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 艾儒棣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  艾儒棣
  • 陈明岭,艾华主编;艾儒棣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6886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皮肤病-中医治疗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 艾儒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医家小传 1

一、自幼家贫,历尽坎坷,立志学医 1

二、初入杏林,结缘良师,受益匪浅 3

三、天道酬勤,厚积薄发,大医铸成 8

四、承前启后,治学严谨,孜孜不倦 13

五、教书育人,循循善诱,无私奉献 14

第二章 学术特色 17

第一节 首重脾胃,强调根本 17

一、脾肾同治,慢性疾病获良效 17

二、健脾法应用的点滴体会 18

三、溃疡宜用补益脾胃药 18

第二节 以肾为本,调治顽疾 18

第三节 扶正祛邪并用、缓解癌瘤病情 19

第四节 怪病从痰治、痰去病亦消 20

第五节 巧用虫药,可治顽症 21

一、虫药善行入络,搜邪直达病所 22

二、杀虫药物治疗溃疡病,印证了虫蚀为疡理论 22

第六节 特色病种 23

一、钻研岐黄,深究狼疮 23

二、病分三期,论治脱疽 28

第三章 方药心得 30

第一节 用药心法 30

一、源于“正宗”,首重脾胃 30

二、源于“心得”,善养阴固阴 30

三、怪疾多从痰治,痰祛症亦除 30

四、巧以“虫”治顽疾 31

五、“扶正达邪、内外并治”治慢疾 31

第二节 药对及反药同用心得 32

一、黄精、椒目 32

二、菟丝子、泽泻 32

三、黄芪、鸡血藤 33

四、制首乌、白蒺藜 33

五、仙鹤草、大枣 33

六、补骨脂、白蒺藜 34

七、生石膏、冬桑叶 34

八、山慈菇、猫爪草 34

九、淡海藻、甘草 35

十、皂角刺、白花蛇舌草 35

十一、白芥子、葶苈子 36

十二、马钱子、桑螵蛸 36

十三、半夏、白芥子 37

十四、草决明、槐米 37

十五、水蛭、虻虫、土鳖虫 38

十六、水蛭、蜈蚣、丹参 38

十七、木瓜、紫苏叶 39

第三节 经方成方心悟 39

一、四妙散 39

二、四妙勇安汤 42

三、四物汤 46

四、五味异功散 49

五、五味消毒饮 51

六、枇杷清肺饮 54

七、黄连解毒汤 56

八、百合知母汤 57

九、消瘰丸 58

十、二术煎 59

十一、二至丸 62

十二、四君子汤 63

十三、玄麦甘桔汤 65

十四、生脉饮 66

十五、麻杏石甘汤 67

十六、玉屏风散 68

第四节 原创方释义 70

一、胆星汤 70

二、柴芍龙牡汤 71

三、楂曲平胃散 71

四、简化消风散 72

五、凉血消风散 72

六、马齿苋汤 73

七、祛疣汤 73

八、补血解毒汤 73

九、五皮饮 74

十、香连丸 75

十一、琥金散 75

第五节 外用处方精选 75

一、软膏类 75

二、散剂类 77

第四章 特色疗法 81

第一节 特色外用制剂 81

一、丹药剂(含炼丹术) 81

二、外用软膏剂 85

三、硬膏剂 88

四、外用油剂 91

五、外用散药 93

六、外用糊剂 99

七、外用溶液剂 102

八、外用搽剂 107

第二节 特色疗法 111

一、中药药浴疗法 111

二、封包疗法 112

第五章 临床验案撷英 114

一、流痰 114

二、放射性溃疡 116

三、臁疮 118

四、瘰疬 122

五、扁平疣 123

六、蛇串疮 127

七、足湿气 130

八、蜘蛛咬伤 131

九、日晒疮 134

十、瘾疹 135

十一、湿疮 143

十二、漆疮 154

十三、中药毒 155

十四、唇风 157

十五、风瘙痒 160

十六、牛皮癣 162

十七、猫眼疮 166

十八、瓜藤缠 168

十九、风热疮 171

二十、结节性痒疹 173

二十一、白疕 175

二十二、红脸疮 191

二十三、紫癜风、口蕈 196

二十四、塌皮疮 200

二十五、天疱疮 202

二十六、登豆疮 205

二十七、红蝴蝶疮 206

二十八、皮痹 216

二十九、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220

三十、重叠综合征 222

三十一、狐惑病 224

三十二、葡萄疫 227

三十三、蛇身 232

三十四、狐尿刺 233

三十五、黄褐斑 235

三十六、黧黑斑 241

三十七、白癜风 246

三十八、发蛀脱发 248

三十九、油风 254

四十、粉刺 257

四十一、鸟啄疮 267

四十二、酒渣鼻 268

四十三、松皮癣 271

四十四、肉瘤 274

四十五、汗管瘤 275

四十六、蕈样肉芽肿 276

四十七、坏疽性脓皮病 278

四十八、流皮漏 280

四十九、乳癖 282

五十、瘿 287

第六章 医话与文选 294

第一节 讲演稿节选 294

一、研究生课程《中医外科学专论》讲义节选 294

二、浅谈从脾论治皮肤病的体会 295

第二节 诊余漫谈 298

一、中医古籍导读 298

二、明清三大中医外科流派介绍 299

三、皮肤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305

第三节 代表文选 309

一、云梦秦简及唐以前关于疠疡(麻风病)的资料记载对中医外科学的意义 309

二、从汉唐宋时期中医文献中发现对外科破伤风的认识及贡献 311

三、介绍古秘方——大乘丹方 312

第七章 传承与创新 313

第一节 传承脉络 313

一、流派起源阶段 313

二、流派开创阶段 313

三、流派形成阶段——代表医家文琢之教授 313

四、流派发展阶段——代表医家艾儒棣教授 314

第二节 学术特点总结 315

一、理论总结 315

二、临证总结 315

三、特色疗法总结 318

第三节 学术创新 318

一、寻常型银屑病要“病-证-期”三者有机结合进行辨治 318

二、“复方苦参汤”治疗肛门慢性湿疹 319

三、舌象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病情的相关性 320

四、流派科研情况 321

五、流派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323

六、流派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324

第八章 年谱 325

附录:川派中医外科传承图 33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