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眼科学 下 第3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凤鸣,谢立信主编;朱秀安,赵家良,黎晓新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8948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98页
- 文件大小:254MB
- 文件页数:1376页
- 主题词:眼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眼科学 下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八卷 眼屈光学 2459
第一篇 基础光学和眼的生理光学 2459
第一章 光的性质及其传播 2459
第一节 光的本质 2459
第二节 光的传播 2460
第三节 波阵面和光的其他特性 2461
一、波阵面 2461
二、干涉 2461
三、衍射 2463
四、偏振 2464
五、热辐射 2466
六、光电效应 2466
七、荧光和磷光 2466
第四节 光的度量单位 2466
一、发光强度和光通量 2466
二、照度 2467
三、亮度 2467
四、视网膜照度 2468
第二章 几何光学 2469
第一节 几何光学基本概念 2469
一、几何光学的三大定律 2469
二、基本概念 2470
第二节 平面和球面反射 2473
一、平面镜及其成像 2473
二、球面镜及其成像 2475
第三节 光的折射 2478
一、折射、折射率与折射定律 2478
二、光路可逆原理 2479
三、全内反射与临界角 2479
四、两平行面的折射 2479
第四节 棱镜 2479
一、棱镜的构造 2479
二、棱镜折射和色散 2480
三、棱镜的单位和测量 2480
四、棱镜的方位表示法 2481
五、棱镜的合成和分解 2481
六、旋转棱镜 2481
七、Fresnel棱镜 2481
第五节 单一球面的折射 2482
一、球面与曲率 2482
二、单一球面折射成像 2482
三、屈光力和聚散度 2482
四、像的几何作图法 2483
五、物像关系和放大率 2483
六、图解光线追迹法 2484
第六节 球面透镜 2484
一、球面透镜的构成及其种类 2484
二、球面透镜的一般公式 2484
三、球面透镜的成像 2484
四、球面透镜的棱镜效果 2485
五、球面透镜的识别和测量 2485
六、Fresnel球面透镜 2486
第七节 圆柱面透镜 2486
一、圆柱面与圆柱面透镜 2486
二、复曲面与复曲面透镜 2486
三、像的形成:散光光束 2487
四、眼镜处方的规定及其轴向标记 2487
五、圆柱面透镜的棱镜效果 2487
六、圆柱透镜的识别和测量 2488
第八节 薄透镜的联合 2488
一、若干薄透镜的紧密联合 2488
二、相隔一定距离的联合 2488
三、圆柱镜片的合成 2488
四、旋转柱镜和Alvarez透镜 2488
第九节 光学系统 2489
一、高斯光学理论 2489
二、等焦系统和不等焦系统 2489
三、共轴光学系统的三对基点 2489
四、等价屈光力 2489
五、像的作图法和图解光线追迹法 2490
六、三种放大率 2490
七、厚透镜 2491
八、无焦系统 2491
九、透镜-反射镜系统 2491
十、矩阵方法 2492
第十节 光学像差 2492
一、球面像差 2492
二、彗形像差 2492
三、斜射像散 2493
四、像的场曲 2493
五、像的畸变 2493
六、色像差 2494
第三章 眼的生理光学 2495
第一节 眼球光学常数的测量 2495
一、眼球光学常数的测量方法 2495
二、Purkinje像 2495
三、角膜曲率和厚度的测量 2496
四、前房深度测量 2496
五、晶状体曲率和厚度的测量 2497
六、各屈光介质折射率的测量 2497
七、瞳孔的测量 2498
第二节 模型眼与简略眼 2498
一、模型眼 2498
二、简略眼 2499
三、广角光学模型眼 2499
第三节 视力和对比敏感度 2500
一、视网膜成像过程 2500
二、最小可见视力、最小可分视力、游标视力和最小可认视力 2501
三、对比敏感度 2502
第四节 眼球的光学缺陷 2503
一、球面像差 2503
二、色像差 2504
三、斜光束像差 2504
第五节 视觉质量 2505
一、视觉质量的指标 2505
二、瞳孔与视觉质量 2507
第二篇 眼球光学和眼科光学器械 2508
第一章 角膜光学 2508
第一节 角膜对入射光的作用和影响 2508
一、影响角膜光学性的主要因素 2508
二、角膜形态 2509
三、泪膜 2510
第二节 角膜在角膜屈光手术的光学 2510
一、光学理论基础 2510
二、激光原理 2510
三、激光角膜切削与屈光矫治的关系 2511
第三节 角膜在角膜塑形术中的光学 2511
一、光学原理 2511
二、设计的特殊性 2512
第二章 晶状体光学 2513
第一节 晶状体光学 2513
一、晶状体的形态、大小、颜色与屈光 2513
二、晶状体散射 2513
三、折射率 2513
四、晶状体透光率和透过光谱 2513
第二节 晶状体组织光学 2514
一、晶状体囊的组织光学 2514
二、晶状体上皮的组织光学 2514
三、晶状体纤维的组织光学 2514
四、晶状体核的组织光学 2514
第三节 晶状体形状和位置异常时的光学特征 2514
一、晶状体异位 2514
二、晶状体异常形状 2515
第四节 晶状体手术光学 2516
一、照明角度和红反光的产生 2516
二、临床常用显微镜的光源和红反光特点 2517
三、其他获得良好反光的方法 2517
四、眩光 2517
五、白内障手术光学特征 2518
第三章 玻璃体光学 2519
第一节 玻璃体光学基础 2519
一、正常眼球的玻璃体光学特性 2519
二、玻璃体腔内填充物对眼球光学的影响 2519
第二节 玻璃体腔内填充术后眼球屈光状态的变化 2520
一、非调节状态下正常眼球和填充术后眼球的屈光状态比较 2520
二、无晶状体眼玻璃体腔内填充术后的屈光状态 2521
三、调节状态下正常眼球与填充术后眼球的屈光状态比较 2522
第三节 玻璃体腔内填充术后眼底像的变化 2523
一、正常眼球的视网膜像放大率 2523
二、玻璃体腔内填充术后的视网膜像放大率 2523
第四节 玻璃体腔内填充术后眼底检查所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524
一、与裂隙灯配合检查眼底的接触镜 2524
二、与裂隙灯配合检查眼底的前置镜 2524
三、间接检眼镜 2524
第四章 眼科光学器械 2527
第一节 检影镜 2527
一、检影镜结构 2527
二、检影原理 2528
三、概念的理解 2529
第二节 验光仪 2531
一、主观验光仪 2531
二、客观验光仪 2532
三、红外线验光仪 2534
第三节 摄影验光器械 2536
一、摄影验光的分类及器械特点 2536
二、摄影验光的光学原理 2537
第四节 角膜曲率计 2539
一、角膜曲率计的原理 2539
二、角膜曲率计的设计类型 2541
第五节 角膜地形分析系统 2542
一、计算机辅助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 2542
二、OrbScan和Pentacam角膜地形图系统 2543
三、WinMax角膜地形图系统 2544
第六节 镜片焦度计 2548
一、镜片焦度计 2548
二、镜片测度表 2549
第七节 裂隙灯显微镜 2550
一、基本结构和光学原理 2550
二、裂隙灯显微镜数字化图像系统 2552
第八节 检眼镜 2553
一、直接检眼镜 2553
二、间接检眼镜 2554
三、与裂隙灯合并使用的间接检眼镜 2555
第九节 眼底照相机 2557
第十节 激光扫描检眼镜 2558
第十一节 偏振激光扫描仪 2559
第十二节 立体视盘分析仪 2559
第十三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2560
