物的片剂 332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 332
三、小剂量药物的片剂 333
核黄素片 333
四、易引湿性药物的片剂 333
红霉素片 333
五、中药片剂 334
(一)纤维性强的中药粉末片 334
苦楝皮片 334
(二)浸膏片 334
当归浸膏片 335
(三)挥发性药物成分片 335
清凉润喉片 335
六、特殊用途的药物片剂 336
(一)口腔用片 336
硝酸甘油片 336
(二)咀嚼片 336
抗酸咀嚼片 336
(三)泡腾片 337
乙酰水杨酸泡腾片 337
(四)溶液片 337
复方硼砂漱口片 337
七、特殊制法的片剂 338
(一)全粉末压片 338
颅痛定片 338
(二)直接筛选颗粒压片 338
抗坏血酸片 338
(三)空白颗粒法压片 339
醋酸氢化可的松片 339
附:纸型片简介 339
一、概述 339
二、制备工艺举例 339
胃疡平纸型片 339
第十一章 微囊 342
第一节 概述 342
第二节 囊心物与囊材 342
一、囊心物 342
二、囊材 343
(一)天然的高分子材料 343
(二)半合成高分子材科 343
(三)合成高分子材料 343
第三节 制备方法 344
一、物理化学法 344
(一)凝聚法 344
(二)溶剂-非溶剂法 347
(三)复乳包囊法 348
二、化学法 348
(一)界面缩聚法 348
(二)辐射化学法 349
三、物理机械法 349
(一)喷雾干燥法 349
(二)喷雾冻结法 350
(三)流化床包衣法 350
(四)锅包法 350
第四节 微囊的性质 350
一、微囊的结构与大小 350
(一)微囊的结构 350
(二)微囊的大小 350
二、影响微囊囊径大小的因素 351
(一)囊心物大小 351
(二)囊材的用量 351
(三)制备方法 351
(四)制备温度 351
(五)制备时的搅拌速度 351
(六)附加剂浓度的影响 352
三、微囊中药物的释放 352
(一)微囊中药物的释放速度与机理 352
(二)影响微囊药物释放速度的因素 354
第五节 微囊质量的评定 356
一、微囊的囊形与大小 356
二、微囊中药物的溶出速度测定 356
三、微囊中药物的含量测定 356
第六节举例 357
第十二章 β-环糊精包合物、脂质体及靶向制剂 360
第一节 β-环糊精包合物 360
一、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360
二、环糊精包合物的制法 362
(一)重结晶或共沉淀法 362
(二)研磨法 362
(三)冷冻干燥法 363
三、β-环糊精包合物在药剂上的应用 363
(一)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363
(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363
(三)液体药物粉末化 363
(四)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 363
(五)遮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364
(六)调节释药的速度 364
(七)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364
(八)降低药物的刺激性、毒性、副作用 364
第二节 脂质体及靶向给药制剂 364
一、靶向药物制剂的类型 365
(一)前体药物靶向制剂 365
(二)胶体微粒靶向制剂 365
(三)接有单克隆抗体的药物载体系统 366
二、脂质体 366
(一)脂质体的定义及其结构原理 366
(二)制备脂质体的材料 369
1.磷脂类 369
2.胆固醇 369
(三)脂质体的制法 370
1.注入法 370
2.薄膜分散法 370
3.超声波分散法 370
4.高压乳匀法 370
(四)脂质体在医药上的应用 371
1.抗癌药物载体 371
2.抗寄生虫、原虫药物载体 371
3.控释及提高疗效 371
4.增加药物稳定性 371
三、毫微型胶囊 372
四、微球剂与磁性微球 372
第十三章 软膏剂、硬膏剂、涂膜剂与膜剂 376
第一节 软膏剂 376
一、概述 376
二、常用基质 376
(一)油脂性基质 376
1.烃类 376
2.油脂类 377
3.类脂 377
(二)乳剂型基质 378
1.肥皂类 378
2.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酯类 379
3.多元醇酯类 379
4.其他乳化剂 380
(三)水溶性基质 380
1.甘油明胶 380
2.纤维素衍生物 380
