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医师诊疗实用全书 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二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临床医师诊疗实用全书  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二
  • 张东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4201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12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11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医师诊疗实用全书 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妇科疾病诊疗 3

第一章 妇科诊断步骤 3

第一节 定期健康筛查 3

第二节 病史 4

一、病史采集方法 4

二、病史内容 4

第三节 物理检查 5

一、全身检查 5

二、腹部检查 6

三、盆腔检查 6

第四节 实验室检查 8

一、妊娠试验 8

二、女性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9

三、子宫颈黏液检查 13

四、阴道清洁度检查 14

五、阴道分泌物微生物学检查 15

第二章 性传播疾病 17

第一节 性传播疾病范围 17

一、概念 17

二、STD的传播方式 17

三、STD流行和危害 18

第二节 念珠菌感染 19

一、病原学 19

二、流行病学 19

三、传播方式 20

四、临床表现 21

五、诊断 21

六、鉴别诊断 22

七、治疗 22

一、病原学 23

第三节 滴虫感染 23

三、临床表现 24

四、诊断 24

二、传播途径 24

五、鉴别诊断 25

六、治疗 25

第四节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26

一、病因 26

二、流行病学 27

三、传播方式 27

四、临床表现 27

五、诊断 28

六、鉴别诊断 28

七、治疗 28

一、病原学 29

二、发病机制 29

八、注意事项 29

第五节 淋病 29

三、流行病学 30

四、传播途径 30

五、临床表现 30

六、诊断 32

七、鉴别诊断 33

八、治疗 33

第六节 梅毒 35

一、病原学 35

二、分类 35

三、病理改变 36

四、临床表现 37

五、诊断 40

七、治疗 41

六、鉴别诊断 41

八、随访 43

九、预防 43

第七节 软下疳 43

一、病原学 43

二、流行病学 44

三、传播途径 44

四、病理改变 44

五、临床表现 44

六、诊断 45

七、鉴别诊断 45

八、治疗 45

三、传播途径 46

四、病理改变 46

第八节 腹股沟肉芽肿 46

二、流行病学 46

一、病原学 46

五、临床表现 47

六、并发症 47

七、诊断 47

八、鉴别诊断 47

九、治疗 48

第九节 花柳性淋巴肉芽肿 48

一、病原学 48

二、流行病学 48

五、病理改变 49

六、临床特点 49

四、传播途径 49

三、发病机制 49

七、诊断 50

八、鉴别诊断 50

九、治疗 50

第十节 尖锐湿疣 51

一、病原学 51

二、流行病学 51

三、传播途径 51

四、发病机制 52

五、临床表现 52

六、诊断 53

七、鉴别诊断 53

八、治疗与预后 54

一、病因 55

第十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55

九、预防 55

二、发病机制 56

三、病理改变 56

四、临床特点 56

五、诊断 57

六、鉴别诊断 58

七、治疗 58

第十二节 艾滋病 59

一、病原学 59

二、流行病学 59

三、发病机制 60

四、传播途径 61

五、临床表现 61

六、诊断 62

七、鉴别诊断 64

八、治疗 64

九、预防 65

第一节 盆腔炎性疾病 67

一、病因 67

第三章 盆腔感染 67

二、发病机制 68

三、病理特点 69

四、临床表现 7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71

六、治疗 71

第二节 手术后盆腔感染 7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73

二、临床表现 74

三、诊断 74

四、鉴别诊断 75

五、预防 75

一、发病机制 76

六、治疗 76

第三节 盆腔结核 76

二、病理 77

三、诊断 78

四、鉴别诊断 81

五、治疗 81

第四节 中毒性休克 8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83

二、中毒性休克分期 84

三、中毒性休克分型 85

四、临床表现 85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86

六、治疗 86

一、病因 89

第一节 盆腔淤血综合征 89

第四章 慢性盆腔疼痛 89

二、病理 90

三、临床表现 90

四、辅助检查 91

五、治疗 91

第二节 其他原因引起的盆腔疼痛 92

一、生理学基础 92

二、发病机制 93

三、慢性非癌性疼痛 93

四、慢性癌性疼痛 97

第五章 外阴阴道良性疾病 103

第一节 外阴营养障碍 103

一、命名和分类 103

三、病理及超微病理 104

二、病因 104

四、临床表现 105

五、诊断 106

六、预后 106

七、治疗 106

第二节 其他外阴色素减退疾病 107

一、外阴白癜风 107

二、外阴白化病 108

三、外阴瘙痒 108

第三节 血管及淋巴疾病 109

一、外阴血管瘤 109

二、外阴淋巴管瘤 110

三、全身疾病的并发症 110

第四节 非特异性感染 111

一、外阴非特异性炎症 111

二、阴道非特异性炎症 112

第五节 非感染性炎症 113

一、白塞病 113

二、外阴湿疹 114

三、外阴神经性皮炎 115

四、外阴银屑病 116

五、外阴克隆病 117

六、外阴擦烂 117

第六节 前庭大腺脓肿和囊肿 117

一、前庭大腺脓肿 117

二、前庭大腺囊肿 118

第七节 阴道腺病 119

一、病因 119

二、病理 119

四、诊断 120

三、临床表现 120

五、防治 121

第八节 良性囊性肿瘤 121

一、外阴良性囊性肿瘤 121

二、阴道良性囊性肿瘤 123

第九节 良性实性肿瘤 124

一、外阴良性实性肿瘤 124

二、阴道良性实性肿瘤 125

第六章 宫颈良性疾病 127

第一节 宫颈损伤 127

一、病因 127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28

三、宫颈损伤的处理 129

四、宫颈损伤的预防 129

二、病理 130

一、病因 130

第二节 宫颈炎 130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132

四、宫颈炎的治疗 132

五、预防 133

第三节 宫颈狭窄 134

一、病因 134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34

三、治疗 135

第四节 宫颈囊性病变 135

