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张元素医学全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金)张元素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774119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52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169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中国-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张元素医学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启学启源 3
《金史·本传》 3
张序 4
卷之上 5
一、天地六位脏象图 5
二、手足阴阳 6
(一)手足三阴三阳 6
(二)手三阴三阳 6
(三)足三阴三阳 6
歌日 6
三、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 6
(一)肝之经,肝脉本部在于筋,足厥阴,风,乙木也 7
(二)胆之经,足少阳,风,甲木 8
(三)心之经,心脉本部在于血,手少阴君,丁火也 9
(四)小肠经,手太阳,丙火 11
(五)脾之经,脾脉本在肌肉,足太阴,湿,己土 12
(六)胃之经,足阳明,湿,戊土 14
(七)心包络,手厥阴,为母血 15
(八)三焦,手少阳,为父气 15
(九)肺之经,肺之脉本部在于皮毛,手太阴,燥,辛金 16
(十)大肠经,手阳明,燥,庚金 18
(十一)肾之经,命门,肾脉本部在足少阴,寒,癸水 19
(十二)膀胱经,足太阳,寒,壬水 21
四、三才治法 22
五、三感之病 22
六、四因之病 23
七、五郁之病 23
八、六气主治要法 24
九、主治心法 26
(一)随证治病用药 26
(二)用药凡例 28
(三)解利外感 28
(四)伤寒热食物 29
(五)目疾 30
(六)泻痢水泄 30
(七)中风 31
(八)破伤风 31
(九)破伤中风法 31
(十)疮疡 32
(十一)妇人 32
(十二)小儿 33
(十三)潮热 33
(十四)咳嗽 33
(十五)五脏补泻法 34
肝 34
心 34
脾 34
肺 34
肾 34
卷之中 36
十、《内经》主治备要 36
(一)五运主病 36
(二)六气为病 36
(三)五运病解 37
(四)六气病解 38
暴强直 38
支痛緛戾,里急筋缩 38
喘 39
呕 39
吐酸 39
暴注 39
下迫 39
转筋 39
小便浑浊 40
腹胀大而鼓之有声如鼓 40
痈 40
疽 40
疡 40
疹 40
瘤气 40
结核 40
吐下霍乱 40
瞀 41
郁 41
肿胀 41
鼻窒 41
鼽 41
衄 41
血溢 42
血泄 42
淋 42
閟 42
身热恶寒 42
战栗 42
惊 42
惑 43
悲 43
笑 43
谵 43
妄 43
衄蔑血污 43
诸痉强直 44
积饮 44
痞 44
隔 44
中满 44
霍乱吐下 44
体重 45
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 45
瞀 45
瘛 45
暴暗 45
冒昧 46
躁扰 46
狂越 46
骂詈 46
惊骇 46
胕肿 46
疼痠 46
气逆冲上 47
禁栗如丧神守 47
嚏 47
疮疡 47
喉痹 47
耳鸣 47
聋 47
呕涌溢食不下 48
目昧不明 48
暴注 48
瞤瘛 48
暴病卒死 48
涩 49
枯涸干劲 49
皴揭 49
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 50
癥犹征也 50
瘕 50
?疝 51
坚痞腹满急痛 51
下利清白 51
食已不饥 51
吐利腥秽 51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 52
十一、六气方治 53
(一)风 53
防风通圣散 53
灵砂丹 54
神仙换骨丹 54
不换金丹 54
花蛇续命汤 55
加减冲和汤 55
防风天麻散 55
祛风丸 56
大通圣白花蛇散 56
活命金丹 57
至宝丹 57
牛黄通隔汤 58
(二)暑热 58
白虎汤 58
桂苓甘露饮 58
桂苓白术散 59
益元散 59
竹叶石膏汤 59
化痰玉壶丸 59
四君子汤 60
白术散 60
小柴胡汤 60
升麻葛根汤 60
(三)湿土 61
葶苈木香散 61
白术木香散 61
大橘皮汤 61
桂苓白术丸 62
六一散 62
五苓散 63
赤茯苓丸 63
人参葶苈丸 63
海藻散 64
(四)火 64
凉膈散 64
黄连解毒汤 65
三一承气汤 65
八正散 66
洗心散 66
调胃承气汤 67
大承气汤 67
柴胡饮子 67
白虎汤 68
桃仁承气汤 68
神芎丸 68
(五)燥 68
脾约丸 68
润肠丸 69
当归润燥汤 70
橘杏丸 70
七宣丸 70
麻仁丸 70
神功丸 71
厚朴汤 71
七圣丸 71
犀角丸 72
(六)寒水 72
大己寒丸 72
四逆汤 72
附子理中丸 72
胡椒理中丸 73
理中丸 73
铁刷汤 73
桂附丸 74
姜附汤 74
加减白通汤 74
二姜丸 75
术附汤 75
卷之下 76
十二、用药备旨 76
(一)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 76