3.聚羧乙烯 380
4.聚乙二醇类 381
三、软膏剂中药物的透皮吸收 381
(一)皮肤的构造与透皮吸收的途径 381
1.皮肤构造 381
2.药物透八皮肤的途径 382
(二)影响药物释放、穿透、吸收的因素 382
1.皮肤的条件 382
2.药物的性质 382
3.基质的性质 383
4.穿透促进剂 383
5.其他因素 384
四、软膏剂的制备及举例 384
(一)药物加入的一般方法 384
(二)制备方法及设备 385
1.研和法 385
2.熔和法 385
3.乳化法 385
4.中药软膏剂的制备 385
(三)举例 385
五、眼膏剂 388
(一)概述 388
(二)基质、制备用具及包装材料等的灭菌 388
(三)眼膏剂的制备及举例 388
(四)眼膏剂的质量检查 388
六、软膏剂的评定及包装 388
(一)质量评定 388
1.主药含量测定 389
2.基质与软膏的物理性状检查 389
3.稳定性 389
4.无菌检查 389
5.刺激性 389
(二)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方法 390
1.体外试验法 390
2.体内试验法 390
(三)软膏剂的包装与贮藏 390
1.包装材料 390
2.包装方法 390
3.软膏剂的贮藏 391
第二节 硬膏剂 391
一、概述 391
二、硬膏剂的制备 391
(一)黑膏药 391
1.基质原料的选择 391
2.制备方法 391
3.质量要求及举例 393
(二)橡胶硬膏 393
1.含药橡胶硬膏的制备 394
2.质量检查 395
(三)巴布剂 396
第三节 涂膜剂 396
第四节 膜剂 396
一、概述 396
二、成膜材料与制备工艺 397
(一)常用的成膜材料 397
(二)膜剂的制备工艺 397
三、举例 398
第十四章 栓剂 401
第一节 概述 401
第二节 栓剂基质 401
一、油脂性基质 402
(一)可可豆脂 402
(二)半合成脂肪酸酯 402
1.混合脂肪酸甘油酯 402
2.椰油酯 403
3.棕榈酸酯 403
4.硬脂酸丙二醇酯 403
二、水溶性基质 403
(一)甘油明胶 403
(二)聚乙二醇类 403
1.低熔点基质 403
2.高熔点基质 403
(三)吐温-61 405
第三节 栓剂的吸收 405
一、栓剂作用的特点 405
二、影响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 405
(一)药物的性质 406
1.溶解度 406
2.粒径 406
3.脂溶性与解离度 406
(二)生理因素 406
(三)基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407
第四节 设计栓剂处方的探讨 408
一、全身作用的栓剂 408
二、局部作用的栓剂 408
三、其他 409
(一)稳定性试验 409
(二)刺激性试验 409
第五节 栓剂的制备 409
一、手工成形 409
二、挤压成形 409
三、模制成形 409
四、自动模制机器 409
五、置换价 410
六、包装 410
第六节 质量检查 410
一、熔点范围测定 411
二、融变时限 411
三、重量差异 411
四、药物溶出速度与吸收试验 411
(一)体外溶出速度试验 411
(二)体内吸收试验 411
第十五章 气雾剂 413
第一节 概述 413
一、气雾剂的特点 413
二、气雾剂的分类 413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吸收 414
一、肺部的吸收 414
二、影响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的因素 414
(一)呼吸道的气流 414
(二)微粒的大小 415
(三)药物的性质 415
第三节 气雾剂的组成 416
一、抛射剂 416
(一)分类 416
1.压缩气体 416
2.液化气体 416
(二)用量 417
1.气雾剂中要求抛射剂的用量 417
2.抛射剂蒸气压的计算 417
二、药物与附加剂 419
三、耐压容器 419
四、阀门系统 419
(一)封帽 420
(二)阀门杆(简称阀杆) 420
(三)橡胶封圈 420
(四)弹簧 420
(五)浸入管 420
(六)定量室 420
(七)推动钮 420
第四节 气雾剂的制备 421
一、处方设计 421
(一)溶液型气雾剂 421
(二)混悬型气雾剂 422
(三)乳剂型气雾剂 422
(四)喷雾剂 423
(五)吸入剂 423
二、气雾剂的制备工艺 424
(一)容器与阀门系统 424
(二)药物的配制和分装 424
(三)抛射剂的填充 424
1.压灌法 424
2.冷灌法 425