一、病理 135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36

三、治疗 136

第五节 子宫颈良性肿瘤 136

一、子宫颈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136

二、子宫颈平滑肌瘤 137

三、子宫颈血管瘤 138

第七章 宫体良性疾病 141

第一节 子宫肌肥大症 141

一、病因 141

二、病理 141

三、临床表现 142

四、特殊检查 142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142

六、治疗 143

七、预防 143

第二节 子宫腺肌病 143

一、病因 144

二、病理 144

七、治疗 145

五、实验室检查 145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145

三、临床表现 145

四、特殊检查 145

八、预防 146

第三节 子宫肌瘤 146

一、病因 146

二、病理 147

三、临床表现 149

四、特殊检查 151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151

六、治疗 152

七、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问题 155

二、奇异型平滑肌瘤 157

四、卒中性平滑肌瘤 157

三、血管平滑肌瘤 157

一、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 157

第四节 特殊类型的平滑肌瘤 157

五、上皮样平滑肌瘤 158

第五节 其他子宫良性肿瘤 159

一、子宫血管瘤 159

二、子宫腺纤维瘤 159

三、子宫腺瘤样瘤 160

四、子宫血管外皮瘤 161

五、子宫内膜间质结节 161

六、子宫脂肪瘤 162

第八章 卵巢良性疾病 163

第一节 卵巢炎 163

一、病因 163

二、病理 163

四、诊断 164

五、治疗 164

三、临床表现 164

六、卵巢特异性炎症 165

第二节 卵巢瘤样病变 166

一、功能性卵巢囊肿 167

二、多囊卵巢 168

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 168

四、炎性卵巢囊肿 169

五、卵巢冠囊肿 169

六、包涵囊肿 169

七、妊娠卵巢黄体瘤 170

第三节 卵巢增生性疾病 170

一、卵巢间质增生症 170

二、卵巢过度刺激 171

三、卵巢重度水肿 171

五、妊娠期卵巢粒层细胞增生 172

四、卵巢纤维增生症 172

第四节 卵巢良性肿瘤 173

一、组织学分类 173

二、病理 173

三、临床表现 176

四、诊断 176

五、鉴别诊断 176

六、并发症 177

七、治疗 178

第九章 输卵管良性疾病 179

第一节 输卵管炎症 179

一、急性输卵管炎 179

二、慢性输卵管炎 183

三、出血性输卵管炎 185

四、肉芽肿性输卵管炎 186

一、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188

第二节 输卵管良性疾病 188

二、输卵管内膜异位症 189

第三节 输卵管扭转 190

第四节 输卵管良性种瘤 191

一、腺瘤样瘤 191

二、乳头状瘤 191

三、平滑肌瘤 192

四、畸胎瘤 192

五、其他良性肿瘤 192

第十章 中肾、中肾导管和子宫韧带良性疾病 193

第一节 卵巢冠囊肿 193

一、组织发生 193

二、病理 193

一、典型的阔韧带囊肿 194

第二节 阔韧带囊肿 194

五、治疗 194

四、诊断 194

三、临床表现 194

二、卵巢旁囊肿 195

三、卵巢冠泡状附件 195

四、输卵管泡状附件 195

第三节 其他类型阔韧带肿瘤 195

第四节 宫骶韧带肿瘤 197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197

二、平滑肌瘤 197

第五节 圆韧带肿瘤 197

一、平滑肌瘤 197

二、腺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197

三、圆韧带囊肿 198

四、其他 198

一、发病机制 199

第十一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99

第一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199

二、病理 202

三、临床表现及检查 205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209

五、治疗 210

六、预防 214

第二节 子宫腺肌病 215

一、病因 216

二、病理 216

三、临床表现 217

四、特殊检查 218

五、实验室检查 219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219

第三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变 220

七、治疗 220

八、预防 220

一、病理 221

二、治疗 221

三、预防 221

第十二章 性腺发育异常 223

第一节 染色体与性腺发生和形成的关系 223

一、性别分化及性别决定的基因 223

二、性腺的分化及生殖道的分化 226

第二节 性腺发育异常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229

一、染色体畸变 229

二、基因突变 230

第三节 性腺不发育及性腺发育不全 232

一、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 232

二、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 234

三、纯性腺发育不全 235

第十三章 两性畸形 239

第一节 真两性畸形 239

一、病因 239

二、临床表现 240

三、诊断 240

四、治疗 241

第二节 男性假两性畸形 242

一、睾丸女性化综合征 242

二、类固醇α-还原酶缺乏症 244

三、睾酮生物合成障碍 246

第三节 女性假两性畸形 247

一、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247

二、性反转综合征 250

一、类型 253

第十四章 Müller管发育异常及尿生殖膈、尿肛膈发育异常 253

第一节 输卵管畸形 253

二、诊断与治疗 255

第二节 子宫畸形 255

一、子宫畸形的类型 256

二、子宫畸形的临床表现 260

三、诊断 262

四、治疗 264

第三节 阴道畸形 265

一、先天性无阴道 265

二、阴道闭锁 267

三、阴道横膈 268

四、阴道纵隔 269

五、阴道斜隔 270

第四节 处女膜闭锁 271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 272

二、治疗 272

第五节 先天性生殖器瘘 272

一、先天性尿道阴道瘘 273

二、先天性膀胱阴道瘘 273

三、先天性直肠阴道痿 274

第十五章 盆底支持组织松弛 275

第一节 尿道膨出 275

一、病因 275

二、临床表现 275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275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276