一、OCT的光学原理和基本构成 2560
二、OCT的成像及其功能 2562
三、OCT的临床应用 2563
第十四节 眼用共焦显微镜 2564
一、共焦显微镜的原理及性能特征 2564
二、成像特点及比较 2565
三、临床应用 2565
第十五节 波阵面像差检测仪 2566
一、波阵面像差 2566
二、Zernike多项式 2566
三、波阵面像差的临床意义 2567
四、全眼波阵面像差测量仪特点分析 2567
第三篇 眼屈光和屈光不正 2571
第一章 总论 2571
第一节 屈光不正的分类 2571
一、屈光不正的分类总则 2571
二、按眼屈光系统各结构因子的改变分类 2571
第二节 屈光力和屈光不正度 2572
第三节 眼屈光不正的发生率 2572
一、眼屈光不正发生率和地区、种族的关系 2572
二、眼屈光状态与年龄的关系 2573
第四节 屈光因子和屈光状态的关系 2575
一、屈光不正的影响因子 2575
二、各屈光因子和正视化 2575
第二章 远视眼 2577
第一节 远视眼的屈光性质 2577
第二节 远视眼的病因及分类 2577
一、按解剖特点分类 2577
二、按远视度数分类 2578
三、按病理生理学分类 2578
四、按调节状态分类 2578
第三节 远视眼的症状和体征 2578
一、视力及视力障碍 2578
二、视疲劳及全身症状 2579
三、调节和集合联动失调 2579
四、远视与弱视 2579
五、远视眼的前部和眼底变化 2579
第四节 远视眼的病理变化 2579
第五节 远视眼与调节的关系 2580
一、远视眼的调节力 2580
二、远视眼的调节范围 2580
第六节 远视的诊断和处理 2580
一、远视的诊断 2580
二、鉴别诊断 2580
三、处理 2581
第三章 近视眼 2583
第一节 近视眼的屈光性质 2583
一、近视眼的器质性改变 2583
二、功能性改变 2584
第二节 近视眼的分类 2584
一、单纯性近视眼与病理性近视眼 2584
二、近视眼的度数与程度 2584
三、轴性近视眼与屈光性近视眼 2584
四、其他类型近视眼 2584
第三节 近视眼的症状与体征 2585
一、单纯性近视眼 2585
二、病理性近视眼 2585
第四节 近视眼的并发症 2587
一、白内障 2587
二、青光眼 2587
三、黄斑裂孔及其引起的视网膜脱离 2588
四、周边裂孔及其引起的视网膜脱离 2588
五、弱视 2588
六、斜视 2588
第五节 近视眼的发病机制 2588
一、单纯性近视眼 2588
二、病理性近视眼 2590
三、用于近视发病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 2591
四、色觉与近视 2593
第六节 高度近视眼的眼球病理 2594
第七节 近视眼的诊断 2595
第八节 近视眼的预防 2596
一、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2596
二、预防近视眼的发展 2596
三、预防病理性近视眼及其并发症 2597
第九节 近视眼的治疗 2597
一、光学镜片和接触镜矫正 2597
二、手术治疗 2598
三、药物治疗 2599
四、其他治疗 2599
五、病理性近视并发症的治疗 2599
第四章 散光眼 2601
第一节 散光概论 2601
一、散光的定义和光学特性 2601
二、眼球发育与散光 2602
第二节 眼散光光学 2602
一、眼散光的构成 2602
二、眼散光光锥 2602
三、眼散光分类与分布 2603
四、眼散光屈光学意义 2604
第三节 眼散光临床诊断和处理 2604
一、临床表现 2604
二、检查与诊断 2604
三、眼散光的光学矫正 2606
四、眼散光的手术治疗 2607
第五章 屈光参差和视像不等 2608
第一节 屈光参差 2608
一、概况 2608
二、发病率和病因 2609
三、处理原则 2610
第二节 视像不等 2611
一、概述 2611
二、视像不等的原因和分类 2611
三、视像不等的检查方法 2612
四、视像不等的诊断和处理 2614
第六章 无晶状体眼 2615
第一节 概述 2615
一、定义 2615
二、历史 2615
三、病因 2615
第二节 无晶状体眼的光学特点与功能缺陷 2615
一、光学模型眼 2615
二、症状和体征 2615
第三节 无晶状体眼的临床表现 2618
第四节 无晶状体眼的矫正 2618
一、眼镜 2618
二、接触镜 2618
三、角膜屈光手术 2618
四、人工晶状体 2619
第四篇 眼的调节与集合 2621
第一章 眼的调节作用 2621
第一节 调节的定义 2621
第二节 调节的分类 2621
第三节 对调节问题认识的历史发展 2621
第四节 调节的机制 2622
一、相关解剖 2622
二、经典的调节学说 2623
三、新调节学说 2624
第五节 调节的神经机制 2624
第六节 调节的光学作用 2625
一、调节与注视距离 2625
二、调节眼的光学改变 2625
第七节 影响调节的因素 2625
一、不同屈光状态眼的调节 2625
二、调节的年龄性改变 2626
三、其他影响因素 2627
第八节 调节幅度的测定 2627
一、推进法 2627
二、负镜法 2627
第九节 调节刺激与调节反应 2627
第十节 调节灵敏度 2628
第二章 非老视性调节异常 2630
第一节 调节不足 2630
一、调节不足症状 2630
二、调节不足体征 2631
三、调节不足处理原则 2631
四、病例研究 2632
第二节 调节过度 2633
一、调节过度症状 2633
二、调节过度体征 2633
三、调节过度处理原则 2633
四、病例研究 2634
第三节 调节灵活度下降 2635
一、调节灵活度下降症状 2635
二、调节灵活度下降体征 2635
三、调节灵活度下降处理原则 2636
四、病例研究 2636
第三章 老视 2638
第一节 老视及其发生发展 2638
一、年龄与调节 2638
二、与老视发生发展相关的其他因素 2638
三、老视的临床表现 2639
第二节 老视检测 2639
一、试验性近附加的确定 2639
二、精确近附加的确定 2641
三、综合阐述老视的验配流程 2641
第三节 老视的矫正 2641
一、框架眼镜 2641
二、接触镜 2642
三、手术治疗 2643
第四章 眼的集合 2645
第一节 基本概念 2645
一、集合的定义 2645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2645
三、集合的分类 2646
四、集合的机制 2647
第二节 集合的测定 2647
第三节 调节与集合的关系 2648
一、相对性调节 2648
二、相对性集合 2649
三、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 2650
第五章 集合功能异常 2652
第一节 集合功能不全 2652
一、发病率 2652
二、病因 2652
三、症状 2652
四、体征 2653
五、诊断 2653
六、鉴别诊断 2653
七、治疗 2653
八、治疗效果 2654
第二节 集合功能过度 2654
一、病因 2654
二、症状 2654
三、体征 2654
四、诊断 2654
五、治疗 2655
第三节 散开功能不足 2655
一、症状 2655
二、体征 2655
三、诊断 2655
四、治疗 2655
第四节 散开功能过度 2655
一、症状 2655
二、体征 2655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2655
四、治疗 2655
第五节 其他集合功能异常 2656
一、基本型内隐斜 2656
二、基本型外隐斜 2656
三、融像性聚散功能失常 2656
四、集合痉挛 2656
五、集合疲劳 2656
第六节 集合功能异常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657
一、通用诊断处理标准 2657
二、集合功能异常治疗原则 2657
三、正常对照值 2659
第六章 视疲劳 2660