第五节 气雾剂的质量检查 425
一、安全、漏气检查 425
二、喷雾剂量与喷次检查 425
三、喷射速度检查 425
四、雾粒大小的测定 425
第六节 举例 426
第十六章 生物药剂学 428
第一节 概述 428
第二节 药物的吸收 429
一、胃肠道给药 429
(一)胃肠道上皮细胞膜 429
(二)药物的吸收机理 430
(三)胃肠道的构造与药物吸收 431
(四)口腔吸收 431
(五)直肠吸收 432
二、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 432
(一)生理因素的影响 432
(二)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434
(三)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439
三、注射给药 439
(一)注射部位的吸收 439
(二)影响注射部位吸收的因素 440
第三节 剂型与吸收 440
一、口服液体剂型 441
(一)溶液型药剂 441
(二)混悬剂 441
(三)乳剂 442
二、口服固体剂型 442
(一)散剂与胶囊剂 442
(二)片剂 442
三、直肠给药剂型 443
四、肺部吸入剂型 443
五、注射剂型 443
六、眼用剂型 444
七、皮肤用剂型 445
第四节 药物的分布、代谢、排泄 446
一、药物分布 446
(一)影响分布的因素 446
(二)血脑、血胎、血液-脑脊液屏障转运 447
(三)脂肪组织的分布 447
二、药物代谢 448
三、药物排泄 448
(一)肾脏排泄 448
(二)胆汁排泄 449
第五节 生物利用度 450
一、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450
二、生物利用度的实验设计 451
(一)研究对象 451
(二)给药方案 451
(三)分析用体液的选择 451
(四)取样点间隔和数量问题 451
(五)生物利用度的主要特性参数 451
(六)体内实验分组和交叉实验给药安排 452
三、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 452
(一)药物在胃肠道内的分解 452
(二)肝脏的首过作用 452
(三)非线性特性的影响 452
(四)实验动物的选择 452
(五)年龄、疾病、种族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453
四、产品生物利用度质量控制 453
(一)固体制剂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关系 453
(二)固体剂型溶出速度测定中实验数据的处理 454
1.单指数模型 454
2.威布尔(Weibull)分布模型 455
3.希古契(Higuchi)方程 456
(三)制剂溶出度质量标准的制订 457
五、某些药物制剂溶出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实例 457
(一)地高辛的生物利用度 457
(二)呋喃妥因的生物利用度 457
(三)红霉素的生物利用度 458
第十七章 药物动力学基本理论与应用 460
第一节 概述 460
一、药物动力学的内容与历史 460
二、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 460
三、生物半衰期与消除速度常数 462
四、室概念 464
(一)单室模型与两室模型 464
(二)表观分布容积(V) 465
(三)总体清除率Cls 467
第二节 单室模型静脉给药 467
一、静脉注射 467
二、尿药法求药物动力学参数 468
(一)速率法 468
(二)累计尿药法 469
(三)总量减去法(亏量法) 469
三、静脉滴注给药 469
(一)达坪浓度某一分数所需的半衰期数 471
(二)静脉滴注求V、k 473
(三)静脉滴注法的负荷剂量问题 473
第三节 重复给药 473
一、稳态的形成 473
(一)静脉给药稳态的形成 473
(二)多剂量函数 474
(三)多剂量静注时血药浓度间关系式 474
(四)积蓄因子 475
(五)波动百分率 475
(六)稳态时的AUC0-τ 475
(七)积蓄程度的其他表示法 475
1.稳态平均血药浓度Css 475
2.积蓄程度 476
二、间歇性静脉滴注 476
(一)特点 476
(二)稳态最大及最小血药浓度的计算 477
第四节 单室血管外给药 478
一、达峰时和血药峰值 478
二、曲线下面积AUC 481
三、剩余法求k、ka 482
四、吸收速度常数的其他求算法 483
(一)试根法 483