三、临床表现 276

二、临床分度 276

一、病因 276

第二节 膀胱膨出 276

四、治疗 276

五、治疗 277

第三节 直肠膨出 277

一、病因 277

二、临床表现 277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277

四、治疗 278

第四节 子宫脱垂 278

一、病因 278

二、临床分类 279

三、临床表现 279

四、诊断 280

五、鉴别诊断 281

六、治疗 281

第五节 子宫位置异常 283

一、子宫后位 284

二、子宫过度前位 285

三、子宫翻出 286

四、子宫扭转 289

第六节 肠膨出 290

一、病因 290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290

三、鉴别诊断 290

四、治疗 290

第七节 盆底支持组织松弛的预防 290

一、临床表现 293

三、治疗 293

二、诊断 293

第一节 会阴陈旧性Ⅲ度裂伤 293

第十六章 生殖道陈旧性损伤及瘘管 293

第二节 宫颈陈旧性裂伤 294

一、病因 294

二、临床表现 294

三、预防 294

四、治疗 295

第三节 尿瘘 295

一、病因 295

二、分类 296

三、临床表现 298

四、诊断 299

五、预防 300

六、治疗 301

三、预防 302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302

一、病因 302

第四节 粪瘘 302

四、治疗 303

五、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303

第五节 其他类型生殖道瘘 303

一、腹壁子宫瘘 303

二、宫颈阴道瘘 304

第十七章 女性泌尿系疾患 305

第一节 检查与诊断 305

一、病史及临床症状 305

二、体格检查 306

三、正常妊娠期泌尿生理改变 309

四、雌激素和女性尿道膀胱中的雌激素受体及其变化 310

第二节 女性泌尿系感染 310

一、女性泌尿系统的防御功能及感染原因 310

二、女性尿道综合征 311

三、妊娠期泌尿系感染 312

四、淋病性尿道炎 313

五、非淋病性尿道炎 313

六、真菌性尿道炎 314

七、滴虫性尿道炎 314

第三节 女性尿道器质性病变 315

一、女性尿道口处女膜病 315

二、尿道肉阜 316

三、尿道黏膜脱垂 316

四、女性尿道憩室 317

五、女性尿道旁腺囊肿 317

六、女性尿道肿瘤 318

七、女性尿道损伤 320

八、女性尿道狭窄 320

一、压力性尿失禁 321

第四节 女性尿失禁 321

二、紧迫性尿失禁 325

三、充盈性尿失禁 325

四、真性尿失禁 326

第五节 膀胱颈硬化症 326

一、病因 326

二、临床表现 326

三、诊断 326

四、治疗 327

第六节 妇科疾病所致泌尿系并发症 327

一、泌尿系统压迫症状 327

二、泌尿系统浸润症状 328

第七节 手术所致泌尿系并发症 329

一、输尿管损伤 329

二、膀胱损伤 331

三、尿道损伤 332

第二篇 妇科内分泌疾病诊疗 335

第一章 内分泌测定 335

第一节 测定方法 335

一、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335

二、非放射免疫方法 337

第二节 测定时间及正常值 338

第三节 各种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339

一、催乳素 341

二、促卵泡素(FSH) 341

三、黄体生成素(LH) 341

四、17β雌二醇(E2) 341

五、孕酮 341

十、促甲状腺激素 342

九、甲状腺素(T3、T4) 342

八、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342

六、睾酮 342

七、脱氢表雄酮及脱氢表雄酮硫酸脂 342

第二章 子宫功能性出血及子宫异常出血 343

第一节 子宫功能性出血的发病机制 343

一、无排卵性功血的发病机制 343

二、排卵性功血的发病机制 344

第二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分类及诊断 345

一、定义 345

二、分类 345

三、诊断 346

第三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药物治疗方法及进展 348

一、无排卵性功血的药物治疗 348

第四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手术治疗 353

一、子宫内膜切除术 353

第五节 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54

二、子宫切除术 354

一、妊娠期异常子宫出血 355

二、妇科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355

三、非妇科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356

四、绝经后子宫出血 356

第三章 闭经 361

第一节 原因及分类 361

第二节 诊断 365

第三节 处理 371

第四章 与闭经有关的综合征 377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377

一、PCOS的病理生理 377

二、PCOS的病因 379

五、PCOS的临床症状 380

四、PCOS的病理 380

三、PCOS发生率 380

六、PCOS的B超表现 381

七、PCOS的腹腔镜下的表现 381

八、PCOS的激素特点 381

九、PCOS的诊断 382

十、鉴别诊断 383

十一、PCOS的治疗 383

第二节 闭经溢乳综合征和高泌乳素血症 384

一、催乳素的理化 385

二、PRL的异质性 385

三、PRL的生理作用 386

四、PRL分泌的调节 386

五、影响PRL分泌的生理因素 386

六、影响PRL分泌的药物 387

七、影响PRL分泌的病理因素 388

八、高PRL血症的症状和体征 391

九、诊断 393

十、治疗 395

十一、高泌乳素血症的预后 398

第五章 卵巢功能早衰 401

一、发病率 401

二、病因 401

三、分类 402

第一节 POF与遗传因素 402

一、Turner’s综合征 403

二、X染色体结构异常 403

第二节 POF与自身免疫 404

七、17羟化酶缺乏46,XY 404

六、先天性无性腺 404

四、单纯性腺发育不良 404

三、嵌合体 404

五、46,XX,17羟化酶缺乏 404

一、抗卵巢抗体和抗类固醇生成细胞抗体 405

二、抗透明带抗体 405

三、POF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406

四、POF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组织学上的特殊表现 406

五、自身免疫性卵巢炎 407

第三节 耐促性腺激素性卵巢综合征 407

第四节 POF的诊断与治疗 408

一、诊断 408

二、治疗 409

第一节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及幼、少女期解剖生理特点 411

一、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 411

第六章 儿童及青少年妇科疾病 411

二、幼、少女期解剖生理特点 412

第二节 小儿妇科检查方法 415

第三节 性成熟异常 419

一、性早熟 419

二、性迟发 422

第四节 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 427

一、处女膜闭锁 427

二、阴道发育异常 428

三、子宫发育异常 430

四、两性畸形 431

第五节 幼、少女妇科疾病 433

一、生殖器创伤 433

二、外阴阴道炎 434

三、月经问题 440

四、幼少女生殖器恶性肿瘤 442

第一节 更年期及老年期妇女解剖及生理学特点 447

第七章 更年期及老年期妇女疾病 447

一、内分泌变化 448

二、泌尿生殖器官的变化 450

三、新陈代谢障碍 451

四、血管动力功能失调 452

第二节 更、老年期妇女疾患 452

一、更年期综合征 452

二、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457

三、老年性泌尿生殖器官炎症 458

四、子宫脱垂 463

五、老年妇科肿瘤 466

第三节 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 470

一、药物分类 471

二、给药途径 476

三、用药剂量 478

四、给药方法 479

五、疗程 480

六、适应证 480

七、禁忌证 481

八、ERT与肿瘤的关系 481

九、随诊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482

第八章 月经并发症 485

第一节 痛经 485

一、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表现 485