第一节 视疲劳的原因 2660
一、引起视疲劳的眼部因素 2660
二、引起视疲劳的环境因素 2661
三、引起视疲劳的全身因素 2661
第二节 视疲劳的临床症状 2661
一、视力障碍和眼部症状 2662
二、全身症状 2662
第三节 视疲劳的诊断 2662
第四节 视疲劳的治疗 2662
第五篇 眼屈光检查法 2664
第一章 与眼屈光相关的检测 2664
第一节 视力和视力检查 2665
一、视角和视力 2665
二、视力表设计 2667
三、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 2670
四、近视力和近视力表 2671
五、视力检测及分析 2676
第二节 视功能基本检查 2680
一、视野检查 2680
二、色觉检查 2682
三、立体视觉检查 2684
四、瞳孔检查 2686
五、对比敏感度检查 2688
第二章 眼屈光检查法 2691
第一节 检影验光 2691
一、检影镜结构与工作原理 2691
二、检影概念的理解 2691
三、静态检影 2692
第二节 相关客观屈光检查法 2694
一、角膜曲率计在验光中的应用 2694
二、镜片测度仪(焦度计)在屈光检查中的应用 2694
三、电脑验光仪 2695
第三节 屈光的主观检查 2695
一、综合验光仪结构 2696
二、使用综合验光仪作主观验光 2697
三、主觉验光具体工作程序 2698
第四节 主觉验光的其他方法 2700
一、遗漏的散光 2700
二、双眼平衡 2702
三、注视优势眼 2702
四、小裂隙验光 2702
五、在验光过程中控制调节方法 2702
六、试戴镜片箱和试镜架 2703
第六篇 屈光非手术矫正 2705
第一章 框架眼镜 2705
第一节 眼用透镜 2705
一、概述 2705
二、球面透镜 2705
第二节 圆柱面透镜与球柱面透镜 2706
一、柱面透镜 2707
二、球柱面透镜 2707
三、球柱面透镜的形式转换 2708
四、环曲面透镜 2708
五、散光透镜的轴向 2708
第三节 眼用棱镜 2709
一、概述 2709
二、棱镜的单位 2710
三、底尖线的标记 2710
四、移心的棱镜效果 2710
五、移心透镜 2710
六、球柱面透镜的移心 2711
第四节 基本镜片材料 2711
一、无机材料 2711
二、有机材料 2712
第五节 镜片镀膜 2713
一、抗磨损膜 2713
二、减反射膜 2713
三、抗污膜 2715
四、镜片镀膜的要求 2715
第六节 镜架 2715
一、镜架结构 2715
二、镜架材料及特性 2716
三、镜架参数 2717
第七节 双光眼镜和渐进多焦点镜片 2718
一、双光眼镜 2718
二、渐变多焦点镜片 2722
三、旁中心离焦镜片 2726
第二章 接触镜 2728
第一节 接触镜的历史简介 2728
一、早期的萌芽概念 2728
二、早期的接触镜片 2728
三、硬性接触镜的开发 2728
四、水凝胶及硅胶接触镜的开发 2729
五、透气性硬性接触镜的开发 2729
第二节 接触镜的种类 2729
一、接触镜的材料 2729
二、接触镜的设计与加工 2732
三、接触镜的使用功能 2732
四、接触镜的配戴方法 2733
第三节 接触镜的护理 2733
一、接触镜护理系统 2733
二、接触镜消毒 2734
三、表面清洁剂 2735
四、生理盐水 2735
五、蛋白酶清洁剂 2735
六、湿润剂 2736
七、多功能护理液 2736
第四节 接触镜光学 2736
一、接触镜屈光力的计算 2736
二、泪液镜的计算 2737
三、球性硬性接触镜矫正散光的计算 2738
四、接触镜与视功能 2739
第五节 接触镜验配 2742
一、病史 2742
二、视力检查和验光 2742
三、视功能检查 2743
四、眼部配镜参数测量 2743
五、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2743
六、泪液和泪膜评价 2744
七、配戴者情况总结和接触镜选择 2744
八、试戴评估和处方确定 2744
第六节 与接触镜有关问题发现和处理 2745
一、接触镜配戴前已存在的问题 2745
二、与接触镜配戴有关的问题 2745
第七节 特殊接触镜及其验配 2747
一、圆锥角膜的接触镜及其验配 2747
二、角膜塑形镜及其验配 2749
三、接触镜与近视进展的控制研究 2751
第八节 治疗性软性接触镜 2752
一、治疗性软性接触镜适应证 2752
二、治疗性软性接触镜分类 2752
三、镜片选择和配戴 2753
四、治疗性软性接触镜使用的注意点 2753
第七篇 屈光手术 2755
第一章 角膜屈光手术概论 2755
第一节 角膜屈光手术的分类 2755
第二节 角膜屈光手术历史回顾 2755
第三节 准分子激光设备发展趋势 2756
第四节 个体化切削简介 2757
第二章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2758
第一节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 2758
一、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2758
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2759
第二节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2760
一、基本原理 2761
二、手术方法 2761
第三节 飞秒激光及其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2761
一、飞秒激光的原理 2761
二、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 2761
第四节 角膜地形图或波阵面像差引导个体化切削 2762
第五节 其他激光角膜屈光术 2763
一、激光角膜热成形术 2763
二、传导性角膜成形术 2763
第六节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适应证、并发症与处理 2764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2764
二、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和处理 2764
第三章 其他相关手术 2766
第一节 老视逆转手术 2766
一、老视机制和手术原理 2766
二、老视手术的分类 2766
三、激光老视逆转术 2767
第二节 矫正远视的手术 2768
一、以角膜手术矫正远视 2768
二、以巩膜手术矫正远视 2768
三、以眼内手术矫正远视 2768
第三节 矫正散光的手术 2769
一、角膜T形切开术 2769
二、角膜热成形术 2769
第四节 后巩膜加固术 2769
第八篇 低视力 2772
第一章 低视力诊断和检查 2772
第一节 概述 2772
一、我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盲及低视力标准 2772
二、世界卫生组织历年来制定或推荐的视力损害标准 2772
第二节 解决低视力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2773
第三节 视力残疾的患病率与病因 2774
一、我国视力残疾的患病率与病因 2774
二、全球视力残疾的患病率与病因 2775
第四节 低视力的视功能评估 2778
一、病史 2778
二、眼科检查 2778
三、功能性视力评估 2782
第五节 儿童低视力 2784
一、儿童低视力的重要性 2784
二、儿童低视力的患病率与病因 2784
三、低视力儿童的特点 2786
四、低视力儿童的检查 2786
第六节 成人低视力 2790
一、成人低视力的流行病学 2790
二、成人低视力与生存质量 2793
三、成年人视力损害造成的经济负担 2795
第七节 老年低视力 2795
一、全球及我国老龄化 2796
