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杨廷彬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2583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免疫学发展简史 1
二、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 2
第一章 抗原 4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 4
第二节 抗原的性质 4
一、异物性 4
二、理化特性 5
三、特异性 5
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 7
一、根据抗原性能分类 8
二、根据来源分类 8
三、根据免疫应答分类 8
四、根据亲缘关系分类 9
第四节 检测抗原的意义 9
一、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 10
二、血型抗原 10
三、肿瘤抗原 10
四、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 10
五、变应原 10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 11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化学 11
一、免疫球蛋白的理化性质 11
二、免疫球蛋白G及其亚类结构 11
三、免疫球蛋白水解片段 14
四、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征 14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血清型 18
一、同种型 18
二、同种异型 19
三、独特型 19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活性 19
一、特异结合相应抗原 20
二、结合补体 20
三、亲细胞性 20
四、结合A蛋白和G蛋白 20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生物合成与异常 21
一、免疫球蛋白基因和抗体合成 21
一、检测免疫球蛋白的意义 23
第三章 补体系统 25
第一节 概述 25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 25
二、补体系统理化性质 25
三、补体的合成 26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与调节 26
一、经典途径 26
二、替代途径 28
二、补体激活的调节 29
第三节 补体受体 30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30
一、细胞裂解作用 31
二、调理作用和免疫粘附作用 31
三、溶解和清除免疫复合物作用 31
四、炎症介质作用 31
第五节 补体的病理效应 32
第四章 免疫系统 33
第一节 免疫器官 33
一、中枢免疫器官 33
二、外周免疫器官 34
第二节 免疫细胞 36
一、T细胞 36
二、B细胞 39
三、NK细胞 41
四、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42
五、其他免疫细胞 43
第三节 细胞因子 43
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43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及生物活性 44
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47
第一节 概述 47
第二节 人类MHC——HLA复合体 47
一、基因组成 47
二、遗传特点 48
第三节 HLA的分子结构、分布与功能 49
一、Ⅰ类分子 49
二、Ⅱ类分子 50
三、Ⅲ类分子 50
四、HLA分子表达的调节 51
第四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52
一、HLA与器官移植 52
二、HLA与免疫调控 52
三、HLA与疾病 52
四、HLA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53
五、HLA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
第六章 免疫应答 55
第一节 概述 55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 55
二、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55
第二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56
一、TI-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56
二、TD-Ag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56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58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60
一、识别阶段 60
二、活化阶段 60
三、效应阶段 60
四、细胞免疫生理功能 62
第四节 膜免疫应答 62
一、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62
二、膜免疫应答机制 63
第五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 63
一、免疫基因的调控 63
二、免疫细胞间调节作用 64
三、免疫分子的调节作用 64
第七章 免疫炎症 66
第一节 炎症细胞 66
一、中性粒细胞 66
二、嗜酸性粒细胞 67
三、肥大细胞 68
四、嗜碱性粒细胞 68
五、血小板 69
六、内皮细胞 69
第二节 炎症介质 69
一、血管活性和平滑肌收缩介质 69
二、趋化性介质 71
三、酶类介质 71
四、蛋白多糖 71
第三节 免疫炎症的类型 71
一、IgE介导的炎症 72
二、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炎症 72
三、细胞介导的炎症 74
四、皮肤嗜碱性粒细胞超敏反应 74
第八章 抗原抗体反应 75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75
一、抗原抗体结合力 75
二、抗原抗体亲和性 76
三、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77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77
