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流动力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吴再彬著 著
- 出版社: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ISBN:15097·66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血流动力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概述 1
一、流体 1
1.水往低处流 2
2.水往高处流 2
二、心泵 3
1.心脏的功能结构 3
2.心脏的电生理特性 4
3.心肌的收缩 4
4.心排出量 5
5.心肌代谢 6
6.心脏做功和氧消耗 6
8.心音和杂音 7
7.肺循环 7
三、血管 8
1.动脉 8
2.微循环 8
3.静脉 9
4.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力学 9
四、组织血流和淋巴液 10
五、充血性心力衰竭 11
心脏的代偿机能 11
1.心动过速 11
2.心脏扩张 11
3.心肌肥厚 11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12
2.向前性心力衰竭 12
3.对高后衰竭和向前衰竭学说的评论 12
1.向后性心力衰竭 12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理 12
六、为什么要使用数理公式 13
1.函数 13
2.函数的连续性 13
3.导数 14
4.微分的定义 15
5.积分的概念 15
6.微分与积分的关系 16
第二篇 心泵 17
第一章 心脏的功能解剖 17
一、心脏的纤维支架 17
二、心房 19
心房肌 19
右心房 20
左心房 21
三、心室 21
心室壁的肌肉结构 21
右心室 24
1.流入道 24
2.室上嵴 25
3.流出道 25
4.室间隔右室面 25
左心室 25
1.流入道 25
2.流出道 26
3.室间隔 26
四、心肌的超微结构 26
横纹肌的结构 26
1.肉膜 28
心肌的结构 28
2.闰盘 29
3.肌小管系统 30
4.线粒体 31
5.肌节 33
心肌的衰老 35
五、心肌的收缩蛋白质 35
心肌的收缩蛋白 35
1.肌球蛋白 35
2.肌动蛋白 36
3.原肌球蛋白 36
心肌收缩蛋白的相互作用 37
1.试管内收缩蛋白相互间的关系 37
肌原纤维的其他蛋白质 37
4.肌钙蛋白 37
2.收缩蛋白与其他的关系 39
3.肌质网对钙释放的调节 40
六、心脏瓣膜 41
房室瓣 42
1.二尖瓣 42
2.三尖瓣 43
3.房室瓣关闭的机理 43
半月瓣 44
七、冠状循环 46
冠状动脉 46
1.概述 46
2.左冠状动脉 47
3.右冠状动脉 48
1.心脏浅静脉 50
心脏的静脉 50
2.心脏深层静脉 51
心肌的小动脉及毛细血管 52
心脏的特殊组织的血液供应 52
1.心脏传导系统的血液供应 52
2.其他 53
侧支循环 53
冠状血流 55
八、心脏的传导系统 59
窦房结 60
1.淡细胞 61
2.移行细胞 62
3.蒲肯野氏细胞 62
2.心房间的传导 63
房室交界 63
1.结间束 63
结间束和房间束 63
房室束 64
1.右束支 65
2.左束支 65
蒲肯野氏纤维 65
传导副束 66
1.詹姆斯旁路束 66
2.肯特氏束 66
3.马海姆束 66
九、心脏的神经和受体 66
心脏的神经 66
1.心脏的传出纤维 66
1.神经介质 68
2.心脏的传入纤维 68
神经介质和心脏的受体 68
2.受体 71
第二章 心脏收缩 75
一、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75
膜电位产生的原理 75
心肌的膜电位 79
1.静息电位 79
2.动作电位 79
心肌的膜电位和心电图的关系 83
高原对心肌的电活动的影响 84
心脏的电生理特性 85
1.兴奋性 85
2.自律性 88
3.传导性 90
附1:希氏束电图 92
二、心肌的收缩 93
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94
1.肌膜的去极化信息在横管内散布 94
2.肌质网释放钙离子 94
3.兴奋--收缩耦联的形成 95
肌肉收缩的滑行模式 96
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 96
1.名词释义 96
2.离体心肌收缩的机械变化 97
3.完整心脏的力学 102
3.心肌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 104
2.神经体液物质和外源性物质 104
4.人的心室功能 104
影响心肌收缩的因素 104
4.神经因素 105
心动周期 105
1.心室收缩期 106
2.心室舒张期 107
3.心房收缩 109
心脏收缩的机械作用 109
1.右心室 109