二、老年人眼部生理变化与视力损害状况 2797
三、老年人常见致视力残疾的眼病 2799
四、老年视力损害与全身疾病 2799
第二章 助视器 2803
第一节 助视器基本原理 2803
第二节 视觉性助视器与非视觉性助视器 2803
一、视觉性助视器 2803
二、非视觉性助视器 2804
第三节 远用助视器和近用助视器 2804
一、远用光学性助视器 2804
二、近用光学性助视器 2805
三、电子助视器 2807
第四节 助视器的选择与训练 2808
第三章 低视力康复与教育 2810
第一节 低视力康复 2810
一、康复的定义 2810
二、视力康复 2810
第二节 低视力教育 2812
一、我国的低视力教育 2812
二、国外视力残疾儿童的教育 2815
第三节 低视力与社会心理学 2815
一、影响视力损害因素的调整 2815
二、视力损害与抑郁 2817
第九卷 斜视与弱视 2823
第一篇 斜视 2823
第一章 眼外肌的临床解剖学 2823
第一节 眼眶 2823
第二节 筋膜系统 2824
一、Zinn总腱环 2824
二、眼球筋膜 2824
三、肌鞘 2825
四、肌间膜 2826
五、肌圆锥 2826
六、节制韧带 2826
七、Lockwood悬韧带 2827
八、眼外肌的筋膜囊内部分 2827
九、直肌的滑车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2827
第三节 眼外肌 2828
一、直肌 2828
二、斜肌 2829
三、各眼外肌的单独作用 2832
四、诊断眼位 2834
五、临床应用要点 2834
第四节 主动肌、协同肌、拮抗肌和配偶肌 2835
第二章 眼球运动 2836
第一节 单眼运动及眼位 2836
一、单眼运动 2836
二、眼位 2837
第二节 双眼运动 2838
一、双眼眼外肌运动的协同及拮抗 2839
二、双眼同向及异向眼球运动 2839
三、扫视运动及追随运动 2840
第三节 眼球运动法则 2841
一、Donder法则 2841
二、Listing法则 2842
三、Sherrington法则 2842
四、Hering法则 2842
第三章 双眼视觉 2844
第一节 正常双眼视觉 2844
一、双眼视觉的形成及其发育 2844
二、双眼视觉的生理基础 2844
第二节 双眼视野、注视野和双眼视觉 2845
一、双眼视野 2845
二、注视野 2845
三、双眼视觉 2845
第三节 视网膜对应和生理复视 2846
第四节 双眼单视界 2847
第五节 视空间和双眼视差 2848
第六节 立体视觉 2849
第七节 异常双眼视觉 2849
一、复视 2850
二、视觉抑制 2850
三、混淆视 2850
四、异常视网膜对应 2850
五、注视异常 2851
六、融合及立体视觉障碍 2852
第四章 斜视弱视临床检查 2853
第一节 病史 2853
第二节 婴儿及儿童的视力检查 2853
一、觉察视力检测 2854
二、分辨视力 2854
三、认知视力 2855
四、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 2855
五、注视性质检查 2856
第三节 眼球运动的客观检查 2856
一、眼睑望诊 2856
二、头位望诊 2856
三、kappa角测定 2857
四、注视眼位(position ofgaze) 2857
五、角膜映光法 2860
六、同视机测定他觉斜视度 2860
七、单眼运动(duction) 2861
八、双眼同向运动(version) 2861
九、双眼异向运动(vergence) 2861
十、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例测定 2862
十一、代偿头位的分析 2862
十二、Bieschowsky歪头试验 2862
十三、Parks三步法 2863
十四、被动牵拉试验 2864
十五、主动收缩试验 2864
十六、眼底照相检查旋转斜视 2864
第四节 斜视的主观法检查 2865
一、Maddox杆试验 2865
二、红绿眼镜检查 2865
三、双Maddox杆检查旋转斜视 2868
第五节 双眼视功能检查 2869
一、红玻璃片试验 2869
二、Worth四点试验 2869
三、4△基底朝外三棱镜试验 2870
四、Bagolini线状镜试验 2870
五、后像试验测定视网膜对应 2871
六、同视机测定视网膜对应 2871
七、立体视觉测定 2872
第五章 共同性斜视 2873
第一节 内斜视 2873
一、内隐斜 2873
二、先天性内斜视 2874
三、后天性内斜视 2879
四、继发性内斜视 2884
五、微小斜视 2884
六、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2886
第二节 外斜视 2887
一、外隐斜 2887
二、先天性外斜视 2889
三、间歇性外斜视 2890
四、恒定性外斜视 2894
五、连续性外斜视 2894
六、继发性外斜视 2895
七、急性共同性外斜视 2895
第六章 旋转性垂直性斜视 2896
一、垂直性隐斜 2896
二、旋转隐斜 2896
三、分离性垂直偏斜 2897
四、分离性水平斜视 2898
五、旋转斜视 2898
第七章 A-V综合征 2900
第八章 麻痹性斜视 2904
第一节 总论 2904
一、麻痹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的鉴别诊断 2904
二、麻痹性斜视与限制性斜视的鉴别 2904
第二节 麻痹性斜视的特征 2904
一、自觉症状 2904
二、他觉症状 2905
第三节 麻痹性斜视的分类 2906
一、先天性婴儿性麻痹性斜视 2906
二、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2907
第四节 动眼神经麻痹 2908
一、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 2908
二、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 2909
三、单一眼外肌麻痹 2910
第五节 滑车神经麻痹 2913
第六节 外展神经麻痹 2914
第七节 双上转肌麻痹 2915
第八节 双下转肌麻痹 2916
第九节 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麻痹性斜视 2916
第九章 特殊类型斜视 2918
第一节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 2918
第二节 Brown上斜肌肌鞘综合征 2920
第三节 眼外肌纤维化 2922
一、广泛性纤维化综合征 2922
二、固定性斜视 2922
三、垂直后退综合征 2923
第四节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 2923
第五节 甲状腺相关眼病 2923
第六节 重症肌无力 2924
第七节 周期性斜视 2925
第八节 外伤性麻痹性斜视 2925
一、肌肉撕裂伤 2925
二、眶骨骨折所致的麻痹性斜视 2925
第十章 集合与分开异常 2927
第一节 集合异常 2927
一、集合不足 2927
二、集合麻痹 2928
三、集合过强 2928
第二节 分开异常 2928
一、分开不足 2928
二、分开麻痹 2928
三、分开过强 2929
第十一章 眼球震颤 2930
第一节 眼球震颤 2930
一、眼震的类型 2930
二、病因 2930
三、临床特征 2930
四、治疗 2932
第二节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2932
一、发病率 2933
二、临床特征 2933
三、检查 2933
四、鉴别诊断 2934
五、治疗 2934
第十二章 化学去神经疗法——A型肉毒毒素的应用 2936
第一节 A型肉毒毒素应用的历史 2936
第二节 A型肉毒毒素的药理学 2936
一、A型肉毒毒素的生物特性 2936
