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召回医学之魂 何裕民教授医学人文杂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召回医学之魂  何裕民教授医学人文杂谈
  • 孙増坤编;何裕民审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2349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医学-人文科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召回医学之魂 何裕民教授医学人文杂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今天的医学,本身“病了” 1

一、今天的医学“病”得不轻 1

科学卫星和发热村妇 2

关注“中心”须调整 3

强调形式、手段或方法的多元性 3

二、病因之一:目标及目的迷茫 4

医学为何 4

医学目的的重新审视 5

慢性病:不求治愈,更讲究很好地长期生存 6

三、病因之二:人道与科技边界失范 7

症结:医疗中人道与科技失序 8

一个可资参鉴的范例 9

高科技只是为人道医疗服务的 10

“科技有毒瘾”,人类会被其所控 12

“边界”修复的原则与要点 14

四、病因之三:汲汲于高科技 16

全球视野下的美国健康状况比较 16

惊人的巨额医疗卫生开支 19

美国自析:严重背离后面的缘由 20

应对健康窘境的对策 22

被忽略的主因:人道与科技失范 22

都是新自由主义惹的祸 23

五、面对医疗高科技:领舞,还是伴舞 25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5

高科技:人们无法不去拥抱它 26

面对医疗高科技:要领舞,不是伴舞 27

领舞医疗高科技的原则 28

结合肿瘤临床的思考 29

六、病因之四:整体的人消失了 30

临床碎片化,整体的人没有了 30

医学首先是“人”学:须把人作为整体看 31

七、2020年的医学,我们能承受吗 32

发达国家的难解“死结” 33

中国:井喷的慢性病,悬着的堰塞湖 34

医疗费用火箭般飙升 35

仅着眼于生物高科技,社会不堪重负 37

第二章 需要更好的医学 40

一、呼唤人性的医学 41

现在看病,总缺少了什么 41

科技以外的“魔力” 42

人性淡漠是医疗的致命伤 43

医疗功夫常在药物之外 43

科学的傲慢,导致医疗的跛腿 44

对策:努力“寻求人性的稳定” 45

二、大灾之后的沉思——医学为何 46

医学为何——厚待及呵护生命 46

大灾有大爱:人类本能的体现 47

纯生物医学:迷路的羔羊 48

三、凤凰卫视:什么是好的医学 49

核心观点 49

与王鲁湘先生对话 50

主题讲演 51

与听众互动、问答 55

四、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好”医学 59

辉煌成就背后的窘迫 59

病怎么越治越重 60

有时,不治疗比治疗更好 60

为什么医学异化了 61

作为社会公共产品:医学评价标准 61

借其他公共产品为参照 62

目标设置的偏差 62

医学的合理宗旨:呵护生命,守住健康 63

从征服疾病转向敬畏生命 64

五、医学应走向生态——关于医学模式的再思考 64

模式依旧,潜在问题多多 65

慢性病井喷,何以招架 65

弄清诸多危机的根源 66

从源头抓起 66

生态失序:健康难题的“死扣” 67

癌症:进化失序的典范 68

常见慢性病的进化论解释 69

生态原则,对现代医学的拯救 69

从“征服”到“协同共生” 70

如何走向生态面面观 71

六、生态医学宣言 72

不是“时髦”而是“拯救” 72

与医学及健康相关的生态学定律 73

生态医学的基本精神 73

对生物医学的批判及建议 75

心身医学,可引领医学走向生态 76

七、“增悦”“祛痛”——医疗的双重目标 76

医者,艺也,增悦也 77

方法上的拿来主义 77

医生、病人的心态很重要 78

第三章 心身共轭:忽略了心,便丢失了“魂” 79

一、哀莫大于心死,疗“心”常先于祛疾 80

一个令人深思的案例 80

核心是先给予信念与希望 81

人文,医生及医学的灵魂 82

二、心身(脑)关系的中外理论假说 82

早期的心身二元思想 83

近现代的心身二元思想 84

绝对的一元论 86

辩证的一元论 87

中国学者的见解归纳 90

三、“心身共轭”的现象学研究 93

工具与方法 93

结论及其图示 94

理论及其解释 94

四、论心身医学的“本质” 96

现行定义的局限性剖析 96

探讨心身医学本质的意义 97

心身互动的存在:心身医学的客观性依据 97

以往聚焦的偏差:仅关注负面的 98

“20世纪困惑”及“情绪拓延-构建理论” 99

乐观倾向也是本能反应 99

心身医学的本质:促进积极的心身互动 100

方法:拿来主义 101

成功示范:癌症的有效康复模式 101

五、心身医学参与肿瘤的有效诊疗 102

不争的事实 103

一致的见解 103

失败的多年探索 104

几点总结 105

不期而获,偶然中探索出的有效切入方式 105

咨客中心与圆桌诊疗 106

六、好心态,堪比最好的药 106

老主任诊断后,顿时来了精神 106

一句话,立马肚子饿得慌 107

精神状态好坏胜于药物 107

七、西医学为什么集体漠视心理 108

教条化了的“至上命令” 108

笛卡儿的“贡献” 108

心身二元:深刻的时代烙印 109