(二)Wagner-Nelson(W-N)法求吸收速度常数 483
五、滞后时间的求算 486
六、血管外给药后尿药法 488
(一)速率法求k值 488
(二)总量减去法求k值 488
(三)用W-N法根据尿药排出量测定吸收程度和速度 489
七、血管外给药后血药和尿药的相互关系 490
(一)速度常数k的测求 490
1.从血药浓度测求 490
2.从尿排药速率求k 491
3.从尿排药的总量减去法求k 491
(二)肾清除率的测求 491
第五节 两室模型 492
一、静脉注射通式 492
二、两室模型间各转运常数与α、β的关系 493
三、两室模型静脉滴注 495
四、两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一级吸收) 495
五、Loo-Riegelman法测定吸收速度常数 496
第六节 多次口服给药 499
一、基本公式 499
二、(C∞)max及(C∞)min 499
三、稳态时的t'm 499
四、积蓄因子 500
五、积蓄程度公式 500
六、给药次数与到达稳态某一分数P的关系式 500
七、首剂加大剂量 500
第七节 隔室数的判别和统计矩简介 501
一、隔室数的判别 501
(一)残差平方和SUM或/和拟合度r?法 501
(二)AIC法 502
二、统计矩求参数简介 502
(一)统计矩的基本概念 503
(二)基本术语和统计矩的计算 503
1.零阶矩S0 503
2.一阶矩MRT(平均滞留时间) 504
3.二阶矩VRT(平均滞留时间的方差) 504
(三)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求算 504
1.t1/2和k 504
2.吸收速度常数ka 505
3.总清除率和表观分布容积 505
4.生物利用度、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507
第八节 非线性动力学 509
一、概述 509
二、米氏(Michaelis-Menten)方程 509
(一)求参数km和Vm 509
(二)Cls、t1/2、V 511
(三)稳态血浓 511
(四)血浓时间曲线下面积 511
三、其他非线性过程 511
(一)肾小管重吸收过程 511
(二)代谢物抑制过程 512
(三)酶诱导作用 512
(四)非线性蛋白结合 512
第九节 生物利用度的几个问题 512
一、生物利用度的几个参数 512
二、体内外相关性问题 514
三、剂型设计方面 515
第十节 给药方案的个体化 516
一、Ritschel一点法 516
(一)从血清肌酐百分率Cs求算病人消除速度常数k' 516
(二)从一个血样的药浓计算稳态浓度 517
二、Slattery一点法 518
三、重复一点法 519
四、从稳态平均血药浓度?ss计算维持剂量 519
五、举例 520
(一)庆大霉素 520
(二)茶碱 523
(三)地高辛 526
(四)奎尼丁 528
第十一节 药物动力学公式的推导方法 530
一、拉氏变换的定义 530
二、拉氏变换的性质 530
三、用拉氏变换解动力学公式 531
第十八章 缓释、控释制剂及透皮释药体系 535
第一节 概述 535
第二节 缓释制剂的药动学设计 536
一、一级吸收速度的缓释制剂 536
二、口服缓释制剂的设计 537
(一)不合速释部分的缓释制剂 537
(二)包含速释和缓释部分的理想的缓释制剂 538
(三)缓释制剂缓释部分所提供的血药浓度计算方法 538
(四)缓释制剂速释部分所提供的血药浓度的计算方法 539
(五)包含速释和缓释部分的缓释制剂口服后血液中药物浓度-时间的关系 539
第三节 缓释与控释制剂的辅料 540
一、辅料的类型 540
(一)油脂性掺入剂 540
1.聚硅氧烷 541
2.二甲基硅氧烷 541
(二)亲水胶体 541
(三)包衣阻滞剂 541
二、用于控释制剂的一些辅料 541
(一)聚乙烯醇(PVA) 541
(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541
(三)聚丙烯 542
(四)聚乳酸(PLA) 542
(五)其他 542
第四节 缓释制剂的类型与工艺 542
一、减少溶出速度为主要原理的工艺 542
(一)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542
(二)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542
(三)控制粒子大小 543
(四)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543