二、原发性痛经的病因 485

第二节 经前期综合征 488

一、发生率 488

二、症状 488

三、病因 488

五、治疗 490

四、诊断 490

第三节 乳房胀痛 491

一、乳房容积的周期性变化 491

二、乳房的刺激反应 492

三、乳腺增殖病 492

四、乳房囊性增生病 492

五、乳房胀痛的治疗 492

第九章 多毛症 495

第一节 女性男性化现象 495

一、毛发的生长及其与内分泌的关系 495

二、女性男性化现象 495

第二节 雄激素对女性的作用 496

一、正常妇女雄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496

二、雄激素对女性的作用 496

二、非肿瘤性雄激素增多 497

一、肿瘤性雄激素过多 497

第三节 女性体内雄激素水平增高及多毛的原因 497

第四节 诊断 499

一、病史与体格检查 499

二、内分泌诊断 500

三、其他辅助检查 503

第五节 治疗 504

一、病因治疗 504

二、多毛症的药物治疗 504

三、整容 507

第十章 其他内分泌系统紊乱对性轴的影响 509

第一节 垂体功能失调 509

一、催乳素瘤 510

二、垂体前叶功能不全 511

三、空蝶鞍综合征 511

一、肾上腺性征综合征 512

第二节 肾上腺内分泌疾病 512

二、腺皮质功能减退 515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失调 516

一、正常的月经周期与甲状腺激素 516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516

三、甲状腺功能低下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517

第四节 胰岛功能失调 518

第十一章 乳房非肿瘤性疾病 521

第一节 乳房畸形 521

一、多乳症 521

二、巨乳症 522

第二节 乳房炎性疾病 523

一、哺乳期乳腺炎 523

二、非哺乳期乳腺炎 524

第三节 乳腺囊性增生病 524

第一节 女性不孕的原因 529

第三篇 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 529

第一章 女性不孕的原因和分类 529

第二节 女性不孕的分类 531

第二章 不孕症的检查与诊断 533

第一节 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检验 533

第二节 性交后试验 534

第三节 基础体温 535

第四节 宫颈粘液检查 537

第五节 阴道细胞学检查 539

第六节 诊断性刮宫术与子宫内膜活检 540

第七节 B超检查 541

第八节 内分泌检查 555

第九节 输卵管通畅性检查 557

第十节 腹腔镜检查 561

第十一节 宫腔镜检查 562

第十二节 免疫学检查 566

一、抗精子免疫不育的检查 566

二、抗透明带免疫性不孕症的检测 569

第十三节 细胞遗传学检查 569

一、染色体检查 570

二、其他检查 572

第三章 外阴、阴道异常引起的不孕 575

第一节 两性畸形 575

第二节 处女膜闭锁 577

第三节 阴道横隔 577

第四节 阴道纵隔与双阴道 578

第五节 先天性无阴道 578

第六节 阴道狭窄与粘连 579

第七节 外阴阴道炎 580

一、滴虫性外阴阴道炎 581

二、霉菌性阴道炎 582

三、尖锐湿疣 583

四、非特异性阴道炎 584

第八节 外阴阴道肿瘤 584

一、前庭大腺囊肿 584

二、外阴纤维瘤或纤维肌瘤 585

三、阴道囊肿 585

第四章 子宫异常引起的不孕 587

第一节 子宫畸形 587

第二节 子宫发育不良 590

第三节 子宫内膜炎 591

第四节 子宫肌瘤 592

第五节 子宫腔粘连综合征 593

第六节 子宫位置异常 594

第七节 子宫内膜功能不全 595

第五章 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不孕 597

第一节 排卵障碍与促排卵治疗 597

第二节 闭经 602

第三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603

第四节 高催乳素血症 605

第五节 卵巢早衰 608

第六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609

第七节 黄体化非破裂卵泡 610

第八节 黄体机能不全 611

第九节 高睾酮血症 613

第六章 卵巢异常引起的不孕 617

第一节 生殖腺发育不全 617

一、单纯生殖腺发育不全,不伴矮身材 617

二、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 618

第二节 真两性畸形 619

第三节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 620

第四节 47,XXX综合征 621

第五节 卵巢炎 622

第六节 卵巢肿瘤 623

第七章 宫颈异常引起的不孕 625

第八章 输卵管异常引起的不孕 631

第一节 输卵管炎 631

一、急性输卵管炎 631

二、慢性输卵管炎 633

第二节 输卵管发育异常 635

第九章 性交因素引起的不孕 639

第一节 性交不当 639

第二节 女性性功能障碍 640

第一节 免疫异常 649

第十章 重复性流产引起的不孕 649

第二节 子宫病变 652

第三节 感染 655

第四节 黄体功能不全 656

第五节 染色体异常 658

第十一章 性传播疾病引起的不孕 661

第一节 淋病 661

第二节 梅毒 662

第三节 衣原体感染 664

第四节 支原体感染 665

第五节 弓形虫感染 666

第十二章 全身性疾病与不孕 669

第一节 肥胖症 669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障碍 674

第三节 糖尿病 674

第十三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 677

第十四章 免疫性不孕 685

第一节 抗精子免疫与不孕 685

第二节 抗透明带免疫性不孕 688

第十五章 生殖器结核引起的不孕 691

第十六章 人类生殖辅助技术 697

第一节 人工授精 697

第二节 配子及合子移植 704

第三节 体外授精和胚胎移植 710

第四节 辅助生殖技术的并发症 719

一、诱导排卵引起的并发症 719

二、超声引导取卵引起的并发症 722

三、应用腹腔镜引起的并发症 722

四、使用培养液所引起的并发症 723

五、ART建立的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 723

第一章 外阴上皮内瘤变及外阴恶性肿瘤 727

第四篇 妇科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 727

一、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 728

第一节 外阴上皮内瘤变 728

二、外阴非鳞状上皮内瘤变 730

第二节 外阴鳞状细胞癌 732

一、病因 732

二、病理 732

三、临床表现 733

四、诊断 733

五、鉴别诊断 734

六、转移途径 734

七、临床分期 734

八、治疗 736

九、预后 738

三、诊断 739

四、治疗 739

第三节 外阴疣状癌 739

二、临床表现 739

一、病理 739

第四节 外阴黑素瘤 740

一、组织病理及分型 740

二、临床表现 740

三、诊断 740

四、分期 741

五、治疗 741

六、预后 742

第五节 外阴肉瘤 742

三、诊断 743

四、治疗 743

二、临床表现 743

一、病理 743

五、预后 745

第六节 前庭大腺癌 745

一、病理 745

二、临床表现 746

三、诊断 746

四、治疗 746

五、预后 746

第二章 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及阴道恶性肿瘤 747

第一节 阴道上皮内肿瘤 747

一、病因 747

二、病理 747

三、临床表现 747

六、治疗 748

五、鉴别诊断 748

四、诊断 748

七、预后 749

第二节 阴道癌 749

一、阴道鳞状上皮癌 749

二、阴道腺癌 755

第三节 阴道肉瘤 758

一、阴道平滑肌肉瘤 758

二、阴道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葡萄状肉瘤) 760

三、阴道内胚窦瘤 762

四、其他阴道肉瘤 763

第四节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 765

一、病因 765

二、病理检查 765

三、临床表现 766

六、分期与分级 76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767

四、转移途径 767

七、治疗 768

八、复发 769

九、预后 769

第三章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恶性肿瘤 771