科学与宗教的背后“交易” 110

第四章 除了治疗,我们还能给病人什么 111

一、除了医药,还能给予什么 111

接纳和被接纳 111

给予双方理解 114

学会“说病” 115

治疗性心理教育 118

帮其更好地领悟生命 118

建立病人间的交流 119

全天候关护 120

适当的保证 121

调整期望值 123

二、医生临床面临的困惑 124

病人太多,我忙不过来 124

如何提高诊疗效率 125

“他们要求太高了” 125

无法顺利沟通 126

三、拿什么给予病人更多 127

淡定和担当 127

医生要学会识人 127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128

平视病人 128

不与邻为壑 129

氛围也重要 129

第五章 慢性病需要新的思路及对策 131

一、慢性病的临床特点及其他 131

井喷的慢性病 131

何谓慢性病 132

慢性病的临床特点 133

面对慢性病,因果律及线性思维苍白无力 133

慢性病:治疗目的与重点的不同 134

二、应对:医患角色都需调整 136

医生作用的调整 136

患者的角色适应 137

家庭氛围的营造 138

三、慢性病的“治疗性教育” 139

何谓“治疗性教育” 139

治疗性教育的突出意义 140

治疗性教育的现状 141

治疗性教育的操作要点 142

慢性病病人的治疗性心理纠治 142

四、“人”比“病”更重要 144

仅仅可疑,不宜大动干戈 144

呵护优先于征服 145

有时候,不治疗是最好的治疗 145

五、“首先,以不伤害为原则” 146

医界精神领袖的又一教诲 146

能用温和方法解决最好 147

“土法”管用又何尝不可 147

第六章 博弈癌症:认识自己,认清对手 149

一、需要认识革命 149

恐惧和误解 150

一种新常态 150

癌症只是慢性病 151

需要全新思维 152

战略的颠覆 153

需改变误解 153

二、认识自己,认清对手 154

癌症:人类真正的对手 154

狂妄的代价 155

在cure与care之间保持张力 156

从“征服”转向“博弈” 156

三、与癌“交手”:“躲避”“征服”,到“博弈” 156

“癌症研究200年” 157

预防癌症,关键在于改变生活方式 157

癌症转变成可治愈的慢性病,前途是光明的 157

新的世纪:借助智慧与癌“博弈” 158

四、让病人活下去 158

非天降之,人自为之 158

穷追猛打并不聪明 159

智慧博弈:我与胰腺癌这六年 159

五、“将军思维”与“战士情结” 160

面对癌,太多的无知与鲁莽 160

军事对垒意识:抗癌如抗敌 161

有时,观察是最好的良药 161

一停,二看,三通过 162

六、认识并激发病人的自愈力 164

“正气”及“自愈力” 164

临床观察的切身体会 164

看不见摸不着,却客观存在且强大无比 165

自愈力,涉及身、心、灵 166

七、“癌症是一场人文休克” 166

癌症,心理及人文休克 166

疾病“隐喻”的杀伤力 167

治癌先救人,救人先救心,救心从改变认知开始 167

第七章 肿瘤人文呵护的方法与技巧 169

一、GI4P模式与肿瘤防治 169

第一是预测(predictive) 169

第二是指导、引路(guide) 170

第三是整合(integrate) 170

第四是预防(preventive) 171

第五是个性化/个体化(personalized) 171

第六是参与性(participatory) 171

二、如何告知:不仅仅涉及伦理,更需要技巧 171

一个伦理悖论 172

调查及其结果 172

适当告知原则 173

看看加拿大肿瘤医生的告知技巧 174

与医学伦理学会的不谋而合 175

三、肿瘤病人的心理危机 175

一般心理危机 175

急性心理危机三阶段 176

危机干预的目的 178

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 178

心理干预的理论解释 179

癌症心理危机的特点 180

四、癌症病人急性心理危机干预 181

如何告知病情 181

通用的ABC法简介 182

整合运用 185

五、癌症慢性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186

慢性心理危机的特点 186

慢性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187

六、干预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188

七、圆桌诊疗:肿瘤综合干预的有效形式 188

歪打正着的诊疗模式 189

圆桌诊疗的意义 190

问题及对策 191

几点体会 192

八、肿瘤临床怎么“识”病人 192

临床诊疗:学会制造同意 192

知己知彼才能制造同意 193

第八章 “推己及人”与医生的自我修养 196

一、让人文更好地走进临床 196

《健康报》:医学专家倡议临床医学人性化 196

临床医学人性化十倡议 197

《新闻晚报》:医生“不会说话”加剧医患矛盾——12位著名专家联合倡议:医生先交心后给药,尽可能提供低成本服务 198

二、从“医祭”说起:站在濒死者角度想想 199

三、推己及人:提升医学人文修养的基点 205

普适的内源性自我约束 20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6

这样的医生,会有感召力吗 206

“只实施那些你自己愿意用在自己身上的手术” 207