二、作用机制 2936
三、A型肉毒毒素的制备 2936
第三节 A型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 2937
一、基本原理 2937
二、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斜视中的应用 2937
三、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中的应用 2939
第四节 A型肉毒毒素的免疫反应 2940
第十三章 斜视与遗传 2941
第一节 先天性脑神经异常支配眼病的遗传机制 2941
一、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 2941
二、单纯型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 2942
三、M?bius综合征 2942
四、水平注视麻痹伴进行性脊柱侧弯 2943
第二节 眼球震颤遗传背景 2943
一、性连锁的先天性特发眼球震颤 2943
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特发眼球震颤 2944
三、合并眼球震颤疾病的遗传因素 2944
第十四章 斜视的影像学诊断 2947
第一节 概述 2947
第二节 眼球运动系统影像检查 2947
一、眼球运动神经脑池段 2947
二、眼球运动神经海绵窦段及眶内段 2948
三、观察技巧 2948
第三节 眼球运动系统影像解剖 2948
一、脑池段眼球运动神经影像解剖 2948
二、海绵窦段眼球运动神经影像解剖 2950
三、眶内段眼球运动神经影像解剖 2950
第四节 眼球运动异常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2952
一、非共同性斜视 2952
二、神经支配异常性斜视 2953
三、继发性病变 2960
第五节 展望 2963
第十五章 斜视手术 2964
第一节 手术目的和原则 2964
第二节 斜视手术的实用解剖 2964
一、睑裂 2964
二、结膜 2965
三、眼球筋膜及节制韧带 2965
四、巩膜 2965
五、眼外肌 2965
第三节 斜视的术前检查 2966
第四节 麻醉 2967
一、局部麻醉 2967
二、全身麻醉 2967
第五节 斜视手术器械 2968
第六节 斜视手术的设计和手术量 2969
第七节 手术方法和技巧 2971
一、结膜切口 2971
二、水平肌后徙术 2973
三、水平肌截除术 2974
四、调整缝线术 2974
五、肌腱延长术 2976
六、水平肌肌腱垂直移位术 2977
七、直肌移位术及联结术 2977
八、后巩膜固定缝线术 2978
九、下斜肌手术 2979
十、上斜肌手术 2982
十一、Yokoyama术 2984
十二、Scott术(一条直肌的缩短联合后徙术) 2984
第八节 斜视的显微手术 2985
一、斜视显微手术的优缺点比较 2985
二、斜视显微手术的适应证 2985
三、斜视手术显微镜的放大倍率 2986
第九节 斜视手术的并发症 2987
一、麻醉导致的意外 2987
二、眼球壁损伤 2987
三、眼内炎 2987
四、眼-心反射 2987
五、眼前节缺血 2988
六、肌肉滑脱 2988
七、复视 2988
八、角膜上皮剥脱 2989
九、粘连综合征 2989
十、急性过敏性缝线反应 2989
十一、缝线脓肿 2989
十二、结膜囊肿 2989
十三、角膜小凹 2989
十四、睑裂异常 2989
十五、下斜肌持续性亢进 2990
十六、出血 2990
十七、术后过矫或欠矫 2990
第十六章 斜视手术麻醉 2992
一、术前访视 2992
二、术前并存全身疾病 2992
三、术中生命体征监测 2993
四、局部麻醉 2993
五、监测下麻醉管理与镇静镇痛术 2993
六、全身麻醉 2994
七、唤醒麻醉 2995
八、肾上腺素(adrenalin)液眼表使用 2998
九、麻醉术后恢复室 2998
十、眼迷走神经反射 2998
十一、术后手术眼无敷料遮盖 2999
十二、术后常见并发症 3000
第二篇 弱视 3002
第一章 概述 3002
第二章 视锐的成熟 3004
第一节 行为学研究 3004
第二节 电生理研究 3004
第三节 视觉发育可塑性机制的研究 3005
第三章 弱视的定义、标准及分类 3007
第一节 定义及其标准 3007
第二节 弱视的分类 3008
一、斜视性弱视 3008
二、屈光参差性弱视 3008
三、形觉剥夺性弱视 3009
四、屈光不正性弱视 3009
第四章 弱视的发病机制 3011
第一节 弱视的病理生理学 3011
第二节 产生弱视的因素 3011
一、形觉剥夺 3011
二、双眼异常相互作用 3012
三、脑皮层主动抑制 3012
第三节 视觉分子病理机制 3012
第四节 视觉功能研究 3013
一、眼电图 3013
二、视网膜电图 3013
三、视觉诱发电位 3014
四、多焦视网膜电图与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3014
第五节 视觉认知研究 3015
一、视知觉认知与视觉训练 3015
二、心理学研究与弱视 3016
第五章 弱视的临床体征 3018
第一节 光觉 3018
第二节 对比敏感度 3018
第三节 拥挤现象 3018
第四节 注视性质 3019
第五节 电生理研究 3020
第六章 弱视的临床估计法及诊断 3022
第一节 临床评估视力方法 3022
第二节 诊断 3023
第七章 弱视的治疗 3024
第一节 治疗中心注视性弱视 3024
一、光学矫正 3024
二、遮盖法 3024
三、压抑疗法 3027
四、视刺激疗法(CAM) 3028
第二节 治疗旁中心注视性弱视 3029
一、后像疗法 3029
二、红色滤光片疗法 3030
三、海丁格光刷疗法 3030
四、传统遮盖法 3031
五、综合疗法 3031
第八章 影响弱视疗效的因素及预后 3033
第一节 影响弱视疗效的因素 3033
一、视力提高方面 3033
二、建立立体视方面 3033
第二节 预后 3034
第九章 弱视治疗的注意事项 3035
第一节 盖眼问题 3035
第二节 警惕发生遮盖性弱视 3035
第三节 斜视 3035
第四节 弱视复发 3035
第五节 患儿家长的合作问题 3036
第六节 随访评估 3036
第十卷 神经眼科学 3039
第一章 神经眼科检查 3039
第一节 神经眼科的解剖生理 3039
一、视神经 3039
二、视交叉 3040
三、视束 3041
四、外侧膝状体 3042
五、视放射 3043
六、视皮质 3044
第二节 视野检查的方法 3044
一、周围视野的检查 3045
二、中央视野的检查 3045
三、视野缺损的类型 3045
四、颜色视野在视野检查中的作用 3047
五、视路各段病变所致的视野缺损 3047
第三节 神经眼科影像学检查 3048
一、神经眼科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3048
二、合理选择影像学检查方法 3057
第四节 眼球运动 3058
一、眼球运动神经 3058
二、单个眼肌的作用 3061
三、眼球运动功能的检查 3061
第二章 视乳头疾病 3066
第一节 视乳头的正常形态 3066
一、视乳头的解剖 3066
二、视乳头的正常形态 3067
第二节 视乳头常见的变异 3068
一、视神经发育不良 3068
二、视盘形态和位置异常 3070
三、大视盘 3070
四、双视盘 3070
五、先天性视盘弧形斑 3070
六、先天性视盘凹陷 3070
七、假性视乳头炎和假性视乳头水肿 3071
八、先天性视盘色素沉着 3071
九、视盘玻璃膜疣 3071
十、视盘前膜 3072
十一、凹陷性视盘异常 3072
十二、先天性视神经萎缩 3074
十三、有髓鞘视神经纤维 3074
十四、永存玻璃体动脉 3074
第三节 视乳头水肿及视盘水肿 3075
第四节 视乳头静脉炎 3080
第五节 视乳头炎 3081