第一节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771

一、病因 771

二、病理 771

三、临床表现 773

四、诊断 773

五、治疗 776

第二节 宫颈浸润癌 777

一、病因 777

二、病理 778

三、诊断 780

四、鉴别诊断 783

五、治疗 783

六、预后 794

第三节 宫颈肉瘤 796

一、病因 796

二、病理 796

三、诊断 797

四、鉴别诊断 797

五、治疗 797

六、预后 798

第四章 子宫体恶性肿瘤及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 799

第一节 子宫内膜增生症 799

一、子宫内膜增生症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799

二、子宫内膜增生症分类 800

三、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原因 801

四、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治疗 803

一、流行病学 806

第二节 子宫内膜癌 806

二、发病机制 807

三、病理 807

四、转移途径 808

五、临床分期 808

六、临床表现 810

七、妇科检查 810

八、诊断 811

九、鉴别诊断 812

十、治疗 813

十一、预后 816

一、概述 817

二、病理分类 817

第三节 子宫肉瘤 817

三、各类子宫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818

四、临床表现 819

五、临床分期 820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820

七、治疗 821

八、预后 822

第五章 卵巢恶性肿瘤及交界性瘤 825

第一节 卵巢上皮性肿瘤 825

一、流行病学特点及病因学 825

二、上皮性卵巢癌的扩散及临床分期 828

三、病理 830

四、诊断 832

五、治疗 834

六、预后 839

第二节 卵巢交界性瘤 840

七、随访 840

一、发生率及流行病学特点 841

二、病理特点 841

三、临床表现 842

四、诊断和治疗 842

五、治疗后随访及预后 844

第三节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845

一、卵巢无性细胞瘤 845

二、未成熟畸胎瘤 849

三、内胚窦瘤 852

四、胚胎性癌 855

五、卵巢绒癌 857

六、卵巢多胚瘤 858

七、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化学治疗 859

八、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二次探查术 861

第四节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861

一、分类 861

二、常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862

三、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免疫组化标志 869

第五节 卵巢转移性肿瘤 869

一、转移途径 869

二、各种卵巢转移性肿瘤 870

三、临床表现 872

四、诊断 872

五、治疗 874

六、预后 874

二、发病因素 875

一、发病年龄 875

三、病理 875

第一节 输卵管癌 875

第六章 输卵管恶性肿瘤 875

四、临床表现 876

五、临床分期 876

六、转移途径 877

七、诊断 878

八、治疗 878

九、影响预后的因素 879

第二节 其他类型输卵管恶性肿瘤 880

一、原发性输卵管绒癌 880

二、原发性输卵管肉瘤 880

三、输卵管恶性米勒管混合瘤 881

四、转移性输卵管癌 881

第七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883

一、发病率 884

第一节 葡萄胎 884

二、病因 885

三、病理 886

四、临床表现 887

五、诊断 888

六、鉴别诊断 889

七、处理 889

八、随诊 890

九、预后 891

第二节 侵蚀性葡萄胎 892

一、起源与发病率 892

二、病因 892

三、病理 892

四、临床表现 892

五、诊断 893

七、鉴别诊断 894

六、处理 894

八、预后 895

九、对以后妊娠的影响 895

十、随访 895

第三节 绒毛膜癌 895

一、起源与发病率 896

二、病理 896

三、临床表现 896

四、诊断 897

五、鉴别诊断 898

六、临床分期 898

七、预后 900

八、治疗 901

一、病因 904

第四节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904

十、随访 904

九、治愈标准 904

二、病理 905

三、临床表现 905

四、诊断 906

五、鉴别诊断 906

六、治疗 906

七、预后 907

第八章 肿瘤标志物 909

一、抗原标志物 909

二、酶标志物 912

三、激素标志物 914

第九章 妇科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 917

第一节 细胞动力学 917

一、细胞群体与细胞周期 917

二、细胞动力学测定技术 918

四、细胞动力学理论对肿瘤放、化疗的指导作用 919

三、抗肿瘤药物分类及与疗效的关系 919

第二节 抗肿瘤药物 921

一、烷化剂 921

二、抗代谢药 923

三、抗肿瘤抗生素 923

四、植物类药 924

五、抗肿瘤激素类 926

六、其他抗肿瘤药 927

第三节 化疗方案 927

一、宫颈癌 928

二、卵巢癌 930

三、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936

四、子宫内膜癌 939

六、原发性输卵管癌 940

五、外阴和阴道恶性肿瘤 940

第四节 化疗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942

一、化疗适应证 942

二、化疗禁忌证 943

三、化疗并发症及防治 944

第五节 化疗耐药问题 949

一、化疗耐药机制 949

二、化疗耐药的细胞生物学标志 951

三、MDR的临床逆转 952

第六节 化疗药物敏感试验 955

一、在体的化疗药物敏感试验 955

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 955

第十章 妇科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 961

第一节 放射治疗的基本知识 961

一、放疗物理学基础 961

二、放疗生物学基础 964

一、后装技术设备 967

第二节 后装技术 967

二、腔内照射后装技术 968

三、组织间插置后装技术 974

第三节 妇科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 974

一、宫颈癌 974

二、宫体恶性肿瘤 976

三、卵巢恶性肿瘤 977

四、阴道癌 978

五、外阴癌 978

六、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979

七、输卵管癌 979

八、女性尿道癌 979

九、晚期及转移性癌姑息治疗 979

一、液体治疗中的正、负平衡 981

第十一章 妇科恶性肿瘤的支持治疗 981

第一节 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 981

二、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 982

三、液体治疗程序 983

第二节 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985

一、营养需要 985

二、营养状况评估 986

三、营养支持途径 987

第三节 放、化疗期间的支持治疗 989

一、成分输血 989

二、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991

三、抗呕吐药的应用 993

第四节 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治疗 996

一、癌性疼痛的分类 996

三、癌性疼痛治疗原则 997

二、癌性疼痛特性的确定 997

四、癌性疼痛治疗方法 998

第十二章 分子生物学在妇科肿瘤的应用 1001

第一节 基因与妇科肿瘤生长、发展的关系 1001

一、癌基因的定义和分类 1001

二、肿瘤抑制基因 1002

三、妇科肿瘤相关的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 1003

第二节 基因诊断 1005

一、卵巢恶性肿瘤 1005

二、子宫颈癌 1006

三、子宫内膜癌 1007

第三节 基因治疗 1007

一、基因转染 1008