四、帮人一次,记你一辈子 208

医生的最高奖赏 208

也可能被记恨一辈子 209

古贤强调的医生品行 210

王一方:奥斯勒的医学人文精神 210

五、学会尊重病人权利 211

癌症病人有尊严吗 211

病人有拒绝的权利 212

病人有要求沟通的权利 213

关键是学会心理平视 214

六、医生,需学会说话 215

语言,既能治病,又能致病 215

加拿大医生说癌启示录 216

一句话,可能让病人记恨一辈子 218

别忘了,最后给予积极鼓励 219

七、医生,还须补上的“课程” 219

知道敬畏与忌讳,守住底线 219

善于“感同身受” 220

善于帮助、安慰和宽释 221

必要时,给予躯体触抚 222

别诋毁同行 222

第九章 医患关系:核心是“相得” 224

一、医患失范:他们为什么会铤而走险 224

杀医,何以屡禁不止 224

换个思路,也许相安无事 226

这类治疗值不值得 226

二、历史上的医患模式 227

帕森斯理论及其深化研究 227

罗伯特·维芝的四种医患模式 229

医患相得:中医学的一大贡献 230

理想的医患新模式 231

三、病人在医患关系中的主导性 232

病家不配合者,病必不治 233

因于病人的“医患失范” 233

现代的“中国式病人” 234

交个医生朋友很重要 235

四、分析医患关系的一个好“文本” 235

重病后的体验:生命的主张不能放弃 236

病人眼里的好医生 237

参与诊疗讨论是病人的权利和责任 238

专家的评说:学会读懂病人 239

理性“哲学家”病人 240

五、怎么做个理性的病人 241

要求太高,没法实现 241

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244

善用心理效应激励自己 245

六、医生如何促使医患“相得” 247

善于了解病人需求 247

内存仁心,尊重病人 249

从容人事,遵循沟通的伦理准则 250

一个案例:学会“交心” 253

医患交流中的部分技巧问题 254

七、临床沟通杂谈 256

从医学的性质说起 256

医学本质上是“人学” 257

从中国的临床现状说起 257

注重沟通的意义 258

笔者推崇“咨客中心论” 258

怎么进行积极的临床沟通 259

怎么避免消极的临床沟通 261

第十章 善于向传统学习 263

一、医学观念:可从传统吸取智慧 263

今天的尴尬,源自“道”的偏差 263

科学、人文与经验:临床医学三要素 265

医学的多元特征 266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267

二、别强行撕裂共生关系 269

整体观与共生论 269

复杂系统的新思路 270

共生观念下的“还原” 271

三、从模式说起:医学需要多元的支撑 273

生物医学,一种至上命令 273

需要新的多元模式 274

现代医学精神与中医学模式 275

四、医学与科学:生物学与物理学 276

医学与科学的关系 276

狂妄后须冷静 278

不同的声音:“自主论”者的批驳 279

新生命科学哲学的观点 279

保持必要的张力 282

五、霍金的诘问:需重视思维模式问题 284

霍金:“金鱼物理学”的诘问 284

重要的是“土壤”,而不是“雨水” 286

六、“整合”与当今医疗保健事业 293

有效整合,医疗保健发展之急 294

观念“整合”为先 295

根源及视域的互补 296

突破阻碍“整合”的瓶颈 297

整合与中医学“突围” 298

附录一 “德寿律”:养生始自养性 302

一、好身体,从改变德性开始 302

写在《不长癌的活法》面世之际 302

心存恶念的人更容易短命 304

有趣的新研究结论 304

若要活得长久些,只能活得简单些 305

二、“德寿律”与“德康律” 306

“德寿律”与“德康律”简介 306

做有意义的事,可以好好活 307

有意义地活,才能更康寿 308

三、从容、包容、宽容与德寿 310

德行,就是从容、宽容与包容 311

索性舍弃了,反而得到了 312

从容、宽容、包容:维持精神生命 313

学会退一步,也许海阔天空 314

四、与“德寿”相关的中国传统理论基础 315

德全不危 315

养德养神重于养形 316

历史上的养德要点 317

善于凝思 317

自我愉悦 318

控制欲求 318

学会适应 319

五、文化、性格与疾病 319

文化相关综合征 319

性格维系着健康与疾病 320

情绪肯定影响康寿 320

养生:需塑造良好文化氛围 320

六、康商:自我健康评估体系 321

“康商”比“健商”更契合中国文化 321

“情商”重于“智商”,“康商”重于“情商” 322

康商:掌控自我健康的德行、能力与知识 323

“康商”与健康指数体系 324

构成“康商”的五个维度 324

附录二 医改的“中国药方” 326

一、医改体系纵览 326

涉及三大环节的系统工程 326

首要是高效的防病保健系统 327

多环节切入+线性干预+状态调整 328

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329

二、核心:如何治病 330

“虚火旺盛”的治病体系 330

纯技术治疗体系,积重难返 331

出路何在:建构新的防治体系 331

观念先行:首先需要改变认识 332

难点与对策 333

三、支付及保障体系 334

梳理利益关系,重建支付体系 334

配套保障机制 335

功夫在题外 33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