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伤寒论教学参考资料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陈亦人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中医学院
- ISBN: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544页
- 文件大小:79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伤寒论教学参考资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论 1
一、《伤寒论》简介 1
二、《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与成就 2
三、伤寒的涵义 3
四、六经的概念 3
五、《伤寒论》的辨证方法 4
六、学习方法 10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1
概说 11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12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12
二、太阳病分类 13
三、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18
四、辨传变及欲解时 21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26
一、中风表虚证 26
(一)桂枝汤证 26
(二)桂枝汤禁例 38
(三)兼证 40
1.桂枝加葛根汤证 40
2.桂枝厚朴杏子汤证 41
3.桂枝加附子汤证 42
4.桂枝去芍药汤证及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44
5.桂枝新加汤证 44
二、伤寒表实证 45
(一)麻黄汤证 45
(二)麻黄汤禁例 53
(三)兼证 57
1.葛根汤证 57
2.太青龙汤证 59
3.小青龙汤证 63
三、表郁轻证 68
(一)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68
(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70
(三)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71
(四)太阳与阳明并病 73
第三节 太阳病兼变证 76
一、变证治则 76
二、辨虚证实证 77
三、?热真假 79
四、辨汗下先后 84
五、热证 87
(一)栀子豉汤类证 87
1.栀子豉汤证 87
2.栀子厚朴汤证 89
3.栀子干姜汤证 90
4.栀子豉汤禁例 91
(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92
(三)白虎加人参汤证 95
(四)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96
(五)黄芩汤证及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99
六、虚寒证 100
(一)心阳虚证 100
1.桂枝甘草汤证 100
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102
3.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103
4.桂枝加桂汤证 105
(二)阳虚兼水气证 108
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 108
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108
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110
(三)脾虚证 113
1.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113
2.小建中汤证 114
3.桂枝人参汤证 115
(四)肾阳虚证 117
1.干姜附子汤证 117
2.茯苓四逆汤证 119
3.真武汤证 121
七、阴阳两虚证 123
(一)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 123
(二)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126
(三)炙甘草汤证 127
八、蓄水证 131
(一)五苓散证 131
(二)茯苓甘草汤证 135
(三)文蛤散证 137
九、蓄血证 138
(一)桃核承气汤证 139
(二)抵当汤证 141
(三)抵当丸证 144
十、结胸证 146
(一)大陷胸汤证 146
(二)大陷胸丸证 154
(三)小陷胸汤证 158
(四)三物白散证 160
十一、脏结证 161
十二、痞证 163
(一)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163
(二)附子泻心汤证 165
(三)半夏泻心汤证 167
(四)生姜泻心汤证 169
(五)甘草泻心汤证 170
(六)五苓散证 173
(七)旋复代赭汤证 173
(八)痞利证的辨治举例 175
十三、上热下寒证(黄连汤证) 177
十四、火逆证 178
(一)火邪迫血变证 178
(二)误灸变证及预后 180
(三)误熨变证及自愈机转 182
(四)火逆坏证的预后 185
(五)温病误火的变证 187
十五、欲愈证 188
第四节 太阳病类似证 192
一、十枣汤证 192
二、瓜蒂散证 194
三、肝乘脾证 196
四、肝乘肺证 196
附:备考原文 198
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211
概说 211
第一节 阳明病纲要 215
一、阳明病提纲 215
二、阳明病病因病机 215
三、阳明病脉证 220
第二节 阳明病本证 224
一、阳明热证 224
(一)栀子豉汤证 224
(二)白虎汤证 227
(三)白虎加人参汤证 232
(四)猪苓汤证 237
二、阳明实证 240
(一)承气汤证 240
1.调胃承气汤证 240
2.小承气汤证 242
3.大承气汤证 246
(二)润导法 263
(三)下法辨证 266
(四)下法禁例 273
第三节 阳明病兼变证 277
一、发黄证 277
(一)湿热发黄 277
1.成因与条件 277
2.茵陈蒿汤证 279
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 281
4、栀子柏皮汤证 283
(二)寒湿发黄 284
二、血热证 287
(一)阳明衄血证 287
(二)阳明下血证 288
(三)阳明蓄血证 289
第四节 阳明病辨证 292
一、辨中风中寒 292
二、辨虚证实证 299
附:备考原文 304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310
概说 310
第一节 少阳病纲要 311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315
一、小柴胡汤证 315
二、小柴胡汤禁例 331
第三节 少阳病兼变证 334
一、变证治则 334
二、柴胡桂枝汤证 335
三、大柴胡汤证 336
四、柴胡加芒硝汤证 341
五、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342
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344
七、传变及预后 346
附:热入血室 348
附:备考原文 351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353
概说 353
第一节 太阴病纲要 355
一、太阴病提纲 355
二、太阴病欲愈候 357
第二节 太阴病本证 357
第三节 太阴病兼变证 358
一、太阴病兼表证 358
二、太阴病腹痛证治 360
三、太阴病转愈与转属阳明的辨证 364
第五章 辩少阴病脉证并治 367
概说 367
第一节 少阴病纲要 368
一、少阴寒化证的主要脉证 368
二、少阴病治禁 373
第二节 少阴病本证 374
一、少阴病寒化证 374
(一)四逆汤证 374
(二)通脉四逆汤证 379
(三)白通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382
(四)真武汤证 387
(五)附子汤证 389
(六)吴茱萸汤证 392
(七)桃花汤证 394
(八)刺灸法 396
(九)预后 399
1.阳回自愈与可治证 399
2.阳不回不治证 401
二、少阴热化证 406
(一)黄连阿胶汤证 406
(二)猪苓汤证 408
第三节 少阴病兼变证 410
一、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410
二、少阴三急下证 413
三、四逆散证 417
四、热移膀胱证 423
五、伤津动血证 424
第四节 咽痛证 427
一、猪肤汤证 427
二、甘草汤证、桔梗汤证 429
三、苦酒汤证 430
四、半夏散及汤证 432
附:备考原文 434
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437
概说 437
第一节 厥阴病纲要 439
第二节 上热下寒证 440
一、乌梅丸证 440
二、干姜黄芩黄连汤证 443
三、麻黄升麻汤证 445
第三节 辨厥热胜复 448
第四节 辨厥 455
一、厥证的病理机制与证候特点 455
二、热厥 457
三、寒厥 461
(一)阳虚寒盛致厥 461
(二)血虚寒凝致厥 463
(三)下焦冷结致厥 466
(四)厥证灸法 467
四、其他厥证 467
(一)痰厥 467
(二)水厥 468
五、厥证治禁 470
第五节 辨下利 472
第六节 辨呕哕 482
一、辨呕 482
二、辨哕 486
第七节 预后 488
一、厥阴寒证愈候辨 488
二、厥阴虚寒证死候辨 491
三、厥阴虚寒下利转归辨 497
附:备考原文 500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503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520
附:备考原文 531
附录:一、课时分配表 533
二、原文索引 535
三、方剂索引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