一、特异性 77
二、比例性 77
三、可逆性 78
第三节 抗原抗体反应影响因素 79
一、反应物自身因素 79
二、环境条件 80
第四节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80
第九章 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技术 82
第一节 免疫原的制备 82
一、细胞性抗原制备 82
二、可溶性抗原制备及鉴定 82
三、半抗原免疫原的制备 85
四、佐剂 86
第二节 免疫血清的制备 87
一、免疫动物选择 87
二、免疫方法 88
三、动物采血法 88
四、免疫血清的分离及保存 89
第三节 抗体的纯化和鉴定 89
一、抗体特异性的纯化 89
二、特异性IgG类抗体的纯化 90
三、特异性抗体的鉴定 90
第四节 单克隆抗体技术 90
一、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及流程 91
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92
第十章 凝集试验 94
第一节 直接凝集技术 94
一、玻片凝集试验 94
二、试管凝集试验 95
第二节 间接凝集技术 96
一、载体种类及其处理方法 96
二、间接凝集技术类型 96
三、间接血凝试验 97
四、胶乳凝集试验 99
五、间接凝集试验的应用 99
第三节 其他凝集技术 99
一、抗球蛋白试验 99
二、协同凝集试验 100
三、冷凝集试验 100
第十一章 沉淀反应 102
第一节 液相内沉淀试验 102
一、絮状沉淀试验 102
二、环状沉淀试验 103
三、免疫浊度试验 103
第二节 凝胶内沉淀试验 105
一、单相琼脂扩散试验 105
二、双相琼脂扩散试验 106
第十二章 免疫电泳技术 109
第一节 概述 109
一、电泳的原理 109
二、试剂与器材 109
三、影响因素 109
第二节 对流免疫电泳 110
第三节 火箭免疫电泳 110
第四节 免疫电泳 112
第五节 免疫转印技术 113
第六节 其他免疫电泳技术 114
一、免疫固定电泳 114
二、免疫选择电泳 114
三、交叉免疫电泳 115
四、纵列交叉比较免疫电泳 115
第十三章 免疫荧光技术 116
第一节 概述 116
一、基本原理及技术类型 116
二、荧光的基本知识 116
三、荧光抗体的制备 118
四、荧光显微镜 119
第二节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 120
一、基质标本的制作 120
二、技术类型 121
三、荧光显微镜检查 123
四、荧光显微技术应用 123
第三节 其他免疫荧光技术 124
一、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124
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技术 125
第十四章 酶标记免疫技术 127
第一节 概述 127
一、基本原理和技术类型 127
二、酶和酶底物 127
三、酶标抗体的制备 128
四、酶标比色仪 129
第二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29
一、试剂与材料 129
二、ELISA技术类型 130
三、最佳工作浓度的选定 132
四、ELISA的应用 133
第三节 其他酶标记免疫技术 134
一、液相酶免疫测定 134
二、均相酶免疫测定 134
三、斑点酶免疫结合试验 134
第十五章 放射免疫技术 136
第一节 概述 136
一、基本原理和技术类型 136
二、放射性核素 136
三、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制备 137
四、核射线探测仪器结构及其探测原理 138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 138
一、原理 138
二、操作步骤 139
三、方法评价 141
四、RIA的应用 141
第三节 其他放射免疫技术 142
一、固相放射免疫分析 142
二、免疫放射分析 143
三、放射受体分析 144
第十六章 生物素-亲和素标记免疫技术 145
第一节 概述 145
一、生物素及其标记物 145
二、亲和素及其标记物 146
三、生物素-亲和素系统 147
第二节 技术类型和技术要点 147
一、技术类型 147
二、技术要点 148
三、操作步骤 148
第三节 BAS的应用 149
一、在ELISA中的应用 149
二、在核酸探针技术中的应用 150
三、在放射免疫造影中的应用 150
四、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中的应用 150
五、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150
第十七章 补体结合试验和测定补体技术 151
第一节 补体结合试验 151
一、原理 151
二、操作步骤 151
三、方法评价 152
第二节 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测定 153
一、原理 153
二、操作步骤 153
三、方法评价 153
四、临床意义 153
第三节 单个补体成分及其降解产物检测 154
一、单个补体成分含量检测 154
二、补体成分溶血活性测定 154
三、补体裂解产物检测 155
第十八章 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技术 156
第一节 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技术分类 156
第二节 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方法 157
一、PEG比浊法 157
二、Clq固相法 158
三、mRF凝胶扩散试验 158
四、Raji细胞法 159
第三节 非抗原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技术评价 159
第十九章 免疫组化技术 161
第一节 酶免疫组化技术 161
一、直接染色法 161
二、间接染色法 161
三、酶桥染色法 162
四、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 162
五、双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 163
第二节 免疫金(银)组化技术 163
一、免疫胶体金标记原理 163
二、免疫胶体金制备原则 163
三、免疫金(银)染色法 164
第三节 免疫电镜技术 165
一、免疫复合物电镜技术 165
二、免疫标记电镜技术 165
第二十章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 168
第一节 分离淋巴细胞技术 168