二、妇科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策略和方向 1008

一、细胞因子 1013

第一节 生物反应调节剂 1013

第十三章 生物治疗在妇科肿瘤的应用 1013

二、免疫效应细胞 1015

三、肿瘤抗体 1015

四、肿瘤疫苗 1015

五、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1015

六、其他 1016

第二节 免疫治疗 1016

一、非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1016

二、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1017

三、被动免疫治疗 1020

四、展望 1022

第三节 肿瘤的基因治疗 1022

一、基因治疗的基因转移方法 1022

三、基因治疗的方案 1024

二、肿瘤基因治疗的策略 1024

第一节 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1027

第十四章 妇科肿瘤与内分泌 1027

一、子宫肌瘤 1028

二、乳癌 1029

三、子宫内膜癌 1030

四、卵巢癌 1031

第二节 分泌激素的肿瘤 1031

一、有激素活性的肿瘤 1031

二、有激素活性的卵巢肿瘤 1032

第三节 妇科肿瘤的激素治疗 1034

一、子宫肌瘤 1034

二、乳癌 1034

三、子宫内膜癌 1035

四、卵巢癌 1037

第一节 仪器及器械的发展 1041

第五篇 妇科内镜 1041

第一章 腹腔镜 1041

一、摄像成像系统 1042

二、气腹系统 1044

三、冲洗吸引系统 1044

四、动力系统 1044

五、手术器械 1047

第二节 腹腔镜技术 1048

一、麻醉 1048

二、操作步骤 1048

第三节 诊断性腹腔镜 1050

第四节 手术性腹腔镜 1051

一、病例选择 1051

二、操作技术 1052

一、多囊卵巢综合征 1054

第五节 腹腔镜在不孕症诊治的应用 1054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 1055

三、盆腔炎 1057

第六节 腹腔镜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1059

一、宫外孕 1059

二、急性盆腔炎 1062

三、附件扭转 1063

四、子宫内膜异位症 1063

第七节 腹腔镜在妇科肿瘤的应用 1065

一、卵巢囊肿 1066

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1069

三、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1070

第二章 宫腔镜 1073

第一节 节设备及器械的发展 1073

一、宫腔检查镜的设备 1074

第二节 诊断性宫腔镜 1074

二、膨宫介质 1075

三、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 1076

四、宫腔镜检查的禁忌证 1076

五、宫腔镜检查方法 1076

六、宫腔镜检查失败 1079

七、诊断性宫腔镜临床应用的评价 1080

八、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 1080

第三节 治疗性宫腔镜 1081

一、器械 1081

二、适于宫腔镜治疗的疾病 1082

三、宫腔镜下疏通输卵管 1085

四、宫腔镜下绝育 1085

一、手术宫腔镜的设备及其使用 1086

第四节 手术性宫腔镜 1086

五、宫腔镜下注药治疗输卵管妊娠 1086

二、宫腔镜手术的灌流液及灌流方法 1088

三、宫腔镜手术的术前准备 1090

四、麻醉 1091

五、手术室 1092

六、病人体位 1092

第五节 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 1092

一、手术适应证、禁忌证 1092

二、围手术期准备 1093

三、手术操作步骤 1094

四、术中监护 1095

五、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 1096

七、术后经过 1097

八、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097

六、术后监护及处理 1097

九、TCRE术与腹式或阴式子宫切除的比较 1098

第六节 子宫内膜去除术 1099

一、激光子宫内膜去除术 1099

二、电凝子宫内膜去除术 1099

三、其他子宫内膜去除术方法 1100

第七节 经宫颈切除术 1100

一、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 1100

二、经宫颈子宫中隔切除术 1102

三、经宫颈子宫粘连切除术 1104

四、经宫颈子宫异物取出术 1106

第三章 输卵管镜 1107

第一节 仪器 1107

一、输卵管硬镜 1107

二、输卵管软镜 1107

一、输卵管硬镜技术 1108

第二节 输卵管镜技术 1108

二、输卵管软镜技术 1109

第三节 临床应用评价 1111

第四章 阴道镜 1113

第一节 仪器及应用历史 1113

第二节 阴道镜技术 1114

一、阴道镜检查步骤及注意事项 1114

二、阴道镜分类及其表现 1115

第三节 临床应用评价 1120

一、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1120

二、宫颈其他疾患的诊断及动态观察 1121

三、阴道疾患的诊断及动态观察 1123

四、外阴疾患的诊断及动态观察 1124

第一节 配子的生成 1129

一、减数分裂 1129

第一章 配子的生成、受精、早期胚胎的发育和着床 1129

第六篇 正常妊娠与分娩 1129

二、卵母细胞的生成 1130

三、精子的生成 1134

第二节 精卵的运输 1135

一、精子的运送 1135

二、精子的获能 1136

三、卵的运送 1136

第三节 受精 1137

一、受精的部位 1138

二、受精的过程 1138

第四节 早期胚胎的发育 1140

第五节 着床 1140

三、着床过程 1141

一、着床的条件 1141

二、与着床有关的因子 1141

第二章 母体-胎儿-胎盘单位的生理变化 1143

第一节 胎儿 1143

一、胚胎的生长发育 1143

二、胎儿各器官的生长发育 1145

三、胎儿生理 1149

第二节 胎盘 1152

一、代谢功能 1152

二、免疫功能 1157

三、内分泌及旁分泌功能 1164

第三节 脐带 1180

第四节 羊水 1181

二、羊水的循环 1182

一、羊水的来源 1182

三、羊水的量、性状与成分 1183

四、羊水生理功能 1185

第三章 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及参数 1187

第一节 生殖器官变化 1187

一、子宫变化 1187

二、卵巢变化 1188

三、输卵管变化 1188

四、阴道变化 1189

五,外阴变化 1189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变化 1189

一、心脏变化 1189

二、心搏量变化 1189

四、血压变化 1190

第三节 呼吸系统变化 1190

三、血容量变化 1190

第四节 肝脏及泌尿系统变化 1191

第五节 血液系统变化 1191

一、红细胞变化 1191

二、白细胞变化 1191

三、凝血因子变化 1192

四、血浆蛋白变化 1192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变化 1192

一、垂体变化 1192

二、甲状腺变化 1192

第七节 代谢变化 1193

一、基础代谢率 1193

二、体重 1193

四、肾上腺变化 1193

三、甲状旁腺变化 1193

三、体液 1194

四、蛋白质、脂肪 1194

第四章 正常妊娠诊断 1195

第一节 早期妊娠诊断 1195

一、病史与症状 1195

二、检查与停经 1195

三、辅助诊断 1196

四、鉴别诊断 1198

第二节 孕龄计算 1198

一、预产期推算 1198

二、实际孕龄估计 1198

第三节 中、晚期妊娠诊断 1202

一、病史与症状 1202

二、检查与体征 1202

三、辅助检查 1202

四、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1204

一、正确推算妊娠周数 1205

二、测量子宫高度及腹围,估计胎儿大小 1205

第四节 判断胎儿成熟度的指标 1205

三、B型超声检查 1206

四、羊水检测 1206

第五章 孕期保健与监护 1207

第一节 孕期监护 1207

一、围生期 1207

二、孕期监护 1207

三、高危妊娠监护 1208

第二节 产前检查的时间和内容 1208

一、产前检查的时间 1208

二、产前检查的内容 1209

二、体重增加模式 1213

三、体重增加的构成 1213

一、妊娠期体重增加总数 1213

第三节 孕期体重增加 1213

四、产后体重变化 1214

第四节 孕期营养需要 1214

一、蛋白质 1214

二、碳水化合物 1215

三、脂肪 1215