2.左心室 110
3.左、右心室排出量相等 111
4.不同心肌的缩短程度 111
5.舒张期回缩 112
1.心血管造影术 113
三、心室容量及心腔压力 113
心室容量 113
2.指示剂稀释法 117
心腔内压力 118
1.正常值 118
2.压力曲线 119
3.压力曲线的意义 125
4.心腔间压力曲线连续记录 125
附2:肺动脉瓣瓣口面积及流量的计算公式 126
附3:三尖瓣和二尖瓣瓣口面积和流量的计算公式 128
附4:其他瓣口面积的计算公式 129
5.心腔间及心腔与动静脉间的压力梯度 129
四、肺循环 131
1.肺动静脉及其分支 132
2.肺的肌性小血管 132
肺循环的功能解剖 132
3.肺毛细血管 133
4.体循环对肺的血液供应 133
肺循环压力 133
1.肺动脉楔压 134
2.肺动脉压 135
3.肺动静脉的压力梯度 135
4.渗透压与肺水肿 135
肺循环的阻力 135
附5:右心导管检查时各种阻力的计算公式 136
肺的血容量 138
肺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 138
1.肺的气体交换 139
肺循环的功能 139
2.肺的过滤作用 140
3.肺血管的神经体液调节 140
高原环境对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40
五、心排出量及静脉回流 140
心排出量的测定 141
1.Fick氏原理 141
2.指示剂稀释法 143
3.收缩时间间期 145
4.心尖搏动图术 148
5.超声心动图术 150
6.电磁流量计 151
7.薄膜流量计 151
8.超声多甫勒流量计 151
附8:分流量的计算公式 152
附7:心导管检查时左心室排出量的计算公式 152
附6:心导管检查时右心室排出量的计算公式 152
影响心排出量的因素 158
1.静脉回流 159
2.右心房压与心排出量 166
影响搏出量的因素 170
1.Frank-Starling氏机理 170
2.心室舒张末期容量 171
3.心室收缩末期容量 171
4.心室功能曲线 172
5.心脏功能的外在控制 172
6.血容量 175
7.心力衰竭 175
1.心率的自动控制 176
心率与心排出量 176
8.周围阻力 176
2.心率与心排出量的关系 178
3.Bainbridge反射 178
4.化学感受器反射 178
运动与心排出量 178
1.心血管系统的储备力 178
2.运动与心排出量 181
六、心脏的调节 183
起搏点的控制及调节 184
1.心脏的中枢控制 184
2.Bainbridge氏反射及心房受体 185
3.压力感受器反射 185
4.呼吸性心律不齐 185
心脏性能的内在调节 186
1.异量自动调节 186
5.化学感受器反射 186
2.同量自动调节 189
心脏性能的外在调节 190
1.神经的调节 190
2.化学调节 192
七、心肌代谢及心脏做功 193
心肌代谢及能量生成 193
1.心肌代谢的特点 193
2.心肌代谢的底物 194
3.心肌的代谢过程 201
4.呼吸商 208
心脏做功 208
1.功 208
2.心脏的氧消耗及做功 209
声音 211
附9:右心导管检查时心室做功的计算公式 211
八、心音及心脏杂音 211
1.音调 213
2.强度 213
3.时间 213
4.音色 214
心音 214
1.心音的来源 214
2.心音的传导 214
3.心音的听诊区 214
4.正常心音 215
5.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划分 220
6.三音心律 220
1.产生杂音的机理--湍流 221
心脏杂音 221
2.杂音出现的时间 222
3.杂音的频率 222
4.杂音的强度 223
5.杂音的性质 223
6.杂音的传导 223
7.体位对杂音的影响 223
8.呼吸和运动对杂音的影响 224
9.收缩期杂音 224
10.舒张期杂音 226
第三篇 血管 227
第一章 概述 227
血管壁的成分 227
血流速度与血管截面的关系 230
一、血液的流动 230
血流速度与压强的关系 231
压强与流量的关系 233
1.名词释义 233
2.压强与流量的关系 237
附:泊稷叶定律的推导 239
血流阻力与流量 241
1.串联管的阻力 241
2.并联管的阻力 242
3.血管的阻力 243
4.血管阻力与组织血流 244
二、血液的流变性 245
血液是一种非牛顿液 245
1.血细胞 246
影响血液粘度的因素 246
2.血管管径大小 248
3.管长 248
4.管壁的平滑度 248
5.血管弹性及其张力 249
6.血浆的粘度 249
第三章 动脉 250
一、动脉壁的结构 250
弹性动脉 250
肌性动脉 250
二、动脉的扩张性 251
动脉壁的张力 251
收缩压 252
三、动脉血压 252
舒张压 253
平均动脉压 253
脉搏压 255
动脉脉搏 255
动脉脉搏波 256
影响动脉压的因素 258
1.左心室搏出量 258
2.外周阻力 258
3.动脉壁的弹性 258
4.心率 258
第四章 微循环 259