一、单个核细胞分离 168
二、淋巴细胞纯化技术 169
三、分离T细胞和B细胞技术 170
第二节 淋巴细胞计数及其亚群检测技术 171
一、淋巴细胞计数技术 171
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技术 173
第三节 淋巴细胞功能检测 175
一、T细胞转化试验 175
二、溶血空斑试验 176
三、NK细胞活性测定 177
第四节 吞噬细胞收集及其检测技术 178
一、吞噬细胞收集 178
二、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 179
三、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180
第二十一章 HLA检测技术 182
第一节 HLA血清学分型法 182
一、原理 182
二、操作步骤 182
三、方法评价 183
四、注意事项 183
五、临床意义 184
第二节 HLA细胞分型法 184
一、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184
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185
第三节 HLA的DNA分型技术 186
一、多聚酶链反应 186
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186
三、PCR-SSOP分型法 187
四、PCR-SSP分型法 187
第二十二章 细胞因子测定技术 188
第一节 生物学检测法 188
一、细胞增殖法 188
二、靶细胞杀伤法 189
三、细胞病变抑制法 190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法 191
一、原理 191
二、操作步骤 191
三、结果判定 192
四、方法评价 192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192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受体检测技术 192
一、活细胞吸收试验 192
二、同位素标记重组配基的放射受体分析 193
三、受体单克隆抗体 193
四、受体cDNA分析 193
五、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检测 193
第二十三章 免疫球蛋白测定 195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方法 195
一、单相琼脂扩散法 195
二、免疫比浊法 196
三、ELISA法 196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定量方法学评价 197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定量的临床意义 197
一、血清Ig定量的临床意义 197
二、尿微量Ig定量的临床意义 198
三、脑脊液微量Ig定量的临床意义 199
第四节 M蛋白的检测与鉴定 199
一、血清蛋白区带电泳 199
二、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 200
三、免疫球蛋白的分类鉴定 201
四、本周蛋白检测 201
五、冷球蛋白的检测 202
第二十四章 免疫学检验质量控制 204
第一节 免疫学检验的标准化 204
一、实验方法的标准化 204
二、试剂的标准化 205
第二节 常用免疫学试验质量控制 206
一、免疫学检验质控的一般要求 206
二、常用免疫学试验的质控 207
第三节 免疫学检验质控计算法 210
一、几何均数和几何标准差 210
二、几何质控图的绘制 211
第二十五章 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检验 212
第一节 概述 212
一、超敏反应的概念和分型 212
二、各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及常见疾病 212
三、Ⅰ型超敏反应主要检查法 215
第二节 IgE检测 215
一、血清总IgE测定 215
二、变应原特异IgE检测 216
第三节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检测 217
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217
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218
三、人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218
第二十六章 免疫缺陷病及检验 220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220
第二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221
一、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特征 221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21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检验 221
一、病原学检验 222
二、免疫学检查 222
第二十七章 自身免疫病及检验 223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 223
一、自身抗原形成 223
二、免疫系统发育或调节功能异常 223
三、自身免疫病病理损伤机制 224
四、自身免疫病的遗传因素 224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分类 224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检验 225
一、自身抗体检测 225
二、T、B细胞检测 226
第二十八章 肿瘤及免疫学检验 228
第一节 概述 228
第二节 肿瘤抗原 229
一、肿瘤特异性抗原 229
二、肿瘤相关抗原 229
三、肿瘤抗原产生的可能机制 230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学检验 231
一、几种常见肿瘤抗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31
二、肿瘤患者免疫状态的测定 233
第二十九章 移植及免疫学检验 234
第一节 概述 234
一、移植类型 234
二、移植排斥反应 234
第二节 组织器官移植与排斥反应的监测 235
一、肾移植 236
二、骨髓移植 237
三、心脏移植及其它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