四、维生素与矿物质 1215

第五节 孕期的环境和生活 1216

一、孕前的优良环境 1217

二、孕期的优良环境 1217

三、孕期性生活协调 1217

第六节 咨询与保健 1218

三、胎方位 1221

二、胎先露 1221

第一节 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 1221

一、胎产式 1221

第六章 正常分娩过程、监护和处理 1221

第二节 分娩的要素 1223

一、产力 1224

二、产道 1225

三、胎儿 1230

第三节 分娩发动机制 1231

一、子宫下段成熟作用 1231

二、内分泌作用 1232

三、神经介质作用 1233

四、机械性作用 1233

三、俯屈 1234

二、下降 1234

一、衔接 1234

第四节 正常分娩机制 1234

四、内旋转 1235

五、仰伸 1235

六、复位及外旋转 1235

七、胎儿娩出 1236

第五节 正常分娩 1237

一、先兆临产 1237

二、临产 1237

三、产程分期 1237

四、各产程临床经过 1238

第六节 产时监护 1240

一、病史询问 1240

二、体格检查 1240

第七节 产前准备 1241

一、初步判断能否经阴道分娩 1241

三、特殊检查 1241

二、进行母乳喂养宣教 1242

三、帮助孕妇建立分娩信心 1242

第八节 分娩各期的处理 1242

一、第一产程 1242

二、第二产程 1245

三、第三产程 1247

第七章 正常新生儿 1249

第一节 新生儿分类 1249

一、根据胎龄分类 1249

二、根据体重分类 1249

三、根据体重与胎龄关系分类 1250

第二节 胎龄评估 1251

一、产房内快速胎龄评估法 1251

四、根据生后周龄分类 1251

二、新Ballard评分(new Ballard score,NBS) 1252

第三节 足月新生儿特点及特殊状态 1254

一、正常足月儿的外观特点 1255

二、正常足月儿生理特点 1255

三、常见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1257

第四节 正常新生儿护理 1258

一、保暖 1259

二、喂养 1259

三、皮肤、黏膜护理 1259

四、预防接种 1259

五、新生儿筛查 1259

第八章 正常产褥期 1261

第一节 产褥期的生理变化 1261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1261

三、血液及循环系统的变化 1262

二、乳房的变化 1262

四、消化系统的变化 1263

五、泌尿系统的变化 1263

六、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1263

七、腹膜和腹壁的变化 1263

第二节 产褥期的监护和处理 1264

一、产褥期临床表现 1264

二、产褥期处理 1265

三、产褥期保健 1266

第三节 乳汁的合成和分泌 1266

一、生乳过程 1266

二、泌乳过程 1267

第四节 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1267

二、母乳的成分及特殊功能 1268

一、母乳喂养的定义 1268

三、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1270

第五节 母乳喂养的方法和技巧 1271

第六节 哺乳期乳腺疾病的防治 1272

一、病因 1272

二、临床表现 1272

三、治疗 1272

四、预防 1273

第七篇 病理妊娠及分娩 1277

第一章 高危妊娠 1277

第一节 高危妊娠的定义及范围 1277

一、定义 1277

二、范围 1277

第二节 高危妊娠因素 1278

一、母体营养与胎儿发育 1278

三、烟草与尼古丁 1280

二、酗酒 1280

四、吸毒与妊娠 1281

五、环境因素与妊娠不良结局 1282

六、妊娠期用药 1283

七、哺乳期用药 1286

第三节 高危妊娠诊断 1286

一、胎儿及新生儿潜在危险评定 1286

二、产前监护胎儿安危 1292

三、产时监护胎儿安危 1307

第四节 胎儿宫内治疗 1312

一、内科治疗 1312

二、羊膜腔注药(经腹、经阴道) 1313

三、对胎儿的直接输注或抽吸的操作 1313

二、注意全身情况,加强一般治疗 1314

一、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1314

第五节 高危妊娠的处理 1314

四、胎儿手术 1314

二、加强孕期及产时监护,掌握胎儿安危情况 1315

四、对终止妊娠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从整体考虑 1315

五、产时处理 1315

六、加强产科与儿科合作 1315

第二章 早期妊娠危险 1317

第一节 自然流产 1317

一、流行病学 1317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317

三、临床表现 1321

四、病因筛查及诊断 1322

五、治疗 1324

第二节 过期流产 1326

一、临床表现 1326

三、治疗 1327

二、辅助检查 132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328

第三节 习惯性流产 1328

二、病因筛查 1331

三、诊断 1332

四、治疗 1333

第四节 感染性流产 1339

一、病因 1339

二、临床表现 1339

三、辅助检查 1339

四、诊断 1340

五、治疗 1340

第五节 异位妊娠 1341

一、输卵管妊娠 1341

二、腹腔妊娠 1350

四、宫颈妊娠 1352

三、卵巢妊娠 1352

五、残角子宫妊娠 1353

第六节 胎儿毒性物质的暴露 1353

一、胎儿毒性物质 1354

二、妊娠不同时期胎儿毒性物质的影响 1359

第三章 晚期妊娠出血 1361

第一节 前置胎盘 1361

一、定义 1361

二、发生率 1361

三、病因 1361

四、分类 1362

五、临床表现 1363

六、诊断 1364

九、预后 1365

十、处理 1365

七、对母儿影响 1365

八、预防 1365

第二节 胎盘早期剥离 1367

一、定义 1367

二、发生率和复发率 1368

三、死亡率及新生儿生活质量 1368

四、病因 1368

五、病理生理变化及类型 1369

六、临床表现 1369

七、诊断 1370

八、鉴别诊断 1371

九、并发症 1371

十、胎儿并发症 1372

十一、预防 1372

十二、治疗 1372

二、分类 1375

一、命名 1375

第四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375

第一节 概述 1375

三、流行病学 1376

第二节 病因 1377

一、子宫胎盘缺血学说 1377

二、神经内分泌学说 1377

三、钙代谢异常 1377

四、免疫因素 1378

五、心钠素 1378

六、洋地黄类因子与Na+,K+-ATP酶 1379

七、妊高征与内皮素 1379

八、高胰岛素血症 1379

第三节 病理生理变化 1380

十一、性格因素 1380

十、气候因素 1380

九、一氧化氮与妊高征 1380

一、血管的变化 1381

二、大脑的变化 1382

三、肾脏的改变 1382

四、眼底的变化 1383

五、心脏改变 1383

六、肝脏变化 1383

第四节 临床表现 1383

一、轻度妊高征 1384

二、中度妊高征 1384

三、重度妊高征 1384

第五节 诊断及鉴别诊所 1386

一、诊断 1386

二、鉴别诊断 1390

二、心力衰竭 1391

第六节 并发症 1391

一、脑血管病 1391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ARF) 1392

四、HELLP综合征 1392

五、妊娠期肾病综合征 1393

六、肺水肿 1393

七、腹水 1393

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或胎死宫内 1393

九、产后血液循环衰竭 1394

第七节 治疗 1394

一、硫酸镁 1394

二、扩张血容量 1397

三、降压药物的选择 1398

六、适时终止妊娠 1400

四、常用镇静药 1400

五、常用利尿剂 1400

七、终止妊娠的方法 1401

一、HELLP综合征的发生率 1401

二、发病机制 1402

三、诊断 1402

四、对母儿的影响 1402

五、处理 1402

第八节 预防和预测 1404

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 1404

二、妊娠高血压征的前期预测与监测 1404

第五章 妊娠合并心脏病 1407

第一节 总论 1407

一、发病率现状 1407

二、预后 1407

四、诊断 1408

三、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1408

五、处理 1410

第二节 先天性心脏病 1412

一、病因及发病 1412

二、先心病类型与妊娠的关系 1412

三、心脏畸形矫正手术与妊娠 1415

四、先心病妇女的孕期管理 1415