一、微循环单位 259
微动脉 259
前毛细血管括约肌 260
中间微动脉 260
毛细血管 261
1.真毛细血管 261
2.直通毛细血管 261
动静脉吻合支 262
微静脉 262
二、微循环的生理特点 262
微循环的表面积和容量 262
微循环的压力梯度 263
微循环的血液速度 263
微循环的局部调节 264
1.微动脉的张力 264
2.血管舒缩物质的影响 264
1.脂溶性物质 267
细胞膜和物质交换 267
三、物质交换 267
2.小分子物质 268
3.需借助特殊机理才能进入细胞的物质 268
影响物质交换的因素 269
1.有效驱动压 269
2.可以用于过滤的毛细血管壁的面积和渗透性 271
3.静水压和胶体渗透压平衡失调 272
弥散 273
1.气体的弥散 274
2.底物的弥散 274
第五章 静脉 275
一、静脉的结构 275
二、静脉压 275
压力梯度 276
四、静脉回流到心脏的机理 276
姿式对静脉压的影响 276
三、肌肉泵 276
呼吸的作用 277
五、静脉的储备作用 277
六、静脉的舒缩神经及其反射 277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的压力梯度 278
一、静脉压的意义 278
二、姿式与压力 279
三、静水压 279
四、不同部位的压力 280
脑循环 280
肌肉内的压力 280
胸--腹泵 281
腹内压 281
胸内压 281
五、中心静脉压 282
第七章 周围循环的调节 283
一、周围血流的内在控制 283
肌原性学说 284
代谢学说 284
二、全身性的体液调节 285
醛固酮 285
肾上腺素 286
肾素--血管紧张素 286
三、神经调节 286
缩血管神经 286
舒血管神经 287
四、血管反射 288
压力感受器反射 288
副交感神经的影响 288
化学感受器反射 289
肺反射 289
五、血流调节中内外因素的平衡 289
第四篇 组织血流与淋巴 291
第一章 组织血流 291
一、血量 291
1.正常值 292
2.影响脑血流的因素 292
脑血流 292
二、各器官的血流 292
3.高原环境对脑血流的影响 293
肾血流 293
1.正常值 293
2.影响肾血流的因素 294
肝及胃肠道的血液 294
1.正常值 294
2.影响内脏血流的因素 294
皮肤血流 294
1.正常值 295
2.影响皮肤血流的因素 295
骨骼肌血流 295
第二章 淋巴 296
分类 297
定义 297
1.按心排出量分类 297
第一章 概述 297
第五篇 充血性心力衰竭 297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定义和分类 297
2.按左右心分类 298
3.按心力衰竭发生的时间分类 298
二、心脏的代偿机能 299
三、心力衰竭的诱因 299
第二章 心脏的储备和代偿机能 300
一、心脏的储备 300
氧的运输 300
心排出量 300
心脏效率 301
冠状储备 301
心脏储备力的分级 301
4.心脏效率降低 302
3.粘连性心包炎 302
5.冠状动脉阻塞 302
影响心脏储备的临床因素 302
2.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302
1.贫血 302
二、心脏的代偿机能 303
心动过速 303
心脏扩张 304
1.容量负荷增加的原因 304
2.容量负荷对心室的影响 305
3.代偿过程 306
4.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超微结构变化 307
心肌肥厚 308
1.心肌肥厚的原因 308
2.心肌肥厚的超微结构变化 309
3.心肌肥厚与氧的输送 310
循环血量增加 311
心排出量再分配 312
第三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 313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 313
代偿失调 313
向后性和向前性心力衰竭学说 314
1.向后衰竭 314
2.向前衰竭 315
对向后衰竭和向前衰竭学说的评论 316
二、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317
左心衰竭 317
1.肺充血的症状 318
1.右心衰竭常见的原因 321
右心衰竭 321
3.心排出量减少的症状 321
2.支气管充血的症状 321
2.体循环静脉充血的症状和体征 322
3.心脏性水肿 322
4.紫绀 323
三、处理心力衰竭的依据 323
心力衰竭的预防 323
1.可以用药物治疗或控制的心脏病要及早治疗 323
2.控制诱发心力衰竭的诱因 324
3.手术治疗 324
心力衰竭的处理原则 324
1.减轻心脏负荷 324
2.增强心肌收缩力以增加心排出量 325
3.增加钠和水的排泄 327
4.急性肺水肿的处理原则 327
主要参考文献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