第六节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3082
第七节 视盘的肿瘤 3084
一、视盘黑色素细胞瘤 3084
二、视盘血管瘤 3084
三、视盘星形细胞错构瘤 3085
四、视盘色素上皮及视网膜联合性错构瘤 3085
第三章 视路疾病 3087
第一节 视神经疾病 3087
一、视神经炎 3087
二、视神经萎缩 3091
三、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3092
四、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3099
五、中毒性和营养缺乏性视神经病变 3105
六、视神经肿瘤 3110
第二节 视交叉病变 3111
一、视交叉体部病变 3111
二、视交叉前角处病变 3112
三、视交叉后角处病变 3112
四、视交叉体部外侧份的病变 3112
第三节 视束病变 3112
第四节 外侧膝状体病变 3113
第五节 视放射病变 3113
一、内囊病变 3113
二、颞叶病变 3113
三、顶叶病变 3113
第六节 枕叶皮质病变 3113
第四章 颅内炎症 3116
第一节 脑膜炎 3116
一、概述 3116
二、化脓性脑膜炎 3116
三、结核性脑膜炎 3117
四、脑结核瘤 3117
第二节 脑炎与脑病 3118
一、概述 3118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3118
三、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3118
四、急性中毒性脑病 3119
第三节 脑脓肿 3119
第四节 脑型寄生虫病 3121
第五章 颅内肿瘤 3124
第一节 幕上肿瘤 3125
一、额叶肿瘤 3125
二、颞叶肿瘤 3125
三、顶叶肿瘤 3126
四、枕叶肿瘤 3126
五、胼胝体肿瘤 3127
六、矢状窦旁和大脑镰脑膜瘤 3127
七、鞍区肿瘤 3127
八、嗅沟脑膜瘤 3135
九、海绵窦肿瘤 3135
十、颅眶脑膜瘤 3135
十一、第三脑室肿瘤 3136
十二、丘脑肿瘤 3136
十三、松果体瘤 3136
第二节 幕下肿瘤 3137
一、小脑肿瘤 3137
二、第四脑室肿瘤 3137
三、小脑脑桥角肿瘤 3137
四、脑干肿瘤 3138
第六章 脑血管疾病 3140
第一节 总论 3140
一、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3140
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3140
三、眼部相关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诊断技术 3141
第二节 颈内动脉狭窄相关眼病 3143
一、解剖基础 3143
二、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 3143
三、发病机制 3144
四、临床表现 3144
五、辅助检查 3144
六、治疗 3145
第三节 椎基底动脉狭窄相关眼病 3145
一、解剖基础 3145
二、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 3146
三、临床表现 3146
四、辅助检查 3146
五、治疗 3147
第四节 颅内动脉瘤相关眼病 3147
一、解剖基础 3147
二、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 3148
三、发病机制 3148
四、临床表现 3148
五、辅助检查 3149
六、治疗 3150
第五节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相关眼病 3150
一、解剖基础 3150
二、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 3151
三、临床表现 3151
四、辅助检查 3152
五、治疗 3152
第七章 颅脑损伤 3154
第一节 颅脑损伤方式 3154
第二节 头皮损伤 3155
第三节 颅骨骨折 3156
第四节 原发性脑损伤 3157
一、脑震荡 3157
二、弥漫轴索损伤 3157
三、脑挫裂伤 3157
四、脑干损伤 3159
第五节 继发性脑损伤 3159
一、颅内血肿 3159
二、脑神经损伤 3161
第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其他眼部变化 3164
第一节 睑裂 3164
一、面神经损害对睑裂的影响 3164
二、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 3164
三、交感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 3164
四、重症肌无力对睑裂的影响 3164
第二节 眼眶与眼球突出 3164
一、颅骨面骨发育不全症 3164
二、尖头并指(趾)畸形 3164
三、下颌面骨发育不全 3165
四、舟状头 3165
五、面部正中裂综合征 3165
六、短头畸形 3165
七、畸形性骨炎 3165
八、Sturge-Weber综合征 3165
九、黄色瘤病 3165
十、海绵窦血栓形成 3165
十一、蝶骨嵴脑膜瘤 3165
第三节 角膜 3165
一、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3165
二、肝豆状核变性 3166
三、带状疱疹 3166
第四节 晶状体 3166
一、肌强直性营养不良 3166
二、非典型性外胚叶发育不全 3166
三、共济失调-白内障综合征 3166
四、Marfan综合征 3166
第五节 眼底 3166
一、视网膜色素变性-肥胖-多指畸形综合征 3166
二、视网膜色素变性-耳聋-共济失调-智力低下综合征 3166
三、Pelizaeus-Merzbacher综合征 3166
四、von Hippel-Lindau病 3167
五、神经鞘髓磷脂沉积病 3167
六、遗传性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 3167
第九章 瞳孔 3168
第一节 瞳孔的解剖生理基础 3168
一、瞳孔的正常形态及影响因素 3168
二、瞳孔运动的肌肉 3168
三、瞳孔的神经支配 3169
四、瞳孔的神经反射 3171
五、瞳孔的功能 3175
六、瞳孔的发育 3175
第二节 瞳孔的检查 3175
一、瞳孔大小、形态和功能的评估 3175
二、调节和会聚的评估 3182
第三节 瞳孔和调节异常 3184
一、瞳孔功能障碍 3184
二、瞳孔的大小和形态异常 3200
三、调节功能障碍 3205
第十章 视觉传出性疾病 3209
第一节 先天性及发育性眼球运动异常 3209
第二节 眼球运动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 3209
一、眼外肌麻痹 3209
二、动眼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 3210
三、滑车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 3212
四、展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 3212
五、多发性眼运动神经麻痹 3214
六、周围神经病变 3214
第三节 核上性及核间性眼肌麻痹 3214
一、内侧纵束 3214
二、核间性眼肌麻痹 3215
第四节 眼性眼球震颤 3216
一、视觉性眼球震颤 3216
二、眼肌性眼球震颤 3217
三、少见的眼性眼球震颤 3218
第十一章 肌病 3220
第一节 重症肌无力 3220
第二节 肌营养不良 3224
一、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3224