第三节 风湿性心脏病 1415

一、二尖瓣狭窄 1415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416

三、主动脉瓣狭窄 1416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416

第四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1417

二、扩张型心肌病 1418

一、心肌炎 1418

第五节 心肌炎和心肌病 1418

三、肥厚型心肌病 1419

四、围生期心肌病 1419

第六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420

第七节 心律失常 1421

一、类型 1421

二、治疗 1421

第八节 其他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1422

一、二尖瓣脱垂 1422

二、主动脉分离 1422

三、胸廓畸形 1423

第九节 妊娠期心脏病的处理 1424

一、治疗性流产 1424

二、妊娠期处理 1424

三、分娩期处理 1425

四、产褥期处理 1426

第十节 妊娠期心脏手术 1426

一、传统的心脏手术 1426

二、心脏病介入治疗 1426

三、心脏电复律 1427

四、人工心脏起搏 1427

第十一节 妊娠期心血管药物的应用 1427

一、洋地黄 1427

二、血管扩张剂 1428

三、钙通道阻滞剂 1429

四、利尿剂 1429

五、β-受体阻滞剂 1429

六、抗心律失常药物 1429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 1431

第六章 妊娠合并肝病 1431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1431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 1432

三、丙型病毒性肝炎 1437

四、丁型病毒性肝炎 1438

五、戊型病毒性肝炎 1439

第二节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144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440

二、临床表现 1441

三、诊断 1441

四、鉴别诊断 1442

五、对母儿的影响 1442

六、治疗 1443

第三节 妊娠急性脂肪肝 144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444

三、实验室检查 1445

二、临床表现 1445

四、病理 1446

五、诊断 1446

六、治疗 1446

第四节 妊娠合并肝硬化 1447

一、临床表现 1447

二、妊娠对肝硬化的影响 1447

三、肝硬化对妊娠的影响 1448

四、治疗 1448

第五节 妊娠合并肝破裂 144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448

二、诊断 1449

三、治疗 1449

二、肝移植后妊娠对母儿的影响 1450

一、肝移植后妊娠的时机 1450

第六节 肝移植后妊娠 1450

二、肝移植后妊娠的孕产期监测 1451

四、分娩方式 1451

第七章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 1453

第一节 妊娠期泌尿系统变化 1453

第二节 肾小球疾病 1453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1454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1454

第三节 泌尿系统感染 1457

一、妊娠期无症状菌尿 1457

二、膀胱炎及尿道炎 1457

三、急性肾盂肾炎 1458

第四节 肾功能衰竭 1459

一、急性肾功能衰竭 1459

四、慢性肾盂肾炎 1459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1461

三、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1461

四、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1463

第五节 肾移植后妊娠 1464

一、肾移植后的避孕问题 1464

二、肾移植后妊娠应具备的条件 1464

三、围生期监护 1464

第六节 尿路结石 1466

第七节 其他疾病 1467

一、肾结核 1467

二、多囊肾 1467

三、反流性肾病 1468

四、骨盆异位肾 1468

五、泌尿道畸形 1468

一、肺炎 1469

第八章 妊娠合并其他内科疾病 1469

第一节 妊娠合并呼吸系统疾病 1469

二、肺结核 1471

三、支气管哮喘 1473

第二节 妊娠合并糖尿病 1475

一、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 1475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 1476

三、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处理 1476

第三节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 1477

一、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 1477

二、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 1479

三、产后无痛性甲状腺炎综合征 1480

第四节 妊娠合并血液病 1480

一、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1480

二、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482

三、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 1483

四、妊娠合并溶血性贫血 1483

五、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483

第五节 妊娠合并免疫性疾病 1484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因 1484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表现 1484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1484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 1484

五、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 1485

第六节 妊娠合并神经、精神病 1485

一、妊娠合并癫癎 1485

二、妊娠合并脑血管疾病 1486

一、骨盆疼痛综合征 1487

第七节 妊娠合并肌肉、骨及关节综合征 1487

三、妊娠合并颅内占位性病变 1487

四、妊娠期精神病 1487

二、坐骨神经痛 1488

三、腕管综合征 1488

四、斜角肌综合征 1488

五、其他疼痛 1489

第八节 妊娠合并皮肤病 1489

一、妊娠瘙痒症 1489

二、妊娠痒疹 1489

三、妊娠疱疹 1490

四、疱疹样脓疱病 1490

一、妊娠后的生理改变影响急性腹痛的诊断 1491

二、妊娠期急性腹痛病人的病史询问及腹部体检要点 1491

第一节 妊娠期急性腹痛 1491

第九章 妊娠合并腹部外科疾病 1491

三、妊娠期急腹痛病人的辅助诊断 1493

第二节 妊娠期腹腔内出血 1493

一、肝破裂 1493

二、异位妊娠破裂 1495

三、子宫破裂 1495

一、妊娠期阑尾炎的诊断 1496

第三节 妊娠合并阑尾炎 1496

二、治疗 1497

第四节 妊娠合并肠梗阻 1498

第五节 妊娠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1500

第六节 妊娠合并胆石症 1501

一、胆囊炎及胆囊结石 1501

二、胆管结石 1503

第七节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1503

第一节 TORCH综合征 1507

一、巨细胞病毒感染 1507

第十章 妊娠期感染性疾病 1507

二、弓形体病 1510

三、风疹病毒感染 1512

四、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1514

第二节 性传播疾病 1516

一、淋病 1517

二、梅毒 1519

三、艾滋病 1521

四、尖锐湿疣 1525

第十一章 高龄妊娠与青少年妊娠 1529

第一节 高龄妊娠 1529

一、发生率 1529

二、高龄妊娠的主观及客观因素 1529

三、临床表现 1530

四、高龄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