(二)药性要旨 77
(三)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78
(四)脏气法时补泻法 78
(五)治法纲要 79
(六)用药用方辨 80
(七)去脏腑之火 80
(八)各经引用 80
(九)五味所用 81
(十)用药各定分两 81
(十一)药性生熟用法 81
(十二)药用根梢法 81
(十三)五脏六腑相生相克为夫妻子母 81
(十四)七神 82
(十五)制方法 82
(十六)?咀药味 83
(十七)药类法象 83
1.风升生 83
防风 83
羌活 84
升麻 84
柴胡 84
葛根 84
威灵仙 85
细辛 85
独活 85
香白芷 85
鼠粘子 85
桔梗 85
藁本 85
川芎 86
蔓荆子 86
秦艽 86
天麻 86
麻黄 86
荆芥 86
薄荷 87
前胡 87
2.热浮长 87
黑附子 87
干姜 87
干生姜 87
川乌头 88
良姜 88
肉桂 88
桂枝 88
草豆蔻 88
丁香 88
厚朴 88
益智仁 89
木香 89
白豆蔻 89
川椒 89
吴茱萸 89
茴香 90
玄胡索 90
缩砂仁 90
红蓝花 90
神曲 90
3.湿化成中央 90
黄芪 90
人参 90
甘草 91
当归 91
熟地黄 91
半夏 91
白术 92
苍术 92
橘皮 92
青皮 92
藿香 92
槟榔 93
广茂 93
京三棱 93
阿胶 93
诃子 93
桃仁 93
杏仁 93
大麦蘖 93
紫草 94
苏木 94
4.燥降收 94
茯苓 94
泽泻 94
猪苓 94
滑石 94
瞿麦 95
车前子 95
木通 95
灯草、通草 95
五味子 95
白芍药 95
桑白皮 95
天门冬 96
麦门冬 96
犀角 96
乌梅 96
牡丹皮 96
地骨皮 96
积壳 96
琥珀 96
连翘 96
枳实 97
5.寒沉藏 97
大黄 97
黄柏 97
黄芩 97
黄连 98
石膏 98
草龙胆 98
生地黄 99
知母 99
汉防己 99
茵陈蒿 99
朴硝 99
瓜蒌根 99
牡蛎 100
玄参 100
苦参 100
川楝子 100
香豉 100
地榆 100
栀子 100
续添 100
巴豆 100
白僵蚕 100
生姜 101
杜仲 101
(十八)法象余品 101
蜀葵花 101
梧桐泪 101
郁金 101
款冬花 101
香附子 101
大戟 101
白及 101
甘遂 101
蜀漆 101
射干 101
天南星 101
御米壳 101
胡芦巴 101
马兜铃 101
白附子 101
槐花 102
槐实 102
茯神 102
沉香 102
檀香 102
乳香 102
竹叶 102
山茱萸 102
郁李仁 102
金铃子 102
草豆蔻 102
红花 102
朱砂 102
赤石脂 102
甘菊 102
茜根 102
王不留行 102
艾叶 102
硇砂 102
(十九)五行制方生克法附汤例 102
风 102
暑 103
湿 103
燥 103
寒 103
当归拈痛汤 103
天麻半夏汤 104
珍珠囊 107
本草纲目序例 107
历代诸家本草·洁古珍珠囊 107
洁古老人《珍珠囊》 108
防风 108
贯芎 108
细辛 108
白芷 108
黄芩 108
甘草 108
当归 108
连翘 109
黄连 109
苍术 109
羌活 109
白术 109
生地黄 109
白芍药 109
人参 109
柴胡 110
黄芪 110
葛根 110
泽泻 110
升麻 110
半夏 110
桔梗 110
蔓荆子 110
枳壳 110
枳实 110
厚朴 111
栀子 111
橘皮 111
五味子 111
知母 111
干姜 111
麻黄 111
藁本 111
地榆 111
大黄 111
独活 112
吴茱萸 112
郁李仁 112
豉 112
黄柏 112
防尾 112
川乌头 112
瞿麦 112
黍粘子 112
白豆蔻 112
麦门冬 112
茯苓 113
熟地黄 113
阿胶 113
苏木 113
猪苓 113
肉桂 113
草龙胆 113
木香 113
石膏 113
甘遂 113
天南星 114
金铃子 114
神曲 114
红蓝花 114
地骨皮 114
瓜蒌根 114
秦艽 114
通草 114
牡丹皮 114
地骨皮 114
琥珀 114
姜黄 114
牡蛎 115
梧桐泪 115
草豆蔻 115
巴豆 115
茯神 115
蜀葵花 115
槟榔 115
苦参 115
藿香 115
青皮 115
甘菊花 115
茵陈蒿 116
丁香 116
大枣 116
天门冬 116
生姜 116
郁金 116
京三棱 116
高良姜 116
款冬花 116
香附子 116
黑附子 116
白及 117
蜀膝 117
射干 117
威灵仙 117
马兜铃 117
灯草 117
胡芦巴 117
白附子 117
槐花 117
槐实 117
沉香 117
檀香 117
乳香 118
川楝子 118
竹叶 118
山茱萸 118
蜀椒 118
朱砂 118
龙骨 118
赤石脂 118
芎 118
茜根 118
艾叶 118
王不留行 118
引经报使 119
疮疡主治心法 119
制方之法 121
骨蒸 121
脏腑标本药式 125
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125
肺 125
大肠 127
胃 130
脾 131
小肠 134
膀胱 135
肾 137
命门 139
心 141
三焦 143
胆 145
肝 147
附 150
一、古今重量换算 150
二、古今容量换算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