二、肌强直性营养不良 3225
三、眼咽型肌营养不良 3225
第三节 先天性肌强直 3225
第十二章 视功能障碍性疾病 3227
第一节 癔症 3227
第二节 幻视症 3227
第三节 失视症和失读症 3228
第四节 伪盲 3228
一、伪装单眼全盲的检查法 3228
二、伪装单眼视力减退的检查法 3229
三、伪装双眼全盲的检查法 3230
第五节 偏头痛 3230
第六节 癫痫 3231
第十一卷 眼外伤与职业性眼病 3235
第一部分 眼外伤 3235
第一篇 眼外伤概论 3235
第一章 眼外伤史及现代眼外伤进展 3235
一、古代和近代眼外伤记载 3235
二、战伤 3235
三、现代眼外伤进展 3236
第二章 眼外伤病史的采集和记录 3240
一、受伤的时间 3240
二、致伤地点和周围环境 3240
三、致伤物体和伤者体位 3240
四、眼外伤的种类和性质 3240
五、伤前病史 3241
六、伤后处理 3241
第三章 眼外伤的常规检查 3242
第一节 一般检查 3242
第二节 特殊检查 3243
一、眼和眶部的X线检查 3243
二、眼和眶壁的CT检查 3244
三、眼和眶壁的磁共振检查 3244
四、眼外伤的超声诊断 3244
五、视觉电生理检查 3244
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脉络膜血管造影与眼底照相 3245
七、光学断层相干术(OCT) 3245
八、角膜地形图和波前像差仪 3245
第四章 眼外伤的急诊及处置 3246
第一节 分类 3246
一、根据全身伤情的分类和处理 3246
二、按照眼外伤的分类和处理 3246
第二节 初期急救处理 3246
第三节 眼外伤患者的转送 3247
一、护送前的准备工作 3247
二、运送方式 3247
第四节 眼外伤后的抗感染 3248
一、眼外伤后感染的影响因素 3248
二、抗生素的应用 3248
第二篇 眼附属器外伤 3249
第一章 眼睑外伤 3249
第一节 近期眼睑挫伤 3249
第二节 近期眼睑切裂伤 3250
第三节 晚期眼睑切裂伤 3252
一、陈旧性眼睑内眦部切裂伤 3252
二、陈旧性眼睑外眦部切裂伤 3253
三、外伤性上睑下垂 3253
四、睑缘切迹 3253
五、眼睑缺损 3254
六、眼睑缝合的几种术式 3254
七、Z成形术 3255
第二章 泪器外伤 3259
第一节 泪腺外伤 3259
一、泪腺震荡伤 3259
二、泪腺穿通伤 3259
三、外伤性泪腺瘘 3259
四、外伤性泪腺萎缩 3260
第二节 泪道外伤 3260
一、泪道挫裂伤 3260
二、泪道穿通伤 3260
第三节 泪道异物 3262
一、泪点和泪小管异物 3262
二、泪囊异物 3262
三、鼻泪管异物 3262
第三章 眼外肌外伤 3263
第一节 致伤原因 3263
第二节 临床表现 3263
一、眼外肌的直接损伤 3263
二、眶骨骨折所致的眼外肌麻痹 3266
三、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损伤 3266
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270
一、诊断 3270
二、鉴别诊断 3271
第四节 治疗 3271
一、非手术治疗 3271
二、手术治疗 3271
第四章 眼眶外伤 3273
第一节 眶软组织挫伤 3273
一、眶软组织挫伤 3273
二、外伤性眶内出血和血肿 3274
三、眼外肌损伤或麻痹 3276
第二节 眶穿通伤和眶内异物 3277
第三节 眶挤压伤 3282
第四节 眼眶骨折 3283
一、眼眶气肿 3283
二、眶缘骨折 3284
三、爆裂性眼眶骨折 3285
第五节 开放性眼眶和眶周损伤 3288
第六节 眶颅联合损伤 3289
一、眶顶骨折和眶颅联合伤 3289
二、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3290
第三篇 眼前段外伤 3292
第一章 角膜外伤 3292
第一节 概述 3292
第二节 角膜擦伤和角结膜异物 3293
第三节 手术性外伤 3294
第四节 角巩膜裂伤 3294
一、病史、检查和评价 3294
二、修复原则 3295
第二章 虹膜及睫状体外伤 3297
第一节 虹膜挫伤 3297
一、外伤性瞳孔缩小 3297
二、挫伤性虹膜炎 3297
三、外伤性瞳孔散大(虹膜麻痹及睫状肌麻痹) 3297
第二节 虹膜裂伤 3297
一、瞳孔括约肌撕裂伤 3297
二、虹膜断离 3297
三、外伤性无虹膜症 3298
四、虹膜外伤手术 3298
第三节 外伤性睫状体解离 3298
第四节 外伤性前房积血 3299
第三章 晶状体外伤 3301
第一节 挫伤性白内障 3301
一、Vossius环 3301
二、外伤性播散型上皮下混浊 3301
三、外伤性玫瑰花状混浊 3301
四、弥散性挫伤性白内障 3301
第二节 晶状体脱位 3301
一、晶状体全脱位 3302
二、晶状体不全脱位(半脱位) 3302
第三节 晶状体穿破伤 3302
一、限局性静止性白内障 3302
二、完全性外伤性白内障 3303
第四节 晶状体外伤的处理 3303
第四篇 眼后段外伤 3304
第一章 开放性巩膜外伤 3304
第一节 病因病理学 3304
第二节 临床表现和诊断 3307
第三节 治疗 3308
第四节 巩膜破裂 3310
一、发病机制与破裂部位 3310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3310
三、手术处理 3311
第二章 外伤性葡萄膜炎症 3313
第一节 外伤性炎症及外伤性葡萄膜炎 3313
一、外伤后炎症 3313
二、眼外伤后的炎症过程 3313
三、外伤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3314
第二节 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 3314
第三节 交感性眼炎 3316
一、发病率 3317
二、病因和病理学 3317
三、临床表现 3318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3318
五、治疗 3319
第三章 眼后段外伤的玻璃体手术 3321
第一节 伴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 3321
第二节 眼球贯通伤的玻璃体手术 3323
第三节 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的玻璃体手术 3324
第四节 晶状体脱入玻璃体的玻璃体手术 3324
第五节 合并眼后段异物的玻璃体手术 3325
第六节 外伤后无光感眼的探查性玻璃体手术 3327
第四章 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3331
第一节 概述 3331
一、眼球挫伤的力学致伤学说 3331
二、眼球挫伤的组织损伤机制 3332
第二节 视网膜震荡和挫伤 3333
一、两类不同的挫伤性视网膜水肿 3333
二、挫伤性视网膜水肿的病理研究 3333
三、临床处理 3335
第三节 脉络膜破裂 3336
一、概述 3336
二、损伤因素与类型 3337
三、弹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3338
四、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 3338
五、预后与临床处理 3338
第四节 黄斑裂孔 3338
一、病因病理 3339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3339
三、临床处理 3339
第五节 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 3339
一、视网膜裂孔的病因和类型 3339
