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卫生微生物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章谷生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2733
- 出版时间:1963
- 标注页数:20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卫生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1
目录 1
第一章土壤微生物 5
第一节土壤是微生物的一种生活环境 6
一、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与微生物的关系 6
二、土壤中的水分与微生物的关系 6
三、土壤的酸硷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6
四、土壤的温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7
五、土壤中的氧化还原条件与微生物的关系 7
第二节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8
一、土壤微生物的种类 8
(一)土壤中的细菌( 8)(二)土壤中的霉菌和酵母菌 9
二、土壤微生物的分布 10
(三)土壤中的放线菌(9)(四)土壤中的其他微生物 10
第三节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 14
第四节土壤微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15
一、寄生关系 15
二、共生关系 16
三、互生关系 16
四、拮抗关系 17
第五节土壤微生物的重要作用 18
一、土壤微生物对分解土壤有机物的作用 18
(一)含氮化合物的微生物分解过程(19)(二)不含氮化合物的微生物分解过程 23
二、土壤微生物在自然界矿物营养元素转化中的作用 25
(一)磷的转化(25) (二)硫的转化(25) (三)铁的转化 26
三、土壤微生物在腐植质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7
四、利用微生物拮抗现象消灭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 28
第六节土壤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查 30
一、土壤样品的采取 31
二、土壤细菌总数的测定 32
(一)土壤悬液接种法(32)(二)直接计数法 33
三、土壤中肠道菌的测定 34
(一)土壤中大肠杆菌的测定(34)(二)土壤中肠球菌的测定(35)(三)土壤中产气荚膜杆菌的测定(35)(四)土壤中嗜热菌的测定 35
第二章水中微生物(一)——淡水微生物 38
第一节淡水微生物的分布 38
一、淡水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38
二、影响淡水微生物分布的因素 39
(一)水的类型(40)(二)有机物含量(40)(三)水的深度(40)(四)季节性(41)(五)温度(41)(六)阳光 42
(七)水的压力(42)(八)其他物理因素(43) (九)生物学因素 43
第二节淡水微生物的重要性 44
一、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形成水质的肥沃性 44
二、引起水质成分的变化 44
三、淡水微生物对水生生物的危害性 45
四、淡水微生物可用以处理污水 45
第三节 淡水中的病原菌与淡水被粪便污染的细菌学指标 45
一、淡水中的病原菌及其对人类的危害性 45
二、水被粪便污染的细菌学指标 46
第四节水的自净和污水净化的微生物学过程 49
一、水的自净 49
二、污水的微生物净化过程 51
第五节水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查 52
一、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送检 52
(一)沉淀污水时的微生物学过程(51)(二)生物学过滤池中的微生物学过程(51)(三)通气滤池中的微生物学过程 52
二、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53
三、水中肠杆菌的测定 56
(一)发酵法(56)(二)滤膜法 58
四、水中肠球菌的测定 60
五、水中噬菌体的测定 61
(一)直接检查法(61)(二)“种菌”增强法(61)(三)“不种菌”增强法 62
六、水中病原菌的检查 62
第三章水中微生物(二)——海洋微生物 65
第一节海洋微生物的分布 65
一、海洋微生物在海水中的水平分布 65
二、海洋微生物在海水中的垂直分布 66
一、海洋细菌的特性 67
第二节海洋微生物的特性 67
(一)海洋细菌的形态特性(68)(二)海洋细菌的培养特性(68)(三)海洋细菌的种类 70
二、海洋中的酵母菌与霉菌 71
(一)海洋酵母菌(71)(二)海洋霉菌 72
第三节海洋微生物的重要性 72
一、海洋微生物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72
(一)海水中的病原菌与人类疾病的关系(72)(二)海水浴的卫生问题 74
二、海洋微生物的经济重要性 74
三、参与海洋中主要元素的转化作用 75
第四章空气中微生物 76
第一节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 76
第二节病原微生物在空气中传播的机制 78
第三节空气传播传染病的实例 81
一、空气污染的细菌学指标 82
第四节空气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查 82
二、空气的细菌学检查法 84
(一)直接沉降法(84)(二)滤过法(85)(三)裂隙标本采取和气流撞击法 86
第五章食品微生物学(一)——食品中的微生物 88
第一节食品中的霉菌 88
一、霉菌的一般特性 88
(一)霉菌的形态(88)(二)霉菌的培养特性 90
(三)霉菌的生理特性 91
二、常见霉菌的分类和鉴定 92
(一)霉菌的分类(92)(二)霉菌的鉴定 92
三、食品微生物中重要的霉菌 94
(一)藻菌纲(94) (二)不完全菌纲(94) (三)子囊菌纲 98
一、酵母菌的一般特性 99
第二节食品中的酵母菌和酵母样菌 99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繁殖(99) (二)酵母菌的培养特性(100)(三)酵母菌的生理特性 101
二、常见酵母菌的分类和鉴定 101
(一)酵母菌的分类(101)(二)酵母菌的鉴定 101
三、食品微生物中重要的酵母菌和酵母样菌 103
(一)真酵母菌(103)(二)假酵母菌 103
第三节食品中的细菌 104
一、细菌的某些特性在食品微生物学上的意义 104
(一)荚膜(104)(二)芽胞(104)(三)细菌的排列 104
二、影响细菌在食品中生长和活动的因素 104