(五)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胶体物质中 543
二、减小扩散速度 544
(一)包衣 544
1.肠溶材料 544
2.阻滞剂 545
(二)制成微囊 545
(三)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剂 545
(四)增加粘度以减小扩散系数 545
(五)制成植入剂 546
(六)制成药树脂 546
(七)制成乳剂 546
第五节 控释制剂的类型与工艺 546
一、基本情况 546
(一)设计控释制剂通常应考虑的事项 546
1.药物的理化性质 546
2.生物药剂学性质 546
3.药理学方面 547
4.生理学方面 547
5.食物 547
(二)控释制剂的组成部份 547
1.药物贮库 547
2.控速部分 547
3.能源 547
4.传递孔道 547
二、扩散控速原理 548
(一)对于贮库式制剂 548
(二)对于整体式装置 548
三、渗透泵型控释制剂 549
(一)茶碱片 549
(二)氯化钾片 550
四、眼用控释制剂 551
五、透皮治疗体系 551
六、宫内给药装置和阴道环 553
第六节 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的试验方法 554
一、体外试验 554
二、体内试验 555
第十九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558
第一节 概述 558
第二节 配伍变化的类型 558
一、物理的配伍变化 558
(一)溶解度改变 558
(二)潮解、液化和结块 559
(三)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 559
二、化学的配伍变化 559
(一)变色 559
(二)混浊和沉淀 559
(三)产气 560
(四)分解破坏、效价下降 560
(五)发生爆炸 560
三、药理的配伍变化 560
第三节 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561
一、意义和重要性 561
二、一般注射剂和输液在配伍应用中的特点 561
三、产生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因素 561
(一)溶剂组成改变 561
(二)pH值改变 561
(三)缓冲容量 563
(四)离子作用 563
(五)直接反应 563
(六)盐析作用 563
(七)配合量 563
(八)混合的顺序 563
(九)反应时间 563
(十)氧与二氧化碳的影响 564
(十一)光敏感性 564
(十二)成分的纯度 564
第四节 药物相互作用 564
一、吸收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564
(一)吸收部位药物间的物理化学反应 564
(二)胃肠道pH变化 565
(三)胃排空速率与肠蠕动 565
(四)胃肠道酶系统 565
(五)食物 565
二、分布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566
三、代谢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566
(一)酶促作用 566
(二)酶抑作用 566
四、排泄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567
五、受体部位的药物相互作用 568
(一)增强对受体的作用 568
(二)减弱对受体的作用 568
第五节 配伍变化表 568
第六节 配伍变化的研究方法 568
一、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568
(一)物理化学实验法 568
(二)药理学、药物动力学实验方法 569
二、常用具体方法 569
(一)可见的配伍变化的实验方法 569
(二)测定变化点的pH值 570
(三)稳定性实验 571
(四)紫外光谱、薄层层析、气相层析等法的应用 571
(五)药理学和药效学实验及药物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571
第七节 配伍变化处理原则与方法 571
一、处理原则 571
二、处理方法 572
(一)改变贮存条件 572
(二)改变调配次序 572
(三)改变溶剂或添加助溶剂 572
(四)调整溶液的pH值 572
(五)改变有效成分或改变剂型 573
附表 国内近年生产研制的药用辅料 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