二、视网膜脱离 3340
第六节 眼部挤压伤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3340
第七节 间接性眼损伤 3340
一、Purtscher视网膜病变 3340
二、Terson综合征 3341
三、Valsalva视网膜病变 3341
四、摇晃婴儿综合征 3341
第五篇 眼内异物伤 3342
第一章 眼内异物的诊断 3342
一、病史 3342
二、眼球穿孔伤 3342
三、异物的发现 3343
四、异物通道的发现 3343
五、视网膜损伤 3343
六、眼内异物并发症的出现 3343
七、眼内异物的特殊检查方法 3344
第二章 眼内异物的定位 3346
第一节 检眼镜定位法 3346
一、定位方法 3346
二、磁性试验 3348
第二节 X线摄片定位法 3348
一、X线直接定位法 3349
二、几何学定位法 3354
三、生理学定位法 3354
四、薄骨定位法 3356
五、无骨定位法 3357
六、方格定位法 3358
七、DR摄片 3358
八、其他定位方法 3359
第三节 眼内异物的CT诊断 3359
一、CT眼内异物诊断的发展 3359
二、眼内异物CT诊断技术 3359
三、眼内异物的CT诊断 3360
四、眼内异物CT定位测量 3361
五、CT在眼内异物诊断、定位中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3362
第四节 眼内异物的超声诊断 3362
一、眼内异物超声诊断的发展 3362
二、眼内异物的A型超声诊断 3362
三、眼内异物的B型超声诊断 3363
四、超声生物显微镜眼前段异物定位诊断 3364
第五节 眼内异物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3365
一、磁共振成像在眼部异物诊断应用的发展史 3365
二、眼部异物磁共振表现及定位 3365
第三章 眼内异物摘出 3371
第一节 术前准备 3371
一、器械准备 3371
二、消毒与麻醉 3372
第二节 眼前段异物的摘出 3372
一、眼前段磁性异物的摘出 3372
二、眼前段非磁性异物的摘出 3375
第三节 眼后段异物的摘出 3376
一、经玻璃体的眼内异物摘出术 3376
二、常规后径摘出法 3378
三、常规后径异物摘出术中的辅助定位方法 3382
四、睫状体磁性异物简易摘出法 3385
五、眼内镜眼内异物摘出术 3386
第二部分 职业性眼病及其他 3387
第一篇 职业性眼病 3387
第一章 眼部烧伤 3387
第一节 概述 3387
第二节 眼烧伤的分度 3387
一、国际通用Hughes分度法 3387
二、我国1982年眼外伤与职业性眼病协作小组通过的分度标准 3388
三、烧伤面积计算法 3388
第三节 热烧伤 3388
一、火焰烧伤 3388
二、接触性烧伤 3389
三、热烧伤的急救和治疗 3389
第四节 化学性眼灼伤 3389
一、概述 3389
二、发病机制 3390
三、临床表现 3390
四、病理变化 3391
五、常规治疗 3392
六、特殊治疗 3392
七、化学烧伤的预防 3393
第五节 化学武器伤 3394
第二章 化学物质中毒 3397
第一节 无机化合物中毒 3397
一、铅 3397
二、汞 3398
三、锰 3399
四、铬 3400
五、铊 3400
六、砷 3401
七、磷 3402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中毒 3403
一、三硝基甲苯 3403
二、二硝基酚和二硝基萘 3405
三、二硫化碳 3405
四、甲醇 3408
五、一氧化碳 3410
六、萘 3411
七、苯 3412
八、三氯乙烯 3412
九、四氯化碳(四氯甲烷) 3413
十、氢氰酸和氰化物 3413
第二篇 特种眼外伤 3414
第一章 非电离辐射性光损伤 3414
第一节 概论 3414
一、非电离辐射的分类 3414
二、热源与热辐射 3414
三、辐射线对机体的作用 3415
第二节 紫外线 3416
一、紫外线的性能和分段 3416
二、紫外线的生物效应 3416
三、紫外线对眼的损伤 3417
四、紫外线防护与安全标准 3419
第三节 可见光 3421
第四节 红外线 3421
一、红外线的性能和分段 3421
二、红外线的生物效应 3421
三、红外线对眼的损伤 3421
四、远红外辐射 3423
第五节 微波和射频 3423
第六节 超声波 3423
第二章 电离辐射对眼部的损伤 3425
一、概述 3425
二、生物学作用 3425
三、临床表现 3425
四、诊断与分期 3426
五、鉴别诊断 3426
六、治疗 3427
七、阈值剂量与防护 3427
八、电离辐射对眼部其他组织的损伤 3427
第三章 核爆炸所致眼损伤 3428
一、核武器的杀伤作用 3428
二、核爆炸光辐射所致角膜烧伤 3428
三、核爆炸所致晶状体损伤 3428
四、核爆炸光辐射所致视网膜烧伤 3429
五、核爆炸闪光盲效应 3429
第四章 激光对眼部的损害 3431
一、概述 3431
二、生物学作用 3431
三、临床表现 3432
四、阈值剂量与防护 3432
第五章 冷伤 3434
第一节 致伤原因及易冻部位 3434
第二节 冷伤的生理病理 3434
一、生理调节阶段 3434
二、组织冻结阶段 3435
三、复温融化阶段 3435
第三节 临床表现和诊断 3435
第四节 分级救治 3436
第五节 预防 3437
第六章 电击伤与雷击伤 3438
第一节 概论 3438
第二节 皮肤与眼睑损伤 3438
第三节 电击性白内障 3439
第四节 视网膜脉络膜损伤 3439
第七章 应激性损伤 3440
第一节 高空飞行环境对视觉功能的影响 3440
一、高空缺氧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3440
二、高空减压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3441
三、氧中毒 3442
第二节 高空飞行速度因素对视觉功能的影响 3443
一、高速飞行对视觉功能的影响 3443
二、加速度飞行对视觉功能的影响 3443
第三节 其他高空飞行因素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3445
一、高空近视 3445
二、飞机座舱显示环境 3445
三、暗视觉与眩光 3445
四、飞行中的振动与噪声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3446
第四节 航天环境对视觉系统的影响 3446
第八章 微波对眼的损害 3448
一、概论 3448
二、生物学作用 3448
三、临床表现 3448
四、治疗 3450
五、卫生标准与防护 3450
第九章 视网膜光损伤和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病因 3452
第一节 概述 3452
第二节 环境光和视网膜 3452
一、注视日光引起的日光性黄斑病变 3453
二、白内障术后的光照性黄斑病变 3455
第三节 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病理改变 3455
第四节 影响视网膜光损伤的生理因素 3456
第五节 眼科仪器光的物理学指标 3457
第六节 视网膜光损伤的机制 3457
第七节 光损伤和老年性黄斑变性 3458
第十二卷 眼与全身病 3463
第一篇 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 3463
第一章 有眼部表现的全身性遗传病 3463
第一节 染色体病 3463
一、常染色体异常 3463
二、性染色体异常 3464
第二节 代谢病 3464
一、糖代谢病 3464
二、氨基酸代谢病 3466
三、脂代谢病 3466
四、其他代谢病 3467
第三节 神经系统遗传病 3468
一、遗传性共济失调 3468
二、肌肉疾病 3468
三、神经皮肤综合征 3469
四、其他