(一)食品的化学成分(105)(二)水分(105)(三)温度(105)(四)氢离子浓度(106)(五)氧化还原电势 106
(六)抑制物的存在 106
三、食品微生物中重要的细菌 107
(一)假单胞杆菌科(107)(二)无色杆菌科(107)(三)肠杆菌科(108) (四)细球菌科(108) (五)乳酸杆菌科(109)(六)芽胞杆菌科 109
四、按细菌作用性质而分的食品中主要的细菌群 110
(一)根据产物区分(110) (二)根据分解基质的性质区分(110)(三)根据细菌嗜性区分(111)(四)其他分类 112
第六章食品微生物学(二)——食品的污染、 113
腐败变质和保藏 113
第一节食品的污染 113
一、食品的天然污染 113
(一)由食用植物污染(113)(二)由动物污染 113
(三)由水污染(115)(四)山空气污染 115
二、食品的人工污染 115
第二节食品的腐败变质 115
一、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 115
二、食品腐败难易的程度 116
(三)纯化学变化(116)(四)物理性质的改变 116
(一)微生物的作用(115)(二)食品组织酶的作用 116
三、影响食品腐败的因素 117
(一)影响食品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因素 117
(二)影响微生物在食品上生长的因素 117
四、食品腐败的卫生问题 118
(一)食品化学性质和感官性状的改变(118) (二)营养价值降低(118)(三)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性 119
第三节食品的保藏 119
一、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措施 119
二、食品保藏的原则 120
(一)防止或延缓微生物所产生的分解腐败(120) (二)防止或延缓食品本身的分解(122)(三)其他 122
三、食品保藏的方法 122
二、大肠杆菌的检查 125
一、细菌总数的测定 125
第一节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查总则 125
第七章 食品微生物学(三)——主要食品的污染、腐败变质和卫生微生物学检查 125
三、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128
第二节 肉类食品的污染、腐败变质和卫生检查 128
一、肉类食品的污染 128
二、肉类食品的腐败变质 129
三、肉类食品的卫生检查 132
第三节乳和乳制品的污染、腐败变质和卫生微生物学检查 135
一、乳的污染和乳中常见的细菌 135
(一)乳的污染(135)(二)乳中常见的细菌 135
二、乳中的病原菌 136
三、乳中微生物的变化和引起乳质变化的作用 137
四、乳与乳制品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查 139
(一)检查材料的采取和保存(139) (二)细菌总数的测定(139)(三)大肠杆菌的测定(140)(四)病原菌的检查 143
第四节蛋和蛋制品的污染、腐败变质和卫生微生物学检查 145
一、蛋品的污染和腐败变质 145
(一)蛋品的污染(145)(二)蛋品的腐败变质 145
二、蛋品中的病原菌 146
三、蛋品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查 147
第五节水产品的污染、腐败变质和卫生检查 148
一、鱼品的污染 148
二、鱼肉的腐败变质 149
三、鱼品的卫生检查 150
第六节水果和蔬菜的污染、腐败和贮藏 151
一、水果和蔬菜的污染和腐败 151
(一)水果蔬菜的腐败类型(152) (二)几种主要水果和蔬菜的腐败变质 153
一、谷物的污染 155
二、水果蔬菜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学过程 155
第七节谷物的污染、腐败变质和贮藏 155
二、谷物上的病原菌 156
(一)黑穗病(156)(二)麦角病(156)(三)赤霉病 157
三、谷物的腐败变质和贮藏 158
第八节罐头食品的污染、腐败变质和卫生微生物学检查 159
一、罐头食品的污染 159
二、罐头食品的腐败变质 160
(一)由嗜热性产芽胞杆菌引起的腐败类型(160) (二)由嗜温性产芽胞杆菌引起的腐败类型(161) (三)由不产芽胞杆菌引起的腐败类型(161) (四)由酵母菌引起的腐败类型(161)(五)由霉菌引起的腐败类型 162
三、罐头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查 162
第九节冷饮的卫生微生物学检查 163
一、细菌总数的测定 164
二、大肠菌值的测定 164
第一节概述 167
第八章 食品微生物学(四)——细菌性食物中毒 167
第二节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 168
一、沙门氏菌属 168
二、肠杆菌属 176
(一)大肠杆菌(176)(二)副大肠杆菌(177)(三)变形杆菌 177
三、链球菌属 179
四、痢疾杆菌属 179
五、肠炎假单孢菌(嗜盐菌) 179
第三节引起细菌毒素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 180
一、葡萄球菌 180
二、肉毒杆菌 182
三、魏氏梭状芽胞杆菌 182
第四节食物中毒的细菌学检查 183
第五节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则 184
第九章周围环境物品上的微生物 186
第一节周围环境物品被微生物污染与流行病的关系 186
第二节物品被病原体污染的指标 189
第三节物品的微生物学检查 190
一、标本的采取 190
(一)洗涤法(190)(二)棉棒法 190
二、细菌的分离培养 190
(一)细菌总数的测定(190) (二)呼吸道病原菌污染指标菌的检查(191)(三)肠杆菌的检查 191
三、用噬菌体效价增长反应检查病原菌 191
第一节消毒剂对微生物的作用 194
一、影响消毒剂对微生物作用的因素 194
第十章消毒防腐剂和消毒效果的细菌学检查 194
(一)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195) (二)消毒剂作用的温度(195)(三)有机物的作用(195)(四)微生物的种类对消毒剂的敏感性 196
二、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196
(一)凝固蛋白质(196) (二)引起微生物细胞的肿胀和溶解(197)(三)扰乱微生物的重要酶系统 197
第二节消毒防腐剂的使用 197
一、病人的排泄物和病人使用过的物品的消毒 197
二、水的消毒 198
三、空气的消毒 199
四、食品的防腐保存 199
第三节消毒剂效力的测定——酚系数测定 200
第四节物品和排泄物消毒效果的检查 202
一、物品消毒效果的检查 202
二、衣服消毒效果的检查 202
三、排泄物消毒效果的检查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